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贝尼特·米勒
编剧: E·马克斯·弗莱 / 丹·福特曼
主演: 史蒂夫·卡瑞尔 / 查宁·塔图姆 / 马克·鲁弗洛 / 西耶娜·米勒 / 瓦妮莎·雷德格瑞夫
类型: 剧情 / 传记 / 运动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4-05-19(戛纳电影节) / 2015-01-16(美国)
片长: 134分钟
又名: 猎狐捕手(港) / 暗黑冠军路(台) / 狐狸捕手 / Mark v. Du Pont: The True Story of a Shocking Murder
IMDb链接: tt1100089
编剧: E·马克斯·弗莱 / 丹·福特曼
主演: 史蒂夫·卡瑞尔 / 查宁·塔图姆 / 马克·鲁弗洛 / 西耶娜·米勒 / 瓦妮莎·雷德格瑞夫
类型: 剧情 / 传记 / 运动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4-05-19(戛纳电影节) / 2015-01-16(美国)
片长: 134分钟
又名: 猎狐捕手(港) / 暗黑冠军路(台) / 狐狸捕手 / Mark v. Du Pont: The True Story of a Shocking Murder
IMDb链接: tt1100089
杜邦一出场,说话云山雾罩,加上木然的表情,直勾勾的眼神,活脱脱一个深井冰。可马克就是信了,回家还想说服哥哥“同去”。这成了本片所有憋屈感的源头:明摆着的非正常人类,瞪眼就能忽悠人。看来,一个离开了哥哥就只知道吃方便面拌沙司、为了20美元对小孩发表演讲的人,确实是个太容易落入陷阱的“猎物”。
而杜邦并非猎手。他蛰居在那座宏大庄园和豪门世家的历史当中,室外空旷而远离人际,出入都是私人直升机,室内则到处是祖先画像、照片和家传的陈年旧宝。这一切足以隔绝他和人世。当片尾他从那扇通往地道的小门出来时,埋伏在门边的警察、远处的警车,组成了一个狩猎的现场(构图绝了)。猎人者终于被猎,虽然猎获的只是躯壳。
有钱人也不都这么任性。所以杜邦的症结实际不是壕脾气,而是人格的发育不全。从他与运动员们相处的模式,到逼着人承认他是“导师、父亲、领袖”的行为,都很像儿童片中那种“我爸爸有钱,你们都得听我的”的校园小恶霸。这多半也是他童年时的真实状态(唯一的“朋友”是司机的儿子,无疑暗示杜邦在学校等外部环境的交际不良),而家长对此不是没有足够重视,就是一味用钱解决,结果雪上加霜。杜邦将对母亲的不满迁怒于母亲的“玩具”——马,一把年纪还拼命向老妈求认可,已经是明显的巨婴人格。现实中的一般情况是母亲年轻时大把时间花在了扮演贵妇和参加社交,忽视了亲子交流。但片中唯一一次母子间的直接对话,母亲想谈的居然是“处理玩具小火车”,表明她对儿子的“长不大”显然负有纵容和失教的责任。
另一方面,查宁·塔图姆真是捡到了宝。他演技确实单薄,但这个角色恰恰就需要一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气质。马克同样是心智不成熟的巨婴:素不相识的富翁随口一言,他就不假思索地搬进了庄园(难怪律师要调查他“大学毕没毕业”);完全被杜邦的情绪和喜怒左右,毫无周旋迂回的自觉;不懂得自我调节,挨一巴掌可以委屈一整年;缺乏起码的理智和自控,比赛失利后宁愿自暴自弃也不肯向哥哥求助……在这些幼稚行为的衬托下,他对哥哥的所谓“阴影指责”简直像个中二笑话。他的确对摔跤这项运动有热情,一看到杜邦准备的场地,马上兴奋得开始做动作(也像个孩子得到了喜欢的玩具);但他从来就无法像戴夫那样,对对手的动作和实战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没有进化成教练的智慧和才干。因此,当彻底失去哥哥之后,他的去处只能是地下格斗场。
巨婴只能猎获巨婴,因为大部分成人都会看出他是怎样的怪物。但有钱的巨婴,比拿着毒药的孩子还糟糕。他可以花50万美元收买整个摔跤协会,还打着爱国的旗号(最讽刺的是,从一开始就被杜邦要求“为国争光”的马克,最后是在地下搏击场遇到了来自苏联的对手)。对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来说,在无需工作谋生的情况下,自由地追求个人爱好无可厚非。但杜邦只是巨婴。他根本无法认真地从事某种事业和研究,更无法获得真正的专业成就,只满足于花钱作弊这种小孩子把戏。贝尼特·米勒展示的是最真实、纯粹的“穷得只剩下钱”。值得玩味的是,他没有让杜邦用钱买来婚姻或性爱(不知现实情况如何)——因为那太成人了。
然而巨婴能买到武器,并猎杀他不喜欢的人——杜邦的怒意甚至上升不到“得不到你就毁了你”的层次。他目睹马克离开时的失落,更像是“你怎么就不跟我玩了”的委屈。而他对戴夫,却真真切切地有着“凭啥大家都跟你玩”的幼儿园怨念。于是,盘旋了120分钟的不祥终于变成了荒诞的悲剧。
老话说救救孩子,但谁能救得了这些巨婴呢?
我找了些相关资料,提到最多的不是受害人及其家属,而是杀人犯杜邦太子爷John E. du Pont。
http://www.delcotimes.com/articles/2010/12/10/news/doc4d01bbbfa7d58102513701.txt?viewmode=default
这人除了是有钱人家继承人外,本人专修动物学,拥有自然科学的博士学位,还撰写过《南太平洋鸟类》的专著。然而他却热衷体育事业,所以后来才在自己的Foxcatcher农场办了奥运摔跤手的训练营。不过因为嫉妒等众多原因,他在96年1月26日当着被害人的妻子以及自己保镖的面枪杀了洛杉矶奥运会摔交冠军David Schultz。之后他在自己44个房间的豪宅里与警察对峙了两天。对峙过程中,警察软硬兼施,切断了他与外界的联系,每次他打电话,电话都直接转到警察那里。电话里神智不清的John抱怨自己不能向佛祖祷告,要和保加利亚使馆联系等等,言行令人匪夷所思。后来警察关掉了他宅内供暖设施,他只有把自己写的书《永不放弃》烧来取暖,之后警察骗他出宅去修理锅炉,然后在他走出来的时候将他擒获。被捕后,检控方控告他一级谋杀,不过由于杜邦家律师得力,最后只判三级谋杀,监禁13-30年。入狱后杜邦表现良好,辅导狱友学习,还完成自己鸟类专著的修订工作。他曾多次申请假释,但是未获批准。2010年他在狱中去世,终年72岁。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狐狸猎手》讲述了一个令人扼腕的的悲剧故事:杜邦集团继承人约翰·杜邦希望奥运金牌获得者马克·舒尔茨帮助杜邦地产组建一个团队参加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马克抓住了这个机会并希望借此走出德高望重的兄长戴夫的阴影。
在杜邦集团的光环下,马克越来越依赖他的“恩人”。起初一切顺利,然而杜邦善变的性情,错误的引导渐渐开始影响马克的训练。不久,杜邦的怪异和残忍就削弱了马克本已摇摇欲坠的自尊。同时,杜邦也将兴趣转移到了戴夫身上。在他的离间之下,三人终于走向了悲剧的深渊。[1]马克最终离开了自己一度认为是“导师”和“父亲”的杜邦。而八年后的某个冬天,杜邦当着戴夫妻子和杜邦保镖的面,开枪射击戴夫,三颗子弹结束了这位前奥运和世界冠军的生命。
杜邦随后被捕,后来被判三级谋杀,死于狱中,他终年72岁
《狐狸捕手》是一部意蕴丰厚的电影,超越了体育传记片的范畴。这或许会是米勒最好的点,也是最好的关于美国人、美国人生活和美国人的精神世界的影片。米勒在片中显示的娴熟、自信、游刃有余,令人敬佩。尽管主角是哀伤而动人的查宁·塔图姆
来讲一下片中的人物关系。有剧透。
首先是杜邦母子,片中没有交待清楚为什么JOHN 的母亲会对他如此冷漠疏离和无情,以及对他的不信任,以至于要用钱来收买小时候JOHN的友情。在这种关系里,母亲越是不认可他,他就越渴望得到母亲的关注认可和支持。他利用他的财富和资源,能得到他想要得到的几乎一切东西,包括他后来对摔跤运动的支助。
舒尔茨兄弟的关系,MARK两岁的时候父母就离了婚,他是跟哥哥DAVE一起长大的,DAVE对他来说亦兄亦父,DAVE是个伟大的摔跤手,MARK在哥哥的调教下,也成为一个伟大的摔跤手,但他总是感觉活在哥哥的阴影下,他的一切成就都归功于哥哥,这让他变得无论在训练上还是在情感上都依赖他哥哥(所以他知道他哥哥加入其他组织后会感到愤怒),也让他自卑。
就是在两人这样的生活成长背景影响下,两人几乎可以说一拍即合:他们各取所需,JOHN想摔跤手能为他摘得金牌,希望能获得母亲的认可,也需要和别人建立关系,需要被人需要,想被他的摔跤手们当成哥哥、父亲、导师和领队;MARK想脱离和哥哥的关系,利用JOHN提供的资源打下自己的一片天空(殊不知摆脱不了骨子里的自卑和依赖的话,这样也只是从一个囚笼来到另一个囚笼),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就。过程中JOHN带他接触到许多以前没接触过的东西,让他长见识、开眼界,在这样的关系里JOHN成为了MARK的另一个父亲和哥哥。
直到JOHN的母亲再一次打击他,认为他所为之努力的东西很LOW,根本就不认可他,随后当他发现摔跤手们不在训练营训练,而是听MARK的话在屋子里休息看纪录片,他情绪终于爆发,打了MARK一巴掌,骂他为不知感恩的猿类,还说不惜任何代价都要请到他哥哥DAVE来训练营。MARK从此崩溃,他的伯乐以这种态度这种姿势来表明他哥哥比他好,他也从此远离JOHN,变得颓废,与冠军距离越来越远。
JOHN和MARK的关系破裂,和DAVE的关系勉强维持,DAVE带着MARK要求要他留在基地就必须保证MARK的资金支持,可怜的MARK又一次活在DAVE的羽翼保护下,像个没有独立人格的小孩一样,没有尊严,受人鄙视。
DAVE有亲密的爱人和小孩,他们相亲相爱,是个牢不可破的整体,他们的家庭气氛两次和JOHN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冲突,JOHN第一次与他们相见后沉下脸离去并不全是因为他们没把他当一回事,也因为JOHN对别人家庭温暖的愤嫉。
拍纪录片成为这三人关系破裂的导火线,上面讲到DAVE有自己的家庭,给不到JOHN所需要的东西他,而真正当他是哥哥父亲的MARK又被他一手推远,加上母亲去世,感情再也没有寄托,最后一道心理防线也崩溃,于是他就枪杀了MARK真正的如父亲般的哥哥。
总的来说就是两个感情缺失的人互相需要互相取暖,但这却不是一段平衡的关系,因为一方富甲一方,另一方只是个只会摔跤的穷小子,JOHN的喜怒不定和傲慢最终伤害了这段关系,俩人都是玻璃心,关系无法补救。
有钱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不代表可以买到任何东西。说到底舒尔茨兄弟对JOHN来说就像马对他母亲一样,只是一种玩物,或者一种精神寄托。
越是空虚越是需要被肯定,就越追求伟光正假大空的理想和精神。这电影是对美国梦的一个赤裸裸的讽刺。
首先是杜邦母子,片中没有交待清楚为什么JOHN 的母亲会对他如此冷漠疏离和无情,以及对他的不信任,以至于要用钱来收买小时候JOHN的友情。在这种关系里,母亲越是不认可他,他就越渴望得到母亲的关注认可和支持。他利用他的财富和资源,能得到他想要得到的几乎一切东西,包括他后来对摔跤运动的支助。
舒尔茨兄弟的关系,MARK两岁的时候父母就离了婚,他是跟哥哥DAVE一起长大的,DAVE对他来说亦兄亦父,DAVE是个伟大的摔跤手,MARK在哥哥的调教下,也成为一个伟大的摔跤手,但他总是感觉活在哥哥的阴影下,他的一切成就都归功于哥哥,这让他变得无论在训练上还是在情感上都依赖他哥哥(所以他知道他哥哥加入其他组织后会感到愤怒),也让他自卑。
就是在两人这样的生活成长背景影响下,两人几乎可以说一拍即合:他们各取所需,JOHN想摔跤手能为他摘得金牌,希望能获得母亲的认可,也需要和别人建立关系,需要被人需要,想被他的摔跤手们当成哥哥、父亲、导师和领队;MARK想脱离和哥哥的关系,利用JOHN提供的资源打下自己的一片天空(殊不知摆脱不了骨子里的自卑和依赖的话,这样也只是从一个囚笼来到另一个囚笼),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就。过程中JOHN带他接触到许多以前没接触过的东西,让他长见识、开眼界,在这样的关系里JOHN成为了MARK的另一个父亲和哥哥。
直到JOHN的母亲再一次打击他,认为他所为之努力的东西很LOW,根本就不认可他,随后当他发现摔跤手们不在训练营训练,而是听MARK的话在屋子里休息看纪录片,他情绪终于爆发,打了MARK一巴掌,骂他为不知感恩的猿类,还说不惜任何代价都要请到他哥哥DAVE来训练营。MARK从此崩溃,他的伯乐以这种态度这种姿势来表明他哥哥比他好,他也从此远离JOHN,变得颓废,与冠军距离越来越远。
JOHN和MARK的关系破裂,和DAVE的关系勉强维持,DAVE带着MARK要求要他留在基地就必须保证MARK的资金支持,可怜的MARK又一次活在DAVE的羽翼保护下,像个没有独立人格的小孩一样,没有尊严,受人鄙视。
DAVE有亲密的爱人和小孩,他们相亲相爱,是个牢不可破的整体,他们的家庭气氛两次和JOHN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冲突,JOHN第一次与他们相见后沉下脸离去并不全是因为他们没把他当一回事,也因为JOHN对别人家庭温暖的愤嫉。
拍纪录片成为这三人关系破裂的导火线,上面讲到DAVE有自己的家庭,给不到JOHN所需要的东西他,而真正当他是哥哥父亲的MARK又被他一手推远,加上母亲去世,感情再也没有寄托,最后一道心理防线也崩溃,于是他就枪杀了MARK真正的如父亲般的哥哥。
总的来说就是两个感情缺失的人互相需要互相取暖,但这却不是一段平衡的关系,因为一方富甲一方,另一方只是个只会摔跤的穷小子,JOHN的喜怒不定和傲慢最终伤害了这段关系,俩人都是玻璃心,关系无法补救。
有钱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不代表可以买到任何东西。说到底舒尔茨兄弟对JOHN来说就像马对他母亲一样,只是一种玩物,或者一种精神寄托。
越是空虚越是需要被肯定,就越追求伟光正假大空的理想和精神。这电影是对美国梦的一个赤裸裸的讽刺。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