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周申 / 刘露
编剧: 周申 / 刘露
主演: 任素汐 / 吴昱翰 / 刘迅 / 汤敏 / 赵海燕 / 更多...
类型: 喜剧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9-12-20(中国大陆)
片长: 111分钟
又名: 如果,我不是我 / Almost a Comedy
IMDb链接: tt11273332
编剧: 周申 / 刘露
主演: 任素汐 / 吴昱翰 / 刘迅 / 汤敏 / 赵海燕 / 更多...
类型: 喜剧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9-12-20(中国大陆)
片长: 111分钟
又名: 如果,我不是我 / Almost a Comedy
IMDb链接: tt11273332
《半个喜剧》中,孙同所面临的问题其实就是“你妈和你女友同时掉水里,你救谁”,但是更加复杂了,掉进水里的不只是他的母亲和他的女友,还有他的兄弟,还有他的工作、他的户口。
表面上看,只要放弃他的女友,其它的都能保全。
但本质上,这和女友没有太大关系,这其实是一个人被母亲和兄弟所绑架的故事,并且还美其名曰“这是为你好”。
一句“这是为你好”,就把他们的问题转移成你自己的问题了,让你丝毫没感到自己其实被绑架了。
归根结底,是郑多多不希望别人碰莫默。
但是莫默又不是郑多多女友,和郑多多没有任何关系,所以郑多多这个人心理有问题,他得不到莫默,也不想让别人得到莫默。
孙同有什么错呢?他没有任何错,他也是受害者。
归根结底都是郑多多的错,郑多多就是这件事的根源,但他成功把他的问题转移成了孙同的问题。
今天孙同的母亲和兄弟可以因为女友的事绑架他,明天也可以因为其它事绑架他。
只要孙同和郑多多有分歧,郑多多就可以拿工作和户口来威胁他,然后母亲也会逼他主动认输,不要和郑多多争了。
以前孙同不把郑多多出轨的事告诉高璐,是因为郑多多和高璐马上就要结婚了。
那如果以后郑多多结了婚还继续出轨,还叫孙同为他保密呢?孙同是听呢还是不听呢?
如果以后郑多多叫孙同放弃他的音乐梦呢?
郑多多叫他做的所有事,他都要服从吗?
所以到最后孙同发现离开莫默并不能解决问题,离开郑多多才能解决问题。
的确,离开郑多多就意味着工作和户口没了,但也意味着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拿工作和户口威胁他、逼他放弃他想做的事了。
孙同就是个普通的实习生,领导连他母亲送的礼都不想收。
但只要他有一个有背景的哥们儿,领导就会反过来请他妈吃饭,还要请他吃饭。
当然,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没有触犯郑多多的利益的时候,孙同就是他好哥们儿。
要是触犯了郑多多的利益,孙同就只是一条狗。
很多时候我们被逼无奈只能做一条狗。
但做狗做久了,偶尔还是想做一回人。
以前,孙同选择了低头和隐忍,为了工作,为了户口,为了成为北京人。
但更多的,是为了听母亲的话。
本来在公司的楼梯上他已经做了决定了,但是母亲的出现让事情又有了新的问题。
他听母亲的话,复读了三年才考到北京。
他听母亲的话,对郑多多低声下气,做牛做马。
他听母亲的话,放弃了出生到现在的唯一一次爱情。
他想,离成为北京人只有一步之遥了,就最后再听一次话,以后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
就算他真的解决了户口问题,付了首付,就能保证和母亲再也不会有分歧了吗?
以后母亲照样会叫他做什么、不做什么。
母亲总是喜欢催婚,总是问他有没有喜欢的人。
但是喜欢有个屁用。
因为不是他在谈恋爱,是他母亲在谈恋爱。
他喜不喜欢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母亲喜不喜欢。
催婚的是他的母亲,反对他和莫默在一起的还是他母亲。
他从小到大都是个听话的乖儿子,他这么听话,最后得到了什么呢?
孙同说:你想要的我全都满足你了,你还要我怎样?
母亲却说:是我想要的吗?房子是我住吗?一切都是你自己做的决定,不要因为莫默的事埋怨我。
叫他要有骨气的是母亲,叫他不要招惹郑多多的是母亲,事后推卸责任的还是母亲。
如果最后的结局是好的,她会说都是她教导有方,幸亏你当初听她的。
如果最后的结局不是你想要的,她就会说都是你做的决定,别去怪她。
就好比你想做医生,父母叫你做老师,最后你选择了听他们的话。
当你真正做了医生后,你感到后悔,他们只会说:这不是你自己选择的吗?
所以说啊,听父母的话有什么用,听从自己的内心才是正解。
你听了再多的话,做了再多,父母都觉得这是你应该做的。
他们意识不到你做出了多少牺牲,他们只会觉得自己的牺牲很大。
他们不会觉得你为他们做了多少,他们只会觉得这是为你好。
每当你和父母争论的时候,他们一句“我都是为你好”,就能让你瞬间放弃挣扎。
因为这句话让你发现你不可能改变他们的想法,你会发现争论没有任何意义,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了,唯一有意义的事就是坐时光机穿越到当初,选择不听他们的话。
就像婚礼时,孙同天真地以为他做了这么多,牺牲了那么多,母亲会理解他,会心存歉意,哪怕一点点歉意。
然而他发现自己想多了,母亲根本不会感到丝毫抱歉,在她眼中一切都是孙同自己选择的,和她无关。
恰恰相反,她反而觉得孙同该感谢她,是她才让孙同有了今天。
事业顺利就是母亲的功劳,爱情失意就是孙同自己的选择。
这让孙同开始怀疑人生,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
他听了母亲的话,但是并没有让一切变得更好。
他为了工作和户口放弃了莫默,但到最后他发现自己还是想要莫默。
他和母亲和解了,和兄弟和解了,工作没有丢,户口也快解决了,但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
他经历的种种打击、痛苦、愤懑顷刻爆发,他不再盲从母亲和兄弟,这一次他要自己做决定。
为什么电影叫《半个喜剧》,因为这对孙同、莫默来说是喜剧,但对郑多多和高璐来说是悲剧。
郑多多觉得所有人都不会和他作对,也不会举报他。
事实也的确如此,没有人举报他。
高璐发现他出轨不是因为有人举报,而是她在郑多多和同学的合影中看到了莫默。
郑多多出轨的事并不是非要有人泄密才会被女友知道,他做了一件事,就一定会留下痕迹。
女人都是福尔摩斯,你以为一切都天衣无缝,但总会露出破绽的。
要想不被发现出轨,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要出轨。
而且郑多多和高璐的故事也再次说明不能撒谎。
你撒一个谎,就会再撒第二个谎来圆上一个谎。
而当你的谎言被识破的时候,下场一定会比你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讲真话严重得多。
撒谎就是埋雷,谎言被识破的时候就是地雷爆炸的时候。
这就好比孙同骗高璐说莫默是他女朋友,后面才会有高璐叫他去阻止莫默和别人相亲。
所以当初孙同问莫默,有没有必要把实话告诉他母亲,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的确他母亲可能会反对,但如果他俩一直瞒着她,等以后她自己发现了,会比他们当初直接对她说实话更严重。
“半个喜剧”可以理解为这对孙同、莫默来说是喜剧,但对郑多多和高璐来说是悲剧。
你也可以理解为孙同和莫默的故事只有前半部分是喜剧,后半部分是悲剧。
电影最后,他们重新点燃了爱情之火。
那么接下会发生什么?
也许孙同凭借写歌、唱歌一步步成为歌手,走上人生巅峰。
也许孙同发现自己就是个普通人,没有做歌手的命。
没有了郑多多的帮助,他找不到好工作,户口问题也没解决,和母亲闹掰。
他没有了收入,或者收入很低,最终和莫默不欢而散。
最终孙同和莫默的故事以喜剧开始,以悲剧告终,这就是“半个喜剧”。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孙同敢于放弃一切去追求爱情,但当他真正为了爱情而放弃一切的时候,他还能和莫默长久吗?
就算两人之间不会因为物质方面的问题争吵,也会因为三观不契合而产生分歧。
在医院里吵架那种事以后还会发生,孙同觉得莫默不懂他,莫默也觉得孙同不懂她,两人必须争个输赢,谁也不让着谁。
这次是孙同认输了,所以他们和好了,那下次呢?十次呢?一百次呢?
孙同今天可以因为一件事而违背母亲和兄弟,以后会不会因为一件事而违背莫默?
情侣之间就是如此,总是会产生分歧,总会有一方让着对方。
当有一天两人都不愿意让着对方,都觉得自己是对的,两人的爱情也就走到了尽头。
孙同在“工作、户口”和“莫默”之间艰难抉择;
而郑多多是个富二代,他没有工作和户口的问题。
但他同样也有他的烦恼。他又有钱,又禁不起骄奢淫逸的诱惑,也就注定得不到真爱。
结婚当天,高璐宣布要反悔时,我们看得出郑多多有多么痛苦。
但是这种事以后还会发生,因为他改不掉他渣男的本质。
孙同被工作和户口拖累,不能去做想做的事,郑多多注定得不到真爱,你能得到A,也会同时失去B。
生活没有两全其美,只有“半个喜剧”。
周申、刘露编剧导演,任素汐主演,在《驴得水》之后,这个班底推出他们的第二部作品《半个喜剧》,依然没有让人失望,两个作品都是清新的喜剧,张弛有致,有笑有泪,最重要的是,他们不是让你笑笑就完了,而是直接把你的目光引向各种人性问题。
这一次,《半个喜剧》想探讨的问题就是,谎言在现代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如果一个系统全靠谎言支撑,那么,一旦谎言被揭穿,将会发生什么事?
▲孙同和莫默,分别由吴昱瀚和任素汐扮演。
主人公孙同,来自东北,漂在北京,同学郑多多,安排他在自己父亲的公司工作,在方方面面给他照顾,一旦试用期结束,还有可能拿到北京户口。
他生活的短板是,来自单亲家庭,家境普通,母亲很爱面子,控制欲很强,已经包办了他生活里的所有事,从找对象,到买房子。
▲孙同的母亲,赵海燕扮演,她之前出演的最有大众知名度的作品,是《乡村爱情》系列。
这不,她已经卖掉了东北老家的房子,想用卖房款(再向孙同生父要一点钱)当首付,给儿子在北京买一套房子,房子还有半年过户,半年后孙同也结束试用期,拿到北京户口了,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绝不能掉链子。
故事的爆发点,来自郑多多。郑多多生性放浪,原本已经要和门当户对的对象高璐结婚了,还去追中学时代的女神莫默。孙同和郑多多同住,为了替郑多多遮掩,煞费苦心,但最终还是免不了穿帮。
▲郑多多由刘迅扮演。荷尔蒙旺盛的浪子,他演得非常自如。
在安慰莫默的过程中,两个人互生情愫。问题来了,如果和莫默在一起,工作就没了,户口也没了,他妈妈的百年大计就要垮塌了。
郑多多在不停地说谎,孙同也在不停地说谎。孙同的妈妈更是用谎言搭建起了一个海市蜃楼,在孙同的境况上说谎,帮助郑多多说谎,甚至在孙同的异性缘上说谎,对高璐的表姐说:他跟女孩子站得太近都会脸红。
而且,说谎这事,是个系统工程,即便你自己不说谎,也要替别人圆谎,或者在别人的谎言系统里扮演个角色。说了一个谎,就要用十个谎言来圆,就像莫默说的:“干一次这种事就会干一辈子这种事,以后为了升官,为了小孩上学,都要说谎。”
▲孙同在故事里的几个高光时刻,都出现在他唱歌的时候。他有个成为音乐人的梦想,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在朋友酒吧兼职唱歌,而且得到了著名音乐人梁翘柏(就由梁老师本人扮演)的赏识,获得了试唱的机会。弹吉他唱歌的段落,是吴昱瀚亲身上阵演出的,歌也是他本身唱的。
但莫默,一个耿直的北京大妞,不喜欢说谎,即便她也不过是来自普通人家,并非孙同理解的“生在天上了”的那种人,但她对行长毫不谄媚巴结,对孙同有所期待,她反复问孙同:“你现在就问问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别管别人行吗?”
换句话说,你就不要在别人的谎言系统里,充当螺丝钉、脚手架了行吗?
但孙同虽然生性纯良,温柔体贴,有才华,但他太软弱了,人的软弱很快就会被别人发现,一旦软弱被发现了,就会被拉进谎言系统,去充当螺丝钉。
▲谎言的结果是不可逆的,一场婚礼即将举行。木已成舟之后,揭穿谎言的代价更大。
这个螺丝钉,一旦当上了,脱身就难了,你会发现,哪怕自己一点小小的不合作,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垮塌,谎言大厦的垮塌,会让自己的亲人朋友陷入危机,而自己也会瞬间陷入大坑,被人指责为不忠不义。
他一旦口吐真言,郑多多的婚事就完了,他跟郑多多的友谊也就完了,工作也就没了,户口鸡飞蛋打,他母亲的房子也就白卖了,卖了房子的母亲,不得不攥着钱住在姥爷家。谎言这个东西,也会慢慢开枝散叶,渐渐变成和所有人有染,让所有人都成为它的股东。
所以孙同痛苦地撕扯着头发,质问莫默也质问身边所有人:你们要我怎么办?你们为什么都不为我想想。
也不知他想到没有,吸引了身边人,让他们拉他入伙,一起修建谎言大厦的,就是他的软弱。软弱是谎言的助燃剂。
▲孙同送给莫默的是宜家的玫瑰花,还带着吊牌。
莫默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发现了这一点,所以,她要让他勇敢起来,把他从这个泥坑里拉出来,让他从谎言大厦里抽身,哪怕大厦垮塌了也无所谓。她毫不留情地指出,孙同的软弱,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也把自己在这个谎言体系里的作用看得太重要了。
于是,在医院里,在这样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场所,在护士围观,病人倒是非的情况下,莫默当起了医生,质问孙同,不合作又怎么样,不说谎又会怎么样?“就活不下去了吗,就没饭吃了吗?”
她才是真正的医生。
真正的感情,就得是这个样子,不是请客吃饭,不是花前月下,甚至也不只是财富的并购重组,这些都不重要,感情其实是观念的冲击,是思维的博弈,是价值观的融合,是天崩地裂的精神控制和反控制。
越过请客吃饭和房子票子这个阶段之后,你会发现,观念、思维、价值观,才是两个人融合的根本,也是分歧的根本。两个人在一起之后的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固然来自钱来钱往,更多时候,是来自观念和价值观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引起的你死我活。
恋爱不是请客吃饭,而是精神世界里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和博弈。
▲揭穿谎言之后,爱情有了瑕疵,再也回不到到最心无杂念的时候,但也许这样才最真实。
所以,这是“半个喜剧”,因为,故事的前半段,的确是喜剧,笑料都非常生活化,非常自然,让人笑得非常舒展,一点都不防备,而不像有些喜剧,你笑得很防备,你知道自己被算计了,你的笑,是他们精打细算倾情操纵的结果,《半个喜剧》,让人笑得特别清新,特别舒畅。
《半个喜剧》的前半段,是喜剧,但不是普通喜剧,它情节的动力,矛盾的起因,都来自性,这个令人苦恼的东西。很多地方,让人想起好莱坞经典的性喜剧,以及中国那些用婚姻爱情问题掩护着性问题的婚恋喜剧。
但到了后半段,它就是几个人在精神世界里的博弈和战斗了。
说谎,还是不说?揭穿谎言,还是维系谎言系统?在谎言系统里当个棋子,换个安稳的生活,还是抽身而去,去过更好的生活?
是听从莫默的苦口婆心,还是遵从自己的意愿,是把别人的意愿当做自己的意愿,还是挖掘自己意愿里那些龌龊的部分?是建造巴别塔,还是建造谎言大厦?是勇敢起来,达观一点?还是要继续软弱,目光闪躲?
就像日本作家白石一文的小说集《爱是谎言》的主题:“ 忠实地爱下去,还是老实地活下去?”
忠实地爱,就是揭穿谎言,抖落自己生活里的杂芜,老实地活,就是继续在谎言大厦奔走,当螺丝钉,站好一班又一班岗。
▲高璐由汤敏扮演。
在故事的最后,所有人都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就像白石一文借助小说主人公之口说的:“即便如此,无论如何我仍希望和俊一起活下去。完全不是因为人生很重要,所以要过得有意义之类的理由。只是,在这个悲惨得无可救药的世界上,我希望自己至少能够相信一件事。”
在完成相信之前,要经历一番苦斗。
▲主创团队,编剧和导演都在。
就像《半个喜剧》里一个意味深长的细节(这个片子里有很多好玩的细节,生活化又另有意味),莫默带着孙同去配眼镜,两个人在柜台前面,一边对着镜子试眼镜,一边说话,两个人的头和身子来了个错位。他们换头了。
这就是爱,爱是换头术,爱一个人,就要换掉他的软弱,换掉他的失败,让他走出亲人朋友布下的天罗地网,以及谎言大厦。
前两天去看了半个喜剧,看完了顶着脑袋上的三个问号出了电影院。当我看到那些:工作,户口,剩女,恋爱,富二代等等熟悉的字眼的时候,觉得很理所应当,也有点意料之外。
似乎还可以被称之为年轻人的80后90后们,大多数逃不开这些字眼,每当相关话题出现了某个社会事件,在网上必将有大波的共鸣,从过年回家如何面对七大姑八大姨,到怎么解决北京户口。从孩子多大了为啥还不结婚,到一线城市的房价和杯水车薪的到手工资。
但同时我也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这些观念也开始逐渐转变态度,那些矛盾的点和无奈,已经变得好了很多了。社会开始变得包容,父母们开始变得更加平和,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拘泥于自己的年龄和对象,甚至买不起房租住也可以乐呵过日子。这个世界正在慢慢的包容那些曾经特立独行的人,接受他们是”奇葩“的存在,且合情合理。
那些曾经很尖锐的问题随着时间和信息的更迭变得柔软,所以年轻人才能有更大的空间去认识追逐真正想要的东西,做真正喜欢的事。
这是我所感受到的存在。所以当我看到半个喜剧的时候,我看到了一点点夸大,也有点遗憾这些问题依旧会被认为是尖锐且不可调和的矛盾。
或许是我看得人不够多,经历的事情不够多,阅历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任素汐饰演的莫默,是一个刚直不阿的愣头青,她拒绝撒谎,觉得这就是个坑,谎言之后会有更多的谎言。
当她在相亲对象面前接了领导的电话并且明确拒绝了领导想要帮人加塞办业务的请求的时候,相亲对象带着点教你做人的傲慢,说你这样领导会给你小鞋穿的。
莫默说:我不是不知道这个世界什么样,我就是想试试这样行不行。
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呢?
我们往死里学拼死了考的高考,背井离乡去大城市,然后要面对的还是一模一样的人情世故和似曾相识的阶级天花板吗?这未免也太让人难受了吧。一线不仅仅是意味着更高的薪水和基础设施,同时也意味着相对公平的环境和对规则的尊重不是吗?
如果说每个城市都大同小异,适应qian规则才是大势所趋,诚实和遵守成了被人认为傻,永远不会出头的行为,那么年轻人的奋斗又有什么意义呢?令人害怕的不仅仅是对于不公平规则的默许和崇尚,也是对所谓“异类”的嘲讽和不理解。
这个故事或许在说在北京打拼多么不容易,但我希望不容易是精英扎堆的优胜略汰,是不学习就落后的奋力拼搏,而不是散发着恶臭的社会关系。因为那样就好像在说:你再努力也是白费力气。
男主孙同的母亲,也是非常典型的会在豆瓣知乎被发帖的父母。据说豆瓣之前有一个人气很火的小组叫“父母皆祸害”,后来因为三观不正被解散了。
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牺牲自己现有的物质生活水平让儿子在北京扎根,看似是一个伟大母亲的行为。孙同的妈妈, 一个人拉扯大孙同(电影里孙同要问父亲要钱被母亲阻止了,暗示父母可能已经离婚,而且母亲不愿意与父亲有联系),卖了唯一的房子给儿子付首付,巴结儿子有权有势的同学,在别人的婚礼上帮儿子物色优质的相亲对象,几乎付出了自己的所有。
但这种付出,在子女和观众看来,是一个又一个包袱,重重的压在了儿子的肩头。“因为母亲付出了所有,所以我必须回报”像一个魔咒控制着孙同,让他无法一心一意的从事喜欢的音乐事业,也不能大大方方的和喜欢的女孩修成正果。
当莫默在医院爆发,冲着孙同吼说:你现在谁都不要管,问问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的时候,孙同沉默了,因为他已经不知道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了,从小到他, 生活在别人的期待里的小孩,永远把自己是怎么想的,放在最后去思考。
孙同在这一点上是羡慕莫默甚至嫉妒她的,因为这个女孩子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并且按照自己的想法过活,而他并没有随心所欲的筹码,满足妈妈的期待已经让他力不从心了。
在孙同的身上,可以看到很多从小城市出来在大城市打拼的人的影子。自卑,胆小,输不起。所以我们看到北京土著渣男郑多多睡了一个又一个妹子,有户口有房有工作的莫默29岁还理直气壮的拒绝逼婚,相亲对象不满意拔腿就走,那是他们的资源和阅历给到的底气。
孙同曾经对莫默说:你当然不懂了,你生在天上了,而我生在水坑里。
在怀疑着一个北京正经高校的研究生为什么凭自己的努力找不到一个可以解决户口的正经工作的同时,我也理解这个男孩子为什么连告白都看起来底气不足小心翼翼,他说:咱俩在一起试试不行吗?
因为他觉得他不配。他把北京户口和工作,房子和地位看的那么重,以至于生而自卑。这种自卑或许曾经支持着他努力学习,考到了北京,支持着他考上研究生,支持着他忍受那么多不平等而依靠郑多多,但是这种自卑让他在一个堂堂正正不用违心的女孩面前,没有底气告白。他觉得看起来有点可怜,有点寒酸,还有点怂。
当下的年轻人的恋爱越发速食主义,在一个xing开放的时代,承诺和节日第二天的鲜花一样廉价。大家都随便说,信了的人是傻瓜。异地恋很难修成正果,看多了分分合合狗血出轨,竟然觉得或许这就是常态。
但是总要有什么去相信,不然单纯依靠荷尔蒙的剧情总是单调无聊。于是开始算命,于是有大把的仪式感在抖音上散播,于是我们相信星座,把真心藏在新兴的封建迷信里,这样即使失败,也有不那么狼狈的理由。
分手应该体面,所以开始的时候,就用星座找好借口。分手不是不够努力不是不爱了不是我们孩子气拒绝解决问题,而是这个月咱俩水逆,宜分手,宜新欢。
听起来其实有点逗。
最后孙同的爆发看起来很爽。当他说出:我想做个人的时候,觉得很心酸。
在北京做个人,就这么难吗?还是说,难的并不是光鲜亮丽事业有成受人敬仰,而只是真实的面对自己,不做违心之举?
没车没房,没钱没工作,什么时候被定义为不是人的标准了?或许这是孙同妈妈不是人的标准,这是郑多多不是人的标准,这是莫默的相亲对象不是人的标准,但是这就是普世的标准了吗?
所以所有年轻人就应该齐头并进站在向这个标准进发吗?
我不知道,在拥有这些之前,没有人知道拥有之后会不会幸福一点。
半个喜剧打着喜剧的名号,说了一出有关年轻人的悲剧。那些规则,那些偏见,关于父母,关于地位,始于奋斗,终于做人。
电影的最后是幸福的结局,但每一个正在大城市打拼的人,都从电影里隐隐约约看见那个苦逼的自己,还苦苦挣扎着,一往无前。
《驴得水》横空出世三年之后,周申、刘露带来了新作品《半个喜剧》。只不过,故事发生地从民国大西北变成了2019年的北京,主角也从一群学校教员变成了几个年轻男女。
故事是全新的,但看过作品的观众会发现,依然还是熟悉的周申、刘露,娴熟的戏剧编排,意外连连,笑料不断。更重要的是,从《驴得水》开始的批判态度也得以延续,而这次探讨的话题变成了要尊严还是利益的选择题。在人物刻画上这次也做到了入木三分,观众将在大银幕上看到一个超级巨婴,一个极其彻底的“渣男”形象,还有各种让人又爱又恨的普通人,他们在电影里上演了一出人性拷问的实验。
河豚影视档案(id:htysda)对导演周申做了一个短暂的采访,听他分析在人物塑造,还有主题表达上的思考,比如主角郑多多为何如此地渣?孙同和莫默之间的分歧到底是不是阶层分歧。(友情提醒:文章涉及剧透,适合看过电影后观看)
- 巨婴VS普通人,如何理解“奇葩男主”背后的逻辑
《半个喜剧》的两位男主角,都不是让人喜爱的角色,尤其是郑多多,是一个特别有争议性的人物,他是一个富二代、一个仗义的好哥们,还是别人的未婚夫。但他最大的标签却是一个脚踩好几条船的“渣男”。
为何要塑造这么一个角色?周申说,起因是在现实生活当中,身边有遇到这样的人,脚踩几条船的同时,还跟兄弟发生了矛盾。这个人物,谎话张口就来,马上要结婚了却依然忙不迭地跟其他女人上床。如何理解这个人物的行为动机?周申说,这个人物最大的特点就是任性。
“大部分人可能想这样,但会有顾虑,但他就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会考虑后果。”本质上郑多多就是一个从小被惯坏了的巨婴。周申说,更为讽刺的是,这个人物其实很在乎他的友情,他觉得他对孙同很仗义,当然这肯定是郑多多理解的友情。同时,他可能也很喜欢他的未婚妻,甚至也想跟她结婚,但这并不妨碍他去喜欢其他人。
在故事的结尾,一切谎言都被揣穿了,友情破裂,未婚妻也悔婚之后,这个人物挫败地痛哭起来。这是这个角色非常真实的情感刘露。“演员进入这个角色之后,他那个时候感觉到双重的挫败感,未婚妻没有原谅他,孙同背叛了他的友情,这是一个心智没有成熟的孩子的哭泣。”大部分观众肯定对郑多多充满了厌恶,恨不能把他打一顿。
但孙同呢,这个看似三观很正的角色,原本是观众寄托好感的对象,但随着剧情的深入,这个人物也呈现出他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他碍于跟郑多多的关系,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告诉莫默,他快结婚的事实。而且,随着剧情的推进,大家会发现,这真的是一个有点软弱的寄居者,他寄住在郑多多家里,在郑多多爸爸的公司上班,甚至连衣服、书包等生活用品都捡郑多多剩下的用。对于他和郑多多之间不平等的友谊,他根本无力反抗。
熟悉周申和刘露的观众知道,从《驴得水》开始,他们就不会塑造没有瑕疵的主角,很多角色都是混沌复杂的,在这一点上,他们拥有挑战观众的勇气,就像《驴得水》里面的铜匠一样,他一开始是沉默的穷人,但恰恰是这个沉默的可怜人,爆发了最大的恶意,对张一曼的伤害最深。不过,周申自己说,孙同其实跟铜匠不太一样,虽然他们一开始都有点弱势。但孙同总体上其实是代表了绝大部分的普通人,有着基本的善恶观念,看见坏事会想去阻止。
他觉得,孙同这样的角色,是非常典型的普通人,可能大部分时间都还是是非分明的,但是一旦触及到自身核心利益时,比如在故事里为了莫默去跟郑多多摊牌,可能要付出失去北京户口还有工作的代价时,他会摇摆、犹豫。“这就是普通人的特点。”
- 一个主题关乎爱情、友情以及个人选择的故事
虽然电影从郑多多和孙同两个人不平等的友谊展开,但故事发展到后面,孙同跟郑多多喜欢的高中同学莫默在一起了。两个人的爱情,也是电影里最为轻快和动人的部分。对于他们俩走到一起,周申是这么理解两人的感情的。从性格来说,孙同可能会需要莫默的坚定来补足他性格当中摇摆的部分,因为他自己是一个不坚定的人,而莫默可能需要的是包容,其他人跟她在一起的时候,会跟她起冲突,但孙同却是一个可以包容她的人。当然,后来这段爱情开始经受考验。
两个人也围绕着是否要为了利益放弃尊严,并且撒谎的问题上发生了巨大的分歧。莫默作为一个是价值观非常正直,并且意志坚定的角色,肯定不愿意撒谎。孙同在医院里面,跟莫默爆发出来的那场争论。他说,你什么都有,高高在上,不会理解我这种水坑里的人苦衷。很多观众认为,这其实涉及到的是两个阶层价值观的冲突。
对此,周申并不认同。他认为,两人巨大的价值观分歧跟物质,跟所谓的阶层关系不大,更多的来自于双方所受的教育,还有思维方式形成的差异。在物质上,虽然孙同说自己生活在水坑里,“但其实他并没有他说的那么穷,从他母亲卖了老家的房子还可以在北京给他付首付就可以看出来。”
他觉得,生活中任何两个人在一起,都会有一个富裕一点,有一个穷一点。更大的差异还在于两人所受的教育,孙同妈妈的教育方式是,你要活得更好,就要不断地往上走,不断地钻营。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下,他复读了三次才考上北京的大学,才会那么在意北京户口和工作。
但莫默不同,她是在一个非常开明的家庭里长大的,就像电影里呈现的那样,她失恋了回家,父母也不会去干涉她,很尊重她的个人选择。“两人更多的还是在精神层面上有阶级差别。”周申说,影片里无论是爱情、亲情、友情,都是承载表达的外壳,通过角色们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各种人物复杂的纠葛,通过人物的选择来呈现立场。
当然,遵循戏剧的原理,孙同这个角色最后想通了,他决定揭穿郑多多,选择寻回尊严,也因为这个选择,这个角色拥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莫默回心转意,他抱得美人归。不过周申强调,孙同的决定是自己做出来的,而重新获得爱情是一个额外的奖赏而已。
- 一种周申、刘露式的强冲突喜剧
两部作品,周申、刘露都成功地将严肃话题包裹在喜剧里面,做到了两者的融合。但周申表示,他很少会主题先行。更多的时候都是先找到自己想要表达什么,产生了表达欲望,才往下去创作,“我们这次,就想去表达,尊严和利益之间,该如何选择的问题。”
《驴得水》成功以后,虽然在行业里爆得大名,有一些项目找上门来,但并没有特别让周申感兴趣的,这也是这次依然选择原创剧本的原因。对于这个团队来说,感兴趣还是第一位的。《半个喜剧》剧本前前后后写了一年时间,反复修改,后续又跟演员排练一起创作。这次剧本并不是完整写完再找的演员。而是先写了一个框架性的粗稿,梳理清楚了故事的脉络。至于台词,是在现场排练的时候,跟每个演员碰撞出来的。
这次选演员,据说面试了600多个,一开始确定的演员只有任素汐,然后再用她去试和她搭戏的第二个演员,以此类推。片中饰演“渣男”郑多多的刘迅,还有饰演未婚妻的汤敏都是这样找到的,他们很注重演员跟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这次影片开拍前,主创们聚到一起做了大量的排练工作,“我们会让演员们花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就生活在剧本故事的情境里。这种创作方式,可能更接近于现场创作,可能有即兴感”,唯一跟片场不同的是,可能就是还没有实景,还没有摄影机架上去拍摄,但演员的碰撞和表演排练了很久。
跟开心麻花的合作,也是之前《驴得水》的合作很愉快,双方确立了一个长期合作伙伴。周申认为,如果要概括自身作品风格的话,可能是一种矛盾冲突比较密集,一个事接着一个事,一个矛盾冲突接着一个矛盾冲突,叙事节奏比较快的电影,并没有那么多的抒情段落。
而对于作品里批判和愤怒的部分,他认为并不是创作当中的原则。“这两部作品都这样,那可能是巧合,接下来的作品里,可能就是一个特别轻松的、温暖的故事。”当然,他表示,不介意外界说他们比较愤青,“因为我觉得对这个世界有态度,然后敢于或者说愿意去表达这个态度,其实没有问题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