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托马斯·温特伯格
编剧: 托马斯·温特伯格 / 托比亚斯·林道赫姆
主演: 麦斯·米科尔森 / 托玛斯·博·拉森 / 安妮卡·韦德科普 / 拉丝·弗格斯托姆 / 苏西·沃德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丹麦 / 瑞典
语言: 丹麦语 / 英语 / 波兰语
上映日期: 2012-05-20(戛纳电影节) / 2013-01-10(丹麦)
片长: 115分钟
又名: 谎言的烙印(台) / 诬网(港) / 捕猎 / The Hunt
这部丹麦影片《狩猎》,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不少好评,同时也成为竞争金棕榈呼声最高的影片之一。
基调比较压抑,沉稳略带写实的摄影风格也体现了这一点,剧情在缓慢的节奏中层层推进,也几乎没有什么配乐,只是靠着导演运筹帷幄的镜头语言和演员们精彩演绎(尤其是主角麦德斯,太厉害了)
简单的说说几个自己的观点,和大家分享下。
(1)不是孩子喜欢说谎,而是孩子为什么会说谎?——罪恶中到底孰对孰错?
很显然,这个问题是针对电影中的主线:由小女孩的一句谎言引起的种种后果。看似漫不经心,却酿造了不可估计的严重后果,为什么会这样?很多人看完后的第一感觉就是:“我去,小孩子太恐怖了!”。。“这小孩真坏,竟然如此撒谎!”。。这就是我想说第一个问题——我们要注意的是:不是孩子喜欢说谎,而是孩子为什么会说谎?我想编剧和导演不会拿一个小孩子来开刀,从而对“人性”作出探讨。大家留心一下就会发现,片中小女孩的父母其实对于她是疏于关怀和管教的(具体表现在哪里下面会提到,这里不重点讨论),也正是因为这样,小女孩作为一个还在成长初期的儿童,是很容易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的。而在电影中,基于这点,小女孩在精神上是缺少呵护的,以至于她才会把感情转移到男主角身上,毕竟男主角对她的关心还是挺细微的。有人说她对男主角萌生出一种爱情(尽管她不懂啥叫爱情),但我觉得她是找到了一种类似父爱的温情,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情感,至少她在男主角的身上得到了一种被关怀,被呵护的感情,这就足以让她把感情转移到男主角身上。然而作为一个小孩,她又根本分辨不清这种微妙的情感,在她的内心世界,她觉得自己就该得到这样的情感才对。于是在她极力想表达这种情感作为回报的时候(送礼物给男主角)却遭到拒绝,仿佛那种得不到关怀的情感又回来了——这才导致了一个谎言的开始,一个悲剧的开端。前因后果,因果循环,我觉得我们观看此片的聚焦点不是“这小女孩年纪轻轻就如此犯贱”,而是“为什么她会撒谎?”事出必有因,退一万步说,一个像她一样的小屁孩,能分辨什么是对错吗?能很好的具备区分善与恶的价值观吗?或许在她说出那句略带恶意的谎言时,她自己也不知道那是错误的。我们能用一个小孩的言行举止来衡量并牵扯出“人性”这个话题么?就如我上面所说,如果用这一点作为探讨“人性”的论点,那么也未免显得太过于薄弱。
童言无忌,是无知的。
错,其实并不在她,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无知盲目、人言可畏群众——他们才应该是编导着力讽刺与批判的群体。
(2)眼见,都并非为实,更何况道听途说?
在蒙蔽了双眼下驱使出来的“正义感”,是盲目的,是狗屎!
——探讨群众的普遍价值观
这是最让人心寒的一部分,这是最让人愤怒的一部分,这是最让人无奈的一部分,这同样也是最尖酸讽刺的一部分。他们看似伸张“正义”,却不以真凭实据为基础;他们看似维持“公正”,却不以实事求是为准则;他们看似“通情达理”,却在种种行为举止中透露出令人作呕的气息。从院长开始,到家长,再到群众,从单独谈话,到通知并警告家长,再到让警方介入,一切在他们眼中似乎都合情合理,每个人都“相互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每个人都自我陶醉在他们所认为的“正义感”中,不能自拔。然而,在这种被蒙蔽了双眼下驱使出来的“正义感”,我只能说,都是狗屎!我们在观影的过程中,觉得可笑,觉得愤怒,觉得可耻。但想想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大的差别呢?如今在生活中仅仅依靠“道听途说”、“断章取义”从而对一个事物、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作出“豪言壮语”的批判、驳斥甚至排斥的群众,还少了吗?我也算一个,所以在我看到电影中这一幕的时候,我也为我自己感到羞愧,这真是一个赤裸裸的讽刺,一计响亮亮的耳光!这难道不是一种群众的普遍价值观吗?——如果我们以一种片面的角度去断定某些人事物的对错,那么这种观念远比散播谣言的始作俑者恶劣得多,这才是酿成罪恶的源泉。在《狩猎》这部电影中,主人公这种遭遇固然是个悲剧,不过真正悲剧的——是那些盲目无知的群众,是那些睁眼睛说瞎话的群众,是它折射出来的一种社会风气!
(3)一种被扭曲的思想一旦植入大脑,错,就会无止境的继续下去
——人性黑暗面
除了上面第(2)点提到的以外,以下几个电影中的场景,就是人性黑暗面淋漓尽致的表现:
A. 杀狗以表“公愤”
B. 店员对主人公的殴打
C. 店员对主人公儿子的警告和排斥
这三场戏,是导演着重刻画的。其反映出来的东西,真的让人心寒。通过这三场戏,导演把部分群众的那种心理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故事发展虽然在我们的情理之中,却是意料之外,与之前平平稳稳的剧情推进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把主人公的遭遇拉到了谷底的同时,也一下子把我们的情绪波动带到了顶端。
(4)信任这一关,是最难跨过的——兄弟间的感情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之所以由一个谎言可以展开的这一系列事件,“信任”是最先崩溃的东西。因为信任这一关,是最难跨过的,众人就不说了,这里以兄弟为论点,我想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兄弟,未必是至亲,但是感情根深蒂固,如果连兄弟对你的信任都处于一种崩溃边缘,那么我想这不仅仅是难过那么简单,还会让你觉得很无助,仿佛精神上的一种支柱也随之跨了,甚至让你消极,让你愤怒——这一点就很好的符合了片中男主角的情感变化。在此不得不赞一下麦德斯·米科尔森的精彩演绎,在教堂里那场戏可谓是游刃有余,细腻的情感变化拿捏得相当精准——失望,流泪,愤怒,咆哮,一气呵成,没有多余的浮夸表情,也没有多余的肢体语言。我认为他给他兄弟的那几拳,并不是单纯地发泄自己积压已久的愤怒,而是他对兄弟对他失去信任的一种痛心疾首的表现。说实话,这场戏中麦德斯·米科尔森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表现得很深入人心,导演在这部分的气氛也控制得相当出色,不知道大家看到此部分的时候有没有一种屏住呼吸的感觉呢?因此,麦德斯·米科尔森斩获戛纳最佳男主的荣誉也是实至名归了。
(5)相互支持,就能驱散恶意——Theo的忏悔
Theo就是上面说到的男主角的兄弟,撒谎小女生的父亲。在影片快要结束的,Theo坐在他女儿身边独自哭泣,然后对他女儿一番语重心长的话似乎也是对他自己进行了忏悔:“世界上存在着太多恶意,但如果我们相互支持,那些恶意就会自然离去。”
影片在这个地方并没有设置太多类似于说教式的台词以表现Theo忏悔的心理,仅仅只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达到了让人思索的效果。结合上面所说的一切,本人愚见,Theo进行了三方面的忏悔:A. 女儿。首先就是女儿,前面说到小女生其实是疏于管教和关怀的,因此她才会转移感情以至于一句谎言酿成了严重的后果。在此之前有个画面是Theo紧紧的抱着熟睡的女儿,呆呆地思索着,他可能也意识到自己在女儿身上也造成过一些过错,所以在此才会陪伴在女儿身边说出这番话(即使女儿不明白)。B. 兄弟。对自己兄弟失去信任,产生怀疑,甚至还动了排斥的念头,Theo为此感到很惭愧,因此后来才会不假思索地给兄弟送食物,你说是补偿也好,是道歉也好,是让他自己的良心好过一点也好,这都是他想救赎自己的一种表现吧。C. 自己。对自己甚至群众曾经产生的恶意念头,Theo对此表示深深地忏悔。
其实,一切的恶意,可以通过“支持”来驱散,然而要做到相互支持,信任也是关键因素之一,无论对子女也好,对兄弟也好,也家人也好,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
(6)继续黑暗,或是留点希望——结局是好是坏,留给观众自己
有些人的观点是:结局依旧保持黑暗,再一次验证了人性的丑恶一面,这一次杀不成,下一次再杀。这个人杀不了,也会有另一个人来杀。
这也不是不可能的,或者说,完全可能。这就是比较倾向于黑暗的结局——盲目的愚众看不清真相,错误,只会蔓延下去。
不过,本人愚见:我更倾向于结局是黑暗中的一点光明。两个方面:
A. 那个人第一枪失了手,但是第二枪完全可以致男主角于死地,如果他真的想干掉男主角,有必要收手转头走人吗?当然,你说他仅仅是一次警告,说得通,“警告你丫的小心点,走着瞧”。不过既然如此,他最终还是收手走人了,他还是放弃了这次明明可以至对方死地的千载难逢的机会。我觉得他那会儿是做过心理斗争的——是要因为内心残留的偏见一怒之下杀死他?还是冷静理智下来好好地看清现实给他留下希望?
B. 使人性论更加客观化。我一直都认为,一部探讨人性的好电影,它一定是一分为二来看待的。人性嘛,本来就是一种很复杂、模棱两可的东西,它本来就呈现出多面的,圣人也有心怀鬼胎的时候,土匪也有光明正大的时刻,你能坚定的说:某人完全的好,或某人完全的坏吗?其实最真实的人性既不是大善,也不是大恶,通常处在中间的灰色地带。同理,在《狩猎》这部电影中,人性论也必然是客观的,试想一下,如果编导仅仅只是为了突显出人性的黑暗面,那么这样一部带有主观色彩的电影就会失去一些价值了。那个抢手最后时刻的收手,让我更加坚信这一点,就好比黑泽明的《罗生门》,之前也是黑暗到底,但是最后也表现出了人性光辉的一面——这就是一分为二的看待,单一地偏向于刻画某一方都没有意义。
一部寒冷彻骨的电影。不温不火的叙事和冷静理智镜头之中酝酿了近乎绝望的压抑、狂躁与寒冷,这部丹麦电影就像北欧的冬天一样寒冷,在颤栗中毫不留情的在人性与社会道德划上深入骨头的一刀。
这部电影的观影过程绝对不是一个愉快的过程,片中酝酿的一种冷而近乎绝望的氛围让整部电影张力饱满,郁结到近乎暴戾的怨气充斥胸腔,让人意志中的理智与情感大乱阵脚,剧情爆炸式的张力让整部电影的氛围处在一种极其微妙、一触即发的精确位置,而这种微妙张力来源于人内心之间的斗争。所谓三人成虎,但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个三人成虎的故事,儿童在影片中游离于天使与恶魔之间的设置,让这个三人成虎的故事变得更加深刻和让人不寒而栗,西方国家对儿童的保护和重视也在此片中可见一斑,孩子的话往往是纯真而无意的,但是这种无意的“孩子话”要是沾上社会道德禁区,并被误解,那纯真便可以变成剧毒的毒药,很遗憾,影片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不幸中毒的倒霉蛋,孩子自然可以不为自己的话负责,短浅的人生阅历让他们在社会的地位中一无所有,而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社会中的一席之地近乎可以是他们的全部,当这些被毁灭时,就意味着个人的社会性被抹掉,对于一个有理智成年人来说,这是一种变相的谋杀。片中男主角的反应似乎略显迟钝,自我维护也是到了最后才迸发,可是细心的可以发现,在铺垫段落,男主角与孩子的互动之中,与女朋友的交往之中,我看到了男主角身上隐隐约约的被动性格,这种人,往往木讷而善良。
孩子算社会中的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成熟,保护自我的能力薄弱,所以一旦发生疑似侵犯儿童的事,社会群体总是会毫无保留的站在孩子的这一端而群起攻之,但是当这种社会性的毫无保留被曲解和误用的时候,孩子就由天使变成了魔鬼,孩子尚未健全的人格和辨识力让社会常规、合理的解决途径在此无路可通,于是他们的话往往带来巨大的破坏性,影片中卢卡斯的生活就被一两句近似胡话的童呓毁灭,但毁灭过程最大的破坏力并不是由孩子直接带来的,而是由社会群体的排斥和异化所带来的,人毕竟还是群居动物,当一个人被孤立和异化的时候,这种隔阂带来的对人的伤害是巨大的,更何况这种排斥和有意的异化是冤屈的,影片的张力便是建立在这种排斥和冤屈的对立上,精准到位的把这种恶毒的人际对立和人物内心的崩塌完美的展现了出来。谣言猛于虎,而当社会伦理禁区的谣言来自天真的孩子,这种破坏力则更加猛烈,影片中,在丑闻和随之而来的各种谣言面前,社会群体之间的对立逐渐变得立体而猛烈,从开始的将信将疑留有余地,到最后近乎整个社会群体的排斥,影片在似乎平静的氛围中酝酿下了更大的恶意,当观众以男主角为第一人称带入故事时,这种慢慢酝酿而来的恶意和仇恨近乎可以演化成反社会的暴戾情绪,一股积郁的愤怒迟迟无法爆炸最终竟成了彻骨的寒意。
影片的前半个小时感觉有点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切入过慢,但是一过这个节点,影片便开始展开其爆炸性的张力,导演对镜头的处理平静而理智,就像影片中主人公开始对自己理智的克制一样,但是到了后半段,主人公的理智开始摇晃时,影片的镜头仍然平静如初,这种镜头内的躁动和镜头外的平静理智,让观众产生一种由内及外的愤怒,甚至萌生反社会的暴戾情绪,正是因为镜头冷峻的袖手旁观与故事内的爆炸张力产生的强烈对比,为主人公鸣不平却无可奈何而产生的强烈观影共鸣,带来了极大的带入感和精准的人物塑造。本片的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轻松的把观众的情绪玩弄于鼓掌之中,这正是这位丹麦导演的功力所在。这种沉重的社会题材电影往往可以给人带来更多的思考,不论是去年的《爱》还是以往的更多欧洲社会题材电影。影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教堂的一幕,男主角非常讽刺来到教堂这个乞求救赎的地方,顶着上帝普世之爱的光环这或许是唯一能让他这个“罪人”和一社区“善人”平静共处一室的地方,当孩子们用天使般的声音开始唱圣诞颂歌时,这种恶与纯真的巨大反差让男主角的理智处于崩溃边缘,但是终究理智还是没有崩溃,这种人社会性的属性永远也抹不去,不然他会去绕过卡拉的爸爸,直接对孩子下手,理智告诉卢卡斯孩子是无辜的,卢卡斯只能找卡拉的爸爸出气,我想这是终究个错误的判断,因为最后的一幕非常明确的说明了,这整个闹剧最大的罪魁祸首,并不是卡拉,也不是卡拉做出错误判断的父亲,而是卢卡斯所处的这整个社会的偏见,影片结尾成人仪式非常值得玩味,猎枪的承接和周遭暧昧不清的笑容让人寒颤,成年意味着力量和责任,而也意味着代价,社会族群可以这样接纳你,给予你一定的位置,也可以迅速的像对卢卡斯那般,残忍的把你除名。电影最后那意味深长的一枪是谁开的其实并不重要,它最大的价值便是打醒那些做梦的人,而背后的开枪者,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导演的意图很明确,这个轮廓是为所有人设计的。
“狩猎”这个片名有一定的意味,显然卢卡斯就是社会群体森林中那只被追猎的麋鹿,毫无防备,甚至心怀感激的袒露在黑暗森林之中,无数躲在暗中的猎人可以中伤他,而最后那惊人心魄的一枪,既可以视为恶意的中伤,也可视为善意的警告,但想要表达的暗示都是同一点:走吧,这片森林再也不欢迎你了。这种无意引起的社会群体对个人的排斥,让人看清社会的部分阴暗面貌,深刻见底,暂时不提娈童的恶,说说群体性的排斥,在浩荡历史上,这种多数人对少数人偏见和迫害又能少到哪去?从异教徒到同性恋,从布鲁诺到图灵,这种恶毒的幽灵一直活着,至今伊朗仍对同性恋处予恶毒的石刑,别以为它们离我们很远很远,即使到了今天,它仍然活生生在我们周围匍匐着,无法忽略卡拉作为导火索在事件中起的恶劣作用,但是最可恶的并不是孩子,而是那群虚伪的,带有偏见的,先入为主的,自封卫道士的傲慢大人们,要知道无知并不是文明最大的障碍,傲慢才是。影片的所谓的刻意其实并不过分,这种滑稽天方夜谭似的连锁事件时刻在我们所处的世界上演,如果你细心留意。感谢最后的一枪把我所有的幻想和美好愿景都打了个粉碎。心中郁结已久的戾气最后居然被这突然而来的枪声惊吓冻结成了冰块,一股彻骨的寒意弥漫全身。
1.
《狩猎》放了很久,一直没看。《虐童疑云》和《水果硬糖》也是,我对涉及猥亵儿童的片子有天然的反感。但是我非常喜欢麦德斯·米科尔森的表演,这迫使我把《狩猎》看了。看完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我对此类题材的“天然反感”实际上也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屏蔽。这“天然反感”的危险在于,它会左右一个理智的人做出不理智的判断。如果我在那个小镇,我也一定是深深怀疑卢卡斯的那种人。——这也是为什么“小清新”不可取的原因:自以为是的阳光、善良会因为不屑于直视下流、肮脏、丑恶而忽略掉真相。我们都知道“恶”是不可取的,但“恶”的定义是什么,以及由谁来定义,在每个人心中却千差万别,一如我们知道“法”。
2.
观影过程中我一直在担心导演,担心他是一个“坏人”。刘震云说有四种电影:1好人拍好人;2好人拍坏人;3坏人拍好人;4坏人拍坏人。我特别怕《狩猎》是坏人拍的电影,不管他拍的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会有更残酷和撕裂的世界观。如果卢卡斯家有地下室呢?如果卢卡斯被带走后认罪了呢?虽然一开始我就断定卢卡斯是好人,因为当格蕾蒂指责他时他完全想不出是哪个孩子在告发。(说明在他眼里孩子们是一样的)但我一直有隐隐的担心,担心导演的世界观。最终看完我可以认定,这是第一种:好人拍好人的电影。
3.
好人卢卡斯在片中射杀了一头鹿。那鹿回头时,眼睛里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当圣诞节他在教堂里座位上慢慢地回头,他的眼睛里也空空的,什么也没有。这个重叠我相信是有意的。这是一种比喻。面对飞来横恶,我们都是森林里的鹿。
4.
在有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目标之后,可怕的是,几乎每个人都突然觉得自己有权力使用一点暴力,并被自己的正义感感动了。那一刻,没人在意鹿是不是无辜。
整个事件是由没有狩猎资格的女孩克拉拉引起,这几乎毁掉一个成年人的生活。而影片结尾,男孩马库斯获得了狩猎证,他有了合法射杀的权利,合法施恶的权利。
为他庆祝的,是一群有狩猎资格的成年男人。这其中不言而喻的象征性。
5.
指责、攻击别人是那么容易,那么方便、天然。特别是在道德的掩护之下。容易到谁都不会去考虑他最严重的特性:不可逆。贺卫方在《拷问死刑》里提到聂树斌案:2005年河南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王某,王某供述出曾强奸杀害多名女性,其中包括1994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强奸杀害女工康某。而河北高院在1995年已经将此案了结,并对犯罪嫌疑人聂树斌执行了死刑。聂未尝不是一个现实版的更加残酷的卢卡斯,只不过他死了。而承担生的拷问的,是他的自杀未遂导致瘫痪的父亲,和奔走呼号多年哀告无门的母亲。
6.
卢卡斯没有逃避。他选择坚强的去超市,去教堂,他能怎样呢,这是他从小长大的土地。这里有了《西西里岛美丽传说》的味道。生命的韧度与硬度。面对指责、非难、攻击的态度。在这里我想提一提陈凯歌拍的《搜索》。怎么说呢?卢卡斯、玛莲娜、叶蓝秋。总觉得叶是在拿死亡撒娇。
7.
片尾那一枪意味深长。有人说是克拉拉的哥哥,究竟是谁真的并不重要。他只是告诉你,有些影响是不可逆的。覆水难收,有些话有些事说出来做出来就伤人,并且会一直伤害下去。所以要慎之又慎。林彪当年有个“三快一慢”:侦查快,准备快,追击快,总攻慢。中心在“慢”上,总攻开始要慢,不管外面、上面、下面的压力有多大,一定要等准备好了、确认清楚了再打。我们可以为鉴,想做攻击、伤害的事时,慎重(当然也不可畏首畏尾)。那些为国家制定规则的人,尤该引以为戒。
《狩猎》放了很久,一直没看。《虐童疑云》和《水果硬糖》也是,我对涉及猥亵儿童的片子有天然的反感。但是我非常喜欢麦德斯·米科尔森的表演,这迫使我把《狩猎》看了。看完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我对此类题材的“天然反感”实际上也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屏蔽。这“天然反感”的危险在于,它会左右一个理智的人做出不理智的判断。如果我在那个小镇,我也一定是深深怀疑卢卡斯的那种人。——这也是为什么“小清新”不可取的原因:自以为是的阳光、善良会因为不屑于直视下流、肮脏、丑恶而忽略掉真相。我们都知道“恶”是不可取的,但“恶”的定义是什么,以及由谁来定义,在每个人心中却千差万别,一如我们知道“法”。
2.
观影过程中我一直在担心导演,担心他是一个“坏人”。刘震云说有四种电影:1好人拍好人;2好人拍坏人;3坏人拍好人;4坏人拍坏人。我特别怕《狩猎》是坏人拍的电影,不管他拍的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会有更残酷和撕裂的世界观。如果卢卡斯家有地下室呢?如果卢卡斯被带走后认罪了呢?虽然一开始我就断定卢卡斯是好人,因为当格蕾蒂指责他时他完全想不出是哪个孩子在告发。(说明在他眼里孩子们是一样的)但我一直有隐隐的担心,担心导演的世界观。最终看完我可以认定,这是第一种:好人拍好人的电影。
3.
好人卢卡斯在片中射杀了一头鹿。那鹿回头时,眼睛里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当圣诞节他在教堂里座位上慢慢地回头,他的眼睛里也空空的,什么也没有。这个重叠我相信是有意的。这是一种比喻。面对飞来横恶,我们都是森林里的鹿。
4.
在有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目标之后,可怕的是,几乎每个人都突然觉得自己有权力使用一点暴力,并被自己的正义感感动了。那一刻,没人在意鹿是不是无辜。
整个事件是由没有狩猎资格的女孩克拉拉引起,这几乎毁掉一个成年人的生活。而影片结尾,男孩马库斯获得了狩猎证,他有了合法射杀的权利,合法施恶的权利。
为他庆祝的,是一群有狩猎资格的成年男人。这其中不言而喻的象征性。
5.
指责、攻击别人是那么容易,那么方便、天然。特别是在道德的掩护之下。容易到谁都不会去考虑他最严重的特性:不可逆。贺卫方在《拷问死刑》里提到聂树斌案:2005年河南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王某,王某供述出曾强奸杀害多名女性,其中包括1994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强奸杀害女工康某。而河北高院在1995年已经将此案了结,并对犯罪嫌疑人聂树斌执行了死刑。聂未尝不是一个现实版的更加残酷的卢卡斯,只不过他死了。而承担生的拷问的,是他的自杀未遂导致瘫痪的父亲,和奔走呼号多年哀告无门的母亲。
6.
卢卡斯没有逃避。他选择坚强的去超市,去教堂,他能怎样呢,这是他从小长大的土地。这里有了《西西里岛美丽传说》的味道。生命的韧度与硬度。面对指责、非难、攻击的态度。在这里我想提一提陈凯歌拍的《搜索》。怎么说呢?卢卡斯、玛莲娜、叶蓝秋。总觉得叶是在拿死亡撒娇。
7.
片尾那一枪意味深长。有人说是克拉拉的哥哥,究竟是谁真的并不重要。他只是告诉你,有些影响是不可逆的。覆水难收,有些话有些事说出来做出来就伤人,并且会一直伤害下去。所以要慎之又慎。林彪当年有个“三快一慢”:侦查快,准备快,追击快,总攻慢。中心在“慢”上,总攻开始要慢,不管外面、上面、下面的压力有多大,一定要等准备好了、确认清楚了再打。我们可以为鉴,想做攻击、伤害的事时,慎重(当然也不可畏首畏尾)。那些为国家制定规则的人,尤该引以为戒。
帝都,周四,霾。
呼吸困难的空气,心塞胸闷的观影体验,完美自虐的下午。
问:毁掉一个人需要做些什么?
答:让一个孩子,说一句谎话。
小女孩孤独沉静,渴望关心却不懂好意,随处听来的一句荤话就着不明就里的报复之心轻飘飘地说出口,如石子投进池塘,一圈圈涟漪散开,猝不及防,平静而又暴烈,堪堪毁掉一个善良的失婚男人即将开始的幸福人生。
谁的错?
小女孩心智未开,不明白谎言的厉害能杀人于无形,也不明白孩子的谎言要比大人的真话更像真理,且一旦说出再行否认已经失去意义。
幼儿园老师和孩子家长们反应激动,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在儿童保护意识和措施都十分完善的北欧,性侵幼童是一项不可能被容忍的罪恶。而与此同时,人们的被科普程度也很高,“很多孩子在经历过类似事件(性侵)后会出现做噩梦的症状”、“妈妈很高兴你能把它(被性侵)说出来”、“你不记得了是因为你会把难过的事情故意忘记”……不知道心理学家们看到这里是该欣慰还是尴尬,就这样,一句谎言被引导成了一片谎言,而澄清的真话被彻底掩盖在“压抑”的概念之下不被相信。有些“科学结论”的提出是基于统计概率,将其一一对应无限夸大就成了危险的真理。“孩子极易受暗示”同样是科学发现,然而这一点在强大的“孩子是不会撒谎的”认知下被忽略到底。
再说愤怒的群众们,他们无疑是充满正义感的,他们嫉“恶”如仇,心里认定的坏人,法律没有严惩,那么就由我来“替天行道”,排斥的姿态、冷漠的眼神、挥舞的拳头,如凌迟的刀子,杀人不见血,让受刑之人生不如死。
谁的错?好像谁都没错。孩子懵懂,大人尽责,路人又没像观众一样开天眼知道男主是无辜的,他们都没有错。所以会有彻骨的冷,无处安放的郁闷,憋屈添堵的不爽,和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无边苍凉。我们曾经深深心痛于人们的无知和自利,大声疾呼召唤正义之心的来临,它真的来了,带着蒙昧和暴戾,你欢迎它吗?我不知道一个社会的成长,是否必定要经历从缺乏正义感到蒙昧正义感再到理性正义感的演进,如果是,什么会缩短蒙昧的黑夜召来理性的黎明?在这个故事里,可能是事发后幼儿园园长和男主人公做一次深入谈心,可能是狩猎组男人们对老友多一点信任和支持,可能是所有人平心静气努力克服已经成型的故事框架找一找证据理一理动机听一听当事人的解释,而这些,都谈何容易。
男主人公深沉内敛,只有在跟孩子们相处时才展露他的爽朗纯真,面对突如其来全世界的恶意,他百口莫辩,他颓然逃避,他愤怒郁结,两次忍无可忍的爆发充满无助的悲凉。临近结局,他跟小女孩再次相遇,心怀坦荡将小女孩抱起,这真是一个顶顶温良的男人啊,然而最终的遭遇,也不过是困在寒风四起的猎场,像一只仓惶的鹿,等着被不知名的正义感猎杀。而我们每个人,谁又不是呢……
呼吸困难的空气,心塞胸闷的观影体验,完美自虐的下午。
问:毁掉一个人需要做些什么?
答:让一个孩子,说一句谎话。
小女孩孤独沉静,渴望关心却不懂好意,随处听来的一句荤话就着不明就里的报复之心轻飘飘地说出口,如石子投进池塘,一圈圈涟漪散开,猝不及防,平静而又暴烈,堪堪毁掉一个善良的失婚男人即将开始的幸福人生。
谁的错?
小女孩心智未开,不明白谎言的厉害能杀人于无形,也不明白孩子的谎言要比大人的真话更像真理,且一旦说出再行否认已经失去意义。
幼儿园老师和孩子家长们反应激动,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在儿童保护意识和措施都十分完善的北欧,性侵幼童是一项不可能被容忍的罪恶。而与此同时,人们的被科普程度也很高,“很多孩子在经历过类似事件(性侵)后会出现做噩梦的症状”、“妈妈很高兴你能把它(被性侵)说出来”、“你不记得了是因为你会把难过的事情故意忘记”……不知道心理学家们看到这里是该欣慰还是尴尬,就这样,一句谎言被引导成了一片谎言,而澄清的真话被彻底掩盖在“压抑”的概念之下不被相信。有些“科学结论”的提出是基于统计概率,将其一一对应无限夸大就成了危险的真理。“孩子极易受暗示”同样是科学发现,然而这一点在强大的“孩子是不会撒谎的”认知下被忽略到底。
再说愤怒的群众们,他们无疑是充满正义感的,他们嫉“恶”如仇,心里认定的坏人,法律没有严惩,那么就由我来“替天行道”,排斥的姿态、冷漠的眼神、挥舞的拳头,如凌迟的刀子,杀人不见血,让受刑之人生不如死。
谁的错?好像谁都没错。孩子懵懂,大人尽责,路人又没像观众一样开天眼知道男主是无辜的,他们都没有错。所以会有彻骨的冷,无处安放的郁闷,憋屈添堵的不爽,和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无边苍凉。我们曾经深深心痛于人们的无知和自利,大声疾呼召唤正义之心的来临,它真的来了,带着蒙昧和暴戾,你欢迎它吗?我不知道一个社会的成长,是否必定要经历从缺乏正义感到蒙昧正义感再到理性正义感的演进,如果是,什么会缩短蒙昧的黑夜召来理性的黎明?在这个故事里,可能是事发后幼儿园园长和男主人公做一次深入谈心,可能是狩猎组男人们对老友多一点信任和支持,可能是所有人平心静气努力克服已经成型的故事框架找一找证据理一理动机听一听当事人的解释,而这些,都谈何容易。
男主人公深沉内敛,只有在跟孩子们相处时才展露他的爽朗纯真,面对突如其来全世界的恶意,他百口莫辩,他颓然逃避,他愤怒郁结,两次忍无可忍的爆发充满无助的悲凉。临近结局,他跟小女孩再次相遇,心怀坦荡将小女孩抱起,这真是一个顶顶温良的男人啊,然而最终的遭遇,也不过是困在寒风四起的猎场,像一只仓惶的鹿,等着被不知名的正义感猎杀。而我们每个人,谁又不是呢……
这是一部异常残忍的电影,它无情地揭露了这样的关于人性的现实:只要一点点恶意,一点点,就足以蔓延并吞没你的生活。
这部电影拍得很棒,而具体说哪点好,我觉得首先是导演对叙事节奏的把握。相信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在观影中乃至看完电影好长一段时间内,都经历着“心塞”程度加剧的过程,甚至最后,会跟随圣诞节时男主角卢卡斯在教堂爆发那一瞬的状态,而进入心理崩溃边缘的感受。而在这个过程中,导演不紧不慢,松弛得当的叙事节奏,内含一种近乎现实的事件发展逻辑,让角色的情绪一步步渲染观众,一同坠入卢卡斯的痛苦和绝望之中。
其次在氛围的营造上,电影也很下功夫,其关键在于表面平和的氛围,与暗藏杀机的现实之间的强烈对比。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电影一开头,卢卡斯和一群朋友在冰冷的湖边嬉闹的情景。这个情景奠定了观众对环境和平、温暖、柔和的印象,而电影初段幼儿园孩童跟卢卡斯肆意地耍闹似乎也证明,故事发生地不过是一个平静的北欧小镇,淳朴的人们享受着祥和幸福的小日子,这么一个寻常的、符合人们期望的刻板印象。于是当接踵而至的糟糕厄运扑向卢卡斯时,电影后段寒冬的蓝色连绵冷雨笼罩银幕时,这种强烈的对比便给观众产生了跟卢卡斯一样,对现实的残酷难以置信的绝望。
当然,最体现这部电影魅力的,莫过于通过角色情感的细腻描写,对人和人的关系进行的冷静剖析。这部电影关注了亲人、朋友、同事、邻里乃至陌生人之间的关系,而其中最凸显的,无疑是朋友关系。什么是“朋友”?友谊建立的基础是什么?——是信任,是认可。和善温厚的卢卡斯原本有一群亲密无间的朋友,其中克拉儿的父亲跟与卢卡斯更互认“世上最好的朋友”,结果因为克拉儿莫须有的指控,一夜之间几乎再没有朋友相信卢卡斯说的话,友情尽毁。永远躲藏在电话那端的已离婚的妻子的角色,似乎早就隐喻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破裂的可能性,但当众叛亲离的境况降临,卢卡斯身边最忠实的,是多年来陪伴两位主人的一条狗芬尼(一喊女主人的名字它就会叫)。人言可畏,越纯朴的人们越持有绝对化的正义感,不明真相的人们对卢卡斯产生的敌意,在卢卡斯光顾超市被打一幕达到顶峰,当芬尼被无情杀害,卢卡斯隐忍的那种委屈和无助的酸楚,真的直达观众鼻端。不过电影却也并不打算让观众对亲情友情绝望,因为卢卡斯至少还有一位朋友始终相信他,在他身陷囹圄时尽力帮助他;此外卢卡斯的儿子也坚信自己父亲是无辜的。
整部电影传达了对社会、对人性的批判,对人与人之间交流之不可实现的境况的控诉,深刻的寓意水到渠成。而电影打动人的一点还在于,它没有像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一样妖魔化作品中的小女孩角色,而正因为小女孩克拉儿不知后果地、非故意地制造的一点恶意,才让后来引致的蝴蝶效应显得既荒唐又可怕,就像人处在危机完全不可控的丛林。
没错,电影认为,这个社会其实就是个丛林,每个人都可以是一只无忧的、无辜的麋鹿,而你永远不知道哪里有一杆枪在对着自己,或者你就是猎人本身。比如,如果换了你是幼儿园园长,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克拉儿的父亲,你会不会有立马把卢卡斯往死里揍的冲动?如果你是镇上的其他普通人,你能不对卢卡斯抱以厌恶甚至仇恨的目光?
所以,在这场丛林狩猎中,谁是猎人,谁是麋鹿,又怎说得清?
这部电影拍得很棒,而具体说哪点好,我觉得首先是导演对叙事节奏的把握。相信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在观影中乃至看完电影好长一段时间内,都经历着“心塞”程度加剧的过程,甚至最后,会跟随圣诞节时男主角卢卡斯在教堂爆发那一瞬的状态,而进入心理崩溃边缘的感受。而在这个过程中,导演不紧不慢,松弛得当的叙事节奏,内含一种近乎现实的事件发展逻辑,让角色的情绪一步步渲染观众,一同坠入卢卡斯的痛苦和绝望之中。
其次在氛围的营造上,电影也很下功夫,其关键在于表面平和的氛围,与暗藏杀机的现实之间的强烈对比。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电影一开头,卢卡斯和一群朋友在冰冷的湖边嬉闹的情景。这个情景奠定了观众对环境和平、温暖、柔和的印象,而电影初段幼儿园孩童跟卢卡斯肆意地耍闹似乎也证明,故事发生地不过是一个平静的北欧小镇,淳朴的人们享受着祥和幸福的小日子,这么一个寻常的、符合人们期望的刻板印象。于是当接踵而至的糟糕厄运扑向卢卡斯时,电影后段寒冬的蓝色连绵冷雨笼罩银幕时,这种强烈的对比便给观众产生了跟卢卡斯一样,对现实的残酷难以置信的绝望。
当然,最体现这部电影魅力的,莫过于通过角色情感的细腻描写,对人和人的关系进行的冷静剖析。这部电影关注了亲人、朋友、同事、邻里乃至陌生人之间的关系,而其中最凸显的,无疑是朋友关系。什么是“朋友”?友谊建立的基础是什么?——是信任,是认可。和善温厚的卢卡斯原本有一群亲密无间的朋友,其中克拉儿的父亲跟与卢卡斯更互认“世上最好的朋友”,结果因为克拉儿莫须有的指控,一夜之间几乎再没有朋友相信卢卡斯说的话,友情尽毁。永远躲藏在电话那端的已离婚的妻子的角色,似乎早就隐喻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破裂的可能性,但当众叛亲离的境况降临,卢卡斯身边最忠实的,是多年来陪伴两位主人的一条狗芬尼(一喊女主人的名字它就会叫)。人言可畏,越纯朴的人们越持有绝对化的正义感,不明真相的人们对卢卡斯产生的敌意,在卢卡斯光顾超市被打一幕达到顶峰,当芬尼被无情杀害,卢卡斯隐忍的那种委屈和无助的酸楚,真的直达观众鼻端。不过电影却也并不打算让观众对亲情友情绝望,因为卢卡斯至少还有一位朋友始终相信他,在他身陷囹圄时尽力帮助他;此外卢卡斯的儿子也坚信自己父亲是无辜的。
整部电影传达了对社会、对人性的批判,对人与人之间交流之不可实现的境况的控诉,深刻的寓意水到渠成。而电影打动人的一点还在于,它没有像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一样妖魔化作品中的小女孩角色,而正因为小女孩克拉儿不知后果地、非故意地制造的一点恶意,才让后来引致的蝴蝶效应显得既荒唐又可怕,就像人处在危机完全不可控的丛林。
没错,电影认为,这个社会其实就是个丛林,每个人都可以是一只无忧的、无辜的麋鹿,而你永远不知道哪里有一杆枪在对着自己,或者你就是猎人本身。比如,如果换了你是幼儿园园长,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克拉儿的父亲,你会不会有立马把卢卡斯往死里揍的冲动?如果你是镇上的其他普通人,你能不对卢卡斯抱以厌恶甚至仇恨的目光?
所以,在这场丛林狩猎中,谁是猎人,谁是麋鹿,又怎说得清?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