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17年的《小丑回魂》有着消费80年代怀旧情绪的嫌疑的话,那么两年后的《小丑回魂2》在这一基础上的演变就更加的顺理成章:与斯蒂芬·金小说原著设定相差30年的时空平移,无非是为了让重回德利镇的成年人们,在心性上能够更加贴近银幕下的成年人们。
这样一来,本已完满的《小丑回魂》,在导演安德斯·穆斯切蒂和温子仁系恐怖片的编剧,加里·道伯曼的
导演: 安德斯·穆斯切蒂
编剧: 加里·多伯曼 / 斯蒂芬·金
主演: 詹姆斯·麦卡沃伊 / 杰西卡·查斯坦 / 比尔·斯卡斯加德 / 比尔·哈德尔 / 索菲娅·莉莉丝 / 更多...
类型: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9-09-06(美国)
片长: 169分钟
又名: 它:第二章(台) / It 2
IMDb链接: tt7349950
编剧: 加里·多伯曼 / 斯蒂芬·金
主演: 詹姆斯·麦卡沃伊 / 杰西卡·查斯坦 / 比尔·斯卡斯加德 / 比尔·哈德尔 / 索菲娅·莉莉丝 / 更多...
类型: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9-09-06(美国)
片长: 169分钟
又名: 它:第二章(台) / It 2
IMDb链接: tt7349950
手中,也就能够继续以精准的刀法和技法,优雅地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式的儿童冒险电影,转型成为一部探讨童年创伤和美国小镇价值观的,典型的斯蒂芬·金电影。
由于上部的成功,穆斯切蒂得到了奢侈的创作自由:接近三个小时的时长,让他能够在尽量摆脱小说原作的冗长内容的同时,充分释放新老演员的化学反应。斯蒂芬·金的基因依然随处可见,但在收缩叙事焦点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偷工减料。
尽管失去了凯瑞·福永的帮助,《小丑回魂2》没有其他续集电影中常见的自我膨胀,也成功捕获了这一故事的核心:强调人的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强调破碎的心灵之间的扶持与成长。
27年的时间跨度,也为《小丑回魂2》赋予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意义。一方面,我们得见从少年到成人的过程中,残酷的生活是如何带来新的恐怖源头的;而另一方面,扎实的剧本和表演,相得益彰的精细制作,也是对90年代好莱坞电影的一次迟来的回应。
与其他斯蒂芬·金改编电影类似,《小丑回魂2》没有在心理挖掘上耗费太多时间——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斯蒂芬·金是最好的故事讲述者,能够功能良好地转述他的故事, 比不必要的深度要重要得多。尽管平庸的CG特效和笑点干扰了压抑氛围的传递,但在斯蒂芬·金改编电影的“二次复兴”浪潮中,上下两部《小丑回魂》展现出来的规模与自信,带来了一种奇妙的观感。
《小丑回魂2》的现代设定,意味着它不会受到怀旧情绪的拖累,也为主演们解放了更多的表演空间。初次搭档的杰西卡·查斯坦和詹姆斯·麦卡沃伊一拍即合,但更为出众的是出自SNL的比尔·哈德尔。和史蒂夫·卡瑞尔类似,喜剧演员的正剧转型往往有着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更何况还有《崩溃姐弟》和《巴里》的珠玉在前。
但真正让人感到愉悦的,是选角和人物塑造上的精准眼光。27年后的“撸瑟俱乐部”成员们,看上去真的就像是小演员们长大成人后的模样。尤其是当角色们开始互动,并且开始探索过去与现在的关系时,两代演员在银幕上被无比自然地连接了起来。
而饰演标题角色的比尔·斯卡斯加德,也再一次将今年秋季档电影的关键词:“小丑”这一形象推向了新高度。与《城堡岩》中的神秘角色相较,同样是邪恶化身的小丑潘尼沃斯,显然要令人印象深刻得多。
在《小丑回魂》的上半部分中,我们见到的是童年友谊和心理创伤,以孩童的眼光去反映成人世界的阴险、冷漠与自私;而在下半部分,故事则在淡淡的忧伤中,有关这些追忆似水年华的成年人,最终将如何摆脱内心最深的恐惧,找到自由与安宁。
回望过去数年里的斯蒂芬·金改编作品,能够抓住金氏精髓的影视剧在数量上开始回暖。在90年代或许只有弗兰克·达拉邦特(《肖申克的救赎》《绿里奇迹》《迷雾》),现在则有着迈克·弗拉纳根对标《热泪伤痕》的《杰罗德游戏》,不是金氏胜似金氏的《鬼入侵》,野心勃勃接班库布里克《闪灵》的《睡梦医生》;剧集方面,既有冷门佳作《梅赛德斯先生》,也有《城堡岩》这样来头甚大的野心作品——尽管整体平平,但仅凭一集《过去完成时》即可跻身佳作之列。
当然,还有《小丑回魂》。尽管2年之后的续集并非完美,高水准的完成度也让《小丑回魂2》成为了今年不可错过的电影之一。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女神的秋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丑回魂2》一上映就蝉联两周的全球票房冠军,最终创下华纳影业本年度目前最高票房纪录(4.37亿美元)。
在恐怖片中,它的票房位居影史第4,排第一的还是2017年上映的《小丑回魂1》。
两部影片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两部票房加起来,可以说《小丑回魂》是影史最卖座的恐怖片,没有之一。
一个“有着摇滚细胞的”小丑为何如此受欢迎?
作为原著粉,探长在《小丑回魂1》上映之初就做过解析,目前那篇影评依旧在豆瓣电影目录下排名第一。
没看第一部的话这一部能看懂吗?它和第一部有什么联系?
电影版有哪些难以发觉的细节和彩蛋?
今天探长就给你带来《小丑回魂》的观影指南和深度解析。
《小丑回魂1》+《小丑回魂2》 观影指南&深度解析
(以下灰字原著引用内容均来自《小丑回魂》穆卓芸译本)
>>>>观影必备
小说是包裹在谎言里的真实, 而这本小说里的真实再简单不过:魔幻确实存在。——斯蒂芬·金
《小丑回魂》是恐怖悬疑大师史蒂芬·金创作于1981-1985年的作品。
在1990年小说就被改编成电影,片长超过3个小时。
2017年的新版分为上下两部,分别为《小丑回魂1》(2017)和《小丑回魂2》(2019)。
新版在开拍时就引发巨大争议。
因为原著中有一章让人大跌眼镜的“爱与欲”描写的是7个小孩子的7P,导演还想把这段故事拍出来,最后迫于社会舆论压力而放弃。
在小说中,故事分为27年前和27年后两条线,这两条线交叉并进,非常精彩。
电影则把两条故事线独立出来,第一部讲述27年前主角们还是小孩时的故事,第二部则是主角成人后的故事。
两部一起看,效果更佳。
史蒂芬·金出生在美国的缅因州,小说也在缅因州完成。
小说的故事,也发生在缅因州一个叫德里(Derry)的小镇。
27年前。
1988-1989年的夏天,比尔的弟弟在一个雨天出去玩耍后再没有回来。
也没人知道弟弟的身体被撕裂的惨状。
人们都以为这是一宗普通的失踪案,孩子可能被冲进了下水道。
直到比尔看到一个“奇怪”的东西——可以变成弟弟的小丑。
小镇上的其他孩子们也都看到了令他们恐惧的东西。
比如被人无视的红气球和行走的尸体,比如墙上诡异的画中女人变成了真人,比如会喊“救命”的下水槽……
暑假里,这几个孩子走到一起,当他们互相袒露心扉的时候,他们才发所有人都看到过同一个怪异的景象:
一个发际线略高,手持红气球,身穿白色衣服的小丑。
更可怕的是,他们发现这个小镇的死亡率和失踪率是全国平均值的6倍。
小镇上的寻人启事叠了一张又一张,被新的寻人启事盖住的孩子则很快被人们遗忘。
而且每隔27年,这些数据就会达到一个峰值。
这个小镇似乎受到了诅咒,而那个小丑就是罪魁祸首。
但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些堆叠成山的失踪案。
而是成人对这些诡异景象的视而不见,和闭口不谈。
这七个无助的孩子常常被人欺负或嘲讽,被叫做“窝囊废”(loser)。
然而,他们却决定团结起来,组成“废柴联盟”,共同对抗那个不可名状的“它”。
7个孩子最终打败了小丑,但他们却发现很难想起战斗的过程。
他们立下血誓,如果27年后小丑再次出现他,他们还会回来和“它”决一死战……
>>>>你可能错过的细节和彩蛋
回来吧,让我看你们是否还记得最简单的事,还懂不懂当个孩子,因为信念而安全,同时害怕黑暗。 ——《小丑回魂》
27年后。
7个人中有6人早已离开德里展开新生活,当他们知道小丑回来的时候,有的人瞬间呕吐,有的人直接撞了车。
但他们都已经记不清那个夏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伴随着手掌心疤痕疤痕的阵痛突然袭来。
此时的7个人表面都挺风光,一点都和窝囊废沾不上边。
其中口吃的比尔成为了好莱坞的编剧,但他一直写不出好的结尾(他的角色基本是史蒂芬·金本人的投射)。
也正是他在电影中遇到了史蒂芬·金本人客串的店铺老板。
妈宝男埃迪长大后在保险公司工作。
他终于摆脱了对他严格管教的母亲,但却娶了一个像他母亲一样事无巨细的妻子。
巧合的是,扮演埃迪母亲和妻子的是同一个女演员。
为了打败小丑,7个人必须回到德里,并回溯过去,寻找代表各自过去记忆的一件物品。
而他们也必须再次分别和小丑单独对抗,重新直面自己的恐惧。
也因此,《小丑回魂2》中的许多镜头都和上一部有紧密的联系。
比如埃德和瑞奇再次碰到三扇门:一点也不恐怖,恐怖,非常恐怖。
第一部中他打开门后看到了一个只有上半身的尸体,这一部里,他们在门后找到了下半身。
《小丑回魂2》里的恐怖还是第一部里的套路,好在每个段落都做了“恐怖升级”。
一些镜头更加直白露骨,以至于探长都没法直接上传截图。
这其中也不乏有趣的彩蛋,比如在教室里有个乌龟特写镜头,随后的镜头中一个地球仪正好悬在乌龟上方。
这是在向史蒂芬·金小说中的“创世灵龟”(Maturin)致敬。
在他的小说《黑暗塔》中,宇宙有12个守护神,乌龟就是其中之一。
在小说《小丑回魂》中,正是乌龟创造了宇宙。
乌龟又老又蠢,从来不从壳里出来。它想乌龟或许已经死了,死了十亿年左右。就算没有,也还是又老又蠢,就算乌龟把整个宇宙吐出来,也改不了他很蠢的事实。——《小丑回魂》
当贝弗莉被困厕所,有人要夺门而入,其中有个人大喊“强尼来了!”。
这是库布里克的经典恐怖片《闪灵》中的台词。
当他们战胜小丑之后,小丑对德里镇的影响也开始消退。
有关黑人麦克父母被烧死的新闻,由原来带有偏见的词汇“瘾君子”变成了客观的报道“本地居民”。
>>>>小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我是永恒的,是“吃世界的人”。——《小丑回魂》
原著的英文名是“It”,直译就是“它”。
之所以叫“它”是因为小丑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具象化的东西。
假如要替它取个名字,最好还是照以前的习惯,把它叫作它。我最近在想,它在德里太久了……不管它到底是什么……它已经成为德里的一部分,就像储水塔、运河、贝西公园和图书馆一样,差别只在它不是外显的物体。
它以人类的恐惧为食,并可以根据不同的人所恐惧的东西而幻化为不同的样子。
比如有洁癖的埃迪最害怕麻风病人,斯坦不敢直视一副画中的女人。
那么它为什么总是以小丑的形象出现呢?
那是因为小丑更容易让孩子恐惧,刺激小孩,比刺激大人更简单也更有力。
这里的小孩一直够吃,大人则很好操弄,而且不晓得自己成了傀儡。它偶尔也吃大人,因为大人有大人的恐惧,内分泌也能被开启和撷取,让恐惧的化学成分弥漫全身,替肉加味。但大人的恐惧往往太复杂,小孩的恐惧比较简单,通常也更有力,往往只要一张鬼脸就足以激起他们的惊恐……就算需要诱饵,可又有哪个小孩能抗拒小丑的魅力?
这一部中终于揭示了“它”的来源——它是来自外星的某种古老物体。
但对于国内观众来说,看到它的第一反应大概是抄袭了刘慈欣的《三体》。
那么“它”到底是个啥子东西呢?
在电影中,“它”也被称作“死光”(Deadlight),这也是小说的译名之一。
它来自外星并“发誓要抢夺地球上的所有女人和强暴所有男人”,其实是它开的一个玩笑。
在原著中,”它“是比宇宙还要古老的两个东西之一:一个是乌龟,一个就是”它“。
乌龟吐出了宇宙,代表着秩序、光明,它则代表着黑暗和混乱。
宇宙诞生前只有两个东西,一个是它,一个是乌龟。
在原著中也有把”它“写成蜘蛛一样的东西。
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没有形体的毁灭之光,”它“存在于超乎我们想象的维度。
它是个巨大闪亮的核,但在“最终的他者”心中只是小到不能再小的尘埃。他会看到裸着的它,那没有形体的毁灭之光,而他要么会被好心地瓦解,要么永生不死,活在无形无状、无穷饥渴、嗜杀成性的它的体内,疯狂但清醒着。
在电影中,有人看到它在几百年前坠落地球,而在原著里,它早在百万年前就来到地球。
到了地球之后,它发现人类的想象力异常丰富,这让它过上了猪一样的幸福生活——吃了睡,睡了吃。
乌龟缩进壳里很久后,它才来到这里,来到地球。它发现这里的想象力的深度几乎前所未有,几乎至关重大。这样的想象力让它的食物非常丰富。它的牙齿让血肉之躯因为陌生的惊慌和耽溺的恐惧而僵硬。他们想象夜里有怪兽出没,泥巴会自己移动。他们忍不住想象无止境的深渊。
>>>>怎么才能打败小丑?
你知道,十一岁能做的事以后往往做不到了。 ——《小丑回魂》
许多人看完后吐槽电影:没想到小丑竟然是被一群大人骂死的。
其实这也是最难改编的地方,要想战胜毁灭之光,最终的战斗只能是精神上的。
只有Chüd能用,乌龟说。万一现在就是了呢?他们互相咬住舌头,不是真的舌头,而是心理上、精神上的舌头。
在原著中,乌龟告诉比尔,只有Chüd仪式才能打败”它“。
Chüd仪式是指一个人和魔鬼的舌头相叠,相互咬住,然后轮流讲笑话,如果魔鬼先笑,它就得消失一百年。
显然,仪式的内核不是形式,而是这个过程中凸显的勇气和信念。
Chüd,这就是了:挺身而出,勇敢,信实,捍卫弟弟和朋友;相信,相信所有你曾相信的事物……就算凯文和锡西的哥哥卡尔顿说小孩子才会相信,但你依然相信,相信你的父母亲会再爱你,相信勇气是存在的,每次说话都能很顺;不再是窝囊废,不用再躲在地洞里,还说那是地下俱乐部,不用再窝在乔治的房间哭泣,因为你没能救他,也不知道如何救;相信自己,相信渴望的热力。
这种精神上的战斗用文字可以描述的非常精彩,但转换成镜头语言就非常的难。
这也是电影被诟病的地方,电影只是肤浅地丰富了恐怖桥段,缺少了第一部中人物的成长,更没有原著里对现实的批判。
威廉咬着——不是用真牙,而是心里的牙齿。他心里忽然浮现一个怪诞的景象:它的舌头覆满活的唾液,有如粗橡皮筋一样拉长、龟裂、出血。他看见自己咬着它的舌尖,一次多咬一点,脸上都是它黏稠的血,整个人泡在它尸味十足的腐臭中,但始终没有松牙。任凭它气急败坏,痛得想收回舌头,他就是不肯松口。
在原著中,7个小孩子手拉着手,互相团结,互相信任,他们所迸发出的“原始的”力量让“它”出乎意料的元气大伤。
然而,27年后,几个大人再次手拉手,他们的力量却弱如风中残烛。
五个人很快围成圆圈,就像当年人数更多时一样。埃迪感觉有人搂住他的肩膀,感觉温暖、安心,非常熟悉。威廉又感受到从前曾经感受过的力量,却绝望地发现时不我予了。力量一点也不强,反而像风中残烛一样微弱、摇晃。黑暗似乎更深、更近、更占上风了。
那是因为,27年,表面上,7个孩子都从窝囊废变成成功人士。
但实际上,岁月早已消磨了他们的信念和意志。
27年前,他们还相信勇气,相信警察,相信圣诞老人;他们鄙视大人对痛苦的遗忘和对不公的漠视;他们还顾忌着他人,有人需要帮忙,他们就要站出来去帮助那个人……
27年后,他们学会了遗忘和自保,学会了视而不见和置若罔闻,却再没有了当初互相帮助,对抗罪恶的斗志和信念。
它只要醒来就会痊愈复苏,他们的童年却会像七根蜡烛般燃烧殆尽,想象的力道也会减弱与降低。他们将不再想象坎都斯齐格河里有食人鱼……他们会开始相信保险,相信晚餐配酒——好喝又不招摇的酒。
这也是原著中深藏在恐怖故事里的现实内核。
7个刚刚和小丑大战完,浑身是伤的孩子们绝不是什么窝囊废。
而几个在酒桌上谈笑风生的大人们,也绝不是什么成功人士。
信念能让我们成为怪物杀手,也是力量的来源,但它只要等信念的力量消退就好。二十七年。也许只是它睡上一觉的时间,就像我们睡午觉一样短,让它精神百倍。它醒来还是原本的它,但我们已经少了三分之一的岁月。我们的视野变窄了,对魔力的信念(这信念让魔力成为可能)也黯淡了,就像跋涉一整天后的新鞋一样。
这正是对现实的批判,那7个孩子不是别人,而是我们每一个人。
正如原著中乌龟劝男主最好在小时候就除掉"它"一样:你知道,十一岁能做的事以后往往做不到了。
我们从孩子变成成人,丢弃天真与幼稚,收获成熟与稳重,但有时我们丢掉的不只是童真。
更丢掉了最单纯却又是最珍贵的那份正义感,这些人向现实屈服,和社会中一些腐败的东西一起慢慢腐烂。
让人恐怖的“它”并非是吃人的小丑,而是每个人对于眼前所发生的罪恶的熟视无睹和漠不关心,是复杂人性中自私和黑暗的部分。
它是永生的,因为它之于人类与生俱来,不会消亡。
电影中的小丑,被找回童年的废柴联盟彻底击败,但现实中的“它”,无处不在,即是被打败“它”也随时都会卷土重来。
留给我们的问题是:
当你遇到“它”时,你会站出来和“它”战斗吗?
PS原著彩蛋一枚:小丑其实是母的。
它是母的,而且怀了孕……它那时也怀了孕,我们都不晓得……所以我们才非回来不可,无论如何都得回来,因为它是母的,而且怀着我们难以想象的后代……它就快死了。
The End
文/女神的秋裤
微信群“电影情报局”持续呼唤你,最新电影资讯、资源、猜图游戏,畅撩电影和人森,组团看电影,一起来。
因为人数多无法扫码,请加秋裤微信moviekit拉你入群。
务必记住进群暗号:“我们为什么跌倒?”
你可以错过爱你的人,但不要错过和你一样爱电影的人。
It 2 作为一个恐怖/惊悚片无疑是相较失败的。
两年前,首部出场十分犀利,大开大阖,哪怕你剧情人物都忘光了,也不会忘记黄色雨衣小男孩在下水道被吃掉的那一幕。It 的形态也伴随着剧情和人物发生着变化。而这一部首先开场就很莫名其妙,吃掉个路人是怎么回事(本来还以为这组情侣会成为什么关键性人物,结果是纯路人),而且那个青年看上去也成年了啊,和第一部只攻击小孩的设定也有些相悖。观众对Pennywise 的形象熟悉了之后,恐惧感也会不可避免地消退,燃鹅第二部It 出场的主要形态还是Pennywise。有了心理预期之后,要再营造第一部的氛围就真的非常难了,就好像打针似的,就等那么一下。啊,小女孩危险了,会发生什么呢?啊呜一口呗。啊呜一口,啊呜两口,就这么地,凑合着揪心呗,还能退票咋地。
It 的真相落实也是个问题。神秘是营造惊悚/恐惧的必由之路,而当It 的存在是可以被科普的时候,科幻的色彩就掩盖了原色。就好比吆五喝六的狗逼邻居总是惹你心烦但你却不敢招惹他,是不是混社会的?这么嚣张是不是上头有人?很吓人,慌得一比。然而当你确认他是越狱的杀人逃犯之后,恐惧感就变了,至少你知道该怎么防他,怎么干他。
除了恐怖感打折之外,其他的地方也有些说不定道不明的刺挠。比如It 展开到底是不是精神攻击?众人中餐馆惊魂,Bev 归家遭遇变态姑婆后发现旧楼早已破败,Rich 被广场雕像袭击后定神发现一切如常……从这些桥段看上去是的,展开的就是一对一定制的精神攻击。可是到了Eddie 和 Bill 那里就有问题了。Eddie 被吐一脸之后,幻象消失可是呕吐物还在啊!这真是B了狗了,why me !其他人都全身而退啊。Bill 那里虽然没有什么伤害遗留,但是他妈的他居然从幻象中获取了任务道具你敢信?这个祭品不是用来干Boss的吗,怎么就从Boss那里轻松获取了?你总不至于告诉我这个纸船下水道里卡了27年等你来掏吧。
精神攻击 or 物理攻击的困惑在大决战的时候达到了巅峰,Eddie 在克服心理障碍,投出信仰之矛之后居然被一爪从背后阴死了卧槽,我的天怎么又是Eddie,这个存在感略弱的怂包是自带 debuff 还是怎么着?干嘛呢?不是精神伤害么,不是只有在对方对It 怀有恐惧的时候才有效吗?Eddie 显然可以说是不再恐惧了,那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被物理攻击干死了。行呗,打暴走了展开物理攻击了,那就干呗。结果在“Eddie 死后”——“主角觉醒” 的间隔,It 至少有不下10次可以团灭主角的机会,就莫名其妙地失去了。这个时候我所有的情绪都是迷惑和自卑,怀疑自己是不是英语听力有问题错过了什么细节,根本顾不上害怕。
最后Stanley关于自杀的解释,由于时间太短而逻辑链太长,我有点跟不上也没反应过来就被带着强行感动了。后来又琢磨琢磨才整明白,大概意思就是:我很害怕。我知道我们必须重聚团结才一起才有机会获胜存活。可是如果我活着,我大概率不会和你们一起再次面对It,所以为了不拖累你们,我先死为敬…逻辑上非常通顺可是总感觉哪里不对…似乎It带来的恐惧感,远胜于死亡带来的恐惧感?再对比其他人的反应,一时间让人很难捋清 Stanley 到底是勇敢还是懦弱,毕竟我本能地觉得一个人如果不怕死,那他就无所畏惧。
当然所有这些困惑和不解其实都可以自我解释,比如 It 只有在不正面面对主角的时候才可以展开物理攻击之类的,但真的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为了个娱乐快消品下这般功夫真的不值当,我也是吃了很多年这种亏才清醒过来的。为了个破电影下了血本了,墙内墙外书籍杂志外参内研,就是为了讨个说法,结果事隔多年看着自己豆瓣的提问回答不断得到回应然后一脸懵逼,操我当年这么机灵的嘛,然而那些问题具体是啥意思记忆已经模糊了。所以去他妈的什么小说漫画,什么原著,什么斯蒂芬金宇宙各种胡诌各种解释,没兴趣,老子看的就是电影,你靠6个小时的文本讲不清楚你就是傻逼,别再因为你的愚钝来耗费我的生命。据此展开讲两句,It系列虽然不是,但是一切需要小说漫画支撑让原著粉可以冲过来踩你脸的粉丝向电影都是下流的,应该被人民唾弃,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综上,喜爱恐怖片期待着被吓尿的年轻朋友们估计要失望了,这部电影可能无法满足你们的需求。今年的 Horror Movies 无出 Annabelle Comes Home 右。
但这部电影的评价维度就仅止于此吗?却也不是,至少我在给这部电影打分的时候,内心是波折起伏不定的。一方面确实感动到了,被治愈了,可是一部恐怖片被我看成心理鸡汤又他妈确实很别扭,那些硬伤也是真实存在的。个么还是三星好了,及格。
我觉得 2 不能脱离 1 存在,1 就像前菜和主菜,2则是甜点和配餐酒,两者可以分开评价欣赏,但确实构成一个系统或整体。1 的结尾,看着黯然神伤的小胖子,听着少年稚嫩的誓言,心里还是有所期待的吧,未来会如何呢?这个故事会怎么结束呢?从2 这个回应来看,还是不错的,方方面面都给你照顾到了。
在第2部里,成年的角色似乎已经失去了本来的面目,但回到小镇之后,他们的记忆逐渐被唤醒,自我被逐渐找回,这对于中年人来讲,真的是感同身受,一边看一边哭的过程。包括很多台词都很有深意,比如 Mike在中餐馆闲聊时的那句 “离家乡越远,记忆也就越模糊,但我一直在这儿,所以我都记得。” 看得我就立马想给在家乡的小伙伴打电话,在你背井离乡,朋友们四散天涯的现在,谁又在默默地原地驻守着你们的回忆呢?第2部的故事架构其实是和第1部一样的,面对恐惧并战胜恐惧,可是他妈老子不是克服过一次了怎么又要再来一次?所以在设定里就强行给你失个忆……开玩笑的,其实我觉得这个设定挺好的。随着年龄和阅历地不断增长,就越来越觉得,人生没有一锤子买卖,哪怕曾经觉得自己得到的,觉得自己克服的,都只不过是一时的。以为那年盛夏的亲密和温存会伴随你的一生,以为考过高考,人生中就再没有大考……都是幻觉。小时候总被教育说什么,“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还嗤之以鼻怎么会呢世间怎会有如此傻逼,后来发现没错,我就是这种傻逼。而且除了生活的波折,记忆的流逝也是现实存在的,尤其是信息爆炸的当代,记不住事简直是生活常态。电影里的强行失忆,只不过是为了在6个小时的文本里照映现实的一种艺术手法罢了。
我建议认真看过第1部的朋友,不要在观影前重看或者在视频网站上看好心人帮你整理的回顾视频,人家都遗忘27年了你咋就两年还这么焦虑呢?就带着模糊的记忆和主角们一起回忆,这种互动的体验也是挺奇妙的。我是真的记不太清人名和一些细节,不过电影在记忆唤醒这方面做的真的超赞,巧妙的运镜和剪辑,把开场时还搞不清谁是谁的我,后来给安排得明明白白。一个个小物件,一个个场景,都把你带回了和这群人一起经历的那场大冒险。唯一一个不够好的就是开场时关于Henry 的桥段处理得不太好,怎么下水道一堆尸体流出来就切到1989年了,直到我看到老Henry的时候还在琢磨这个疯疯癫癫的胖子是谁。不过后面慢慢也就想起来了。但这种互动也是有限的,你都记清楚怎么降妖除魔的法门了,主角一个个还在滋哇乱叫就真的让人着急,不过这又绕回到之前对于恐怖片方面的批判上去了。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是一部失败的恐怖电影,成功的鸡汤,优秀的续集。当最终消灭了童年的梦魇,凝聚了离散的友谊,抚平了手上的伤疤,续写了未尽的浪漫之后,看着Mike 也卸下重担,驾车驶向远方之后,每个人心里都会是暖暖的吧,可能中年人感触更甚,就像我们的明天也有了希望似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