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一开始以为这部电影会像《饥饿游戏》那样,让主角和反派势力彻底决裂从而展开一场大决战,就如片名“绝地反击”所表述的,本片将会上演一出成为决战导火索的反击战。电影确实一直在笔者预期的轨道上推进,直到主角打开了那个“潘朵拉魔盒”。
从第一部开始笔者就很好奇围绕着整个城市的高墙到底有什么作用,一直都觉得是外面有什么东西,需要高墙来保护不受它们的攻击侵犯。而这一部最后终于给出了答案:原来整个城市都是一个试验场,那道墙就如同《移动迷宫》将城市中所有的试验品圈养起来,直到实验条件达到即一个完完全全的分歧者通过盒子的试练开启大门。
本片就像是《饥饿游戏》和《移动迷宫》的结合体,或者也可以说,前半部分像在看《饥饿游戏》而后半部分则像在看《移动迷宫》。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本片虽然比不上《饥饿游戏1,2》和《移动迷宫》,但绝对比前作《分歧者1》好看。
所谓的绝地反击仅仅只是铺垫,是一个幌子,一切都只是为了解开真正的谜题,同时为“分歧者”正名。并且我们也能看到,那些打着反击反抗和革命旗号的无派系者,反而是真正的威胁与敌人。
本片英文片名为“insurgent”,笔者以为这是一语双关,这个词意为反叛、造反、起义。也就是说,insurgent一词既指代了以主角为首的对博学者执政的反抗起义势力,也指代了以老四母亲为首的无派系者反叛造反势力。
电影按照五种优良品性对人民进行派系划分,每一种派系的人都能且仅能具有其中一种品性。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但也自然具有了研究价值。所以这个城市的创建者按照这种方式创造这个社会并让其运作下去,就是为了进行人性测试。在这种设定下,诞生了两种特殊群体——分歧者:能够融入多种派系;无派系者:任何一种派系都无法融入——简言之,分歧者就是具有多种品性的人,而无派系者则是任何一种品性都不具备。虽然在派系分明的设定下,分歧者也会被当做异类,但具有多种优良品性的人才能更好的领导人民也是事实。而任何一种优良品性都不具备的无派系者才是社会真正的威胁。
本片在对主角进行五种试练的时候,刻意模仿了《盗梦空间》的表现手法,让观众分不清现实与梦境,还是颇有意思。但整体上,全片节奏略拖沓,好在动作戏时不时的来一段,至少不会让观众因为文戏过长而昏昏欲睡。
这种青少年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越来越多,很多人称它们幼稚,但实际上如果把主角们统统换成三四十岁的大叔,还会有人这么认为么?所以应该反感的并不是这种作品本身,而是电影片方的粗制滥造。正是因为片方以为能够靠几下糊弄就以小博大骗票房,才使得观众们越来越失去信任和容忍。然而事实上,包括《哈利波特》和《星球大战》以及《安德的游戏》等,优秀而经典的青少年电影作品并不少见,少见的只是制作者的良心。
因此,笔者以为,我们都该翻过那道墙,就像德国人翻过柏林墙,女主角翻过城市围墙,我们也应当正视青少年作品的存在,一视同仁的看待他们。
文/公元1874《分歧者》系列的故事来源于青春小说的原著,畅销书与较为低龄的受众群,都很容易让人想到《暮光之城》《饥饿游戏》,事实上这一系列的电影背后的操盘手都是顶峰娱乐,这家成立没几年的电影公司也靠这个系列赚了个盆钵体满。对于《暮光之城》我实在是喜欢不起来,《饥饿游戏》也差强人意,而《分歧者》系列在这当中,不算什么佳作,但倒是有那么一点意思。整个故事的背景设立在世界遭受灭绝性灾难之后,几百年的时间里,地球荒无人烟,寸草不生,只有被围墙围住的原芝加哥城市还有存活的人类。这群活下来的人类按照先知的指引,将人类分为五个派系,比如无畏,比如博学,比如友好,按照不同的属性分配不同的工作,维持这个小小国度的平衡。二百年来芝加哥就这样度过,直至女主角这位无法归类派系的“分歧者”出现。去年看第一集的时候,觉得本片是有一定现实隐喻的。如同《X战警》里异种人面临的处境有着现实社会里同性恋、LGBT群体争取平权法案的隐喻,《分歧者》里,女主角无法归类排列,进而被身边的人嘲笑歧视,也像是现实社会里在校园里那些孤僻独处的小孩,被拉帮结派的同学们鄙视奚落,关在厕所里被捉弄的感觉一样。我觉得抛开故事的反乌托邦背景,作者其实是在给学校里那些不太合群的孩子们打气:别怕做一个“分歧者”,走自己的路,没什么好恐惧的。第二集里,女主角剪短头发,从乌托邦国度里逃出,开始加入反抗军。不过终究因为内鬼的出卖,还是被抓了进去,完成五个派系的终极模拟实验。这些模拟实验里,女主角在各种险境里要完成几乎不可能的任务,而且一旦真的死了,现实里也不会复生。在这些惊险情景里,女主角除了要应付极端的灾难,还要和自己的心魔——母亲“作战”。要探究整个故事有多么的精致刺激大可不必,对于这类抢钱性质浓郁的青春小说改编电影,只要不像《暮光之城》那样毫无下限,连主角最基本的行事模式和情感逻辑都成问题,有一个电影最基本的尊严在就可以了。本片在重头戏模拟实验这个段落做得还算有滋有味,几处反转也算是意料之外(可能是我根本没想到这片还会做反转),尤其是结局某个重要角色的黑化——当然,我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证明这是为了结局少付一个影后的片酬才这么安排的……经过了模拟实验之后,片尾的“先知”揭露了真个事件的真相,分歧者的意义也被娓娓道来。那个保护人类的墙,原来其实只是蒙蔽世人的工具。所有的人类迈向大墙,他们要走出墙外,去看这个世界的真实模样了。想到国内的天朝现状,呵呵。
1.电影本身是一部及格分上下的准烂片,这一点不用多说了。这类打着反乌托邦旗号的青春爱情片,基本上都是这么个敷衍的套路。除了特效之外,其他情节也没必要多看。所以,我们抛开青春爱情的包装纸,看看反乌托邦的那部分。这部分不能太过于在电影中强调,因为一旦分量过重,就会因为过于沉重而影响票房,但它是这类电影的核心。
2.总体而言,《分歧者》讲述的是一个墙内的世界。这和大部分反乌托邦设定差不多。墙外都被毁了,墙内的人被告知,他们的生活才是美好的。墙外是恐怖与苦难,墙内是秩序与希望。但在这一部的结尾,墙壁还是被打开了,人们必须去往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不能永远囿于墙内,这终究是不可持续的。
3.和《分歧者》第一部主要是为了讲清楚几个派别的设定不同,这一部开始讲述“秩序的崩溃”。但这个墙内世界的改变不是由权力的和平交接实现的,而是没有办法的要通过暴力。里面的一个配角提出了一个问题,很有意思,“你们要杀掉当权者,然后谁做当权者?”如果用暴力终结暴力,那么接下来的会是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与美好吗?
4.多年以来,墙内世界之所以安稳,是因为恐吓+诱惑。现在,之所以这套秩序无法再持续,被认为是那一群“分歧者”搅扰造成的。“分歧者”的设定是违背内部秩序的。因为这个社会内的等级、分工是固化的,博学派也好,诚实派也罢,你一旦选定,都无法更改,这社会派别的阶层划分超越血缘与亲情,不允许有不同派系性格特点的交叉,一切交互、模糊、游移的倾向都是需要剿杀的。但这些特质却正是分歧者的根本性特征。允许灰色地带的存在是一个正常世界的润滑剂,一旦这个世界被非黑即白的粗暴两分法控制,它最终一定是崩塌。从墙内秩序的角度看,分歧者就是危险的不同意见者。
5.墙内世界的控制者珍宁在广播中说过一句话,“某些潜藏在我们中间的人必须被隔离。我们为了更大的社会利益,在特殊时刻,就需要极端措施。”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名头,剥夺少数人权利的行为,一旦展开,所带来的就绝不只是对那些“少数人”的伤害。恐惧一定会自动蔓延到所有人头上,这一点一次次被证明,但一次次被漠视。
6.和第一部用整个电影去展示这个墙内新世界的方式不同,《分歧者》的这个第二部,前面的叙述基本上没有价值,结尾才是最有意味的一幕。分歧者最终被“赦免”了,经过试验之后,这个墙内新世界的创始者以影像的方式再度现身,说出了这个世界的真实意义。这种对人类分派,建起围墙的行为,其实是一次庞大而漫长的实验。目的是为了选择接班人。好了,最有意思的就在这。
7.原来,整个围墙内就是一场游戏,目的是为了通过灾难与恐惧,在打乱一切的情况下锻炼队伍,如果“分歧者”最终胜出,那么说明他们经住了考验,他们就被选定为接班人,那么之前的那些被认定的“罪名”就都自然消散,那一切追杀不过是分歧者们通往最后一站路上的“八十一难”,但如果,分歧者没有通过考验,那么他们就会被以扰乱者的身份进行处决,社会上的其他所有人也不会得知背后这一切隐藏着的巨大的真相。所以说,这里全都是利益考量与算计,根本没有什么信仰可言。这真相真冰冷。
8.如果非要说,谁是这个墙内世界真正具有信仰的人的话,那么操控这个世界的现任头目珍宁是信仰最坚定的。虽然她是一个所谓的“坏人”,但她是真的相信必须营造和保护这一切秩序,她不是实用主义者,不是墙头草。但她最终也成为了牺牲品,被人从身后给了一枪。这个“完美世界”的创始者,在她背后一直阴魂不散,从这个意义上说,最终,老人政治胜利了。
9.更可悲的是,分歧者被赦免的瞬间,这个世界中所有的顺从者、服从这个秩序多年的所有“大多数”,都成为了炮灰,他们几代人的信仰与恐惧,突然间一文不值,他们不过是庞大实验中众多道具而已,它们是棋子,根本不是“人”。但这一点,没有去交代,似乎那些人又瞬间接纳了这一切,但如果这发生在现实世界中,这怎么可能?那群人会堕入怎样的虚无感与幻灭感之中呢?而那些之前按照领导者的要求,去帮助搜捕分歧者,甚至伤害分歧者的人们,在分歧者被加冕之后,会遭到清算吗?就算不会,他们对自己曾经的行为会如何看待呢?这一切真正悲伤而寒冷的细部的内容,都被省略了,只用一个光明的尾巴粗暴地抹掉了。除了这些人,还有那些牺牲者,比如当初因为要逼出分歧者,而被植入了芯片,在被操控着自杀的那些人,现在算个什么?他们连炮灰都不算对吧,最多算是炮灰的炮灰,对吗?
10.这部电影目前的走向被看作是“正向”的,因为代表正义的分歧者,最终被认可了,可以以英雄的面貌去进一步拯救世界了。但背后所有寒冷和残酷都被淹没在鼎沸的胜利呐喊声中。我们认真想想那背后细碎的东西,那些被忽略的人头落地,无人提及的血流成河,被当做工具的所有沉默的大多数,这里面真的过于残忍了。我们把这一部分当做灾难片去看,能不能让我们提醒自己,别让这一切真的发生在现实中?
(文/杨时旸)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