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理查德·斯坦利
编剧: 斯佳丽·阿马里斯 / 理查德·斯坦利 / H·P·洛夫克拉夫特
主演: 尼古拉斯·凯奇 / 玛德琳娜·亚瑟 / 艾略特·奈特 / 乔莉·理查德森 / 布雷丹·梅耶尔 / 更多...
类型: 科幻 /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葡萄牙 / 美国 / 马来西亚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9-09-07(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 2020-01-24(美国)
片长: 111分钟
又名: 时空之外的颜色 / 异星之彩 / 流星溢彩
IMDb链接: tt5073642
编剧: 斯佳丽·阿马里斯 / 理查德·斯坦利 / H·P·洛夫克拉夫特
主演: 尼古拉斯·凯奇 / 玛德琳娜·亚瑟 / 艾略特·奈特 / 乔莉·理查德森 / 布雷丹·梅耶尔 / 更多...
类型: 科幻 /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葡萄牙 / 美国 / 马来西亚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9-09-07(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 2020-01-24(美国)
片长: 111分钟
又名: 时空之外的颜色 / 异星之彩 / 流星溢彩
IMDb链接: tt5073642
10年代的好莱坞格外地喜新厌旧。面对特效大片的逐渐成熟,在制片方和粉丝的共同努力下,专业演员被系列电影的形象强行捆绑,传统的明星制开始走形,甚至有了些偶像化的特征。
就5060后男星而言,除了汤姆·克鲁斯和威尔·史密斯,能够成功突围和续命的似乎屈指可数。曾经的奥斯卡宠儿们年龄迈上或即将迈上60大关,适合的角色也从中年(白种)男人向老年(白种)男人过渡。
新一代的观众已经对他们不再感冒。眼见科学教入髓的约翰·特拉沃尔塔自甘堕落,数十年如一日的约翰尼·德普扶不上墙,打到打不动的布鲁斯·威利斯恨不得年轻时候转型演文戏,却依然有几个反例在顽强地逆流划水。
其一便是能文能武,能编能导的梅尔·吉普森,以一年一部的速率,低调稳健地从反犹深坑里爬上了“钢锯岭”;其二,便是卖身还债,越卖越贱的尼古拉斯·凯奇。
2018年的《曼蒂》,在B级片领域里意外地为他充满魔性的疯狂气质找到了宣泄口。从温情脉脉到鲜血铺面,在他不过信手拈来,也让这部电影瞬间成为了年度邪典之一。
而同一制片公司也趁热打铁,推出了“凯奇恐怖秀”的第二弹,《星之彩》。
【概览】
尽管位列2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恐怖小说家之一,H·P·洛夫克拉夫特和他的克苏鲁怪奇小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其时代限制。“不可名状之恐怖”和“残酷陌生之宇宙”的概念有着无与伦比的前瞻性和开创性,但在现代语境下,依靠第三方“调查员”开展的洛氏故事缺乏足够的代入感,也欠缺与之相衬的可读性。
多年以来,洛氏故事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启发了许多电影,其中多数也都没能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洛氏故事往往专注于对不可名状的渲染,以模糊的暗示来激发读者的想象——而这往往是不受限制和因人而异的。
在影像化的过程中,这就是最大的敌人:当你想要将超越想象的恐怖体验展示给人看的时候,它就已经不再是超越想象了。
要想成功改编洛氏作品,或需要烧掉大量预算来让有形的恐怖栩栩如生,或需要等量齐观的想象力,让电影沿着洛氏规划的方向前进。因此,尽管有不少电影和小说都借鉴了洛氏故事的元素,但真正出色的洛氏电影依旧屈指可数:《活跳尸》《战栗黑洞》可作两例,甚至《黑洞表面》可作半例。
【制作】
《星之彩》自然不是第一部外星入侵小说,但其独特的设定至今仍有不少效仿者:如2018年的《湮灭》,如2019年新版《阴阳魔界》中臭名昭著的“Not All Men”。就连《星之彩》本身,也有4版以上的直接改编电影,最早的一版出现在久远的1965年。
老牌B级片导演理查德·斯坦利曾以1990年的cult片《Hardware》名噪一时,也因1996年的《拦截人魔岛》而声名狼藉。而在他自编自导的新版《星之彩》中,他将故事进行的现代化改造不可谓不成功,更巧妙地利用了cult片常备的迷幻要素来描绘精神世界的扭曲,在还原洛氏气质上相当卓有成效。
换句话说,就是电波完全对上了。
与《曼蒂》的狂野豪放不同,《星之彩》无论是配色方案还是视觉特效,显然都要更加深思熟虑,与配乐的搭配也相得益彰。理查德·斯坦利与斯嘉丽·阿马里斯共同写就的剧本可谓相当地极简主义,依靠超现实的画面保持了足够的吸引力。
更值得称赞的是,电影既有着现代恐怖电影(如《怪形》)的类型化元素,也牢牢抓住了洛氏怪奇故事的本质:无法用逻辑应对也无法逃离的,逐渐升级的恐怖。
【表现】
曾经的奥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凯奇一向以高产著称,但自2009年税务危机爆发以来,他参与的电影项目数量就开始迅速飙升,甚至一年会出现6部由他担当主演的电影。这些电影看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实早已在同一个类型中疯狂透支:不仅质量堪忧,也无表演可言。
在这种情况下,一部《曼蒂》一部《星之彩》,反而让被好莱坞抛弃了近十年的尼古拉斯·凯奇,在自暴自弃之中奇迹般地杀回了主流视野。
尽管在《星之彩》中并非完全处于中心地位,但尼古拉斯·凯奇再一次以其老练的演技奉上了一出格外有趣的好戏。由于故事本身比《曼蒂》更体面,凯奇的表演也比彼时的神经刀更容易令人接受。
《星之彩》的基础来自于洛氏原著,框架来自导演理查德·斯坦利,个性则来自尼古拉斯·凯奇。他早年间躁狂和亢奋的表演风格,在疯狂接片的这十年来有了令人瞩目的收敛。能级降低之后的凯奇所饰演的角色,反而更加具有实感,而非来自一个习惯性张扬的表演者。
尽管如此,他依然能够稳稳地将其他演员纳入他的表演空间,与他一起慢慢地陨入疯狂和扭曲。对于克苏鲁神话的粉丝们来说,尼古拉斯·凯奇就是san值狂掉的完美代言人。
【总结】
尽管有些支线情节浅尝辄止,但作为理查德·斯坦利和尼古拉斯·凯奇重回主流视野的一次尝试,《星之彩》并没有让人失望。电影是对洛氏怪奇故事的一次成功改编,既有了现代化的外表和叙事手段,又保证了洛氏恐怖的精髓没有在这一过程中流失。
洛氏故事和克苏鲁神话一向是影像化改编的巨大挑战:吉尔莫·德尔·托罗筹备多年的《疯狂山脉》,最终也难免流产的命运。作为尼古拉斯·凯奇与制片公司SpectreVision二次合作的结果,如果搭配得当的话——比如让《星之彩》制片人之一的伊利亚·伍德出镜,饰演一个类似《罪恶之城》的变态杀手角色——更多异色的“凯奇恐怖秀”也并不是个坏点子。
作为又一次针对克苏鲁题材的尝试,星之彩无疑是勇敢且聪明的,当年的《湮灭》被誉为最难改编的作品之一,而导演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对作品进行了结构与重整加入了异兽等更容易理解的实体,但是悲观的票房预估让《湮灭》被扫入了奶飞的怀抱,最终观众的反响也只能说平平。
而《星之彩》则是直接改编自克苏鲁创始人爱手艺的作品,非现代创作所带来的时间鸿沟加上克苏鲁题材本身的难以表述,让本片的投拍引人注目又忧心忡忡,但是在克苏鲁题材之中,选取“颜色”这一命题进行切入又颇为有趣,关于色彩的话题,如果不掣肘于原著,其实可以有非常大的发挥空间,不过很遗憾,一方面本片最终并未能关于色彩这一块做出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尝试,而在神秘带来的恐怖上又没有能达到较高的段位,所以成片效果只能说是略显平庸,有点可惜。
其实《星之彩》应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遗落的南境》系列的创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两部改编于此的电影也都有着一个较为相似的基本大框架:天外来物+改造环境。
而相比于野心更大的《遗落的南境》三部曲,《星之彩》无疑更old fashion一点,这并不是说这样不好,事实上当格局小一点时,反倒更容易展现出情绪的细腻变化,而大格局往往会沦落成为冒险。
《星之彩》电影的设定自然也是非常古典,和睦的一口人(至少相对后期而言的和睦)在被外星的不可知力量入侵后,从外物到内心发生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克苏鲁电影最重要的就是不可知,不可描述的神秘感带来的面对庞然神灵的恐惧,而在本片中,这个不可知的来源,是一个无法描述的颜色,但是由于影像必然有其色彩,所以全片大部分时间用亮紫色来表征这种天外异色,虽然的确,这种亮紫色生活中并不常见,所以大范围的使用确乎能带来一种怪异感,不过一旦你给“不可说”的颜色赋予了人们可以认知的颜色之时,神秘感必然被消磨大半。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呢?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全片采用黑白拍摄,这样一方面避免了确定的颜色,另一方面反而可以动用观众的想象力,通过黑白的“不说”带来比“全说”更震撼的效果。
而片尾,大可以又黑白逐渐过渡到彩色,看到这片失去色彩的区域,我觉得如果这样拍会更加有趣。
(补充一下,我上面提到的想法其实已经在德版的星之彩-《颜色》被实现了,想法应该有了,但是貌似剧情气氛的渲染不是很成功,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一下)
另一方面,让我再说一下异化。
异化同样是个很值得说道的问题,首先关于事物的异化,这个自然是最容易拍摄的,畸形的水果,异色的各种事物,被污染的水等等,而这些所带来的外在的改变其实只是作为铺垫,真正能给人心里带来恐惧的则是人心的异变。
当年看《遗落的南境:湮灭》时一直感到后怕,害怕的不仅是未知的隔离区与深不见底的井,还有几名队员之间暗暗变化的内心。
电影《星之彩》无疑也想表达这样一种人性的变质,然而或许是编剧过于直性子或是导演段位太低,大家情感异化的过程显得突兀而不真实,当然几位年轻演员的演技欠佳也让很多地方看起来并不合适,至于凯奇大叔,延续了这些年一贯的“暴躁演技”,在本片里却显得并不合拍,这让我不禁为他之后新一部的《国家宝藏》感到担忧。
所以在生硬转折的情感与大家不那么娴熟的演技的合力下,人心异变这一点表现得就较为糟糕,这使得本片给人带来的后劲不大,恐怖的点还是主要在变异物种的奇形怪状之上,比如妈妈和孩子的怪异合体。说句实话,他们不动的时候比最后变成大怪物恐怖多了,这也是许多恐怖片都难以做好的,一旦恶魔露脸,电影的恐惧感就烟消云散,因为只有未知才是恐怖的。
最后说一个非常明显的小彩蛋,黑人小哥手上拿了一本《The willows》,中文叫《孤岛柳林》,是布莱克伍德的作品,同样也是克苏鲁风格的恐怖故事。
作为爱手艺粉丝,一直期待这部电影,原短篇小说《来自群星的色彩》也是非常典型的"不可名状" 式的恐怖,步步深陷式的疯狂。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以"不可名状"的形态,也许是雾,也许是光,有着"不可名状"颜色的外星生命体以陨石的形式掉落在这个小镇,开始渗透,影响,吸收周围的生命体,吸饱了以后就跑了的故事。
但是不得不说这个编剧太差,想照原著里第三人介入式的讲故事,结果安排的那个角色太鸡肋,除了编剧改编的设定,智能手机时代的中二一家人,还有莫名其妙疯了的印第安邻居(只因为小说里提到了印第安人?完全可以隐喻在电影里,不这么直白),结果就是全部都像在故弄玄虚,连基础的推波助澜的作用都没有。没有改编的才华,为什么就不能贴近原著原原本本的写剧本呢喂!
克苏鲁神话最精彩的部分除了不可名状莫过于正常人如何被逼疯了吧(教科书级别的参考《灯塔》),约翰卡朋特式的生物变异反而是其次元素了,点缀即可。结果这部电影都没有很好的把这两个地方演绎出来,导演也有很大的问题,直接把一个神秘,疯狂,绝望的故事拍成了一个字:俗。
电影格局也非常小家子气。
恭喜尼古拉斯凯奇延续了烂片之王这个称号。
两星,一星给原IP,一星给结尾。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是一部刺激你视觉神经的电影,不管是那诡异奇幻的色彩,还是被色彩感染后的生命。故事讲述在乡下居住的加德纳一家,这一家五口本来过着平静的日子。某一天天生异象,一片诡丽的色彩出现,随后一颗陨石降下在加德纳房子不远处。色彩出现那晚,小儿子被这片奇异的光吓到,也有可能被吞噬了。色彩感染了笼罩区域的一切,加德纳一家在发生着变化,房子周围都在慢慢的发生着变化。比如做水文调查的小伙采集的检测样品,出现了奇怪的彩色和听到奇怪的声音。加德纳家房子也在发生着变化,先是奇怪的闪电,继而是消失的陨石。陨石消失后,那个粉色的壁虎出现,告诉观众周围已经发生了未知的变化
而加德纳的家里也在发生着变化,先是加德纳妻子打开的看着恶心的鸡蛋,然后是丧失心智切菜切断手指的妻子,然后是电话里传来的奇怪的声音。从医院回来的加德纳也变得暴躁了,路上还遇到吓了他们一跳的粉色野狗之类的动物。回到家的加德纳,处处都遇到了诡异,诡异的浴室,奇怪的气味,粉色的花草树木,还有长相奇怪的番茄。再接下来,因为用被感染过的水洗过澡的加德纳,皮肤开始变异。这一切在加德纳家房子周围植物都变粉之后,又将这种变化达到了高潮。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更不可思议了,加德纳家的羊驼融合在一起变成了一头有四个头的怪物,在然后就是加德纳的妻子和小儿子也融合在了一起,也变成了一个怪物。你不看电影根本无法想象那是个什么场景,真有点那个《变蝇人》的味道。电影中饰演加德纳女儿的小姑娘,有点像猩红女巫——《星之彩》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世界电影”,欢迎朋友们关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