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田壮壮
编剧: 肖矛
主演: 吕丽萍 / 濮存昕 / 李雪健 / 郭宝昌 / 易天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93-09-12(多伦多电影节)
片长: 138分钟(英国) / 140分钟(美国)
又名: The Blue Kite
IMDb链接: tt0107358
编剧: 肖矛
主演: 吕丽萍 / 濮存昕 / 李雪健 / 郭宝昌 / 易天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93-09-12(多伦多电影节)
片长: 138分钟(英国) / 140分钟(美国)
又名: The Blue Kite
IMDb链接: tt0107358
昨天断网之后一个人蜷缩在床上看完了这部电影,关掉电脑的时候将近一点,听见对面的小雨耳机里漏出阵阵歌声,听见下铺的老邹呢喃的说着梦话。
都说生于80年代的我们贫瘠得很可怜,因为我们什么也没有。没有历史没有未来。其实,正因为如此,80年代生的我们才更加迷茫,更加好奇。我们会对出生之前的那段历史有着深刻的探知欲,我们会用我们自己的眼光和标准去评判那一段岁月。关于我们的兄长,关于我们的父辈。
在《蓝风筝》的前面总有许多的形容词,中国大陆十大禁片、五大必看文革电影、华语独立电影,等等。电影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在1956到1966年间几次政治运动对一个普通家庭的冲击和影响。故事大多发生在北京的四合院里,那些正在消失的古老的胡同。电影分为三段,分别在“铁头”毫无感情的旁白下讲述了关于父亲、叔叔、继父的故事,而故事里真正的主角却是吕丽萍扮演的命运多舛的母亲。铁头的爸爸是老实斯文的小职员,在整风运动中被划为右派,在劳动中被一棵刚刚砍到的大树砸到,哼都没有哼一声就死了;由于心理愧疚而照顾铁头母子俩的叔叔,在大跃进的时候由于肝病以及长期营养不良死在了三年“自然灾害”结束以后;而铁头的高官继父,在文革开始时被批斗致死,铁头的母亲也因为自己的善良被划为反革命分子。应该说,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但是,有些悲剧是赚人眼泪的,有些悲剧是给人以力量的。《蓝风筝》就属于后者。电影从头到尾都只是在叙述这个故事,并没有让主人公表现出跌宕起伏的心理变化。“铁头”的旁白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仿佛在讲述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甚至,旁白中的铁头“童言无忌”的对每一位爸爸的结局都简单地以“死了”概括。不能不说,这种“冷静”,更令人感到压抑。
很多人将这部电影与《活着》作比较,甚至有人将它和《青红》归为一类。大概是由于我打心底不喜欢《青红》吧,实在是看不出两部电影除了都涉及到文革还有什么相似之处。扭曲的变态的冷淡的人性?那是那个时代的特征之一吧。至于《活着》,有人说那是张艺谋最好的电影。我却不以为然,有小说的先入为主,那部电影于我,便少了几分震撼或感动。《活着》的时间跨度比《蓝风筝》长了许多,并且,《活着》是非常煽情的,这一点使我对这部电影无论如何都没有太多的好感。而《蓝风筝》则朴实了许多,因而更多了一份真实的力量。
《蓝风筝》里的色调一直是很冷的,即使间或出现了暖色,也如铁头的大马灯笼一般转瞬即逝。北京的大杂院本该是一个热闹的,充满人间烟火的地方。但是在电影中,她却成了一个时代的见证者。四合院里的人分分合合,只有这老旧的建筑巍然不动。她静止在时间的罅隙中,看着奔波的人们走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电影中,风筝(应该也包括叔叔那一段中的“老头乐”和大马灯笼)算是一条线索,濮存昕扮演的小职员爸爸,说风筝飞了就再糊一个,可是新的风筝再也没有糊出来;叔叔说大马灯笼烧了再买、再买,可是他自己连自然灾害之后的第一顿饺子都没有吃到;铁头望着挂在树上的风筝对妞妞说,再给你糊一个,可是不久,文革开始了……每一段故事都有残缺的结局,就像最后挂在树枝上的蓝风筝,在风中一点一点地破损。最后,颓败却孤傲的俯视着它曾经的主人。
房东蓝太太也是一个重要人物,作为地主的她在动荡的岁月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整风运动的时候商店充了公,减免了租户们的房租;大跃进的时候一口一口攒下的馒头被端走,“放坏了也不会有人吃”;而文革开始之后,她自己被遣送回老家,有一个优雅的妇人变成了落魄的老太太。往往在这类电影中,人的变迁也预示着社会的转变。那么,蓝太太的遭遇在社会巨大的转折中是什么呢,沧海一粟,还是……
回味电影的时候发现其实它也是充满讽刺的。主人公的一家,最上进最革命的大姐却在文革中失踪了,有些愤怒青年的小舅娶了根正苗红的民兵队长;国民党出生的大哥成了盲人,成了唯一没有受到冲击的人……
电影在看似混乱的结局中落幕。配乐很讽刺的有了摇滚的味道,残破的蓝风筝还高高地挂在树枝上。画面中的铁头嘴角流着血,旁白中的铁头依旧不带任何感情。电影中有个人物不能不提,朱英。她的那句“我害怕啊……”,彻底瓦解了所有的坚强。
以电影中的乌鸦歌谣作结吧,算是对电影中母亲形象的致敬吧:
乌鸦乌鸦在树上
乌鸦真能飞
乌鸦老了不能飞
围着小鸟叫
小鸟每天打食回
打食回来先喂母
自己不吃忍耐着
母亲曾经喂过我
树上挂着白色的风筝,阳光可以透过来,树上挂着蓝色的风筝,比天空还要蓝,树上挂着破了洞的风筝,比天空还要蓝的被戳出了很多的洞,阳光投下,就有很多的太阳。
我拉着妈妈一起看《蓝风筝》,电影用作第一人称回忆的“铁头”算起来比妈妈大三岁。然后妈妈念很多我没听过能听懂的那个时代的打油诗——跟着剧情的发展一起,然后妈妈哭了。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脑袋里一直闪现另外的影片《活着》。虽然《蓝风筝》没有《活着》跨越叙事年代那么久,《蓝》只是从整风运动到文化大革命爆发那之间的十年,可是在画面的色彩处理和人物的形象上,两个片子看起来很相近。这让我产生了错觉,每次有“惊险”镜头出现,比如孩子站在房顶上,男人点灯笼,女人拿开水我都会有恐惧感,因为怕他们会突发意外的死去。就算早知道两个片子中每个人的死亡都会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却也免不去这种恐惧感。
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个居住在北京过去那千万个四合院之一的平淡无常的家庭,那段历史却给他们加上了不平凡的遭遇。除了城市背景不同,这倒是和《活着》如出一辙。除了《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几乎想不起来哪部关于整风运动开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段时间的电影中的主人公命运能不用“遭遇”这个略微带有悲惨含义的词汇来形容。
影片线索一:风筝。
第一次出现,是四合院中的孩子卫军站在高高的屋顶上去够一只挂在树杈上的风筝。铁头的生父(濮存昕)下班回来说:“别够了,我再给你们糊个新的。”于是铁头的手里就有了一只漂亮的长尾巴风筝。
风筝高高的飞在天上,谁也不知道能放多远……风筝可能会再也飞不回来,或者留在一个地方千疮百孔直到消失,就像铁头对生父的印象。
母亲(吕丽萍)的第二次婚姻,铁头和那个忠厚老实的李叔叔(李雪健)之间没有提到风筝,取而代之的是“老头乐”的烟花和大马灯笼,李叔叔也对铁头说:“咱们再买,再买”,却到最后也没有实现。
而烟花和燃烧了的大马灯笼,是那么瞬间的绚烂之后变成灰烬,就像和李叔叔之间的感情。
母亲又嫁了,这次是一个高官。铁头带着继父的亲孙女妞妞把蓝风筝放到天上,夕阳下是两个孩子童真的目光(这也是DVDMENU的背景)。风筝挂到树上了,铁头看着窗外说:“没事儿,我再给你糊一个。”可是直到妞妞走了,他们也没能再放起一个新风筝。
风筝就挂在那棵树上每天每天的破损掉,红卫兵因为母亲的善良抓走了她,铁头冲上去用板砖敲破了一个红卫兵的脑袋,被一群人围在中间狠狠的打。醒来的时候,树上挂着那个破风筝,一直飘荡飘荡……
风筝总是被树枝挂破了洞而飞不起来,那时候的生命也如风筝般轻易就被划伤或者牺牲。在那些尖利的四处蔓延的东西面前,无论风筝还是生命都那么脆弱。
影片线索二:陶彩马和礼品单
陶彩马是作为礼品第一次出现在铁头母亲和铁头生父的婚礼上的,送礼的人是成为铁头母亲第二人丈夫的李叔叔。结婚那天,在一群人高唱革命歌曲的时候,陶彩马的马头突然断裂掉了下来。
感觉中,这是一个不好的预兆。铁头的生父最后被倒下的大树砸到头,吭都没吭一声的死掉了。
铁头母亲和铁头生父婚礼的礼品单是一块红色的绸子,上面用毛笔密密麻麻写着来祝贺的人名,结婚的当天晚上,红绸子被当作盖头,两个人亲密的嬉笑着享受关上门才能出现的年轻的浪漫。
李叔叔出现在那个家庭,铁头的母亲再次拿出陶彩马和礼品单,和李叔叔讨论着陶彩马的断头是死亡奇怪的预兆,礼品单上签了名的很多人也不是死掉就是失踪。
礼品单就成了下一个不好的预兆,李叔叔最后也因饥荒期间的劳累过度和营养不良死在医院病床上。
铁头的母亲搬出了她先后死掉两任丈夫的家,房东在凌乱的房间中发现了那匹断头陶彩马和那块像抹布一样丢在墙角的红绸子。
那个年代,充满了太多的不可预料和理所当然。谁也说不清那悲惨的一切究竟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历史的安排。
影片线索三:姥姥家的饭桌。
在姥姥家吃饭的镜头贯穿了整部影片,同样一张饭桌,吃饭的人却一直在增加,减少,再增加,再减少。
铁头的生父,被劳改的小舅舅,小舅舅带回来的“脸像猴屁股”的同事,因不愿陪首长跳舞而被定罪反革命的朱英,根正苗红是民兵排长的小舅妈……
家里热闹了,又冷清了,而每一个人的增加和减少,又都可以看作是拜当时的政治环境所赐。小小的一张饭桌,就是那个大大时代的一个缩影。
影片线索四:曾经是房东的蓝太太
蓝太太是个柔弱善良的女人,她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梳着精美的髻穿着质地优良的旗袍,她有那个时代少见的“话匣子”,看上去就是出身大户人家。
整风运动期间:蓝太太穿上了蓝色的布褂子,铺子归了公,减免邻居们的房租。代表政府的一群人夸奖蓝太太觉悟高,却迟迟不能解决她的成分问题,她惶惑恐慌。
三年饥荒期间:蓝太太用一口口积攒下的粮食蒸了一锅的馒头,翘首盼望着小儿子一家的归来。代表政府的人又来了,荒谬的下结论:在这个饥荒的年代能蒸出一整锅馒头就是因为买了黑粮。一锅馒头被端走了,蓝太太被告知这锅馒头就算放坏掉了也不会有人吃,只是为了教育群众,她欲哭无泪。
文化大革命爆发:蓝太太被送回了老家,房子也被没收变成红卫兵们的指挥部和仓库,里面堆放着被砸坏的“四旧”物品。
胆小懦弱的蓝太太从来没有反抗过,永远都是在大环境影响下被动转换自己的角色。时间和局势转变的灰尘慢慢的进行着埋葬,让她从一个举止优雅的太太变成不修边幅的妇人直到最后的不明结局。
影片总结:
整部片子中不论是铁头的母亲,还是蓝太太,美丽的姑娘朱英,铁头的大姨甚至只露过一面的小舅舅的同事和被剪了头发的校长等等一切女性都没有作最后的交待,我们只知道她们被抓了或被遣送了或自己离开了,这些女性的悲惨命运是历史的必然,结局也是不堪再述吧!
镜头沉稳,用了大量晦暗的颜色,跟着电影从那个时代中走过一遍,仿佛可以闻出铁锈的味道,铁锈的味道还伴随着锈色的画面。
全片都是第一人称的回忆,回忆的主人“铁头”说话时不带一点感情色彩,甚至在提到自己的生父和两任继父的去世都直白的使用了“死了”这个词,可以体会到导演在拍片子时认真平白的讲述一个时代的用心,而这样客观讲述的平白比带有主观色彩的张扬更能深入人心。铁头对那段历史忠实的记录就是对政治的批判,虽然他从来没有说出一个和批判政治有关的字。是我们在看,在体会,在思索。是我们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大脑思索。
和张艺谋同样拍摄于1992年的片子《活着》不谋而合,两个导演都把时代的大量悲剧放在同一个普通的家庭中来演绎,突出那个经历各种死亡都让人没有力气过多的悲伤的年代,这样对观众的冲击更加集中、有力。都知道这电影是虚构的,也都知道这电影里的故事曾经发生。
客串的演员包括:张丰毅(部队文工团男演员)、张炬(我没找到,应该是唐朝的张炬吧!)——这两个名字是在客串演员表里发现的;还看到了丁嘉莉(铁头的校长)、郭东临(铁头生父的同事)。
印象颇深的几个镜头:结婚时先拜毛主席再唱革命歌曲;去趟厕所的功夫变成了右派;校长被红小兵批斗剪头发时大喊“别剪我头发,我怎么去见孩子”;每个时间段写着不同标语的红条幅……
片子被禁了十年,导演也被封杀了近十年,竟然也像“蓝风筝”一样,被尖利的、四处蔓延的东西戳出千疮百孔,差点就那么消失掉。
都那么脆弱……
现在只能说,还是感谢D商
早上倦在床上开始看电影,传说中的《蓝风筝》,在我看来其实也可算作中国电影的一种“类型片”了,在带有史诗般的平淡叙事风格中述说着平常人物的平淡人生。冷色调的构图,而且构图很严谨,摄影机的角度相当到位。据说是在日本做的后期,尽管这不是DVD画质,但也看得出精致。似乎每一帧画面都充满了隐喻,看得我有点喘不过气来,压抑的感觉贯穿始终,好几次都有欲哭无泪的冲动。在第三段故事里难得出现了一次暖色调的运用,但立马就被打破了。导演用相当客观的口吻将那个荒唐年代的嬉笑怒骂娓娓道来,以至于不少地方都采用了远镜头处理。唯一的一处风格突变是在结尾铁头被群殴,连配乐都带上了摇滚的味道,让我想起了《十七岁的单车》。带着一缕戏谑的味道,却又愈发强烈地让人感到一股悲壮。
看完之后感觉心堵得慌,一部芒刺在背的片子,本应该坐直了看。如果仅就其对政治的隐喻而言,这是一部比起《霸王别姬》更让当权者坐立不安的电影。时至今日,尽管那个年代的种种政治运动都已经被官方否定,但当下的情况是,要么我们根本不去提这些事,要么就是着重强调它之所以发生的局限性以及可怜的甚至可笑的正面意义。而对于它的反思,要么不够深刻,要么深刻地被打压。导演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整整十年的封杀。我们是个善于遗忘的民族,可是这段历史,我们能够忘记吗?是谁在教会我们遗忘?!
最后想提到我觉得电影中的一处瑕疵,铁头的一段旁白说到“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虽然说用这个词符合片中人的实际认知水平,但作为一个有深度和历史责任感的导演,应该清楚那三年的实际情况至少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是错误的政治运动的恶果,个人认为用“三年困难时期”这个比较中性的词要好得多。就如同在《霸王别姬》里那个扫地的老大爷说了句“都是四人帮给闹的”一样,尽管也符合这个角色的认知水平,但对于导演来说,批判性就大打了折扣。当然不可能要老大爷说出“都是毛给闹的”这样惊世骇俗的话来,可换句“都是文革给闹的”总不错吧?
马头断了,还可以再粘;灯笼烧了,还可以再买;风筝飞了,还可以再糊;可要是记忆遗失了,我们还能做什么?
【摘自2006年4月9日的日记,非正式的电影评论】
1993年。中国大陆有两位导演应当被铭记史册。
一位是《霸王别姬》的导演陈凯歌。该片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一位是《蓝风筝》的导演田壮壮。该片获东京国际电影节和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
两位导演均来自文艺世家,这两部电影也是迄今为止以文艺的视角书写当代中国苦难史的最杰出作品。
1994年。余华的小说《活着》被搬上大银幕,导演张艺谋。影片不及原作品伟大,却依然震撼。该片获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十几年过去了。
张艺谋,游走于主旋律遗毒和商业垃圾之间游刃有余。老谋子的眼神愈发坚定,宏大叙事的笔调愈发壮美。奥运会开幕式重金托起的璀璨中华文明,在960万平方公里上更多的只剩下书本上的传奇。
田壮壮,因《蓝风筝》被当局勒令禁拍十年,蓄起灰白的胡子,隐忍的复出后,从《茶马古道之德拉姆》到最新“大片”《狼灾记》,关注视角开始转向最原始的自然力量。据说,田导要退休了。
陈凯歌,在脑子仿佛被驴踢了创作出《无极》成为其抹不去的污点后,终于等来了《梅兰芳》。他所熟悉的老北京,他所目睹的梨园变迁,一切却仍逃不开阉割二字。所以在曾经的那篇影评结尾我写到,
“只是,霸王别姬终须散,前朝烟雨只梦延。再见,理想。再见,陈凯歌。”
这是一个理想已死的国度。
在一个过度早衰的民族,会有一群刚刚二十多岁的人告诉你,面对苦难要成熟,面对是与非要辩证,面对黑暗要学会自我保护,人生格言是沉默是金。
我不知道自己的理想何时会死去。在至深的绝望里,人会说,我闭上眼睛,就是中国的明天。
在这个夜里,看着《蓝风筝》,看铁头躺在泥土里睁开眼睛望向那片已经灰蒙蒙的天空,看到光从风筝破裂的口子里射进来,就好像看到了那年那时田壮壮导演血液里流淌的真实、人性、尊严。就好像看到了他们也曾有过的青春里的奔放,看到他们无以复加的勇气,支撑起讲述的力量。
在还有力气奢谈抱负的时候,在还有闲暇想起,这片土地上过去有过的、正在发生的、还将继续延伸的苦难的时候。
无论心有多苦,人是幸福的。
这就是理想。
熬夜看完了《蓝风筝》,1993年田壮壮导演,很多大腕参演的片子。
从图书馆淘出这部片是因为无意中知道它是一部禁片,从小只要什么东西被扣上禁(禁书,禁止,禁入。。。)反动
的帽子都能让我心痒痒。
片子由于涉及反右运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内容,而无法在中国大陆公映,同时导演田壮壮也因此片遭到8年的封禁。(当然了,拍这种电影要先好好读历史教科书,书里没有的你不能捏造),忘了编历史书的人用什么来填充这20年,只记得历史老师不得不讲到这段时间时那闪烁的左顾右盼的眼神。(痒痒啊,可惜当时没internet)。
老实说,电影没有我想的那么尖锐,只是故事刚好发生在那个背景,导演只是很真实的把它讲出來而已。没有什么控诉或者呼吁,可惜还是触动了敏感的年代。猜想当年电影总局是这样对田壮壮说的:老田那,你这电影把什么都说出来可不行啊,我们拍那么多红色电影,花那么大力气编历史书,都是为了把我们的下一代引向正确的方向,这电影不能放,你也休个长假,读读历史,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嘛。
就这样田壮壮回家休假了,(如果他早知道这假长达十年可能就不干了),不过这招管用,老田之后再没拍过错误引导下一代的电影了。
用维基百科一查,不止有电影的简介,被禁原因,还可以跳查涉及背景,甚至附了被禁电影列表,爽!
最不爽被欺骗了,明明知道柜子里有巧克力,你硬说没有,要不你就干脆说:有,偏不给你怎么着。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