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沃尔夫冈·科尔哈泽 / Ilja Zofin
主演: 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 / 拉斯·艾丁格 / 约纳斯·奈伊 / 大卫·舒特 / 亚历山大·拜尔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俄罗斯 / 德国 / 白俄罗斯
语言: 德语 / 法语 / 波斯语 / 英语 / 意大利语
上映日期: 2020-02-22(柏林电影节) / 2020-09-24(德国)
片长: 127分钟
又名: 波斯语课程 / 语言课程 / Persian Lessons / Уроки фарси
IMDb链接: tt9738784
我们可能都听说过,一个人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往往会做出许多平时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在危险来临之时会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和惊人的体能等等,但这些都是人类生理机能方面的应激反应。而《波斯语课》这部电影为我们展现的,却是一个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故事的主角在生命受到威胁之时所做出的反应,是创造出了一门语言。
《波斯语课》这部电影的一开始便是一场针对犹太人的屠杀,生死存亡之际,主角利用一本半路换来的波斯语书籍冒充波斯人逃过一劫,但也因此,他被一名集中营的纳粹党卫军后勤军官选中,负责教对方波斯语。面对自己一无所知的语言,主角不得不凭空创造出一门“波斯语”,于是他开始用集中营中关押的犹太人的名字作为词根,创造出上千个所谓的波斯语单词。最终,当纳粹德国彻底失败的时候,那名纳粹军官记住的并不是能让他逃命的波斯语单词,而是2840个犹太人的名字。
这些年来,反映二战时期犹太人苦难的电影其实不少,而且佳作也不断涌现,按理说,已经没有什么能够给人带来新意的东西了,但这部《波斯语课》却仍然让我感到意外。一方面,是这部电影本身的故事过于传奇,尽管电影在开头便打出了“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字幕,但仍给人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而另一方面,这部电影镜头所对准的群体有些“非主流”,十分值得玩味。
记住我们的名字
如果要给这部电影找一个关键词,那么无疑便是“名字”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名字就是一个人存在的象征,在每一个由单词构成的名字背后,都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鲜活的生命,即使有一天,这个人不在了,只要他的名字还被人记住,他曾经在这个世界存在过的证据就不会被抹杀。
在看完《波斯语课》这部电影后,我突然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这部电影的主角从头到尾也没有透露出他自己的真实姓名。他在这部电影中所用的名字只是他所冒用的那个波斯人的名字,而他本人的真名实姓却始终没有机会讲出来,可以说他是个真正的“无名之辈”。
而在这部电影中,所谓的“无名之辈”却又并不是主角本人,而是那些上千个跟他一样被关在集中营中的犹太人,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每天沉默地从事着沉重的体力劳动,然后又默默地在纳粹的枪口下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他们是谁?他们叫什么?他们从哪里来又最终埋尸何处?
没人知道。
影片中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在集中营第一次清空后,外出躲避的主角再次回来,在空地上,他捡起一个布娃娃,很显然,这是一个犹太孩子被带走消灭时丢下的,娃娃上面还缝着的一个带“AVIVA”名字的布条。主角撕下了这张布条,等他回到曾经住满了人如今却是空荡荡的集中营宿舍后,他给这个名字赋予了“波斯语”的意义:生命。
而紧接着出现的画面,便是一辆辆载满犹太人尸体的板车,它们驶向焚尸炉,将这些失去生命的名字彻底抹除。
这才是整部影片最传奇也最让人动容的关键:
一个活下来的“无名之辈”记住了2840个曾经活过的“无名之辈”,只要他再次念出那些名字,那些人就不会消失。
而记住这些名字的,还有一个人。
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句话用到这部电影里,可以说是再恰当不过了。
以往我们在谈论在战争中犯下恐怖罪行的人时,谈到的都是那些发动战争和策划阴谋的头目角色;而在以往的相关电影中,担任反派的也往往是那些穷凶极恶丧心病狂的纳粹军官。但我们却往往在这种时候忽略了那些看似平庸,实则是罪恶帮凶的人,比如集中营的看守、运送犹太人的司机、负责按下毒气室开关的士兵等等,他们似乎都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只是一台巨大机器上的螺丝钉,并没有那么罪大恶极。
但并不是这样的,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罪恶的帮凶。
让我们再将视线转回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中最大的反派,是一个名叫科赫的纳粹党卫军上尉。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科赫的官职,在这个集中营里,他并不是掌握所有人生杀大权的集中营最高指挥官,而只是一名负责集中营后勤的军官,说通俗点,他就是一个管食堂的。
而就是在这个人物身上,才真正体现出了“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句话的真正意思。
我们可以看到,科赫这个人跟以往我们印象中的纳粹军官有着很大的不同:他只是个负责后勤的,从来没有开枪杀过人;他向往自由和平的生活;他爱写诗,爱自己的家人,渴望战争早日结束去和自己远逃伊朗的兄弟一起开一家餐馆相依为命。
他似乎是个特别不一样的纳粹党卫军军官,但在本质上,他和所有那些残忍嗜杀的党卫军军官并没有区别,因为他根本就不在乎其他人种的生命,在他的眼里,除了他们“高贵”的雅利安人种,别的人种都是猪狗,其他人如何屠杀这些“猪狗”他根本就不关心,他关心的是如何给这些人提供精良的食物让他们能够更有劲儿的去杀戮。而本片的主角对他来说,也不过就是一条可以拿来看家护院的狗而已。
在学习所谓的“波斯语”时,科赫不断地赞叹着这本语言真美,甚至还用他学到的这门优美的语言写了一首恬静的诗,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些被他称为优美的单词,实际上却是他所轻蔑和漠视的那些生命的名字;那些在他的窗外消失他却漠不关心的名字,却被他不断地记忆和背诵。
这是多么的讽刺啊。
Call me by our names
在影片的最后,这2840个名字出现了两遍,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
第一次出现是在伊朗海关。科赫自以为傲的说着自己学到的“波斯语”,实际上却是背诵着那些在他的帮凶下消失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命的名字,如同冤鬼索命一般,这些名字和它们所代表的冤魂一起,打碎了科赫逃离审判的美梦。
而第二次出现,则是在盟军的营地中。获救的主角被问道能不能回忆起当初集中营里和他一起关押的人们的名字时,主角开始一个个念出那些名字,那些已经刻进他脑海深处,曾经是他保命王牌的名字,随着这些名字的念出,周围的人都安静了下来,他们看着主角一个个的背出那些名字,就像看到那些名字所代表的生命,一个个的又重新站在这片土地上,向世界诉说着自己的冤屈。
用同胞的名字编成一门语言教给侵略者,可以说这是一种最柔软的抵抗了,甚至根本看不出什么效果。但实际上,这才是最具杀伤力的抵抗,因为它能让那些罪恶的帮凶们一辈子都被这些名字所缠绕,成为他们一生的噩梦,也成为那些冤魂们曾经存在过的铁证。
愿我们都不要成为那片“雪花”。
故事发生地应该是在法国。战俘营里扣押了许多法国人。
所以男主是在法国被捕获的不明族裔的犹太人,他会讲法语和德语。(可见其聪明)
(他不会希伯来语。希伯来语那时候是门死语言,二战后以色列复国后才被语言学家复活。)
上尉自述自幼家庭贫寒,入党前也只是个厨子,他只会讲德语,和后来努力学会的假波斯语。
片末盟军攻破后,上尉逃到机场,拿的是比利时护照。比利时讲荷兰语、法语、德语。(上尉只是个厨子,他就算知道比利时除了德语还讲什么话他也不会讲。)
上尉不敢自曝德国人的身份所以装不懂德语,他对两名盟军军人从头到尾讲的是假波斯语。
两名盟军军人的帽徽是波斯国徽,他们是波斯陆军。他们讲的是真波斯语。
第一名军官听不懂上尉的假波斯语,不知道那是什么语言(不是德语也不是法语),所以第二名军官来用英语问:Can you speak Farsi?
上尉听不懂英语。他还是用流利的假波斯语回答。上尉是个憨厚的老实人,由于对话有困难上尉已经慌了,直到彻底崩溃,歇斯底里地要逃跑,被接管机场的盟军当场逮捕。
(他稀里糊涂的入了党,参了军,可从头到尾对战争都没有兴趣。他也就是坐在办公室里搞搞文书,在厨房做做饭,完全没有身为纳粹军人的自觉和信仰。他只是想去德黑兰找哥哥,开个餐厅过平淡的生活而已。为了这个小目标一直在努力在准备,学了这么久假波斯语,只为了去和亲人团聚,美好生活。别的军官忙着焚尸灭迹,他早就准备好了逃跑,逃跑的时候先塞进裤子里的也是这本假波斯语笔记。以为万事俱备,他对美好生活有多渴望,最后那一刻就有多绝望。哎)
结尾盟军军营里和男主对话的白发老头是美军,袖标表明军衔是陆军下士,他们讲的应该是法语。
奇妙设定,精巧构思,属于把开头随便一讲就引人想象剧情会如何发展的片子。
两人感情的发展很细腻,影片到后面两人数次在众人面前旁若无人地说着只有全世界只有他们两人能懂的语言,很打动人。
脱离二战背景,这个设定可能有点常见,尤其抓人回去差点对士兵开枪:“我可以现在就打死你回去再报告!”让人恍惚置身小言剧情(但平心而论,就是很上头啊)。
这个厨子军官演得太好了,脑子不太灵光、喜欢吃、去厨房看到刚烤好的面包也要来一口、会囤积罐头、几次发怒时眼中闪烁的分明都是不可置信,让人忍不住喜欢这个角色,包括他最后和雷扎一起走出营地的那个分叉口,让人感到无比自由。也是因此没能说服自己“维持纳粹机构运转也是一种恶”,忍不住为这个角色揪心,结尾念名字也无法共情。
说实话,电影对雷扎觉醒并想要帮助犹太同胞这条线的叙述完全不如对两人之间关系递进描写得那么完整,那么结尾归于二战的纳粹咎由自取(或许还能呼应进入营地时看到的那句话)和雷扎叙述名字的感动场景,是不能让像我一样看进去感情戏的观众认同的。因此减一星。
观《波斯语课》想法
今天无意中看到这部电影,说实话没什么感觉,也就是不想看,毕竟名字实在是不怎么吸引人,为什么看呢?因为预告片里有“真实事件改编”六个大字。
电影开始就是一群犹太人在德军的卡车里,这里面一个小伙子和卷毛(本电影主演)互换物品,一本珍贵的书,一片面包。到达目的地后,犹太人一批一批的被处决了,(小伙子挺聪明的,做了个饱死鬼)轮到卷毛的时候,还没开枪就直接躺在了地上(看不到我,看不到我,看不到我)唉!德军并没有眼瞎,直接嘲笑他,拿枪指着他质问他“你是不是当我们傻,是不是?”卷毛屈服了,双手举过头,大喊“老子是波斯人”。
你说巧不巧,一个德国军官正在悬赏一个波斯人,(上天还真怜悯你)于是卷毛就被带到了德国军官(七分)那里,七分并不相信卷毛是真正的波斯人,考验了他,卷毛一副小受的表情,回答了七分的波斯语考证,奇迹就是这样,七分相信了他,于是我们的卷毛老师就正式上岗了,白天去厨房做工,晚上做家教。(不过困难的是,自己就是一个纯种的犹太人,不是波斯人,波斯语更是一窍不通,怎么办呢,要想想办法,不然露馅就是找上帝报道了。)
这里说明一下为什么七分要找一个波斯语老师,七分的弟弟在一个说波斯语的国度定居,他想战后去找他弟弟生活。
一边做着厨房的工作,一边苦思冥想着造词,真是为难卷毛了,好在七分只是每天学习四个单词,还是可以应付的,难就难在自己编的词,还不能忘记,自己要牢牢的记住,(这不是难为人吗,编完词还要记住,我不是神,老子就是个人)
由于一个士兵(小帅)的建议,让七分的疑虑变大,(你比我聪明?那你为什么不是长官,我才是长官,走开!!!!)虽然自己很不爽,但是小心点总是好的,所以七分给卷毛一个任务,把四十个词翻译成波斯语,而卷毛也遇到了一个重大问题,小帅答应女友在卷毛外出倒泔水的时候,故意放走卷毛,然后在枪毙卷毛。
卷毛看着小帅慢悠悠的走了,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撒开腿就跑,(跑不跑需要思考吗?不需要,不跑还有四十个单词再等着我呢,编不出来还是死,万一跑了呢。)还没开心多久就被迫停下了,一个老大爷用枪对准了他。
“嗨,小伙子过来坐,跑啥呢?”卷毛很听话的坐在老大爷身边(有枪就是大爷啊,何况这是个真大爷)苦笑着回答“不跑回去也是死,我自己编了波斯语单词骗了七分,他每天要四个,我还能应付,不知道他抽什么风,居然让我编四十个,您给评评理,这不是要人命吗?现在有机会跑,我还不跑吗?”
老大爷擦了擦手中的枪,漫不经心的说“你现在跑,就是死,不跑回去编你的波斯语单词还有可能活,听大爷的,回去吧。”
卷毛看着大爷手中的枪“行,大爷,我听您的。”
小帅看着卷毛跑了,带着同事来抓他,可惜卷毛被老大爷劝回去了。
夜晚卷毛抄录着集中营里的犯人名单,突发奇想,用这些人的名字来编波斯语单词,还好记不是吗?(老子真是天才)随手就把四十个单词翻译完了,七分来视察工作,对卷毛的翻译很满意,卷毛又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过了很久,一场德军军官聚餐的日子,卷毛大意了,七分问树用波斯语怎么说,卷毛随意的把面包的翻译说了出来,七分脸一下子就变了(这是在糊弄我吧,是在糊弄我吧,这是个假波斯人吧,是吧。)怒从心头起,七分就把卷毛胖揍一顿,卷毛还振振有词,两个东西的发音是一样的,(你信我啊,信我得永生。)
就这样,卷毛结束了美好的生活,去矿场做苦力了,同时七分还吩咐小帅“好好照顾”卷毛,小帅兴高采烈的答应了,卷毛开始了悲惨的生活,挨打超过别人,工作量大于别人,别人想享受都享受不到。
卷毛过于的勤奋导致自己被累倒了,(真是个诚实的小伙子)再宿舍的床上,卷毛嘴里一直碎碎念念的,别人又听不懂,只好找七分过来,七分看着卷毛,(这么虚弱的状态,嘴里说的不就是波斯语吗?我错怪他了,以后要对他好点)最后的疑虑也消失了。
卷毛在医院被治好,完全改变了以前的唯唯诺诺,面对七分也是不卑不亢,两个人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七分甚至过分的用卷毛的波斯语做了一首诗,更过分的是卷毛惊讶的说自己喜欢,(可能这就是两个男人之间的默契吧)
一段小小的插曲,真正的波斯人降临了(上帝真的看不惯卷毛的嘚瑟了,准备惩罚他)小帅兴奋的差不点亲了这个大胡子一口,并扬言说这个大胡子归他了,啧啧啧(可惜上帝改主意了,可能是他有点担心小帅)当晚小帅拉着卷毛要跟大胡子对峙的时候,大胡子去世了。小帅暴揍了卷毛一顿,表情那个气愤,(说是不是你杀了他,是不是你嫉妒他)卷毛一脸的懵逼(卧槽,咋的啦,我干啥了,我都没见过他,他咋死了,我啥也不知道啊,你揍我干啥啊)
卷毛的危机解除了,卷毛和七分的关系越来越好,直至七分为了卷毛违反军令,将卷毛从犯人中拉了出来,并放走了卷毛。
这个故事的结尾,不在讲述,感人也有趣,自己去看看吧。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