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那道光的名字,可能叫“情侣去死去死团”《被光抓走的人》

导演董润年
编剧董润年
主演黄渤 / 王珞丹 / 谭卓 / 白客 / 黄璐 / 更多...
类型: 剧情 / 爱情 / 科幻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9-12-13(中国大陆)
片长: 131分钟
又名: Gone with the Light
IMDb链接: tt10489348








我想你可能已经知道了,有一天,“吧唧”一道光掉在大家伙儿头上,有些人活得好好的,除了脑壳昏了一下,该吃吃、该喝喝。但有些人却凭空蒸发了,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拥有肉麻兮兮的爱情。

我看完这部《被光抓走的人》后,得出了结论:这道光的名字,可能叫“情侣去死去死团”。

导演董润年用这样一个高概念的主题,与电影名字反行其道,将镜头对准那些没有被光抓走的人,通过对几段婚恋关系的呈现,探讨了爱的多样性和人生的多样性。

你相信爱情,爱情相信你吗?

在这部电影的初始设定中,有个特别微妙的点——既然光抓走的都是一对儿一对儿相爱的人,那留下来的,显然都是缺爱的人。

本来单身或者单恋的人,感觉还没什么,最尴尬的是那些有伴侣的人,要么伴侣消失了、自己还在,头顶的绿帽是摘不下来了;要么两口子都在,有种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的悲惨和凄凉。

不同年龄的人处理方式也不同,早就痒过了的中年夫妻们,绞尽脑汁丑态百出,花高价伪装不在场证明,表明光照发生时,有一方去了外地,所以都没被光抓走。

而那些血气方刚的年轻情侣们,平日里少了一个早安亲亲、消息晚回半分钟都能上升到“你是不是不爱我了”,遇到这种考验真爱的大场面,当然早就撕得死去活来。

然而,成年人的世界从来不是非黑即白,与其说是“有或者没有”,不如说是“多还是少”。

我想起前段时间看了本李银河的书,书里有个理论挺有意思,作者按亲密关系的程度,把爱情分为三个层次:好感、喜欢和激情之爱。

第一层是好感,觉得这个人还不错,可以在一起。

第二层是喜欢,觉得挺喜欢对方,感情上也挺温柔的,但是没有太多激情。

第三层是激情之爱,类似于坠入情网和一见钟情,有种非理性的迷恋。

电影里的这道光,我不知道它有没有读过李银河的书,但我感觉,它抓人的标准就是按这个来的——只抓拥有激情之爱的人,留下来的人,不能说没有爱情,而是仅仅好感或者喜欢这种程度。

重点在于,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激情之爱,甚至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爱情,用这个角度来观察这部电影中的芸芸众生相,就能豁然开朗了。

黄渤没被光抓走,差点被椒麻鸡抓走了

黄渤在电影中饰演一个中学老师武文学,结婚十七八年,跟老婆早就左手摸右手、没得任何感觉了。这道光留下了他和他老婆,撕开了两人苟延残喘、无以为继的乏味婚姻的真相。

这让暗恋他的同事小韩找到了可乘之机,主动用椒麻鸡向他发起攻势。或许是小韩青春靓丽的外表,或许是椒麻鸡麻辣鲜香的口感,武文学沦陷了,战战兢兢地开了钟点房。好在,他最终悬崖勒马,拒绝诱惑,选择回归家庭。

武文学这条故事线,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夫妻和解的结局,不仅因为他回头是岸,更在于他撕下道德伪装,不再自欺欺人,他承认自己对小韩有些龌龊的想法,承认自己在婚姻中感到缺少激情,更重要的是,他也因为这道光,重新定义了什么是爱:

爱是尊重。

他为了保住面子,想要证明自己跟妻子还有爱情,在酒宴上大谈夫妻隐私,气得妻子当场离席。回家后,他轻轻抱住妻子,凑到她耳边,一边又一边说“对不住”。比起往常他们例行公事般的同房,这样的瞬间反而更加亲密。

爱是彼此扶持。

他拒绝小韩后,回到家里,跟妻子一起安慰失恋的女儿,一起在厨房里准备晚饭,一个切菜,一个打蛋花,多年的相处让他们配合默契。在这样充满烟火气的家常氛围中,他主动对妻子表达爱意,说出了久违的“我爱你”。

即便这种爱,不是那种天雷勾地火的激情之爱,也足以一饭一蔬、相伴到老,仍然非常美好。

冠以“爱情”之名的伤害和控制

电影中有一条年轻情侣的故事线,被很多人诟病。刘佳一不顾父母反对,跟男友悄悄去民政局扯结婚证,被抓到后,甚至不惜以自杀来要挟父母,捍卫自己的真爱。

没想到,她和男友都没被光抓走,因此她主动跟男友分手,认为对方不够爱她。恼羞成怒的男友侵犯了她,随后跳楼,自杀未遂。最后她守在男友的病床前,表示相信男友真的爱她,哭诉“我们都能够为对方去死,如果这都不算爱,那还有什么是爱”,她还要跟他结婚生孩子。

很多人骂三观不正,其实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一种强烈的反讽。电影中很多细节都在刻画这两个角色的情绪化和幼稚,他们两人口口声声说爱情,表现出来却是侵犯和自杀,这显然不是真正的爱情,而是控制和伤害。

又要说到文艺作品中的三观问题,我一直认为,艺术不寻求答案,只提出问题。问题越开放,答案才越丰富,恰恰是这种丰富,增添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可能性。

这一方面,这部电影算是做得不错,比如涉及到赵峰夫妻的开放式亲密关系,两人保持和平的婚姻关系,但各自都有自己的婚外恋对象。又比如王珞丹饰演的李楠,以前夫的“消失”为契机,陆续认识了几个周旋在他身边的女人,当探知事件的真相时,无论对前夫还是对爱情,她都有了全新的理解。

另外,比起异性恋大张旗鼓地反复谈爱情,还有一条白客的故事线,涉及到更为隐秘的同性情感,甚至根本不敢提爱情二字,只有含混带过的“发小”,同去观影的直男几乎没看出其中隐晦的同性爱情。

那道光究竟跟爱情有没有关系?

最讽刺的是,在电影最后,政府出来辟谣,说“经科学研究发现,被抓走的人跟是否相爱没有直接关系。”

然而,真的如此吗?

要想证实这一点,需要将所有消失的人的全部人际关系梳理一遍,排除他们与其他消失的人都没有爱情关系,如此庞大的工作量,有可能完成吗?更重要的是,有必要完成吗?

光照后,发生了“社科院研究员杀妻案”“青年男子侵犯前女友后自杀未遂”等等恶性事件,无数婚恋关系面临土崩瓦解,夫妻情侣间彼此猜疑,在这种时候,发布这条辟谣消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那些留下的人来说,这显然是他们最乐意听到的说法,至于真相究竟如何,已经没有人在意了。正如电影中提到的“皇帝的新衣”,没人喜欢那个当众揭穿自己没穿衣服的小孩,不是每个人都像武文学一样具备深刻的自省能力,他们不需要真相,只需要体面。

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开放式的结局很高明。导演董润年编剧出身,确实功底深厚,在电影的很多细微之处,都像这样做到了逻辑自洽。电影能够呈现如此丰富的情感样本,已经达到我的观影预期了。

爱与不爱、爱多与爱少,爱情到底是什么?究竟值不值得等待?应该如何经营维护亲密关系?或许每一个看过电影的人,都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之前看黄磊的一个采访,被问到结婚多年的两个人,相互之间留下的究竟是爱情还是亲情,他言辞激烈地表示,“我就反对夫妻之间变成亲人”。

他的意思是,两个人在一起,恋爱或者结婚都只是形式,爱情不能因为时间推移而发生改变,而是一生都该用情侣的心态去面对对方。

当然很多人不信这个,很多人相信的是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就没什么爱不爱了,只有责任和互相照顾,爱情在时间面前是不成立的。

那到底什么是爱情?一种只能维持短短一段时间的情绪?一种随着结婚消亡的关系?还是一种可以贯穿一生的美好?

热恋是爱情吗?寻死觅活是爱情吗?相伴十几年还有爱情吗?当甜蜜生活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琐事的尘埃,不可避免地因为矛盾和争执被撕开又愈合,还算是爱情吗?

这就是《被光抓走的人》全片最核心的问题。

电影有一个惊人的开场,一道光从天而降,带走了很多很多人,一开始大家以为是无差别攻击,后来发现被“抓走”的,都是一对一对的。

这简直就像是一个荒诞的黑色幽默都市寓言:互相之间有爱情的人都“升天”了,一朝得道修成正果,留下那些没有爱情的单身狗,还有那些虽然生活在一起但已经没有爱的小可怜们,继续过着行尸走肉鸡毛蒜皮的日子。

但真的是这样吗?

有的人看上去的确没有爱,所以他们相信这道光的正确。就像白客饰演的小混混“筷子”,同居的女朋友问他“你爱我吗”,他大大方方地回答“爱个卵,你还在这儿,我也还在这儿,这还不够说明真相吗”。

或者像王珞丹饰演的都市女性李楠,和出轨的老公争斗,和小三争斗,争到不想争了就决定离婚,一众没有被光带走的角色里,她是最淡定的那个。没被那道光带走?很对啊,“我早就不爱他了”。

有的人却不相信这一点。

黄渤饰演的武文学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看来,没有被光抓走简直不可理喻,他觉得他和他老婆之间是有爱情的。

怎么会没有爱情呢?他们两个好好地生活着,一起操持着家庭,一起养育着孩子,一起面对人生里的种种顺与不顺。

他们还能做爱,虽然谁也不能高潮,他们还能聊天,虽然有时候会有争吵。

那为什么那道光连他所在学校的校长和校长的情人都带走了,就是不带走他和他老婆?

他自问,“我确定我没有变心,那是不是她变心了?”,于是想尽办法去测试老婆的“忠诚”,测试不到结果又开始自我怀疑,难道是我不爱她了?

然后继续折腾自己,甚至给自己设局,测试他还有没有爱。

李嘉琪饰演的刘佳一也是其中之一。一开始她是信的,男朋友说爱她,她也觉得她爱她男朋友,但结果那道光过后他们俩都还留在世上,这就是不爱啊。

但她男朋友的坚持和莽撞又让她动摇了,万般无奈,她只好走极端,“你说你爱我,那你敢不敢用你的生命下赌注?”

这是一部让人停不下思考的电影,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刻画得详细而真实,真实到你会害怕,因为它会逼着你不可避免地代入你自己。

你结婚几年,你会想,我们两个还有多少爱情可言?朝夕相处的背后有多少是因为责任,多少是因为喜欢?

你刚开始恋爱,你会想,身边这个人真的爱我吗?我们能通过时间和生活的考验吗?他对我的爱能经历多少风浪?

有伴侣,你会想,如果真的有这么一道光,我们能不能经得住考验?

没有伴侣,你会想,什么时候才会出现一个人,让你可以开开心心地爱一场?

三年前我无聊写了篇文,思考为什么现代人好像越来越不会谈恋爱,收到上百条留言找我咨询感情问题,几乎是被推着走上了给当代青年男女答疑解惑这条路,每天回答得最多的问题就是“男朋友不爱我了怎么办”、“女朋友要分手怎么办”、“恋爱该怎么谈”、“要不要结婚”。

回答得多了,我开始迷惑,我发现我在不断地问自己:爱情到底是什么?

寻常的解答很简单,你爱我我也爱你,我们都想和对方在一起,这就是爱情。

或者更深层次一点,起初在一起是因为彼此吸引,后来经历了一切喜怒哀乐仍然越走越近,甚至愈发认同和欣赏彼此,这被生活洗练后留下的不朽不坏,就是爱情。

但有些东西,很难这样一两句话说清。

比如两个人都喜欢彼此,恋爱了,后来发现女生想丁克,男生想要孩子,谈不拢于是分开,那他们之间有爱情吗?

如果有爱情,那女生是不是应该“为了心爱的人生个孩子”,男生是不是应该“她不想要孩子那我就不坚持了”,为了对方无条件退让?

但如果说他们没有爱情,那曾经的美好和亲密又算什么?

排除万难在一起是爱情,那知道两个人在一起也是无尽的相互折磨,注定解不开的局,早点儿放手成全彼此,这就不是爱情了吗?

想了很久很久,后来我想通了。

爱情不过是一个命题,这个题目,有一万种解法。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每个人为了双方的安稳和舒适做出的那些决定,不管是不是能在一起,都是爱情的一种样子。

我们拼了命要去证明的爱情,不过也就是“这样做,对我们两个都好”。

和时间无关,和生活无关,和世界无关。没有标准,没有答案,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

就像《被光抓走的人》,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起初大家认定,那道光是审判,审判那些没有爱情的人,有爱情就可以脱离这个尘世苦海,没有爱情你就只能继续忍受生活的千疮百孔。

后来大家发现,那道光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无法证明,被带走的未必就是真爱,留下的,也未必就是自欺欺人。

筷子觉得他没有爱,但事实证明他也有,只是那份爱他也说不清,甚至注定不能堂堂正正展示。

李楠觉得她不再爱她老公,但她放不下的执念无时不刻不在提醒她,她心里还有一块他的位置,结局揭晓之后她长时间的出神和痛苦,也说明了她并没有真的割舍。

都明白了。武文学最后也明白了。爱情不是任何人任何力量可以评判的,寻常人只需要认真过好自己的日子,珍惜眼前人。人世间不只是狼藉和污秽,一样有微妙的感动和千金不换的温暖,想那么多没有用,不如你切菜我起锅,肩并肩地做顿饭。

如同刘佳一说的,“谁也不能定义我的爱情”。

谁也不能定义,何况一道毫无道理的光。

所以我们不需要操心爱情成不成立,不需要操心什么是爱情的模板,我们只要在不背离自我的基础上,学着在爱自己的同时专心地爱着该爱的人,就够了。

我想,这就是《被光抓走的人》,最本质的东西。





本人懒惰至极,无数篇影评胎死腹中。可是今天看了点映,映后导演董润年和主演黄渤都有赶来,黄渤贡献出了本年最搞笑的梗——“光着被抓走的人”。我从放映厅一出来就对女朋友说,别和我说话,别打断我思路,我要把信息和感受都留住,我要写篇影评吹爆这部电影。女友并没有看这部电影,一脸嫌弃的看着我,我接着讲,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华语电影,话说出口的同时突然想到了《霸王别姬》《南海十三郎》《喜宴》《大话西游》balabala,嗯,再加上“之一”两个字吧。

为了避免干扰我一路上提着“每日优鲜”的两个大包,一脸放空的挤过公交、地铁,到家看下时间,晚上十一点半,此时我全身的每个毛孔都在说着拒绝,然而我,一个有操守、克服了低级趣味的“资深”电影bb人,这次要勇敢的站出来,发出一点微微的键盘之声。所以,前两段的重点是“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华语电影,之一!”还有,涉及剧透,涉及剧透,涉及剧透!

这部电影的标签之一是科幻,其实科幻只是一个外壳,唯一的作用就是赋予 “白光”一种合理性,电影中不断穿插中国新闻联播和国外媒体的报道,向观众交代信息的同时也都是为了营造电影的“真实感”。电影中甚至还用了“量子力学”和“量子纠缠态”来试图解释“白光”,对“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这个梗都烂熟于心的21世纪观众来说,这个笑果在影厅的效果真的是“瞬间爆炸”。当然本片笑点之密集根本无法一一列举出来,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一个笑点都是和人物所处的环境紧密结合,简单说就是笑点非常生活化,充满原创性,简直是把无数真实的生活场景鲜活的展现在荧幕上。契诃夫曾经说过,去展示而不要去讲述。《被光抓走的人》完美印证了这一艺术论断的正确性并进行了实践。“真实感”可“笑”是观看电影前期带给人最明确的感受,当时我的脑袋飞速旋转,大致已经想好了一个短评——用荒诞的形式讲述现实的内容,用零散的片段阐述凝练的主旨,用喜剧的外衣披裹悲剧。看完了之后,我只觉得,妈的,不能这么写,不是因为不对,而是因为太少,这些评论只囊括了影片的冰山一角。

“白光”作为不可操控、不可琢磨之最高力量的代表,或者说是最高力量的一种象征,照进了人们的生活,彼此相爱的人全都消失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扪心自问,我们这些被留下的人,究竟是可怜人,还是骗子。」这是片中李诞的话。这束光照进了片中四个主人公的生活,这被留下的四个人,代表了四种爱的困境。

一. 武文学——爱的真伪

黄渤饰演的中年语文老师,教学能力突出,夫妻关系和谐,有个上中学的女儿,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可实际上与妻子的感情在不被察觉到的地方早已裂缝横生,他们的关系就像他们的性爱一样,随时可能停摆。因为“白光“的出现,照出了武文学心中的鬼。武文学母亲说:“她不爱你了,你不爱她了,那就是都不爱了。只有这几种可能嘛。”武文学一直在否认,因为他的内心动摇了。这么多年的共同生活,激情早已退去,平淡如水的夫妻生活使他也在怀疑,自己和妻子之间是否还有爱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身上的理性使他在一开始也质疑这个理论——”白光“带走拥有爱情的人,留下的人都是没有爱情的。然而他的这种理性经不起身边人的再三影响,他为了面子开始做假,不余遗力的证明自己和妻子之间的爱情,可是什么东西一旦到了需要证明的地步,恰恰说明了它的缺乏。后来发现妻子与赵峰的暧昧,一切的问题全都赤裸裸暴露出来,武文学无从躲避。与此同时他的内心也在经受着小韩老师的诱惑,白光的出现犹如一道审判,审判了武文学,暴露了他道德上的虚伪和对爱情本质的迷茫。然而,这道白光也牵引出来他身上的道德闪光,从外部归因转到内部的自省,主动终止与小韩老师的偷情,坦白自己的卑劣和虚伪,就是此刻他终于明白了爱情的真谛,真正的相信了自己之前说过的:“爱情是人内心的主观感受,只在于自己。”由此他的灵魂和人格在考验中得以救赎,实现超越。

二. 李楠——爱的短暂

王珞丹饰演的李楠,丈夫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充满滑稽意味和戏剧性的是她竟然联合了丈夫的小三何晓芬(黄璐),一起寻找丈夫究竟爱的是哪个女人。一步步追索到丈夫的初恋薛妍和另一个情人李倩,独立自爱的她终于明白,她不需要再找下去了,丈夫之所以离开她,并不是因为她做错了什么,问题而是出在丈夫身上。他最开始爱李楠的独立,后来嫌弃她缺乏情趣。后来爱上何晓芬的热情,却又嫌弃她纠缠。初恋的不幸激发出他的保护欲,却抱怨责任太重。这就是这个男人,所有女人全都爱,而全都爱的潜台词又是,全都不爱。用索取的心态去追求爱情,实质上不过是单方面的满足自我需求。他随时可以抽身而来,又离身而去,他或许永远也感受不到爱情在激情阶段过后的深刻蜕变——在被琐事充满的世间,在共同经历过无数次风雨考验,见证时光变迁,两个人的灵魂真正得以融而为一,在虚无的世间铸造了一个坚实而不可摧毁的基点,共同对抗世界的危险。

最后真相揭晓,带走丈夫的并不是“白光”,而是一场意外。值得一提的是,葬礼结束后,丧葬人替“丈夫“传达给李楠的道歉,堪称灵性,道歉的口气的确属于丈夫,可是现实里不可能出现”传话“。这种可能出现的”不可能“打破了荧幕,模糊了剧中人物和观众之间的界限,摧毁了观众置身事外的掌控感,使观众与剧中人共同产生命运玄奥与繁复的感受。在贾樟柯《三峡好人》里,餐馆里出现的带着京剧脸谱的演员与此即异曲同工之妙。

三. 筷子——爱的偏执

白客饰演的筷子,身上出现了几处十分具有戏剧性的反差,这使得筷子这个角色尽管出场不多,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外表上,筷子是凶恶的,专门讨债,整天打打杀杀,然而他内心却十分柔软。在被铐在警局窗户上时,筷子遇到了同样具有反差的社科院研究员,研究员从长相到举止处处透露着娘,讲到自己的事时还哭鼻子。导演就是通过这个人物将科学界对于“白光”的认识向大家进行讲述,不得不说这是一处十分巧妙的叙述安排。可就是这样一个外表文气,甚至可以说柔弱的人,他来警局的目的是自首自己杀了自家婆娘,他十分镇静而平常的说出自己杀婆娘的动机和过程——“她肯定是不爱我咯,没有爱情活着有什么意思,她给我放葱,我不吃葱的,我把她掐死了”。这体现了研究员性格中的反社会倾向,在自首完了以后,他最想的竟是要再吃一顿火锅,寥寥几笔,这个人物偏执与残暴的一面完全给剖解开来。(Ps.这个演员的表演简直吸睛,可以说是灵魂出演了,观影时请留意。)细心的话大家会留意到研究员这个人和筷子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就要提到电影在塑造人物复杂的内心时有这样一个手法,便是将人物性格或想法的一部分外化成一个新的角色,并让他们之间发生互动从而帮助诠释人物。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这样的理解,研究员实则是筷子内心的一个投影,也预设了筷子最后将要杀人自寻毁灭的结局。

回到筷子自身的戏剧性反差上来,筷子对于同性恋人秦山的消失耿耿于怀,每天死蹲“杀死”秦山的主持人。在政府缺乏证据无法判刑主持人的情况下,筷子拿起屠刀为恋人完成了“复仇”。整部电影对于同性之爱的展示上,十分隐晦,但是通过娴熟的视觉语言运用,表意已经足够充分。如果说筷子杀人是为了替秦山复仇,毋宁说是为了否认爱人另有所爱这一事实。正因此,在事实证据并不能完全证明主持人杀害秦山之时,筷子还是坚信秦山被杀,只有这样他才能将被背叛的愤怒转移到他人身上,同时毁灭自己。这种心理和小三何晓芳何其相同,爱人是死是活,存世与否甚至都已经不在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必须确认,对方是绝对爱自己的,在爱中落入了自我的偏执。不同的是,筷子身上表现出了对爱绝对忠贞的“殉情者”倾向。

四. 刘佳一——爱的无知。

李嘉琪扮演的刘佳一,一个典型叛逆富家女形象,家境优渥,父母感情不和。她偷出户口本跟男朋友登记结婚。她的这种做法揉进了对父母的怨恨和反叛,同时缺乏了一丝坚定。同样因为年纪轻,欠缺独立判断的能力,父母的反对已经让她开始对爱情产生摇摆,而“白光”的权威则更是让她确定不移的相信和男朋友之间没有爱情,因此在男朋友找到她时,她便可以很决绝的说拜拜。男友的问题在于表达的匮乏,多种方式可以表明自己心迹,可到了男友那里,挽回感情的方式却只有“强奸”,他认为人肉体上的亲密可以代替自己传达自己爱意。可没想到这种极端方式只是让对方感到更大的伤害。于是他采取了更加极端的方式,“为对方去死”以表达自己的爱。表达方式的欠缺和对待爱情的轻飘态度共同构成了年轻人寻找到爱情真谛的阻碍。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真实,不自我欺骗、虚饰感情,这也使得他们在最后,得到了彼此相爱的确信。

一个电影如果只需寥寥数语便能讲清楚的话,那它的内涵也只是这寥寥数语。许多消费性的电影,创作团队煞费苦心的往里塞包袱,这种电影制作起来相对是比较快的,观众看的时候笑哈哈,看完后也很快将其遗忘,因为它浅,它薄儿,没有给观众咀嚼的空间。但一部好的,可以称之为艺术品的电影,它必须是丰富的。引用一句被说烂的老话“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接下来我试着提取一个主旨阐释我看到的哈姆雷特。

爱情与婚姻

由爱情走向婚姻,必然意味着一步步从激烈走向平淡,从幻想踏入现实。鲜花浪漫被柴米油盐所替代,脑海中完美配偶的幻想被近距离接触后发现的数不胜数的毛病打破。你曾经奉为“天人”的人,如今却当着你的面开着门拉屎,提着菜篮子在菜市场跟摊贩讨价还价。人生最大的幻灭莫过于此。难怪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可我们夜深人静的时候扪心自问,爱情真得仅仅如此了吗?激情真的能够完全涵盖并代表爱情吗?也难怪,人总是更容易发现天空的烟火,忽略水底的漩涡。那浮在水上的部分轻易被所有人看到从而铭记,而水面下的庞大和幽微却被遗忘,甚至对其完全“无知”。殊不知对内部做深遂的追索,方能让人获得最本质的洞悟,接受自然给予人类最慷慨的馈赠。毕竟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激情的奴隶,而只有少数人可以不断追溯,成为深情的主人。只不过这种追溯需要悟性,也需要修炼,与其获得难度相对应的是酬劳的丰厚。

武文学的婚姻看似平静,实则是掩耳盗铃,妻子张燕的痛苦程度已经到了不得已向其他男人寻求宣泄的程度。而在“白光”之前,最可悲的是不自知,如果没有这道白光,武文学很可能就永远生活在自我欺骗的良好感觉中,这种将问题遮盖起来以充作没有问题的做法,鲁迅先生早在我国国民的情性中极早的发现并揭露了出来,可时至今日,我们仍旧如此,因为我们实在太脆弱,以至于无法面对真相。武文学这个人物的代表性是十分广泛的,当然这个人物也是可爱的,当人们勇敢的撕开遮羞布,正视问题,才能够真正开始着手于解决问题。当在令人心动的诱惑面前,内心经过百折千回的摇摆,千百次想要屈服,最终还是克制住,方显露出人性的真实和坚守的可贵,方才具备将君子前面的“伪”字拿掉的资格。

当然,文中的赵峰与其妻子发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开放性关系。在戒酒会一般的聚会上,各自将内心的龌龊向众人袒露,被曝光的龌龊便被大家净化掉了,同时也将出轨行为“合理化”了。这种做法显露出鲜受道德约束的西式风格,既然婚姻的道德约束力越来越小,干脆取得配偶的知情同意,废除掉夫妻双方的忠实义务。

电影中也有展现,婚姻强调了爱情的责任与义务,爱情则滋养了婚姻的存续。从此意义上,李楠的婚姻早已是名存实亡,丈夫留恋于不同女人之间,他对于爱情的认识停留在享受追求的过程和欢愉的时刻,当情欲减退,宴会散场,他便匆忙逃去。这样的男人惧怕责任,也无法担当起责任,跟这样的男人步入婚姻是可怕的,因为他求爱时作出的承诺不可轻信,它的有效期实在太短,轻信的结果就是注定惨淡的收场。

充满危险的地下职业,同性恋,偏执,单拿出一点,在中国当下的社会环境下谈婚论嫁都十分困难,当这几个标签融合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连谈论他的未来都变的幽暗。筷子选择断送自己的未来,与其本身明白在周边环境的倾轧下,他根本没有呼吸的空间不无关系。

在病床上,男友被包裹成粽子,刘佳一说出了自己心里话,男友的以死明志换来的是刘佳一无论风雨都照顾他的承诺,她究竟是一时兴起还是矢志不渝,这一切都不好说,但此时此刻,两人厮守的意愿如此强烈,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导演给出的答案,二人将以这种姿态进入婚姻。

四人的爱情问题各不相同,采取的态度与方式也不相同,展现出了爱情的差异性,然而芸芸众生在爱情刚刚来临时,难掩的悸动,在爱情死去时失魂落魄的悼念,在爱情中丢失方向时无尽的迷惘,这些感受都是相通的。“白光”究竟代表了什么呢?导演的回答说是一种象征,“有的人将其解读成时光,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年幼时一同的玩伴、初恋现在早已不在联系,曾经多么要好发誓永远在一起,如今都已天各一方,音信全无,长大的过程就是失散的过程,他们就是我们的,被时光抓走的人。”这个说法让人点赞,而我本人更愿意将“白光”认为是一种最高意志,当然作品的最高意志便是导演的创作意图,通观全局,不难发现,“白光”作为一种终极审判的力量,它来了,它审判,它回答。

电影技巧

上文对电影的创作技巧进行了零散的点名,其实整部影片下来,无论从人物塑造,叙述结构、光线摄影、音乐特效、电影剪辑还是演员的演绎上,皆是十分出色,无一拉垮,更为难得的是几个方面有效配合,紧紧围绕电影的主题发挥作用,起到了1+1大于2的效果。特别一提的是,四段叙事里,主人公轨迹互相交错,在偶然的情形下参与了对方生命的某个时刻,人物命运的丝线错综复杂,更让人感叹人生的奇妙与缘分的不可琢磨。众所周知,多线叙事是宁浩的拿手好戏,幕后制作名单里也出现了特别感谢宁浩的致谢词,不知道宁导在里面提供了什么样的帮助。

最后同样堪称神来之笔是武文学发现女儿(文淇饰)经受失恋,在小区楼底下苦苦哀求男生回心转意,武文学的处理方式堪称典范,克制住内心的愤怒将女儿拉回家,不打不骂不问,在女儿情绪失控质问:“没有他我可怎么办时”,他的回答是“总会有办法的,你先冷静下。”女儿进屋后,武文学开始同妻子一起洗碗,妻子坦白:“我跟赵峰没什么。”沉静片刻,武文学回答:“我跟别人也没什么。”这种笑中带泪的回答,真是得来不易,夫妻二人终于将自己内心中最羞耻敏感的部位暴露给对方,做到真正的坦诚相待,如此平常的场景,简单的话语在观众的心中起到的作用就像深海炸弹一般。最后女儿走出房门,喝着咖啡,情绪稳定,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这就是青少年时期爱情,海面上的龙卷风一般,来的快去的也快,失去了一段爱,天不会塌,它只是让人逐渐的学会,爱是什么,以及怎样去爱。影片最后的长镜头,几乎是将生活完全搬到荧幕上,在父母的背影下,女儿初尝爱情的滋味,这一切都像是一个循环,武文学给女儿上的宝贵一节课就是——自尊自爱自诚,爱别人,且不需为此感到羞耻。这是父母留给子女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但凡称的上经典的作品,必须具备两个特征:主题的永恒性和对人类当下面临的现实困境的真实描刻。《被光抓走的人》两个特征皆具备了。也同样因为永恒便有了深度,因为描刻当下便切合了时代的神经。武文学在宾馆里的忏悔自省一段,引用到了“虚无主义”和萨特“他人即地狱”的哲学观点,揭露了电影创作者的自我反思及对当下社会关系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呈现导演的意图,在古今中外许多爱情故事中,能够不惜一切为爱牺牲的大多是女性的形象,如呼喊出《上邪》的女性,《白蛇传》中的白娘子,《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然而此部电影中,表现出殉情倾向的是却是两位男性——筷子和刘佳一的男友,笔者猜测这或许跟导演兼编剧的董润年在创作的过程中将自己男性视角代入到故事中有关,展现出了导演本身讴歌爱情的倾向。

这部电影好,实在是太好,当然它能否称得上经典还需要经受更多观众和时间的检验。本人出于对本片的喜爱,谈了一下自己浅薄的观点,挂一漏万。在前几天的第二届海南电影节上,文隽老师讲到:“当前是影视行业的寒冬,不过不应该只把它当作是一种坏事来看待,这同时也是行业的一次重新洗牌,将不合格的人淘汰掉。”本人听到此话也深受鼓舞,近来参加过一些影节与学生导演的放映展,涌现出一批功底扎实,立意不俗的作品,大大增强了我对中国未来影视行业的信心。在院线看到这部片,我更是欣喜若狂了,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成为影视业复苏,影视生态优化的号角。虽然深知自己的推介如萤火,仍愿为其增添一点萤火。

最后,对电影做一个简要的评论,电影诞生至今,大致有两种倾向,一种充满戏剧性,犹如黑夜里的巨火,例如《三块广告牌》和多数好莱坞作品,一种平淡中显露诗意,静水流深,例如《东京物语》以及是枝裕和《如父如子》。《被光抓走的人》给我的感觉是,在海面上点燃了一只烟花,夜空中燃尽后,钻入水底化作了游鱼。

补.有史以来最好的华。。,别喷了,别喷了,我改,我改。贴个后记,嘻嘻嘻(纯个人发散,和电影关联不大,可不看)

《被光抓走的人》(以下称被光)差的那口气在哪

最开始写《被光》影评的初衷十分简单——喜欢。在看完电影坐公交回家的途中,还掏出手机在我的“姐妹群”里立flag:“这部片子不横扫各路奖项直播剁diao,然后就从广州这座城市的中心一路到了郊区,到家的时候,心仍是扑通扑通跳,话全在嗓子眼,不吐不快,于是就有这篇影评。

本以为两个小时足够了,结果写完四种困境的时候,一看表才发现凌晨四点了。第二天又是自然早醒,那种感觉就像潜藏在身体里的一部分被激活了,胸中一团火热,不断催促着我,去完成某件重要的事。这种火热的感觉,在童年时期过新年,放鞭炮穿新衣时有过,小学初中跟一群伙伴相约去郊游时有过。在高中给女朋友写情书的时候有过,在大学校园看到橘色的路灯下不断飘落的雪花时有过。咳咳~,上大学通宵打lol排位的时候也有过,这个,这个就不提了。总之,第二天又写了一白天,通过影片中的四段关系又结合本人的理解,抒发了对于婚姻与爱情的一些感想。

影评上传之后,不断“视奸”,紧盯点赞与回复以防遗漏任何一个对我的“赞美”,当然点赞和回复的沙发都是我女朋友的,嘻嘻嘻。其实当时心里满是忐忑,担心没人喜欢甚至被人diss,我能想到的最凄惨的情况是,压根无人问津。不过这种担忧只浮在浅表,因为我已经把想表达的表达出来了,即便无人理睬,在书写的过程中我已经全情投入,享受其中了。一件事如果没有完成,脑子便充满对结果的担忧,而一旦每一个脚印都落实了,过程的充实感会让人对于结果毫不在意。因此,在这种“毫不在意”的态度下,我把当时同条目下其他人的影评都翻了一遍。让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个是二十二岛主写的,「四人“看”与“被看”的审视关系与“他人即地狱”的台词形成了互文」,另一个只记得内容「写出了中年之爱的深沉与虚伪,背叛之爱的怨恨与隐忍,同性之爱的隐晦与残酷,青春之爱的莽撞与迷惘」。(大致如此,想看原版的请去原文,第二个忘了出处,有豆友知道的请告知我加上。)看完之后,妈呀,他们写的真好,可是再看看我的,哎哟,也不赖。除了b话太多,入题太慢,个人喜好太强烈外,好像也没啥太值得被抨击的了。然后就洋洋得意的看了好几十遍吧。

期间,看着点赞、转发、回复、收藏不断的增加,内心的喜悦无以复加,尤其看到豆友们鼓励、感谢和表扬的留言,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原本个位数的关注快要接近三位数,心里突然就觉得,不能辜负这些信任我的人,今后也要写些有“价值”的东西与大家分享,不能马虎了事。

日常b话开局,心路历程到这里就走完了,下面,直奔主题。

《被光抓走的人》在豆瓣刚开始显示评分时,应该是7.8分,之后便开始持续下滑至7.1分。开始的几日我脑中满是疑惑与不解,明明很棒的电影,为什么评分竟然如此低迷,我可是立下了命根flag,难道我一直引以自豪的品鉴力“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我有过梦想”,害怕挨打,后面的就不唱了。冥思苦想加之与豆友的交流后,我大致有些了想法,以下缓缓道来。

一.《被光》的优缺点。

《被光》最闪光的地方在于它的剧本与演绎,四段故事将爱情几个方面涵盖的较为全面,故事本身矛盾纷呈,足够吸睛。人物上无论主配,皆设计的鲜活生动,经由各个戏柱子演绎后,更是增色不少。然而,全片最集中的槽点在于黄觉这条线的展开和宾馆“台词腔”上,简要说,后期拖沓了

本身四段故事,侧重黄渤与王珞丹,弱化了白客与刘嘉琪,整体上也达到了一种平衡。黄渤与王珞丹在雨夜屋檐下会面时,剧情情绪达到了一个高点。在葬礼、猜疑、杀人、跳楼出现时,四条故事线皆达到了自身的戏剧高潮,如果此时结束的话,会给观众心中残留下震撼之感,同时也更加符合中国大多数观众的观影习惯。这么明显的问题观众能看出来,作为故事本身撰写者的导演董润年更不会看不出。戏剧高潮之后将黄渤的线单独挑起充大梁,电影的平衡开始歪斜。如果此时这个大梁精悍无比且又暗藏玄机,电影可以达到一种“归一”的效果,更上一层楼。次之,将黄渤这条线挖的坑都填了,也不错,中规中矩。恰恰,都忍了一整集,快到最后了,文人爱说教的毛病犯了,一下子拉裤裆了。黄觉本来就是出轨形象,必然受到观众的道德厌恶,此处不但没有进行反面展现拉回好感,反而态度更是强横,直接“问罪”黄渤。秉持着对角色的厌恶,接下来角色说的再好再有道理,观众也没办法听了。宾馆“台词腔”,角色忏悔最有力量的形式是双方不同框啊,导演!利用书信、电话、收录音机、便签、传话什么的都行呀,或者同框起码角色间加上隔断啊!树、窗帘、玻璃什么的都行呀!你宾馆洗澡间那个玻璃是干嘛使得呀!还让我们萌萌的焦俊艳直接爆出:“他人即地狱”这种深奥到连参加过哲学研究生考试,并落榜的我都没办法完全领会的话,观众肯定吐你呀。

咆哮体结束,总的来说,就是这两个明显槽点没处理好,抛开这两点来说,《被光》在故事的层面上已经无限接近经典电影的段位了。不得不说,董润年的编剧水平还是刚的,远远超过了导演水平。分级的话,编剧水平s级,导演水平a级。可是我为什么愿意将《被光》与经典电影相提并论呢?一个字——处女作!董润年的第一部导演作品!啥也不说了,相比之下,我看其它导演处女作的时候哭的是多么惨你们是不能知道了。成长是有规律的不是,不能一上来就跟姚明比个头,太伤自尊了!当然,的确跟我也有好文人拉裤裆的习惯,从而臭味相投,不,惺惺相惜有关。总是不知不觉就自大起来了呢,它来了,它审判,最后肯定还要让它回答。拽点术语说,董润年的创作野心太大了,他不会仅仅满足于在戏剧性结尾,那太不新浪潮了不是。仅在跳楼处结尾,影片的商业属性那么浓,艺术味这么薄,同行的公鸡,不,金鸡金熊金horse乃至小金人怎么看你?由此,他就犯了最致命的错误——不舍得删,而留下的属性又有些拧巴,融不到一起。因为编剧的“有私心”致使他丧失了导演的决断力,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因为多次重复观影致使对电影失去了“初观体验”,出现了判断盲区。换句话说,前者是看自己孩子怎么都好,后者是看习惯了,忘了别人第一次看是啥感觉,挑啥毛病了。这些问题,哎,太难避免了,不过也正是比天赋和嗅觉的地方,不是嘛?对了,哪部电影咱们十年才能看懂来着。

同时,口碑被爆菊的重大原因之一也在于用“科幻”当标签来宣传自己。上一个用同样手段来宣传自己的文艺片,就那个啥夜晚,6.8分。历史一再的证明,想依靠点花里胡哨的东西拉票房,结果只能拉裤裆。现在大家都会查豆瓣,豆瓣那豆友,豆猴!贼拉精儿的。别整虚的,赤裸相见,用错了,坦诚相见就行,不就是文艺片吗,有啥丢人的,咱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五十六个民族滴,还扒拉不出来两个文艺青年咋滴啦,就是没有文青,那也有文艺老炮儿吧。历史一再的证明,站队态度要坚决,要钱咱就是要钱,不丢人,要牌坊就是要牌坊,精神可嘉。就怕站在中间,鱼和熊掌都想要。再说,制片投资咱就们当可爱的小天使不行吗,钱咱就砸了,创作的事交给主创那帮胆小的人去操心,也改改他们一被人掐住脖子就爱拉裤裆的毛病。

最后再讲点b话,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这句话懂的人自然懂。国产电影这么多年“不举”了,大家心里都没点b数吗?全甩给投资方、市场、观众和上头呀。伊朗那儿童电影和当前社会问题电影怎么拍出来的,拿导筒的人,咱上点心,这是吃饭的家伙,你不认真对待他,那早晚得让人给砸了,亡六国者,六国也!我承认了,我好像有点“爱上”了董润年,呸,欣赏,欣赏。因为我终于看到中国电影行业能够崛起,跟好宝日韩,法意英德(我造出来的这些词还挺好用)一争高下的凭依——即以剧本为核心,技术为支撑,创意为亮点,深刻立意为灵魂的现代化电影创作理念(全我自己编的)。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一刻也不能~~,咳咳,不能再让他们国外那帮电影人把咱们打的鼻青脸肿了,咱们必须拍点colour给他们瞧瞧。米粒之猪,珠,在此放话了,董润年者之流的臭脚,有一个我捧一个,我捧的开心,捧的自豪。

那个啥,这么臭长的影评能坚持看到现在的朋友,说明也是天赋异禀骨骼惊奇之人,所以,没买票的赶快去买票啊支持啊!不常在家的,也尽点孝心,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爷舅妈什么的都买张票,虽然人岁数大了,可也要为加强思想道德文明建设做贡献不是。亲自感受下电影院那味儿,文艺那味儿。觉得不好,请骂导演,嘻嘻嘻。

下一步打算写一个经典为啥是经典?预通过分析《爱在日落黄昏时》,谈下为什么该片能坐稳文艺片经典宝座,经典们又为何为经典,“《被光》们”缺的那一口气在哪?我没说什么时候发是吧,那太好了,我一定信守承诺,拜拜,毕竟你们每一个人,我都爱!









一道奇特的光降临城市,相爱的人成双成对被光抓走,而你却被光遗弃,往后的日子,该怎么办?

《被光抓走的人》开启了一次爱的审判,在上天的见证下,拷问内心,拷问爱情,拷问人性。导演兼编剧董润年最聪明之处在于,他用科幻的设定向人们抛出了一个客观的悬疑命题,却并未去深究科幻背后的奥秘,而是将镜头聚焦于那些被剩下的人,看他们在这一场烟火人间的兵荒马乱中如何疗伤,毕竟宇宙有科学家去探索,而平凡如我们,只想在生活的一地鸡毛里,活得稍稍体面点。

可当爱面临审判,我们真能体面渡劫吗?

中年夫妻:我们的爱被熬干了吗?

人至中年,爱情变成了柴米油盐。男人会硬不起来,女人会疏于打扮。激情褪去,爱情萌生一丝丝倦,如果不是那道奇特的光,或许夫妻二人谁也不会注意到,他们倦了。

黄渤和谭卓饰演的正是这样一对中年夫妻,光来了,相爱的人消失,而他们却好好留在人世,怎么办?

这是影片几段故事里最讽刺的一个。人性的阴暗、狭隘、脆弱都体现于此,黄渤开始了一段自证清白的过程,PS照片,办假火车票,甚至在同学面前拼命强调夫妻性生活有多美满,尽管除了自己的老母亲之外,旁人并未主动问他:你和老婆都留了下来,究竟是谁不爱了?

想自证清白却越描越黑,想保全面子却撕破了最后一分尊严,想夫妻共患难却亲手将对方推向绝望边缘……世间最毒不是挑拨离间的嘴,而是自欺欺人的心虚。对于一对中年夫妻来说,不愿意承认自己在这场爱情里疲倦了,死要面子活受罪,便是心虚了。

可是疲倦了,就真的不爱了吗?

她知道他讲课太费嗓子,会在他回家时备好一杯热茶;她讨厌他一大清早在房间抽烟,却还是睡意朦胧中伸手将他紧紧环抱。中年人的爱情,是被生活熬得没了激情之后,眼角的鱼尾纹里都是你存在的痕迹,没你,就没有生活。

黄渤起初不懂,怀疑、探寻、挫败、迷茫……一次次扪心自问之后,才终于直面自己的内心。这道光对他的审判,是忘却面子,珍惜枕边人。

七年之痒:你现在爱的究竟是谁?

王珞丹饰演的李楠,和丈夫结婚七年,因为小三的介入,感情走到尽头,却在准备离婚之时,因为一道光的出现,丈夫失去了踪迹。他到底是和谁一起消失的,他心里爱的那个人究竟是谁?于是原本见面就打的原配和小三,共同开始了一段寻“夫”之旅,揭开男人面具之下的真面目。

这是影片中极为荒诞的一个篇章,两个女人站在爱的对立面,却因为那道光,有了一个了解彼此的渠道。谁能想到,原配和小三竟然可以并肩行走,同桌吃饭,赞美对方的大衣真好看,共同诘问在男人身边流转的情人们……

你不爱我了,那你现在爱的究竟是谁?

李楠带着这样的问题一路探寻,到头来却发现,男人自始至终爱的只有他自己。

爱的余威仍在,否则李楠不会在老公离婚失约时又戴回了婚戒,脸上露出小女孩的调皮笑容;也不会探寻老公究竟是和什么样的女人一起消失的。越是不甘心想要证明,结果却越让人寒心。但好在,这不是一个追爱的过程,而是一个找寻自我的过程,结婚七年,李楠活成了老公喜欢的模样,却丢失了自己,这道光对她不是审判,是救赎,是找回自己,然后依然相信,下一个春天,爱还会有花开。

年轻之爱:你可以为我去死吗?

年轻时的爱情,轰轰烈烈又琢磨不定,就像刘佳一和王扬这对小情侣,被父母反对,可以偷了户口本去领结婚证,也可以为了爱情对父母以死相逼。但好巧不巧,那道光来了,刘佳一的父亲在外情人遍地,母亲眼睛里只有搓麻将一件要紧事,夫妻两人见面相互打骂,怎么看都不恩爱,但光却带走了他们。被带走的人,证明是相爱的。刘佳一和王扬呢?瞬间变成了可笑的存在。

你说你爱我,为什么我们没有被光带走?难道你就像我父母说的那样,只是贪恋我家的钱?刘佳一迷茫了。

年轻时的爱情大多如此,我很爱你,但我怎么知道你的爱是不是存了私心?于是用各种手段测试对方的爱情忠诚度,注册微信小号和他撩骚,看他会不会上钩,或是请富二代朋友钓她,看她是不是个爱钱的女人。再或者,是像刘佳一那样,用死亡测试忠诚,如果你真的爱我,你可以为我去死吗?

王扬跳了,刘佳一后悔了。王扬的爱被证明了,然后呢?这段爱情还会像之前那样纯洁无痕吗?在民政局排队等领证的那天,他们依偎着打游戏,傻傻两个人,笑得多甜。这样的画面,未来还会再有吗?

这道光对刘佳一的审判,是终于明白爱情是自己的事,哪怕一腔孤勇,选择都在你自己。

浪子之心:爱是平凡生活的英雄主义

白客饰演的筷子是个浪子,说白了就是小混混,靠收保护费为生,他自认没有爱,也不信爱。

光来了,他的发小消失了,家里墙上残存着血迹,他坚信,发小被相好的杀害了,但是因为那道光带走了发小的尸体,所以凶手始终逍遥法外。

可就是这么一个小混混,却一刀捅进了凶手的身体,用自己的方式,为发小报了仇。

他代表的是正义吗?显然不是,没有证据显示发小一定被相好的杀死,只是他一厢情愿罢了。

他代表的是英雄主义吗?也不是,他从来不是英雄,否则不会在小卖部趁火打劫被发现时,还被老板追着满街跑。

他代表的是爱,深藏的,压抑的,不可言说的,连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深沉的爱。

这道光对他的审判,是终于正大光明向世界宣告,他也有爱。

爱是没有人能了解的东西

爱是没有人能了解的东西,这一场审判,在众生心里放了冷枪,百态尽显。没有人对,没有人错,无论你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值得被理解。

这部电影其实就是那道奇特的光,导演通过影片给了我们一个讨论爱情的机会,情爱里无智者,但我们总该有个机会,去弄清原委,然后作出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爱或不爱,都该对自己坦坦荡荡。

影片最终也没有为消失的人作出解答,但留下的人却早已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真爱有标准吗?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就像刘佳一说的那样,这是我的选择,只有我说了算。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这种电影就算二次元来看也觉得二吧?《最佳伙伴 》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胡鹤译  /  李慧娴 主演 :  朱主爱  /  Aloysius Pang  /  权怡凤  /  葛米星  /  程旭辉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新加坡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6-05-26(新加坡)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Young & Fabulous IMDb链接:   tt5617274 根本国产片谐音片名基本是烂片的定律,这部新加坡的华语片也属于该定律范畴。 想不到新加坡会拍出一部很中二的二次元文化电影,我以为除了日本,大概就只有大陆的傻蠢编剧导演会拍这些尴尬电影。COSPLAY这个在电影里真很有点幼稚。《闪光少女》还能接受点。剧情主线接受不能,笑点?原谅我GET不到。比看国产青春片还要坐立不安。 男主像胡夏。女主很漂亮,原来是马来西亚新一代女神朱主爱,来中国发展吧,一定大红大紫。 都什么年代了,还用父母门第阶层来营造爱情的障碍。不时听来一段英文怪怪的,毕竟我们的语境不一样。 一部描写三个青少年朋友景天,紫甯和郝仁的成长故事,叙述他们如何通过重重挑战和难关,披荆斩棘追逐梦想。过程中,他们认识了自己,体会到友谊的真谛,了解到如何处理与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鼓起勇气,捍卫自己一直坚持的信念。通过角色扮演这个长辈看来非常无聊的活动,三个朋友互相辅助学习,在彼此的帮助下,克服了各自的障碍。     郝仁教景天如何善用口才与供应商讨价还价来节省服装制作的成本,鼓励他勇敢表达。紫宁则把自拍绝招传授给景天,提拔他的自信心。间接的,景天克服了自己口吃的障碍,变得更有自信。紫甯和郝仁也在景天的影响下,在生活和学业上,更尽责和努力。     现今社会竞争尤其激烈,年轻的一代将如何在这个重视现实胜过创意思维的大环境下逆流而上,一路怀抱着梦想与希望寻找勇气和自信,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美妙的女性向粉紅電影《娼年》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三浦大辅 编剧 :  三浦大辅  /  石田衣良 主演 :  松坂桃李  /  真飞圣  /  富手麻妙  /  猪塚健太  /  樱井由纪  /  更多... 类型:   爱情  /  情色 官方网站:   shonen-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8-04-06(日本) 片长:   119分钟 又名:  Call Boy IMDb链接:   tt7529650 原文在medium: https://medium.com/%E7%94%B0%E4%B8%AD%E5%B0%8F%E5%B1%8B/%E5%A8%BC%E5%B9%B4-2018-%E7%BE%8E%E5%A6%99%E7%9A%84%E5%A5%B3%E6%80%A7%E5%90%91%E7%B2%89%E7%B4%85%E9%9B%BB%E5%BD%B1-6cad25ffbc97 《娼年》 其實是一場 「安全的」 性冒險、性成長的故事,這份安全感顯得原著普通,但這樣的安全感在電影,卻是與觀眾建立一種極少數的類型電影-- 女性向軟調色情(softcore pornography) --默契的開始。 女性向色情作品並不是沒有需求,這是個長遠的抑制和誤解的同謀,而近期,網站平台中的女性向推廣計劃在歐美或日本雖不乏關注,但在商業電影之中卻難得有這樣的作品,何況是這麼「好看」的作品,在電影攝製上帶有過去 粉紅電影(ピンク映画) 的榮光--尤其最終「高潮」戲十分諧趣美妙,成功地著墨出這部性成長電影的點睛之筆,靈肉結合,由性見心,敞亮的「讓我看你的性愛」就是「讓我看你的心」。啟用的演員也是頗受女性青睞的一線男星 松坂桃李 ,非常適合成為觀眾各自、私自愉悅的盤中肉(guilty pleasure)。 故事關於 桃李 飾演的男大學生成為娼夫後的見識和體悟。 石田衣良 這個作者擅長的就是把危險的因子、邊緣的樣貌收攏入他結構安穩的小宇宙,晶格銜接晶格一般讓故事世界繼續成長下去,在《娼年》之中就是性群像的疊加,是一些可以料想的微小奇觀,像扭蛋一般的分門別類精巧的固著,然而,畢竟是性事,透過再現性很強的媒介--那些特寫、耳語、室內光的影像--讓這部由男性下至女性情慾之海,在螢幕上個體過分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