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马特·罗斯
编剧: 马特·罗斯
主演: 维果·莫腾森 / 乔治·麦凯 / 萨曼莎·伊斯莱尔 / 安娜丽丝·巴索 / 尼古拉斯·汉密尔顿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 家庭
官方网站: www.bleeckerstreetmedia.com/captainfantastic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世界语 /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6-01-23(圣丹斯电影节) / 2016-07-08(美国)
片长: 118分钟
又名: 神奇虎爸(港) / 神奇大队长(台)
编剧: 马特·罗斯
主演: 维果·莫腾森 / 乔治·麦凯 / 萨曼莎·伊斯莱尔 / 安娜丽丝·巴索 / 尼古拉斯·汉密尔顿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 家庭
官方网站: www.bleeckerstreetmedia.com/captainfantastic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世界语 /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6-01-23(圣丹斯电影节) / 2016-07-08(美国)
片长: 118分钟
又名: 神奇虎爸(港) / 神奇大队长(台)
《神奇队长》是一部建立在公路片结构下的乌托邦主题温情电影,浪漫且理想化的展示了一种暧昧状态下对抗主流社会的可能,电影中仍然能感受到美国上世纪嬉皮士文化所留下的基因,但是在温情核和清新牌的包裹之下,该片在精神上对抗性得到了一定的柔化,这毫无疑问反应在这部电影立意高远,最终却聚焦在较小的格局上,创作者最终没有显示出深度挖掘的野心。不过虽然只是个浅尝即止的乌托邦温情小品,却也足够让部分向往自由的观众感到赏心悦目。
电影中森林乌托邦家庭对主流社会价值的对抗细化之后主要体现在这几个层面:首先是对生存方式上的对抗,相比浸淫在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现代主流生活方式,远离主流社会的森林家庭则过着荒野生存式的山林生活,强壮的身体,突出的野外生存能力,清教徒一般的克制与纯净,让这更像是个斯巴达家庭;其次是精神价值上的对抗,森林乌托邦家庭高度崇拜知识,父亲对孩子进行的是无政府式的精英化教育(严重左派),对抗的是现代主流的资本主义快餐文化;第三个是对宗教、习俗、阶级体系等主流社会默认价值取向的对抗,森林家庭崇尚自然哲学,崇尚思辨,质疑一切,标榜绝对的自由、人权与平等。但是看似完美的乌托邦也有一定的瑕疵,森林家庭标榜的以自然、体魄、知识、自由、思辨等为主要内核的乌托邦世界却无法回避一些暧昧的问题。
首先是知识体系,森林家庭把对知识的崇尚抬到了很高的地步,但是在与社会主流价值对抗的时候,却不得不用大儿子集齐常青藤所有offer、小女儿对人权方案的倒背如流这些主流的评判标准来为自己反证,这点令人尴尬。此外电影中的父亲并不是全能的知识分子,他的古典精英化教育导致了儿女们的很大的知识空白,除了书本里面的东西,儿女们对整个世界一无所知,孩子们尴尬的性教育、尴尬的待人接物不禁让人捧腹。其次在人权和自由上,森林家庭标榜人权和自由,但是电影中的父亲本质上却是个温柔的极权主义者,他的儿女一出生便失去了选择,片中一众儿女回到主流社会去参加母亲的葬礼,路途上的所见所闻对孩子们产生了冲击,而他却利用自己的权威阻止女儿做出自己的选择,电影中体现在父亲千方百计阻止小儿子回到主流社会、阻止大儿子选择念大学等情节上,所以他的教育方式本身带有威权色彩的,带着精英嬉皮士深深的傲娇和极端。所以在我看来,虽然这个乌托邦家庭是一次勇敢且浪漫的反叛,但却是存在矛盾的。
而电影中的父亲是如此慈爱,一系列与主流价值的冲突之后,父亲决定还给孩子们选择的自由,自己独自离去。如果电影到此结束,那就变成乌托邦的挽歌了,索性电影选择用亲情去化解这一切,选择放逐自己的父亲最终发现孩子们全部躲在自己的车中,亲情的向心力让这次危机得到了妥善化解。一方面维护住了理想主义者的颜面,一方面则用亲情和主流社会达成了一次一致的缄默。亲情很好的化解了电影中最主要的戏剧矛盾,赋予了电影一个很温情的格调,但是这也阻止了电影走向更深层次的思考,让电影停留在了一个较小的格局之上。也正如电影中的种种左派言论和哲学思辨,大多只是浅尝即止的符号而已。
圣丹斯上的黑马、公路旅途、家庭关系中的矛盾、对主流社会观念的揶揄和对抗,《神奇队长》不得不让人想起多年前的《阳光小美女》,作为一个车轮上的国家,美国的公路片早已成了相当具有特色的一种文化舞台。这个舞台上诞生的乌托邦故事给我带来了挺大的惊喜,《神奇队长》作为马特•罗斯的第二部作品,已经足够优秀。其实本片导演马特•罗斯广为人知是在近年在热剧《硅谷》中扮演被黑成灰烬的科技巨头Gavin Belson,这之前却鲜有人知道他也是一位导演,但凭借《神奇队长》,马特•罗斯不仅获得了今年的圣丹斯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在戛纳上也小有斩获。
以理想主义但是又柔和的方式对抗着现代主流社会价值真是一剂大麻味(嬉皮士精神)的心灵鸡汤(亲情电影),对于大多数想酷但是又酷不起来的半吊子知识青年,《神奇队长》所构建的这种理想主义乌托邦家庭无异于是一面精神旗帜,它浪漫的展示了一种暧昧状态之下可能,在这种可能里,我们和我们所对抗的社会价值或许能够达成一致的缄默。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活得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精华!
把非生命中的所有一切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未活过!
——大卫·梭罗
节选自电影《死亡诗社》所引用的梭罗《瓦尔登湖》中的一段话,虽然对原文进行了些许改动,但也并不影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所表现出的独树一帜的自由思想。而维果莫滕森主演的这部家庭亲情+公路片,就探讨了梭罗的自由主义的2.0版(家庭形式的自然主义生活)的可能性。
电影开头是父亲本对六个孩子的教育,格斗、静坐、健身、读书、攀岩,由于屏蔽了外来的无谓干扰,加之父亲教育方法的科学、有效、持续,每个孩子所掌握的知识已经远超过同龄人的层次,身体条件也非常健康乃至强壮,至于这种教育方法究竟正不正确,或者说这种脱离于人类社会的知识理论教育,所具有的类似于空中楼阁的固有缺陷,能否弥补普通教育对人性、价值的扭曲,两者相比究竟哪种教育方式更好,这就是个大问题了,在此无力讨论。但从大儿子没入世都已经深谙撩妹之道,厚实的理论知识也很轻松的敲开名校的大门,结尾布德文放弃大学机会,独自前往纳米比亚流浪、生活、学习、思考、体验生命,可以看出导演是原谅这种教育方式的先天缺陷,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这种教育。
在随后得知母亲自杀,本带上所有孩子走上为母亲送葬、完成母亲意愿的道路。在路上,本不断给新奇的孩子们讲解书上描写的世界的真实样子,并且恪守原有的食物准则,拒绝垃圾食品,而在超市所设计的偷窃案,则更是将本所固守的摒弃、厌恶传统社会体制与秩序的思想观念表现出来,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那些虚伪、狡诈、置生命健康于不管不顾的人的行为,还不尽是披着面具的盗窃、亵渎吗。而在接下来的一幕里,导演将争论直接放入两个家庭中,用现代小孩所追求的耐克、阿迪、XBOX与扎亚随口说出人权方案、企业制度、资本垄断对比,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的渺小的人与生活于这个渺小世界之上的人的对比。
如果说之前的剧情只是为了表现本的教育方式的独特、高超与奇怪,那么之后在母亲葬礼及其后的故事,则直接表现了自然主义生活、反社会反政府反宗教主义、甚至也包括嬉皮士运动本身,与这个社会的格格不入。在不尊重女儿遗嘱的情况下坚持基督教葬礼,不顾亲情与人性阻挠本参加葬礼,借助这个社会所谓的法治框架抢夺孩子的抚养权,而当祖母给本念出那封信的时候,本才意识到是自己的放弃断绝了妻子最后的信念与希望。实际上,我们不能拒绝这个社会体制所给予的所有东西,它给予了我们足够的保护与便利,又给了我们充足的物质享受与撕裂甚至扭曲的思想观念,但这个庞大的社会体制机器所带有的锈迹斑斑的劣行,也足够让人深恶痛绝。当然,由于斯德哥尔摩效应,每个人都会成为这个社会坚定的维护者。
在强大的压力与自责面前,本选择了放弃,但是孩子们没有。他们从基督教坟墓中掘出了母亲的遗体,在一个美丽的湖畔,遵照母亲所信奉的佛教火葬形式,伴着我们熟悉的GUNS N'ROSES的经典摇滚乐Sweet child O‘mine ,在音乐、舞蹈、鲜花与蓝天之间,正式送别母亲。愿你永远拥有自由、善良、勇敢与希望。
如果你心中没有希望,那希望将不复存在,如果你有一种追随自由的本能,那你就有改变世界的机会,才有创造一个更美好世界的可能性。
——诺姆·乔姆斯基
结尾送上Sweet child O’mine的部分歌词,愿自由与爱永生,同时致曾经希望树葬的你:
She's got a smile that it seems to me
她彷佛是在对我微笑
Reminds me of childhood memories
勾起了我的童年回忆
Where everything
那段时光,
Was as fresh as the bright blue sky
如同明亮的蓝天
Now and then when I see her face
从此以后每次我见到她
She takes me away to that special place
彷佛被带到另一个特别的地方
And if I stared too long
如果我凝视得太久
I'd probably break down and cry
必定会崩溃而哭泣
Sweet child o' mine
我甜美的爱人啊
原来以为这么小众的电影上周就会下线了,没想到又多映了一周,心存感激让我赶上了末班车。在Jason Bourne 和Star Trek的首映周,一个小小的厅还能坐得快满,慕名而来的人也不在少数。
影片格局不大,故事简单,但编剧的脑洞确是不小,硬是涉及到了人与社会关系的高度。剧情在此就不表了,直接做一些分析,说一些自己的感想。
影片中的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是人能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电影做了很有趣的解读,答案是肯定也是否定的。肯定是因为开篇所展现的Ben Cash 一家就已经做到了。但是这有一个前提,是要脱离的人,心也要脱离,如果心仍挂念世间的事,那么最后的回归社会也就是必然,即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所谓小隐隐于野。隐只是生活方式,没有完全成为生活态度。这个例子就是Ben的妻子,她可能也因此患上了心理疾病,最终成为导致全家回归社会的导火索。另一个细节是她和大儿子安排了申请大学的事,也是为回归打了伏笔,此是小隐。相比而言,父亲Ben更像一个真心超然世外的角色,他甚至一直都是坚持不让孩子会到社会,但真正改变他的是大女儿的受伤,一个人是渺小的,但在社会里是可以有医疗救治,同理也是他把妻子送回医治,反而造成了悲剧。从这一点上,对于妻子和孩子的爱也就成了他的羁绊,把他也最后拖回了社会。所以真的大隐脱世,是一个人的事,有了牵挂就做不到了。
然而影片对于社会中的诸多问题的诟病和讽刺比比皆是,不一一表述,有些从孩子口中说出,也是笑料频发,我想这也是人们想要脱离这个社会的原因吧。然而电影给出了一个态度,大概是一种真诚的宽容。首先要真诚地面对、指出、表达那些问题,就像不忌口的孩子们;其次是一种和解,一种宽容,因为最终他们还是回来了,他们可能和社会产生很多矛盾,擦出许多火花,然而影片中都是以一笑和解,包括身在社会中的人:大儿子认识的女孩、散步的老夫妻等,社会也作出了宽容,或许学着和社会和解,是电影想要说的。
此外,电影表达了一种对理性思考,平等交流,并充分表达的推崇,而不是情绪化地一带而过。在车上爸爸问女儿看书的感受,女儿一下说“Interesting”,小女儿就说“Interesting is a non-word.”然后爸爸让大女儿用其所能去描绘和讲述;在庆祝那个创造出的不知道什么节日(原谅我的听力),二儿子表达了反对,父亲就平和地要求他论述表达他的观点。这些都是很棒的教育方式。相比之下大儿子认识的女孩对于大儿子的“乱扯”,只有一个词语“wierd”来表达。(暂还不说那些夸张的成堆的哲学表述是多么丰富。。。)想来现在我们都在网上用情绪化的缩略用语,自我深入思考的空间和准确表达的能力都在倒退。还有,爸爸对于一些问题在小朋友面前都直言不讳,有时候这确实是好事。给孩子们事实,他们自会理解,如果遮遮掩掩反而会造成误导。
说说演员,维果真的太棒了,可以说撑起了整个片子。小演员们很出彩(好萌啊!!!),但总觉得差一点。同样是表现第一次见到外面的大千世界,《Room》里的小家伙就表现的更好。但《Room》和这里有点区别,他是以前不知道外面有一个真实的世界。而这里,孩子们早已对外界的道理烂熟于胸,熟读书本,只是第一次实践于真实的世界。这更像我们求学的时候,什么东西都从纸上知道了,但走入社会真的看到,还是会不一样。
电影嬉笑怒骂了半天,其实是一个悲伤的内核。孩子们围着火葬的母亲载歌载舞,反倒是很悲伤。
This is really happy-sad.
比较被诟病的是电影的结局,看起来想一种妥协。不过电影也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弱化潜在的矛盾,因为这一家就是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最后一个镜头长时间的停顿,让人恍然出神,仿佛希望那个15分钟后的校车不会到达,这样他们依然是安于世外的,就像我们所有不安于世的内心。
总之电影很不错,定是私人的年度十佳了,就随便写这些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