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成为第一个评价的人。刚从duonao 看完,整体很流畅,依旧喜欢英气的凯莉,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来是惊喜,原来如今的女性地位大幅提升是前人这么努力奋斗过的,好好珍惜。
同时引发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女权?革命依旧继续,也要以理智地方式。美貌固然重要,但是以为作为女人只要外表美了就能获得男人青睐而站在食物链顶端跑去整容,最后千篇一律的颜,让人傻傻分不清,抖音走一波感受感受,不是人们审美疲劳造成一些恶搞扮丑的网红火,而是在千篇一律的整容脸(99999网红套餐了解一下),再有同款美颜加持,这些小姐姐早已毫无辨识度,最可怕的就是她们的神态里透出自觉美丽天下第一的感觉……所以美人在骨不在皮就是这个道理了。真的美女天仙始终都是令人赏心悦目甚至惊叹人间值得的。
如今的年代早已不像影片中,选美需要看背面,评审盯着pipi看曲线这么物化讽刺,但是最后的冠军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真的美确实是骨子里透出来的东西,是仪态优雅,气质高贵,从容应对的底气。是经过了良好的教育,呈现出来的所有举止行为,称为气质。可惜如今的社会越来越快,人们的注意力不到几秒,造成大量粗制滥造的表面堆砌。提醒一句,玩得开心就好,不要本末倒置。
最后电影附图4张,祝大家越来越美好!
前两天马斯克又将60颗卫星送上了太空,意味着星链计划从曾经的营销炒作不可能的任务一步步成为了现实,使得美国绕过5G直逼超6G时代成为可能,让挣扎在遥感论文苦海里的我重燃热情。
论如何让照片中的你眼睛里有星星?
学卫星遥感技术吧,脑袋里有,眼睛里自然就有了
开头萨莉参加面试和越战士兵凝视世界小姐两条线对比,以及最后萨莉被录取的反差,让我一度以为电影要挖掘游行抗争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女性到底应该如何抗争,仅仅凭借喊口号性别对立和游行示威可以达到我们最终的目的吗?凯拉奈特利的角色本应该和小组成员一起互相融合找到最好的办法,却不知不觉两者直接混为一体。女性内部的阶级矛盾,女性主义背景下的种族主义…种族主义以及极端政治对立的元素的加入却在后半段戛然而止,除了世界小姐在得到冠军后通过和萨莉对话完后镜子的凝视,完成了某种蜕变,其他选美小姐的形象都没有“完成”。有点遗憾,影片本可以讲得更深的。
染着彩色头发,街头涂鸦满口脏话的嬉皮女权主义者;戴着眼镜,理智沉稳的女知识分子;以家庭为核心,害怕改变的母亲和妻子;用尽力气展现女性魅力,用身体特征迎合传统的选美小姐们;凝视女性,对权利抗争嗤之以鼻的男权大众;女权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黑人运动,种族平等……这是高潮迭起革命不断的六七十年代,街头游行的男男女女,究竟在为怎样的诉求抗争?
女人该如何获得自己的权益?女性主义发展过程中该怎样解决女性内部的阶级矛盾和种族问题?在质疑权威,个体觉醒的年代,到底何为真女权,谁是假平等?
《品行不端》改编自历史上真实事件,讲述了一个女权组织如何通过抗争影响了世界小姐选美比赛的进程。其中的主要人物在现实中都有原型。女性受到的压迫,从来不是单纯两个阵营的对立,不是全体男性压迫全体女性,其中涉及到各种错综复杂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下面将通过对于影片中女性与男性形象的分析加以说明。
首先,影片中典型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偏激富有战斗力的女权组织小组成员,有觉醒意识但无法做出行动的女性,以及大多数接受自己第二性被看地位的女人。影片的主角萨莉,是一个介乎于第一种类别和第二种之间的女性,开头就讲述了她参加伦敦大学面试的场景,通过交叉蒙太奇,把整个面试和越战士兵和喜剧明星一起凝视女性放在一起对比,暗示了萨莉这样一个成年、离婚的女性在入学考试中面临的质疑和隐性歧视。萨莉和女权组织小组成员会面的场景非常有趣,明显表现出了二者观念的不同,女权组织小组成员们用嘲讽和乱扔香蕉皮这一举动表达自己对男性权威的反抗,而萨莉对此提出了质疑,这种质疑其实无形之中代表了大多数人对于某些女权主义的态度:“难道追求平等就一定意味着用某种极端方式,暴力反抗吗?”,私以为,这是影片在一开始就提出的问题,并且通过萨莉这一角色的选择给出了创作者的答案。最开始的萨莉,得到了伦敦大学的录取通知,就连着观众也会有了些许怀疑,所谓平等问题,是不是我们小题大做了?然后,在学校里所遭受的无形歧视,迫使了萨莉的改变,也让我们发现,更多的歧视是无形的,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萨莉和女权组织小组成员的融合,是女性内部不同阶级的合作,萨莉作为一个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这群街头女孩的友谊,代表着女性斗争的统一战线,这是一个互相影响和成长的过程,萨莉注入了自己的理智和实干性,让抗争不再停于喊口号涂鸦等形式,小组成员给了萨莉革命的激情,反抗的热血。最后,当萨莉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去往选美比赛现场,和伙伴们一起抗争,就给出了答案:女性获得平等权利和尊重,当然要通过抗争,在运动开始阶段,必要时肯定要采取有力量的措施,但是一定要有实干性,不能让一切流于表面。
选美比赛中的各国小姐,在早期主要属于第二类和三类女性,她们身上,还夹杂着更复杂的种族问题,涉及到另外层面的平等问题。在各个群体追求平等的过程中,有了很多流于形式的“政治正确”,为了政治正确,选美比赛策划人随意找来一个黑人南非小姐,也许是为了收拾最后的烂摊子,最后的选美冠军是格林纳达小姐。波伏娃曾说“有很多事只是用来咬的骨头,骗人的把戏,事实上,这是一种制伏女性的手段,通过让她们觉得,事情已经做完了,这不是一种合作方式”,不仅女性平等问题,所有的平等诉求,一旦被政治正确流于形式,糊弄对待,就毫无意义,就是没有得到正视和尊重。这群被凝视的女人们,站成一排,没有名字,只有某某小姐,只有三围的尺寸被记录评价,她们的唯一目的,就是取悦他人的眼球,女性作为他者,只能被看,并以此作为价值的全部体现。她们之中,有意识到这一切,感到愤怒却无能为力的瑞典小姐,有从小被训诫,但最终认清自己的使命,用自己的光芒去发声的格林纳达小姐。得到王冠后,她和萨莉在房间里短暂的对话耐人寻味,身旁的镜子映照出萨莉的脸庞,意味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她脱掉高跟鞋,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和命运。
除此之外,还有无数屈从于传统命运的女性,和等待着被生活塑造的孩子们。萨莉和母亲的矛盾,体现出老一代女性面对女权运动时的恐惧,一方面,她们深为触动,另一方面,觉醒意味着对于她们前半生存在性的否定,这是难过且难以接受的,而最后,母亲理解了萨莉,代表了不同年龄的女性加入了同样的战斗,而孩子们,将会在母亲用身体抗争的社会中得到教育和成长,她们将明白,女人的存在,不是成为他者,不是取悦男性,不是变成妻子和母亲,被家庭束缚,而是成为选择权利的自由人。
再看这部女性主义电影中的男性形象,大致也可以分为三类,代表大众思维,对女权运动嗤之以鼻的中产阶级男性,与女性一起觉醒,表示支持的旁观者,以及投身这场运动,为根本人权抗争的新一代革命者。策划选美比赛的埃里克和名人鲍勃,将萨莉当作小孩对待的男同学和老师,所有漠视问题,觉得女权主义者是挑起麻烦的恐怖分子的普通大众……他们,以男性的目光,审视并享受这一切,在乎的只是自己的个人利益。当然,任何抗争的主力军都是压迫的承受者,这给女性的抗争提明了一个真相,女性必须自己解放自己,自己为自己而战。而女权运动,真的是社会上一半人的事,真的就和男性一点关系都没有吗?当然不是,真正的女性主义,根源是一种基本的人文主义,是涉及所有人发展权利的事情。当女性被性别特征的固化伤害,男性也无法逃脱,当女人被要求只能在家庭里实现个人价值,男性也被固化要求着必须承担向外扩展征战的主体行动,性别特征固化之中,没有自由。所以,当萨莉的男朋友自始至终一直支持着她,当影片最后在监狱门口迎接反抗者的不仅有女性,还有男性,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斗争的行列,我们欣喜地看到,男性在这一过程中的参与和支持,这是全体人类的自由颂歌。
然而,电影本身不免让人有高开低走之感,女性主义和种族主义两条线交杂在一起,没有挖掘到各自问题的更深层矛盾冲突,给人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但是当片尾人物原型出来的时候,还是给观众以极大震撼,每一条平等之路,都是由活生生的人一点点开拓出来的。
这部半世纪前的斗争之歌,放在现在来看,里面的很多形象,依然让我们觉得如此熟悉,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生活中探讨女性主义问题时的各种影子。真正的女权,是不以任何固化的性别特征偏见来约束和歧视任何一种性别,在斗争的过程中,尤其是开始阶段,必然有街头的呐喊,革命性质的运动。女性主义,不是口头上男女平等的幌子,而是在各个阶级各个种族之间,都不以性别来衡量和界定人的存在。这是所有人的抗争和对于传统思维的推翻,显性的问题最好解决,但隐性的矛盾根深蒂固。女人和男人们,应当携起手来,面对这一切,为了生存基本的自由。
世界小姐选美大赛将要举行,女主角也参加了。因为肤色的原因,所以对夺冠本来就不报多大希望。大魔王离婚了,有一个孩子。但是她把孩子甩给男朋友和老妈照顾。大魔王决定带人去赛场搞破坏。
比赛那天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就在德高望重的特邀嘉宾在台上发言的时候大魔王突然发难,现场直播顿时陷入混乱。大魔王被逮捕了后来被判有罪。而女主角则获得了选美冠军。大魔王临走前去和女主角道歉,我不是针对你。我只是针对这个举办方。女主角说你知道我这次得第一名意义有多重大吗。因为有那么多的小女孩观看了比赛,将来她们长大了也会有梦想。说完大魔王就被强行押走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明白假如什么都不做那么你活得很惨那就是活该。因为什么都不去做,那么什么也都不会发生改变。但是你有你的权利,别人也有别人的权利。你有不买苹果的自由,但不要试图剥夺其他人买苹果的自由。天天上网就以为下一秒苹果公司就会破产。然而看到新闻才明白人家5小时成交超5亿。还是那句老话,到底是正义的网友不上街,还是路人都是懦夫呢。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