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加斯帕·诺
编剧: 加斯帕·诺
主演: 莫妮卡·贝鲁奇 / 文森特·卡索 / 阿尔贝·杜邦泰尔 / 乔·普雷斯蒂亚 / 菲利普·纳翁
类型: 剧情 / 惊悚 / 情色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 西班牙语 / 意大利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02-05-22(法国)
片长: 97分钟
又名: 不可逆转 / 无可挽回 / Irreversible
IMDb链接: tt0290673
编剧: 加斯帕·诺
主演: 莫妮卡·贝鲁奇 / 文森特·卡索 / 阿尔贝·杜邦泰尔 / 乔·普雷斯蒂亚 / 菲利普·纳翁
类型: 剧情 / 惊悚 / 情色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 西班牙语 / 意大利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02-05-22(法国)
片长: 97分钟
又名: 不可逆转 / 无可挽回 / Irreversible
IMDb链接: tt0290673
说实话,虽然我基本看懂了这部法国电影,可我看的是没有字幕的法语原版,里面人物的对话我是一个字也没听懂。
不过,这完全不妨碍它连续数日占据我的头脑我的心灵,成为我记忆里的另一个经典片断。
这绝对不是一部轻松的电影,甚至都不能算是一部正常的电影。影片开始镜头仿佛安在主人公的眼睛上,随着他的奔跑、上下楼、喘气而旋转跳跃。我强忍着眩晕与屏幕上整片的晦暗色彩坚持往下看,直到我开始头痛,气喘,反胃,强烈的想呕吐,症状与晕车相差无几。
就算眩晕呕吐可以坚持下来,后面的片断只有更加原始。我承认,那个男主角用灭火器在同性恋酒吧里把一个男人的脑袋砸得稀巴烂的镜头我只偷偷看了一眼。尽管只有一眼,那鲜血四溅脑浆迸裂的残酷场景已足够成为我今后几个月内连绵不断的噩梦。这还不算完,好不容易等到镜头不太晃悠了,头痛与呕吐感总算可以稍微缓解,长达十分钟的强奸镜头又来了。这个强奸绝不是一般电影里遮遮掩掩挑逗情色的性感强奸,而是暴力的,痛苦的,羞辱的,疼痛的,无助的,绝望的。一个真正的暴力强奸犯的犯罪场景也不过如此。据说《不可逆转》在嘎那电影节放映的时候,无数观众因为无法忍受电影里的暴力和这个长达十分钟的强奸镜头而愤然离场。可是,我竟然全部忍受着都看完了!
看完了,才开始强烈佩服起导演意识的大胆与拍摄手法的新颖。那些跳跃的镜头,那些眩晕呕吐,那些暴力,每一个都是这部电影必不可少的元素。如果一般的电影都是用三维空间来讲述故事,那么这部电影就是四维的,它除了故事本身,还充分利用了镜头本身来调动观众的物理反应,所有那些负面的情绪都是为电影主题来服务的。
那么,这部电影的主题究竟是什么?
如同它的名字,电影主题就是体现生活的不可逆转性。
整个故事的讲述采取了彻底的倒叙手法。从一开始的狂乱到影片结束的静谧美好,每一个片断都依托于前一个片断,环环相扣,逐步解释男主角本来正常美好的生活怎么因为女友被暴力强奸而突然崩溃,他的复仇旅程怎么最终导致了灭火器砸烂人头的终极暴力。开始的晃动跳跃镜头和晦暗色彩与最后的正常平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人不得不假设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细节没有发生,是否结果就不会如此悲惨。可正如电影的片名,生活是不可逆转的。即使我们可以把悲剧从头到尾从尾至头的分析重现出来,悲剧仍是悲剧,生活不可逆转,历史不可逆转。
我认为这是我看过的所有电影里故事讲得最好的一个。才华横溢的剧本作家兼导演Gaspar Noé,小柯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人的一生有很多次决定的机会,大到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爱谁不爱谁,小到今天晚上去哪里HAPPY、恋人做错了一件事,自己要不要发火。这些决定是正确的吗?如果错了,是可以挽回的吗?冥冥之中,有所谓的鬼使神差吗?还是我们自己的性格造成了命运?
电影《不可撤销》讲述了一个强奸案发生的前后经过,和一个女人与两个男人之间的关系。它并没有给出以上问题的答案,只是推动观众去思考。
片子最大的特色是几段情节按时间顺序整个颠倒过来的叙事结构,包括片头字母左右颠倒的制作演职人员表。这种倒叙的方式,仿佛是把时钟倒转。可是,真正造成悲剧的,是时间吗?从后来看过去,从前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吗?
当全部情节结束的时候,你知道了那些一开始看似非正常的行为,有着怎样顺理成章的过去。而这些过去,和人物性格、人的本性息息相关。然后,你就会觉得发冷。在发冷中,也许你还会想看第二遍,把段落、时间完全顺回来,看看其中的逻辑关系,然后,你悲哀地发现,自己找不到侥幸逃脱的理由。
在段落之间起过渡作用的,是没有任何方位感的、天旋地转的镜头,如果你是刚吃完饭就看,很可能因为眩晕而胃部极度不适。这些旋转的镜头,和主角的内心感受一样,从完全的错乱,倒叙至平和的有序。很好地加强了观众和主角的情感共鸣,并不是花哨而无意义的技术手段。想坚持到底的,如果你能顶住前20分钟的恶心,看下去就没问题。
再次提醒,这是一部值得看的好片子,也是一部非常刺激、暴力和黑色的片子。如果你不是对哲学、心理学、宿命有很大的兴趣,如果你不是神经特别大条,建议到此止步,向后转。
以下是剧透式分析。
============= 剧透分割线 ================
被皮埃尔用灭火器砸死的那个,并不是强奸犯。强奸犯是谁?导演特别给了他一个镜头,在皮埃尔的暴力之后,有一张幸灾乐祸傻笑着的猥琐的脸,那个人才是强奸犯。
那么,皮埃尔杀错人了?是的。
从看到被强奸并毁容,昏迷着的阿历克斯那一刻开始,一直是皮埃尔在劝马库斯不要冲动,他一直想赶去医院看阿历克斯,他甚至发动了出租车的马达,要离开已经失去理智的马库斯,可马库斯没让他走。在看到马库斯被折断胳膊的那一刻,他出于保护他的想法冲了上去,却抑制不住报复的血液,直到把地上那个“恶棍”的头砸得稀巴烂。
奇怪吗?不,皮埃尔是个压抑的人,一如在性生活过程中,他都会小心翼翼地注意着阿历克斯的感受。那天晚上,基于阿历克斯让他照顾马库斯的嘱咐,基于他习惯性的“在乎别人的想法”,他一直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哪里有压抑,哪里就有爆发。
跟着镜头,我们来讨论一下强奸犯。为什么是个男同性恋呢?他们应该远比直人男犯此类罪行的概率小,这明显和片子讲究因果关系和逻辑的严谨思路不符合。
所以,这一定是故意的安排。意在说明罪行的发生动机并不是性冲动,而是恨,是报复。所以,强奸犯最初骚扰的是一个异装者,并且说:我一般对女人不感兴趣;所以,强奸犯说:讨厌你们这些漂亮女人,自以为什么都是你们的;所以在强奸之后,毁容之前,他说:现在才是真正的开始。
记得马库斯和阿历克斯在床上缱绻那场戏吗?马库斯说他应该对皮埃尔友好,因为他抢了他的女友。阿历克斯马上反驳说:我不是什么东西。和你在一起是我自己的决定。
马库斯说:对,邀请前男友一起参加PARTY也是你的决定。因此,你要付出代价。
然后,他开始“惩罚”她。她也开始“报复”(台词中明确有这个字眼)他。当然,是情人间的“打是疼”的惩罚和报复。
当皮埃尔出现后,报复就变成了三个人之间的互动,即使是无意识地。
皮埃尔对阿历克斯的抛弃很不甘,他的报复是在她现任男朋友的面前谈论性高潮,让她承认他可以给她更多的快乐。即使是阿历克斯明显不高兴,直接说:怎么能谈这个呢?他都要不停地讲下去。
阿历克斯对皮埃尔是忍让的,因为是她离开了他,因为他显然还不能忘情。
当阿历克斯认真地和皮埃尔探讨他的问题的时候,不高兴的人换成了马库斯,他想对皮埃尔友善,所以他隐忍。可到了PARTY的地方,他就疯了,吸毒、喝酒,根本不去约束自己。不考虑阿历克斯下午对他说过她可能怀孕了的话。
如果说“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是修行之后的高尚品德的话,“以眼还眼”是人本身的天性,是人性中的阴暗面。
报复是电影中的一个重点,另外一个是因果关系。
有人说,阿历克斯穿着性感,深夜走在地下通道里,多少给悲剧注入了一些原动力。结合前面关于直人的分析,这并不是悲剧的诱因。如果说阿历克斯有什么行为推动了情节的话,最直接的是在生气中冲动地一个人在那样的状况下走在有街边女郎的区域,即使强奸犯不是因为冲动而行动,但错误的身份判断可能在关键时刻没有起到保护她的作用。无关乎歧视,在相同的情况下,妓女被性侵犯和其他职业的女性被侵犯的后果显然是不一样的。
更间接的原因是她离开皮埃尔,选择马库斯。皮埃尔成熟、沉稳、更善于照顾她。马库斯热情、冲动,责任心缺乏。阿历克斯问马库斯如果她怀孕了怎么办?他只是开了个玩笑。不能说他不爱她,可他并没有足够的保护欲。
如果那天换作是皮埃尔是阿历克斯的男朋友,也许,即使是不高兴,他也不会吸毒,然后High得忘乎所以;或者,无论如何,他不会让她在那样的情况下一个人走掉。
不过,如果阿历克斯和皮埃尔一直在一起,也许就是另外一个悲剧了。只要是以此剧的逻辑。
当初买的时候,看到介绍里说是美女贝鲁齐会在片中出演被强暴10分钟。利用这种卑鄙的心态也能促销,美女被侮辱,历来都是好看的。
这个片子开场3分钟一直是字幕。看得我有点心烦意乱。旋转的镜头和敲击乐的节奏,单调而无休止,令心脏协同。我渐渐意识到,这是导演在施加压力,他的导筒强迫观众的视觉颠倒晕眩,产生呕吐的意念。开场5分钟后,看出来了,旋转之中是一个低级妓院。扭曲的人体。SM的铁链。男人的光头和裸体。有一个床上的男人对一个老头坦白,自己强暴了一个女人。然后有人被警车和救护车带走。第二段依然在旋转镜头中开始,男主角上场了。他是一个狂暴的人,可是奇怪的是,他不令人害怕,只是觉得烦躁,不明白他是受了怎样的刺激才会变得如此?第二段便是讲述为什么会有警车和救护车的理由。其中一人举着灭火器砸烂一男人的脸。令人恐慌并且恶心。暂且想不到,被砸的男人是不是就是那个坦白了强暴女人的男人?
影片是倒叙的。一段推动一段,每一段都是旋转过场。旋转从暴力狂怒阶段逐渐恢复平稳,镜头里,贝鲁齐被强暴的一场戏甚至只是一个画框里的长镜头,屈辱,没有丝毫道理的堕落,一切都让眼睛逃脱不了。强暴之后,美女被人砸了脸。被血模糊的伤痕便再次令观众明白,一切狂暴皆从这里开始爆发。
当回忆继续,强暴事件之前,男女主人公(即被砸的去砸人报仇的)是那么开心地在家里享受恋爱,贝鲁齐略带忐忑地发现自己怀孕了。他们在电梯里、在地铁里聊天,谈论着性和男人、女人。再一次出现旋转的主题,是贝鲁齐的幻想,她在一片绿得发光的草地上,小小的喷水杆旁,孩子们在欢闹、追跑,她躺着,微笑着,镜头缓缓旋入了天空……
纵然有如此优美的结尾镜头,也只是为影片增添了无言的悲凉,却无助于减轻暴力的成份。世事的爆发往往没有先兆,因此悲剧才成为悲剧。导演显然是明白何为“不可撤消”,因此无论在倒叙结构上、还是在字幕上、DVD包装上,都在刻意强调“颠倒”的意象。这种视觉冲击,不如说是导演在使用视觉“强制权”。当导演在强迫我们接受这样一个次序,看到世界的偶然和残酷,我们还能怎么办?仅仅把光碟从机器里拿出来就觉得释然了?
最近一期《书城》上,电影人张献民有一篇评论电影剪辑的文章。提到国内电影在剪辑方面的匮乏,所以在叙事的时空联想力方面就会显得有点呆板。看了《不可撤消》之后,我的另一个想法就是:无论在电影的内容、还是形式感上,国内导演的尝试都显得如此贫瘠。也许看电影这件事情,历来还是在娱乐娱情的层面上,需要教条的东西,拍成科教片即可。无论观众是不是会感觉这样的电影太刻意、太暴力、太不把观众的感受当回事儿……但是我们的确没有看到国内导演有这样的强迫力量。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