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王小帅
编剧: 王小帅
主演: 高圆圆 / 李滨 / 姚安濂 / 秦昊 / 王雪洋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上海话
上映日期: 2005-06-03(中国大陆) / 2005-05-17(法国)
片长: 116分钟(中国大陆) / 123分钟(法国)
又名: 我十九 / Shanghai Dreams
IMDb链接: tt0456658
编剧: 王小帅
主演: 高圆圆 / 李滨 / 姚安濂 / 秦昊 / 王雪洋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上海话
上映日期: 2005-06-03(中国大陆) / 2005-05-17(法国)
片长: 116分钟(中国大陆) / 123分钟(法国)
又名: 我十九 / Shanghai Dreams
IMDb链接: tt0456658
中国的第六代导演较之之前的前五代导演有着很强烈的反叛精神,他们争取着在即将到来的新时代的发言权。第六代的旗手之一的张元以《北京杂种》作为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年轻人的反叛的代表,而另一位第六代代表人物,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导演王小帅却以《青红》这个发生在80年代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迷茫,和对压抑生活的反抗。
之所以写这部影片的感想,因为从个人喜好来讲,自己特别关注中国在社会建设时期被压抑并对我们今天高速发展的中国做出突出贡献的那一代人,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的年华留在了中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在那个纯朴时代,结合以这样的故事,人性与政策之间的冲突,默默地承受与内心的反抗的冲突,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与震撼。这之中不乏那代人对知识渴望的《高考1977》(导演:江海洋)、下乡知青的人性的摧残的《天浴》(导演:陈冲)、娄烨遭禁的影片《颐和园》等,当然也包括王小帅的这部《青红》。
这也是我所看的王小帅自《十七岁的单车》《冬春的日子》《左右》的第四部影片,我喜欢王小帅导演永远将眼光着眼于中国社会的变化,着眼于这些变化随之带来的一些矛盾冲突。正如他在上海电影节上的“发飙”,中国这样的电影人确实不多,在“河蟹”的大背景下,很多有“想法”的影片都得到了诸如娄烨那样的下场,然而这不得不说是中国电影的悲哀吧,至少是对电影艺术的发展没太多益处的。
60年代大城市家庭响应国家的号召,到“三线”建设,开荒建厂,而远离家乡的他们却有着有朝一日重回家乡的愿望,影片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影片自始至终贯穿着这种渴望的反叛的精神,通过造型语言的表达,结合叙事,完成了一部非常不错的作品。
叙事
影片开始处通过文字将时空定格在60年代的大背景下,而用传统的顺序的叙事顺序,展现故事。故事发生在偏远的地区,一帮来自上海“大城市”的昔日的年轻人,几个家庭在那个社会背景下的冲突。
影片通过平行对照将社会背景下的两代人的经历贯穿起来。青红一家,父母因当年没有听父母的话来到这里,而今又很难再回上海,与当前认识到过去的错误,而现在对女儿的管教变本加厉的严格教育之间的冲突对比。在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父亲这样做的原因和决心,并可以看到正如父母没有听当时长辈的话的现在得到的结果。另外,青红与好友小珍的对照,青红家庭严加管教,而小珍的生活自由,但却最终感情的不了了之的对比。
人物关系上,编导的将父亲设置成大环境下的工厂工人,母亲是医院的医生,在父亲找母亲开假条的那场戏进行了贯穿,加剧了剧情的戏剧的冲突。
摄影
本片的运镜多采用固定镜头,在镜头人物的转换上,也多采用快速的分切镜头。即便是运动,摄影机也是以极慢速的推轨镜头来表现,保证一种沉静,给人一种冷静观摩,引人思考。如,青红和小珍放学后青红不愿回家滞留教室、青红一家人吃饭两场戏等。在镜头的调度上,影片还多采用室内的远观镜头,导演经常在室内,演员的表演区在里屋,而摄影机常置于外屋,静观内屋发生的一切。如:青红因和男友交往而被父亲责骂的两场戏,青红不吃饭生病那场戏,及室外小珍和吕军私奔后爆发的顾家与吕家的争吵,也是采取的远观镜头。这样给人一种纪实的风格,镜头如同一个局外人目睹眼前发生的一切,记录现实的作用,给人以真实感。并最终引发人思考。
美术
影片因为属于纪实题材,所以就是采用的原色调,后期没做调整。
场景上,环境上展现了那个特殊时代的器物和环境,青红屋内,门口的镜子、体型较大的录音机、脚踏缝纫机、桌子上的毛泽东像,色调偏灰,整个风格简单朴素。青红的房间空间狭小,也暗喻了其在社会大背景下人性的压抑。
服装上,青红多着色一件深红色的呢子大衣,发型也是一直的直发,和其对父母严加管教下的言听计从的性格相呼应;而其同学小珍,喜欢接触新事物,跳舞等,并后与吕军私奔,她的服装也多采用浅色调的粉红,发型也一直是卷发。只是在其私奔回来后服装颜色更趋稳定,发型也变得卷的更弱。这一切都是美术造型参与叙事。
音乐
影片音乐上也体现了时代的特色,喜宴上唱的《革命永远是年轻》,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也充分体现了这批由大城市响应国家号召到“三线”地区参与建设的热情和其中透露出来的悲哀和无奈。另外音响上,影片也继承了一贯第六代的特点——广播的出现,这在章明《巫山云雨》及贾樟柯的电影都有体现。增强了影片的纪实性。影片多次出现李谷一的“我的生活充满阳光……”那首歌曲,也许是导演在告诉我们那些人性压抑的年代,人们虽然有些叛逆但仍然在寻找心中的阳光。
其他细节分析
本片在表达体制下,人们的无法选择的无奈,进行了大量的着墨。
影片开始的时候青红做的广播体操,那种呆板没有活力的运动,可以视为是影片的伏笔,是旧体制的暗喻,而这正是导演所要去打破的。影片之后切入另一个角色,青红的男朋友小根,这个世代扎根于农村的年轻人,也一直压抑在这样的体制之下,他在工厂一个个通过机器重复的做着零件,同样也受着这样大环境的压抑,却无法选择。
影片小根等待青红的气象站在片中出现过多次,其中在一次他等待青红中的一个空镜,拍了气象站的不怎么动的风向标,这也表达在小根在等待青红或者说是青红父亲对他的态度,也是在等待“风向”。然而风向标却不仅仅是小根的等待,青红父亲等上海来的工人一样在等待,他们一直期待着能有一天能回上海,也正如他们所说,我们这一代就这样了,不能再耽误孩子了……
另外,影片的另外两个镜头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亲不让青红去实习,青红在家,镜头透过栏杆外拍坐在窗前屋内的青红,通过画面的分割,表达了也暗喻了青红内心的压抑与挣扎。其二是青红一家人吃饭那场戏,父亲正在跟全家说他终于做出离开这里回上海的决定,镜头缓慢的摇过屋内的每一个人,然后定在了前景的已经烧开的水壶上,这个场景和父亲的态度及内心的情感不谋而合。
反叛精神
影片中的反叛精神一直贯穿影片始终,从如上文所说的青红做广播体操,小根用机器做零件……电影中的每个人都在做着反叛,青红不顾家长的反对与小根交往;小根一直到最后也不理解为什么大城市上海来的就不能跟自己农村的结婚;小珍与不是大环境下精神导向的吕军交往并私奔的反叛;青红父亲与其上海来的工友对当前环境的反叛,急切离开这里的心情……然而这都是在中国特殊体制下的人们的众生相,人们想要有自己的生活一样,正如李谷一那首歌中唱的“我们的生活吧充满阳光”,对新生活的渴望吧。
叛的精神要求体现中国的变化,和人民对于新体制出台的期待和期盼。我想到了贾樟柯在《小贾回家》中说过的,“我只想把中国当前的样子记录下来,拍真正的中国”,我很有感触,王小帅的影片何尝不是呢?体制化审批制度给中国电影的发展考上了沉重的枷锁,我们期待社会的和谐,但我们也要正视那些问题,电影不仅仅是主旋律的歌颂,更需要我们去发现,发现体会那些中国人内心细微之处的思想与情感。
一直没看《青红》,因为我怕艺术片。但是,我又非常喜欢高圆圆。所以心里很矛盾,又无法解决,于是每天洗了就睡。今天接到通知,从明天起我调入“保先办”半年。下班的时候我想都没想,径直走进碟店,买了《青红》就走。顺路,我还买了一瓶酒。
电影开始,我的酒就没有停过。我没有办法停止,必须不断地喝。抽烟的时候,我发现我的手在剧烈地抖。这是我最不愉快的观影经历,整个过程与其说是欣赏,倒不如说是磨难,极为痛苦的磨难。
因为昔日的噩梦又回来了。
影片用破败深邃的道路引领,越过山坡上的菜畦,把我带回了八十年代初。中国有无数我这样的孩子,因为父母下放,因为父母建设三线,因为父母修筑秘密军事基地,离开了大城市,在山沟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生活。那个时代里的一切都冰冷、粗糙、劣质而且伴随着剧烈的伤害。
我的一位女同事给我说了她童年在三线企业的事情,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父亲教她缝纫,希望她有一门日后谋生的手艺。因此,她经常被她父亲打到跪在地上无法站起来。我今年三十岁了,自己独居,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当看到《青红》里“父亲”的咆哮时,我在沙发上浑身发抖,恐惧得无法自已。
我曾经被如同一条狗一样暴殴过,只因为那时的家长无路可去,也没有太多娱乐活动。
从今天的眼光看,很难理解一个正常人怎么能够忍受那样一个乏味、压抑、粗暴的时代。正如我们现在无法理解明清的木质枕头和硬木太师椅。但是,我们真的是从那么一个时代里走过来,并且满意于今天的空调和席梦思的柔软舒适。
好像今天躺在我的沙发上,生活就一直如此似的。我并不是不知道,只是我不愿意去那么想。至多,我在心里下重誓,等我有了孩子会给他/她最好的教育,并且终生不碰他/她一指头。但是,《青红》又把我拉了回去,迫使我去面对那些我早以为自己忘记了的事情。
2003年,广州珠江边,我和一个叫乔治的人在喝酒。不知道为了什么,谈到了各自的童年,谈到了各自早年在各种山沟里的流浪。饭店豪华安适,我们却同时觉得全身发冷,最后说不出话来,碰杯的时候泪光闪闪。
我们本不该过那样的生活的,生活从来也不应该是如此艰辛的一件事。你不必离开你的北京,他不必离开他的上海,我不必离开我的昆明。我们应该在睡前喝一杯牛奶,而不是眼泪,同时吞下麻得发苦的绝望、屈辱、伤痛。
有人说高圆圆在戏里演得不好,我不那么看。她是那么的美,盛开在如此灰暗的背景之下,仿佛在等待着摧残和毁灭。事实也是如此,一如我们纯真美好的童年。这片子只需要她的美丽安祥,只需要她的柔弱无助。于是,我们能想起那些插翅难飞,那些苦海无涯。
《青红》不受欢迎我并不奇怪,因为我看了都很难受,更何况我们本身就是如此善于遗忘苦难。
电影开始,我的酒就没有停过。我没有办法停止,必须不断地喝。抽烟的时候,我发现我的手在剧烈地抖。这是我最不愉快的观影经历,整个过程与其说是欣赏,倒不如说是磨难,极为痛苦的磨难。
因为昔日的噩梦又回来了。
影片用破败深邃的道路引领,越过山坡上的菜畦,把我带回了八十年代初。中国有无数我这样的孩子,因为父母下放,因为父母建设三线,因为父母修筑秘密军事基地,离开了大城市,在山沟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生活。那个时代里的一切都冰冷、粗糙、劣质而且伴随着剧烈的伤害。
我的一位女同事给我说了她童年在三线企业的事情,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父亲教她缝纫,希望她有一门日后谋生的手艺。因此,她经常被她父亲打到跪在地上无法站起来。我今年三十岁了,自己独居,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当看到《青红》里“父亲”的咆哮时,我在沙发上浑身发抖,恐惧得无法自已。
我曾经被如同一条狗一样暴殴过,只因为那时的家长无路可去,也没有太多娱乐活动。
从今天的眼光看,很难理解一个正常人怎么能够忍受那样一个乏味、压抑、粗暴的时代。正如我们现在无法理解明清的木质枕头和硬木太师椅。但是,我们真的是从那么一个时代里走过来,并且满意于今天的空调和席梦思的柔软舒适。
好像今天躺在我的沙发上,生活就一直如此似的。我并不是不知道,只是我不愿意去那么想。至多,我在心里下重誓,等我有了孩子会给他/她最好的教育,并且终生不碰他/她一指头。但是,《青红》又把我拉了回去,迫使我去面对那些我早以为自己忘记了的事情。
2003年,广州珠江边,我和一个叫乔治的人在喝酒。不知道为了什么,谈到了各自的童年,谈到了各自早年在各种山沟里的流浪。饭店豪华安适,我们却同时觉得全身发冷,最后说不出话来,碰杯的时候泪光闪闪。
我们本不该过那样的生活的,生活从来也不应该是如此艰辛的一件事。你不必离开你的北京,他不必离开他的上海,我不必离开我的昆明。我们应该在睡前喝一杯牛奶,而不是眼泪,同时吞下麻得发苦的绝望、屈辱、伤痛。
有人说高圆圆在戏里演得不好,我不那么看。她是那么的美,盛开在如此灰暗的背景之下,仿佛在等待着摧残和毁灭。事实也是如此,一如我们纯真美好的童年。这片子只需要她的美丽安祥,只需要她的柔弱无助。于是,我们能想起那些插翅难飞,那些苦海无涯。
《青红》不受欢迎我并不奇怪,因为我看了都很难受,更何况我们本身就是如此善于遗忘苦难。
一、青红
一位父亲,一个标准幸福的80家庭,一个小政治聚落的代言人。一阵浪潮一团激动,而激情扫荡的角落里,他的女儿——青红却困于父权崇拜的阴影里。青红没有革命,她的绝食与禁欲只是一种“代父情绪”感染者的挣扎,她不过是仍然沐浴甜歌里续而舒展身体进行着广播体操。而那个小根很不幸运的成为青红这种漠白生活的牺牲品,这是一个很好的纪录片,一场生活的表象就是这样吧。就象一家人围于饭桌上混合貌似闲谈的评书。情感,欲望,冲动激情过后仍然也掩盖不了桌上而饭的仪式。
看罢电影《青红》。青红,王小帅,青红,王小帅,王小帅,王小帅的单车,十七岁的青红,永远十七岁的王小帅。就象寻车一般的执着。
二、父权
电影就象《十七岁的单车》成人版,不过是“回忆的单车”犹以父亲的一角见其几年的功力,旗帜鲜明的性格构筑了电影整个骨架精道干练的形象让长达两小时有余的冷片,注满冲激而未让观者成为沉默大多数。
那个一切都要计划着年代,一个计划着要革命的家庭。却因为种子的第二代的恋土情结,而使进步成为颓丧的撤退。一个再为精干权力也必须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三、生活
一场地下舞会,另一种生活的选择机会。小珍的失而又归。美酒加咖啡不过也是一杯接一杯的反复。青红却要为此付出面对永远面对的罪恶的挑战。《青红》以此抱以最大程度触及生活细节。挣扎与挣脱的前进着……
四、继续比较
与《孔雀》的个体主义手法描述生活不同,那种貌似精描的细节似乎很贴近生活,但是影片家庭生活的失语毫不留情的抹杀了历史的述说。可以说《孔雀》渗满虚无与之伪装成对不公情绪发泄。《青红》却把时代与潮流鲜明的表现出来,无论是广播里的春风还是拌以而来的喇叭裤,露天电影,邓丽君,还是小根的性压抑都是最为力量毫不掩饰的表现着。《青红》没有《孔雀》得意表现个体上竞争的残忍,反而有强烈对家庭矛盾的共同关注。
与《十七岁的单车》的板砖和对父权的对立青春期冲动,王小帅在这个领域里表现出成熟的一面,虽然青红仍然是王小帅电影性挑战的标志。但是从电影里表现出来父辈家庭感的人情风味,正是我们这一代“个体户思想知识”所失去的那些东西。
一位父亲,一个标准幸福的80家庭,一个小政治聚落的代言人。一阵浪潮一团激动,而激情扫荡的角落里,他的女儿——青红却困于父权崇拜的阴影里。青红没有革命,她的绝食与禁欲只是一种“代父情绪”感染者的挣扎,她不过是仍然沐浴甜歌里续而舒展身体进行着广播体操。而那个小根很不幸运的成为青红这种漠白生活的牺牲品,这是一个很好的纪录片,一场生活的表象就是这样吧。就象一家人围于饭桌上混合貌似闲谈的评书。情感,欲望,冲动激情过后仍然也掩盖不了桌上而饭的仪式。
看罢电影《青红》。青红,王小帅,青红,王小帅,王小帅,王小帅的单车,十七岁的青红,永远十七岁的王小帅。就象寻车一般的执着。
二、父权
电影就象《十七岁的单车》成人版,不过是“回忆的单车”犹以父亲的一角见其几年的功力,旗帜鲜明的性格构筑了电影整个骨架精道干练的形象让长达两小时有余的冷片,注满冲激而未让观者成为沉默大多数。
那个一切都要计划着年代,一个计划着要革命的家庭。却因为种子的第二代的恋土情结,而使进步成为颓丧的撤退。一个再为精干权力也必须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三、生活
一场地下舞会,另一种生活的选择机会。小珍的失而又归。美酒加咖啡不过也是一杯接一杯的反复。青红却要为此付出面对永远面对的罪恶的挑战。《青红》以此抱以最大程度触及生活细节。挣扎与挣脱的前进着……
四、继续比较
与《孔雀》的个体主义手法描述生活不同,那种貌似精描的细节似乎很贴近生活,但是影片家庭生活的失语毫不留情的抹杀了历史的述说。可以说《孔雀》渗满虚无与之伪装成对不公情绪发泄。《青红》却把时代与潮流鲜明的表现出来,无论是广播里的春风还是拌以而来的喇叭裤,露天电影,邓丽君,还是小根的性压抑都是最为力量毫不掩饰的表现着。《青红》没有《孔雀》得意表现个体上竞争的残忍,反而有强烈对家庭矛盾的共同关注。
与《十七岁的单车》的板砖和对父权的对立青春期冲动,王小帅在这个领域里表现出成熟的一面,虽然青红仍然是王小帅电影性挑战的标志。但是从电影里表现出来父辈家庭感的人情风味,正是我们这一代“个体户思想知识”所失去的那些东西。
我还没看《青红》的时候,先看到王小帅携高圆圆走在戛纳的红地毯上。我对伊的笑和伊肩上那朵硕大的黑白蘑菇(俺是粗人,就会这比喻)印象深刻:美女!看完《青红》,惊于其对那个年代历史背景的营造:第六套广播体操、露天老电影、花格喇叭裤、怪模怪样的迪斯科步伐、手工稀煤、信号脆弱的收音机、邓丽君、天天改造思想的广播……瞅着这些东西比瞅着高圆圆的笑脸还要窝心。
《青红》的时代印记来自王小帅80年代初在贵州的童年记忆。当然那个记忆距离我的这一辈可能更早些,但是在我们毗邻贵阳的什么都要慢半拍的老家,电影中的很多东西都不难看到。尤其是高圆圆那身现在看来老土的打扮,挎一帆布书包,走乡间小路上,整个就是我小学同学。不同的是由于电影拍摄的是贵阳城郊,虽是改革开放初期,生活状态比我童年的乡村记忆还要富足,可见城乡二元、贫富差距之源远流长。
当然了以上所说都不会成为你中意这电影的理由。这样的一个电影,远去的时代,陈旧的题材,以艺术的名义,实在是太难让当下的年轻人中意了。所以租碟的老板就会说,你的品位独特呀,专挑有深度的,今儿又要深沉一把?呵呵,我说,我是个俗人,听说拿奖才看的,而且要是国外的奖,不拿奖不看。
线性叙事,简单直接。长短镜头结合运用。节奏缓慢。没有配乐。原音录制——生活的真实不加修饰地呈现。整部影片充分体现出导演还原历史本相的野心。正如王小帅的同类贾樟柯所说:“我愿意做一个目击者,和摄影机站在一起,观看眼前的一切。”这本身可不是大众化、现代化的形式。而“第六代导演”坚持艺术的本质,他们的选择也有足够正义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在国外屡获奖。
王小帅说:“我希望大家还能记得,电影是以艺术的名义诞生的。我仍然会继续坚持在中国挖掘艺术电影生存的空间,为爱看艺术电影的观众提供艺术电影。” 这其实就说出了艺术电影的命运:被有限的人保持关注,票房空间永远有限。不过换句话说,扒掉《星战》之类电影的科技的“皮”,纵使有电影大师对卢卡斯的吹捧(这种吹捧往往是相互的,请不要忽视),也不过是一场快餐式的视觉盛宴而已。
说说演员的表演。有人说电影中青红定位是“林黛玉”,其实被高圆圆塑造成了活脱脱的“周芷若”;有人说“小根”扮演者纯正的京片子跟土生土长的贵州人挨不着边;有人说咆哮着的不近人情的“父亲”一角形象单薄,以至于没有得到青红包括观众的理解和原谅。王小帅如是阐述电影的矛盾冲突:“已经长大了的下一代不会理解父母的心愿,他们对故乡一无所知,他们热爱的恰恰是脚下这块生养他们的土地,还有,更重要的,是那里的人,他们情窦初开,恋爱开始了。这加紧了父母们的危机感,他们不想看到下一代继续他们的命运,于是两代人的矛盾开始了。”——片中所有的矛盾都有一个悲情的结局,而一切看起来并没有被原谅。尤其“父亲”一角。胡兰成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看来,是青红还不懂得,观众还不懂得。或者,是导演王小帅没有懂得?
影片以一个长达数分钟的空镜头结束,雾气中绿意盎然的山区全貌,半夜偷偷逃离的青红一家乘坐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缓缓盘旋,一切显得静谧而诡异,然后是刺耳的三声枪响。越望后,镜头似乎越贪恋狭小的空间,一直不舍得伸出带着一家人逃离的车厢。而车窗外面,人流倒退,一切幻化成空,车里的一家人都害怕窗外,逃离窗外——他们终于离开贵州逃上海去了,可惜他们内心没有办法逃离那三声枪响。
好了,现在让我们回到那个让一代人魂索梦牵的城市:上海。
人很多时候或许是最可怜的动物,不管他在想什么,在思考什么,他的一切行为都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活”上。曾经一个不到二十岁如我的少年,对物质的所有替代物,随身听、钞票、女人、江湖地位等充满了狂想。其实抛开这个电影,一代人的物质想象,都与那个叫做上海的地方紧密相关。在我的童年记忆里,父亲骄傲于他老“上海牌”的机械手表,而现已年过三十的小姑姑至今仍然津津乐道于她19岁那年的“上海头”、的确良衬衫和健美裤。等到我梦想考大学进上海的那一年,我清贫的父亲开始害怕这个城市高高在上的物价。你要是到上海去上学,听说那地方白菜都一块钱一斤,我怎么供得起你,父亲说。到如今白菜卖一块的城市已经遍地开花,我还是害怕去上海。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不是怕上海白菜贵,而是上海在我心目中的地位高得有点不正常。
不管怎么样,我一个乡下人的眼光决定不了上海,所以上海历来是人潮汹涌之所,去的已经去了,来的尽管来着,无数人颠沛流离,为了跟光荣的上海人分一杯羹,他们乐此不疲。电影里,青红的上一辈们气急吵架的时候,就开始操起上海话来,你看,他们需要用有关上海的一种形式来表达出内心在别处的窝囊。所以原本的上海人,他们有足够的理由怀念上海,有足够的理由朝上海狂奔,狂奔不成有足够的理由后悔——我觉得这道理不仅适合《青红》那个年代,也适合现在。希望不再适合将来。
我是个理想主义者,总希望天地下苍茫一片都是故土,也便不再有乡愁和流离。其实我们之所谓故乡,不也就是先人漂泊的最后一站吗?如果我们可以在陌生的土地上让关于故土的念想自然死亡,那我们的下一辈也一定可以自由自在地在陌生的土地上大胆恋爱,繁衍生息;可是我同时又是现实的,我知道人们走多远都走不到家。那里才是故土呢?苏东坡云“此心安处是吾乡”,那是因为他的年代还没有诞生上海这样一处繁华,要不然苏轼老儿早心痒痒,买票飞上海签名卖诗去了。
说的《青红》,最后居然跑题了。不爽,大叫一声:故乡啊故乡,上海啊上海。
《青红》的时代印记来自王小帅80年代初在贵州的童年记忆。当然那个记忆距离我的这一辈可能更早些,但是在我们毗邻贵阳的什么都要慢半拍的老家,电影中的很多东西都不难看到。尤其是高圆圆那身现在看来老土的打扮,挎一帆布书包,走乡间小路上,整个就是我小学同学。不同的是由于电影拍摄的是贵阳城郊,虽是改革开放初期,生活状态比我童年的乡村记忆还要富足,可见城乡二元、贫富差距之源远流长。
当然了以上所说都不会成为你中意这电影的理由。这样的一个电影,远去的时代,陈旧的题材,以艺术的名义,实在是太难让当下的年轻人中意了。所以租碟的老板就会说,你的品位独特呀,专挑有深度的,今儿又要深沉一把?呵呵,我说,我是个俗人,听说拿奖才看的,而且要是国外的奖,不拿奖不看。
线性叙事,简单直接。长短镜头结合运用。节奏缓慢。没有配乐。原音录制——生活的真实不加修饰地呈现。整部影片充分体现出导演还原历史本相的野心。正如王小帅的同类贾樟柯所说:“我愿意做一个目击者,和摄影机站在一起,观看眼前的一切。”这本身可不是大众化、现代化的形式。而“第六代导演”坚持艺术的本质,他们的选择也有足够正义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在国外屡获奖。
王小帅说:“我希望大家还能记得,电影是以艺术的名义诞生的。我仍然会继续坚持在中国挖掘艺术电影生存的空间,为爱看艺术电影的观众提供艺术电影。” 这其实就说出了艺术电影的命运:被有限的人保持关注,票房空间永远有限。不过换句话说,扒掉《星战》之类电影的科技的“皮”,纵使有电影大师对卢卡斯的吹捧(这种吹捧往往是相互的,请不要忽视),也不过是一场快餐式的视觉盛宴而已。
说说演员的表演。有人说电影中青红定位是“林黛玉”,其实被高圆圆塑造成了活脱脱的“周芷若”;有人说“小根”扮演者纯正的京片子跟土生土长的贵州人挨不着边;有人说咆哮着的不近人情的“父亲”一角形象单薄,以至于没有得到青红包括观众的理解和原谅。王小帅如是阐述电影的矛盾冲突:“已经长大了的下一代不会理解父母的心愿,他们对故乡一无所知,他们热爱的恰恰是脚下这块生养他们的土地,还有,更重要的,是那里的人,他们情窦初开,恋爱开始了。这加紧了父母们的危机感,他们不想看到下一代继续他们的命运,于是两代人的矛盾开始了。”——片中所有的矛盾都有一个悲情的结局,而一切看起来并没有被原谅。尤其“父亲”一角。胡兰成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看来,是青红还不懂得,观众还不懂得。或者,是导演王小帅没有懂得?
影片以一个长达数分钟的空镜头结束,雾气中绿意盎然的山区全貌,半夜偷偷逃离的青红一家乘坐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缓缓盘旋,一切显得静谧而诡异,然后是刺耳的三声枪响。越望后,镜头似乎越贪恋狭小的空间,一直不舍得伸出带着一家人逃离的车厢。而车窗外面,人流倒退,一切幻化成空,车里的一家人都害怕窗外,逃离窗外——他们终于离开贵州逃上海去了,可惜他们内心没有办法逃离那三声枪响。
好了,现在让我们回到那个让一代人魂索梦牵的城市:上海。
人很多时候或许是最可怜的动物,不管他在想什么,在思考什么,他的一切行为都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活”上。曾经一个不到二十岁如我的少年,对物质的所有替代物,随身听、钞票、女人、江湖地位等充满了狂想。其实抛开这个电影,一代人的物质想象,都与那个叫做上海的地方紧密相关。在我的童年记忆里,父亲骄傲于他老“上海牌”的机械手表,而现已年过三十的小姑姑至今仍然津津乐道于她19岁那年的“上海头”、的确良衬衫和健美裤。等到我梦想考大学进上海的那一年,我清贫的父亲开始害怕这个城市高高在上的物价。你要是到上海去上学,听说那地方白菜都一块钱一斤,我怎么供得起你,父亲说。到如今白菜卖一块的城市已经遍地开花,我还是害怕去上海。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不是怕上海白菜贵,而是上海在我心目中的地位高得有点不正常。
不管怎么样,我一个乡下人的眼光决定不了上海,所以上海历来是人潮汹涌之所,去的已经去了,来的尽管来着,无数人颠沛流离,为了跟光荣的上海人分一杯羹,他们乐此不疲。电影里,青红的上一辈们气急吵架的时候,就开始操起上海话来,你看,他们需要用有关上海的一种形式来表达出内心在别处的窝囊。所以原本的上海人,他们有足够的理由怀念上海,有足够的理由朝上海狂奔,狂奔不成有足够的理由后悔——我觉得这道理不仅适合《青红》那个年代,也适合现在。希望不再适合将来。
我是个理想主义者,总希望天地下苍茫一片都是故土,也便不再有乡愁和流离。其实我们之所谓故乡,不也就是先人漂泊的最后一站吗?如果我们可以在陌生的土地上让关于故土的念想自然死亡,那我们的下一辈也一定可以自由自在地在陌生的土地上大胆恋爱,繁衍生息;可是我同时又是现实的,我知道人们走多远都走不到家。那里才是故土呢?苏东坡云“此心安处是吾乡”,那是因为他的年代还没有诞生上海这样一处繁华,要不然苏轼老儿早心痒痒,买票飞上海签名卖诗去了。
说的《青红》,最后居然跑题了。不爽,大叫一声:故乡啊故乡,上海啊上海。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