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代之罪的承担者
《高三》中的班主任王锦春一开始就说:如果是我们从事中学教育的圈内人,他们肯定会理解我们的做法,但那些专家、学者对我们也许会有看法。但是我们还是坚持这种教育,因为如果我们不这么做,就对不起学生和家长。
显然,在这里,老师、学生、家长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而那些叨叨不休的专家学者,只会在书斋里表示他们无力的同情和无用的批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教育的磁场中,吸附着老师、学生和家长:老师为的是升学率,学生为的是前途,家长为的是儿女的幸福。老师错了吗?学生错了吗?家长错了吗?都没有错。那么,我们的教育错了吗?
答案是:教育没有错,时代错了。是的,我要对着那些专家学者们的耳朵再大声说一遍:教育没有错,时代错了!你们的剑走了偏锋!让我们掀开教育那温情脉脉的面纱吧:老师传道授业,学生敏思好学,家长尊师重教——让我们的双眼直视坚硬的事实:升学率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老师的头顶,学生面临着要么读书而成为天之骄子、要么成为如父辈一样的农民、工人、农民工或者“社会闲散人员”(这话在去年北大的“禁听令”里出现过)的严酷事实,而家长,则要通过自己的孩子来改变一个家庭(甚至是几代人)的命运。专家们,教育所承载或负担的,是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而非你们所说的那些虚无飘渺的东西,看到了吗?
让教育承载如此重负的,正是这个伟大的时代。或者说,教育的重负正是这个时代重负的缩影。学生的成绩是老师的“命价”,升学率的高低决定着他们的一切;学生的未来是家长的“命价”,他们要累死累活才能负担的起学生现在和将来的学费(有家长为子女考上大学而自杀,更是把这“命价”的引号生生剥去);而学生自身的“命价”,又是什么呢?在后面我将告诉你们:他们的“命价”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解放这个被十八岁以前的教育所驯服的身体!
身体:制度与青春的战场
青春是结结实实的存在。但是,教育并不关心青春,它所关心的,是我们的身体。它无时不在治理和纠正着我们的身体——纪律、课程、思想教育,如此种种。它把学生分为成绩好的与不好的,前者就是改造好的榜样,后者就是需要继续改造的对象。
千万不要以为,教育想要控制我们的思想。它无意于此。只要你的身体老老实实的,你的思想随便怎么想。政治试卷上,你一定要写坚持党的领导;历史试卷上,你一定要写某些历史规律是必然的,如此种种。至于是不是你真的这样认为,那并不重要。我们一定不会忘记,可爱的老师们经常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说:考试时遇到这个问题,你一定要答上这句话,答上了就得分。这就要求我们的身体对待某些刺激要像条件反射一样,机械而迅速。
但这身体毕竟是青春的身体。青春需要被表达,身体是最好最易得的工具。青春开始懂得情爱,于是身体们开始靠拢;青春易受外物的诱惑,于是身体频频躁动;青春总会多愁善感,于是身体无病呻吟。
那么,身体究竟是谁的?谁争得了它的地盘?教育吗?不,教育才不稀罕占有你的身体,它只是驯服它;青春吗?它是否在这场战斗中获胜了呢?答案似是而非:其是者,身体的所有权仍属于青春,我们仍然可以用身体手淫或者恋爱;其非者,身体已不是原来的样子,它已经像一件被泼上墨水的裙子一样,怎么洗也洗不回来了。
高三时,我们不知道这个事实;上了大学,或者在以后的日子里,当我们知道了这个事实,忽然不知如何是好。
师生:悄然发生的隔膜
从片子里推测,班主任王老师应该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生人。当他参加高考的时候,他的学生才刚刚出世。那个时候,他一定不知道,这一代人所将要经历的,是和他完全不同的生活。
不同的生活造就不同的心灵。他所信奉的奋斗、努力、刻苦、坚忍的人生观价值观,他所指望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热情与斗志的初衷,所能起到的作用似乎越来越小。难怪他感慨地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实际上,不是他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在价值更加多元化的世界里,做一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变得不那么吸引人了。只不过,在高考的重压之下,老师和学生还是一个坚固的利益共同体。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的说教(包括:摆事实讲道理,对前程的美好许诺,痛说革命家史,辱骂,等等)还有人听,老师营造“高三气氛”的策略还能屡屡成功。但是,在教育的属地之外,青春主宰下的身体所拥有的梦想、信念、对生命的理解、对事物的衡量标准等已经完全不同于他们的老师。在教育之内,老师是教育者;在教育之外,老师需要被教育。
这或许正是我们教育的真正悲哀之处: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自身(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方式)却在被教育对象消解。这让人想起来马克思的话:资本主义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时代承担起了教育所未能承担的任务,不过它的方式比较独特:自我嘲讽。现在所风行的无厘头、后现代主义等等,在我们这里决不是一种思潮或艺术风格,而是一种现实。学生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地知道了这个现实,而他们的老师,还不知道。
这就是隔膜产生的原因。
时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从教育之中我们已可窥见这个时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教育,是这个庞大而坚固的建筑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余部分还有:衙门,坦克,以及红顶商人。对它来说,嘲讽是没有用的,就像这篇文章的无用一样。
又有谁会看到(谁会关心),在教育之后(BACK),那些学生们内心的悲欢,渴望,失落与绝望;就像又有谁会看到,在GDP之后,在奥运之后,那更加多的人的无家可归,告状无门,走投无路以及痛苦无声。教育的压路机撵过学生,只留下成绩单、升学率,以及老师脸上新增的皱纹;时代的压路机撵过时代,只留下高楼大厦,盛世太平。妄图改变时代建筑坚硬结构的任何努力,最终都会被证明是徒劳的。
有人或许会说,这已经离这部电影太远。但是,我却固执地以为,只有诚实地对待上面所说的现实,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开始。
这是一部叫做《高三》的纪录片,拍摄者用了一年,跟踪拍摄了福建一个县城中学里一个班的高三生活。
不知道别人对高三时什么感觉,我上过两次,那种压抑和苦闷真的很可怕。也许现在回过头去想,那没什么了不起的,不是多大的事,上不了还可以再来。但那时候谁也没有这样坦然。那时候只觉得充满期待,又充满阴霾。就像片子里的孩子们。
我考了两年,倒不担心能不能考上的上,考的再烂也至少是个本科。父母对我也没有什么压力,考大学是我自己的事情。有整个环境的压抑,那时候就是跳不出来。现在看来我还是有盼头的。我曾经听说有许多人考了不止一两年,但还是专科,我没有办法想象他们的心境。
我们的老师也像片子里的老师一样用有些夸张语言来鼓动同学。老师们说——上了大学,一个好大学,一切都会好的。其实同学们也是这样想的,大家经常在一起幻想大学。在片子里,班主任老师在高考前对要参加考试的学生有几多悲壮的说:“你们将要上战场了,你们将一举成名天下知!”但真正山了大学有那么好吗?大多数人上了大学,曾经的梦想都被现实打的粉碎。也许我们曾经梦想的太多,期待的太多了吧。
片中的老师说,也许专家看了这部片子会不理解,甚至批评,但学生和家长都会理解的。我想所谓的专家完全没有必要用书本上的教育规律批评这个片子。因为在这样的制度下,学生和老师又能怎样呢?没有一个老师,一个学生能对抗起这个制度,因为代价太大。
高三的时候,每天没日没夜地做题、考试,老师再讲题,然后再作再讲……这么多遍的重复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许多东西只是基本的常识,不断重复的结果只是在比谁的记忆力好,谁的脑子更不灵活。但这样的重复却要决定谁能进入大学。光阴在重复中被浪费了,创造力在重复中被磨灭了,进入大学的人变成了什么了!
片子中不断出现女生清唱的《那些花儿》,还有开始一个个在镜头前亮相的一张张青涩的脸。都让我感动。我会想起我的高中同学。上完高三大家都拿着通知书各奔东西了,现在想起来,一晃,就是三四年了。许多人一直都没有再见过,其间举行过一次聚会,我因为有事没能参加。经常会觉得挺怀念的,但永远回不去了!
“啦啦啦……想她,他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不知道别人对高三时什么感觉,我上过两次,那种压抑和苦闷真的很可怕。也许现在回过头去想,那没什么了不起的,不是多大的事,上不了还可以再来。但那时候谁也没有这样坦然。那时候只觉得充满期待,又充满阴霾。就像片子里的孩子们。
我考了两年,倒不担心能不能考上的上,考的再烂也至少是个本科。父母对我也没有什么压力,考大学是我自己的事情。有整个环境的压抑,那时候就是跳不出来。现在看来我还是有盼头的。我曾经听说有许多人考了不止一两年,但还是专科,我没有办法想象他们的心境。
我们的老师也像片子里的老师一样用有些夸张语言来鼓动同学。老师们说——上了大学,一个好大学,一切都会好的。其实同学们也是这样想的,大家经常在一起幻想大学。在片子里,班主任老师在高考前对要参加考试的学生有几多悲壮的说:“你们将要上战场了,你们将一举成名天下知!”但真正山了大学有那么好吗?大多数人上了大学,曾经的梦想都被现实打的粉碎。也许我们曾经梦想的太多,期待的太多了吧。
片中的老师说,也许专家看了这部片子会不理解,甚至批评,但学生和家长都会理解的。我想所谓的专家完全没有必要用书本上的教育规律批评这个片子。因为在这样的制度下,学生和老师又能怎样呢?没有一个老师,一个学生能对抗起这个制度,因为代价太大。
高三的时候,每天没日没夜地做题、考试,老师再讲题,然后再作再讲……这么多遍的重复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许多东西只是基本的常识,不断重复的结果只是在比谁的记忆力好,谁的脑子更不灵活。但这样的重复却要决定谁能进入大学。光阴在重复中被浪费了,创造力在重复中被磨灭了,进入大学的人变成了什么了!
片子中不断出现女生清唱的《那些花儿》,还有开始一个个在镜头前亮相的一张张青涩的脸。都让我感动。我会想起我的高中同学。上完高三大家都拿着通知书各奔东西了,现在想起来,一晃,就是三四年了。许多人一直都没有再见过,其间举行过一次聚会,我因为有事没能参加。经常会觉得挺怀念的,但永远回不去了!
“啦啦啦……想她,他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在一个空荡荡的酒吧里,有个人一直在拼命的灌我酒,灌啊灌啊,然后就把我带到一片长满了葱的地里,指着那些葱问我说,你算哪根葱?”
这是一个普通的高三女孩,在一部片名就叫做《高三》的纪录片里,面对镜头述说的她的一个梦。老实说,我被她的这个梦、她讲述这个梦时几许焦虑几许茫然的神情,深深刺痛了。
《高三》记录的是,福建省一个普通的县城中学里,一群2005届的高三学生们,琐碎、重复乃至疯狂的整整一年的生活。把镜头对准这群学生的时间往回倒上8年,在江苏省一个普通的县城中学里,我也曾经历过属于我的高三生活。
都说是日新月异,都说是与时俱进,可是,光阴已经流转了整整8年,一切的一切,却似乎都没有发生什么改变。老师们的“告诫”仍然是,人生能有几回搏,高三不搏何时搏?搏也不需多,请搭半条命;家长们的“叮嘱”仍然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生们的“学业”仍然是,康熙在位多少年?答曰61,诸如此类。
当然,一定要说有什么改变的话,也确实不是没有,譬如,我那会儿还在说“邓小平理论”,纪录片里的学生们都已经在说“三个代表”,再譬如,我高考那天进考场之前,我的母亲塞到我手里的是一只粽子,说的是,“儿,中!”纪录片里的母亲们塞到学生们嘴里的则是西洋参片了,说的是,“含一片,多10分!”
我很同情片子里那个叫做王锦春的班主任。他实在太不容易了。这边要督促说“勇往无前,舍我其谁”,那边要鼓励说“失望畏我,我何惧之”;这边要大骂早晨赖床不起的学生说“还读个鸟书,不要读了,他妈的”,那边还要苦口婆心的跟沉迷网游的学生谈条件说“算我求你,一个星期就去一次,其它时间不要去”;这边忙着劝诫“早恋”的学生“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那边还得疏导高考前10多天竟要临阵脱逃的学生“实在不行,就去拜拜佛烧烧香”;最后,学生们上考场前,他还得“战前总动员”,高呼“旗开得胜,大功告成”,滔滔口才俨然不能逊色于奥巴马……
可是,我又实在不能不痛恨这样的老师。他在片子的开头就说,“我知道很多专家、学者都会有看法,但是,只要是局内人,就肯定会理解我们的做法。”他还举例说,“我知道很多人都会说,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可是,南京的一些中学尝试了一些做法,结果呢?结果就是他们的升学率下去了!很多本来可以考上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考不上了!”OK,你说得貌似有理,振振有辞,可是,你真的不觉得你保守求稳因循守旧怯懦胆小得缺乏想象力缺乏哪怕是一点点的激情?难道你就一点点都没有痛心,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被所谓局内人可以理解的做法,“灌”成了一根根擅长适应拙于创造、长于技术缺乏想象、表面顺从内心分裂的“葱”?
当然,如此问责一个老师,并不公平,因为说到底,老师自己,其实也不过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而已。
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政治,有什么样的政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注定只能培养小心翼翼的官僚阶层,然后,我们的小心翼翼的官僚阶层,又注定只能制订这样的教育:学生无非两种,成绩好的与不好的,前者是改造好的榜样,后者是需要继续改造的对象;没有人关心个体的悲欢和渴望,失落和绝望,只关心身体,纪律、课程、思想教育,如此种种;某种意义上说,甚至连“思想”都不关心,只要身体老实,思想可以随便,政治试卷上,你一定要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试卷上,你一定要写某些历史规律是必然的,这么答就得分,不这么答就没分,如此而已,至于你是不是真的这样认为,并不重要。就是这样,如此这般,子子孙孙,无穷匮矣。
马克斯•韦伯说过,一个优秀的社会,大抵需要三种禀赋:认定自己的价值目标以及对此的生命关切和献身精神;由价值关切所产生的现实使命感和责任伦理;对现实超越感情的冷静判断和洞察能力。可是,我们的官僚阶层没有这样的禀赋,我们的教育也没有这样的禀赋,我们的社会当然就不会有这样的禀赋,那么,谁来,怎么,救救孩子?
这是一个普通的高三女孩,在一部片名就叫做《高三》的纪录片里,面对镜头述说的她的一个梦。老实说,我被她的这个梦、她讲述这个梦时几许焦虑几许茫然的神情,深深刺痛了。
《高三》记录的是,福建省一个普通的县城中学里,一群2005届的高三学生们,琐碎、重复乃至疯狂的整整一年的生活。把镜头对准这群学生的时间往回倒上8年,在江苏省一个普通的县城中学里,我也曾经历过属于我的高三生活。
都说是日新月异,都说是与时俱进,可是,光阴已经流转了整整8年,一切的一切,却似乎都没有发生什么改变。老师们的“告诫”仍然是,人生能有几回搏,高三不搏何时搏?搏也不需多,请搭半条命;家长们的“叮嘱”仍然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生们的“学业”仍然是,康熙在位多少年?答曰61,诸如此类。
当然,一定要说有什么改变的话,也确实不是没有,譬如,我那会儿还在说“邓小平理论”,纪录片里的学生们都已经在说“三个代表”,再譬如,我高考那天进考场之前,我的母亲塞到我手里的是一只粽子,说的是,“儿,中!”纪录片里的母亲们塞到学生们嘴里的则是西洋参片了,说的是,“含一片,多10分!”
我很同情片子里那个叫做王锦春的班主任。他实在太不容易了。这边要督促说“勇往无前,舍我其谁”,那边要鼓励说“失望畏我,我何惧之”;这边要大骂早晨赖床不起的学生说“还读个鸟书,不要读了,他妈的”,那边还要苦口婆心的跟沉迷网游的学生谈条件说“算我求你,一个星期就去一次,其它时间不要去”;这边忙着劝诫“早恋”的学生“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那边还得疏导高考前10多天竟要临阵脱逃的学生“实在不行,就去拜拜佛烧烧香”;最后,学生们上考场前,他还得“战前总动员”,高呼“旗开得胜,大功告成”,滔滔口才俨然不能逊色于奥巴马……
可是,我又实在不能不痛恨这样的老师。他在片子的开头就说,“我知道很多专家、学者都会有看法,但是,只要是局内人,就肯定会理解我们的做法。”他还举例说,“我知道很多人都会说,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可是,南京的一些中学尝试了一些做法,结果呢?结果就是他们的升学率下去了!很多本来可以考上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考不上了!”OK,你说得貌似有理,振振有辞,可是,你真的不觉得你保守求稳因循守旧怯懦胆小得缺乏想象力缺乏哪怕是一点点的激情?难道你就一点点都没有痛心,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被所谓局内人可以理解的做法,“灌”成了一根根擅长适应拙于创造、长于技术缺乏想象、表面顺从内心分裂的“葱”?
当然,如此问责一个老师,并不公平,因为说到底,老师自己,其实也不过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而已。
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政治,有什么样的政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注定只能培养小心翼翼的官僚阶层,然后,我们的小心翼翼的官僚阶层,又注定只能制订这样的教育:学生无非两种,成绩好的与不好的,前者是改造好的榜样,后者是需要继续改造的对象;没有人关心个体的悲欢和渴望,失落和绝望,只关心身体,纪律、课程、思想教育,如此种种;某种意义上说,甚至连“思想”都不关心,只要身体老实,思想可以随便,政治试卷上,你一定要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试卷上,你一定要写某些历史规律是必然的,这么答就得分,不这么答就没分,如此而已,至于你是不是真的这样认为,并不重要。就是这样,如此这般,子子孙孙,无穷匮矣。
马克斯•韦伯说过,一个优秀的社会,大抵需要三种禀赋:认定自己的价值目标以及对此的生命关切和献身精神;由价值关切所产生的现实使命感和责任伦理;对现实超越感情的冷静判断和洞察能力。可是,我们的官僚阶层没有这样的禀赋,我们的教育也没有这样的禀赋,我们的社会当然就不会有这样的禀赋,那么,谁来,怎么,救救孩子?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