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杰克·伦敦 / 毛里齐奥·布拉奇 / 皮耶特罗·马切罗
主演: 卢卡·马里内利 / 杰西卡·塞西 / 文森佐·内莫拉托 / 马克·莱昂纳蒂 / 丹妮丝·萨迪斯科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 法国 / 德国
语言: 意大利语 / 那不勒斯语 / 法语
上映日期: 2019-09-02(威尼斯电影节) / 2019-09-04(意大利)
片长: 129分钟
又名: 马丁伊登
IMDb链接: tt4516162
首先,必须要感谢《马丁·伊登》,让我在观看这部电影时重拾了久违的心潮澎湃感。这种感觉,是在多年以前我最初爱上电影时才会频繁出现的激动和喜悦。
想必每一个看过《马丁·伊登》的观众,都很难不被它那油画般的影像美所吸引。在此之前,在另一部意大利电影《幸福的拉扎罗》里,我们也曾见过似曾相识的油画质感。但《马丁·伊登》还是与《幸福的拉扎罗》不尽相同。《幸福的拉扎罗》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接近于中世纪般的古朴和肃穆,而《马丁·伊登》的影像,更接近于20世纪初的印象派,朦胧且浪漫。
这层朦胧的美感经常被用来描写中远景镜头里的平原、乡村和大海,也被用来表现那不勒斯那市井气息浓郁的市井街巷。对于那些不时插入的回忆与想象,导演皮埃特罗·马切罗更是用这种朦胧感把它们变成梦境,使它们看上去亦真亦幻。
至于浪漫,无疑被赋予了主人公马丁·伊登的爱情。从他遇见贵族小姐伊莲娜的第一刻起,这段爱情就浪漫得不太真实。这里没有那些庸俗爱情里的干柴烈火和耳鬓厮磨,也没有谄媚欺骗和利益计算,这段爱情古典且温柔,从始至终都只是一个人试图向另一个人表明真心,证明自己。看上去,这就是那种我们渐已变得陌生的爱情本来的模样。用马丁·伊登自己的原话来讲,生活是一座监牢,但加入有了钥匙,这座监牢就可以称之为家,而爱情正是那把钥匙。
但这段爱情终归要幻灭。因为两个人身份阶层的巨大差异,以及由此巨大差异所带来的整整一套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迥然不同。他们固然彼此吸引,但在吸引背后,他们的身边总有巨大的斥力将他们分开。让马丁最后放弃伊莲娜的,甚至还不是阶级差异之下的财富和身份鸿沟,而是伊莲娜从未真正相信过马丁能靠他的方式获得成功。无论怎么努力,她都无法理解马丁的世界。
但马丁真的获得了他渴望的成功。在他小学肄业的文化基础上起步,在他立志于成为一名作家的雄心上跌倒,在他一遍又一遍被退稿的失望中煎熬,直至最后,所有的努力获得了应有的回报。他成了出版商的宠儿,人们眼中的“伟大作家”。
但他的成功绝不是一个感人的励志故事,而更像是一种苦涩的讽刺。在马丁·伊登的生活里,处处都是这样的讽刺。就比如他在集会上的演讲明明是在反对共产主义,却被报纸添油加醋地描绘成了一个共产主义者而遭到唾弃。他如实地用友人的名字出版了友人的诗集,却被认为是一种巧妙的致敬式的炒作。他抑扬顿挫地在讲座上道出自己的肺腑之言,却引来哄堂大笑——人们都认为他在表现自己的幽默。
结果便是,当他获得了曾经梦寐以求的成功,却发现这早已不是他想要的成功。他不信自己写的那些文章,也无法再爱那个他一直所爱的人。伊莲娜因为他的成功而试图重新挽回他的爱,他的理智和尊严却告诉他必须用斥骂让对方滚回去,但窗户背后的眼神还是出卖了他,他依然爱着伊莲娜,但是他已经不敢再接纳那个曾经背弃了他的人。
最讽刺的一点,则是在马丁·伊登自己身上的变化。年轻时一无所有的他,幽默且儒雅,拥有雕塑般的脸庞和健壮的身体,虽然干着最脏最累的体力活,但依然拥有一刻自由和高贵的心。但在他成功之后,他却迅速变成了他曾经鄙夷的上流社会,他面容憔悴、无精打采,牙齿变得蜡黄甚至腐烂,再精致的西服也掩盖不了他空洞的眼神。
到头来,他唯一渴望的,似乎就是做回年轻时的自己。当他看见一个神似自己的年轻人,便毅然决然地追了上去,看着那个熟悉的朝气蓬勃的身体在太阳下奔走。
马丁·伊登一生都善良、正直、诚实、勇敢,而且自由。但马丁·伊登的故事,讲述的都是人生的幻灭。他费尽半生去看清这个世界的真相,然后发现这个世界的真相令他痛苦和作呕。他唯一的解脱方式,是拥抱大海,与这个世界作别。
这个半自传式的故事,讲述的也是《马丁·伊登》的原著作家杰克·伦敦的幻灭。如果你了解杰克·伦敦,便不难发现马丁·伊登身上处处都是作家自己的影子。
他和马丁一样,出身穷苦,十岁开始就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只能利用工作的休息时间自学和读书,深受马克思和斯宾塞(片中多次提到)的影响。他和马丁一样热爱航海,也和马丁一样醉心阅读。17岁时他开始写作和投稿,24多岁时已经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稿酬颇丰,后来更是成为了举世闻名的作家。在他于短短十余年时间里出版了近50部作品后,40岁的他被发现服药自杀。
杰克·伦敦的作品总是带着鲜明的英雄主义情结,但他却坦承自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就好像《马丁·伊登》乍看上去很像一个励志向上的美国梦,但最终你却发现它讲的其实是梦的幻灭。
在电影里,无论马丁支持的是共产主义还是自由主义,都无法改变“社会永远是由一批人统治另一批人”的“自然法则”,也无论他如何奋斗和努力,都弥合不了他与伊莲娜之间的沟壑。
这是2019年的电影里我心中最美也最好的一部,因为它足够美,而一切美好事物的幻灭总是让人心碎。
许多年后,提起富家女,他会想起盖茨比和马丁伊登,尤其是那个一心想写作的水手马丁。
今年国庆节,闲来无事,去图书馆溜达一番,没想到在书架上发现了这本书,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之前在慕课网看到过关于这本书的文学课,颇感兴趣,没成想这么快就遇见了,缘分啊,我用了六天时间读完了,感触很深。后来得知意大利上映的这部同名电影,很是期待,但总也找不到资源,从十月到前天,整整两个多月我活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在网上问过好多人,好多朋友,答案总是失望,还是在豆瓣电影讨论下的评论里找到的链接,在此谢谢这位大神。前天下载好,当天就看了,让我心心念念的马丁伊登,拍出来的竟会是这样!
这世界有很多为了自己喜欢的女人而努力奋斗的年轻人,历经艰难险阻最终过上富贵的生活,其中最为著名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盖茨比完全被黛西着迷,失去理智,虽历经浮华但仍能坚守心底的挚爱,不得不令人钦佩,但黛西变了,最后盖茨比自愿背了黑锅,被人枪杀。那么,我们的马丁伊登呢?
马丁本是一个魁梧的水手,他聪明,善于成为众人的焦点,一次的见义勇为让他见到了上流社会姑娘露丝,一见倾心,为了使自己配得上她,马丁努力学习语法,修剪指甲,把以往那个粗俗不堪的马丁剔除出去,并且,为了更能赚钱,他义无反顾投身于写作,虽然他上学不多,但好在打小闯荡社会让他年纪轻轻,经历却异常丰富,他把这经历稍加修改,便投稿,当然等待他的是无止境的退稿信,他依然很坚持,坚韧,他想起和胖脸打架,胖脸比他大两岁,比他高,比他壮,老是欺负别人,他从来没有屈服过,他们从八岁打到19岁,17岁那年,他终于打败了胖脸,即使一个肩膀脱臼了,他仍继续比赛,不让工友帮忙,最终打垮了胖脸,从那以后,他坚信,没有他打不垮的困难,没有什么可以打垮他。那些编辑们同样也不能,哪怕花上是十年时间,也要打垮他们。
可人是要吃饭的啊,这个世界是物质的,只想一心写作的马丁根本不在乎工作,他完全沉浸在写作里,一天看书写作19个小时,有时候连续36个小时不吃饭(穷的买不起东西,并且也没人愿意赊给他),其意志之强悍令人啧啧称奇,露丝和他谈过几次工作的事,并且他父亲愿意给他找份工作,如大多数主人公一样,马丁拒绝了,他要走自己的路,一心扑在写作上,也认识了一群货真价实的人,并在集会发表了演讲,被报纸大肆报道,他被斥为社会主义者,也就是异端分子,身边的人纷纷和他划清界限,露丝也和他分手了,不巧的是他的挚友也死去,马丁一时感到茫茫然,他躺在床上,36个小时没吃饭。这在电影里反映出来了,那艘船逐渐沉没,也就是他心里对生活的美好希望的,积极向上的力量的消逝,他跪在田野上痛哭不已,这让人心疼。
时来运转,暑假过完,编辑们上班了,他写的东西突然被他们认可了,他开始大红大紫起来。先前那些远离他的人纷纷请他吃饭,那些资产阶级巴结他,就连露丝也找他想要和好,马丁心想:我还是原来的我啊,什么都没有变,这些都是原来已经完成的作品啊,为什么那些上流社会人士前后对他的态度不一样,是因为社会对他的承认,还有因认可带来的红利,钱。马丁虽然有钱了,可他一直是一个善良的人,并没有像电影里让曾经爱过的露丝滚,只是他心里对生活的热爱不复存在,他没有欲望,他拒绝了鲁斯,并护送她回家。实在不喜欢电影里成名后马丁的造型,油脂粉面,吸毒品,极其堕落。
最后他回到了他的工友那里,好像他从不曾离开过一样,这个阶层的人并没有因为他穷嫌弃他,因他富贵就极尽讨好他,他很怀念那样的日子,但他已经回不去了,他读过的该死的书把他横亘在他们之外。
刚结识露丝之初,他心中的轮船在欢快昂扬的音乐中扬帆起航,他手捧书本,昂首挺胸,迈着硕大而坚实的步伐迎着耀眼的阳光走去。
他恍惚中找寻之前的自己,那个少年头戴硬缘的斯特森牌帽子,身穿方下摆的双排扣上衣肩膀神气地晃动着,举止粗鲁,这才是真正的马丁啊,那个流氓,他再也回不去了。
告别热恋的生命
摆脱希望与恐惧
面对冥界的众神
献上简短的谢忱
生命从来有尽期
长眠一去不复归
江河逶迤长烦恼
大海深处得安息
1916年11月22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格伦埃伦牧场,一位作家被发现死在家中。他侧身躺在卧室地板上,表现出明显的中毒症状。不远处的桌上留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缓解尿毒症疼痛的吗啡剂量。但凡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个剂量显然过量了。
这位作家不是别人,正是杰克·伦敦。当时在全世界都有超高知名度,遥远的亚洲也不例外。杰克伦敦到底是意外服药过量,还是故意自杀?成为了传记作家和学者百年来争论的焦点。直到今天,仍有不少人写文章尝试破解这个谜团,通过对一本小说(同样也是一部电影)的解读,或许能找到答案。
《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以个人经历写就的半自传体小说,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对于中国读者而言,《热爱生命》《野性的呼唤》《海狼》等这些展现人性伟大光辉的小说来得更有名气。但从艺术成就上看,《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不折不扣的最高作。曾多次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皮耶特罗·马切罗的《马丁·伊登》是最新一部,在2019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男演员奖。
《马丁·伊登》讲述同名主人公马丁·伊登在拯救了中产阶级的年轻后裔阿图罗之后,被邀请到男孩家中做客。他遇到了阿图罗美丽的妹妹埃琳娜,并一见钟情。为了追求这位文质彬彬的年轻女子,马丁·伊登克服卑微出身代表的种种障碍,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在年老的知识分子鲁斯·布里森登的影响下,马丁·伊登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使他与埃琳娜及其所代表的资产阶级世界发生冲突。理想破灭后,马丁·伊登选择殒命大海。
如果了解过杰克·伦敦的一生,可以发现《马丁·伊登》的故事与杰克·伦敦人生经历有很大的重合。杰克·伦敦同样生于底层,十岁便开始打工挑起家庭的重担。在经历过人生的大风大浪之后,杰克·伦敦找到了文学这剂良药,希望借此养活自己和家人。他把每天写1000字作为自己的纪律,在生命最后的16年出版了50多本书和数百篇文章,不断用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告诉人们活着的意义。
可以说,杰克·伦敦的一生就是奋斗与拼搏的一生:从美国的底层社会一路爬升到上流社会,成为知名的作家,收获金钱和美誉。但是,如同马丁·伊登,功成名就并没有给杰克·伦敦带来安宁,他曾一度对人生感到幻灭,日日以醉酒麻痹自己,这也导致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患上尿毒症,只能通过注射吗啡缓解疼痛。他曾在一次采访中透露,与自己在小说中呈现的用于拼搏、乐观向上的主人公不同,他自己其实是一位悲观主义者。
“我经常怀疑自己。在这里,我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女人的爱,我有美丽的孩子,我有很多很多钱,我有作家的名声,我有很多男人为我工作,我有一个美丽的牧场——但我仍然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我以冷静、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一切都显得几乎没有希望;经过多年的劳动和发展,人类的境况一如既往的糟糕……我看到上层阶级雇佣了一大群杀人犯来控制工人,如果他们企图剥夺资本家的权利,他们就要把他们打回去。这就是为什么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我从历史和自然规律的角度看问题。”
这几乎像是马丁·伊登在结束生命之前给世人留下的遗言,他的一生完美诠释了王尔德的名言,“人的一生只有俩大悲剧,一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二是得到了。”杰克·伦敦与自己笔下的马丁·伊登于是形成互为重叠的镜像,杰克·伦敦到底是自杀,还是意外服药过量?到此似乎有了答案,循着马丁·伊登的路径,杰克·伦敦选择结束自己痛苦的生命。 还是王尔德的名言,“生活模仿了艺术”。
马丁·伊登的幻灭有其他原因。埃琳娜原先是他的女神,高高在上,无可企及。当马丁·伊登逐渐通过自学成为知名作家之后,发现自己对埃琳娜的爱原来只是建构的幻想。小说中有一段内心独白,能揭示马丁·伊登前后心态的转变——“如今他明白了,他没有真正爱过她。他爱的是一个理想化的露丝,一个他臆想出来的神仙中人,一个在他的爱情诗里的熠熠发光的精灵。而那个真正的资产阶级的露丝,她那一身的资产阶级的弱点,她那种不可救药的资产阶级褊狭心理,他可从来没有爱过。”
阶级的不同、身份的差异,让马丁·伊登逐渐产生了破灭之感。马丁·伊登慢慢远离了生活,沉溺在理论和美之中,从而导致悲剧。当他名利双收,他不再知道自己苦苦奋斗的到底是什么,无法为自己躁动不安的心灵找到归宿。马丁·伊登寻找的是最后的结果:活着到底是为何,而不是过程:体验奋斗的过程。于是他自我怀疑了,消逝在茫茫的大海中。杰克·伦敦将马丁·伊登的一生写成了底层人民在美国黄金时代初期奋斗拼搏的个人史。马丁·伊登之所以自杀,是因为他受到了欧洲文化个人主义的影响,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撕裂,从而走向毁灭。
如果读过原著小说,会发现皮耶特罗·马切罗的改编忠实又有新意,电影几乎完整呈现了小说的故事精华。皮耶特罗·马切罗在参访中谈到,原著小长达600页(意大利语版),最开始,他们将其写成三百页的初稿,然后再一步步变成两百五、两百、一百页,最后剧本终稿只有50页。这种大刀阔斧的缩减自然无法保留原著小说的全貌,但我们仍然能看出电影对原著小说的忠实性。
皮耶特罗·马切罗根据自己的从影背景做了改动,比如讲故事的发生地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搬到了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毕竟相较于美国的文化,意大利籍的导演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显然更为熟悉。与此同时,小说的故事原本设置在19世纪,但在电影中,时空向后挪动,这是一个二十世纪的故事,但又没有明确地设定具体年代。马丁·伊登失去了他的美国背景,单纯变为活在某个社会时空中的抽象个体。当整个故事脱离原初时代背景,杰克伦敦所要阐释的道理便很难被还原。
皮耶特罗·马切罗只能在电影中保留了奋斗主题,但他没能为该主题找到合理的素材和说明。皮耶特罗·马切罗以此说明这个故事的普世性价值: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
导演皮耶特罗·马切罗的来头并不大。凭借《马丁·伊登》入围威尼斯电影节并获得最佳男演员奖后,皮耶特罗·马切罗才真正开始在国际影坛崭露头角。在此之前,皮耶特罗·马切罗只是被小众影迷知悉的纪录片导演。他曾有两部评价甚高的纪录长片:《狼的嘴》和《遗失与美好》,采用新颖的虚实混杂的散文电影手法。其中《狼的嘴》获得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遗失与美好》入围洛迦诺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被选入Cinema Scope的年度十佳。
一种混杂的艺术:从早期的档案式的短片,慢慢发展成融合各种艺术类型的长纪录片,再到建构宏大叙事的剧情长片,皮耶特罗·马切罗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艺术野心。皮耶特罗·马切罗的电影画面唯美、构图精致,表现了他对绘画的热爱。画家原先是他想从事的第一职业,电影只是第二选择,后来他发现自己的绘画天赋不高,才改行拍电影。
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论电影为何是一种不纯的艺术(《电影作为绝对不纯的艺术》)。皮耶特罗·马切罗对此应该会有同感,他认为每种艺术都有它独特的表达形式,电影有它自己的语法规则,通过镜头的组合讲述故事,电影永远无法达到小说的高度。“电影不是纯粹的艺术形式,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它从不同的源泉中汲取,是一个集体艺术形式。” 这样也就不奇怪,皮耶特罗·马切罗会从先锋纪录片走向传统、严谨的史诗叙事,它们都实现着影像同一种功能:综合的艺术。
拍纪录片的经历给皮耶特罗·马切罗带来诸多助益,首先能灵活应对拍摄时遭遇的突发情况,其次可以将纪录片的手法运用到电影中。皮耶特罗·马切罗在《马丁·伊登》中大量使用手持特写长镜头和凌厉的剪辑,这是法国新浪潮的风格,带有20世纪70年代的复古审美风格。除了我们所能见到的正常拍摄的影像之外,皮耶特罗·马切罗还在其中插入了私人资料,这些影像穿越了时代,从现实中潜入影像,从而赋予影像体验上的真实感。
在皮耶特罗·马切罗脑海中,将《马丁·伊登》转化成影像的念头并非近来才有的事。早在20多年前,皮耶特罗·马切罗便由朋友毛里齐奥·布拉奇(本片的联合编剧之一)推荐读了《马丁·伊登》。 20年过去,两人走到了一起,决定将《马丁·伊登》改编为电影。他曾表示,“自己是一个工匠,而不是一个艺术家。”这在数码独霸的当今时代,是非常难得的认识。意大利电影在经历过上世纪中叶的辉煌后,正陷入青黄不接的困境,不过这个局面正在改变。一批富有创造力的年轻导演不断涌现,皮耶特罗·马切罗是其中之一。皮耶特罗·马切罗还将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想当初,我没有工作,我饿着肚子,可是跟如今一模一样,也是这么一个人,这么一个艺术家,这么一个马丁·伊登,那时候,你为什么不放胆干呢?…你知道,我没有变,然而我一下子表面上身价十倍了,使我不由得时常对自己肯定地说,我真的变了。我现在包在骨头上的肉还是过去的那些,还是那十个手指、十个脚趾。我还是老样子。我没有增添什么新的力量,也没有养成什么新的美德。我的头脑还是过去的那个。我关于文学或者哲学,连半点新的结论也没有概括出来。我现在本身的价值,跟过去谁也看不起我的时候不相上下。叫我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如今大家都看得起我了。他们看得起的明明不是我的本身,因为我还是他们过去看不起的那个人呀。这么说,他们看得起我,准是为了什么别的原因,为了什么别的我身外的东西,为了什么别的不是‘我’的东西!那就是我的声名。这声名不是‘我’呀。它只存在于别人的心目中。再说,还有我已经挣到的钱和正在挣来的钱。可是这些钱也不是‘我’呀。…你如今看得起我了,可也是为了这个,为了声名和钱吗?”
去年在威尼斯看首映的时候,就被这部电影的复古气质深深打动。16毫米胶片拍摄的影片总是带有这种迷人的粗糙感,仿佛是时光在画面上留下的烙印,使观众迅速坠入导演的影像世界里难以自拔。欧洲作者导演相当擅长,也秉持采用这种胶片进行影像创作,即使是年轻一代的导演也对此爱不释手:葡萄牙的米格尔·戈麦斯(黑白片《禁忌》)、加布里埃尔·阿布兰特斯(影射球星C罗的荒诞剧《迪亚曼蒂诺》),意大利的阿莉切·罗尔瓦赫尔(很多影迷的最爱《幸福的拉扎罗》)、乔纳斯·卡皮纳诺(《罗姆男孩》)等等。而同属于这个阵营的导演现在又多了一位:皮耶特罗•马切罗(Pietro Marcello),这位拍摄纪录片起家的意大利导演将这部虚构人物传记拍出了不少纪录片的意味。
影片里有不少陈旧的历史档案记录素材,这些年代久远的画面记录了行走在大街小镇上的普通人,镜头对准了他们的脸孔和身姿,透过表情和服饰还原出逼真的年代感。这些人物肖像的速写不仅有效地烘托出时代背景,还能充当叙事转场的功能,再加上怀旧流行歌曲的妙用,令这些纪录片素材与16毫米的胶片质感天衣无缝地融合起来。与此同时,为了使虚构叙事部分能尽量衔接上纪录片段所呈现的年代感,前半段运用上法国新浪潮的手法,手提摄影捕捉主人公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而接踵而至的人物脸部特写镜头则是描绘内心情感的方式。全赖有男主角卢卡•马里内利的演技精湛,将这个复杂的角色前后判若两人的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
故事改编自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创作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导演将这个美国加州故事移植到意大利。然而,剧本里并没有突出年代背景,观众在这种融合纪实和虚构的叙事中体验到一种时空模糊的趣味感。这绝对要归因于这个故事的普世意义,无论是发生在哪个时代背景,都有可能找到最现实的落脚点。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一个出身低微、缺乏教育的水手逐步成为顶级作家的过程,但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努力改变自身而获得成功的故事。这种屡见不鲜的奋斗主题看过很多了,但是这个人物的成功却是悲剧的,因为他最终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理想遭遇幻灭。
这个以爱情驱动的故事从表面上来看跟司空见惯的“穷小子爱上富家女”的套路没太多区别,实则在主人公奋斗过程中塞进不少社会政治话题:在餐桌上关于教育的讨论,关于工人罢工和社会主义的观点,对于资本自由主义的攻击,所有这些都只能体现出主人公是被自由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共同排斥的理想主义者。他的理想无法实现,完全归咎于上流精英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也正如他一直追求的爱情,归根结底也只不过是一种虚空的幻想。
由此,影片的批判视线从外部历史和社会因素收缩至个人主义。最后一幕呈现主人公反差形象的设置,有过于省略和急躁的缺陷,无形中失去了现实意义,而突兀地化作一种呆板夸张的自我厌恶与毁灭结局。导演太过注重原著的情节结构,却令格局无法伸展至社会政治批判层面,依然停留在一个爱情故事之上,这是影片较为遗憾之处。尽管如此,这位意大利导演独特的作者风格和创作胆识依然值得欣赏,令人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作家是很会写作的人
文学家是在文学领域修养很高的人
作家不见得一定是文学家
文学家也不见得一定是作家
作家需要通过写作出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讲好心中的故事
但爱看书的人各色各样。。。博士后也看书,科学家也看书,混混也看书,蓝领白领也看书,甚至街头乞丐也爱看书。
只要你写的书有人看!畅销!有口碑!你就是好作家。反而那些曲高和寡自命不凡的作品,根本没人愿意去看去买,作者即使自己觉得很有思想但传播不出去?没人看没人理解?那就是失败的作家和作品。
郭敬明,韩寒学历都很低。。。但他们的书有人看,有人买,有人喜欢,他们就是好作家。
钱穆,沈从文,路遥学历也都很低,但他们写的作品有口皆碑,也是好作家。
郭德纲说过一句话,你要检验你的相声好不好,观众来决定,有人买票来看就是好相声,你送票别人都不来,就不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电影中的贵族女朋友,其实最可怜,她完全没弄懂作家和文学家的区别,而且竟然和男主说:任何事情学徒不做就做大师是不可能的。
他没搞明白要成为文学家,学徒打基础就要学习和教育最终获得渊博的知识和文化修养。
但成为作家,学徒阶段并不是傻读书。。。作家最关键的是要有独立的思想和热爱观察思考以及丰富的人生阅历。
当男主角希望带着贵族女去体验生活,感受他说希望表达的思想时。。。那个傻妹妹完全没理解,害怕要回家,其实她要是聪明她就能够看明白,他的男朋友在作家这条路上已经完全不是学徒阶段了,天赋很高,是有成为大师的潜力的人。
但她一直把文学家和作家搞混淆了,电影直到最后,男主角成功了有名了,她也很佩服和欣赏的看待他,但其实她心底肯定还是没搞明白男主是怎么成功的?估计还以为是碰运气?包括她其实一直没明白其实她的学徒大师理论已经伤了他男友的心。
所以这个傻妹妹最后竟然还去找他要复合?还妄想要结婚?唉。。。看到这里真的是觉得替她智商捉急。
傻妹妹啊,你虽然是一直在学习受教育,但读书要多动动脑子不能读死书啊,整部电影所有人里面最傻最笨的就是你了,但你自己竟然到结尾还全然不知。。。优越感爆棚。。。这才是真的可怜。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