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从CHEF的身份进入“人”《初心》

导演黃程瀚
主演江振誠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20-08-21(中国台湾)
片长: 104分鐘
又名: Andre and His Olive Tree
IMDb链接: tt13610390









 美食纪录片容易有一种思维定式——围绕着吃饭这件事,核心是食物,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逻辑下,美食承担着慰藉人的心灵、并且由某几道菜开枝散叶,形成味型、菜系,甚至某种区域文化。

而厨师的价值,仿佛就在于传播和传承,传统纪录片里的chef通常的两个维度,一种是技术维度,切丝、掂锅,高级一些的像魔厨那样,化学教授不当了,跑去玩分子料理;另一种是职业维度,匠人啦、初心啦,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啦之类的,哪怕是对那些米其林厨师,也少有超脱出这种逻辑。

但其实看多了之后都明白,真谈到一地之风俗,一位甚至一群厨师所能影响的实在有限。而且在微观层面,发明某一道爆款菜肴,特别是大众菜肴,并没有那么困难,自然也谈不上有多么伟大。

所以《初心》这个名字多少在我最初看来实在是有够烂。对于一个位于行业顶端的CHEF,如果他成功了,那么“初心”就是一个最好的黑箱,或者更通俗一些,话术。对于这个社会来说,更快的生活节奏、更细致化的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其实应该带来的是厨师这个职业的“黑箱化”。

而这恰恰是整部影片从叙述逻辑上最成功的一点,从新加坡那家餐厅即将关店切入,影片始终在讲讲江振诚对于食物、后厨、餐厅、家庭、生活的理解,而不是讲他的价值或作用。

一位Chef的发明创造固然重要,毫无疑问。但是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发明创造能够获得认可的基础,建立在他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对了”,所以如果要让观众共情的话,其实不过就是讲述他做事的动机,和这些动机的基础。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精致的纪录片,七还是八个工整的小节,大量在柔和场景下的访谈,主人公们也极其配合,大量场景的衔接和转换,保证了内容的丰盛。

如果从欣赏美食的角度,观众难免失望,里面对于在地食材、可持续农业的概念,以及对于非专业厨师的参与和fusion菜的争议,都只是点到为止。但是不妨碍影片呈现了大量一家餐馆应该如何开下去,厨师的追求,以及呈现食物之外,厨师与这个世界的相处模式是怎样的。

江的太太(原谅我记不住她是叫pam还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访谈者,她本身就是这些年的见证者,从来餐厅帮忙到一路升为manager,她对于餐厅自有一番理解,而且时有与Chef不同。再加上新加坡店关店时自行政总厨以下的后厨的不理解,这些都是我们理解一位chef思维方式的开始。

不断地去质疑、去魅、打开受访者,而不是一层一层地让一个本就站不住脚的概念被另一个更加伟光正的大概念去包裹。进入“人”,而非造神,这是一部影片知识性的来源,也是我们理解一个陌生事物的基础。






「與有榮焉.」

江媽媽笑著說道.「英文該怎們講?」

媽媽連忙問兒子. 內心不禁為之一振,會心一笑, 眼角濕潤. 被問到兒子如此受人喜歡時,心裡有何感受. 光顧菜市場阿姨、年輕攤販雇主紛紛讓江大廚簽名留念,相比江媽媽此刻內心無比自豪與榮光.「溫良恭儉讓」在江振誠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記得那天午飯前夕, 如往常一樣打開豆瓣, 豆友推薦了台灣保時捷環島公路實境秀《跑車大明星 Taycan Meets Stars》. 第一集邀請到嘉賓張震先生, 主持人是著名搖滾音樂人伍佰老師, 稍晚便在YouTube上看了這期. 兩人化學效應挺明顯, 感覺很有意思.

「Good day, good night, goodbye.」

這一期結束時, 伍佰老師揮手與張震先生告別.

看到節目第二集江振誠先生登場, 國際名廚,伍佰老師風趣地稱呼到, 「行走的米其林」. 兩人美食料理大PK, 尋找私人專屬美味, 來到台北士林夜市街頭巷角, 找尋個人獨特記憶. 懷舊之情濃郁, 依舊是記憶之味, 老闆亦是街坊老友,叔叔阿嬷.

後來去Google了一下, 特意關注了一下維基百科裡有關江振誠個人介紹:

江振誠, 英文名André Chiang, 曾被《時代》雜誌兩度譽為「印度洋上最偉大的廚師」,旗下餐廳包括臺北RAW、新加坡Burnt Ends跟Zèn、澳門Sichuan Moon,同時在米其林指南、亞洲50最佳餐廳(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榜上有名. 中華民國第五十四屆十大傑出青年. 曾旅居新加坡於自家法式料理餐廳“Restaurant ANDRÉ”,餐廳於2016年新加坡米其林指南中評鑒為二星,2017年聖沛黎洛全球50最佳餐廳-名列第14,亞洲50最佳餐廳-名列第2,同時榮獲新加坡最佳餐廳。

於是便順藤摸瓜找到了Netflix出品其個人紀錄片《初心》,又名 Andre and His Olive Tree. 新加坡導演黃程瀚以其2016年出版個人料理書籍八角哲學 Octaphilosophy: The Eight Elements of Restaurant André為藍本, 將影片分成八個章節. 八角哲學涵蓋八個創意元素,包括鹽(salt)、質(texture)、憶(memory)、純粹(pure)、風土(terroir)、南法(south)、工藝(artisan)及獨特(unique)。講述了江振誠從一開始在淡水求學到後來負笈法國學習料理, 竟而成為米其林大廚,一路艱辛歷程, nobody 到 somebody, started from the bottom.

印象深刻的是在餐廳內其對細節的把控, 從桌布到食材、餐具、裝飾、整體環境, 力求完美, 臻於至善. 甚至迎賓與顧客道別, 親力親為. 為法國梧桐澆水, 修葺枝枒, 一點一滴.

對員工充分信賴, 讓他們得到機會學習與鍛鍊直至獨當一面.

卻於2018年2月14日與妻子Pam商量後決定結束新加坡法式料理餐廳“Restaurant ANDRÉ”, 他倆二人曾經一手創建. 後續會將餐廳所獲米其林獎項與榮譽一併如數歸還米其林. 待送別餐廳客人以後, 妻子Pam再也無法抑制情緒, André默不作聲, 微笑耳語, 上前擁抱妻子安慰道, 而Pam已淚眼婆娑, 泣不成聲.那天剛好是他們結婚紀念日.

André身上令人著迷之處在於其身上散發著儒家式隱忍與堅毅, 甚至幾近有些內斂, 特別是在與妻子相處時感情流露. 儒雅氣息, 由內而外散發, 可能東西方生活經歷的緣故, 待人溝通洽到好處, 如行雲流水般, 溫情誠摯,謙謙君子. 與母親一道去逛菜場, 阿姨們都交口稱讚, 母親一路笑逐顏開. 同事之間交流從未大聲喝斥, 如兄弟姐妹般親密無間, 溫文爾雅.「溫良恭儉讓」躍然紙上.

“Restaurant ANDRÉ”是André與其妻Pam愛情和事業之雙見證, 從無到有, 胼手胝足, 一步一步, 口碑讚譽, 不期而至. 為了事業, 兩人幾乎無閒遐時光, 甚至放棄了撫養孩子. André在事業高光之刻沒有趁勢而追, 而是急流而退, 想必Pam內心多少有些不捨, 無限感慨之際,千言萬語匯成一道淚光, 滑過指尖.

退一步而進三步. 巔峰之際, André功成身退, 縱然夥伴們對主廚此舉紛紛不解, André依舊歡笑揮手道別.

爾後不久其返回家鄉臺灣單純經營臺北“RAW”餐廳,併將親身經曆及知識傳承給臺灣的年輕世代. 2020年受聘擔任昆山科技大學餐飲管理及廚藝繫講座教授.

在母親身旁, André如孩童般天真笑容深深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母親也為之欣慰.

「與有榮焉.」當江媽媽說到這一句時, 為之深深打動. 此刻面對鏡頭, 也許江媽媽一生最榮耀自豪之時.

「江媽媽太有修養了.」此刻我內心獨白. 當江媽媽問到「與有榮焉」英文該怎麼翻譯時, “Proud of you”閃過腦海, 但始終認為不及「與有榮焉」意味深長, 義涵豐富.

與有榮焉, 母子關懷,吾輩典範.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

《3D 肉蒲团之极乐宝鉴》人生是一场大春宫

    更新描述或海报 查看原图 导演 : 孙立基 编剧 : 萧若元 / 萧定一 / 胡耀辉 主演 : 叶山豪 / 蓝心妍 / 松野井雅 / 周防雪子 / 雷凯欣 / 更多... 类型: 情色 官方网站: 3dsexzen.com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2011-04-14(中国香港) 片长: 129分钟            又是一部《肉蒲团》主题的情色电影。与众不同的是,《3D 肉蒲团之极乐宝鉴》的宣传语则是“全球首次3D情欲电影”。于是且不说这部电影是好是坏,它在电影史上的意义都是空前的。时代变了,这再也不是十几年前躲在小电影院偷偷摸摸看成人电影的年代了,人们终于堂而皇之地将情色电影搬上大荧幕,这是人性解放的时代。很多观众抱着猎奇的心理,不远千里地来一睹其风采,盛况空前。        《3D肉蒲团之极乐宝鉴》由中国3D及一元制作室有限公司出品,投资逾港币二千五百万, 萧若元、萧定一监制,孙立基导演,叶山豪、蓝燕、原纱央莉、周防雪子、雷凯欣、及何华超领衔主演,于4月14日香港上映,全球其他国家均有同时上映。该片阵容豪华,声势浩大,帅哥美女如云,共同演绎了一场荒诞奇淫的情色大戏。         《肉蒲团》的故事梗概很多人都比较熟,我就不多加赘述了。《3D肉蒲团》则是在原著《肉蒲团》的基础上加以改编而成,并没有换汤不换药的照搬原著。3D版一出场就是宁王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观音雕塑,峨眉山上高僧布袋和尚和未央生怒斥宁王时,竟被路过的宁王听到,为后面埋下了伏笔。未央生陪好友林公子去铁家提亲,未央生和铁员外的女儿铁玉香一见钟情,林公子大怒,于是投靠宁王。未央生和铁玉香日日缠绵,然而床技不佳,无法达到极乐。追求极乐的未央...

《少女潘金莲》:武松,你就使劲往下插吧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李翰祥 编剧 : 何永霖 主演 : 单立文 / 黄美贞 / 金仁淑 类型: 爱情 / 情色 / 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1994-06-24(中国香港) 片长: 98分钟 又名: The Amorous Lotus Pan / The Amorous Pain IMDb链接: tt0111154 当影片最后一个场景,武松举起刀,正在为杀不杀潘金莲做最后的心理斗争的时候,豪放的潘金莲大喊“武松,你就使劲往下插吧!”,随后武松一刀结果了小潘的性命,但他确是十分的舍不得,表情痛苦的几近扭曲,他既忘不了他大哥武松的血海深仇,更忘不了和潘金莲那销魂的一夜。 李翰祥貌似对《金瓶梅》情有独钟,描写这部小说内容的风月片不止一部,早期的有《潘金莲》,中期的有《金瓶双艳》,到了晚期更是连续拍摄了《金瓶风月》和《少女潘金莲》,而这部《少女潘金莲》也基本上是他的息影之作了。本片在故事情节上借用了《金瓶梅》的相关人物和内容,但李大师并没有刻意去编写,甚至可以说没有情节,基本可以忽略。但在李翰祥的拿手好戏——床戏上,可谓是水准相当之高,从布景,到灯光,到配乐,再到演员的表演,都拿捏得十分到位,给人以相当强的艺术感觉,尤其是配乐,古筝、琵琶以及其他中国民乐乐器快慢节奏的变化,轻缓与欢快之间的变幻,配合着戏份的进行,可谓是天衣无缝。即使单独将影片配乐拿出来,也绝对让你觉得悦耳动听。 片中潘金莲和多个男人都有床戏,但最为精彩的当属和武松那场。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雨夜,小潘用药迷倒武都头,趁其熟睡之际,潜入武松房间迷奸之。屋中暖黄色背景光,时而还夹杂着闪电的紫白色亮光,将小潘的身体展示的十分美丽。整段戏份几乎都隔着一层薄纱拍摄,若隐若现的感觉更具唯美效果,再加上刚才所说的精彩配乐,可谓是风月片中的床戏典范。 影片最终的结局还是以武松杀死王婆及小潘这个惯常路线结束,也许让武松和小潘一同生活下去也许更能让人遐想,但这样做可能还是太无法让人接受,打虎英雄怎么能拜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