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政治的电影不是第一次看,但是这一部不写讽刺,不重黑暗,全然塑造了一个面具下的复仇者 我想比起诸如美国英雄题材的科技电影(复联之类的),我会更喜欢v字仇杀队。
我想在这部电影里,并不是宣传血腥的复仇,暴力的轰炸,极端的反抗,而是你敢不敢在沉默之中做那个不啻的复仇者?从哈姆雷特到基督山伯爵……无数的人写复仇,但我想v告诉我们的不单单是复仇,而是反抗!
影片里的世界几乎是历史的另一个岔道,所有人都只能收听同一个频道,宵禁秘密警察,关闭火车站把整个世界圈养在权力者的牢笼里……恐怖如斯。
如果有人敢反抗,那就被秘密警察处理,被人深夜杀死。
大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
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所以当v出现,在深夜响起悠扬的歌声,带着假面身披斗篷,好像拯救世界的魔法师。
我想一开始我们都不理解他这种极端的行为,为了复仇牺牲普通的民众,但是如果这是一场革命,他最早牺牲的是他自己。
我甚至不太理解他为什么要把艾薇抓起来拷问,不懂他为什么要炸掉大厦……
但是也许就像艾薇最后说的,他是对的!
政治的黑暗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恐怖。为了一己私利牺牲上万人命,是他们亲手创造了v,也是这个创造毁了他们,也是冥冥之中的宿命论吧。
影片还涉及了很多其他,比如同性恋被排斥,被社会抵制,比如文化的监禁,因为收藏禁书被处死,比如警察总督的追查,他是摇摆于真相和真实之间的人物,像很多时候立场不坚定的我们。
故事里的那朵玫瑰象征了很多死亡,但是v也不全是那么残忍,他只是要完成复仇,包括一直忏悔的女验尸官,他在黑夜中送给她一朵玫瑰,默默的答道:“我为你做过的事情而来。”
他用计谋让高层的人互相搏斗,自相残杀,然后几把刀干净利落的杀人。
他掐着当权者的脖子说,思想是杀不死的。
虽然看着有那么不真实,(腹诽为什么没有打头……)不过当他脱下盔甲,满身鲜血,才知道革命者背后的牺牲和奉献。
故事印象最深的还是v在革命前夜搭起多米诺骨牌,顷刻间,v字显现,复仇的火焰已经点燃。
整个城市陷入黑夜,无数带着面具的人走上街头。他们回应了一年前v的邀约,这是整整一年,v用实际行动给他们的勇气!
革命从来是漫长,镇压永远会有反抗,愿我们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回忆当年中国的革命,确实也是如此,我们如今只能在历史书里读到那些故事,我想当时的革命者们面对内忧外患一定也是抱着一颗前赴后继的无畏之心勇往直前,我们听过那么多牺牲的故事,甚至有的编排出那些动人的情节,有时候觉得很荒谬,但是仔细想想,也许那时候的他们比V更勇敢。
喜欢艾薇最后的一句台词。
他是我的爱人,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哥哥,他是你,也是我,他是我们每一个人。
也许这也是v从头到尾没有摘下过面具的原因,因为他就是万千的我们。
隐藏在大的复仇背景下,V和艾薇的相遇也许算不上什么,就像是一场乱世佳人。
而V自己的过去也让人心疼。
如果有来生,愿你们都在清平盛世,河清海晏!
没有,赢在主题,革命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准确地界定“革命”和“恐怖主义”,因为通过恐怖主义实现革命似乎成了历史的必然选择。毕竟谈及革命,你不会微笑。
思想的渗透和文化的浸染也许会春风化雨,但是大部分革命家喜欢立竿见影,他们深知一个道理:死亡从来不会含情脉脉,毁灭从来不会拖泥带水。
《V字仇杀队》是一个关于革命的故事,革命的方式直截了当:点燃火药。
乌托邦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补充和参照,运用想象和虚构的手法,勾勒出一个和现实世界相对立的理想世界,以此表现人们对现实的不满。而反乌托邦文学则是反其道而行之,是乌托邦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异,对未来世界的可怕幻想代替了美好的理想;悲观、失望代替了乐观、自信。乌托邦和反乌托邦实际上都旨在引发人们对于现实的思考。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是反乌托邦文学的经典作品,这部文学作品描述了一个距今600年的未来世界,物质极大丰富,科技极度发达,人们接受着各种安于现状的制约和教育,所有的一切都被标准统一化,人的欲望可以随时随地得到完全满足,然而在看似衣食无忧的机械文明的社会中却无所谓家庭、个性、情绪、自由和道德,人与人之间根本不存在真实的情感,人性在机器的碾磨下灰飞烟灭。在这部作品中,以极权控制人类社会的实际上就是科技,为了解放人类而追求的科技进步最终成为了人性的桎梏,这种对于现实的反讽体现了作品的反乌托邦色彩。
《V字仇杀队》是一部典型的反乌托邦式作品,电影中所呈现的社会体系极度集权主义、极度独断专行、极度与现实社会所提倡的民主和包容背道而行,呈现出了与理想世界完全相反的环境。沃卓斯基兄弟在《骇客帝国》之后,推出这部对介乎“正义革命”和“恐怖主义”之间的电影,故事背景是未来的英国社会处于极权统治的高压下,不能容许同性恋者、异教徒等社会角色的存在,人民在黑暗政权下苟延残喘。拥有超凡智慧和超高武力值、致力于推翻统治阶层的“面具贵族”V与身陷险境的女孩艾薇相识,最终并肩作战,点燃了反政府的熊熊火焰。
当英国历史上的“火药阴谋案”在极权主义英国社会重演,当恐怖主义成为维系统治权的工具,总需要一些向死而生的psycho披着民主斗士的外衣在摇摇欲坠的宫殿上方拨弄风雨,赫胥黎说“在病态社会中,精神病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
V就是这样的精神病。
V精通烹饪和音乐,喜欢文学,热爱文学,崇尚自由,这样的一个人与这个灰暗死寂的时代格格不入。在严酷的强权统治、政治高压之下,我们需要反抗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整个令所有人变得麻木迟钝、“无忧无虑”的“美丽新世界”。
既然走错了时代,依然这个社会不允许任何异质元素的存在,既然早晚会因为自己的怪胎身份被处刑,那就得做点什么,改变它或者毁了它。
当列车驶向国会大楼时,我钦佩V的浪漫主义情怀:一个饱受世界蹂躏的人,拼了命毁掉这个世界,以最璀璨和耀眼的方式。
作出这样的选择并不出人意料,V自己已经给出了最佳解释:“如果自由的代价是生死一瞬的感悟,那我绝不退缩。”“是赞美是谩骂都由你们 从不巴结任何人是风光是落魄我都认。”
这就是革命的意义,一个人的生死被“冲破桎梏、改变世界”这样的意义所加持,不再是简单的生命存在与否的状态,而是作为整部华丽史诗中某一个亮眼的小节存在,为所有读者的思想增色。
这也是反乌托邦文学的魅力所在,学过经济的朋友应该知道前景理论,简单来说,就是人对于损失的感知远比对幸福的感知更加刻骨铭心。反乌托邦文学用疼痛感打醒沉睡的人,而不是用白日梦宽慰愚蠢的人,这样的形式无疑更加有力。
影片最后,V依旧带着面具,挂着诡谲迷人的微笑,依旧被他喜欢的玫瑰花簇拥着。
当黎明渐起,当夜色不再,列车将带他驶向终点站。
随着几声巨响和一片火光结束他璀璨的一生,给这个最好、也最坏的时代一点颜色瞧瞧。
这是最好的结局。
怎么说呢,这是我选修课作业,就选了这部电影写了写。故事情节我在这就不介绍了,说了好像就没有太多意思了,所以原文有删减。
影片细节处理到位,人物感情渲染具有张力,有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最有意思的就是V的身世。戈登说过“或许我就是V呢!”那么,他是不是V,他和V又有什么关系呢?V进行报复拉克希尔拘留所的主要负责人们,他都会为将死之人带上一种名为“斯佳丽·卡森”的玫瑰,人们以为它已经灭绝,而这种玫瑰曾在瓦莱丽的遗书中提过。随着故事的进展,V的身世逐渐明晰。伊芙闯宵禁正在去戈登家的路上被V所救,V和戈登煎同样的鸡蛋,戈登和他品味相同,并都拥有违禁品。戈登在向伊芙展示私藏品时有一张他和另一个男人赤裸相拥的照片,并对伊芙说“既然我的口味不那么传统,不幸的是,在我这个位置上的人,就是应该招待像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如果我请我想请的人来,毫无疑问我会无家可归,更谈不上制作电视节目了。你开始失去的不仅仅是口味,你戴面具的时间太长,都忘记面具下的自己的样子了。”,而V被关在女同性恋囚室旁边,说明他极可能也为同性恋。V无论是爆炸、袭击电视台还是挑拨苏特勒党派内部的关系,都反映了他对苏特勒政党系统的熟悉。V很有可能获得了内部人员的帮助,而戈登为著名电视主持人,拥有广泛的资源。在V袭击电视台时,戈登也露了面,所以戈登不会是V,戈登可能和V以前是恋人,戈登密室照片中拥抱的人就是V。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说明V之所以会被瓦莱丽的故事打动,奋起抗争,其实是为他自己奋斗,为像他这样的人争取自由。芬奇·克里蒂作为复仇凶杀案的调查者,从另一个角度丰满了这个故事,他有一句话也可以证明V与伊芙扑朔迷离的关系,V和戈登之间的巧合默契都不只是巧合而应是预谋。那句话是“你如果在这一行的时间和我一样长,就不会再相信巧合了。”而V也说过类似的话:“只有巧合的假象。”
《V字仇杀队》这部电影精彩却很难被称为经典,但是上映以来好评如潮,那么该如何客观的评价它呢?我认为电影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在于其反乌托邦的基调和嘲讽华丽的风格,但其不足源于对政治的淡化和过分理想化。电影自足点为自由主义对集权的抗争,讲述了独裁者通过恐惧和暴力掌控国家,人民被集权主义控制,要求责任而被剥夺了自由。V的复仇既是个人的复仇,也是一场自由的抗争,他通过恐怖活动、煽动民众、刺杀高层等活动来试图推翻集权。漆黑的斗篷,鬼魅的登场,华丽的剑术,精美的装饰,绚丽的烟花,再配以煽动性的台词:“这张面具之下不止是肉体,这张面具之下是一种思想,而思想是不怕子弹的。”“尽管沉默代替了谈话,言语却总能保持它的力量。”“艺术家用谎言来道出真相,而政客用谎言来掩盖事实。”“人民不应该害怕他们的政府,政府应该害怕它的人民。”……其实V真正煽动的是观众,当面临着生活压力的观众往往感到不自由,感到压抑,而V通过一系列光影变幻的魔术将它引导为对集权和社会的不满,它变成了仇恨,观众亦是仇杀队的一员,自然很难指出电影的不足。绝大多数的人并喜欢不思考,更愿意接受引导。V剖开繁华多彩单调的现实生活,将压抑将不满都点燃,当观众在黑暗中面对银屏观影本身就被从人群中、从光明中剥离,他们感到孤独与恐惧,一点一点的暗示,煽动的言语引导思考,便会接受电影的观点,成为V字仇杀队的一员。此时,电影对政治认识的淡化和浅薄,苏特勒及其政党人物难以采取有力措施(这与苏特勒及政党独裁掌权的政治手腕明显不符)镇压,V英雄主义的吹捧和其冷静、理智、热烈的完美形象这些电影的不足之处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观众也带上盖伊·福克斯面具,和电影里的仇杀者一起,和坐在身旁的他人一起,向集权与压迫抗争并取得胜利。人民渴望自由,宁愿通过抹消个性舍弃自由,通过集体匿名化取得了胜利。而V,作为革命的引导者,通过以暴制暴的手段实现目标的他只能死亡,死亡是他唯一的结局,这样的人也很难存活在新的世界中。正如他亲手推倒的多米诺骨牌,V字缓缓展开,而他抽出了唯一站在中间的那张牌,那张牌就是他自己。
电影本身就是一种想象,它的优劣难以用一统一的标准衡量。如果说盖伊·福克斯是想通过“火药的阴谋”炸毁国会大厦里议员和国王的反自由民主者,那么戴着盖伊·福克斯面具的V又是什么呢?自由主义者感到振奋,现实主义者觉得浅俗,而事实上整部电影不过是场戏谑。“For freedom!”的口号震耳欲聋,自由民主的旗帜迎风飘扬,而你知道自己为何而战吗?
8月15日,多方消息指,根据阿兰·摩尔同名绘画本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V字仇杀队》遭大陆全网下架。目前豆瓣电影及视频点播平台已经移除了《V字仇杀队》观看链接,各大网站及社交媒体的关于《V字仇杀队》的评论也几乎被一并删除。《V字仇杀队》讲述未来英国在极权统治下,一名自称“V”的蒙面怪客反抗极权政府的故事,而蒙面怪客V的头像被视为对极权统治反抗的象征。值得注意的是该片曾于2012年在中共党媒央视6套播出过,相关消息还登上微博热搜。时隔8年后,《V字仇杀队》的下架让当时幻想中共改革的一群人彻底失望。
8月15日,微博及推特有网友发出消息指,讲述人民反抗极权统治的电影《V字仇杀队》在大陆全网下架。截至希望之声记者16日发稿时止,大陆视频串流平台爱奇艺、腾讯视频、搜狐视频、豆瓣电影及美团旗下的猫眼电影等均将该影片下架。在豆瓣电影中,主演娜塔丽·波特曼的条目信息中还可见《V字仇杀队》,但点开后就被告知影片不存在。
在百度贴吧及新浪微博上,讨论《V字仇杀队》全网下架话题也大多被删除。不过仍有一些评论未来得及通过审查。有网友质疑该片曾在2012年于央视播出,“此次被下架是什么操作?”;还有人说,“或许将来我豆瓣登记的阅片量能因为条目消失形成了正确的‘个人记忆’”;也有人表示没看过这部电影,不知道为什么被下架,有人回答称“讲人民对抗强权统治的”。
公开资料显示,《V字仇杀队》是由詹姆斯·麦克特格执导,娜塔丽·波特曼、雨果·维文、约翰·赫特、斯蒂芬·瑞、斯蒂芬·弗雷、詹姆斯·麦克提格等主演的科幻片。该片于2006年3月17日在美国上映。该片根据艾伦·摩尔与大卫·劳埃德所著的同名漫画改编,讲述了在一个平行的时空里,纳粹赢了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沦为殖民地,一名自称“V”的蒙面怪客防抗极权政府的故事。
影片曾在2012年于央视6套播出过,该消息还在当时引发了一波小高潮,甚至登上了微博热搜的第二名。网友们认为“一部公认的#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电影”在喉舌媒体央视播出意味着事情不简单。更有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认为这也许是当局所释放的一个改革的信号。但也有人说,“听说昨天央六播《v字仇杀队》了,大家议论纷纷,热闹程度堪比当年《让子弹飞》播出,各种解读层出不穷。据我分析呢,播这个片,可能是审片的同志打瞌睡咯~”
这部电影在8年后终于下架,标志着大陆对文化的包容度收窄、审查愈加严格,也让当年幻想当局能够改革的改良派彻底绝望。有网友在海外社交媒体称,“当年这部片子的播出给了诸多改良派(包括我)虚假的希望。不过随后他开始占据各大新闻平台的头条,我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