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哈斯朝鲁
编剧: 冉平
主演: 靖奎
类型: 剧情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06-10-24
片长: 103分钟
又名: The Old Barber
IMDb链接: tt1160619
编剧: 冉平
主演: 靖奎
类型: 剧情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06-10-24
片长: 103分钟
又名: The Old Barber
IMDb链接: tt1160619
这几天,一组医护人员奔赴前线的视频在微博上发酵,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视频里,留着长发的女医护人员被一个个推进理发室,剪了光头。镜头记录下了她们理发时流泪的瞬间,以此来歌颂这种伟大。
很多人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
同样是在一线的男性医护人员并没有剃光头,凭什么女性要剃?而且从画面来看,很多女性医护人员明显是不情愿的。
了解了前因后果,事实更让人说不出话来。
原本这些女性医护人员是不必剃光头的。只是因为后面马上有媒体要来采访,所以为了好看才让所有人剃了光头。
更有人指责替她们剃头的Tony老师,说他们没有灵魂,只是剃头工具。
Tony老师们真的没有灵魂吗?
今天要推荐的,就是一部和Tony老师相关的电影,在那个年代,用行话来说,他们真正的名字是——《剃头匠》。
这部传记片,讲述了北京胡同大杂院里年纪最大的剃头匠靖大爷的故事,由靖奎老大爷本人出演。
在它之前,有一部篇幅稍短的纪录片《靖大爷和他的主顾们》,讲的是也是靖大爷的故事。
关于这部传记片的拍摄初衷,导演哈斯朝鲁说得很浪漫:“我只是碰巧把摄影机架在这里,很幸运地把靖大爷的生活拍下来而已,我也尽量用了纪实的手法拍摄。”
一位老人,一把剃刀,一架摄影机,剃头匠靖大爷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影片是2006年摄制的,当时的靖大爷已经是位九十三岁高龄的老人了。拥有八十多年剃头经验的他,在北京城里过着最底层最普通的生活。
他的日常生活就是给上门的老主顾们剃头、陪他们聊天,回到家一个人拨弄自己那座每天慢了五分钟的老座钟。
这部题材冷门,没有任何大制作大班底的传记片,在豆瓣上获得了9.1分的评价,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很多奖项。
所有人都被靖大爷身上那股子手艺人的操守感动。
启用靖大爷这个年纪的演员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更何况靖大爷在其中的戏份还很重。
对整个摄制组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导演哈斯朝鲁是内蒙古人,他说选择这样的题材,选中这样一位主演,是有很大风险的。
开拍之初,哈斯朝鲁就叮嘱整个摄制组的人:“他是我们的祖宗,是我们的太上皇,他要不好,我们就完了。”
为了保证拍摄的顺利,巴斯朝鲁搬去跟靖大爷一块儿住了。没有拍摄任务时,他时时刻刻关注着靖大爷的动静。
整个剧组也都围着靖大爷转,拍摄时,只要靖大爷一喊累,摄影机就停机,等他休息好再拍。
靖大爷自己也对自己没信心。
毕竟是九十三岁的老人了,影片里他出现的镜头都是步履蹒跚、颤颤巍巍的,的确让人担心,他一个不小心就会倒下来。
靖大爷经常跟导演沟通,希望拍摄进程能加快。因为他觉得自己身体不行了,撑不了那么久,耽误了整部影片。
所有人都为这个剧组捏了把汗。
巴斯朝鲁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拍摄到一半,老人真的不行了,项目就此流产。
拍摄时,也的确出现过老人突然不行了的情况,
靖大爷的最后一场戏,是一个夜景戏。那边摄制组正在布景,靖大爷的女儿跑过来跟巴斯朝鲁说爸爸不行了。
等巴斯朝鲁赶到时,靖大爷脸色惨白,他想停止拍摄,先送靖大爷去医院。靖大爷怕耽误进程,坚持要继续拍摄。
于是最后一场戏临时改了,由几个镜头改成了一个镜头。靖大爷满头白发背对着镜头,沉默地看着自己的遗照。
拍摄完这个镜头,靖大爷被立刻送往医院了。这些幸亏只是虚惊一场,他可能只是当时身体不太舒服。
受限于靖大爷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剃头匠》在场景和情节上并没有做太多变化。整部影片的节奏都很慢,大部分时候画面都是一位老人缓慢地行动。
你看到他打开房门,对着挂历拨弄钟表,拿起剃刀剃头,再吃一碗爆肚......
这样的慢,简直是对当下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一种无声的挑战和抗议。也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留给社会和年轻人的一种态度:慢点来,生命还长着呢。
靖大爷只在给客人剃头的时候手快,这是他作为一位手艺人最体面的时候。
苍白的发,苍老却有劲的手,在另一位同样苍白的脑袋上飞舞。手起剃刀落,简单地嚓嚓几下,一个利落的头就剪好了。
这些寻常生活里的场景,在京腔京韵、斑驳的城墙树影的加持下,有了一种苍凉的韵味。
电影里的光影也很柔和。大部分的画调都是偏灰偏暗的,像蒙了一层滤镜,加重了这种苍凉、萧瑟的感觉。
但这些都不是电影最打动人的地方。
《剃头匠》的动人之处在于,它毫无保留地为我们呈现了当代寡居老人的真实困境。
靖大爷有子女,却一直寡居在鼓楼的小胡同里,一个人靠着每月剃头的钱,紧巴巴地过日子。儿女们的生活也不容易,儿子甚至还要靠九十多岁的老父亲接济。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在九十三岁这个年龄,开始给操办身后事了。
打电话询问殡仪馆葬礼规格,自己给自己准备500字的生平简介,一遍遍对着收音机留下自己最后的声音。
这几处画面的处理都是冷色调的,镜头冷静地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记录下这一切,但整体的氛围却让人感同身受。
谁不会老呢?
我们都会有这一天,会步履蹒跚走不动路,要独自承受只有一个人的孤独,和对飞速发展的社会的不适应。
所以,靖大爷的今天也有可能是我们的明天。而我们到了那个年龄,是否能保持对生命的从容和敬畏呢?
最后用靖大爷在影片里给殡仪馆做的自我介绍收尾吧,让我们再重新认识一遍这位可敬的剃头匠靖大爷。
“我出生于民国2年,自幼在私塾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中庸、大学、孟子。学文不得,转而学武混迹江湖。”
这是他作为一个普通的剃头匠的一生,也是一个平凡手艺人的一生。
没有看过《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所以无从分辨它与《剃头匠》。依导演的话说来:“我不过是碰巧把摄影机放在那里,很幸运的将靖大爷(片中为敬大爷)生活拍下来而已,而我也尽量用纪实手法拍摄。”
然而从整部影片看来,哈斯朝鲁显然想竭力避开《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对自己影片的影响而努力将之拍得不像纪录片,也因此造成了该片的败笔:刻意营造老一辈与年轻人的冲突让人感觉异常别扭,对其房子虎视眈眈的街坊过于脸谱化,大街上晕眩的情节做作痕迹实在太重太煽情(当然无可否认的是看到这一段我几乎泪流满面),就像那个每天慢5分钟的古老时钟最终必须停摆一样,影片在过度阐述上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以致导演不得不补充说:“每天必须把往时钟拨5分钟到准确时间,是因为他希望生活的一切都非常完美,敬大爷是个非常要强的人”——但你在片中能看出敬大爷“要强”这一性格表现吗?不,就算是他一定要那位小青年把“拆”字写全,我们感受到的也只是一个老年人对生活的从容淡定(我唯一想起的只能是《倾城之恋》里迟了一个小时时钟的白公馆)。影片放映后观众纷纷发言,讲述的也大多是这部片子让他们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奶奶等亲人,由此可见,触动人们内心只能是敬大爷平淡如水的生活,比如给老人们剪发、睡前放置假牙、踩着小三轮车在胡同穿行这些迂缓而琐碎的细节,如在爆肚张孙子画画时敬大爷打的那个盹,令人会心一笑,它是一个我们熟悉的老年人的生活习性,可以轻易取信于任何人。
p.s.有意思的是,上周六《剃头匠》放映后导演见面会,每次观众提问前总会先把自己父亲爷爷等老一辈人揪出来细叙一遍,于是我们必须耐心等待听完别人的一段家史,才能听到导演那简短的回答,哈哈。
举报
然而从整部影片看来,哈斯朝鲁显然想竭力避开《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对自己影片的影响而努力将之拍得不像纪录片,也因此造成了该片的败笔:刻意营造老一辈与年轻人的冲突让人感觉异常别扭,对其房子虎视眈眈的街坊过于脸谱化,大街上晕眩的情节做作痕迹实在太重太煽情(当然无可否认的是看到这一段我几乎泪流满面),就像那个每天慢5分钟的古老时钟最终必须停摆一样,影片在过度阐述上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以致导演不得不补充说:“每天必须把往时钟拨5分钟到准确时间,是因为他希望生活的一切都非常完美,敬大爷是个非常要强的人”——但你在片中能看出敬大爷“要强”这一性格表现吗?不,就算是他一定要那位小青年把“拆”字写全,我们感受到的也只是一个老年人对生活的从容淡定(我唯一想起的只能是《倾城之恋》里迟了一个小时时钟的白公馆)。影片放映后观众纷纷发言,讲述的也大多是这部片子让他们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奶奶等亲人,由此可见,触动人们内心只能是敬大爷平淡如水的生活,比如给老人们剪发、睡前放置假牙、踩着小三轮车在胡同穿行这些迂缓而琐碎的细节,如在爆肚张孙子画画时敬大爷打的那个盹,令人会心一笑,它是一个我们熟悉的老年人的生活习性,可以轻易取信于任何人。
p.s.有意思的是,上周六《剃头匠》放映后导演见面会,每次观众提问前总会先把自己父亲爷爷等老一辈人揪出来细叙一遍,于是我们必须耐心等待听完别人的一段家史,才能听到导演那简短的回答,哈哈。
举报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