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一部让我愤怒的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导演马克·赫尔曼
编剧约翰·伯恩 / 马克·赫尔曼
主演阿萨·巴特菲尔德 / 维拉·法米加 / 卡拉·霍根 / 祖萨·霍尔 / 安贝尔·比蒂 / 更多...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美国
语言: 英语 / 西班牙语
上映日期: 2008-09-12(英国) / 2008-11-07(美国)
片长: 94分钟
又名: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 / 穿条纹衣的男孩
IMDb链接: tt0914798







 一个叫布鲁诺的孩子,跟着自己的父亲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他没有朋友,这对一个八岁的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他住的房间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农场”。他认为是农场,因为那里面的人在劳动。他只是奇怪,这些人为什么穿着睡衣劳动?布鲁诺的睡衣就是灰条子的睡衣,同那些人穿的衣服很相似。

布鲁诺家里有一个帮厨的人,那人的外套里也有一套条子睡衣,这让布鲁诺很奇怪。这个帮厨的老人每天在削土豆,走路的时候总是歪歪倒倒,一脸惶恐不安。

布鲁诺没地方上学,他和十二岁的姐姐起接受父亲给他们请的家庭教师的授课。老师是一个老头,叫李斯特。李斯特对要求喜欢看探险小说的布鲁诺读一本很厚的书,那本书名叫《我的奋斗》。但是布鲁诺看不下去。他一直想走过后门到外头去看看,因为前门出不去,那里有党卫队的士兵牵着狼狗。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这是一部二战的片子,这样的片子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是西方导演们揭示战争本质和人性本质的主旋律。故事就这样按着好莱坞的路子走着。有着许多悬念,许多小小的煽情,有着正义与非正义的心理较量,也有着许多的暗示结局的前奏。我看着,估计着情节的发展,以自己的经验认为,到最后一定是置主人公于死地而后生。这是老套路了。这部片子叫《穿条子睡衣的男孩》据说是2009年冲剌奥斯卡的片子之一。

但是,我没有等到这样的结局。我看到布鲁诺在拉着铁丝网的“农场”边认识了施穆尔,一个也是八岁的孩子,这个孩子穿着条子衣服。我们都知道了,这是集中营里的衣服。孩子是一个犹太人。关于他们的集中营的故事,我们看到了太多的电影和书。可是,我看到这个圆圆头缺着牙齿一脸饥饿的孩子,心里竟然产生了一种愤怒,我恨那个导演,他为什么要把这样的孩子放在这样的地方。

愤怒一点点地积累着,自以为是一个多年的电视纪录片编导,自以为可以冷静地旁观事件的发生,可是,我还是止不住的愤怒了,为剧情的真实推进与戏剧营造。最后,两个孩子为了寻找施穆尔“失踪”的父亲,合计让小男孩布鲁诺穿上条子衣服钻进集中营,他们一个一个棚子里寻找,结果是进了一个大棚,那里面是一堆垃圾一样准备进淋浴室的男人们。

结局是可想而知的。男人们被赶着走进淋浴室,天上下着雨,布鲁诺对犹太人小孩说:他们可能是让我们来躲雨的。

接着,有人命令他们脱衣服,接着,铁门关上了,就是毒气。接着就是人们在绝望地叫着。接着两个男孩的手握在一起,一脸地迷茫和恐惧。接着是黑场。

在这期间发生了这些事情。布鲁诺问父亲: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父亲说:我们为了国家的强大,我们在为国家工作,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布鲁诺问姐姐:“他们为什么要在农场劳动?”

姐姐说:“你还认为那是农场吗?那里是营地。他们是犹太人,他们一战的时候打败了我们,他们要受到惩罚。他们想让我们遭遇不幸。所以要这样对待他们。

布鲁诺问司机:“那个烟囱里冒的黑烟是什么?味道很难闻?”司机说:“那里面烧的是垃圾。”

布鲁诺问教师:“犹太人没有一个是好人吗?”

教师说:“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好人,那你就是伟大的探险家了。”

只有母亲和奶奶痛恨这场战争却无能为力。

影片的最后,身为集中营长官的父亲发现儿子被关进了毒气室。他站在没有任何声息的大铁门前,淋着雨,痛苦万分。战争就这样以一个男孩子的故事描画得残酷无比。

还有很多细节,比方那个削土豆的老人,他救了从秋千上摔下来的布鲁诺。布鲁诺从他熟练的包扎上感到他是一个医生。老人承认了布鲁诺的猜测。他很奇怪老头为什么要去削土豆。他对老人说:“帕维尔,假如你还是个医生,你一定是一个好医生。”犹太医生帕维尔那一瞬间的百感交集,让我忍不住捂住嘴泪流不止。我怕自己哭出声来。

比方那个金发碧眼的司机,他的父亲是不同政见者,开战的时候跑到瑞士。布鲁诺的父亲认为这是一个不爱国的不负责任的大学教授。他们的谈话是在晚餐的时候,给他们斟酒的人是犹太医生帕维尔,司机把一肚子惶恐发泄到帕维尔上身,把他拉到厨房里一顿暴打。帕维尔再也没有出现在布鲁诺家里。而司机最后也因为不忠诚的父亲受到惩罚,送到战场上去了。

比如,布鲁诺在家里看到了小男孩施穆尔。因为孩子手小,他被叫来擦酒杯。布鲁诺给了小男孩一块点心,正在小男孩狼吞虎咽差点噎住的时候,他被司机当场揪住了。司机问布鲁诺是不是认识这样男孩子,是不是像男孩子招供的点心是布鲁诺给的。布鲁诺说:我不认识也,点心是他自己拿的。那个犹太小男孩施穆尔,那双看着布鲁诺的眼睛,让人心碎。

我看这些产生的愤怒,延续到深夜,凌晨四点,我还很绝望地醒着,脑子里全是片子的片断和台词,那种清脆的童声,那种对世界不解的交谈。

想到自己的青少年时期,我常常认为,我所负的责任就是去解放那些处在不幸中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孩子们。我愿意为此牺牲自己的生命。

现在年过半百的我知道,世界太大了,我们知道得太少了。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听到的和想象到的那样。我常常为自己的言不由衷惭愧。所以,我想努力地去说真话。尽管,它是那么的难。难到了自己竟然会失声痛哭。

转自一把柳叶刀的博客,原文链接
http://blog.19lou.com/?uid-10069482-action-viewspace-itemid-2060814







文 / 苏乏

【作为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

    没有比这部小说更适合改编成电影的了,在众多反应二战的题材中,或激烈,或偏执,视角各异,有的以宏大著称,有的以奇诡出位,但如论及故事的浑然天成,对人性冲击的独辟蹊径,以及无法释怀的过失,这部围绕奥斯维辛犹太人集中营但并无任何超凡申要却足以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当之无愧,原作以绝妙的机巧在08年脱颖而出,不足五万(译文)字白描却引发了极为深刻的思考,本片作为改编电影完美再现了那种阴差阳错与极端平和,不动声色,触动每个人的心弦。
    本片在改编的时候增加了几场戏,主人公布鲁诺这样的儿童角色在尊重原著的同时更显张皇与世故,但很遗憾,影像没有能够如文字般营造更多无因的想象,所以如果仅限于小说中的情节,纵使长达80分钟的铺垫也略显平淡,并不能让观众完全认同布鲁诺在片尾进而想要同铁丝网内犹太朋友的转变,为了令故事更加合理,编剧添设了一场关于布鲁诺的军官父亲捏造集中营纪录片的戏,纪录片中饶有生活情趣的假象给了布鲁诺接下来令观众无比绝望与揪心的冒险以充分动因,布鲁诺也因自己在之前关键时刻的背叛而心存愧疚,但这一切在他隐约察觉到自己可能走进一个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陌生世界时灰飞烟灭,他开始慌乱、惊惧、惶然不知所措,并试图搪塞离开,但承诺终于令他走向毁灭。
    影片重要场景甚至不超过五处,成本更低廉得如同电视电影,处理手法极其常规,很多情况下只是照常理拍摄、剪辑,在该出现空境的时候安排一段空境,在需要慎独的时候安排一段慎独,丝毫不做展开与赘余,这也是原作点到即止的延续。08年读完爱尔兰小说《穿条纹衣服的男孩》我曾一阵激动(即便这种振奋很快便为《嫌疑犯X的献身》所引发的震撼所取代),这本书和07年世纪文景出版集团另一部意大利小说《有你我不怕》在故事的逻辑与结构上的相似,至今仍是笔者津津乐道的范例。曾和老师探讨过将故事框架从集中营复制到渣滓洞的可行性,当时的结论是本土化所可能预见的最大问题莫过于渣滓洞更为森严——毕竟对政治犯的监管不同于种族屠杀;再者渣滓洞很小,真要找不一定找不回来。不过,本片以一场即时发生的灾难收尾,使悲剧无从避免,便捷且合理,果然聪明。
    但即便如此剧作,照搬仍旧不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和我私下探讨。

【谎言与过失】

    片中谎言的成立是建立在一个不允许被谈及的话题上,当众所周知的事情出于道德或者淫威而不适当广为议论乃至羞于提及,误区便应运而生,这是国家机器与大独裁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当然也存在于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历史环境下的禁忌可以避而不谈,也终难抹杀私人个案中的污点,任何取证都会引发不曾预料的风波,对于剧作而言,可谓宝藏,只要善于挖掘,勤做关联故事便不致陷于单调死板。
    从始至终,都没有任何事情能够让布鲁诺意识到他正迈向危险,成人世界的相互隔阂与自作聪明理应成为悲剧的导火索。影片中因为妻子不便也不愿向孩子提及自己对于种族清洗的真实看法,情感爆发均背对布鲁诺而直面身为指挥官的丈夫;布鲁诺与被家庭教师洗脑的姐姐间的对话也未触及事情的实质;什穆埃尔出于顾虑和天真亦并未给出更多劝诫。所有意向都是以引发布鲁诺的逆反与好奇心为导向,感性材料的积累更加重他错误判断的筹码。
    从悲剧的本意出发,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在本片中,撒谎者布鲁诺偏偏是最大受害者,其余人大多只是隐瞒,包括亲眼看到布鲁诺往挎包中塞食物的仆人,面对布鲁诺进而对母亲一串颇为高明的谎言,虽揣揣却未拆穿;而兢兢业业、忠贞不二的纳粹军官即便为顾全家庭做出了退让,却仍旧痛失爱子。一个又一个非谎言即隐瞒的具体动作编织的悲剧有如欲加之罪,总要有人来承受,有人被问责。可论及过失,是来自长官或者母亲偏执于个人情感么?或者家庭教师对扭曲信仰的过度诠释?他们都有身不由己的一面,难道要将矛头指向集中营中那个孩子么?故事中的过失更像经过精确计算的必然,来自无意识的赌盘,是买定离手,是不可逆转,是欲辨已忘言。

【战争伦理及结构套用】

    脱离本片来说,历史环境的设定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战争中的家庭伦理更有着耐人寻味的深度。《海角七号》所能带来的感慨远远不及金基德《收件人不详》中所精心刻绘的残酷与冰冷,但论及背景的设定,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些来自战后与政治变迁的题材总能使敏感的触动如约而至,这也是反映纳粹时期的影片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触及灵魂的话语总在民族危难与个人存亡接踵而至,动荡过后的萧索不单劫余满目凄凉更埋下无穷尽仇恨的野草。文艺作品展现大环境下的历史与历史遗留问题有着不同手法,有近期诸多兢兢业业,亦不乏剑走偏锋,有温和,更有激烈。
    大环境变化中有一些影片带有明显的童话色彩,但又不同于《天使爱美丽》《大狗民》《两小无猜》此类色彩斑斓、栩栩如生、讨人恋爱的机巧与偏执,更区别于《潘神的迷宫》近乎颠覆、戏说的异色商业之作。如《美丽人生》《胆大家族》《再见列宁》以谎言为方式演绎的哀伤童话,以乐观贯穿,高度参与影片的世界观,却在荒诞的格调中流露出极端强烈的悲观色彩与代入感,可谓笑中有泪,无需大力渲染便可抓住观众的心。
    之所以选取这三部电影排除《地下》《苹果酒店的规则》,是因前者手法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后者的主题则刻意弱化了历史事件与环境变迁。这三部在故事框架、角色塑造与情节推动方面有所共通,线索也并无二致,历史环境更可谓趋同,并且均获得了丰厚的商业回报与绝佳的社会反响,从影像到音乐,从台前到幕后无一败笔,但同样是以善意谎言为出发的国产片《幸福时光》却未能从荒诞中获得更为广泛的共识,略显局促,相比之下尚不如《落叶归根》更彻底,但论疯狂无论如何要数《地下》,Emir Kusturica绝对是独一无二的狂欢艺术家,那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具规模的制作大都是套路,这是科学而非消极,韩国边界、中国两岸、柏林墙、南斯拉夫、军国主义都是很出彩,结构又有相似的题材,“回归”、“倒塌”、“瓦解”是标志性的关键词,绝不会在基调上出问题,角度又丰富撩人,假使照搬也有很好的故事蓝本。又如民间文本对《桃花源》的借鉴,《西游记》《镜花缘》与《绿野仙踪》《指环王》大冒险的类比。
    如前文所提,《有你我不怕》和《穿条纹衣服的男孩》两本小说的故事结构几乎一样,相似的儿童视角与发展流程,只不过前者单纯地讲述了作为社会问题的绑架,而后者却精彩地将套路应用于纳粹集中营,仅仅使用和前者相似的笔触,完成了更具人性震慑与商业前景的主题叙事,这两本小说先后被搬上大银幕,经过再创作呈现出各自迥异的光辉,又殊途同归以打动观众为收效。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笔者之前对比过的《查理》与《返老还童》,同样的逻辑,从起点上略加调整,包装成不一样的作品,这便接近于广告创意萌生阶段的基础构想了。
    对于国内的剧作者而言,《疯狂的石头》《银牌车手》的出现绝非偶然,盖·里奇是具有里程碑式的影人,宁浩亦标志着框架套用本土化的新高,相信学院会朝着这个方向贯彻方法派的作风,即便我们不允许有西恩·潘,好的编剧总会成长起来的。

2009.06.12 苏乏,北京










*
蓝蓝的天空:
阳光、大树、秋千;
威严的父亲、美丽的母亲、情窦初开的姐姐;
还有削土豆的沉默医生、穿着条纹睡衣的同龄男孩;
父母对BRUNO的爱,老爷子教师的唠唠叨叨,孩子间纯真的友谊;
这部电影拥有一部讲述美好孩童时代、一部充满诗意的影片所应有的要素。
    
然而,
    
通电的铁丝网:
天际飘来散发着恶臭的黑烟;
广场上,汽车前,姐姐的房间里..到处都是赤红的万.字旗;
党卫军军官的咆哮、狼狗凶恶的叫声、看不见的地方一声清脆的枪响;
戴着防毒面具的士兵、充满恐惧与绝望的脸、无助的父亲和悲痛欲绝的母亲;
它又着实拥有一部控诉那段60多年前犹太人所遭遇悲惨历史的影片所需具备的细节。
    
*
蓝蓝的天空下,铁丝网内外,两个八岁的孩子席地而坐。
导演给我们造就了一部可以看到的温馨画面和不能看到的可怖暴力并存的“黑色童话剧”。
*
爸爸正在做的“对囯家民族有益的”事;老师说“找到一个好的犹太人就和发现一片新大陆一样困难”;爸爸放给叔叔们看的电影里面,穿条纹睡衣的人们在农场里惬意的生活;突然有一刻,BRUNO发现自己已经不想离开这个曾经不喜欢的地方;只有天际那一缕黑烟散发着的恶臭,让小BRUNO有点受不了。
BRUNO已经八岁了,他可以理解这些事情:他相信他敬畏的爸爸是个很好很正直的军人,为了让人们过的更好而努力着;相信农场里穿睡衣的人们过着快乐的生活,他们辛勤的劳作,累了可以去咖啡馆,喝点咖啡休息一下;BRUNO不想离开,是因为他不想失去SHMUEL这个真心朋友;而天际袅袅升起的黑烟,不过是将无用的垃圾烧掉而已。
    
BRUNO只是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妈妈的双眼哭的红肿,不能容忍她自己和孩子继续住在这个地方;为什么老师不让他看喜欢的冒险故事,却叫他读《我的奋斗》,一本无聊的书;为什么帮他包扎伤口的医生会去削土豆,而他唯一的犹太朋友SHMUEL,的的确确是一个好人,SHMUEL的犹太爸爸也不是一个坏人。至少自己信赖的朋友SHMUEL认为他不是坏人。
    
“假期如果你喜欢,可以到柏林来看我,等我们大家都和好的时候。”临近分别时,BRUNO对SHMUEL说。
    
*
BRUNO和SHMUEL 牵着的手,
代表两个天真孩子纯洁的友谊。
被一扇沉重的铁门无情的关闭,
被门后那惊恐的拍打声叫喊声,
扼杀了。
    
*
那扇沉重的铁门已静静宣告一段历史的尘封,
然而门外的囚衣仍默默倾诉人性中的善与恶。
镜头伴随着钢琴声渐远暗去心情却难以平静,
唯有孩子紧握着的双手带给人类和解的希望。










    很多人为Bruno难过
    潜意识里大家都觉得,shmuel死了就死了,他是集中营里的孩子,生死早已是定局
    而Bruno多无辜啊,纯洁的眼睛湛蓝的小天使

    那些犹太的孩子,他们也曾穿戴整齐可爱如安琪儿,他们也爱吃甜食,他们也以自己的爸爸为荣,他们也想做冒险游戏
    可是谁给他们机会?

    孩子们都是天使
    他们是这个世界的纯洁
    是成人让这黑浊了他们的眼睛

    
    也许只有丧子之痛,才让那位高傲冷酷的军官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至于清醒
    那还需要一些想象力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

《3D 肉蒲团之极乐宝鉴》人生是一场大春宫

    更新描述或海报 查看原图 导演 : 孙立基 编剧 : 萧若元 / 萧定一 / 胡耀辉 主演 : 叶山豪 / 蓝心妍 / 松野井雅 / 周防雪子 / 雷凯欣 / 更多... 类型: 情色 官方网站: 3dsexzen.com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2011-04-14(中国香港) 片长: 129分钟            又是一部《肉蒲团》主题的情色电影。与众不同的是,《3D 肉蒲团之极乐宝鉴》的宣传语则是“全球首次3D情欲电影”。于是且不说这部电影是好是坏,它在电影史上的意义都是空前的。时代变了,这再也不是十几年前躲在小电影院偷偷摸摸看成人电影的年代了,人们终于堂而皇之地将情色电影搬上大荧幕,这是人性解放的时代。很多观众抱着猎奇的心理,不远千里地来一睹其风采,盛况空前。        《3D肉蒲团之极乐宝鉴》由中国3D及一元制作室有限公司出品,投资逾港币二千五百万, 萧若元、萧定一监制,孙立基导演,叶山豪、蓝燕、原纱央莉、周防雪子、雷凯欣、及何华超领衔主演,于4月14日香港上映,全球其他国家均有同时上映。该片阵容豪华,声势浩大,帅哥美女如云,共同演绎了一场荒诞奇淫的情色大戏。         《肉蒲团》的故事梗概很多人都比较熟,我就不多加赘述了。《3D肉蒲团》则是在原著《肉蒲团》的基础上加以改编而成,并没有换汤不换药的照搬原著。3D版一出场就是宁王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观音雕塑,峨眉山上高僧布袋和尚和未央生怒斥宁王时,竟被路过的宁王听到,为后面埋下了伏笔。未央生陪好友林公子去铁家提亲,未央生和铁员外的女儿铁玉香一见钟情,林公子大怒,于是投靠宁王。未央生和铁玉香日日缠绵,然而床技不佳,无法达到极乐。追求极乐的未央...

《少女潘金莲》:武松,你就使劲往下插吧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李翰祥 编剧 : 何永霖 主演 : 单立文 / 黄美贞 / 金仁淑 类型: 爱情 / 情色 / 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1994-06-24(中国香港) 片长: 98分钟 又名: The Amorous Lotus Pan / The Amorous Pain IMDb链接: tt0111154 当影片最后一个场景,武松举起刀,正在为杀不杀潘金莲做最后的心理斗争的时候,豪放的潘金莲大喊“武松,你就使劲往下插吧!”,随后武松一刀结果了小潘的性命,但他确是十分的舍不得,表情痛苦的几近扭曲,他既忘不了他大哥武松的血海深仇,更忘不了和潘金莲那销魂的一夜。 李翰祥貌似对《金瓶梅》情有独钟,描写这部小说内容的风月片不止一部,早期的有《潘金莲》,中期的有《金瓶双艳》,到了晚期更是连续拍摄了《金瓶风月》和《少女潘金莲》,而这部《少女潘金莲》也基本上是他的息影之作了。本片在故事情节上借用了《金瓶梅》的相关人物和内容,但李大师并没有刻意去编写,甚至可以说没有情节,基本可以忽略。但在李翰祥的拿手好戏——床戏上,可谓是水准相当之高,从布景,到灯光,到配乐,再到演员的表演,都拿捏得十分到位,给人以相当强的艺术感觉,尤其是配乐,古筝、琵琶以及其他中国民乐乐器快慢节奏的变化,轻缓与欢快之间的变幻,配合着戏份的进行,可谓是天衣无缝。即使单独将影片配乐拿出来,也绝对让你觉得悦耳动听。 片中潘金莲和多个男人都有床戏,但最为精彩的当属和武松那场。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雨夜,小潘用药迷倒武都头,趁其熟睡之际,潜入武松房间迷奸之。屋中暖黄色背景光,时而还夹杂着闪电的紫白色亮光,将小潘的身体展示的十分美丽。整段戏份几乎都隔着一层薄纱拍摄,若隐若现的感觉更具唯美效果,再加上刚才所说的精彩配乐,可谓是风月片中的床戏典范。 影片最终的结局还是以武松杀死王婆及小潘这个惯常路线结束,也许让武松和小潘一同生活下去也许更能让人遐想,但这样做可能还是太无法让人接受,打虎英雄怎么能拜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