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约翰·卡兰
编剧: 罗恩·内斯万尼尔 /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主演: 爱德华·诺顿 / 娜奥米·沃茨 / 托比·琼斯 / 黛安娜·里格 / 黄秋生 / 更多...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中国大陆 / 加拿大
语言: 英语 / 汉语普通话 / 法语
上映日期: 2006-12-29(中国大陆)
片长: 125分钟
又名: 爱在遥远的附近(港) / 猜心(台)
IMDb链接: tt0446755
编剧: 罗恩·内斯万尼尔 /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主演: 爱德华·诺顿 / 娜奥米·沃茨 / 托比·琼斯 / 黛安娜·里格 / 黄秋生 / 更多...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中国大陆 / 加拿大
语言: 英语 / 汉语普通话 / 法语
上映日期: 2006-12-29(中国大陆)
片长: 125分钟
又名: 爱在遥远的附近(港) / 猜心(台)
IMDb链接: tt0446755
赤叶青枫/文
印象里,但凡是发生在乱世之中的爱情故事总是份外的荡气回肠,如《乱世佳人》、《卡萨布兰卡》等,但由爱德华·诺顿和娜奥米·沃茨领衔主演的新片《面纱》却是个例外。
此片根据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华丽的面纱》改编,讲述的是上世纪20年代一对感情出现问题的英国医生夫妇在中国一个风景优美却霍乱肆虐的小山村中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并在最终领悟到爱的真谛的故事。
纵观全片,其并无好莱坞式爱情大片中常见的那种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故事桥段,主要人物性格被处理的相对较为隐忍内敛,其复杂情感的表达方式更是委婉含蓄,另外再配上我国广西乡间那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以及朗朗行云流水般的钢琴配乐,令这样一部爱情文艺片看似多少有了些新意。
说到影片最大的看点与卖点,那自然是诺顿和沃茨两位好戏之人的表现。表演经验丰富的二人这次算是交足了功课。前者不仅演出了男主人公木讷、严肃——甚至有点迂腐的外在感觉,更演出了其隐忍、善良、痴情、闷骚……的内在特质;而后者的表现更为出色,她将女主人公由任性的富家千金到虚荣的出墙红杏,再由烦躁的空闺怨妇到忠贞的贤妻良母……这一系列个人特殊成长经历中的多重身份与角色的自然转变拿捏得恰到好处,令人信服。既展现了女主人公性格中的复杂与矛盾,又不至于令人生厌,其表演功力可见一斑。
不过较为可惜的是,由于影片的整体基调以及剧本本身的局限性,他二人的对手戏略显平淡,远不如之前想象中那般火花四溅、高潮迭起,因此感人程度也就随之削弱了不少。
至于片中其他演员,黄秋生除了在“智斗地方军阀司令”一段中表现的令人印象较为深刻之外,其余桥段基本上都是中规中矩;夏雨则完全沦为一名群众演员,毫无看点;倒是名模吕燕在片中的几次短短出镜令人稍感惊艳——
说到吕燕,就不能不再次提到剧本的不足之处。
导演的初衷似乎是想以一个真正的中国视角做为切入点,藉此来强调那段生死之恋的特殊时段性与地域性——即故事是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而并非其他地方,所以影片不光是在中国境内实景拍摄,更对我国那个年代所存在的譬如:兵荒马乱、军阀割据、疾病肆虐、外国殖民入侵等一些真实问题做了较为客观的处理与展现。由此可见,导演与编剧确实是用心良苦,但对于中国文化的展现以及东西方传统观念上的差异,他们就显得太过于想当然了。
别的暂且先不提,就以吕燕为例,在许多国人眼中,她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但在西方人的眼里,她身上有着典型的东方气质与味道——换言之,她美是美矣,但她的“东方美”是国际性的,却并非真正地道的中国传统之美。而她如今在这样一部电影里以一个“东方娃娃”的造型出镜,在那个布置的看似古色古象实则不伦不类的房间环境的衬托及烟雾的渲染下,令她倍添神秘色彩。至此,她的身份已不仅仅是一个外国官员的中国爱人那么简单,她更多的是象征着一种西方人眼中的“地道”的“东方美学”。归根到底,她的出现,其实满足的是西方人对我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是中国女性的传统之美的猎奇心理,所以外国观众看到这些桥段时可能颇是受落,则对于国内观众而言,则有“伪(中国)传统文化”之嫌。
另外,虽然由于两位主人公所处的环境特殊(村庄里霍乱肆虐),但他二人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或多或少还是要和当地老百姓或士兵打交道,那么在交流上,语言、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便有较大的障碍。而这些“障碍”,恰好是东西方不同文化、习惯等碰撞时产生的有趣火花,同时亦能增加男女主人公身在异乡和死亡阴影下的孤寂感,对二人的情感发展的促进其实很有帮助,但在影片中基本上看不到这些“火花”,两位主人公平日一般生活在被母语包围的小圈子里,与外界沟通起来并不困难……编剧如此安排,实在叫人无语。
一部《面纱》,有原本还算不错的小说做底,再加上台前幕后大牌云集,如此强强联手,本很有可能成就一部经典,但奈何导演和编剧太过注重形式等表面文章,反而忽略了故事本身,以致于揭开面纱,发现并不是自己心目中的容颜,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期:2007-01-27 作者:安迪 来源:文汇报
一
一九一九年秋天,毛姆带着他的同性密友哈克斯顿,途经美国,在纽约和芝加哥稍事停留后,来到亚洲。他们从西贡经香港到上海,然后北上天津、北京,再转回上海,坐船溯扬子江而上,一直到山城重庆。第二年元月初返回上海,又去香港住了几天,最后取道苏伊士回英伦。
根据在中国历游四个月的见闻经历,毛姆写出了三部作品:随笔集《在中国的屏风上》(1922)、以北京为背景的剧作《苏伊士之东》(1922)和以香港及中国内地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面纱》(The Painted Veil,直译为《彩色的面纱》,1925)。
毛姆在《面纱》的序言中说,这部小说的灵感得自于但丁《神曲·炼狱篇》中的诗句。一八九四年,毛姆还是医学院的学生时,去佛罗伦萨度假,房东的女儿教他读《神曲·炼狱篇》。其中有这样几句:“请记住我,我就是那个皮娅,/锡耶纳养育了我,而马雷马却把我毁掉,/那个以前曾取出他的宝石戒指并给我带上的人,/对此应当知晓。”(黄文捷译文)房东的女儿向他解释说,皮娅(Pia,董桥译作“碧娅”,显然更传神)是锡耶纳的贵妇,她丈夫怀疑她红杏出墙,把她关进马雷马的一处有毒瘴的废宅中。她居然没有死,她丈夫就把她从窗口扔下去。拉斐尔前派画家罗塞蒂的名作《碧娅》画的就是这段哀艳的故事。
这段故事激发了毛姆的创作想像力,持续了好多年,一直到他去香港,听到一个类似的故事,寻找到合适的角色,才写出了《面纱》。
二
《面纱》的书名出自雪莱的十四行诗:“别揭开这幅彩幕(就是‘彩色的面纱’),它被活人称为生活;/虽然上面所绘的图景显得很不真实。/只不过是以随随便便涂刷的彩色/来摹拟我们愿信以为真的一切东西;”(吴笛译文)
凯蒂是个漂亮而虚荣的女孩,择婿多年,但到了二十五岁还没嫁出去,眼看就要变成老处女了。这时,一位在香港工作的细菌学家瓦尔特·费恩向她表达了爱慕之情,凯蒂慌不择路地嫁给了他,并随他一起远赴香港。婚前没有多少了解,婚后凯蒂更是发现他毫无魅力可言,是一个“矜持、保守、冷漠、自制”的男人。就在她对瓦尔特越来越厌倦的时候,英俊潇洒的助理布政司查尔斯·唐出现在她面前,两人很快坠入爱河,频频幽会。某次,他们在凯蒂家中午幽会时,被瓦尔特发现了。但瓦尔特不揭穿也不声张,而是申请去内地瘟疫流行的“湄潭府”,要凯蒂随他同往。事到如今,凯蒂只好向丈夫摊牌,她嫁给他是个错误,而此时她全心全意爱的是查尔斯,她要和瓦尔特离婚然后嫁给查尔斯。凯蒂原以为查尔斯也会像她那样,抛弃自己的妻子和她结婚。但查尔斯一心只想到自己的前途,不愿与妻子离婚,并明确对凯蒂说:“一个男人深深爱一个女人,并非意味着他就希望下半辈子和她共同度过。”
凯蒂绝望之余,只能和瓦尔特一同去霍乱疫区。在湄潭府,瓦尔特拼命工作,得到了当地军民的爱戴,也得到了在那里救援的法国修女的尊敬。凯蒂认识了那里的海关助理专员韦丁顿,又在韦的引导下去了修道院帮助那里的修女照顾病人孩子。在工作中,她逐渐忘了查尔斯,对瓦尔特也慢慢产生了好感。然而,就在得知凯蒂已怀孕后,瓦尔特却不幸染上霍乱去世。临终对凯蒂说的一句话是:“死的却是那狗。”
凯蒂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韦丁顿解释说,那是高尔德史密斯《挽歌》中的最后一句,大意是:一个好心人把狗领回来,起先相处融洽,后来狗却发疯了,将人咬伤。但人活过来了,死的却是那狗。
凯蒂回到香港,查尔斯却让太太把她接到自己家里住。又和查尔斯重新上了一次床,凯蒂为此极端嫌弃自己,匆匆料理一切后,她回到伦敦,此时她母亲已去世,她就随着父亲一起去了巴哈马群岛。
三
这部小说毛姆写得很不顺利,是他第一部写了好几年的小说。其间他又出了几次远门,直到一九二四年九月才完成。小说从这年的十一月开始在纽约的一本杂志上连载,十二月起在伦敦的杂志上连载,次年四月在纽约和伦敦同时出版,首印八千册。
小说在连载时,在香港有位和小说主人公同姓的莱恩,要告毛姆的状,毛姆花了两百五十英镑平息了这场官司,并在小说正式出版时把主人公的姓改成费恩。同时香港助理布政司也认为其名誉受到诽谤,毛姆只得将故事发生的那个殖民地香港改为虚构的“清源”,后来的版本又改回来了。
由于书刊的介绍和这场“侵权”官司,《面纱》出版后几乎成了畅销书,短短几年在伦敦就重印五次,印数高达两万三千册。以后又改编成舞台剧在伦敦上演,一九三四年又改编成电影,由葛丽塔·嘉宝和赫伯特·马歇尔主演。最近再一次搬上银幕。
评论界对《面纱》的褒贬很不一致,法国评论家许为经典小说,而英国的《旁观者》杂志却认为“落入俗套、做作、不可信”,英国的著名传记作家林顿·斯特拉奇卧病在床时读了小说,评定为“二等一级”。
四
如同毛姆的所有小说的主题,《面纱》所揭示的也是:爱情、婚姻都是不真实的彩色面纱,揭开这层面纱,“将是一条通往宁静的路”。
小说出版后,有评论家认为小说中那位“矜持、保守、冷漠、自制”的瓦尔特就是毛姆本人的写照,但毛姆自己说那是以他哥哥弗里德里克为模特的。晚年毛姆还跟他侄子罗宾说:“我曾在我写的一本书里描绘了你父亲的肖像,我想就是《面纱》那本书。”毛姆一辈子和他的这位兄长不和,据罗宾说:“他有许多理由厌恶我父亲——而理由之一是妒嫉。”
而小说中借瓦尔特的口对凯蒂说的话:“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有论者认为这其实说的是毛姆的太太西莉尔。毛姆和他太太结婚后就后悔,他总觉得是西莉尔设下陷阱害得他娶她的。他们结婚后共同生活了十年(其间毛姆还不断带着同性密友出游),双方都感到这是不幸的十年。毛姆对西莉尔的恨伴随了他的一生,因此,在他笔下,是不可能找到感人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
五
《面纱》出版后两个月,正在热恋中的陆小曼就读了这部小说,在一九二五年六月二十八日的日记中,陆小曼写道:“因为没有气力所以耽在床上看完一本《The Painted Veil》,看得我心酸万分;虽然我知道我也许不会像书里的女人那样惨的。书中的主角为了爱,从千辛万苦中奋斗,才达到目的;可是欢聚了没有多少日子男的就死了,留下她孤零零的跟着老父苦度残年。摩!你想人间真有那么残忍的事么?我不知道为什么要为故人担忧,平空哭了半天,哭得我至今心里还是一阵阵的隐隐作痛呢!想起你更叫我发抖,但愿不幸的事不要寻到我们头上来……”
显然,陆小曼误读了《面纱》,却不幸而预示了她自己后来的命运。
(《面纱》[英]W.S.毛姆著阮景林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一
一九一九年秋天,毛姆带着他的同性密友哈克斯顿,途经美国,在纽约和芝加哥稍事停留后,来到亚洲。他们从西贡经香港到上海,然后北上天津、北京,再转回上海,坐船溯扬子江而上,一直到山城重庆。第二年元月初返回上海,又去香港住了几天,最后取道苏伊士回英伦。
根据在中国历游四个月的见闻经历,毛姆写出了三部作品:随笔集《在中国的屏风上》(1922)、以北京为背景的剧作《苏伊士之东》(1922)和以香港及中国内地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面纱》(The Painted Veil,直译为《彩色的面纱》,1925)。
毛姆在《面纱》的序言中说,这部小说的灵感得自于但丁《神曲·炼狱篇》中的诗句。一八九四年,毛姆还是医学院的学生时,去佛罗伦萨度假,房东的女儿教他读《神曲·炼狱篇》。其中有这样几句:“请记住我,我就是那个皮娅,/锡耶纳养育了我,而马雷马却把我毁掉,/那个以前曾取出他的宝石戒指并给我带上的人,/对此应当知晓。”(黄文捷译文)房东的女儿向他解释说,皮娅(Pia,董桥译作“碧娅”,显然更传神)是锡耶纳的贵妇,她丈夫怀疑她红杏出墙,把她关进马雷马的一处有毒瘴的废宅中。她居然没有死,她丈夫就把她从窗口扔下去。拉斐尔前派画家罗塞蒂的名作《碧娅》画的就是这段哀艳的故事。
这段故事激发了毛姆的创作想像力,持续了好多年,一直到他去香港,听到一个类似的故事,寻找到合适的角色,才写出了《面纱》。
二
《面纱》的书名出自雪莱的十四行诗:“别揭开这幅彩幕(就是‘彩色的面纱’),它被活人称为生活;/虽然上面所绘的图景显得很不真实。/只不过是以随随便便涂刷的彩色/来摹拟我们愿信以为真的一切东西;”(吴笛译文)
凯蒂是个漂亮而虚荣的女孩,择婿多年,但到了二十五岁还没嫁出去,眼看就要变成老处女了。这时,一位在香港工作的细菌学家瓦尔特·费恩向她表达了爱慕之情,凯蒂慌不择路地嫁给了他,并随他一起远赴香港。婚前没有多少了解,婚后凯蒂更是发现他毫无魅力可言,是一个“矜持、保守、冷漠、自制”的男人。就在她对瓦尔特越来越厌倦的时候,英俊潇洒的助理布政司查尔斯·唐出现在她面前,两人很快坠入爱河,频频幽会。某次,他们在凯蒂家中午幽会时,被瓦尔特发现了。但瓦尔特不揭穿也不声张,而是申请去内地瘟疫流行的“湄潭府”,要凯蒂随他同往。事到如今,凯蒂只好向丈夫摊牌,她嫁给他是个错误,而此时她全心全意爱的是查尔斯,她要和瓦尔特离婚然后嫁给查尔斯。凯蒂原以为查尔斯也会像她那样,抛弃自己的妻子和她结婚。但查尔斯一心只想到自己的前途,不愿与妻子离婚,并明确对凯蒂说:“一个男人深深爱一个女人,并非意味着他就希望下半辈子和她共同度过。”
凯蒂绝望之余,只能和瓦尔特一同去霍乱疫区。在湄潭府,瓦尔特拼命工作,得到了当地军民的爱戴,也得到了在那里救援的法国修女的尊敬。凯蒂认识了那里的海关助理专员韦丁顿,又在韦的引导下去了修道院帮助那里的修女照顾病人孩子。在工作中,她逐渐忘了查尔斯,对瓦尔特也慢慢产生了好感。然而,就在得知凯蒂已怀孕后,瓦尔特却不幸染上霍乱去世。临终对凯蒂说的一句话是:“死的却是那狗。”
凯蒂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韦丁顿解释说,那是高尔德史密斯《挽歌》中的最后一句,大意是:一个好心人把狗领回来,起先相处融洽,后来狗却发疯了,将人咬伤。但人活过来了,死的却是那狗。
凯蒂回到香港,查尔斯却让太太把她接到自己家里住。又和查尔斯重新上了一次床,凯蒂为此极端嫌弃自己,匆匆料理一切后,她回到伦敦,此时她母亲已去世,她就随着父亲一起去了巴哈马群岛。
三
这部小说毛姆写得很不顺利,是他第一部写了好几年的小说。其间他又出了几次远门,直到一九二四年九月才完成。小说从这年的十一月开始在纽约的一本杂志上连载,十二月起在伦敦的杂志上连载,次年四月在纽约和伦敦同时出版,首印八千册。
小说在连载时,在香港有位和小说主人公同姓的莱恩,要告毛姆的状,毛姆花了两百五十英镑平息了这场官司,并在小说正式出版时把主人公的姓改成费恩。同时香港助理布政司也认为其名誉受到诽谤,毛姆只得将故事发生的那个殖民地香港改为虚构的“清源”,后来的版本又改回来了。
由于书刊的介绍和这场“侵权”官司,《面纱》出版后几乎成了畅销书,短短几年在伦敦就重印五次,印数高达两万三千册。以后又改编成舞台剧在伦敦上演,一九三四年又改编成电影,由葛丽塔·嘉宝和赫伯特·马歇尔主演。最近再一次搬上银幕。
评论界对《面纱》的褒贬很不一致,法国评论家许为经典小说,而英国的《旁观者》杂志却认为“落入俗套、做作、不可信”,英国的著名传记作家林顿·斯特拉奇卧病在床时读了小说,评定为“二等一级”。
四
如同毛姆的所有小说的主题,《面纱》所揭示的也是:爱情、婚姻都是不真实的彩色面纱,揭开这层面纱,“将是一条通往宁静的路”。
小说出版后,有评论家认为小说中那位“矜持、保守、冷漠、自制”的瓦尔特就是毛姆本人的写照,但毛姆自己说那是以他哥哥弗里德里克为模特的。晚年毛姆还跟他侄子罗宾说:“我曾在我写的一本书里描绘了你父亲的肖像,我想就是《面纱》那本书。”毛姆一辈子和他的这位兄长不和,据罗宾说:“他有许多理由厌恶我父亲——而理由之一是妒嫉。”
而小说中借瓦尔特的口对凯蒂说的话:“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有论者认为这其实说的是毛姆的太太西莉尔。毛姆和他太太结婚后就后悔,他总觉得是西莉尔设下陷阱害得他娶她的。他们结婚后共同生活了十年(其间毛姆还不断带着同性密友出游),双方都感到这是不幸的十年。毛姆对西莉尔的恨伴随了他的一生,因此,在他笔下,是不可能找到感人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
五
《面纱》出版后两个月,正在热恋中的陆小曼就读了这部小说,在一九二五年六月二十八日的日记中,陆小曼写道:“因为没有气力所以耽在床上看完一本《The Painted Veil》,看得我心酸万分;虽然我知道我也许不会像书里的女人那样惨的。书中的主角为了爱,从千辛万苦中奋斗,才达到目的;可是欢聚了没有多少日子男的就死了,留下她孤零零的跟着老父苦度残年。摩!你想人间真有那么残忍的事么?我不知道为什么要为故人担忧,平空哭了半天,哭得我至今心里还是一阵阵的隐隐作痛呢!想起你更叫我发抖,但愿不幸的事不要寻到我们头上来……”
显然,陆小曼误读了《面纱》,却不幸而预示了她自己后来的命运。
(《面纱》[英]W.S.毛姆著阮景林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沃特是一个细菌学家,在一次舞会上爱上了来自中产家庭的吉蒂,但吉蒂对沃特没有感觉,当她无意中听到母亲的一个电话之后,她答应了沃特的求婚,并跟随沃特涉洋来到中国上海,其时是上世纪20年代,沃特在上海为英国政府的实验室工作。枯燥的生活使吉蒂被迷人的已婚男子,同时又是政府官员的查理引诱。沃特得知后非常恼怒,他决定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他给吉蒂两个选择,要么跟随他去梅潭府——一个霍乱正疯狂肆虐的重灾区,要么离婚——并且非常不体面。吉蒂在查理那里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非常失望地答应了沃特。
沃特来带梅潭府,跟随他一起前来的还有兵荒马乱、军阀割据、疾病肆虐、因外国殖民入侵而引发的无理由排外行为,等等。沃特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年灾民的救助当中去,吉蒂在百无聊赖地度过了一个月之后,终于决定跟随当地的修女一起做义工。沃特的无私行为感动了吉蒂,她试图重归于好,经过她的努力,在灾难和死亡面前,沃特原谅了她,这时候,周边灾区爆发了更大的疫情,为了阻止疫情的扩散,沃特和当地军方一起建造了难民营,以隔离疫情,遗憾的是在得知吉蒂怀孕后不久,沃特终于被病毒传染,不久离世,吉蒂离开了中国。
这就是好莱坞导演约翰•卡兰执导的新电影《面纱》的故事梗概,改编自毛姆的小说《华丽的面纱》,爱德华•诺顿和娜奥米•沃茨领衔主演,黄秋生、夏雨、吕燕配角。
从故事梗概就能看出来,这几乎又是一部灾难片。好莱坞有这个爱好,总是喜欢在灾难中寻找真谛,爱或者宽恕,似乎只有经历生与死的考验,人性中美好的部分才会得到彰显。我自己有一个看片经验,一般来说,结局是相互宽恕的,则主角有可能死亡,而历经灾难的考验且变得比新婚夫妻还恩爱的,主角必死无疑。仿佛所有不愉快的悲伤的记忆也随之而去,从而赚取观众更多的同情与眼泪。
发表于1925年的小说,时隔9年之后,曾经被搬上银幕,当时的主演是葛丽泰•嘉宝,据说此后还被改编过一次,但我们都无缘看到。我们看到的诺顿版已经基本远离了毛姆的原著精神,在毛姆的笔下,沃特医生不是中国的白求恩,而吉蒂同样没有得到灵魂的皈依,沃特带吉蒂到疫情严重的灾区,其动机可能是让吉蒂体面地死亡,从而达到报复的目的,不幸的是他报复了自己。在沃特死后,查理继续和吉蒂在一起。这样的结局显然不是传统价值观下读者所能忍受的,就毛姆本人一生对自己私生活总是小心翼翼而言,他也不能接受一个堕落的结尾,于是,原著的结尾是吉蒂做义工获得了新生,这和爱已经没有太大的牵连,而是责任。这是毛姆一贯的风格,刻薄而不堕落。虽然这个风格是通俗的,也是迎合的,但它显然比目前我们看到的电影结尾更具有现实意义。
《华丽的面纱》不是毛姆最好的小说,毛姆本人对自己的评价很谦虚:“我只不过是二流作家中排在前面的一个。”《面纱》曾被利顿•斯特雷切誉为,“二流小说中最好的”。这样的荣誉可能使毛姆微微觉得尴尬,但没有到影响他小说的创作,有做助产医师的经历使毛姆在处理沃特这个人物时驾轻就熟,甚至有评论认为沃特就是以毛姆自己为原型的。毛姆的很多小说总能找到现实的依据,《刀锋》影射了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月亮和六便士》说的是画家高更,他最著名的《人生的枷锁》,则是二合一,一部分以画家劳特累克为原型,另一部分则是自传,《寻欢作乐》说的是哈代……就是小说《面纱》,在第一次出版后,也有人找到了自己的原型,那就是与沃特同名的香港助理布政使雷恩(原著中故事的发生地就是香港,而不是电影里的上海),他起诉毛姆在小说中恶意中伤他,为了避免麻烦,毛姆值得改名,并把书收回来重印。
女人在毛姆的小说里一旦成了主角,则很有可能变成毛姆个性的牺牲品。创作《面纱》的十年前,也就是1915年,毛姆与茜瑞生了一个女儿,此时的茜瑞是有夫之妇,次年成功离婚之后才正式与毛姆结婚。但这次婚姻对于茜瑞来说是一场悲剧,因为两年前,毛姆在西线服役时认识了小他18岁的美国青年哈克斯顿,两人发生了长达30年的同志恋情,直到哈克斯顿离世。因此在与茜瑞结婚之后,毛姆便与哈克斯顿携手同行,游览了中国、印度、拉美等地。毛姆是口吃患者,而哈克斯顿正好成了他与外界连接的桥梁,在旅行过程中,哈克斯顿提供了大量的奇闻轶事,这正好为毛姆的创作提供了便利。因此,在饱受了长期的冷落之后,1927年茜瑞与毛姆离婚。
在原著中,吉蒂的角色并不受人欢迎:“吉蒂成了一朵交际花。她既美丽又风趣,很快便使十多位男士坠入爱河。不过他们当中没有一个合适的,吉蒂高雅地与他们继续友好地交往,同时小心和他们保持着距离。”“吉蒂和每个人打情骂俏,同时从不忘了在这群男士中挑拨离间,从中取乐”……你可以在阅读中感觉到毛姆刻薄的个性,在发现吉蒂的私情之后,沃特就变成了毛姆自己:“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为了欣赏你所热衷的那些玩意我竭尽全力,为了向你展示我并非不是无知、庸俗、闲言碎语、愚蠢至极,我煞费苦心。我知道智慧将会令你大惊失色,所以处处谨小慎微,务必表现得和你交往的任何男人一样像个傻瓜。我知道你仅仅为了一己之私跟我结婚。我爱你如此之深,这我毫不在意。”毛姆之所以被后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同时又是最流行的通俗小说家,其中也许包含着在作品里毛姆从不隐讳自己的个性与观点这个原因,除了同志恋情。毛姆的创作从不违反人性,在沃特与吉蒂的关系上同样如此,“她承认沃特有着让人钦佩的人品,但不幸的是她偏偏没有喜欢他,却只是厌烦。”品质从来就不是决定爱情的唯一要素。在毛姆看来,爱决不是一种包治百病的救赎,否则他大可使吉蒂洗心革面,而沃特亦对她钟爱有加,就像电影里说的那样。显然,那样做,就不是毛姆了。
需要告诉大家的是,爱德华•诺顿的表演真棒。如果说这个故事既通俗又乏善可陈的话,那么我告诉你,有诺顿在,电影就会很好看。请问你还记得他与罗伯特•德尼罗狂飙演技并且几乎不分伯仲的《大买卖》吗?据说为了《面纱》,已经是中国通的诺顿足足准备了六年,他在电影里加入了原著中没有提及的历史背景与当时的政治局势,使电影更为真实。而他的演技,当然是我一如既往的评价——简直没说的。
沃特来带梅潭府,跟随他一起前来的还有兵荒马乱、军阀割据、疾病肆虐、因外国殖民入侵而引发的无理由排外行为,等等。沃特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年灾民的救助当中去,吉蒂在百无聊赖地度过了一个月之后,终于决定跟随当地的修女一起做义工。沃特的无私行为感动了吉蒂,她试图重归于好,经过她的努力,在灾难和死亡面前,沃特原谅了她,这时候,周边灾区爆发了更大的疫情,为了阻止疫情的扩散,沃特和当地军方一起建造了难民营,以隔离疫情,遗憾的是在得知吉蒂怀孕后不久,沃特终于被病毒传染,不久离世,吉蒂离开了中国。
这就是好莱坞导演约翰•卡兰执导的新电影《面纱》的故事梗概,改编自毛姆的小说《华丽的面纱》,爱德华•诺顿和娜奥米•沃茨领衔主演,黄秋生、夏雨、吕燕配角。
从故事梗概就能看出来,这几乎又是一部灾难片。好莱坞有这个爱好,总是喜欢在灾难中寻找真谛,爱或者宽恕,似乎只有经历生与死的考验,人性中美好的部分才会得到彰显。我自己有一个看片经验,一般来说,结局是相互宽恕的,则主角有可能死亡,而历经灾难的考验且变得比新婚夫妻还恩爱的,主角必死无疑。仿佛所有不愉快的悲伤的记忆也随之而去,从而赚取观众更多的同情与眼泪。
发表于1925年的小说,时隔9年之后,曾经被搬上银幕,当时的主演是葛丽泰•嘉宝,据说此后还被改编过一次,但我们都无缘看到。我们看到的诺顿版已经基本远离了毛姆的原著精神,在毛姆的笔下,沃特医生不是中国的白求恩,而吉蒂同样没有得到灵魂的皈依,沃特带吉蒂到疫情严重的灾区,其动机可能是让吉蒂体面地死亡,从而达到报复的目的,不幸的是他报复了自己。在沃特死后,查理继续和吉蒂在一起。这样的结局显然不是传统价值观下读者所能忍受的,就毛姆本人一生对自己私生活总是小心翼翼而言,他也不能接受一个堕落的结尾,于是,原著的结尾是吉蒂做义工获得了新生,这和爱已经没有太大的牵连,而是责任。这是毛姆一贯的风格,刻薄而不堕落。虽然这个风格是通俗的,也是迎合的,但它显然比目前我们看到的电影结尾更具有现实意义。
《华丽的面纱》不是毛姆最好的小说,毛姆本人对自己的评价很谦虚:“我只不过是二流作家中排在前面的一个。”《面纱》曾被利顿•斯特雷切誉为,“二流小说中最好的”。这样的荣誉可能使毛姆微微觉得尴尬,但没有到影响他小说的创作,有做助产医师的经历使毛姆在处理沃特这个人物时驾轻就熟,甚至有评论认为沃特就是以毛姆自己为原型的。毛姆的很多小说总能找到现实的依据,《刀锋》影射了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月亮和六便士》说的是画家高更,他最著名的《人生的枷锁》,则是二合一,一部分以画家劳特累克为原型,另一部分则是自传,《寻欢作乐》说的是哈代……就是小说《面纱》,在第一次出版后,也有人找到了自己的原型,那就是与沃特同名的香港助理布政使雷恩(原著中故事的发生地就是香港,而不是电影里的上海),他起诉毛姆在小说中恶意中伤他,为了避免麻烦,毛姆值得改名,并把书收回来重印。
女人在毛姆的小说里一旦成了主角,则很有可能变成毛姆个性的牺牲品。创作《面纱》的十年前,也就是1915年,毛姆与茜瑞生了一个女儿,此时的茜瑞是有夫之妇,次年成功离婚之后才正式与毛姆结婚。但这次婚姻对于茜瑞来说是一场悲剧,因为两年前,毛姆在西线服役时认识了小他18岁的美国青年哈克斯顿,两人发生了长达30年的同志恋情,直到哈克斯顿离世。因此在与茜瑞结婚之后,毛姆便与哈克斯顿携手同行,游览了中国、印度、拉美等地。毛姆是口吃患者,而哈克斯顿正好成了他与外界连接的桥梁,在旅行过程中,哈克斯顿提供了大量的奇闻轶事,这正好为毛姆的创作提供了便利。因此,在饱受了长期的冷落之后,1927年茜瑞与毛姆离婚。
在原著中,吉蒂的角色并不受人欢迎:“吉蒂成了一朵交际花。她既美丽又风趣,很快便使十多位男士坠入爱河。不过他们当中没有一个合适的,吉蒂高雅地与他们继续友好地交往,同时小心和他们保持着距离。”“吉蒂和每个人打情骂俏,同时从不忘了在这群男士中挑拨离间,从中取乐”……你可以在阅读中感觉到毛姆刻薄的个性,在发现吉蒂的私情之后,沃特就变成了毛姆自己:“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为了欣赏你所热衷的那些玩意我竭尽全力,为了向你展示我并非不是无知、庸俗、闲言碎语、愚蠢至极,我煞费苦心。我知道智慧将会令你大惊失色,所以处处谨小慎微,务必表现得和你交往的任何男人一样像个傻瓜。我知道你仅仅为了一己之私跟我结婚。我爱你如此之深,这我毫不在意。”毛姆之所以被后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同时又是最流行的通俗小说家,其中也许包含着在作品里毛姆从不隐讳自己的个性与观点这个原因,除了同志恋情。毛姆的创作从不违反人性,在沃特与吉蒂的关系上同样如此,“她承认沃特有着让人钦佩的人品,但不幸的是她偏偏没有喜欢他,却只是厌烦。”品质从来就不是决定爱情的唯一要素。在毛姆看来,爱决不是一种包治百病的救赎,否则他大可使吉蒂洗心革面,而沃特亦对她钟爱有加,就像电影里说的那样。显然,那样做,就不是毛姆了。
需要告诉大家的是,爱德华•诺顿的表演真棒。如果说这个故事既通俗又乏善可陈的话,那么我告诉你,有诺顿在,电影就会很好看。请问你还记得他与罗伯特•德尼罗狂飙演技并且几乎不分伯仲的《大买卖》吗?据说为了《面纱》,已经是中国通的诺顿足足准备了六年,他在电影里加入了原著中没有提及的历史背景与当时的政治局势,使电影更为真实。而他的演技,当然是我一如既往的评价——简直没说的。
改编自小说的电影往往有所不同,通常会令原著的风格不同程度的流失,国内国外的电影无不如此,苏童的《妇女生活》被侯咏改编成电影,全然没有了苏童灰暗慵懒的文风,而影片《面纱》同样丧失了毛姆笔峰流转的冰冷。虽然在影片结尾处诺顿所饰的费恩同样死去了,不过影片与小说对女主人公的不同处理却显出冷暧两重风格,或许毛姆的小说更加现实,以悲剧收尾的影片却透射出一番暖意。
爱德华诺顿想让影片充满中国风格,于是特意到中国来取景,并同样对故事的中国背景作了适当的改变,虽然好莱坞的影片要完全凸现中国是不太容易,但个人感觉影片《面纱》在这方面还是做得足够好了,毕竟以西方视角来完全真实地展现中国是不切实际的。影片中切实地加入了二十年代中国反帝运动的风潮,将中西文化的冲突放置在爱情故事的背后,使这部影片的故事建立在更具可信度的历史背景下,虽然这其中也有小小的纰漏,但是不可否认这使小说单纯关注爱情的主题得以扩展,使得影片的内容更为丰富。作为外来者的费恩夫妇与中国人在文化认识上的差异,以及帝国主义殖民时代下对外来者抵制的盲目性等,影片都有所触及,不过在这样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影片中也不可能挖掘得更深。
在影片中出现的中国人物大都面目模糊,这也是好莱坞电影的局限性,相比较夏雨、吕燕所饰角色的可有可无,黄秋生所饰的军官则要丰富许多。影片对黄秋生这个人物的背景还是作了铺垫,一个去过海外的中国军人,在旧军阀年代具有革命倾向的新军人。他对费恩夫妇的到来最初还是抱有抵触性的,但是由于比更多普通中国人接触过更多新思想,以及同费恩的深入交流,他最终还是同费恩成为了朋友,通过自己的方式帮助费恩向督军要到了帮助。督军、团长及费恩三人的一场戏虽然不长,但却很精彩,三人之间的对话呈现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现状,构画出费恩的古板性格,最重要的是表达出对于西方人想用自己的科学和知识来改变中国的自大想法是难以实现的。由此也看得出影片在中国的内容上还是做足了功课,黄秋生在影片放弃了肢体表演的方式,以配合影片内敛的风格在表演上也含蓄了许多。
抛开小说来谈电影的爱情主题,影片中的丈夫费恩属于典型的英国刻板绅士形象,一位生活没有情趣且热衷于实干的科学家,有着深厚的理性色彩。而作为妻子吉蒂明显属于那种娇纵反叛的大家小姐,对于生活更多的是充满感性色彩。这样看似矛盾的夫妻关系,以及他们未爱先结婚的故事,放置于今日也比比皆是,这是一个看起来永恒的婚姻命题。如《理智与情感》中所写的那样,大户人家女子的唯一归宿便是出嫁,这种传统延续到二十世纪初也未曾有所改变,吉蒂的父母巴不得将女儿快点送出门,吉蒂嫁给费恩也属于一种逆反心理的使然,早日摆脱父母的责难。而一段无爱情铺垫的婚姻便意味着彼此关系的不牢固,贝蒂的性格注定她难以抵挡诱惑,出轨成为理所当然。
远赴霍乱疫区是费恩对妻子背叛的惩罚,这种处罚方式甚至有些带有自虐的倾向,仿佛带有对自己不明智的爱的愤怒。用死亡的恐惧和孤独来惩罚娇纵的妻子,就象是一种磨砾,令一直深藏闺中的贝蒂从心理上得以成熟,也渐渐认识和了解了自己的丈夫,并看到了他工作的伟大性,于是从了解转向爱恋。这种先结婚后恋爱的模式,在中国其实也很常见,日久总会生情,太多人的婚姻便是如此建立起来。但是这样的爱情有时也并不牢固,因为这样的爱情是在一个危险封闭的空间中滋生,没有其他选择同样也没有诱惑,所以缺少考验。在小说中女主人公是被男主人公所感动,而影片却让贝蒂死心塌地爱上了费恩,在回到伦敦后还是拒绝了情人的邀请,这是不同的结尾,却折射出原作者与导演不同的观点,或许小说可以写得更深刻更现实些,而电影有时候却不得不考虑大众的口味,温暧点总比冰冷点好。
影片的故事不离奇也不曲折,平平淡淡中规中矩,没有杀戮、性爱等一切惊世骇俗的卖点,只是在细腻之中显露着点点平淡如水的美,这种美远不同于张艺谋在《黄金甲》里用浓烈的色彩所呈现的感官之美,只是几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闪烁。有时候变态夸张的故事更容易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而讲好一个平淡的故事却不那么引人注意,从这个层面来讲拍好一部《面纱》更难过拍一部《黄金甲》。
爱德华诺顿想让影片充满中国风格,于是特意到中国来取景,并同样对故事的中国背景作了适当的改变,虽然好莱坞的影片要完全凸现中国是不太容易,但个人感觉影片《面纱》在这方面还是做得足够好了,毕竟以西方视角来完全真实地展现中国是不切实际的。影片中切实地加入了二十年代中国反帝运动的风潮,将中西文化的冲突放置在爱情故事的背后,使这部影片的故事建立在更具可信度的历史背景下,虽然这其中也有小小的纰漏,但是不可否认这使小说单纯关注爱情的主题得以扩展,使得影片的内容更为丰富。作为外来者的费恩夫妇与中国人在文化认识上的差异,以及帝国主义殖民时代下对外来者抵制的盲目性等,影片都有所触及,不过在这样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影片中也不可能挖掘得更深。
在影片中出现的中国人物大都面目模糊,这也是好莱坞电影的局限性,相比较夏雨、吕燕所饰角色的可有可无,黄秋生所饰的军官则要丰富许多。影片对黄秋生这个人物的背景还是作了铺垫,一个去过海外的中国军人,在旧军阀年代具有革命倾向的新军人。他对费恩夫妇的到来最初还是抱有抵触性的,但是由于比更多普通中国人接触过更多新思想,以及同费恩的深入交流,他最终还是同费恩成为了朋友,通过自己的方式帮助费恩向督军要到了帮助。督军、团长及费恩三人的一场戏虽然不长,但却很精彩,三人之间的对话呈现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现状,构画出费恩的古板性格,最重要的是表达出对于西方人想用自己的科学和知识来改变中国的自大想法是难以实现的。由此也看得出影片在中国的内容上还是做足了功课,黄秋生在影片放弃了肢体表演的方式,以配合影片内敛的风格在表演上也含蓄了许多。
抛开小说来谈电影的爱情主题,影片中的丈夫费恩属于典型的英国刻板绅士形象,一位生活没有情趣且热衷于实干的科学家,有着深厚的理性色彩。而作为妻子吉蒂明显属于那种娇纵反叛的大家小姐,对于生活更多的是充满感性色彩。这样看似矛盾的夫妻关系,以及他们未爱先结婚的故事,放置于今日也比比皆是,这是一个看起来永恒的婚姻命题。如《理智与情感》中所写的那样,大户人家女子的唯一归宿便是出嫁,这种传统延续到二十世纪初也未曾有所改变,吉蒂的父母巴不得将女儿快点送出门,吉蒂嫁给费恩也属于一种逆反心理的使然,早日摆脱父母的责难。而一段无爱情铺垫的婚姻便意味着彼此关系的不牢固,贝蒂的性格注定她难以抵挡诱惑,出轨成为理所当然。
远赴霍乱疫区是费恩对妻子背叛的惩罚,这种处罚方式甚至有些带有自虐的倾向,仿佛带有对自己不明智的爱的愤怒。用死亡的恐惧和孤独来惩罚娇纵的妻子,就象是一种磨砾,令一直深藏闺中的贝蒂从心理上得以成熟,也渐渐认识和了解了自己的丈夫,并看到了他工作的伟大性,于是从了解转向爱恋。这种先结婚后恋爱的模式,在中国其实也很常见,日久总会生情,太多人的婚姻便是如此建立起来。但是这样的爱情有时也并不牢固,因为这样的爱情是在一个危险封闭的空间中滋生,没有其他选择同样也没有诱惑,所以缺少考验。在小说中女主人公是被男主人公所感动,而影片却让贝蒂死心塌地爱上了费恩,在回到伦敦后还是拒绝了情人的邀请,这是不同的结尾,却折射出原作者与导演不同的观点,或许小说可以写得更深刻更现实些,而电影有时候却不得不考虑大众的口味,温暧点总比冰冷点好。
影片的故事不离奇也不曲折,平平淡淡中规中矩,没有杀戮、性爱等一切惊世骇俗的卖点,只是在细腻之中显露着点点平淡如水的美,这种美远不同于张艺谋在《黄金甲》里用浓烈的色彩所呈现的感官之美,只是几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闪烁。有时候变态夸张的故事更容易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而讲好一个平淡的故事却不那么引人注意,从这个层面来讲拍好一部《面纱》更难过拍一部《黄金甲》。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