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彼得·博格
编剧: 彼得·博格 / 马特·库克 / 约书亚·祖特曼 / 保罗·塔马西/ 埃瑞克·约翰逊
主演: 马克·沃尔伯格 / 凯文·贝肯 / 约翰·古德曼 / 米歇尔·莫纳汉 / J·K·西蒙斯 / 更多...
类型: 剧情 / 惊悚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7-11-17(中国大陆) / 2016-11-17(AFI影展) / 2017-01-13(美国)
片长: 133分钟 / 131分钟(中国大陆)
又名: 爱国者行动(台) / 恐袭波士顿马拉松(港) / 爱国者日 / 爱国者之日
编剧: 彼得·博格 / 马特·库克 / 约书亚·祖特曼 / 保罗·塔马西/ 埃瑞克·约翰逊
主演: 马克·沃尔伯格 / 凯文·贝肯 / 约翰·古德曼 / 米歇尔·莫纳汉 / J·K·西蒙斯 / 更多...
类型: 剧情 / 惊悚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7-11-17(中国大陆) / 2016-11-17(AFI影展) / 2017-01-13(美国)
片长: 133分钟 / 131分钟(中国大陆)
又名: 爱国者行动(台) / 恐袭波士顿马拉松(港) / 爱国者日 / 爱国者之日
一提起主旋律影片,在大陆长大的朋友恐怕第一时间脑海里都会闪现出波澜壮阔的画面以及“高大全”人物字正腔圆的呐喊,从小到大我们看过许许多多这样的主旋律影片,甚至都产生了逆反心理。但以弘扬主流价值观,讴歌人性美好为内核的主旋律电影并不都是这么生硬,也有许多能让人真正感动的,比如这部《爱国者日》。
2013年4月15日,美国波士顿市马拉松比赛重点发生爆炸,包括中国留学生吕令子在内的3人死亡,近两百人受伤。爆炸发生后,凶手塔梅尔兰·察尔纳耶夫和焦哈尔·察尔纳耶夫二人又枪杀一名警察夺取枪支,并且劫持了中国留学生孟丹和他的SUV车,妄图前往纽约继续进行恐怖袭击。在给车加油时,孟丹趁机逃脱并报警,警方根据车上的GPS定位最终击毙了塔梅尔兰,活捉焦哈尔,前后历时5天。
这部电影没有主人公,而是采用群像式的拍摄手法,因此看起来有些像是纪录片。电影将镜头对准了普通警员、一线警探、马拉松参与者和两名恐怖分子,详细的描述了这些互不相关的人物是如何过着自己普通的生活,又是如何被一场爆炸所改变,发生交集。也从侧面向我们展示了,这场恐怖袭击究竟给这些普通人带来了多大的伤痛。
这是一部十分冷静和克制的电影,通过事无巨细的平静讲述,让我们看到了在那两声爆炸响起的前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看到了警察也会崩溃哭泣、看到了被炸断腿的新婚夫妇如何相互扶持、看到了恐怖分子的凶残也看到了波士顿这座城市是如何团结一致。
在这么多年的新闻宣传下,美国人民给我们的感觉似乎是毛病多、不愿意跟政府合作、喜欢过自己的小日子、不团结等,但这部电影却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共同抗击恐怖分子保卫家园的样子。有两个镜头让我印象最深:一个是警方在街头与恐怖分子交战时,一个小哥冒着枪林弹雨扔给子弹快打光的警察一把大锤,说“警官,我这里有武器,干掉他们”;另一个是当FBI对焦哈尔展开包围的时候,他们发现一个大妈已经早就拿枪趴在了屋顶上,当他们劝大妈后退时,大妈说道:“这是我的地盘,我他妈才不会离开呢”。这两段虽然有些搞笑,但却让我动容,因为这就是一个城市团结到一起时最具体的表现,人们也许能力不够,也许火力不足,但他们为了自己的家园,绝不会后退半步。
在本片中,美国人也对自己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自黑”,比如:FBI并没有电视剧里那么神秘的黑科技,可以将监控录像变得那么清晰,他们得到的始终是些模糊的图像;比如恐怖分子兄弟一直都在危险分子名单上,事先却没有对他们进行任何监控;比如对塔梅尔兰的审讯并没有按照美国人一直标榜的“人权自由”来进行等等。但正是这种“自黑”,才能让我们看到破案背后的艰辛,看到一个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在恐怖活动面前团结一致、奋勇向前的。
这部电影太真实了,以至于很多现场的照片和影像资料穿插在期间几乎让人看不出来,也让我们能够切实体会到在这场恐怖活动中每个人的变化。当片中一名警察问由马克.沃尔伯格饰演的警探这种事情能预防吗的时候,他是这么说的:“ 我今天看到的,是善与恶之争,爱与恨之争。恶魔像那样向你进攻,你能用之来反抗的唯一武器就是爱,这是他唯一不敢触碰的东西,就算我们把他追不到底,杀了他,该来的还是会来,是不能提前预防的,我们彼此都有纽带相连,爱是我们走下去的能量,我不认为他们有任何可能会胜利。”
爱,听起来有些荒唐可笑,但确实是抵抗恐怖主义的最好武器,它能让人们坚守在一起,去迎接生命的曙光。就像那个在8岁男孩尸体旁坚守了一天的警官、那个扑向塔梅尔兰的老警察、那个瘸着腿满街奔波的警探、那个对警察说“go get the motherfuckers!”的中国小伙,能让他们如此做的,就是爱。
本片结尾的字幕是:献给那些伤者、那些第一线的警员、医护人员和所有的执法人员,他们在2013年的那个悲剧事件中展现出了应有的勇气、热情和投入。这部电影毫无疑问是部主旋律电影,也是波士顿这座城市的主旋律电影,更是全人类的自由之歌。
悼念逝者。
爱国者日
如果问什么叫一部真诚的电影,爱国者日如是。
真诚直至真实。
本片根据13年波士顿爆炸案真事儿改编。
要问改哪儿了,没亲身经历过的人从头至尾都瞧不出来。
全片的氛围均建立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主角没有自带光环,反派没有秀智商下限,FBI没有一味犯二,政府没有一路伟光正,路人青年(见图)也没有负责作死。
然而人物的真实行为呈现出来的精彩程度,远胜浮夸的艺术渲染。
先看一条线,通过路人青年的角度来侧写爆炸事件:
一个普通的中国青年,爆炸事件发生时就在十几个街区之外,此刻他毫不知情,心里念着的是在中国的父母,自己在美国的事业,以及外卖店里美好的邂逅。
买了好车,不料被爆炸事件的始作俑者盯上,被抢了车,被劫持。
一个普通人,遇见此事会做何反应,会智斗歹徒,化身正义英雄吗?显然不会。会怯懦吞声,任由持枪歹徒作福作威吗?也不甘心。
他选择的,是一个普通人都会的,跑。
如何跑,如何与歹徒周旋,此片的精彩之处,从这里可窥得一二:演员细微的肢体语言,微表情,充分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真实的恐惧;游离又若有所思的眼神,一气呵成的展示了从懵逼到略微镇定的心态;逃脱后慌忙又不失冷静的报警求救,便是一个心思慎密的普通路人对求生本能最好的诠释。
远比张牙舞爪大吼大叫的演绎来的精彩,节奏把控堪称一流。
本片最可贵的,不是主旋律精神的盲目宣扬,也不分门别派,不阐论谁是谁非。
反而是把镜头对准了普通人,警察、受害者、犯罪者,以及这些普通人的家人。
真实的展现他们在面对沉重伤痛下的种种。。。(不剧透,观者自知)
由此可见,何为一部真诚的电影。
如果问什么叫一部真诚的电影,爱国者日如是。
真诚直至真实。
本片根据13年波士顿爆炸案真事儿改编。
要问改哪儿了,没亲身经历过的人从头至尾都瞧不出来。
全片的氛围均建立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主角没有自带光环,反派没有秀智商下限,FBI没有一味犯二,政府没有一路伟光正,路人青年(见图)也没有负责作死。
然而人物的真实行为呈现出来的精彩程度,远胜浮夸的艺术渲染。
先看一条线,通过路人青年的角度来侧写爆炸事件:
一个普通的中国青年,爆炸事件发生时就在十几个街区之外,此刻他毫不知情,心里念着的是在中国的父母,自己在美国的事业,以及外卖店里美好的邂逅。
买了好车,不料被爆炸事件的始作俑者盯上,被抢了车,被劫持。
一个普通人,遇见此事会做何反应,会智斗歹徒,化身正义英雄吗?显然不会。会怯懦吞声,任由持枪歹徒作福作威吗?也不甘心。
他选择的,是一个普通人都会的,跑。
如何跑,如何与歹徒周旋,此片的精彩之处,从这里可窥得一二:演员细微的肢体语言,微表情,充分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真实的恐惧;游离又若有所思的眼神,一气呵成的展示了从懵逼到略微镇定的心态;逃脱后慌忙又不失冷静的报警求救,便是一个心思慎密的普通路人对求生本能最好的诠释。
远比张牙舞爪大吼大叫的演绎来的精彩,节奏把控堪称一流。
本片最可贵的,不是主旋律精神的盲目宣扬,也不分门别派,不阐论谁是谁非。
反而是把镜头对准了普通人,警察、受害者、犯罪者,以及这些普通人的家人。
真实的展现他们在面对沉重伤痛下的种种。。。(不剧透,观者自知)
由此可见,何为一部真诚的电影。
2017年1月15号观影完毕,来豆瓣分享一下影片的详细知识与部分细节。
1. 这是马克沃尔伯格与导演Peter Berg的第三次合作了,前两次分别是Lone Survivor (2013)和 deepwater Horizon (2016)。爱国者日和前两部合作的电影一样,也是基于真实故事改编。
2. 影片题目爱国者日是马萨诸塞州州立节日,是为了纪念发现在1775年4月19日的列星顿战役和康科德战役。爱国者日在每年的星期一,有名的波士顿马拉松就在那天举行。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的嫌疑犯Tamerlane Tsarnaev死于前一天晚上与警察的枪战中,弟弟Dzokhar在2013年4月19日被抓,也是第238个纪念日。
3. 影片在奥斯顿市招募群众演员时导致了排长队的现象,队伍有将近四分之一条布伦特里街那么长。
4. 影片与《Stronger》(2017) 同期拍摄,这是另一部同样讲述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的电影。
5. 这是Kevin Bacon第二次扮演波士顿联邦调查局局长。第一次是在Black Mass(2015) 里。
6. 影片和深海浩劫(2016)一样,在AFI电影节上获得了长时间的起立鼓掌。
7. 麻州大学达特茅斯分校不允许影片在校园里拍摄。
8. 马克沃尔伯格在最开始的时候是拒绝拍摄这部电影的。后来他在读完剧本后改变了主意,因为他觉得自己是最合适这部电影的人选。
9. 马克沃尔伯格出生在波士顿的多切斯特。
10. 可以在影片爆裂鼓手中找到Melissa Benoist和J.K. Simmons的第一次合作,而电影爱国者日是他们的第二次合作。
11. Patriots Day是缅因的一个节日,缅因一直属于马萨诸塞州直到1820年缅因独立成为美国的一个州。每次波士顿红袜队都会在Patriots Day那天进行比赛。
转自IMDB
其实,主旋律电影是很尴尬的存在。
因为基本上,它们不仅剧情是安排好的、结局是已经注定了的。
更关键的是,它们的要表达的主题,总是过于明确的。
于是,主旋律电影很容易陷入要么鸡血、要么鸡汤的困境。
然而主旋律电影,也是可以打动人的。
比如前不久,在北美上映的这部——爱国者日(Patriots Day)。
《爱国者日》这部电影的口碑比较有趣。
烂番茄新鲜度79%,影评人评分只有6.9分,并不算特别亮眼的成绩。
但观众喜爱度,却高达90%。
这个评分该怎么理解呢?
基本上,它意味着:从专业影评人的角度来说,这部电影有明显的缺陷,整体上只是合格的水准,并不算突出。
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影迷来说:管他那么多的,老子(娘)觉得好看啊!
之所以有这样的口碑,首先是因为本片讲了一个很特别的故事。
“爱国者日”是美国的一个节日,最初被定在4月19日,以纪念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战——发生在1775年4月19日的“莱克星顿的枪声”。
从1969年开始,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爱国者日被改在4月的第三个星期一。
著名的波士顿马拉松,就是为了庆祝爱国者日而举办的。
2013年4月15日,第117届波士顿马拉松如期举行。就在一片热闹祥和之际,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
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
两枚炸弹在终点线附近先后引爆,造成3人死亡,183人受伤。其中一名受害者是波士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吕令子。
事件发生后,美国联邦调查局迅速介入,将事件定义为恐怖袭击,并锁定嫌犯为26岁的塔米尔南·沙尼耶夫和19岁的乔卡·沙尼耶夫兄弟。
在追捕的过程中,哥哥被警方枪击后不治身亡,弟弟则在同日被警方抓获。
《爱国者日》这部电影,基本上就是把这个大半个美国都知道的事件还原了一次。
事实上,这也是普通影迷喜欢它的原因。
因为对美国人民来说,波士顿爆炸案,不仅是一个故事,更称得上是一件“私事”。
可以说,只要能让观众再一次感同身受,电影就已经成功了。
《爱国者日》在这个任务上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
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说,首先是相关人物的还原度都非常之高。
爆炸的场景,也高度还原了当天的情况。
当然,这些都是最基础的。本片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叙事结构。
电影的开头,先是表现了爆炸案不同参与者的日常。然后再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带着观众逐渐走进这个事件。
这些不同的参与者包括爆炸案的受害者;不幸被爆炸案嫌犯杀害的麻省理工学院校警。
有波士顿当地和水镇(Watertown,警方与嫌犯交火的地方)的警方;甚至有恐怖分子在逃亡过程中,抢夺车辆的中国车主。
这样做的好处,自然是让观众对这些事件的参与者产生共情。
当我们随着他们的视角经历这个事件,事件离我们就不再遥远。
当我们看着Patrick Downes和Jessica Kensky夫妇,作为无辜的马拉松观众,却被恐怖分子炸到重伤,不得不双双截肢,我们会不自觉的为他们心碎,忍不住对恐怖分子的暴行感到愤怒。
当我们看着水镇的警长跟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交火,我们会不由得为他捏一把汗。
当我们看到被劫持的中国同胞,鼓起勇气从恐怖分子的车上逃出来,冲到附近的便利店中打电话报警,并操着一口带着浓重中国口音的英语跟警察说:“去抓住这些狗娘养的!”(Go catch these motherfuckers!)时,我们在忍不住放声大笑之余,竟然还油然升起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也正是对这每一个参与者的感同身受,能让我们这些没有亲身经历这个恐怖事件的观众,能对它有切身的感受。
当我们把一个“故事”变成与自己有关的“私事”,就很难不被打动。
而在电影的最后,开始放出事件参与者原型的相片和访谈片段时,观众也更能被震撼到。
反正在看到Patrick Downes本人,带着左腿的假肢跑完2016年的波士顿马拉松,在终点线和妻子拥抱痛哭的片段时,我忍不住泪崩了。
本片在美国电影协会(AFI)电影节上放映后,得到了观众们长时间的起立鼓掌。
而我在看完电影后,也觉得自己能感受到电影对整个美国社会精神的凝聚。
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
----------分割线---------
当然,影评人的评分不高,也意味着这部电影是存在不少遗憾的。
比如,电影前段由于叙事线程太多,铺垫略显平淡之余,也不免让人感到拖沓。
对爆炸的三个遇难者,电影中完全没有表现,只在最后放出了他们的相片以表示致敬。这不禁让人觉得整部电影缺了点什么。
在抓捕嫌犯时,曾对波士顿全城戒严。这本是普通民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个环节,电影却几个镜头就带过了。
最奇异的地方在于,整个事件中,那么多的参与者、那么多的故事,电影却偏偏选择安排了一个虚构的角色来串起整个故事。
马克·沃尔伯格饰演的警察汤米,像一个超级英雄一样出现在了电影的每一个时刻。
爆炸时他在现场、整理监控录像时他提供线索、孟盾报警后是他第一个赶到、甚至连抓获嫌犯时他也在特警队中……
诚然,他的存在让整个故事更流畅完整。
但由于实在经不起推敲,难免让人有“你在逗我吗”的出戏感。
在电影的后段,还有一段沃尔伯格对爆炸案总结性的演讲。什么正义会战胜邪恶啦、爱让所有人站在一起啦……这种陈词滥调,又不免让整部电影的气质陷入了鸡汤。
总的来说,感觉电影远没有做到最好,让人感觉有点可惜。
纵然有这些问题,纵然以离我们不远的重大事件作为主题故事显得有些讨巧,但我还是觉得,《爱国者日》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因为不管如何,它还是打动了我。
波士顿爆炸案,让全波士顿、全美国、乃至全世界善良的人们都站在了一起,反对恐怖主义。
而这部电影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把这种精神再一次传达出来、传达给更多的人。
至少在我看来,它做到了。
基于此,我必须要说:《爱国者日》这个片名,实至名归。
因为基本上,它们不仅剧情是安排好的、结局是已经注定了的。
更关键的是,它们的要表达的主题,总是过于明确的。
于是,主旋律电影很容易陷入要么鸡血、要么鸡汤的困境。
然而主旋律电影,也是可以打动人的。
比如前不久,在北美上映的这部——爱国者日(Patriots Day)。
《爱国者日》这部电影的口碑比较有趣。
烂番茄新鲜度79%,影评人评分只有6.9分,并不算特别亮眼的成绩。
但观众喜爱度,却高达90%。
这个评分该怎么理解呢?
基本上,它意味着:从专业影评人的角度来说,这部电影有明显的缺陷,整体上只是合格的水准,并不算突出。
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影迷来说:管他那么多的,老子(娘)觉得好看啊!
之所以有这样的口碑,首先是因为本片讲了一个很特别的故事。
“爱国者日”是美国的一个节日,最初被定在4月19日,以纪念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战——发生在1775年4月19日的“莱克星顿的枪声”。
从1969年开始,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爱国者日被改在4月的第三个星期一。
著名的波士顿马拉松,就是为了庆祝爱国者日而举办的。
2013年4月15日,第117届波士顿马拉松如期举行。就在一片热闹祥和之际,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
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
两枚炸弹在终点线附近先后引爆,造成3人死亡,183人受伤。其中一名受害者是波士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吕令子。
事件发生后,美国联邦调查局迅速介入,将事件定义为恐怖袭击,并锁定嫌犯为26岁的塔米尔南·沙尼耶夫和19岁的乔卡·沙尼耶夫兄弟。
在追捕的过程中,哥哥被警方枪击后不治身亡,弟弟则在同日被警方抓获。
《爱国者日》这部电影,基本上就是把这个大半个美国都知道的事件还原了一次。
事实上,这也是普通影迷喜欢它的原因。
因为对美国人民来说,波士顿爆炸案,不仅是一个故事,更称得上是一件“私事”。
可以说,只要能让观众再一次感同身受,电影就已经成功了。
《爱国者日》在这个任务上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
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说,首先是相关人物的还原度都非常之高。
爆炸的场景,也高度还原了当天的情况。
当然,这些都是最基础的。本片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叙事结构。
电影的开头,先是表现了爆炸案不同参与者的日常。然后再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带着观众逐渐走进这个事件。
这些不同的参与者包括爆炸案的受害者;不幸被爆炸案嫌犯杀害的麻省理工学院校警。
有波士顿当地和水镇(Watertown,警方与嫌犯交火的地方)的警方;甚至有恐怖分子在逃亡过程中,抢夺车辆的中国车主。
这样做的好处,自然是让观众对这些事件的参与者产生共情。
当我们随着他们的视角经历这个事件,事件离我们就不再遥远。
当我们看着Patrick Downes和Jessica Kensky夫妇,作为无辜的马拉松观众,却被恐怖分子炸到重伤,不得不双双截肢,我们会不自觉的为他们心碎,忍不住对恐怖分子的暴行感到愤怒。
当我们看着水镇的警长跟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交火,我们会不由得为他捏一把汗。
当我们看到被劫持的中国同胞,鼓起勇气从恐怖分子的车上逃出来,冲到附近的便利店中打电话报警,并操着一口带着浓重中国口音的英语跟警察说:“去抓住这些狗娘养的!”(Go catch these motherfuckers!)时,我们在忍不住放声大笑之余,竟然还油然升起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也正是对这每一个参与者的感同身受,能让我们这些没有亲身经历这个恐怖事件的观众,能对它有切身的感受。
当我们把一个“故事”变成与自己有关的“私事”,就很难不被打动。
而在电影的最后,开始放出事件参与者原型的相片和访谈片段时,观众也更能被震撼到。
反正在看到Patrick Downes本人,带着左腿的假肢跑完2016年的波士顿马拉松,在终点线和妻子拥抱痛哭的片段时,我忍不住泪崩了。
本片在美国电影协会(AFI)电影节上放映后,得到了观众们长时间的起立鼓掌。
而我在看完电影后,也觉得自己能感受到电影对整个美国社会精神的凝聚。
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
----------分割线---------
当然,影评人的评分不高,也意味着这部电影是存在不少遗憾的。
比如,电影前段由于叙事线程太多,铺垫略显平淡之余,也不免让人感到拖沓。
对爆炸的三个遇难者,电影中完全没有表现,只在最后放出了他们的相片以表示致敬。这不禁让人觉得整部电影缺了点什么。
在抓捕嫌犯时,曾对波士顿全城戒严。这本是普通民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个环节,电影却几个镜头就带过了。
最奇异的地方在于,整个事件中,那么多的参与者、那么多的故事,电影却偏偏选择安排了一个虚构的角色来串起整个故事。
马克·沃尔伯格饰演的警察汤米,像一个超级英雄一样出现在了电影的每一个时刻。
爆炸时他在现场、整理监控录像时他提供线索、孟盾报警后是他第一个赶到、甚至连抓获嫌犯时他也在特警队中……
诚然,他的存在让整个故事更流畅完整。
但由于实在经不起推敲,难免让人有“你在逗我吗”的出戏感。
在电影的后段,还有一段沃尔伯格对爆炸案总结性的演讲。什么正义会战胜邪恶啦、爱让所有人站在一起啦……这种陈词滥调,又不免让整部电影的气质陷入了鸡汤。
总的来说,感觉电影远没有做到最好,让人感觉有点可惜。
纵然有这些问题,纵然以离我们不远的重大事件作为主题故事显得有些讨巧,但我还是觉得,《爱国者日》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因为不管如何,它还是打动了我。
波士顿爆炸案,让全波士顿、全美国、乃至全世界善良的人们都站在了一起,反对恐怖主义。
而这部电影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把这种精神再一次传达出来、传达给更多的人。
至少在我看来,它做到了。
基于此,我必须要说:《爱国者日》这个片名,实至名归。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