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The Killing Fields《杀戮之地》:乾坤特重我头轻? 一部让人震惊又回味的佳作《战火屠城》

导演罗兰·约菲
编剧布鲁斯·罗宾逊
主演萨姆·沃特森 / 吴汉润 / 约翰·马尔科维奇 / 朱利安·山德斯 / 格雷格·T·尼尔森
类型: 剧情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语言: 英语 / 法语 / 高棉语
上映日期: 1984-11-02
片长: 141 分钟
又名: 战火屠城 / 杀戮之地
IMDb链接: tt0087553









●童蒙

1975年,越南统一,“美国在柬埔寨扶植的”朗诺政权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红色高棉已经逼近金边,《杀戮之地》在这个时刻开始了……

关不住的鸟儿

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纽约时报驻柬埔寨记者辛尼,一个是他的翻译兼助手潘迪。但奥斯卡颁给潘迪扮演者吴汉(东南亚华裔,佛教徒)的居然是一尊“最佳男配角”奖,让我们这些不懂规则的“老外”莫名其妙。吴汉此前虽无表演经历,但他亲身经历并逃离了那场浩劫,因此几乎可以说他就是在演他自己。

潘迪坚定而锐利的眼神让人过目难忘,象是印度支那特有的某种植物,鲜明夺目。虽然潘迪在“劳动改造”和丛林逃亡中几次遇险,命若琴弦;虽然剧情紧张惊悚地让人透不过气,但是我始终相信潘迪一定能逃出生天、得以自由——“有些鸟终究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羽毛太美丽了”……

红色高棉即将入城,辛尼告诉他“会有大屠杀”,潘迪说“我爱我的家人,但是我又是一名记者,我很痛苦.……”内心的冲突直白地展露在含泪的脸上……撤离的最后一日,他将妇雏送上美国最后一批直升机,明知自己将“置之死地”却毅然留了下来。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理性人”的选择,毕竟最为一名前线记者,他必定深知红色高棉对待他这种“旧人”的雷霆手段,而且,他本可以选择离开,象那些已经先期离开的记者们一样,但出于职业操守和对朋友的信任,他作出了这个让他历经磨难摧折的选择。在四面楚歌的孤城里,选择留下需要多大的勇气?在“劳改营”里他有时也犹疑恐惧,但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冷静地潜伏在水塘里,游过水田、穿过丛林……在严密狞厉的看守下,逃出红色高棉的魔爪需要多大的勇气?

然而仅有勇气是远远不够的,红色高棉是一群精通权术的“革命者”,想要“与虎谋皮”,还需具备沉默的智慧。“安卡”(组织,高棉语)派来的党代表用英语试探劳改的人们,用“安卡需要你们,安卡宽恕过去的一切”来号召他们中的“医生、教授和学生”等交心,有几个人被感动的热泪盈眶,投向了“安卡”的怀抱,而死神转身就对这批“隐藏很深的阶级敌人”划下了镰刀——“向安卡坦白人全都消失了”。潘迪却谨守沉默之道,忍受住了党代表“引蛇出洞”的悠扬笛声,假装自己不懂法语和英语,安坐如最朴实的农民。与那群“象牙塔”里的知识分子们不一样,潘迪这只有着丰厚生存经验的“毒蛇”洞察了“革命者”的意图,他继续潜伏着,伺机待发。

在与红色高棉的角力中,潘迪身上的人性光芒并没有被磨灭:他在大雨中保护了一只壁虎以免它被踩死,他为那些被连根拔起的植物揪心。他珍爱生命,作为一名佛教徒,更作为一个明白生命意义的人。在潘迪逃出红色高棉的一个团体而被另一个团体俘获时,他负责照看头目的小孩。透过头目的主观视角,电影要言不烦地刻画了他对一个红色高棉后代的细心关爱,他轻轻地哼着儿歌——慢慢地把小孩放到床上——细心的掖好帐子——再蹑手蹑脚地去收拾桌子。后面甚至有一处,小孩睡着了,他还探进帐子里吻了他,而自己也喜悦的象个小孩。遭受了红色高棉非人的虐待和折磨,他的心中却并没有“恨”(至少也是“不及妻孥”),反倒诠释出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

红色梦魇

红色高棉的暴行,各国的学者已经披露了很多,现在柬埔寨旅游有两大热点,一个是吴哥窟,另一个就以S21集中营为代表的红色高棉遗址。关于红色高棉的大屠杀,曾经聚讼不已。争议的焦点是美国和红色高棉究竟谁是刽子手,就象国内学界争论张献忠和清军到底谁“屠蜀”。但是与发生在十七世纪的后者不同,这场浩劫有幸存者、有照片录像等资料、有万人坑等物证,这些重要的证据已经将红色高棉钉死在历史耻辱柱上。“即使是柬埔寨人自己也不认为1973年死於美国轰炸的人口能和红色高棉四年统治时期的死亡人数相提并论。”影片拍摄时,红色高棉虽已退入丛林,但这场梦魇要在十多年后乃至更久方能消散。

影片中,红色高棉进入金边城时,前政府军和市民打出了白旗,弥望的是“一片降幡出石头”,整个街道似乎笼罩在一片胜利和祥和的氛围下。潘迪忘乎所以地跳入人群大呼:“和平了!和平了!”然而胜利从来只属于胜利者,并不属于虚幻的所谓“人民”。没多久,潘迪和三个外国记者就在医院里发现了血的真相。但是已经迟了,红色高棉领导人波尔布特以战备为借口把所有民众驱逐出城,并实行“农业乌托邦”计划。那一片片白旗是一块块裹尸布,将苦难的柬埔寨人民送往死地。

潘迪躲入了法国使馆,可是因为一场雨,他的假护照报销了,只得黯然离去。他在劳改营里受尽折磨:高强度的劳动和任意的辱骂殴打他都忍住了,但是眼目所见的邪恶令他不寒而栗:少女们有着让人不寒而栗的眼神,她们夺人性命就象她们拔去植物那样轻松;在教室里,本来黑板上有一幅“全家福”的粉笔画,却有一个小女孩走上前去给“父母”狠狠地打叉,而且不忘用用手指切断“孩子”和“父母”牵在一起的手……;充耳的强制精神灌输让他不胜其烦:“敌人就在我们内部,没有人值得相信”、“没有思想,除了党的思想;没有爱,除了爱‘安卡’”……

在逃亡路上,潘迪看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在河谷里,成百上千的死人残骸堆积在一起:狰狞的头骨、无力的枯手、褴褛的衣衫,那些被“安卡”屠杀的人被冲积到一起来了。这末日一般的场面使他惊恐地摔倒又爬起,人骨被他踩的吱嘎作响。在经过这段“死荫的幽谷”后,他晕倒在路边……

红色高棉将卢梭以来的暴力革命理论发挥到极致,他们妄图在地上建立天国,结果再次重复历史——带来了人间地狱。不过红色高棉青出于蓝,“安卡胜过了列宁,超过了毛泽东”,终于将20世纪的“乌托邦”实验推向了最高峰,在这场献祭中,2万越南裔全部死亡,43万华裔死了21.5万,1万老挝裔死了4000,2万泰裔死了8000,全国至少死了100多万,而当时整个柬埔寨只有700多万人。

伏尔泰早就预言:“教士与帝国一致的制度,是最可怕的制度。”可怕的制度又来自哪里?在吴念真编剧的《异域2》里,毒枭罗司令曾经振聋发聩地讲:“什么是毒?那些怀着一种思想的人,让千千万万的人为了这种思想去厮杀、流血,那才是毒!”

后来发生的事情

在国际社会以“互不干涉内政”为借口坐视红色高棉践踏人权,种族灭绝之时,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仅仅两周,红色高棉就兵败如山倒。1979年以后的历届联合国大会上,绝大多数“事不关己”的成员国却同仇敌忾地谴责越南侵柬,要求越南无条件撤军,中国甚至不惜直接出兵越南为红色高棉解围。

越南当然有自己的如意算盘,目的并不单纯。但是自己的侨胞被对方屠戮一空,以“志愿军”为名义出兵也算不上师出无名。而且,在人间地狱里苟活了三年多的柬埔寨简直视越南人为救星,越南军队受到的欢迎连他们自己都想象不到。去越南搬救兵的洪森也从来没有被视为“柬奸”,相反一直平步青云做到了首相。

此后,柬埔寨内部“关系千万重”而国际政治形势波诡云谲,延宕了近十年,在红色高棉的领导人或过世或垂垂老矣之时,审判红色高棉的“特别法庭”才于2007年11月20日姗姗来迟。西谚有云:“迟到的正义,即非正义”,这曲废墟上的镇魂歌,果真能退散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梦魇么?

柬埔寨的国家主权和柬埔寨人民的人权,是理所当然地“乾坤特重我头轻”么?红色高棉有大规模屠杀本国民众和实施种族灭绝而不容另一国干涉的权利么?影片的最后以约翰•列侬的《想象》做结,但是——答案在风中飘。




                                                 2007-11-25,写在红色高棉特别法庭首次公开听证之际








看完才知道是1984年的作品,吴汉第一次演电影就把潘恩的谦虚、忠诚、勇敢、机智和善良刻画的这么好,相信他是有表演天份的。早听说金边有S-21监狱专事虐杀异己和反对派,也听说柬埔寨在红色高棉时期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为其暴虐政策所杀害,这也是可以永载史册的人类灾难之一了。小的时候看人民日报上面有歌颂红色高棉英勇抗击越南的文章,真以为D所宣传赞扬的都跟毛主席一样红,等信息开放了、眼界开阔了才知道D所支持的不少都是流氓和暴徒政权(比如现在的北朝鲜)。与这样的国家结盟为伍虽是国家利益所需,但也必为文明社会所不耻。总之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部片子,能理解为所谓的信仰和政治去迫害、屠杀自己的亲人、邻居、朋友和同胞是多么的荒谬,就如电影里集中营给孩子洗脑要他们忘掉父母,只爱“安卡”一样,这是反人性、反人类的罪行,真心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片子讲述一个柬埔寨医生因为他的美国记者朋友的失误陷落入红色高棉执政后的柬埔寨,九死一生逃亡而出的故事。
这片子看的人心里太堵,更兼毛骨悚然。
是84年拍乞的,饰医生的柬人吴汉,本身经历过这场浩劫,以非正式演员的身份出演,但演得却非常朴实自然,因之当年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事实上,他在这片子里应该是主角的说啊。)
这片子好在一点都不煽情,而吴汉本人更在片中少有展现笑容,大约拍这种片子是很难心情愉快的。
特别是万人坑的镜头。虽然不多,但长镜头的铺设仍极为震撼。
此片成后,金边专门建一博物馆,取此片名,即在当年的刑场原址上。
看网上有人撰文写到彼地的游记和图片,不忍足睹。当年赤柬执政4年间,在柬的越南裔全被杀光,华裔40多万被杀了一半,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族人,僧侣以及内部大清洗等,真是以七八百万之众,而绝户100多万。何其惊人也!

手上有一本战争图片集,选自各国非常年代,内有红色高棉时期的照片若干,其中一张乃一女反剪双手背缚而跪,几士兵于其后将取其脑髓,而此女尚不知也。此图片是摄于正面,快门按下了这个即将被知味食髓的女人面目茫然的特写.........

全片结束,字幕升起,同时奏幽婉的柬乐,殷殷然如哽噎。
令观者相依无言。








晚上无聊一直看完,有点记录片的感觉

影片由两个战地记者的友谊,讲了柬埔寨那个年代发生的种种
特别是看到最后逃亡的时候踩着一堆白骨(应该说是不计其数)
好多被处决的人。。。

看完后就很想了解,到底柬埔寨发生了什么,红色高棉到底是什么?


今天网上查了查,简单了解了下(也不知是真是假,具体自己找答案)

红色高棉其实就是个武装组织,号称“共产主义”,受到强大的邻居,也就是我们的帮助,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成功夺取政权,要消灭城市,全民共产,然后将城市人口全部赶到农村去,首都也变成死城(基本走光了),被红色高棉的人赶着干农活,不满意,马上旁边的小孩就拿枪把你毙了。最后6,7百万人口的国家,短短几年,就死了100多万。。。没事还去惹越南,好了,大家又干一架,自己人又干一架,外面的人也看不过去了,所以差不多就翘了。

所以共产基本都共灭了,西方害怕红色主义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要最后把自己都灭了


有网友说这片子是禁片,不允许公开发行,我们现在看到得益于盗版,还得说有时候好坏还得两面来看。
现在我们的政府一方面指责小日本篡改历史(当然是中国人都很愤慨),但有些事自己做过了就不要怕承认,比如支持红色高棉。。。
有点掩耳盗铃的说。。。

真正的大国,哪怕是做错事,有缺点,就像人无完人一样,敢于正事,时刻反省,我想我们的国家毫无疑问会向前迈一大步的


另没想到的是这片子的柬埔寨记者是华裔吴汉主演,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应该是中国奥斯卡第一人啦

中国没有过任何报道,你不知道,当然我也不知道









76年的柬埔寨,赤柬佔領了金邊以後,大開殺戒的故事。

我以前看過這部電影。唯一有印象的鏡頭是Pran一個人走過堆滿了人骨頭的田埂。現在再看,似乎很有可能,將來還是這個鏡頭印象最深。

有些時候很懷疑自己的腦子,是有多麼的不靠譜,很多電影看過就忘,忘記的速度遠遠超過看的速度。有些片子,算是經典,也不差,可是看第二遍好像也是一樣的。

其實也好,我一直這麼安慰鼓勵自己呢。記性不好,能忘記有些人和事,是幸運的。

但柬埔寨的人們卻不要忘記這歷史,有些傷痛,一次就足夠,有必要好好的記住。







昨晚看The Killing Fields(杀戮之地)看到将近12点半,早上差点睡过了头。“研究”了一整天的红色高棉,累的我半死不活的。妈的我要是上大学时有这样的求知精神,这会儿都能沐猴而冠带研究生了。
可能是心理准备太充足了,The Killing Fields里并没有特别多的我想象中的血腥场面,但揪心的恐怖气息贯穿影片始终,那条堆满了腐烂人骨的河流算得上电影史中最令人惊骇的镜头之一。扮演普朗的吴汉是柬籍华裔,本人是个医生,这部电影是他的银幕处女作,拿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其实就戏份多少来讲,普朗这个角色超过了美国记者西德尼,说他是主角也毫不为过。普朗的原型08年因患胰腺癌去世,享年65岁;而吴汉本人的经历则悲惨的多,英年早逝,死于谋杀。影片中最大牌的是当时还没全秃的约翰马尔科维奇,另一名金发的英国记者则是《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男主朱利安山德斯。诡异的是,我现在看什么都能看出点基情来,就连这种电影,也老觉得普朗和西德尼两人深情的不像话。我这毛病真得好好治治了~










唯一获奥斯卡表演奖的华裔----吴汉,在获奖的当年访问台湾,

说这部电影"不够真实",因为他亲身经历了血腥的红色革命,在
电影拍摄中曾建议导演修改细节,导演拒绝了:那样太残酷,没有

人敢看/

黑暗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残酷已经残酷到了家//

妇产科医生出身的吴汉没有任何表演经验,35岁凭借本片获奖,

57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实在是实至名归!表演震撼人心!

本片还获57届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奖/
还有最佳影片等等提名/

马尔科维奇居然也在本片,/ 差一点儿没认出他.

几点疑问: 吴汉在戏里应该是主角吧?

本片在大陆公演过吗?

历经苦难的吴,后来在美国被另一个华裔枪杀,是单纯的抢劫吗?
愿他安息!!!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

《3D 肉蒲团之极乐宝鉴》人生是一场大春宫

    更新描述或海报 查看原图 导演 : 孙立基 编剧 : 萧若元 / 萧定一 / 胡耀辉 主演 : 叶山豪 / 蓝心妍 / 松野井雅 / 周防雪子 / 雷凯欣 / 更多... 类型: 情色 官方网站: 3dsexzen.com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2011-04-14(中国香港) 片长: 129分钟            又是一部《肉蒲团》主题的情色电影。与众不同的是,《3D 肉蒲团之极乐宝鉴》的宣传语则是“全球首次3D情欲电影”。于是且不说这部电影是好是坏,它在电影史上的意义都是空前的。时代变了,这再也不是十几年前躲在小电影院偷偷摸摸看成人电影的年代了,人们终于堂而皇之地将情色电影搬上大荧幕,这是人性解放的时代。很多观众抱着猎奇的心理,不远千里地来一睹其风采,盛况空前。        《3D肉蒲团之极乐宝鉴》由中国3D及一元制作室有限公司出品,投资逾港币二千五百万, 萧若元、萧定一监制,孙立基导演,叶山豪、蓝燕、原纱央莉、周防雪子、雷凯欣、及何华超领衔主演,于4月14日香港上映,全球其他国家均有同时上映。该片阵容豪华,声势浩大,帅哥美女如云,共同演绎了一场荒诞奇淫的情色大戏。         《肉蒲团》的故事梗概很多人都比较熟,我就不多加赘述了。《3D肉蒲团》则是在原著《肉蒲团》的基础上加以改编而成,并没有换汤不换药的照搬原著。3D版一出场就是宁王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观音雕塑,峨眉山上高僧布袋和尚和未央生怒斥宁王时,竟被路过的宁王听到,为后面埋下了伏笔。未央生陪好友林公子去铁家提亲,未央生和铁员外的女儿铁玉香一见钟情,林公子大怒,于是投靠宁王。未央生和铁玉香日日缠绵,然而床技不佳,无法达到极乐。追求极乐的未央...

《少女潘金莲》:武松,你就使劲往下插吧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李翰祥 编剧 : 何永霖 主演 : 单立文 / 黄美贞 / 金仁淑 类型: 爱情 / 情色 / 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1994-06-24(中国香港) 片长: 98分钟 又名: The Amorous Lotus Pan / The Amorous Pain IMDb链接: tt0111154 当影片最后一个场景,武松举起刀,正在为杀不杀潘金莲做最后的心理斗争的时候,豪放的潘金莲大喊“武松,你就使劲往下插吧!”,随后武松一刀结果了小潘的性命,但他确是十分的舍不得,表情痛苦的几近扭曲,他既忘不了他大哥武松的血海深仇,更忘不了和潘金莲那销魂的一夜。 李翰祥貌似对《金瓶梅》情有独钟,描写这部小说内容的风月片不止一部,早期的有《潘金莲》,中期的有《金瓶双艳》,到了晚期更是连续拍摄了《金瓶风月》和《少女潘金莲》,而这部《少女潘金莲》也基本上是他的息影之作了。本片在故事情节上借用了《金瓶梅》的相关人物和内容,但李大师并没有刻意去编写,甚至可以说没有情节,基本可以忽略。但在李翰祥的拿手好戏——床戏上,可谓是水准相当之高,从布景,到灯光,到配乐,再到演员的表演,都拿捏得十分到位,给人以相当强的艺术感觉,尤其是配乐,古筝、琵琶以及其他中国民乐乐器快慢节奏的变化,轻缓与欢快之间的变幻,配合着戏份的进行,可谓是天衣无缝。即使单独将影片配乐拿出来,也绝对让你觉得悦耳动听。 片中潘金莲和多个男人都有床戏,但最为精彩的当属和武松那场。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雨夜,小潘用药迷倒武都头,趁其熟睡之际,潜入武松房间迷奸之。屋中暖黄色背景光,时而还夹杂着闪电的紫白色亮光,将小潘的身体展示的十分美丽。整段戏份几乎都隔着一层薄纱拍摄,若隐若现的感觉更具唯美效果,再加上刚才所说的精彩配乐,可谓是风月片中的床戏典范。 影片最终的结局还是以武松杀死王婆及小潘这个惯常路线结束,也许让武松和小潘一同生活下去也许更能让人遐想,但这样做可能还是太无法让人接受,打虎英雄怎么能拜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