要是一定要用类型来定义《赴汤蹈火》这部电影的话,那么只能说这是一部抢劫犯罪片,和以前许多同类型电影一样,这部片也是执法人员和不法之徒,在美国西南部荒凉边境地带的对峙。
但是《赴汤蹈火》又远不止如此,它不是那种简单的银行劫匪电影,人物也不是歧视黑人的坏蛋和刚正不阿的警长,而是被重新安排过的西部场景,加了一点尖酸的黑色幽默。电影的内核是两兄弟要讨回他们的土地和祖产,反而将被抢劫的银行塑造成冷血敲诈的反派形象。
电影的故事非常简单,一对兄弟沿路抢劫银行,一对德州骑警一路追缉他们。类似剧情在无数西部片中都被演绎过,但在这看似稀松平常的剧情背后,却隐藏着无比动人的故事。
原来这对难兄难弟,哥哥坐了十年牢刚出狱,弟弟离了婚欠前妻一屁股赡养费,而他们的母亲又刚刚去世。更倒霉的是,他们的母亲没搞清楚真实的权利义务就将土地房产傻傻拿去做“反向抵押贷款”,若无力偿还贷款,银行就有权查收他们的地产。
巧合的是,他们在农场的地下探测到了大量的石油,而这些石油足以改变他们以及他们孩子的命运。所以,他们决定铤而走险,抢劫银行,以偿还贷款。电影中的弟弟曾说:贫穷就像遗传病一样在他的家族中代代相传,而他要让他的孩子远离这种疾病。自此以后,他是贫穷,孩子是富有;他是罪犯,而孩子是清白的。
电影的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塑造的角色却都是一流的,无论是配角或是主角。电影中的四个主要人物,两兄弟和两个骑警,个个形象鲜明。这两组搭档都誓死忠于彼此,尽管性格各不相同,却又都为着共同的目标努力着。
首先是本·福斯特饰演的罪犯哥哥,又坏又狂,个性冲动,放荡不羁,给人一种害怕的感觉,但是他内心深处依旧隐藏着对弟弟的爱。这一角色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自始至终都知道抢银行的结局和代价,所有的行为都带有一种末路英雄的悲壮气息。这让人即使无法爱上这一角色,也会为之心疼。
其次则是克里斯·派恩饰演的弟弟,气质态度比哥哥斯文,但眼神有着无法掩饰的警觉与坚毅,本质善良但带着“我可不是吃素的”味道。作为整起事件的策划者,他做事有条不紊,也同样有着牺牲一切的决心。
这对兄弟就像是圣经里的该隐和亚伯,感觉上有点抢劫惊悚片的元素,但是又能让人感觉到一家人在为彼此而奋斗。这也正是电影的独到之处,正如导演本人所说的:身为导演,我一向不喜欢道德寓意非黑即白的故事,所以我这部片用的是我所谓的“赎罪性犯罪行为”,让好人基于善良的原因去做坏事。
他们的对立面则是这对德州骑警,一位是即将退休的老警员,投入一切追查案件的原因是对退休后无聊生活的恐惧;另一位则是印第安原住民和墨西哥裔的混血,沉默寡言,忍受着搭档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玩笑。
更厉害的是,在这部电影中就连小配角都被塑造得个性鲜明。在餐厅中与弟弟调情的女服务员,两幕戏就展示出她的生活困境,她的坚毅勇敢,她的不亢不卑;而给两位骑警点餐的老服务员,仅仅只是一段台词,便让人印象深刻;还有目光呆滞的银行出纳,持枪反击的银行顾客,都让人忍俊不禁。
不仅角色塑造令人印象深刻,电影里渺无人烟的德州荒原也为这些角色的存在提供了充分的理由。电影中有一幕,平原大火使得马群奔逃,路过的骑警只是叹一声爱莫能助,牛仔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马群远去。因为这片土地实在太过辽阔了,人事又太过萧条了。
在这片土地上,不仅大自然无情,人本身更是无情。这也正是电影不断强调的主题,这片土地上的代代抢夺。白人先是从原住民手上抢来了土地财产,而银行又从白人手上把一切“抢来”,一遍又一遍,永不停歇。在这些抢夺之下形成的弱势群体,几乎永世不可翻身,电影中两兄弟想出的唯一办法便是去抢银行。
在德州这片人人都是牛仔的土地上,祖辈们通过他们手上的枪,开拓进取,从原住民手上抢到了土地和财富;而现在银行和大资本家们又通过各种金融手段,从他们手上“抢走”了财富。一切就像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一般。
但是电影并没有直接着墨于银行是如何敲诈百姓的,甚至没有直接讲述两兄弟的母亲是如何把土地抵押出去的,而这一切全是通过电影中各个人物的对话来展示的。除此之外,更多的则是镜头快速扫过,路边挂满了的“小额贷款”、“土地出售”的广告牌。似乎一切尽在不言中。
或许美国梦实质上早已消失,但身处美丽愿景中的民众们,很多是到了08年的金融危机失去房子、退休金与种种尊严后,才真正梦醒,开始面对或许美国梦早已不存在的现实。这也正是美国新任总统川普的口号: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打动人心的原因。
电影的最后,烈日高照,镜头慢慢下垂,直到贴近土地,镜头前满是枯草,意味深长地暗示着这一切尘归尘,土归土,独留无奈感在观众心头。
[img=13:C]《赴汤蹈火》截图,最后一个镜头
[/img]
最后再补充一句,这部电影的摄影和配乐都非常优秀,值得反复观看,细细品尝。
本文首发于巴塞电影APP内,文:余小岛。
一部好的电影会让观众爱上电影里的所有。你会爱上正派、反派、配角、场景、音乐等等等等,然后在看完电影以后还想再回味一遍,甚至期望走进电影里的那个世界,去体会电影塑造的一切。
大卫·马肯兹这次发挥得超乎寻常的好。角色之间的情感浓度和揪心的剧情张力简直能让观众窒息。
张艺谋能拍出《红高粱》,谢晋能拍出《芙蓉镇》,黑泽明能拍出《七武士》,其实这种现象观众都能理解并觉得合理。因为这些导演自身就生活在这个环境里,从小就能感受到当地文化和精神。但是大卫·马肯兹作为一个英国人,居然能拍出这样一部德州味十足的西部片。从这点看出他的导演天赋和用心程度绝对不是郊区那片的耍家。而是一位货真价实的练家子。
全片密不透风地给观众剖析德州精神。一种不屈地倔强地浪漫地珍视传统地自由主义情结。所有这些都被包裹在了导演特有的英伦忧郁基调里。
漫野烟尘的66号公路、骑马赶牛的牛仔、随时能拔刀相助的本地人。
逐渐开始没落了的西部文化被导演像纪录片一样真实地表现出来。雄野十足的西部精神确实正在没落,但是他永远不会消失。新的生活方式逐渐在这片老土地上蔓延侵蚀。但是他永远烧不完传统的西部范。
正如老警长路遇的野火。
牛仔赶着牛说:“火从高速公路那边烧起,一直蔓延到这边。”
老警长说:“救火不用支援,反正到了布拉索斯河,火自己就会停,这荒郊野岭的,哪来的支援?”
是啊,“哪来的支援?”或者说西部人根本就不在乎有支援,他们自己的事自己可以摆平。
指向感超重的台词,“火从高速公路烧来”,为什么是高速公路?那是造作与不自然的象征,绝对和骑马牛仔的形象相抵触。
“火到了布拉索斯河就停”。什么是布拉索斯河?那可是西部的母亲河,贯穿了双山和索尔特的文化河。养育了数代西部人的救命河。
兄弟两加油的时候,一个全焦镜头,大横向构图。全景表现远处骑马的牛仔,中景表现开着噪音肌肉车的年轻人,近景表现坐车里悠闲的牛仔大哥。远、中、近,一种递进的单幅跨时间艺术手法。骑马的牛仔走了,浮夸的噪音男来了,紧接着噪音男就被现代牛仔揍趴下了。
突兀的绿色肌肉车和嚣张的拿枪少年,对于躺车里休息的牛仔来说,就是:“别太嚣张,我警告过你的。”这种一天会甩出来几百遍的实话。根本不放在眼里。
西部精神是残酷的,同时也是面对困难时候的坦然处之。这种面对大风暴来袭时的策马扬鞭是浪漫的。最核心的是西部的坚韧。
印第安警长说:“所有你看到的一切以前都是我们的,直到被你们的祖父辈夺走,现在,你们这里的一切也正被慢慢剥夺。”
印第安警长其实代表了一种懦弱,当老警长熬夜坚守银行门口的时候,他自己跑去睡觉了。当老警长挖苦他的时候,他选择了逃避。这种弱者永远不会成为西部世界的主人,最终他死了。
兄弟两面对银行对自己祖地的蚕食,没有逃避而是选择了反抗,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最后他们成功了。
哥哥为了保护弟弟而独战群雄,吹着山风说出“平原之王就是我”的豪言。他的死并不代表失败,反而他成功地帮助了弟弟。维护了家族体面。
老警长就像一头美洲狮,睿智果敢霸气。这样的老炮精神才是西部的主旋律。在老子的地盘上,谁都别给我撒野。他杀了劫犯老兄,还追查到了劫犯老弟。还为同袍报了仇。他对受惊的女出纳足够温柔,对同袍像父亲一样严厉和慈爱,当然,对罪人也绝不怜惜。
本片的绿叶们没有一个多余,从工作40年的招待大妈,到见谁都是敌人的印第安赌徒,从路遇不平就拔枪相助的小镇居民,再到被劫时处事不惊的老太太。无不透出这片土地上浓浓的彪悍劲。
西部精神也是温情的,大哥帮弟弟抢银行这么大的事,只是源于:“因为你对我开口了。”
没有任何废话的心照不宣。
老警长找到劫匪老弟,两人的对话中能感觉到同是强悍者的心心相惜。即便是你杀了我哥,我杀了你袍泽这样的矛盾关系。两人居然有种强者间相逢恨晚相逢一笑的豪情。
其实西部不属于印第安人,也不属于骑马牛仔。人们匆匆而来,然后匆匆而去。最终这片荒凉而坚韧的土地永远只能属于那些倔强不屈而浪漫的豪杰。
一部很彻底的西部片。
看惯了很多美国主旋律电影,同时也看多了把韩国政府黑出翔的韩国电影。
两者都有不错的片源。
但是今天要说的这部《赴汤蹈火》,把电影的核心放在了抽离美国主旋律和政府政治正确,它选择了一个对政治或对美国价值评判的真空。
实打实的把电影放在了美国德克斯萨州的一对兄弟身上。但是电影并没有因此把格局变小,而是由浅入深,慢慢挖掘。用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告诉你,处在这样一层生活的美国人民,他们的状态是如何。
电影走了两条线,一条兄弟剧情线,一条捉拿兄弟的警察线。而这两条线各自在电影中不断提及对生活对时下的态度。
一对兄弟,哥哥野蛮冷酷,犯下过不少罪,坐过牢有不少坏毛病。还曾错杀了自己的父亲,得不到母亲的原谅,其实在母亲最后离开人世的那一刻,也未曾提及过他。
弟弟是一个老实人,但一事无成,只有一个无法经营的农场。有一场失败的婚姻,还欠下他两个孩子的抚养费用。
哥哥为了弟弟的一句请求。铤而走险干起了抢劫银行。
只为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可以赴汤蹈火。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不是么。在别人看来弟弟罪大恶极。但是导演除去了别人的眼光,把焦点都聚焦在两兄弟身上。
兄弟情最让人着迷,兄弟情很容易让人产生怜悯之心。
特别是最后哥哥觉得自己要死了,对弟弟极为不情愿的说出了自己内心的话,我爱你,我是真的!弟弟听了有些吃惊,但还是回应“我也爱你。
最后两兄弟为了这句我爱你肉麻的话,最后还互相补充”fuck yourself”!
但是这些正是表达了两兄弟的情谊。
是没有错,两兄弟抢劫银行,最后杀了无辜的人和警察,罪有应得罪该万死。但这不是导演的本意,导演想用两兄弟做的事情,去反映现今美国这些挣扎在底层的人,他们是如何思考的,是如何活着的,这两兄弟,只是这些人中失去理智的人。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人,不反抗不作为。但是不代表他们精神状态幸福指数都很高。
电影的另一条线是警察捉拿兄弟俩的线。没有太多的戏剧冲突,一对警察,一个本地西部牛仔的老警察,马上要退休了,另一个也是本地的印第安人。中间他们坐着聊天有一段很重要的对话。印第安人用一种近乎绝望的语气阐述着印第安种族绝望的未来。以前白人是用武力驱赶印第安人。但是现在武力没有了,不代表驱赶结束,而是用银行放贷的手段,继续驱赶着印第安人。
但是眼光放远一点看,在兄弟两眼里。在导演的眼里,真正驱赶的并不只是印第安人。而是把贫穷变成了一种传染病。
这正是弟弟男主对警察最后说的,贫穷是一种传染病,一代代传染下去,想一个顽疾,无法改变。只有在他身上做些什么,哪怕伤天害理,起码他能为自己后代除去这一个叫做贫穷的传染病。让他的后代重新站起来。
关于演技,三个男主或者三个男配。都可圈可点。
弟弟演的冷静冷酷,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绪。但是有一次终于在一个跑车男威胁哥哥的时候,以暴力还击。看起来比暴躁的弟弟还要狂暴。往往这一种人,压抑久了,到了可以出气的地方,一下子把情绪爆发出来,是非常可怕的。
而哥哥是情绪外露型,所以在他的一生,很吃亏,坐过牢,得罪过很多人,甚至叛众离亲。得不到母亲的原谅。他唯一的亲人和血脉,只有自己的弟弟。于是他对其他人的看待,他人都不是人,只有弟弟和他的家庭是人。所以弟弟做出了种种不可理喻的罪行。
而哥哥为了弟弟的一句话,愿意赴汤蹈火,拿命来换取弟弟一家的未来。有时候生活就是这么讽刺不是么。
导演不是在歌颂这两个人的情谊,而是反问观众!请问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至于快要退休的警察,他的立场是经过那么多风风雨雨。他自己也没有办法做出更好的选择,最后只能告诉弟弟,你的未来,是用你的至亲的命换来的。这个阴影,你会背负一辈子!而我不告发你,是因为我做不出更好的选择,我也需要背负我的搭档的死的阴影一辈子。
每个人,到最后,都孤独得守着这些阴暗的秘密,过着一辈子。
请问,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看惯了很多美国主旋律电影,同时也看多了把韩国政府黑出翔的韩国电影。
两者都有不错的片源。
但是今天要说的这部《赴汤蹈火》,把电影的核心放在了抽离美国主旋律和政府政治正确,它选择了一个对政治或对美国价值评判的真空。
实打实的把电影放在了美国德克斯萨州的一对兄弟身上。但是电影并没有因此把格局变小,而是由浅入深,慢慢挖掘。用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告诉你,处在这样一层生活的美国人民,他们的状态是如何。
电影走了两条线,一条兄弟剧情线,一条捉拿兄弟的警察线。而这两条线各自在电影中不断提及对生活对时下的态度。
一对兄弟,哥哥野蛮冷酷,犯下过不少罪,坐过牢有不少坏毛病。还曾错杀了自己的父亲,得不到母亲的原谅,其实在母亲最后离开人世的那一刻,也未曾提及过他。
弟弟是一个老实人,但一事无成,只有一个无法经营的农场。有一场失败的婚姻,还欠下他两个孩子的抚养费用。
哥哥为了弟弟的一句请求。铤而走险干起了抢劫银行。
只为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可以赴汤蹈火。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不是么。在别人看来弟弟罪大恶极。但是导演除去了别人的眼光,把焦点都聚焦在两兄弟身上。
兄弟情最让人着迷,兄弟情很容易让人产生怜悯之心。
特别是最后哥哥觉得自己要死了,对弟弟极为不情愿的说出了自己内心的话,我爱你,我是真的!弟弟听了有些吃惊,但还是回应“我也爱你。
最后两兄弟为了这句我爱你肉麻的话,最后还互相补充”fuck yourself”!
但是这些正是表达了两兄弟的情谊。
是没有错,两兄弟抢劫银行,最后杀了无辜的人和警察,罪有应得罪该万死。但这不是导演的本意,导演想用两兄弟做的事情,去反映现今美国这些挣扎在底层的人,他们是如何思考的,是如何活着的,这两兄弟,只是这些人中失去理智的人。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人,不反抗不作为。但是不代表他们精神状态幸福指数都很高。
电影的另一条线是警察捉拿兄弟俩的线。没有太多的戏剧冲突,一对警察,一个本地西部牛仔的老警察,马上要退休了,另一个也是本地的印第安人。中间他们坐着聊天有一段很重要的对话。印第安人用一种近乎绝望的语气阐述着印第安种族绝望的未来。以前白人是用武力驱赶印第安人。但是现在武力没有了,不代表驱赶结束,而是用银行放贷的手段,继续驱赶着印第安人。
但是眼光放远一点看,在兄弟两眼里。在导演的眼里,真正驱赶的并不只是印第安人。而是把贫穷变成了一种传染病。
这正是弟弟男主对警察最后说的,贫穷是一种传染病,一代代传染下去,想一个顽疾,无法改变。只有在他身上做些什么,哪怕伤天害理,起码他能为自己后代除去这一个叫做贫穷的传染病。让他的后代重新站起来。
关于演技,三个男主或者三个男配。都可圈可点。
弟弟演的冷静冷酷,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绪。但是有一次终于在一个跑车男威胁哥哥的时候,以暴力还击。看起来比暴躁的弟弟还要狂暴。往往这一种人,压抑久了,到了可以出气的地方,一下子把情绪爆发出来,是非常可怕的。
而哥哥是情绪外露型,所以在他的一生,很吃亏,坐过牢,得罪过很多人,甚至叛众离亲。得不到母亲的原谅。他唯一的亲人和血脉,只有自己的弟弟。于是他对其他人的看待,他人都不是人,只有弟弟和他的家庭是人。所以弟弟做出了种种不可理喻的罪行。
而哥哥为了弟弟的一句话,愿意赴汤蹈火,拿命来换取弟弟一家的未来。有时候生活就是这么讽刺不是么。
导演不是在歌颂这两个人的情谊,而是反问观众!请问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至于快要退休的警察,他的立场是经过那么多风风雨雨。他自己也没有办法做出更好的选择,最后只能告诉弟弟,你的未来,是用你的至亲的命换来的。这个阴影,你会背负一辈子!而我不告发你,是因为我做不出更好的选择,我也需要背负我的搭档的死的阴影一辈子。
每个人,到最后,都孤独得守着这些阴暗的秘密,过着一辈子。
请问,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