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萨姆·门德斯
编剧: 小威廉·保尔斯 / 安东尼·斯沃福德
主演: 杰克·吉伦哈尔 / 杰米·福克斯 / 彼得·萨斯加德 / 卢卡斯·布莱克 / 布莱恩·格拉格提 / 更多...
类型: 剧情 / 传记 / 战争
官方网站: http://www.jarhead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德国
编剧: 小威廉·保尔斯 / 安东尼·斯沃福德
主演: 杰克·吉伦哈尔 / 杰米·福克斯 / 彼得·萨斯加德 / 卢卡斯·布莱克 / 布莱恩·格拉格提 / 更多...
类型: 剧情 / 传记 / 战争
官方网站: http://www.jarhead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德国
又是一部战争电影,讲的是海湾战争,印象中的战争电影往往以越战,二战为主,很少提及海湾战争,首先战争片涉及的主要还是道德判断问题,战争作为利益与政治的继续,直接关乎正义与公理,放在海湾战争之中似乎就很难拿捏了,想必大多数美国导演也不会想干这费力又不讨好的差事;其次,大多数战争片都将卖点集中在了战场的动作场面本身,创造各种各样的视觉奇观,来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从而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这也是商业电影的必然之路,而在海湾战争这场强弱分明的战争中,想要创作如此视觉奇观显然要比前两者来的难,搞不好还会过火,被口味日渐挑剔的观众视为烂片。而在这样的前提下,导演萨姆.门德斯则是利用了“没有战争场面的战争电影”这一噱头,拍摄了这样一部充满野心但又不太称职的反战电影。
片名中所说的锅盖头是指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有人说他们的军帽和头型像锅盖,所以称其为锅盖头,而另一方面导演在影片中则用锅盖头隐喻这些满脑空空,混沌懵懂的“杀人机器”,这场战争在摧残着他们的人性,他们在严酷的沙漠中,在苛严的军队中,慢慢变得野蛮,残忍。整部影片采用了简单的线性叙事,以海军陆战队狙击手斯沃夫特的主观第一视角展开叙述,而穿插在片中的标示时间与地点等,加上一些场景采用的手提拍摄方式超脱冷静,增强了影片的“日记体”感觉。
如大多数反战影片一样,《锅盖头》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战争中一个个被扭曲的人性上,斯沃夫特则是他们中的代表,从进入军营受训,到战场上的漫长等待,再到最后返乡,从热情到恐惧,从放纵的杀戮欲到自杀的想法,都是转念之间,在经历过这场战争之后,他们再也无法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当中,游离于现实之外,最终导致悲剧,这一点在《兄弟连》最后一集中也有所体现,在作者的回忆录中也曾提到战争使他无法再相信别人,工作与感情都无法与人建立良好关系,很长时间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片中有好多场景设置也与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很相像,比如叫嚣的长官和新兵训练的场景,虽然缺少了库式的讽刺感,但也无疑是对库布里克的致敬。
本片中演员的表演多少掩盖了电影表现力不足和对人物刻画的缺陷,新科影帝杰米.福克斯,偶像演员杰克.格莱昂哈尔,还有出现在《美国丽人》中的克里斯.库伯,都有较为精彩卖力的表演。说道杰米.福克斯,总觉得他在走黑人影帝影后丹泽尔.华盛顿和哈里.贝瑞的老路,从此之后再没有出彩得表演,而是一再接拍商业烂片,比如去年的《绝密飞行》,而在《锅盖头》中,他总算是挽回了一些颜面,但也只是算是中规中矩。而杰克.格莱昂哈尔算是好莱坞近年来最大的发现,他演绎的主角斯沃夫特复杂,立体,可信,从当初《死亡幻觉》《后天》中的大男孩一跃成为男人,如同整部影片所经历的成熟过程一样,他还出现在李安的《断臂山》中,那里的表演更加精彩,他也凭此片获得了今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可谓前途无量。
关于配乐,萨姆.门德斯延续了与托马斯.纽曼的合作,音乐不错,纽曼的音乐品质依旧很高,但较其前作《美国丽人》《毁灭之路》来说还是差了些,仿佛有些游离于影像之外的感觉。更值得一提的则是在影片中出现的那些耳熟能详的乐队歌曲,其中还有Nirvana,Public Enemy,The Door等等,倒是很好的把握住了主旋律。
为什么说《锅盖头》是一部野心之作呢?首先就要看看导演的大名,萨姆门德斯,仅凭处女作《美国丽人》就轻松拿走五座小金人,而后作品《毁灭之路》也是好评如潮,再加上那所谓“没有战争场面的战争片”的噱头,在善于把握人物心理活动的萨姆门德斯来说应该驾轻就熟,影片仿佛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但《锅盖头》又可以说是有点令人失望,不知是门德斯是像从此就吃《美国丽人》的老本儿还是怎的,在《锅盖头》中有些缩手缩脚,完全没有了《美国丽人》那样针针见血的犀利感,有些场景也是做得不到位,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的感觉,整部影片没有加入任何个人观点,对整个战争深处更肮脏的东西挖掘不足以及对人物刻画方面有的地方用力过猛而有的地方太肤浅都成为了此片的硬伤,此方面奥斯卡也已经做出回应,看看今年的奥斯卡提名,已经寻不到《锅盖头》的任何痕迹了...
上次M请吃饭,和他聊起《孤独的生还者》,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拍摄的电影(有兴趣是可以看我朋友圈里前面发过的介绍),其实那时自己还没从看完电影后的热血沸腾中走出来,M的冷静自然出乎我的意料,他说像他一样的很多海豹突击队员都读过这本书,但他对电影没有兴趣,我问是因为里面的情节会勾起不愉快的回忆吗?他说不是,因为书和电影都太假,电影中讲到几名海豹突击队员对抗250名塔利班,但实际上是多少塔利班呢?连25都不到!然后他教了我一个词:propaganda-宣传工具,这部好莱坞电影只是美国政府宣传工具的一部分,他推荐我看jarhead——另一部关于战争的好莱坞电影,很多美国人不喜欢这部电影,但是它很真实,这是M实际经历的战争的样子
所以夸大、美化、神话英雄并非中国人的专利,但是毕竟美国观众智商都很正常,所以他们的战争影视作品里还不至于有朝天空扔手榴弹炸下敌人飞机的情节
看完电影最后才发现导演是山姆门德斯,顺便推荐他的公路电影《德州巴黎》
昨天晚上看了锅盖头。本来是冲着杰克吉伦哈尔去的,他最近很火,不过《断背山》我没有看过,我以前只看过他演的讲自虐癖的影片《秘书》。另外让我感兴趣的就是除了2战,越战,讲其他的战争的电影太少了,这次终于又有了一部关于海湾战争的电影,所以很感兴趣。
不过看完了觉得,表现战争的电影都是差不多的。
本来是想看个战争片让自己爽一下,没想到看完才知道这是一部“不开枪的战争片”。后来看到大部分的影评都将它和《陆军野战医院》相提并论。而我觉得里面的黑色幽默成分和《第二十二条军规》也十分的相象。在一些具体的表现手法上,比如遇到炸弹在身边不断爆炸的时候,就用静音来表现主人公的shock,或者是大家列队前进的时候,有一个人非常激动的到处乱跑,然后就突然遇到了袭击等,好像许多电影里都是这么表现的。
当然,海湾战争是一场与众不同的现代战争,所以这部电影也是一部现代战争电影,而当它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是,你就会觉得它不是现代,而是后现代了。
电影中的开始部分,新兵们接受训练,大声喊叫的sargent等,还和以前的越战电影十分相象,但过了不久,就显现出了时代的差异。有一场,是海军陆战队员们在影院里看《现代启示录》,群情激愤。而当他们到了沙漠里后,营地里播放的再也不是大门的摇滚乐,而是强劲Hip-Hop音乐,片中有一场,当响起了大门的《break on through to the other side》的时候,一个哥们说,这是越战的音乐了,有没有新鲜点的。
而片中最后现代的一场,是他们在油井被点燃的沙漠里行军,四周都是黑色的浓浓的烟柱。然后下起了石油雨,天黑了,被点燃的油井发出红色的火光,天空责备黑烟完全笼罩,队员们全身都覆满了石油。这一段看起来,简直像科幻片中的场景。而穿着沙漠迷彩的队员们在沙漠中行进时,摄影又故意把画面弄得过亮,更增加了这种超现实的感觉。
最近看战争电影我总是会觉得是在看电游,看到斯沃福斯和特洛伊去执行狙击任务是,我觉得这画面简直就是从三角洲特种部队里截下来的。
Jarhead
导演:Sam Mendes
主演:Jake Gellenhaal、Travis Aaron、Laz Alonso
又是一部反战电影,一个长相酷似吴大维的海军陆战队小兵,来到了海湾,准备“kick some Iraq asses”。
遗憾的是,在经过了酷似《全金属外壳》和《阿甘正传》般一通疲惫的训练后,在把《现代启示录》当作战前动员片看完后,在同美丽空姐吻别之后,这些傻小子们很快发现自己在沙漠里根本无事可干,除了戴着傻乎乎的防毒面具触地得分,在记者面前脱衣服,以及过了一个疯狂又郁闷的战场圣诞之外,他们就只能等待。我想,在这个时候,他们如果不是急于想回家,就是一定很羡慕他们的空军兄弟们,至少可以在沙漠风暴中扔下一堆炸弹。
毫无疑问地,吴大维被女朋友飞了,更惨的是有人在A片中看见了自己的老婆,一肚子怨气的他们不知如何发泄,只好闷在沙漠中发疯,完成“傻小子-杀戮机器-空虚、放纵而孩子气的小兵-疯子”的转变,而这些统称为-Jarhead。
一枪没开但却领教了炮弹滋味的吴大维们回到了美国,才觉得,战争真是狗屎。
Jake Gellenhaal剪掉头发后真的很像吴大维…….
配乐很棒。
PS:顺便谴责我打cs时的队友,人家狙击小组,一个sniper,一个M16掩护,你们呢?拿着M4跑得影子都没了,我还得胆战心惊拿着小手枪往前摸。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