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奥利维埃·纳卡什 / 埃里克·托莱达诺
主演: 文森特·卡索 / 勒达·卡代布 / 海伦·文森特 / 阿尔班·伊万诺夫 / 凯瑟琳·蒙切特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比利时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2019-05-25(戛纳电影节) / 2019-10-23(法国)
片长: 114分钟
又名: 特殊人生(港) / 在你身边(台) / 标准以外 / 规范之外 / The Specials / The Extraordinary
IMDb链接: tt8655470
《标准之外》是一部法国影片,主演是法国巨星文森特·卡索。
他每部影片的角色都会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高颜值,更是因为他对角色的塑造活灵活现,演出了灵魂,这部《标准之外》大概在演员塑造角色时就打破了标准,
帅气的文森特一改常规,在影片中饰演的是一位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的男人,影片在国内虽然还没有什么名气,但是在第45届法国凯撒电影奖获得了足足7项提名,在豆瓣上影片的标签大概总结为:社会,剧情与人性。
作为一部剧情片,它没有高科技的特效,没有魔幻的场景,全凭剧情抓住了人心。
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解读影片,看看影片是如何俘获人心的。
文森特在影片中饰演的角色名叫布鲁诺,他是一位非盈利机构的管理者,这个机构主旨是接纳不再被医治的重度自闭症患者。他有位合作伙伴:马克利,马克利管理着另一个机构,目标在贫困地区培训年轻人担任守护工作。故事便围绕布鲁诺和马利克展开,这种打破了常规的合作,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不同寻常的影响。
在布鲁诺的机构中,有40位重度自闭症患者,他们大多是被社会上的医疗机构放弃治疗后送来的,在这40位患者中,有两位是最不寻常的,一位是要迈入社会的约瑟夫,还有一位身体瘦弱却带有很强攻击性的瓦伦丁。
约瑟夫外表憨厚,看上去毫无威胁,甚至有时候还能感觉出一丝可爱,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毫无威胁的男生,时常会在乘坐地铁时按下紧急按钮,在早高峰时期把交通秩序搞得一塌糊涂,最严重一次他被带回留看,让布鲁诺把他赎回去。
布鲁诺后来给约瑟夫安排了一份在洗衣店的工作,这是一份周期只有一个星期的工作,就算布鲁诺如何恳求洗衣店老板,即使约瑟夫工作的也勤勤恳恳,老板也选择了辞退了他。
很多人有的选,就比如老板选择员工是否能留下,医院选择是否继续看护病人,但是有的人没得选,他们甚至时常无法操控自己的意识,也不理解平常人的意思。约瑟夫被辞退的理由是:他很麻烦,能给他机会已经很不错了。
在巴黎这样的城市,街头的人们匆匆忙忙,每个人都想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没有人会留意你身边的人有哪些异样,自闭症患者这样的存在,便成为了负担和麻烦共存的角色。但是布鲁诺没有选择放弃他们,他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安抚,真挚温暖的眼神,把这些患者从冰冷的人性中救了出来,布鲁诺散发的是常人所没有的光。
同样被温情拯救的瓦伦丁在剧中也占据了很大篇幅,他偏激又带有攻击性,照顾他的青年同样也受到了过击,差点被撞断了鼻梁,甚至想过放弃这个孩子,在瓦伦丁的角色塑造中,镜头多次运用了第一视角,从瓦伦丁的眼中去看这个世界,他眼中的人,眼中的物,是那么的模糊不清,虚无缥缈。他觉得恐惧又陌生,逐渐丧失自己的判断力,变得不可控。
可是终有人把他拉了回来,最后他成功的从医疗机构里转到了布鲁诺的机构,他走出医疗机构的那天,眼睛看向外面的世界,阳光洒在了他的脸上,多了一丝光彩和温暖,
布鲁诺最多的一句台词大概是“我会找到解决办法的”,可能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可以说出这句话,或许他知道解决这件事有多少难题,但是他从来不会选择放弃,竭尽所有大概是他的代名词。
为了让观众更加了解这个故事,导演还加了2位调查员作为时间线来梳理剧情。调查员想要通过各种取证,让布鲁诺的机构关闭,因为他并没有得到经营许可证,调查员走访了很多病患家中、正规医疗机构,甚至还与马克利进行了交谈。在一次与正规机构负责人的调查中,调查员得到了这样一句话:他们在规范之外做着他们的事,他们靠的是内心。在社会的各种条条框框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做事一点要按照标准来进行,最好你还一点偏差都没有。布鲁诺则在标准之外,作者极为特殊作用的事。
因为很多事都有了标准,所以也会有出现在标准之外的事物。影片中不被正规医疗机构收留的自闭症患者就是便准之外:听话的患者就是标准患者,允许被收,流口水的不收,有暴力倾向的不收。
这些在标准之外的患者遇到了布鲁诺,布鲁诺也耗费了自己将近20年的时光去陪伴这群患者,用着自己仅有的不标准行为去支撑。
但最后值得庆幸的是,报告最终评判为:在没有找到代替方法之前,关闭这样唯一能够为出院患者提供护理的机构是不可行的,或许这也是社会标准有人情味的一面表现。
影片改编自真实故事,导演在结尾时附上了当时的法国社会事务报告,同样也是为了纪念这些存在于标准体系之外的护理人员们。
整部影片从剧情上来说,没有什么强烈的矛盾冲突或者煽情环节,只是几个医护面对患者充满温情的眼神,几缕洒在瓦伦丁身上的光,就让感动慢慢地溢出了屏幕,大家一起去溜冰场,去户外骑马,一起寻找丢失的瓦伦丁,但仅仅这些看似生活中琐碎的片段,却是一点一滴教会了这些标准之外的孩子们充满爱与信念。
而我们对于善良或许也有了新的认识,真正的慈善家,不应该只局限在捐助了物质的资本家,在这个社会上还有更多我们看不到,却选择耗费自己时间精力,帮助那些被社会标准忽视的弱势群体
或许他们不是体制内的行政人员,只是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
但对于善良与爱,谁又只规定了只有一种标准答案呢?
我是一个星爸,我所在环境给我和我孩子带来的痛苦远比电影里所提到的大得多。 我曾试图解释,并非家庭教育导致我孩子患病,这是先天的,换来的却是亲戚朋友给我贴上了“推卸责任”的标签 我曾试图解释,我的孩子没有攻击性,他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和你家孩子一起玩,换来的却是“有病还带出来?”的“缺乏公德心”。 我曾试图解释,孩子能教会的,他不是傻子,换来的却是“我们不是特殊机构”的逐客令。 我曾试图解释,我孩子不是故意弄乱,我会收拾好的,换来的却是“没家教”和强行买下那堆草莓。
现在我不解释了。
除了这些“外人”,我可怜的娃也没有得到过一些亲戚的尊重,哪怕是自己的表哥表姐,舅公舅婆,于是家庭聚会成了我最讨厌的活动,在那里我的孩子是一个瘟疫,没人跟他玩,他也不能参与,他的存在顶多给我的一些长辈增添了点谈资“诶,你看那xx这么大还穿尿不湿呢,完咯完咯”“他长大能结婚吗,这病遗传吗”。
我对我孩子说:除了爸爸妈妈,可能没人会喜欢你。他听不懂,但能感觉到我的无奈,很少见的盯着我眼睛看。
我羡慕那个自残孩子能有黑人小哥。电影中有个片段,黑人小哥带着那个自残孩子去户外摸那匹马,看到这段时我忍不住哭了。一次我带着儿子去他爷爷家,他怯生生摸了下爷爷养的狗,满足的笑了,却又还有一点害羞,四岁了,他第一次用手主动触摸了另外一个活物,而且没被嫌弃。虽然只是一条狗。
大多数人以为自闭症都不爱和人接触,其实不是的,他们也想拥有自己朋友,奈何意识不同,智商有限,他们很难交到朋友,而“友谊”对自闭症患者来说,可以和他们的生命相提并论。黑人小哥虽然只是在做自己的工作,可他不知道自己简单的一个举动对于那个自残孩子意味着什么。
我更羡慕他们有这样的民间组织能收容这些孩子。照顾自闭症,没有极好的耐性和包容心是很难坚持下来,更何况影片里的重度患者。而在我生活的地方,一些机构除了骗钱就是说谎,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自闭症儿童非要打镇定剂绑皮带躺那儿让你们的老中医扎脑壳?说是穴位针灸能治。“这能治?”一个星妈怯生生问,“反正也没治疗方法,什么都试试呗”,机构负责人说(好吧,明说了就是医院大夫)。
电影两个男猪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中年人,做的事情谈不上伟大,但值得世人的赞扬和尊重。我很羡慕能有他们的存在。
网上那些喊着嚷着要理解要宽容“来自火星的孩子”的人,我感激你们,可tm你们一开始讲述自己如何从自闭症中走出来时,我。。。我真希望你说的都是真的啊,那我孩子有救了。
世界有很多对自闭症患者研究的机构,可他们的数据中,对中年自闭症患者的记录很少。
知道为什么吗?
电影后半段,小胖子不出所料被开除了,他妈妈对男主说“我以后死了他怎么办,一想到他要被关起来我就想带他一起走”。这不是句台词,这是真实的自闭症患者家庭的担忧。各位星爸星妈,摸着自己良心问问自己,你们敢说不曾有过这种想法?我有过,还不止一次。
中年自闭症患者是什么样?就在你的身边,那些衣衫不整蓬头垢面的流浪汉,那些翻着垃圾堆找食物的疯子,每次想到这将会是我孩子的将来,“带他一起离开这个世界”的想法就会越强烈。
可是,看到他挣扎着想喊出“爸爸妈妈”,想要学着你的样子打鸡蛋的时候,你就会放弃这一可怕的念想。
电影最后,大家一起观看那些自闭症孩子跳舞,小胖子的妈妈哭了,男主哭了,是高兴是激动,是看到自己的努力有了回报,是看到了希望。
我很羡慕他们,我可能也会找到希望,但至少不是现在。
----------
电影里一些细节很到位,需要一些自闭症的知识才会看懂,我提一下。
1.自闭症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但可以肯定是和基因遗传变异有关,孩子生下来就是,而非后天造成。他们的意识和常人是完全不同的,一多半的自闭症患者智商不到60,剩下少部分是正常的,而像雨人那种高功能患者更是凤毛麟角。所以电影里的孩子几乎都有智力障碍,最接近正常人的小胖子也不例外。
2. 自闭症患者痛感差。所以那个自残小哥带着头套,他感觉不到太多痛楚,但他知道一撞头就会引起注意。 3. 自闭症喜欢重复一些机械动作,而且有些做事会有一些固定的“仪式”,于是你看到小胖子连到最后都要去按一下那个报警器。
4. 自闭症患者喜欢重复看一些固定节目,尤其是广告。小胖子回到家坐那儿就是看洗衣机广告,还学广告词。值得注意的是,那个广告应该是挺老的了,不知道他看了多少遍。
5.自闭症由于和正常人的意识,感知完全不同,所以不惧我们的危险,电影一开始小女孩狂奔,和最后自残男孩在车流中走,都是其体现。
6. 和上述一样,基于此原因,他们对“人”和“物”不怎么区分的。(有些自闭症除了自己生活料理者,其他一概毫无感情,因为他们觉得人和他们玩具没什么不同)。可能这就是自闭症无法融入社会的主要原因。
7. 绝大部分自闭症家庭都是单亲。电影里或多或少提了,事实上也是如此,自闭症家庭离婚率奇高,一些是逃避责任选择离婚,一些是为了对方不被拖垮,自己主动承担而离婚。还有的就是承受不了压力自杀了。
8. 自闭症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ABA,干预行为分析。电影里小护士教自残男孩用贴纸说明意图的方法就是一种ABA,跟教小猫小狗一样,哎。
9. 很多自闭症孩子终生不语。电影里除了小胖子,你听到几个孩子正常说过话。
说实话,作为一个看过Vincent Cassel 年轻时候有多英俊嚣张性感狂野的影迷来说,从看到他的花白头发, 苍老皱纹和温柔眼神的那一刻,我就已经要哭了。
确实像很多人说的,社会越来越进步,对于自闭症患者的态度已经从认知到关切也在慢慢进步,但大概99%的人对于这种所谓的“心理疾病”患者的看法和行为都是,我知道你们很可怜,但还是请离我远点。很少有人知道真正在他们身边照顾他们,而且是不带有任何伤害的在照顾他们的人,不仅是他们的父母,还有一些毫不相关的陌生人们,一些和你我完全一样的普通人。
像每一个俗人一样,对于这样的人我也许会问,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决心投身这样的事业,毕竟“工作”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已。也许他们有过特殊的人生经历,促使他们“回报社会”,或者有不得不为之的难言之隐,工作之余他们也许自己的生活一团糟,帮助他人之外他们也许有着与人前完全不同的情感世界,等等等等。
但是电影并没有过多着眼在Bruno和Malik的个人生活上,没有对他们身世的深挖和煽情,甚至没有多少情节在描述两个人会放任何精力在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上。也许在我们看来他们的工作十分困难,甚至麻烦,繁重,与自闭症患者交流已经很麻烦,你更加无法控制自己照顾的人会在什么时候做出什么需要你立刻出现的事情。但对于Bruno来说,时刻守护Joseph,就像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放下电话,尽快赶到他身边,借自己的肩膀给他靠一靠,仅此而已。直到影片最后,我似乎觉得这一切其实并没有太多我们期待的“人间有爱”之类泛滥的感情渲染在其中,更加不牵扯任何“责任”和“使命感”,Bruno十年如一日地守护Joseph,并不是因为Joseph对他的依赖,或者他对Joseph的同情怜悯,他只是把Joseph当成一个正常的人类来看待,只是希望他会有普通人一样的生存能力,有一份普通的工作,可以自己坐地铁,可以同人正常的交流,而他必须时不时的需要陪在他身边,不过是Joseph正常的需求,只是这需求比大多数人更多一些,更需要时间而已。
有人说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做的太少。其实放下自己,别想太多,许多事情都会变得很简单。Bruno也会去相亲,也会想组建一个家庭,然而因为工作,这个愿望更难实现一些。但对他来说,这也不过是很普通的无奈。就像有时候我们想买苹果,但超市里只有橙子,我们只好下次再来买一样。
实验室一位十分开朗活泼的同事,就有一个17岁的自闭症孩子。再次和许多人一样,在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我不自觉地对她流露出了同情。她谈及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她不得不做出的牺牲,却并没有任何苦楚,疲惫,还说起,we got a lot of help. 从孩子确诊开始,就一直有Bruno这样的人在帮助她,在帮助一个成长中的自闭症孩子,如何在保有自己unicorn一样的特质的同时,能够更好的融入这个有点糟糕的社会。
Joseph再一次想在地铁中拉响警报,Bruno远远地望着他,小心轻声地提醒他不要,也许是背景音乐太煽情,忍了一个小时的眼泪终于没忍住。可能就是Bruno和Malik这样的人,让我觉得这个社会还不算太坏。
如果能有更多的人看到这部电影,希望就算你不能为自闭症或是抑郁症患者做点什么,至少试试把他们当做普通人来看待,也许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最好的世界了。
我接触过自闭症的孩子,曾经做义工,陪着自闭症的孩子们画画。电影中对自闭症的刻画,是百分之百真实的。他们会狂躁、他们会伤害自己,他们如同外星人,对于你所有的语言、行为既很难接受也很难理解。你需要充满耐心,如同解谜一样,试着慢慢找到一种可以和他们进行沟通的方式。2个小时的义工下来,我们很多志愿者都会觉得筋疲力尽。
我也接触过自闭症的家长,他们真的很痛苦,这种痛苦来源于患病孩子的治疗和照顾,来源于因此所导致的经济上的巨大压力,每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所需要的花费一年至少好几万,上不封顶。他们的痛苦更大的来自于,“孤独”。是的,自闭症又叫孤独症,不仅仅孩子是孤独的,家长的也是孤独。孩子的孤独来自于疾病,家长的孤独来自于社会。
因为社会对于自闭症缺乏基本的了解,所以有的人会骂他们的孩子是疯子、是傻子,是爸妈上辈子做了坏事,这辈子挨得报应。这种误解来自于社会,也来自于他们的亲朋好友。因为社会对自闭症缺乏基本的认识,所以很多地方的治疗都甚至没有纳入医保,更不要说对于疾病康复的补贴。
所以这部电影,在我看来,与其说是电影,其实比纪录片还要真实。真实的病童、真实的家长、同样也是那样真实的一群人,因为对孩子无私的爱,而放弃自己的爱情,投入自己全部生活的一群人。
电影的标题取的很棒,“标准之外”,那这个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是由谁来制定的,这个标准本身是不是正确的呢?这一系列的问题,电影为你一一解答,同时导演也通过电影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尽管主角他们的场地在标准之外,他们的师资在标准之外,他们的财务状况在标准之外,但是,他们的善良、他们无私、他们的良心不在标准之外。良心,才是最重要的“标准”,同时也是最高的“标准”。
说到最近“人人影视”被上海警察查封,这也是一群无私、善良的人,一群游离在标准之外的人。他们也许破坏了所谓的标准,但是,他们守住了自己良心的标准。
那这件事到底是谁错了呢?上海警方依法办事,他们没有错。人人影视不求回报的造福大家,他们没有错。渴望了解更多的知识,看到更好片子的观众们也没有错。那么到底是谁错了?
追本溯源,最早那个在标准之外的,应该是那个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盗火本身,是标准之外的,但是为人类争取火种,让人类获得温暖、安全和幸福是在良心的标准之内的。普罗米修斯没有错,人类也没有错。
那是谁错了?是那个不允许盗火的宙斯。他也许在自己所制定的法律标准之内,但是他想要独享火种,渴望站在万民之上,垄断着火种的分配权的欲望和行为,是在良心的标准之外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