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控方证人》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导演比利·怀德
编剧阿加莎·克里斯蒂 / 比利·怀德 / 哈里·库尼兹
主演泰隆·鲍华 / 玛琳·黛德丽 / 查尔斯·劳顿 / 爱尔莎·兰切斯特 / 约翰·威廉姆斯 / 更多...
类型: 剧情 / 悬疑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1957-12-17(美国)
片长: 116分钟
又名: 雄才伟略 / 情妇
IMDb链接: tt0051201








        作为一个学法律的人,我是完全从法律角度而非电影拍摄技巧来分析这个故事的。


    我想这部电影是学习英美法的很好的一个方式,从一个刑法案例来看美国刑事审判中的对抗式庭审和相应的严谨的证据规则,更可以看到制度背后的法律思维。
 
    在我国的刑事审判中,很少能够真正做到控辩双方的平等,这根源于人们的一个根深蒂固的思想:一个人一旦被公安机关抓起来了,那就肯定是罪犯了,控方代表了国家,就是惩罚罪犯的。以此逻辑为出发点,嫌疑人并未被给予平等对待,而辩方律师则被视为让罪犯逍遥法外的人,人人得而诛之。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旁听过刑事审判的人应该可以发现,整个过程无非是控方宣读公诉书,辩方没说两句就结束了,而对于证据方面,无论是物证还是人证,都是在进入法院之前,在公安局和检察院已经做好了的。

    反观美国的刑事诉讼,我们会觉得很多制度设计都让我们觉得匪夷所思。比如强制陪审团制度,刑事诉讼中必须有陪审团,法官只负责就法律问题为陪审团成员提供意见,最终的认定以陪审团的认定结果为准。而这些陪审团成员并不是专业人士,我们会很疑惑,这不是瞎胡闹么,法律这么复杂一事怎么能这么轻率的解决呢!轻率么?我们再来看看同样有特色的证据规则,对抗式庭审最有魅力的环节就是对证人的交叉询问,因为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只有当事人知道,其他人知道的都只能是法律事实,只能是无限接近于事实。这种情况下,对证人的交叉询问并不能保证其结论一定和事实相符,也就是说并不能确保通过这个环节查明真相,但除了极少数撒谎不眨眼且思维极为缜密的人,绝大部分人在撒谎时是可以被发现的,一个好的律师可以从对证人的询问中找出逻辑错误并一举推翻该证人的证词,这会对诉讼结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有了这些背景性的知识做铺垫,我们可以开始对这个案例进行分析了。男主是事实上确实有罪的,然而他很charming,很有迷惑性,是陪审团成员都会喜欢的人。女主又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从反面让他的不在场证据成立,从而被判无罪。那个想吃嫩草的老太太死了,却无人对此负法律责任,这已经是一个不公平了,已经是男主钻法律空子了。不得不说男主心太狠,其无罪判决生效后,即使有不利于他的证据出现,他也不会因此再被公诉(辛普森杀妻案即为如此)。女主已经有伪证罪的嫌疑了,但她却再也无法在法庭上说出男主就是凶手的事实,因为一旦她说了,则会坐实故意杀人罪,罪加一等。

    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英美法的制度设计已近完美,但仍会出现百密一疏的情况:人们过度重视法律正义,难免会让本应伏法的人逃脱法律制裁。这个时候反过来看我们的制度,似乎也没那么差,因为我们的制度好就好在:即使公安机关抓错了人,也总有是会有人被判刑的,总是要对受害人有个说法。尤其是在本案这种只有男主一个嫌疑人的情况下,不招?哼哼,玩死你,看你招不招。

    我想分析到这一步,就能知道为什么我们的法治进程如此缓慢,归根到底是我们的思想和英美法的思想差异太大了。找任何一个路人来看这个电影,恐怕都不能认同英美法的这种思想,法律本身应当是公平正义的,本片里怎么反而助纣为虐了呢。。。

    我不去探讨那种制度更好这个问题,我只想说,这部拍摄于1957年的电影即使放在今天的美国,其中蕴含的法律思想仍然毫不落伍,这也许就是美国法律对抗式庭审的迷人之处。我很悲观的认为,即使在电影拍摄整整100后,中国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法律规定。毕竟在大多数人看来,男主被判无罪是违背了公平正义的精神,女主那样的行为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公平正义,毕竟替天行道是有其绝对合理性的。

     所以我说,这个电影在做到情节曲折的同时,其蕴含的法律思想的深度和反映社会问题的力度可见一斑。、、、、、、、、、、、、、









伦敦著名刑案辩护律师韦菲爵士(查尔斯•劳顿 Charles Laughton 饰)接受了心脏病治疗,但是身体依旧虚弱,第一天回家休养,护士一直严厉监督他服药,并杜绝烟酒。管家为了便于上楼,还专门为他修了电梯。但是,种种关心照顾,对于这位桀骜不驯、牙尖嘴利的大律师根本不起作用,反倒是一纸诉状令他倍感兴奋。律师梅休和当事人沃尔(泰隆•鲍华 Tyrone Power饰)登门拜访,请他出山打官司。原来,沃尔结识了富婆,两人相见甚欢,虽然仆人对他发明的打蛋器充满鄙夷,但是富婆却对他充满爱意,甚至为他修改了遗嘱,把8万英镑留给了他。然而,富婆却惨遭毒手。于是,沃尔成为警方的头号嫌疑犯。他的唯一证人是妻子克里斯汀(玛琳•黛德丽 Marlene Dietrich饰),然而后者登门时的冷漠与淡定,令韦菲爵士怀疑这其中另有隐情。在扑朔迷离的案件背后,隐藏着一个个环环相扣、不可告人的秘密…… 本片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同名小说。、、】










控方证人:照亮黛德丽的脸
1957年的《控方证人》,又名《原告的证人》、《雄才伟略》,是好莱坞天才导演比利•怀德改编自天才侦探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剧本,男女主演是好莱坞红极一时的泰隆•鲍华和玛林•黛德丽。在演员表上,还值得一提的是扮演辩方律师,罗巴特爵士的扮演者查尔斯•劳顿,他是首位出演阿加莎笔下大侦探波洛的演员,而在片中饰演唠叨护士的女性,则是他在现实中的妻子。知道这一点后重看电影,往往有不一样的滋味。

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向我们展示了小说改编电影能做到怎样。在阿婆的小说中,《控方证人》并不是最好的一部,在阅读乐趣上,个人认为,甚至不如《H庄园的一次午餐》那样,对案中人的心理刻画地细致入微,又能将阿婆最擅长的,也就是被王安忆一再赞美的“微妙的违和感”表露无遗。在电影中,辩方律师、唠叨又忠于职守的护士,甚至原著中并未着墨太多的死者,死者的女佣,都有精彩表现,这一点已经被无数影迷深刻剖析过,我不想在此拾人牙慧。

这部电影打动我的,是玛琳•黛德丽。

毛尖在《非常罪,非常美》里用的题目:“照亮黛德丽的脸!照亮黛德丽的腿!”这位1901年出生的伟大女演员,在拍摄本片时已经56岁高龄,然而黑白胶片里,她的魅力有增无减。无论是黑白胶片的原因,或是她本人驻颜有术,我仍然固执地希望,这是一位女演员本身的魅力,这种魅力超越肉体,超越时间,甚至与灵魂无关,是只能在镜头中,散发出来的神秘未知之美,如同阴暗乌云后透出来的一缕金光。

玛琳•黛德丽、比例•怀德、雷蒙德•钱德勒,这几个名字在当年的好莱坞,是“黑色电影”的代言。在电影里,黛德丽出场并不早,然而,当她一踏进罗巴特律师那老旧又阴暗的办公室时,顿时蓬荜生辉,仿佛空气的质量都有所改变。这是个面孔窄小、颧骨高耸、下巴无肉的女人,与肉感丰满的玛丽莲•梦露相比,她有另一种无法言表的性感。正如中国人津津乐道的“环肥燕瘦”,丰满的性感,是一种情欲的、沉醉的、热情的性感;而黛德丽的双眸,清亮、冷漠,如同三月暮春时分,天边的寒星,这是一种冰冷的、神秘的性感。

我一直不大明白,为什么男人会钟情于这种性感。或许这部电影里的黛德丽给了我答案。这个包裹在暗色紧身外套里的女人,浑身上下,除了一头耀眼的金发,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物。无论是她过于男性化的西装外套,修得过于尖细的眉毛,还是那张苍白无肉的脸,简直是“棱角分明”四字最好的解读,像是一朵多刺的玫瑰。

她回答辩方律师的问题,很快让他感到不信任,占领地酒吧里的歌女,隐瞒婚史,嫁给美国大兵,一开始是为了他的咖啡和糖,后来是为了让他把自己带到美国,扮演贤妻良母,只为了报答这份恩情,却并不爱自己名义上的丈夫。她冷若冰霜,无爱无恨,当男人面对这样冰冷的尤物,心中所激起的,到底是征服的欲望,还是探究的好奇?或许,只是对未知的、神秘的美,一种无法阻挡的臣服。

辩方律师能做的,只不过是防卫似的辩驳控方律师。双方最有力的证据,也是最薄弱的证据,来自于被告的妻子,她口中,被告回家的时间。然而这位证人越来越不靠谱,甚至从辩方证人转为控方证人。然而,就在罗巴特律师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意外出现的,神秘的女人扭转了局面,她掌握了这位女证人与人通奸的证据,这表明她是有意说谎来诬陷自己的丈夫,好与情人双宿双飞。

罗巴特律师在法庭上用奸夫淫妇的书信将她击得体无完肤,又或许,这也是男人对这种魅力的一种反击。黛德丽失控地大喊大叫,重新回到证人席上的时候,大滴大滴的泪珠顺着美丽的脸颊滑下。镜头几乎是依依不舍地追捕着每一颗泪珠滑落的痕迹。这时候,黛德丽又有另一种美,并不柔弱,却让人心碎、让人窒息,黑色的女人的泪水,比情窦初开的少女的泪水更加珍贵,每一颗都是无价的宝石。

我在看毛姆的《剧院风云》时,主角朱莉娅•兰伯特在化妆间里对情人哭泣,“她把泪汪汪的眼睛慢慢地转向他。他看到的不是一个女人在哭,而是整个人类的灾难,是作为人的命运的深不可测而无从安慰的悲哀。他突然跪倒在地上,把她一把抱住。他感到震惊。”我一直觉得这只是小说家的夸张,然而当黛德丽在证人席上落泪的时候,这段话在脑子里冲破层层记忆突然出现。

这时间,她仍然是女神。

直到庭审结束,她的丈夫被判无罪,结尾突然峰回路转。豆瓣上有人评价说,“律师三寸舌,妇人攻心计,两般皆不毒,最毒男人心”。从电影中庭审开始,就一直坐在旁听席的那个姑娘,仿佛黑子变成白拍子一般在舞台上亮相。少女的丰满脸颊肉嘟嘟的,嘴唇像初绽的玫瑰般柔软,褐色茂盛卷发上扎着丝带,细花连衣裙抠出一段凹凸有致的身材。然而她的美是粗野的,也是肉欲的,无论这躯体这面孔多么青春,仍然有一种艳俗的、喧闹的气质。

只是,女神的魅力在这样的艳俗与喧闹面前黯淡了,败退了。

虽然是黑白电影,仿佛也能看到黛德丽嘴唇上的血色一瞬间褪得干干净净。她强自镇定地问:“伦纳德,这女孩是谁?”在这一刻,她不再是女神。我注视着镜头,讶异着为什么同是一个人,前后的感觉却判若云泥。神秘、冷漠的魅力像退潮一般消失得一干二净,她被还原成一个枯瘦、苍白的女人,如此而已。

也许是因为,她最终还是爱上了什么人。

于是,她抓起当作证物的水果刀杀掉背叛自己的丈夫,不过是一种无聊又悲哀的表演。但当她被警察抓住带走时,回望罗巴特律师,有一个谢幕般的短暂凝视,这是她在全片中最后一个特写。那个凝视中有很多东西,悲哀、凄惶,还有一点点的自嘲。

这或许是我作为观影者过分的解读,但正是这个谢幕的凝视最终打动了我。

照亮,照亮黛德丽的脸!】、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

《3D 肉蒲团之极乐宝鉴》人生是一场大春宫

    更新描述或海报 查看原图 导演 : 孙立基 编剧 : 萧若元 / 萧定一 / 胡耀辉 主演 : 叶山豪 / 蓝心妍 / 松野井雅 / 周防雪子 / 雷凯欣 / 更多... 类型: 情色 官方网站: 3dsexzen.com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2011-04-14(中国香港) 片长: 129分钟            又是一部《肉蒲团》主题的情色电影。与众不同的是,《3D 肉蒲团之极乐宝鉴》的宣传语则是“全球首次3D情欲电影”。于是且不说这部电影是好是坏,它在电影史上的意义都是空前的。时代变了,这再也不是十几年前躲在小电影院偷偷摸摸看成人电影的年代了,人们终于堂而皇之地将情色电影搬上大荧幕,这是人性解放的时代。很多观众抱着猎奇的心理,不远千里地来一睹其风采,盛况空前。        《3D肉蒲团之极乐宝鉴》由中国3D及一元制作室有限公司出品,投资逾港币二千五百万, 萧若元、萧定一监制,孙立基导演,叶山豪、蓝燕、原纱央莉、周防雪子、雷凯欣、及何华超领衔主演,于4月14日香港上映,全球其他国家均有同时上映。该片阵容豪华,声势浩大,帅哥美女如云,共同演绎了一场荒诞奇淫的情色大戏。         《肉蒲团》的故事梗概很多人都比较熟,我就不多加赘述了。《3D肉蒲团》则是在原著《肉蒲团》的基础上加以改编而成,并没有换汤不换药的照搬原著。3D版一出场就是宁王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观音雕塑,峨眉山上高僧布袋和尚和未央生怒斥宁王时,竟被路过的宁王听到,为后面埋下了伏笔。未央生陪好友林公子去铁家提亲,未央生和铁员外的女儿铁玉香一见钟情,林公子大怒,于是投靠宁王。未央生和铁玉香日日缠绵,然而床技不佳,无法达到极乐。追求极乐的未央...

《少女潘金莲》:武松,你就使劲往下插吧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李翰祥 编剧 : 何永霖 主演 : 单立文 / 黄美贞 / 金仁淑 类型: 爱情 / 情色 / 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1994-06-24(中国香港) 片长: 98分钟 又名: The Amorous Lotus Pan / The Amorous Pain IMDb链接: tt0111154 当影片最后一个场景,武松举起刀,正在为杀不杀潘金莲做最后的心理斗争的时候,豪放的潘金莲大喊“武松,你就使劲往下插吧!”,随后武松一刀结果了小潘的性命,但他确是十分的舍不得,表情痛苦的几近扭曲,他既忘不了他大哥武松的血海深仇,更忘不了和潘金莲那销魂的一夜。 李翰祥貌似对《金瓶梅》情有独钟,描写这部小说内容的风月片不止一部,早期的有《潘金莲》,中期的有《金瓶双艳》,到了晚期更是连续拍摄了《金瓶风月》和《少女潘金莲》,而这部《少女潘金莲》也基本上是他的息影之作了。本片在故事情节上借用了《金瓶梅》的相关人物和内容,但李大师并没有刻意去编写,甚至可以说没有情节,基本可以忽略。但在李翰祥的拿手好戏——床戏上,可谓是水准相当之高,从布景,到灯光,到配乐,再到演员的表演,都拿捏得十分到位,给人以相当强的艺术感觉,尤其是配乐,古筝、琵琶以及其他中国民乐乐器快慢节奏的变化,轻缓与欢快之间的变幻,配合着戏份的进行,可谓是天衣无缝。即使单独将影片配乐拿出来,也绝对让你觉得悦耳动听。 片中潘金莲和多个男人都有床戏,但最为精彩的当属和武松那场。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雨夜,小潘用药迷倒武都头,趁其熟睡之际,潜入武松房间迷奸之。屋中暖黄色背景光,时而还夹杂着闪电的紫白色亮光,将小潘的身体展示的十分美丽。整段戏份几乎都隔着一层薄纱拍摄,若隐若现的感觉更具唯美效果,再加上刚才所说的精彩配乐,可谓是风月片中的床戏典范。 影片最终的结局还是以武松杀死王婆及小潘这个惯常路线结束,也许让武松和小潘一同生活下去也许更能让人遐想,但这样做可能还是太无法让人接受,打虎英雄怎么能拜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