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品方: 读客文化
副标题: 迪士尼CEO自述
原作名: The Ride of a Lifetime: Lessons Learned from 15 Years as CEO of the Walt Disney Company
译者: 靳婷婷
出版年: 2020-5-1
页数: 360
定价: 88
装帧: 精装
丛书: 读客商业思想文库
ISBN: 9787549631445
坦白说我上一次看别人的生平传记还是小学时期买的一系列名人传记,比如瓦特,爱迪生,书的行文是以一种演绎、传奇的方式写的,大抵就是主角经历了一系列挫折,终于登上了人生巅峰,发明了蒸汽机、灯泡等。
小学时期的我,很受鼓舞,也想发明一个什么玩意,一晃三十年过去了。
这些年生活匆忙,缺少重心,几度茫然,其实连正经的书都看的很少了,不过读完这本书,发现还是超出了预期,值得一读的。书里面当然有一些鸡汤类感悟,和泛泛而谈的管理教学,甚至作者也就是迪士尼CEO罗伯特的口气比较平易近人,你甚至有那么一些时刻在读的时候,会把自己代入进主角的视角,而忘记了他其实是一个那么那么牛逼的人物,他体育节目小打杂出身,一路进入到迪士尼最大的管理层,其实我又有什么能力可以评判他的个人传记呢,不过无论如何,哪怕是看一看、数一数书中出现了哪些知名人物,把这部传记当成是揭秘主角人生的娱乐读物,都也是挺好玩且值得一读的。
读之前,其实我也算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迪士尼读者,它们出的动画电影,我几乎一部不落都看过,虽然有点讨厌漫威但是他们的电影也全看过把自己活成了黑粉,我买过不少苹果产品,看过很多ABC的电视喜剧,虽然我一点不了解这个作者但是其实也产生过不少隐秘的交集,读这本书的时候,时常能唤起一些有趣的共鸣,比如读到作者不咸不淡的评论大卫林奇不太懂拍电视的方式方法,就觉得,呵呵,一切都挺奇妙的,一些牛逼的人物,其实在另一些牛逼的人物眼里,其看待的角度也是完全和普罗大众的读者不一样的。
从头说吧,其实这本书,让我产生好感的是它的开头。
可以看出来,作者不是一个完全功利、商业性的管理者,他本身对文化、娱乐产业还是有热爱的。一开始作者写的是他的父亲,他在作者眼里不是一个特别成功的人,他才华横溢又充满矛盾,作者从父亲的书架上读过不少书,这些书我自己也都很喜欢,比如菲兹杰拉德或是海明威,这让我怀念起自己学生时期的书架,以及和父亲的关系。这本书的开头,我觉得是挺动人的,当作者写道父亲得了狂躁症,每晚回家的,不知道是开心的爸爸,还是忧伤的爸爸,我也有些被打动,这样的一个敏感、温柔的作者,其实应该不全是一个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人吧,所以这也让我对后期作者怎样一步步走到迪士尼的顶层,充满好奇。
作者也就是迪士尼CEO罗伯特先是进入了ABC体育部,他和上司鲁尼一起承办了很多大型活动。鲁尼是这本书我最喜欢的人物,作者在他身上的笔墨也很多,甚至超过了苹果和皮克斯的领导人乔布斯。鲁尼原先是作者罗伯特的上司,最后成为了他的属下,书里有一处,罗伯特提到了自己注意到了鲁尼的落差,但是,他挺冰冷的提出了自己的管理方法,一方面,他尊重鲁尼,另一方面,他在必要时刻也会下强硬的命令,让鲁尼知道现在自己是领导。可见一味的柔软也是不可行的,领导人还是要有自己的魄力。我特别喜欢罗伯特带着鲁尼做了那场二十四小时运动会直播的活动,书里的鲁尼活力四射,我觉得自己仿佛在看一个真实版的《日落大道》(一部由老友记里面的钱德特主演的讲好莱坞编剧策划人策划各种活动节目的电视剧,特别精彩,是钱德特老友记后最有活力的一个角色),活动结束,两个策划人在灯光熄灭的直播厅彼此喝酒,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自己的酒杯里。
鲁尼最后死在病床上,临死前他出现了幻觉,给作者罗伯特打电话,在他们的交谈里,鲁尼说到,一切都不一样了,都回不去了。这一幕像是一部电影,可能艺术作品终究是来自于生活的吧。
罗伯特离开ABC,进入迪士尼后,做出了一些很厉害的成绩。接下来他主要描写的其实就是另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乔布斯了。
乔布斯拥有皮克斯,而迪士尼和皮克斯的关系我们大家都知道,那时候皮克斯敢于创新,好多电影我都特别喜欢,而迪士尼其实有些过时。
在罗伯特的笔下,乔布斯的形象倒是在我眼里愈发鲜活起来。他首先是一个固执到甚至有些阴郁的人,比如他可以不顾人情作为一个百亿股东给公司其他四个高层投出超级反对票,比如他不喜欢迪士尼前领导人,所以不同意卖出皮克斯,而罗伯特也是靠着想要把电视节目移植到便携苹果设备随处点播这个点子,换来了乔布斯的合作。具体他们真的发生了什么,我们自然不得而知,但按照罗伯特的描绘,其实乔布斯确实拥有一个改变时代的人物具备的能力,他更注重产品,注重创意,希望自己的产品能真正改变时代,而盈利,应该是好的产品带来的必然属性,不是首要之谈。
有意思的是,现在皮克斯越来越迪士尼,而迪士尼则逐渐皮克斯化,前几年我最喜欢的动画电影,比如无敌破坏王等,其实都来自迪士尼了,不知道他们内部是怎么分划的,今年目前我看过的皮克斯作品,那部精灵兄弟寻找父亲的,在我看来,其中的感情一贯的动人,但创新部分则有些乏善可陈。马上皮克斯又要推出《soul》,不知道中文译名会不会变成《灵魂大冒险》或是《灵魂特工队》,但我觉得,这部电影估计创造剧本的方式,应该和《头脑特工队》类似,希望能出彩吧。
罗伯特在迪士尼收购皮克斯以后的时候,还写了一些很有趣的细节,比如听工作室的小伙伴们谈论接下来的电影,比如他们在筹划着要创作一个小老鼠做饭的故事,还有独居老人乘着气球冒险的故事,还有孤独的未来世界的机器人的故事,罗伯特有些上层同事听到老鼠那个点子,觉得是乱来,幸好这些动画电影都圆满的创造了出来。我一直记得,我中学时代,因为找不到喜欢的妹子,最后一个人去影院看了《美食总动员》,看到最后,甚至感动的落泪。可能这就是皮克斯的一些力量吧。
不过我记得当时还有一个梦工厂,走恶搞戏谑路线,不知道现在如何了,写完这个评论我要去八卦一番。
我觉得喜欢皮克斯,迪士尼,乔布斯的人,肯定能从书里找到一些会心一笑的地方吧。
乔布斯临死前,罗伯特正面临着最后一步对皮克斯的收购,就在收购前半小时,乔布斯才打电话告诉罗伯特自己患癌症的消息,这个做法,当真乔布斯,因为他觉得自己必须让罗伯特知道,不过罗伯特没有取消这场收购。最后在乔布斯的葬礼上,罗伯特他们围在墓碑前,而我发现,我此前虽然对乔布斯一点也不了解,但读到这里,还是挺可惜的,毕竟我的苹果8已经不行了,今年苹果12要推出,我在犹豫着要不要买,但是应该远没有当初购买一代和四代苹果手机的惊艳之感了。一个伟人就这么死于癌症,也是无奈的事情。
接下来罗伯特又引领着并购了星战,星战的乔治,则稍微显得优柔寡断一些。他对星战系列的热爱已经无法言说,但是他也知道估计在开发和经营上,有些后继无力,他高价卖给了迪士尼,但是在后续开发上,又无法真正放手,不过,他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据我所知,后面的一些列星战重启电影,似乎都有些炒冷饭嫌疑,口碑并不是真正像老版那样高。但在迪士尼CEO罗伯特眼里,他已经做到了最后,星战重启版第一部,是他们苦心钻研出来的精品,一方面要回馈粉丝,一方面又要承前启后,读到这里,我觉得站在一个读者眼里,和一个策划人眼里,同样的电影需要考虑的点还是挺不同的。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个读者,还是只希望影视作品能够好看吧。
书的结尾,作者又变成了一个敏感、动人的人,回顾前大半生,一切仿佛如同一场电影,有时候作者仿佛回到了童年的房子里,在书架前读一本一本的文学名著。
读到这里,我也难免有一些共情,小时候我也是那样出于热爱,每周末就赖在书城的地板上白看书,看完了哆啦A梦所有系列,读完了卫斯理,看了不少欧亨利、马克吐温还迎难而上挑战了不少贝克特、塞林格,可惜啊,回望前半生,和CEO罗布特不同的是,我始终没有为自己的爱好踏出第一步,最后被生活所裹挟,再过一些年月之后,就连自己的爱好是什么也有些想不起来。
所以还是希望迪士尼能多出好作品吧,毕竟在看他们的一些好作品的时候,还是能挺心甘情愿的做一些美梦。
最近抽了点时间,看完了这本《一生的旅程》。书是由迪斯尼的CEO罗伯特·艾格写的。
他做首席执行官期间,帮助迪士尼收购了皮克斯、漫威、卢卡斯影业和二十一世纪福克斯等企业。
这是啥概念呢?我们所熟知的《海底总动员》《超人特工队》《怪兽公司》等就是出自皮克斯之手,他们拥有的大量动画IP,现在是迪士尼的了。漫威就更不用说了,《复仇者联盟》《美国队长》《钢铁侠》《雷神》等也归了迪士尼。卢卡斯影业主要是有《星球大战》等IP,而福克斯则有《阿凡达》《异形》等超级IP。迪士尼一路买买买,把一系列大家耳熟能详的IP都收入囊中,最后形成了他们自己的娱乐帝国版图。
可以说这一系列神操作,背后的驱动者,就是这个罗伯特·艾格。
我本来是冲着封面上这句话来看这本书的:
❝全球超级IP之父迪士尼CEO自述批量打造超级IP的经营哲学。 ❞
但是,打造IP没学会,却被这个人的人格魅力打动了。
大家都知道乔布斯,他这个人是出了名的独断专行,脾气怪异,据说他们公司的人都不敢跟他同乘一部电梯,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对罗伯特·艾格却有着非常高的评价。乔布斯很讨厌漫画书和超级英雄电影,但是因为欣赏罗伯特·艾格,所以在罗伯特·艾格收购漫威遇到困难的时候,乔布斯竟然出手相帮。乔布斯私下跟自己的老婆评价罗伯特·艾格是这样说的:
❝我很敬爱这个人。 ❞
所以这两人可以算是惺惺相惜了,于此也可见这个CEO的个人魅力。
在这本《一生的旅程》里,罗伯特·艾格有很多想法和做法,对我非常有启发。客观来说,这本书写的不仅仅是关于打造IP的事情,实际上是他整个职业生涯的一个回顾和总结,这里面有非常多的精彩故事。不管你是要了解迪士尼是怎样去发展他们自己的IP事业的,还是想在职业成长和管理上精进自己,你都可以看一看这本书。信息量还是挺大的。
不过,我们这篇文章不打算写这些,只是想分享几个对我特别有启发的点。
一、别让工作占满你的时间
不知道你们的日常工作如何,我的工作有处理不完的琐事儿。现在我能接受这种状态,但是很长时间,我觉得这可能是能力问题导致的失控。
实际这种状态,大家接受就好了。在这本书里,我看见CEO的日常也很乱。他要面对的事情非常杂。这会儿与投资方讨论企业增长策略,过一小会儿,就必须跟幻想工程师商量游乐园设计方案,也许这当中,还得快速给一些粗剪影片提批评意见。他的任务也在高频切换。
迪士尼给消费者呈现的是一个美好的梦幻般的存在,但是从工作的角度讲,它是一个公司,要创收,要管理股东期望,还要为全球各地的分公司负责。焦头烂额也是他们的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罗伯特·艾格认为:
❝每天给自己一个脱离开工作的独立的时间段非常重要。 ❞
罗伯特·艾格本身是一个精力特别旺盛的人,他基本上每天都是在4:15起床,我在这本书里,看到过三四次他描写早起这件事情。有一次,他凌晨4点多起床,然后开车到一个海滩,参加完了30多公里的自行车比赛,然后赶回家洗澡换衣,接着就去跟董事会面谈,路上只是抽空吃了一根蛋白棒。
在我看来,这么旺盛的精力,是相当不可思议的。但是,毫无疑问,他的早起给他带来很多独处的时间。他认为每天应该创造一些和工作无关的空间。往往当你放下工作的时候,对很多事情反而看得更清楚。与此同时,独处时梳理自己的情绪,对长期投入纷繁复杂的事物,也非常有好处。还有就是束缚变少的时候,我们的想法有可能会更有创意。总得来说,给自己“逃离工作”的时间,反而是会反哺我们的工作。
这是我从这本书里面学到的第一个有用的东西。
当然这种做法并不是精力旺盛的人特权,假如你精力不旺盛的话,也可以试着把一天的工作时间划分出一部分,创造一些独处的空间,让思绪远离眼前的工作,这反过来会有助于我们思考重要的东西。
其实,想想看,工作的时候,适当摸鱼,总得看来是有助于效率提升的。换个脑筋,能缓解压力嘛。
给自己单独拨一些时间,滋养自我,好处多多。
二、做一个价值发现者
作者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遇见不少贵人。
但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ABC公司工作的时候认识的一个人。这个人叫鲁尼·阿利奇,当时是ABC体育部的负责人。鲁尼对工作精益求精,所以在他手底下工作的人,算是吃尽了苦头。但是正是他,让很多人家喻户晓,名满天下。
这个鲁尼厉害的地方在于,他自始至终认为:
❝做电视直播或者转播的首要职责,不是播放赛事,而是要好好讲一个故事。 ❞
他认为不能让观众猜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基于这种认识,他总是能发现体育竞技背后的人性悲欢。
在鲁尼的镜头下,这些参与比赛的人是故事的主角,他们如何奋斗,又如何克服困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才是重点。还有他们背后的国家和民族文化如何,这个比赛跟地缘政治有什么关系……总而言之,鲁尼希望这个比赛不仅仅是个体育运动,而是大家了解世界格局的窗口。
这个想法背后的方法论,对我的工作也很有帮助。
我的日常工作会推荐一些书。我们看到一本书,有时候并不是简单介绍这本书写了什么。更多时候,大家需要去思考这本书背后的一些价值。因为同样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的眼里,它是具有不一样的价值的。而这些价值又不是明明白白写在那里,这个就需要我们花时间去挖掘背后的东西,这些挖掘的价值本身,能影响一个人对书的感觉。
其实,推而广之,做其他的事情也是一样的。很多人总是能从自己所做的事情之中发现更大的价值,而这些认识往往能带领他们看见更多的风景。我们周围这样的人其实很多。发现时间的价值,开始变成长期主义者。发现公司的价值,开始持有它的股票。发现人的价值,与之建立连接。发现趋势的价值,去选择一份事业。这些价值发现者,往往能取得不错的回报。
三、学会洞悉他人的需求
这个罗伯特·艾格能做成好多事情,除了他旺盛的精力,强大的人脉和超强的学习能力之外,还有一点我认为尤为关键。
❝他实在是太会做人了,非常善于洞悉别人的需求。 ❞
在他打算发起对皮克斯的收购之前,迪士尼的前任CEO与乔布斯不对付。乔布斯因此非常抵触迪士尼。在这种情况下,你猜罗伯特·艾格是怎么打开局面的?
当时的苹果还没有发布iphone,他们光是有自己的音乐平台ITunes,罗伯特·艾格就有个想法,把迪士尼拥有的电视节目,放在苹果的平台播放。恰逢二代ipod上市,也需要这样的资源,于是两方一拍即合,就合作了。因为这次破冰合作,乔布斯的态度从此就比较缓和了。
但是尽管这样,他们与皮克斯的合作也并不顺利。乔布斯因为不喜欢迪士尼,所以谈到合作的时候,总是狮子大开口。因此更多深入的合作,没有进展。在这种情况下,罗伯特·艾格提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直接收购皮克斯。这是不是有种与虎谋皮的感觉?
但是,当两人在乔布斯的办公室的白板上写下收购皮克斯的优缺点时,乔布斯还是被打动了。因为虽然缺点被乔布斯填得满满的,但是罗伯特·艾格却提到了一个令人无法拒绝的优点:迪士尼有一些更好的资源,能帮助皮克斯拥有更广的前景。
于是这个合作就成了。
在书里,作者总结他的三次重大收购行为(皮克斯、漫威、卢卡斯影业)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满足了关键人物的个人情感需求。他是这么说的:
❝史蒂夫·乔布斯需要相信,我会坚守尊重皮克斯精髓的承诺。艾克·珀尔马特需要理解,我会对漫威团队予以重视,会提供他们在新公司里成长的机会。而乔治·卢卡斯,则需要肯定,他视为“孩子”的心血之作,会在迪士尼得到精心的呵护。 ❞
作者知道这些关键人物的需求,然后他会满足他们的需求。他把满足需求作为一种承诺,贯彻在他的工作之中,因此不断地取得了这些大人物的认可,逐步完成了很多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实,不仅是这些大事,很多日常小事,他都能贯彻这样的想法。比如说,因为他尝过被人忽视的滋味,所以很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在与公司外的人开会过程中,如果对方只是关注他,他就会把这种赞誉和关注引导到其他同事的身上,他会专门想办法与坐在桌子旁边的每个人交流和互动。
这些做法,毫无疑问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和喜欢。
想想看,我们是否在日常生活中能注意到这些呢?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反思自己,在类似场合,我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他人的。希望以后有机会,能突破自己,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四、培养自己的远见
最后想要分享的主题是关于远见。
在罗伯特·艾格有机会成为迪士尼的接班人的时候,实际他面临很大的压力。
首先,董事会决定把前任董事长迈克尔提前开掉,那么这个时候如果他上位,就很难做,因为迈克尔其实有恩于他。所以,他不能把迈克尔拉下水。
然后,要成为真正的接班人,还有一个问题是,他自己干过5年的首席运营官。等于迪士尼当时的局面不好,他的责任是甩不脱的。
所以,如何反思过去,但又不把自己牵扯其中,然后还不要出卖前任,让所有人对自己有信心,这就成为他最大的挑战。
这个时候,一个叫做斯科特·米勒的政治顾问,就出来帮忙了。他给罗伯特·艾格的建议是拉拢中间派。因为既然不知道谁肯定会支持自己,那么拉拢那些摇摆不定的人就很关键。
他告诉罗伯特·艾格:
❝你不能以在任者的身份赢得这场竞选,如果处于守势,你就赢不了。你的唯一关注点是未来,过去已经过去了。 ❞
这番话启发了罗伯特·艾格,他发现了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未来,那么就不需要为前任迈克尔的决策做辩护,也不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抨击他。在这个思路下,他给迪士尼的未来想了三个战略优先事项。而这一切,几乎是迪士尼再次腾飞思想基础。
❝将绝大多数的时间和资本投入在打造高质量品牌内容上。 最大限度地拥抱科技,利用科技为打造更高质量的产品创造条件。 必须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企业。❞
把目光放在未来,而不是纠缠于过去的一些鸡毛蒜皮。这种“清零”看起来讨巧,但是的确是一种轻装上阵,再出发的必要准备工作。当然,我们即使不考虑这一点,这种面向未来的想法,其实也是每个人应该尝试去思考的事情。
我们需要思考未来5年10年的计划,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将来你要想要何种生活。这些东西,都别逃避。这个想法罗伯特·艾格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表述,他说:人们往往会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以此来掩盖他们对清晰连贯的大格局缺乏把握。
你是这样的人吗?但愿我们都能认真想想这个问题。
最后
总的来说,这本《一生的旅程》写得挺有用。结合附录的《领导原则》,其实很值得做管理的人好好看看。不过一个人的成功,除了管理能力之外,还有很多因素,这篇文章就主要分享一下我从书里获得的几个感想。
我情愿明天死掉,也不要长命百岁而不认识你。 ——风中奇缘
世界上最吸流量的有三样东西:色情、暴力和迪士尼。前两样是生物本能,是为了繁衍后代和维持生存。而迪士尼更像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依靠创造快乐、传递美好,竟然把流量做到了与本能需求平分秋色。
迪士尼成立于1923年,距离百年企业只差3年。在这97年的企业历程中,非但没有暮气沉沉,反而是愈发富有活力,当下已经成为好莱坞的代名词,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
探究迪士尼这个娱乐帝国的来龙去脉,绝非易事。一直以来,那些理念都只存在媒体报道的只言片语中。想学迪士尼的中国企业很多,但迪士尼对大家来讲,一直是个谜。
罗伯特·艾格的这本《一生的旅程》,是迪士尼CEO的第一次现身说法,也是迪士尼CEO著作首次引入中国。
迪士尼能成为娱乐帝国,是因为有三层架构,成功建构了想象世界。
一、底层逻辑:同理心
所谓同理心,简单讲就是换位思考,也被称为共情。
艾格在书中写道:“如果你能带着尊重和同理心与人接触和交流,那么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终将实现。”这不仅是艾格对待创意人才的法则,也是迪士尼对待游客的信条。
在乐园里,工作人员被称为“演员”。扫地阿姨扫的不是垃圾,而是"捡起魔法的星辰"。
乐观开朗的米奇、甜美可爱的米妮、脾气暴躁却积极的唐老鸭……演员们只要穿上这身装扮,就必须保持和角色完全一致的性格,一言一行都不能偏离人物。即便中暑了,也不能摘下头罩。否则会被大家发现,原来是真人扮演的。
每一个角色,无论在哪个迪士尼乐园,无论是哪个演员扮演的,他们的签名都一模一样,因为世界上只有一只米奇,一只唐老鸭。
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用“同理心”努力打造一个真实的童话世界。注重细节,追求极致,只为保护每一个游客心中最单纯的童话梦。
二、中层逻辑:超级IP和创意人才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中文的含义是知识产权。近5年国内兴起IP热,本质上用的是IP的引申义。简单来说,IP的引申义可以这样定义:内容可以不断发酵,自带市场流量和变现能力的元素组合即为IP。
2005年,内忧外患中的迪士尼面临着被出售的风险,艾格在一片争议声中赴任,将迪士尼的未来之路聚焦为三个方向:
1.将绝大多数的时间和资本投入在打造高质量品牌内容上;
2.最大限度拥抱科技;
3.着眼全球。
明确了这三个战略优先事项,接下来就是如何吸引并管理超级创意人才的问题。
艾格身上有不可思议的人格魅力,书中都做了详尽的阐述。
他成功修复迪士尼与乔布斯的裂缝,获得乔布斯的认可,最终收购皮克斯,邀请乔布斯加入董事会,招募创意天才拉塞特、技术专家卡特姆拯救迪士尼动画;然后在乔布斯的担保下,成功买下漫威宇宙;随后是成为卢卡斯的“遗产”保管人,成功续写《星球大战》科幻史诗;最后是默多克主动“投诚”,将二十一世纪福克斯换成了迪士尼股票。
这一路的“买手”历程,让迪士尼的超级IP储备丰盈。2019年,为了对抗Netflix,迪士尼推出了自己的流媒体Disney+。通过互联网,迪士尼真正地让快乐魔法遍布全世界每个角落。
顶尖的创意人才+丰富的超级IP的双驱动,构成了迪士尼三个战略优先事项的实施条件,而三个战略优先事项反过来又能促进人才成长和IP变现,是一个良性循环。
三、顶层逻辑:想象力
先讲讲一群造梦者是如何把梦想付诸现实的故事。
迪士尼乐园的建造,是概念先行的。华特·迪士尼为此组织了一支开发乐园的梦之队,名叫“幻想工程”团队。团队成员有动画导演、编剧、特效师、美术生、服装设计人员、着色师等等,他们都被称为幻想工程师。唯独没有建筑家、数学建模师、开发测试人员、工业工程师这类人员。
这个团队中几乎没有人能干实事,大家都只会在纸上做梦而已。
而迪士尼,需要的就是这群白日梦想家。对于华特来说,建筑家和数学家的想象力都太过匮乏了。当数据和概念发生冲突时,理科生只会说这不行、那不现实。
再说说2018年上映的《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它构建了一个精彩酷炫的互联网世界。
该片几乎将迪士尼的所有动画形象都一网打尽,《超能陆战队》里的大白,《疯狂动物城》里的尼克,《玩具总动员》里的巴斯光年,以及漫威里的超级英雄,甚至包括去世的斯坦·李老爷子,也再次跑了回“龙套”。
迪士尼的14位公主跨越时空聚集到一起,不仅有古老童话里的白雪公主、美人鱼,还有冰雪女王艾莎公主,以及中国经典形象花木兰。各具特色的公主们也学会了插科打诨、贫嘴逗趣,颠覆了以往的形象。
刘慈欣在2018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的获奖辞中,说到:“想象力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似乎只应属于神的能力,它存在的意义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有历史学家说过,人类之所以能够超越地球上的其它物种建立文明,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大脑中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在未来,当人工智能拥有超过人类的智力时,想象力也许是我们对于它们所拥有的惟一优势。”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