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无主之作》,把现代艺术讲清楚了,难得




导演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编剧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主演汤姆·希林 / 塞巴斯蒂安·科赫 / 葆拉·贝尔 / 莎斯琪亚·罗森道尔 / 奥利弗·马苏奇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 意大利
语言: 德语 / 俄语
上映日期: 2018-09-04(威尼斯电影节) / 2018-10-03(德国)
片长: 189分钟
又名: Never Look Away / Work Without Author

《无主之作》争议很大。比如,电影原型——里希特(德国仍在世的最富盛名的现代艺术家,中国一半现代艺术家的模仿对象)对电影不满,原话是:“这部电影侮辱并歪曲了我的经历。”

改编传记被原型吐槽这样的事情司空见惯,但矛盾不止这些。此片在德国也被一部分公民强烈抵制,德国的柏林电影节也明确拒绝了《无主之作》参加。

原因?影片的讲述背景是二战前后,但导演多纳斯马既没有像传统德国历史影片那样鞭笞极权与乌托邦的恶,也没有像当年轰动业内的处女作《窃听风暴》一样,审视民主德国对社会结构毁灭性的破坏。

但导演有他的理由:我只是换个角度呈现事实。

确实,并非每一寸罪恶都会得到惩罚,真相被历史掩埋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影片主角之一,纳粹的卫生局医疗协调人西班德医生,并没有因残酷执行“优生”计划而遭到审判,他滔天的罪行最终淹没在人群中,不仅在东德新社会摇身一变成为医生的楷模,最终还成功的逃出东德并混入西方世界继续逍遥。能继续逍遥的理由,暂驻东德的克格勃将军已经给出:没有我们布尔什维克党的西方世界并不会对真相深究。

欧洲感觉被打脸,你这不是讽刺欧洲稀里糊涂善于遗忘吗?更不用提,影片中画家库尔特虽然始终对“姨妈死于齐班德医生”的真相毫不知情,但在经历了姨妈被“净化”、父亲上吊、妻子被岳父绝育这些伤痛人生后,还能开开心心的过自己的小日子,这简直是德国青年的耻辱。其实,库尔特这样生于纳粹、又长于东德的年轻人,是德国最惨的一代,时代在他们身上的烙印应该最重,但这些在男主角库尔特身上几乎看不到,库尔特变成了历史的局外人,看起来那么麻木。

也难怪柏林电影节翻脸,政治太不正确了,碰了二战德国题材,你还想不谈政治,没门儿。

但这正是导演要的。去主观性,去作者性,没有审判,没有对浩劫的反思,也没有任何价值观的宣扬。无论这部电影本身还是电影中的画作,都是名副其实的“无主之作”。

何谓“无主之作”?如同主人公库尔特对自己画作的解释:“我不发表看法,我只是呈现。”隐藏作者性,解构立场,自然的呈现某种世界本质,这是现代艺术的终极目的。

正如影片结尾,成名的库尔特在向媒体解释作品中那些与时代伤痛息息相关的人物画像时,否认自己与那些人的关系,淡淡的说自己并不认识他们。很多等着审判“恶”并期待情感高潮的观众看到这里一定一头雾水——这片到底想说啥?身为前纳粹头目的岳父逃逸,主人公不明真相,这姑且都忍了,但男主画作中的至亲明明惨遭纳粹的暴行,怎么竟然说自己不认识呢。不要说德国人,所有习惯主流二战题材影片的人都难免想骂娘。你拍的明明是历史题材,没有立场,算是怎么回事。

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逃避吗?也许是。

影片中,年幼的库尔特就已经习惯让纳粹时代的恐怖景象在眼前虚焦用来逃避伤痛,如成年后的他所发明的“模糊绘画”一样,画作中,无论是他的妻子,还是纳粹军官,全都变得变成了没有明确含义的模糊形象,甚至是当年惨死的小姨妈,在他的画作中也依然没有被特殊对待,和纳粹军官的形象水乳交融的融合到了一起。无论是片中库尔特的作品还是电影本身,伤痛、审判、愤怒、牺牲、道德,全都是缺席的。

这样真的好吗?也许,问题应该换成,导演为什么要这样?

影片已经点明,战后的欧洲,艺术家们对意识形态的恐惧到达了顶点,特别是在德国,经历了民族社会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两大意识形态的席卷,艺术家们已苦闷不堪。逼迫你画阳刚的纳粹精英,和逼迫你画工农疾苦,才出狼窝,又入虎口,本质上并无区别,自由的艺术已无容身之所,库尔特决定逃离这一切,但艺术能在柏林墙外的民主世界获得真正的自由吗?导演用《无主之作》告诉我们,不能。

片中结尾那个耐人寻味的桥段,西德的媒体记者们在画作前做介绍报导时,接连躲开了一幅裸体女人和一幅德国军官,选了一幅在意识形态上绝不会引起争议的画作《母与子》,站在画旁,摄影师才安心录影。导演说的很明白,无论是东德还是西德,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我们都会被意识形态摆弄,甚至下意识的自我审查。

哪怕是如今,哪怕自由如美国,艺术也无法逃脱意识形态的审查,画了乳房,怕被女权主义者抗议下架;涂块黑色,又担心被说种族歧视。有时,加于你的罪名会超出你的想象。

所以片中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的教授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两个政党你选谁?

都别选,选艺术。他很好的解释了现代艺术,不要有政治主张,哪怕是批判纳粹,哪怕是颂扬良知。

这也正是导演多纳斯马的心声,纯粹的艺术不负责普世价值,只负责构建纯粹的形式,寻找真实。

听起来故弄玄虚,特别是“寻找真实”这句话,让多少人对现代艺术敬而远之。

而这部电影的精彩和价值就在于,用故事把现代艺术给说清楚了。

故事中,库尔特在一次课堂发言时,无意识地说出了现代艺术的本质:如果我现在随意说6个数字,你会觉得愚蠢无意义,但如果这6个数字正好是乐透中奖的号码,那就变的有意义了,它具有了统一性和价值,甚至是美感。

什么意思呢?影片在高潮处揭晓,库尔特碰巧看到报纸上东德抓获帝国工作小组首领的消息,这个官员正是库尔特的岳父“齐班德医生”的上司,小姨妈的死与此二人有直接关系。但一直不了解真相的库尔特,遵从内心直觉,无意识的将这些他熟悉的人物放到了黑白画作中。

一次偶然,库尔特的岳父齐班德医生走进画室,在画中看到了自己和纳粹时期上司、库尔特姨妈、库尔特本人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中,罪犯和受害者被连接在了一起,无人知晓的真相浑然天成的立在那里,一向阴冷强硬的他大惊失色,仓皇而逃。画室中看似随机无意义的肖像画,让世间万物无形的联系变得可见了,被掩埋的真相随着一系列随机的画作浮出水面。尽管这个真相是艺术家无意识的创作,但其力量已足够震慑到“恶”,让它恐惧。

虽然影片最后,库尔特仍然不明真相,从未复仇,齐班德医生也没有得到实质的审判,但在“绝对真实”的艺术面前,所有的罪恶都会颤抖,这未尝不是另一种更高级的审判。

《无主之作》并不是没有态度,说白了,导演就是不想借由某个意识形态或政府势力来枪毙掉哪个坏人,而是想借上帝之手用艺术来审判罪恶,这样无意识的纯粹艺术,便是电影开篇库尔特姨妈口中的“绝对的真实”和“纯粹的美”,它能够照亮黑暗。

用中国话简单讲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这是导演的“道”。

到此,电影对现代艺术的巡礼结束了。导演压根就没想对国际普世价值观的建设添砖加瓦,也对挖掘人性幽暗、宣扬意识形态或探讨某种价值观这样的事儿毫无兴趣。此片的主题是艺术,导演讲述的是时代如何影响艺术,只不过他的讲述背景正好是敏感的德国近代史,给观众造成了一种错位的期待。

我们容易期待在宏大历史背景中对人类的暴行作严肃的批判,但这些观影期待在这部电影中通通落空了。人们想看到成名作《窃听风暴》那样在恶与善之间舞蹈的旋律,哪怕那是对人性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你很难相信一个史塔西的情报老手会被艺术家感染由恶转善)。

其实从当年的《窃听风暴》开始,多纳斯马只是借东德史塔西的背景当壳子,表面是个善与恶的故事,而真正的主题还是艺术。导演当时就对套路情节剧并不感兴趣,从《窃听风暴》结尾反高潮的处理就初见端倪:剧作家故意不和救过自己的秘密警察相认,没有拥抱和催泪,而是把感激写成了书,等待秘密警察自己在书店拿到,警察拿到书后并没有感动的流泪,而是说了句:这是给我的。最后的定格镜头,秘密警察脸上的笑与《无主之作》结尾画家的笑,有异曲同工的深意。艺术都是通过他们和历史发生交集,前者是艺术影响历史,后者是历史影响艺术。

但这次导演扔掉了曾经的荣耀,无所顾忌的拍他感兴趣的东西,而且文本层面完成的相对完整,很喜欢这种表达。

最后的最后,还是不得不泼盆冷水,虽然《无主之作》把现代艺术的逻辑基本阐述清楚,但依然牵强。有几个现代艺术能够根据直觉误打误撞的找到世界的真相?或者是那“绝对的真实和美”?这更像是在说:现代艺术就是蒙,运气好,就能蒙出来真相与美好,运气不好,只能创作出垃圾。这样碰运气的艺术创作让我们很难认可。

难怪影片原型艺术家里希特那么愤怒,他说自己的艺术是有严格的理论基础的。以此来看,《无主之作》讲清楚了现代艺术,却可能也贬低了现代艺术。

但如果真正用电影把现代艺术拍明白,也许就没人看了,就像如今的现代艺术作品们,需要几千字才能阐释清楚作品的表达,那要作品何用呢?重形式不重内容的现代艺术在远离观众的同时,也失去了现实意义。

现代艺术与理论探究的确有其学术价值,影响是慢慢渗透并深远的。但这么多年过去,真正留下来的文学、画作和电影,依然离不开故事与人物,这些才是真正影响我们精神与生活的艺术。这个角度上说,所谓“无主之作”更像是一场自娱自乐。

THE END




去年12月18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九强短名单公布。

不乏一整年最受欢迎的电影,比如《小偷家族》《罗马》《冷战》《燃烧》。

其他如《迦百农》 《小家伙》《候鸟》《罪人》,时有耳闻。

这些电影入围最佳外语片,在意料之中。

唯有一部作品,片名没能唤起任何印象,导演名字也是陌生的。

它就是德国电影《无主之作》,导演名叫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无主之作

这个如同从俄国小说中跑出来的奇长名字,如果不去搜索一番的话,会被误认为哪位名不见经传的新导演。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可大有来头。

如果我说他是《窃听风暴》的导演,你很可能“哦哦哦……”地醒悟过来。

《窃听风暴》作为当年的黑马,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已被公认为新千年以来最佳电影之一。

不仅受到专业人士的推崇,也广受普通影迷的热爱。

豆瓣评分9.1,稳居TOP250前50。

任何想了解德国电影的影迷,都会在推荐名单中看到它。

1.

时隔12年,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带来了新作《无主之作》。

此前参加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在《罗马》、《宠儿》和《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等热门电影夹击下,风光暗淡。

直至年末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终选名单释出,大家才恍然发现,《窃听风暴》的导演拍了一部新片,而且口碑相当不错。

《无主之作》继续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擅长的政治和历史题材。

讲述二战时期一位年轻艺术家因为自己的作品被纳粹用来进行政治宣传,在几十年后创作出一系列极端艺术作品的故事。

电影时间跨度从1937年到1966年,横跨纳粹时期、二战和冷战(东西德分裂)三个时期,通过不同人物的遭遇反映出德国不同时期的历史。

无主之作

影片男主角叫库尔特·巴纳特,小时候经常跟着姨妈伊丽莎白参观艺术展览。

伊丽莎白因为对希特勒的狂热渐渐患上精神病,在当时纯净血统的政策下,伊丽莎白需要被绝育。

她被转交到纳粹医生卡尔·西班德教授手上,被关进集中营,最后被毒气毒死。

库尔特长大后成为一名画家,爱上了跟姨妈长得很像的同学艾莉,然而艾莉的父亲就是当年迫害他姨妈的纳粹医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训练,库尔特携艾莉偷偷跑到西德,如愿以偿被当地的艺术学院录取。

几个人的命运因为多年前那起可怕的罪行联系在一起。

电影最后一反常态,没有揭示开头铺垫的姨妈毒死的事件,让事件隐没在事件洪流中。

《无主之作》德语片名Werk ohne Autor 直译是“没有作者的作品”,指的是库尔特最后通过模糊临摹业余照片的手法创作作品,即一种“没有作者的作品”。

2.

电影改编自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人生经历。

格哈德·里希特

对德国现当代艺术有所了解的人,都清楚格哈德·里希特在当今艺术界的地位。

里希特1932年出生于德国的德累斯顿(Dresden),曾在画厅当学徒,1951年开始在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学习美术。

顺利完成基础课程后,转入壁画班。他毕业作品是陈列在德累斯顿德意志卫生博物馆楼梯层间的大幅壁画。

1961年,里希特从东德逃到西德,进入杜塞尔多夫国立美术学院学习,遇到了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之后成长为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约瑟夫·博伊斯

约瑟夫·博伊斯,大名鼎鼎,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他的实践横跨行为艺术、偶发艺术、装置艺术和观念艺术等领域,彻底打破了艺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藩篱。

他曾有一句名言:人人都是艺术家。

在电影中,他多次露脸,有一次正在创作《油脂与毛毡》(grease and felt),油脂与毛毡正是约瑟夫·博伊斯最热衷于表现的材料。

可以发现,里希特当年的经历被如实搬演到电影中。

库尔特同样出生于德累斯顿,在学徒期后同样逃到西德,接触当时各种前卫艺术,进而发展出自己的风格。

电影中的库尔特在德累斯顿的历史博物馆画壁画,里希特曾在德累斯顿德意志卫生博物馆画壁画,导演对此进行了还原。

更重要的是库尔特最后发现的照片绘画法,正是里希特扬名艺坛的手法之一。

为了反对当时盛嚣尘上的“绘画已死”流言,里希特从照片中找到灵感,发明了“照片绘画”(Photo-based Painting)。

“我也不是说,我想模仿一张照片,而是我想制造一张照片。我对照片就是一张曝光纸的那种看法不予理睬,这就是以其他方式制造照片,而不是制造像照片的绘画。”

里希特作品

里希特觉得最重要不是通过绘画模仿摄影的黑白及不清晰,这只是表面上的相似,他的目的是将摄影的特征,比如客观性、距离感、真实性及其放弃艺术性的构图转到自己的画中。

他从杂志及家庭相册选出用于再绘画的照片,并不遵循特定的主题。而且在创作过程中倾向于掩盖相片的起源,试图将它们的原意与他正在表现的图像分开。

“当时公开提到这种背景会使我很为难,因为我害怕我的艺术会被视为是一种对当代史的刻画或作为社会公益工作。这样我得到了安宁,同时保持这种背景的匿名。”

忽略照片的细节,同时在忽略照片细节的基础上对照片进行模糊化处理,这是里希特60年代最常用的绘画手法。

电影中的库尔特最后找到的正是这条绘画之路,因为绘画建立在是业余照片上,因此是名符其实的“无主之作”。

3.

导演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大学霸”。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1973年出生于西德科隆的一个贵族罗马天主教家庭,父亲是汉莎航空(Luft hansa germany Air lines)的一名高管,母亲是奥尔登堡学术出版社(Oldenbourg Academic Publishers)的一名文学评审员。

冯·多纳斯马尔克在纽约、布鲁塞尔、法兰克福和西柏林长大,精通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和意大利语。

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从布鲁塞尔第一欧洲学院德语系毕业后,他跑到圣彼得堡学习了两年俄罗斯文学,并通过国家俄语教师考试。

他先在牛津大学获得哲学、政治和经济学硕士学位,后在慕尼黑电视与电影大学获得电影导演文凭。

2011年,冯·多纳斯马尔克被他的母校牛津大学授予荣誉称号,成为该校10个世纪以来100位最杰出的成员之一。

说起冯·多纳斯马尔克与电影的缘分,主要有两点。

一是小时候,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看了第一部电影。

本想去看《怪医杜立德》(Doctor Dolittle),却阴差阳错看了德国情景剧《杂耍班》( Varieté )中。

冯·多纳斯马尔克把这段经历看作他对电影感兴趣的开始。

二是他在牛津大学的最后一年,赢得一场征文比赛,成为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Richard Attenborough)(代表作《影子大地》《甘地传》)的学徒。学徒的经历使他将自己对文学、音乐和奇观的热爱运用到电影中。

冯·多纳斯马尔克在慕尼黑影视大学读书期间,拍摄不少短片,其中短片《杜伯曼》(Dobermann)打破学校学生作品获奖奖项的记录。

让冯·多纳斯马尔克一举成名的是2006年的《窃听风暴》,当时已经32岁。

窃听风暴

影片讲述一名东德国安局情报员由忠于职守转而对自己的工作失去热情,继而改变立场,开始保护上级要求他侦察的东德作家吉欧德瑞曼。

很难想象,《窃听风暴》是一部处女作,最后还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这让默默无闻的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瞬间驰名国际影坛。

也为冯·多纳斯马尔克带来了下一部作品《致命伴旅》的执导机会。

《致命伴旅》改编自2005年的法国电影《逃之夭夭》,讲述的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女特工和前往意大利散心的男游客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由约翰尼德普和安吉丽娜朱莉主演。

为何会选一位德国新导演来执导一部大制作、全明星的商业片,制作人罗杰·伯恩鲍姆有自己的考虑:

“故事应该至始至终保持一种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杀机四伏的紧张感,否则就丧失掉了原作的那种韵味。而且本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描述德普和朱莉之间的关系,所以一个好的导演将决定这部电影的成败,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选择,最后才敲定了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冯·多纳斯马尔克也有他的想法:

“我其实是一个间谍动作片的影迷,我很喜欢007,但我自己不会拍摄007这样的电影……这个故事完全符合我对特工电影,对惊悚电影的那种要求……在改编的过程里,我和编剧对故事下了许多功夫,力图让大家看到一个不太一样的翻拍电影。”

当然,《致命伴旅》作为一部毁誉参半的作品,冯·多纳斯马尔克对此非常清楚。

4.

冯·多纳斯马尔克的第三部作品《无主之作》为他扳回一局,证明自己还是更擅长历史和政治题材的故事。

《无主之作》长达三个小时,事件跨度几十年,但看下来一点不觉得冗长。

除了精致的摄影外,松弛有度的叙事节奏也是其一大特色。

虽然观众最后都在期待真相揭开后,库尔特与医生卡尔·西班德如何展开一场撕逼大战,然后引发对纳粹历史的反思。

无主之作

但冯·多纳斯马尔克特意在结尾来了“反高潮”,将影片定格在库尔特找到艺术风格上,而搁置了开头铺垫的纳粹屠杀妇女的累累恶行。

据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有10万多名德国妇女被纳粹党卫军杀害;还有数十万人被消毒。

因为《无主之作》并未按照惯常的框架来讲述二战历史,电影引起了部分德国公民的不满,甚至连政治色彩强烈的柏林国际电影节都曾明确表示不想要这样的德国电影。

而在去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新闻发布会上,甚至有来自德国的女记者直言自己对导演冯·多纳斯马尔克感到不满。

那么电影的原型人物、大艺术家里希特怎么说呢?

即便与冯·多纳斯马尔克多次合作,里希特还是对这部电影感到愤怒,直言不讳地说,这部电影“侮辱并严重歪曲了我的经历”。

属实还是歪曲?恐怕只有看过才知道。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Lizard(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09705145/

影院好读版

人們很容易將傷亡歸咎於時代悲劇,卻不願去思考時代悲劇是如何產生的,不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太愚笨,也不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太懶惰,更不是大部分的人都在被壓迫中失去了思考的勇氣與餘裕,而是因為過去的創傷往往只有表面癒合,一旦剖開,不但沒有保證會更好,還會先讓疼痛惡化,因為我們不再只是疼痛,而是看到裡頭的蛆。

每個人都有資格大哭,而最悲慘的人則會欲哭無淚,這是電影開頭發生的事情:還只是男孩的的寇特失去了最寵愛自己的阿姨伊莉沙白,他看著寵愛自己的,年輕美麗的伊莉莎白阿姨在眾人面前被拖走,然後他們要去探望她時,她又被轉移到別的地方去,那個會將他擁在懷裡,溫柔耳語,正直青春年華的女人一聲不響的消失在他的生命中,不久之後他又年長了幾歲,他看見窗外飛機飛過於是追了出去,然後空中飄下銀紙,不遠處的城市陷入一片火海,而似乎也在同一時間,他的哥哥們也跟著死在沙場,他年紀太小,不能理解發生什麼,或許就如其他的同時代人一樣,在還沒理解前就被剝奪一切,在砲火下倖存的他只能遵照伊莉莎白阿姨的叮嚀:

「無論發生什麼,都不要看向別處。」

多年以後,他成為藝術學院的學生,而原本是教師的父親則在某天受不了只能不停的做清潔工,就只因為他曾半推半就的加入了納粹黨,而當時四分之三的教師也都這樣做了,故現在無法在東德任教,於是在某天夜晚,少年在母親的尖叫之下,爬到了閣樓,看到在層層白布縫隙中,吊死的父親。

而他只是看著。

這樣悲慘的情節只是電影的約前四分之一而已,之後還有更多更悲慘的命運在等待著他,而這樣的敘述也完全追不上電影裡精彩的場面調度,那完全是只有電影能做到的,體現了做為藝術統合者的電影的能耐。導演杜能斯馬克精彩透過電影統合了裡頭多個角色的「視界」使得「無論發生什麼,都不要看向別處。」成了觀眾不由自主遵從的一道命令,因為我們不只看到主角所看到的,還看到主角所看不到的,我們彷彿遊走於五度空間的外星人,這讓我們不只能與主角共感,還能因為我們所擁有的更多資訊而對整個時代的變與不變共感。我們看到作為後來主角岳父的席班醫生掙扎在虛榮與憐憫之中,然後選擇了虛榮,並處死無辜的少女。我們看到作為主角岳母的抹大拉對於夜會女兒,倉皇逃出的寇特的包容與溫柔。我們看到寇特摯愛的伊莉莎白在一群被判定為「社會累贅」、「沒有價值」的裸體女孩們間行走,只因為一紙納粹醫生的判斷。

電影橫跨1937~1966,片長超過三個小時,然而量少質精的杜能斯馬克精密的掌握了這樣一部沉重的作品,從背景到前景,從背景到前景,從一個男孩的童年到成年,從納粹德國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所謂的東德)再從藝術到歷史的交互流通,我們看到電影如伊莉沙白所告訴小寇特的何謂萬事萬物緊密相連,然後我們會慢慢明白,或許沒有所謂:「巧合」而只有一連串的命中註定,只是那些意義我們還尚未參透,所以我們覺得自己被命運遺棄了,我們覺得自己被拋棄在沙漠之中。

在藝術學院裡,教授說今天不知道要上什麼,便問學生有什麼想法或心得,

而眾人沉默。教授感到有些失望,環顧這群終日思索「概念」的學生們,突然一個聲音打斷了沉默,是拿著報紙的寇特:

「樂透。」

「什麼?」

「我想到樂透」

其他同學們哈哈大笑。

「如果我隨便喊六個數字,那麼他們就只是六個數字,但如果這六個數字是報紙樂透彩呢?那它就會是有價值的、美好的、令人快樂的。

作為觀眾的我們當然會同意寇特的話語,也會同意這個事件在本片中的重要性,因為我們看著電影中的一切發生,我們是那個見證寇特種種苦難與巧合境遇的人,我們是觀照一切的眼睛,我們觀照著電影裡的事件及其效應,我們知道在戲劇內沒有無意義的事件,甚至沒有事件本身都因為在戲劇內而必然是一種意義,如同空白與白色的雙意性,「白色的畫布上沒有東西」跟「這是一幅白色的畫」僅是同一現象的不同詮釋,而不同的詮釋將給我們構成不同的記憶。

他們必然性的相關,因為這是一部具戲劇性的電影。

這是電影設定精妙之處,我們看到了劇中人物所不能看到或沒有記住的,我們看到卡爾醫生所不能看到伊莉莎白的名字,所以當卡爾的女兒也叫伊莉莎白,我們明白寇特的神情是怎麼一回事,而我們也知道這名字不可能是卡爾為了紀念他處死的伊莉莎白,那是個純粹的巧合,就跟寇特認識伊莉莎白是因為她分發來自西德的鉛筆,而完全不知道她的父親就是處死伊莉莎白阿姨的兇手(最有趣的是到本片結束他都不知道,知道的只有觀眾)而當卡爾醫生看到女婿寇特的最後絞盡腦汁畫出來的成品時,他恐慌不已,寇特卻一頭霧水,使得本片的復仇總在當事人無知的狀況下進行,在那幅畫中納粹長官與卡爾醫生的的眼睛與大頭在背景壓迫著在前景與中景的伊莉莎白與小寇特,只有觀眾與卡爾知道使這風景不再的兇手就是卡爾與他的納粹長官,而更巧妙的是觀眾親眼見證了寇特的作畫過程,在投影機的光影與色彩的黑白間,因為一陣風使得投影只投入一半,導致納粹長官與卡爾的大頭映照在背景上,於是我們知道這完全是一種「隨機」,卻又是一種「必然」因為那些照片就在那裡等待被選取,我們知道其中的意義,結合一顆遠景的鏡頭,遠遠的我們看到在整棟建築內作畫的寇特,於是外頭來的風與裏頭的寇特形成對比,彷彿在另一個距離有另一個存在與我們一樣見證了這一切並介入導致寇特的作品完成。

這並不是只把一幕抓出來所做的過度詮釋,因為導演刻意安排了許多事件的類似以及再現。故意重複的床戲、故意重複的滿地衣物、故意重複的女孩姓名、故意重複的政府暴力、故意重複的飯局、故意重複的生產……電影一開始就是從「當代藝術」展(電影裡納粹稱其為「墮落藝術展」)而當寇特帶著女友從東德逃到西德,他進入西德的藝術學院學的仍然是「當代藝術」彷彿是一次重複,而介於中間的則先是納粹有益社會的藝術觀,等到納粹倒台他學習的則是東德的「社會寫實主義藝術」然後便是西德的「當代藝術」於是這彷彿是一次循環,幼年的寇特看到「當代藝術」的作品時,他的反應是徬徨與無感,眼神空洞的雕塑與他對視,在他被導覽員教育了之後,他告訴同行的伊莉莎白阿姨「我不想當畫家了。」因為那些「藝術」根本無法感動他,然後在「社會寫實主義」學習時,他發現所有人都被要求「一模一樣」、「有益社會」而他的岳父更在眾人面前告訴大家寇特也只是:「偉大機器的一個零件」他看到自己的畫作不過是「裝飾」無論是壁畫或者是肖像。

對寇特而言美是什麼?是他在樹上看著田野與樹林隨著風吹一同呼吸,那是萬物的律動,當時他興奮的告訴父親,父親卻只是敷衍的回應,而母親甚至擔心他與被抓走的伊莉莎白一樣,是「腦子有問題」的人。

然而他逃到西德之後,這些令人目眩神迷,跨度領域的「當代藝術」有讓他得到當時同樣的激動嗎?在「自由」的空氣下,眾人自由創作,有變得「不一樣」嗎?他學著創作這些作品,卻仍然如其他人一樣無法得到教授的一眼正視,直到他在課堂上回答了問題,教授才破例去看他的作品,寇特的作品都是全新的概念,卻沒有一樣能獲得教授的青睞。

寇特不知道為什麼,於是教授告訴寇特自己的故事,然後摘下自己長年戴著的帽子,寇特雖然震撼,仍然不懂,這便是這部電影厲害的地方,即便主角天賦異禀,本片卻刻意延遲了他「頓悟」的時刻,經由繁複的生活細節,時間性就這樣灌注了進電影中,溶解在寇特與愛人的耳語與呼吸中。

「你雖然不愛說話,但我從你的眼睛看得出來你經歷了很多事」

飾演寇特的柏林男孩,湯姆希林碧藍色的眼球夠漂亮,他的背肌也夠漂亮,正如裡頭出現的一眾角色都夠漂亮,這裡說的當然是他們的行動的姿態,還有他們不行動的裸體,這使得那些蠻橫的暴力施加在他們身上時我們能為之不捨,因為他們是多麼的無辜,除了肉體的暴力,更多的是結構的暴力、觀念的暴力,我們看到權力者如何滿口謊言的強暴人民的自由,並聲稱有「更好」的規劃為了人民,納粹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與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乍看相互對立,但其社會主義同樣強暴著人民,一方面說要「一樣」另一方面卻又縱容特權階級「不一樣」,貧窮與受害的總是人民,這些全部都看在寇特眼裡,使得他決定要逃離這裡,他想要追尋的是「真實」,他不懂為何人們為何寧願喜愛虛假的繪畫也不愛自己的照片,而這直接對應了東德虛假的和諧與西德真實的空虛,於是「畫出自己的畫」也就與一種政治選擇必然的結合在一起。

他要找尋的是第三條路,是真實的和諧,是從歷史的時間性與藝術永恆性共融的作品,那是不再將自己的選擇交由別人定奪,不再將自己的價值交由別人定奪,將那些富含力量的歷史瞬間,化作永恆。

電影最後,寇特站在公車面前,聽那公車喇叭齊鳴的尖嘯,他終於懂得伊莉莎白阿姨那時何以如此陶醉,他閉眼滿足的微笑,鏡頭旋轉著如當初一樣,而電影也停頓在這個瞬間,關於那些生命中的不協調音,關於這幅無主之作,他懂得如何享受了。

「所有真實的事物都是美麗的。」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这种电影就算二次元来看也觉得二吧?《最佳伙伴 》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胡鹤译  /  李慧娴 主演 :  朱主爱  /  Aloysius Pang  /  权怡凤  /  葛米星  /  程旭辉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新加坡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6-05-26(新加坡)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Young & Fabulous IMDb链接:   tt5617274 根本国产片谐音片名基本是烂片的定律,这部新加坡的华语片也属于该定律范畴。 想不到新加坡会拍出一部很中二的二次元文化电影,我以为除了日本,大概就只有大陆的傻蠢编剧导演会拍这些尴尬电影。COSPLAY这个在电影里真很有点幼稚。《闪光少女》还能接受点。剧情主线接受不能,笑点?原谅我GET不到。比看国产青春片还要坐立不安。 男主像胡夏。女主很漂亮,原来是马来西亚新一代女神朱主爱,来中国发展吧,一定大红大紫。 都什么年代了,还用父母门第阶层来营造爱情的障碍。不时听来一段英文怪怪的,毕竟我们的语境不一样。 一部描写三个青少年朋友景天,紫甯和郝仁的成长故事,叙述他们如何通过重重挑战和难关,披荆斩棘追逐梦想。过程中,他们认识了自己,体会到友谊的真谛,了解到如何处理与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鼓起勇气,捍卫自己一直坚持的信念。通过角色扮演这个长辈看来非常无聊的活动,三个朋友互相辅助学习,在彼此的帮助下,克服了各自的障碍。     郝仁教景天如何善用口才与供应商讨价还价来节省服装制作的成本,鼓励他勇敢表达。紫宁则把自拍绝招传授给景天,提拔他的自信心。间接的,景天克服了自己口吃的障碍,变得更有自信。紫甯和郝仁也在景天的影响下,在生活和学业上,更尽责和努力。     现今社会竞争尤其激烈,年轻的一代将如何在这个重视现实胜过创意思维的大环境下逆流而上,一路怀抱着梦想与希望寻找勇气和自信,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美妙的女性向粉紅電影《娼年》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三浦大辅 编剧 :  三浦大辅  /  石田衣良 主演 :  松坂桃李  /  真飞圣  /  富手麻妙  /  猪塚健太  /  樱井由纪  /  更多... 类型:   爱情  /  情色 官方网站:   shonen-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8-04-06(日本) 片长:   119分钟 又名:  Call Boy IMDb链接:   tt7529650 原文在medium: https://medium.com/%E7%94%B0%E4%B8%AD%E5%B0%8F%E5%B1%8B/%E5%A8%BC%E5%B9%B4-2018-%E7%BE%8E%E5%A6%99%E7%9A%84%E5%A5%B3%E6%80%A7%E5%90%91%E7%B2%89%E7%B4%85%E9%9B%BB%E5%BD%B1-6cad25ffbc97 《娼年》 其實是一場 「安全的」 性冒險、性成長的故事,這份安全感顯得原著普通,但這樣的安全感在電影,卻是與觀眾建立一種極少數的類型電影-- 女性向軟調色情(softcore pornography) --默契的開始。 女性向色情作品並不是沒有需求,這是個長遠的抑制和誤解的同謀,而近期,網站平台中的女性向推廣計劃在歐美或日本雖不乏關注,但在商業電影之中卻難得有這樣的作品,何況是這麼「好看」的作品,在電影攝製上帶有過去 粉紅電影(ピンク映画) 的榮光--尤其最終「高潮」戲十分諧趣美妙,成功地著墨出這部性成長電影的點睛之筆,靈肉結合,由性見心,敞亮的「讓我看你的性愛」就是「讓我看你的心」。啟用的演員也是頗受女性青睞的一線男星 松坂桃李 ,非常適合成為觀眾各自、私自愉悅的盤中肉(guilty pleasure)。 故事關於 桃李 飾演的男大學生成為娼夫後的見識和體悟。 石田衣良 這個作者擅長的就是把危險的因子、邊緣的樣貌收攏入他結構安穩的小宇宙,晶格銜接晶格一般讓故事世界繼續成長下去,在《娼年》之中就是性群像的疊加,是一些可以料想的微小奇觀,像扭蛋一般的分門別類精巧的固著,然而,畢竟是性事,透過再現性很強的媒介--那些特寫、耳語、室內光的影像--讓這部由男性下至女性情慾之海,在螢幕上個體過分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