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出名了,就会有利益,你的资历学识如果配不上你的财富,你就得经受别人对你的揭老底。我把薛兆丰的书看完了,我觉得这是一本不错的经济学入门读物。但是薛兆丰对自己的包装,后来看到他又去参加网络综艺,还总爱提自己在北大教书,我总觉得这人学问一般(虽然我比不上他,但是有更牛的大神站出来揭他老底了),就是营销能力或者背后的营销团队还是很厉害的。
我觉得他和吴晓波是一类人,写点普通读者茶余饭后的经济学或者财经读物还是可以的。吴晓波的《大败局》和《激荡三十年》都是很优秀的财经纪实文学。但是这两年赶上了知识付费的风口,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出来教人点东西了,教你科学育儿、教你投资理财、教你好好说话......其实都是折腾那点二手知识。你怎么说呢?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我看了很久看的真的很慢,那些正文的东西我一看就明白了,但是后面的习题,我真不能闭着眼睛就答对,还是需要花时间去体会的,可能再拿出所有的业余时间读个两三个月才能敢说自己读完了《经济学原理》。但是这些网红财经作家的书吧,我一读就读完了,碎片时间利用上了,读完了我还觉得自己挺懂的,遇到什么事儿我还挺愿意拿经济学的思维去套用一下,阅读体验真是棒棒的。但是要是不甘心去系统学习一下吧,人家大师的书就真不能一目十行,读到飞起了。
网红经济学家财经作家们,真的很难评价,没他们的书我真的提不起兴趣去想什么经济学问题和赚钱的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是把我领进门了,但是不能把他们当成师父,因为他们最多就是这个领域的大师兄,人家真正的大师级人物的作品就在那里,让你学,你为什么听那些二手经济学家的课呢?我不知道,也许网红经济学家也正在把一门严肃认真的学问慢慢娱乐化了,就像他们自己一样。
最近想要了解奥派经济学,关注了连岳,菁城子的公众号,他两都是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大致观点都是,zf管制都是不好的,支持绝对市场自由化。后据闻薛兆丰也是奥派的,我一好友也是薛兆丰得到APP的忠实粉丝,经常发表一些看似离经叛道的言论,所以我买下这本书作为了解,还有两本经济学的书目前还在阅读,所以对奥派,还有其他经济学派的理解肯定是有不足的。
薛:人是理性自私的,所以zf的政策具体落实的时候,人会相应地作出应对,zf的政策就没用了。
薛:歧视不可避免,歧视都会付出代价,现实中歧视往往是有原因的。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下,歧视往往也是有效率。
薛:价格不是由成本决定,而是由供求关系决定。供求关系,最终的价格是因,成本是果。
薛:监管要看边际效应,让防范成本最小。
薛:价格管制,规定房东房子以低于市场价格出租,房东筛选房客,其他成本就会上升。
薛:春运火车票价还不够高,春节回家过年不是刚需,火车票是商品,黄牛党是替社会减少了无谓排队损失。(美国房租管制)
薛:通过收取拥堵费来治理交通拥堵,筛选的不是贫富,而是需要。(美国实时路权拍卖系统)
薛:竞争之下同工不同酬现象趋于消失,所以推出不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最低工资法导致失业率增加。统计:最低工资每增加1美元,失业率增加千分之一。
薛:让学位成为商品,不然学区房就成了商品,造成改付给学校的钱,付给了房地产商。
我的一点点不成熟的看法。
薛是自由市场主义者,推崇zf管制越少越好,政策往往都是好心做坏事,开放市场,让一切东西成为商品,以价格作为筛选标准,因为这样做效率最高。薛的一些理论有其内在推理,很多时候也能逻辑自洽。例如在举例同工不同酬,同工情况下,给男性100元,女性80元,然后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下,最终偏见更少的商家会请更多的女性员工,从而企业更有竞争力,最终所有商家为了竞争都不得不聘请女性员工,然后最终男性女性的工资都会趋于相同。由此推出在一个充分竞争的自由市场,不存在同工不同酬,也不会存在对女性歧视。
然而歧视是存在的,参考《从0到1》,传统古典音乐行业一直对女性有歧视,认为女性无法胜任大提琴等乐队重要位置。整个行业都对女性存在偏见,所有乐队的首席乐手都只会聘请男性,即便乐队之间存在充分的竞争,也没有实际的改变。女性连80元进入行业的资格都无法获得,这里自由市场就不起作用,最终通过法律,女性的权益得到保证,这里靠的是zf的反歧视法。
薛反对zf管制,认为人是趋利的,总会绕过管制,让zf的管制失效。zf禁毒,导致毒品在黑市流通,而且zf禁毒力度越大,毒品的价格反而会上升,反而促进贩毒,所以推出zf禁毒是错误的,应该开放毒品自由市场交易,这是薛的逻辑。想到美国的禁酒令,也是美国政客为了获取妇女选票的决定。禁酒,导致酒在黑市流通,黑帮也在那段时间壮大,因为酒在美国是有深刻的文化基础的,不可能禁酒成功?但是如此说来,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完全禁止成功的,黑市上总会有枪支,毒品在流通。
其实很多时候,争论的点其实在于,什么应该拿来管制,什么应该拿来作商品自由流通。就像我们在讨论自由跟平等一样,什么是人的基本权利,应该拿来平等。薛永远站在自由的一边,认为所有东西都是商品,不应该拿来平等,不应该被管制,一旦被管制就违反经济学规律。
一条道路拥挤,本来只能容纳1千人出行,因为免费每天都有2千人使用造成拥堵,薛建议通过收取拥堵费,把需求没那么迫切,不愿支付拥堵费的人筛选出去。假如收取500元的过路费,相信这条道路的出行人数会大大减少,再也不会发生拥堵,经济学家大呼:看吧,我解决了道路拥挤问题。那些被筛选的人的出行问题怎么解决,是因为他们的时间成本低,所以就让他们绕路,花更多的时间。薛认为,富人应该享有优先权,所以大家才会想要成为富人,如果社会上所有资源都是平等分配,这种公平是对富人不公平。
可能理想情况的解决方案是,所有人都能通过最节省时间的方式出行,即不去伤害那部分不愿支付拥堵费的人。而是通过城市规划,道路管理合理化解决所有人的出行问题。但是这可能不现实,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就因为资源只有那么多,所以任何政策不可能面面俱到,肯定会有人获益,也就会有人受伤。在想,人类是特别占用资源的物种,人类有很多的欲望,而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没那么占用资源的机器人物种是不是更好地替代人类?
自由市场主义总是给我那么一种感觉,就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做,美其名为自由。薛在谈最低工资保障法时,也是全然不谈其带来的好处,通篇只谈最低工资保障法的负面作用。假设薛的理论正确,提高最低工资,会提高失业率。反之,那为了降低失业率,降低最低工资或者不设最低工资就好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的,立法让一部分收益,肯定会有另外一部分人受到伤害。一项政策带来的都是正面作用,这在现实中可能吗?
薛认为政策的制定者没有考虑人的行为,法律是理想的,现实是人会千方百计绕过法律漏洞,所有政策都是徒劳的,但前面薛却说政策是带有负面作用的,这里似乎自相矛盾。既然说现实中人都会找到方法绕过法律,所以推出政策对自由市场的大局没有影响,什么都影响不了自由市场,所以何来的负面作用?
价格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是因,成本是果。薛认为价格多少完全跟成本无关,而且人们愿意为这个商品付出的代价有关。一个苹果,人们愿意付5元,这个决定了其生产环节的成本,而不是生产成本决定最终价格。但是,假设突然其中一家苹果商通过创新发明,提高了生产力,原来生产每个苹果的成本从2元变成1元。他可以选择继续卖5元一个苹果,因为这是市场价格。但是苹果商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增加市场份额,把苹果降到4.5元,于是大部分人都买他的苹果。人们最终只愿意付出4.5元一个苹果,那这个价格是不是还跟成本无关?
最后总结一下,书虽然很厚,有500多页,跟读社科类的书一样,例子多,能量密度不大,而且薛能用简单的方法讲清楚涉及的经济学理论,所以成了畅销书。奥派的经济学观点在我这种外行人看来有点离经叛道,直觉上我会倾向于支持凯恩斯主义,还是多看一些经济学书籍再下定论。
建议优先在得到买课。(学习了课和买了讲义做了对比之后,纯粹记录学习感受)。
首先,这本讲义只收录了第一版课程表的118讲,但得到课堂的最新课程表一共有210讲。新增近100讲的课堂内容主要在102讲后,内容是更为深刻的部分,包括公司治理,商业竞争,企业垄断,倾销,垂直限制,政治与法律,经济学人介绍,和一些拓展应用的经济学知识。额,应该是来不及再版吧,不日会再出修订本的吧。
其次,这本讲义,只收录了周一到周四的讲义内容,没有收录各种教授的临时加餐&直播应答&周五学员互动答疑和学员精彩回答黑板报&周六的预习问题和学员精彩回答&周日经济学词典。其中,学员精彩回答和教授的每周答疑,是我自认为最精华的部分,真正学以致用整合知识的部分。
窃以为得到课堂的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导师和学习者的强互动性,每节课上墙的评论的质量都非常高,点赞数高的评论含金量有时不亚于教授的课堂。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得到课堂设计按照一周的周期进行:工作日每天10分钟的课堂结束后教授会留一道思考题,评论区可以大家畅所欲言回答;周五是每周的思考题答疑时间,会有优秀答案的汇总和教授个人insight的论断和经济学学科层面的回答,教授还会留辩论题;周六是每周的预习时间,会有几道思考题,也非常具有启发性;后来周日还有经济学词典,这个我没怎么看过,不予评论。
不和得到课堂的版本比较,单论讲义本身,对比其他市面上的经济学通俗读本,他的系统性全面性趣味性的优点,非常明显。
薛教授将经济学中的概念与原理结合了日常人们关心的现实话题进行有机的糅合,既能让初学者明白到一些普世的经济学分析逻辑,极具应用性地提高生活智慧的同时,又能让人初步了解到各种大经济学家重要的学术成就的大致内容。不过,因为本来就是得到语音课堂的专栏文稿整理出书,更多是使用口语的表达习惯和适应听众的脑回路,在书本的行文上确实是区别于反复修改校正的书面语出版物的。
同时,因为作者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法律经济学,当中援引了大量的有意思的欧美判例和法官判词,从经济学角度重新释义许多公共决策的来龙去脉,也会提出一些经济学家眼中的所谓效率最大化的决策设想,虽然个人认为其中许多理论上成立的经济学最优的决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可能缺乏政治基础。其中一个是对“反托拉斯法”的批判,就让垄断企业暂时性保持垄断地位,同时不断通过提前招标等市场自然竞争手段取代反托拉斯的政府干预下强制拆分垄断企业必然造成的无谓损耗。嗯,我想,政府从最开始要反托拉斯,主要是顾虑垄断期间的企业真的富可敌国了(本来资本就自然具有滚雪球效应),同时她们为了保持垄断,进一步挟持和操纵政治,蚕食鲸吞民主的成果吧?
此处重点记录一个我认为需要反复咀嚼的一个极具启发性的经济学逻辑。本人才拙表述不准确,以下内容为大篇幅为复制粘贴薛教授原话,以及不负责任的不完全整理,想进一步了解并反驳的人士请买书买课,哈哈哈哈。当然,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是“有效市场假说”这一知识点相关的思考题作业:
思考题一:“ 经济学家研究股价历史,是否有助于预测股市未来的变化? ”
尽管学术的信念是研究一般规律以预测未来,但是在股价问题中:资产的现值等于 预期 的未来收入流的折现和。而预期会被新的知识改变。所谓新的知识,就是今天不知道的信息,是意外的消息、想不到的消息,今天不知道、明天才可能知道的那些消息,它们才会改变资产现有的价格。于是新消息被披露的过程,决定了资产现职变化的节奏。因为新消息披露出来的这个过程,本身是随机的,是不可预测的,所以我们看到,价格的波动是随机的。虽然它背后蕴含了对科学规律的消化过程。(品品这个逻辑,是不是没毛病???)
周二的问题是:“ 股市到底有没有泡沫? ”
周三的问题是:“ 既然股票价格不可预测,那市场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分析师,包括技术派的分析师和基本面的分析师,他们为什么还会存在呢? ”
“虽然“股票价格不可预测”这个原理是不变的,但金融市场上还是会不断产生许多新的品种,有许多新的玩法。分析师要向客户解释这些新的品种和新的玩法。
“这些分析师——尤其是那些名气大、影响大的分析师——多多少少参与了造价的活动。造价就是制造价格的意思。他们的评论,他们的观点,他们的预测本身,也构成了影响资本现价的因素。他们的工作能够影响资本价格的短期震动。
“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参与了消化信息的过程。我们不是说一个消息自从它发生,到股票市场上做出反应,当中只需要几毫秒的时间吗?之所以会压缩到几毫秒这么短,跟金融分析机构的努力直接相关。有一些分析师告诉我,他们为了节省那么几毫秒,仅仅在设备投资上就已经不惜血本了。
周四问的是:“ 投资绩优股的回报率更高,还是投资垃圾股的回报率更高? ”
答案是一样高。
另一个关于制度的对策中缔约自由的章节中,对信任的产生和加强的讨论也很有意思:
“ 人与人之间本来是互不信任的,有哪些办法能够帮助人们逐渐建立信任。 ”
“在空间上近的关系,自然靠相处建立信任;远的关系,靠反复重复的交易来建立信任关系;没有关系的人,靠制度或者第三方的担保来建立信任。
“人们建立信任的一些常见办法,包括故意付出一些沉没成本(金字招牌,银行华丽的hq大厦,恋人名字的纹身)、给对方交付人质(政治联姻等)、制造抵押、分享小秘密,甚至中国人以近乎自残的方式大量喝酒等等,都是和陌生人建立信任的办法。
不要在家庭,朋友圈里斤斤计较,过分讲究市场规则,也不要在市场上强求陌生人表现出不切实际的爱心。(P25)
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P51)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那些已经发生但不可收回的支出,不是成本。成本是向前(未来)看,而不是向后(过去)看的。(P52)
我们年轻的时候花大量时间去学习不同的课程,参加不同的社会实践,目的就是搞清楚,哪个职业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能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兴趣,同时自己所花费的成本是最低的。(P56)
中间商赚差价实际上让商品变的更便宜。让客户省去采购所有商品的时间和路程。而且中间商通过相互竞争,使得中间价格已经很低了。P59
盈利提高了资源未来使用的成本,而亏损会降低资源使用成本。 P62
租金---正因为这块土地从事生产能赚取更高价格,才使它的租值被哄抬的这么高。而不是付了高价租金,所以向顾客索要高价。 P65
最优和次优选择之间的差额就是租,也是维持最优选择的代价。这个代价是灵活的,但是只要没有低于次优选择,那么还是会选择最优。同时,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努力维持并扩大租的数额。P68
科斯定律---谁用资源用的好,资源就归谁。 同时,资源之间如果有冲突,谁付出的纠错成本小,谁就应该承担责任。而不是根据道德和常理来判断。P82
科斯对价---A和B因C的发生引发矛盾,A需要证明C的发生对自己有多大的影响,B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弥补。双方的利益需要取得一个平衡。哪个平衡可以最大化双方的利益。
凡是在一个人的社会里面不存在,在多个人社会里面存在的成本,就是交易费用。---张五常。 这个交易费用会造成科斯定律复杂化和难以完全搬运定律来处理事情。
很多问题,不要讲理,要讲利益,达到双方能接受的最优解。----周其仁
客观价值论-- 世界上所有的物品都是有本身价值的,其价值取决于人力和资源的投入。计划经济体系秉承这一理论。
主观价值论---世界上的物品本身没有价值,只有人需要它才有价值。它的价值取决于供需关系和个人为了A物品,而放弃B物品的最大价格。市场经济秉承这一经济理论。
边际---新增一个单位,所新增(产出/消耗/付出)的单位量。
边际效用递减定律---在单位时间内,随着人们消耗的某种商品数量不断增加,消耗这种商品所能带来的享受迟早会下降。
所以边际定律的应用就是应该把合理的资源分散到不同的单位中去,使得每个单位的边际收益最大化。
对个人而言,可以不准求某种的极致,而是应该把有限的时间,金钱分散到不同的领域,使得总和最大化。
在需求供给图表里面,如果价格很低,需求量会很高。价格持续上升,需求量会降低。当价格提高到一定程度,需求会变成0。再往上升,需求会变成供给。原来的客户发现有利可图,会参与进来。
surplus,消费者剩余,消费者的个人估值和实际付出的价格的差额。剩余越大,消费者的满意程度越高。
弹性,随着价格的变化,需求量的变化并不固定,称之为弹性。弹性大的通常为奢侈品,弹性小的为生活必需品。还有价格也是分辨产品属性的因素。如果价格够便宜,奢侈品也会变成必需品。 比如LV包如果10块钱,那么就可以当成必需品。便宜的红酒是必需品,但是拉菲就是奢侈品。
弹性不存在垂直,因为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任何产品,任何人都是可以被替代的解决方案。如果代价过大,就可能被替代。随着时间的增长,替代方案会越来越多。应变的空间增大,需求和需求对应的价格会发生变化。
谁更迫切的有需求,谁的谈判筹码就越低。
A是普通产品,B是精品。如果没有附加费产生,A的选择会更多一些。但是如果产生了不可避免的附加费(运费,房租等等),那么选B的代价将会越来越少。附加费越多,选B的也越多。因为B和A都要加附加费。
经济体系最重要是如何更好的应对变化。而价格是解决问题的答案。价格可以传递稀缺,可以倒推指导如何生产(应对问题),并奖励或者惩罚采取不同措施应对的人。
成交的价格不是因,而是果。只是如实的反应了商品稀缺的信息。短期之内的干预并不会影响长期的信息变动,除非供需双方出现了改变。P148
如何分饼会反过来决定饼能做多大。其核心是如果在掌控范围内,尽量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让其愿意去奋斗,并享受胜利的果实。P149
美国1980年的《拜杜法案》规定,专利所有权归美国政府所有,但是商业的开发权归科学家所有,形成的商业利益也归科学家。这样大力促进了科学家的开发和投入市场的热情。P150
暴力只有当失败的时候,人们才会谴责他。成功的时候,人们会赞美他。P156
按出价的高低,可以让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中国从之前的长幼顺序,政治面貌顺序,转变到资本主义,看出钱的高低顺序,调动起所有人努力赚钱的积极性,一下子各种服务和产品都有了。P161
短缺是因为价格受到了抑制,人们仅仅用出价的办法买不到商品,而只有采取非价格优势竞争凡是才能得到商品的情形。P162
过剩不是供给过多,而是商品的价格被人为的抬高,以至于卖家必须搭配其他的竞争手段或者服务(钱以外)才能把商品卖出去。P164
政府如果实施价格管制就会导致产品的价值受损。而人性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的生物,会想尽方法减少损失。P167
日本三大地方,名古屋,大阪,东京。集聚了日本80%的GDP
权利是别人愿意出来保护我们行使的自由。能力是个人能占多少就是多少;权利是社会上其他人愿意赋予你的。P203
产权的三个要素是--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三权相加就是一个完整的产权。使用权是我们能决定资源怎么样使用。在英国,土地所有权归女王,使用权归个人。不打仗的时候,土地归个人,打仗的时候,女王可以征用土地。 P215-217
从产权的角度看,人们是不是真正拥有某件物品,最有效的试金石是看他有没有权利把资产卖出去。 P218
产权保护有三原则,依次执行,财产原则,责任原则和不可转让原则。财产原则值得是一个人想要剥夺别人的产权,只有付费到对方满意放弃为止。责任原则指的是一个人侵犯了别人的产权,就需要赔偿。但是界定赔偿数额是由第三方决定的。P220
犯罪分子要接受国家的惩罚。第一是伤了人,第二是改变了规则,把原先可以根据第一条财产原则进行保护的资产,变成只能通过责任原则来保护。这种增加成本的行为,让国家punish个人以警示后人不要擅自改变游戏规则。 P222
在保护财产权的时候,到底根据哪条原则,一个很重要的权衡标准就是看交易费用。采用责任原则一个核心理由是伤害已经形成,无可挽回,而采用第一条的成本太高。P224
猪肉贵了牛肉也会贵,牛肉贵了鸡肉也会贵,最后还会形成一个配置。P 238
如果给企业两个选择,一个是给现有员工加班费,一个是多雇一些人两班倒。企业都会选给加班费,因为能省很多固定成本。P253
兵荒马乱的年代,因为大家看不到未来,所以耐用品就没有那么值钱。而耐用品就会流转到和平的地方。P256
未来利率方面,未来越是不确定,补偿就越大。时间经历的越久,补偿也越大。P257
贴现率--未来价值在今天的打折程度。未来越不确定,贴现打折就越高。P262
投资是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Investment is the balancing of consumption over time) 我们每个人追求的,是终身每一个时间点的收入之和最大化。追求的不是一刹那最高幸福,而是幸福总量的最大化。P268
如果OPEC降低开采,有可能预测未来的量会增加。P270
资产的价格不取决于资产内在的价值,而仅仅取决于人们认为它是否有价值。P278
在竞争的环境之下,任何资源所能够获得的回报,会接近于这个资源本身所能带来的边际收入。所以一招鲜吃遍天将会越来越少,而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是社会的总基调。P280
保险,期货都提供的是未来收入一致性 P285
政府向什么征税,行业就会减少;政府补贴什么,什么就会增加。社会福利越高的地方,失业率就越高。P291
比较优势是自己跟自己比较,不是自己跟其他人比较。专注的做一件事情,可以减少人们在工作当中切换往返的成本。P307
任何一宗交易的成交价,都比买家心目中的最高价要低,比卖家心目中的最低价要高。P330
越是难以阻止消费者转售的产品,越难以实施价格歧视。可乐就很难进行价格歧视,机票因其特殊性就容易价格歧视 P331
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会让买家放弃交易,进而造成市场的崩溃。人和人之间本来是没有互信的,高品质和低品质产品区分来,需要很大的成本。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 P344
优质的产品品质,必须要长期维持一个稳定的水平。同时,好的产品品质应该是性价比的提升,物有所值才是最好的。 P345
重复交易可以建立起信任,信任起源于重逢。 P349
要提高信任程度,克服信息不对称,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增加产品的附加成本。比如卖货卖到远方,五星级酒店大堂很奢华等等 P351
表面上的强者,那些被尊称为上帝的顾客,其实是弱者;表面上的弱者,那些殷勤而周到的厨师和侍者,其实是强者。 P361
不平等条约,其实是弱者用来约束强者的。哪方得利,哪方其实是弱者。 P364
提高品质管理的方法是垂直整合,如果半成品或者成品的检验成本低,换手次数多,那么可以进行更细的分工;如果品质检验的成本高,那么垂直整合,减少中间环节更容易管控质量。尤其是食品质量。人们最后会宁愿放弃产品厂家的多样性,而在为数不多的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中做选择。 P369
一夫一妻制实际上就是一种对成功男人限购的政策,它的效果是财富转移。让女人的选择范围减少了,让成功的,更有吸引力的男人选择减少了,而让那些年纪较轻,收入较低的男人处境变好了。 P374
当A避免意外所付出的成本<B造成意外发生的概率*意外发生的损失,A应该承担责任(汉德公式) P377
但是企业例外,企业出现明显的质量问题,无需证据就可以判企业疏忽,企业应该对自己的产品负有严格的责任。P382
每天跟熟悉的人一起工作,相互信任,配合会越来越好;我们付出的劳动力,一次性批发给企业,不用每天,每个小时,每件工作都去议价。
企业内部有管理成本,管理成本随着企业内部员工人数的增加而急剧增加。 P394
资本往往是弱者,劳动力往往是强者。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防止劳动力剥削,滥用和操控资本。企业文化建立的核心是如何让劳动力的利益向资本的利益看齐(和董事长的利益一致) P399
剩余索取者(不能通过工时和工作量化的人)不应该根据他们的投入来计算,而根据企业产出--剩余的利润---来计算。企业剩下多少他们拿多少,他们越努力企业剩下的就越多,他们得到的也越多。P406
员工在一个企业的议价能力,取决于他在别处的机会。P408
市场竞争的压力越大,雇主寻找廉价优质员工的积极性就越足,最后优质员工也会得到相应的报酬。P414
黄狗合约--- 可以让员工签两份合同,一份是标准合同,一份是带着附加条款的合同,可以保证“不罢工,不旷工,或者不从事第二职业的合同” (可以适当加一点工资)P428
爱罢工的员工工资水平短期之内比较高,因为老板短期之内没办法,但是长期会减少工人数量,增加机器的投入。 P430
只有没有前途的人才是穷人。穷人是穷尽的人。P437
政治地位很高的人群,得到了很多福利的人群,其生存能力反而被削弱,经济收入因此而减少。 P438
人们应该重视钱,因为钱多就代表机会多,就代表更多的选择。P447
劣币驱逐良币--- 一旦社会确定了某种商品作为货币,质量较高的品种就会被人们保存下来,质量较低的就会留在流通当中。P448
法定准备金率--在收到储户的存款,再把这笔钱贷出去之前,必须留下一部分作为法定准备金率。如果准备金率是20%,1000元的本金可以达到5000元的账面价值。P454
在通货膨胀发生时,财富主要以钱的形式保存的人会受损,以物的方式保存的人会得益。靠固定收入的人会受损,靠出售他们的资产兑现现金的人得益。P458
奥地利经济学派主张经济周期的开始是政府开始加印货币,过度印钞票,造成社会的货币流通增加,人们借钱更容易了, 人们借钱之后就想去投资(因为利率低了),然而过度印钞票慢慢的会覆盖到社会各个角落,造成通货膨胀,人们发现以前便宜的东西变贵了,投资的预期变低了。这时候如果政府刹车,那么就会造成项目得不到资金的支持,资金链断裂。 P470
凯恩斯学派的观点是政府应该逆民众的周期而行。 如果人民都在消费,政府就应该停止;如果人民都不消费了,政府应该积极的消费,投资生产。短期之内解决失业问题,保障社会稳定。
戴雷科特定律:政府实施财富再分配,真正得益的是中产阶级,而不是最穷的人和富人。P509
以下是相关书籍,可以延伸阅读: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成本与选择》
「詹姆斯布坎南」电影《制高点:世界经济之战》
《利息理论》(费雪,陈彪如翻译)
《漫步华尔街》马尔基尔
《不!他们不行!》 约翰 斯托索
《结婚,离婚和准租》劳埃德 科恩
《美国种族简史》 托马斯 索威尔
《美国货币史》 弗里德曼 施瓦茨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
制度经济学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