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孙皓
编剧: 王倦 / 猫腻
主演: 张若昀 / 李沁 / 陈道明 / 吴刚 / 李小冉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19-11-26(中国大陆)
集数: 46
单集片长: 45分钟
又名: 庆余年 第一季 / Joy of Life
我从11年开始看起点网文,14年看将夜,15年入坑庆余年,买了实体书,其实比不上很多有年纪的老书粉。但15年开始关注ip小说改编剧,至今有四年,也看了十几二十部改编剧了,说真的,庆余年确实是我见过最好的了,私以为可以跟琅琊榜比(看到这句有意见就自动忽略吧)。
不是谁的粉,看过这本书,看到剧改编,改得好,很开心(这句话有没有很猫腻666)。
有人说我吹,确实,有点个人感官的成分,但我看了这么多年书,追过那么多改编剧,压抑了很久,难得看到一部好看的,难道不能欢欣鼓舞?有些话憋在心里,不吐确实不快。
编剧王倦就不用说了,在广电重压下戴着镣铐跳舞,还原小说的基础上又加了笑点重重,诙谐而不失宏大,简直是神仙。
主演,有一些嫌弃男主的,也有几个不喜欢女主的,我看了演员表,发现年轻演员都是小有名气又有演技的,非常喜欢这样的选角方向。诚然,不管再怎么优秀,他们在一些人眼里都不是最好的,但是,你要个好看的,会嫌弃没演技,于是找个没那么好看的,又嫌弃不够帅?能请来这样的主演,是很有诚意也很令人满意的了,至于你说要个又好看又有演技的,不好意思,在今天市场上,这种太少了,不,是压根没几个,就算有,人家也有档期,价格也贵,你当演员是白菜?你说来就来?在我看来,两位主演颜值和演技并存,是能请到范围内最好的选择,能担得起这部剧!
再有服道化布景特效,打光亮了,你们嫌太绚烂滤镜过头,打光暗了,又说死亡打光,在宏大的权谋场面下,偏阴暗其实是符合主题的,庆余年是腾讯主打的电视剧,之前想上星,投资也特别多,自然也不缺服装道具特效的钱,就我一眼看来,服装布景还是挺舒服,也符合审美,唯一不足的是长公主太阴暗了,李小冉明明那么美。
我以为豆瓣会很多人吹,甚至自己都懒得加入吹了,这部剧也有很多吹的依据,我加了几个千人大群,书友们都在说好,没有五星至少也有个四星吧?但没想到,往底下翻了翻,竟有不少无脑黑,说话颠三倒四,毫无逻辑,理由更是滑稽,还装原著粉,原著写了啥你们真的知道吗?不用怀疑,这种要么就是没脑子,要么就是对家见不得庆余年好,水军故意抹黑。
无论是剧情,演员,特效,布景,服道化,都是近几年国产剧中的顶尖,绝不是那种披着假皮卖货!暑假被抛锚录扎的心终于回来了。我不明白,如果连这都嫌弃,那你们还有什么电视剧可看的?
有说我是某剧粉的,见不得对家好,跑过来一星,属性我不太会看,也看不明白,但要真这么想,这种人简直就是行业毒瘤。作为国产剧的一名普通观众,但凡有好的改编,我都是特别欣喜的,论小说我很爱将夜,今年很多剧我未必喜欢原著,但我却希望能获得更好的评价,超过将夜,为什么?因为我希望国产剧的水平步步高升,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为了一己之私抹黑对手,这种人恶毒至极!
还有说我是某某粉,为某某而来,结果发现其他太差,这种你们也信?带粉籍属性的才是都在打五星,巴不得分数高一点,哪有这样故意挑拨抹黑的?
还有说看不下xz粉四处刷,这个没毛病,我和很多书粉也不喜欢啊。但因此打了一星,莫名其妙,你们自己想想,难道谁会因为一个弹幕就否定了整部优秀的电视剧?我问了群里不喜欢他的书粉,这种是什么心态,他们都很生气,说除了水军黑子,哪个书粉剧粉会这么做?都知道他演这剧的时候还没火,只是正好现在火,就故意把话题引向讨论度高的演员,挑拨离间吗?!
我作为普通观众,所希望的,无非是国产剧越来越好,我剧荒的时候有剧看,几位看不得不美剧的群友们能快乐追国剧,这当然首先要国剧拍的好,终于,《庆余年》做到了。在好剧频出的今天,粗制滥造的资本操作逐渐活不下去了,于是有人见不得庆余年好,想方设法地抹黑,拖行业的后腿,真没有良心!对于这种人,我只有一句话:呸!滚!
【剧评本身就是客观分析加上主观喜好,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偏见。可能鱼与熊掌,皆我所欲;也可能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有人酷爱香菜,也有人一闻到香菜味就呕吐。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彼此说服不了,就不必强求观点一致,各得其乐就好】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3777475.jpg)
目前看了前几集,觉得在演员选角方面也并不贴合人物。不要过分迷信用演技来弥补,每个人的形象气质都有局限性,那种“千人千面”的神演技 凤毛麟角,绝大多数演员都达不到这种程度。一些火爆剧之所以火爆实非偶然,首要一点就是选角合适,主配角形象气质贴切,演技不差,剧情逻辑通畅无硬伤,这剧就成功了一半。
作为演员,选择角色时应该懂得在什么年龄扮演什么人物。任凭你演技再有自信,年龄和角色相比,也不能差别过大(个人觉得如果演员特别显年轻,与角色年龄顶多相差个十一二岁,尚可接受),不同的人生阶段自有它的阅历和岁月痕迹,一个满面沧桑的中年人怎么能演得出少年时期那种清澈灵动的眼神呢?仅靠表演经验技巧来塑造角色是很难说服人的,再加上整部剧风格定位错位,因此一路观剧下来违和感总是挥之不去。
看了前几集,简单说些初步感受:
1.演惯了历史正剧、舞台剧、话剧的老戏骨们演技没话说,气场也足够强大,但是表情眼神、肢体动作、台词腔调……总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和模式感,还是摆脱不了达康书记和康熙大帝的影子,举止端着架子,说话拿捏着腔调,没有突破之前的影视角色形象,看剧的时候会时不时地恍惚出戏。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电影《智取威虎山》里的座山雕,观影的时候完全不知道、也看不出那是梁家辉饰演的,直到影片结束后,看到演职员表字幕非常震惊。有的演员演戏能让观众只看到角色而忘了自己,有的演员演戏却让观众时刻记得这是谁在演……也许演技是否能进入化境的区别就在于此吧。
2.主演张若昀感觉不太适合古装形象,他的现代装和军阀装一直都挺不错的,但在这部剧里却出奇地违和。很多人吐槽这张脸不符合书中描写的范闲“比女人还美”的形象,其实美丑倒在其次,主要是年龄感不符合少年设定,扮相没有说服力。张若昀本就生了一副老成的长相,如今又已31岁,在庆剧中看起来面颊肿胖,身形壮硕,眼神也不再清澈,剧组的服化道造型设计和灯光也不给力,非但没有扬长避短,反而一再做减分项。
![](https://img9.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3777124.jpg)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3777123.jpg)
电视剧不像舞台剧或话剧那样属于远距离观赏,观众看不清面部形体细节。在4K超清镜头下,所有的真实一览无余,强光和滤镜也遮掩不了松弛的皮肤状态。谁也无法永远地停驻在影视剧舞台的中心,早晚而已。
红起来的明星们都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和恐慌感,生恐自己会被新人取代,日程安排得满满不敢休息,一部剧拍完立刻赶赴下一个片场,没有时间调整沉淀学习反思,明星团队和经纪人只想趁热打铁快速圈钱,广告代言综艺影视歌舞全面踏足,透支身体健康奔波应付,如此不爱惜羽毛,过分消耗自己曝光自己,如果不设法提升充电修炼演技,积累的能量全部耗尽后该怎么办?
资本逐利,整个演艺市场心态浮躁急功近利,过分集中追逐于红火起来的几位明星,以致于我们常看到一段时期内电视被某个演员“霸屏”,连续几部剧轮番播放,造成观众在观看同一个演员在不同剧中的角色时,产生记忆混乱、视觉疲劳和审美腻烦,对演员其实是很不利的。
不甘退居二线、不顾年龄扮嫩强行去演主角是目前演艺圈的通病,并不止是某一部剧存在这种情况。好不容易熬成了一线明星,虽知自己年龄已不合适,仍不甘轻易地退场。许多女明星年过三十甚至四十多岁了还在扮演着十几岁的少女角色,和“小鲜肉”男演员大谈姐弟恋、母子恋;中年男演员们也忙着和“小鲜花”上演各种辣眼的大叔恋、父女恋……
还有那些层出不穷、暗流涌动的争站C位、争抢一番、买通营销号黑对家的闹剧……
越想刻意抓住的,越会离你愈远,最后力所不及,被观众的倒嘘声弄得难看不得不放手,砸了自己经年积累的好口碑。
承认和面对自己的年龄有这么难吗?
给自己留出沉淀充电的时间太重要了……
从角色出发,清醒认识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哪怕只是配角也要演出不一样的精彩;放弃不属于自己的角色,哪怕是让你心动不已的主角,也不盲目挑战那些不可抗的非演技因素,这是一种勇气和自我保护。
有没有想过那些老戏骨们也曾经站在舞台的中心、拥有过辉煌的时刻,可他们今天饰演的也都不是主角,甘当绿叶,照样能赢得观众的敬重,被评为影帝影后。只要你有出色的演技,观众不会抛弃你,中老年角色一样有观众爱看。青春短暂,岁月无情,谁也不能逃开,不如把它当作时光的馈赠,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演艺经验,不抱怨、不恐慌、不强求,顺应自然,把它们化作演技呈现给观众,岁月也一定不会辜负你。
3.女主李沁的情况也差不多,她五官漂亮,气质清冷,如果出演含蓄内敛、心机深沉的角色是游刃有余,但表现天真烂漫、娇憨可爱的稚龄少女就能感觉到差距和力不从心。庆剧中她的一颦一笑一咳,一回首一娇羞一吐血,都给人以明显“演”的痕迹。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3777125.jpg)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3777127.jpg)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3725171.jpg)
长公主的造型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3777477.jpg)
![](https://img9.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3777476.jpg)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3725180.jpg)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3777481.jpg)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3777480.jpg)
充满戏感、松弛有度的小范闲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3769463.jpg)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3769462.jpg)
第一集结尾 16岁范闲出场
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好评差评都不足为奇。你觉得好看你就看,我觉得不好看就不看,就这么简单。给两星嫌太少,给五星怎么不嫌多呢?不想再就这部剧展开无谓的辩论,更不值得为此争吵。感谢关注,此帖已封,不再回复留言。谢谢🌹
先亮明身份吧,我算得上是猫腻的老书迷了。从05年《朱雀记》开始一路追着更新过来的,最喜欢的是《间客》,次之便是本次要讲的这部《庆余年》。 关于庆余年,我和包括老猫在内的很多人一样,并不喜欢范闲这个主角。我喜欢看轻天下须眉的小叶子,喜欢高达神器五竹叔,喜欢重情重义的老跛子,也喜欢老王头、范若若、村姑海棠、王十三郎、小言公子,甚至是江南水匪明七爷。抱着这种喜欢来来回回把书翻了得有四五遍,算不上倒背如流,倒也是如数家珍。没想到有朝一日真的能看到这部小说被拍成剧搬上电视,所以开播后也是光速刷了几集,老实讲还蛮超出我的预期的。不过看到评论里有说“看的懵”一类的,所以在这里也是开个长评给普通观众解解惑吧。 小说原作本质上就是一本穿越文,但基于某些大家都懂的因素,编剧在一开始安了一个现代人写小说的开头。我当时看到这个真的还蛮佩服的,至少从这个微小的举动上能看出来片方是想还原原著小说的。毕竟穿越的设定堪称原作的一层皮,真剥掉了就没什么看的了,能保留下这一点,真的很不错。 接着聊聊剧情吧,这段儿可能就有大量的剧透了,不想看的观众可以直接绕道。片头那个蒙着黑布的瞎子五竹叔,真实身份其实是个机器人,可以看到演员的表演也有意带着点呆板与僵硬。而他保护的婴儿,正是本剧的主人公范闲,当时的背景是京都叛乱,范闲的老妈刚生下他就被人杀害了,五竹叔赶回来救下了这个刚出生的婴儿。之后有个坐轮椅的角色,也就是吴刚扮演的陈萍萍,他是庆国监察院院长,换言之就是庆国最大的特务头子,所以他才有底气说“我回来了京都就是最安全的”,他同样是亲近范闲老妈的。两个人在商议后决定把婴儿寄养在澹洲范府老夫人那儿,这个老夫人是庆国户部尚书范建的娘,同时也是当今圣上的乳母,所以澹洲对范闲来说是个很安全的地儿。从这里也能看出来,五竹、陈萍萍、范建三个人都和范闲的老妈是一条战线的,他们想做的事就是让范闲平安的长大。这一部分的情节对普通观众可能不太友好,但其实慢慢看下去后面都会有补充说明的。 后面的剧情相对来说就比较按部就班了,范闲在奶奶和师父们的教导下平安的长大。接着进入京都调查自己遇刺的原因和母亲被杀的真相,各派势力也一一浮出水面。其中穿插着各种穿越梗引发的笑点,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坚持看下去,一定不会让你后悔的。 总的来说,作为原著粉,我对这部剧的评价必然有失公允。但对普通观众来说,它算得上是一部弥补剧荒的四星剧。不需要太动脑子,只要能认清人物,了解主线剧情,就能轻松愉快的看下去。此外,陈道明等一众老戏骨的加盟更是贡献了教科书般的演技,单看这点这部剧也是值得一追的。 莫道秋至残躯老,笑看英雄不等闲,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初看小说时的那个中午,阳光正好,微风正爽,而我也正年少。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