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昨是今非的時代產物---《省港旗兵4:地下通道》

評分:7/10

筆者依稀記得,1985年出生的我在4歲的那年,看著電視上轉播著共產黨強勢武力血腥鎮壓著手無寸鐵的學生;筆者我依稀記得當年仍在中華電視公司的每日一字的主持人李艷秋主播,一度在電視上的播報台泣不成聲的怒吼:「我們要反攻大陸,解救大陸同胞於水深火熱中!」



相較於已經是大陸『勉強』願意去面對的歷史錯誤的文化大革命(筆者在小學六年級常前往自己台商父親在大陸擔任副總經理的工廠,當時的大陸廠長坦言其實很多他那個年紀曾經參與文革的人都很痛恨毛澤東),在身分上並非中國共產黨權力核心身分的學運參與者,自然命運是一如在台灣你沒有國民黨黨證就是等著犯法後也不能少少錢就交保或是在法律的處罰上是『重重拿起,輕輕放下』的狀況…所以在1989年6月4日那一天,自然就是近代史上最為絕對的極權國家的惡行代表。



而當年在六四發生之後,筆者最為訝異的是(現在回頭想),居然沒有多少香港影視創作者有那樣的勇氣去拍攝影射六四為主題的作品(如果從後來對於奇案片的跟風熱潮來看待港影產業文化的前提)。而筆者也在這個不知道老共什麼時候會腦袋壞掉打來台灣的前提之下度過了台灣第一個總統直選…



之後當筆者再次開始對於六四有了基本接觸興趣的時候,已經是筆者出社會之前還在當兵的時期。當時筆者因緣際會之下得知有一本描述香港電影新浪潮時期的影評合輯叫做《香港電影新浪潮》,除了內容是簡體字,大部分內容均為香港影評人於報紙投稿影評的總整理,主題也以新浪潮時期的幾位知名創作者的作品為評論對象。當時筆者是基於對於徐老怪的《第一類型危險》有著身為影迷的好奇而買了這本書,也同時因為這本書看到了麥當雄導演的《省港旗兵》系列的影評,但是相當奇怪的是,不論是影評稿還是導演作品年表的資料,筆者均未在本書上面看到(名義上)第四集的《地下通道》的資料…



就在書買到沒多久,筆者一度以為已經絕版多時的《省港旗兵》寰亞台版DVD又重新以每片99元台幣的姿態重出江湖(其實是因為港版要重新發行樂貿版DVD的庫存出清),在筆者我四處奔走之下,總算是把這個奇案電影的經典系列收集完全,姑且不論除第一集與本片之外的兩部續集片在水準上的每況愈下,仍舊是無損於這個系列本身在政治隱喻上面的企圖心。



忽略首集是建立在恐共的的社會氛圍之下的產物,後續兩部續集過於的向娛樂色彩靠攏,(名義上)第四集的本片則毫無疑問的是在政治色彩最為濃厚,且對於中共不論是當時的現實狀況重演;還是基於恐共心理下而誇飾妖魔化並過度放大了中共的負面印象…都無損於(名義上)第四集之於創作者本身在當年港影產業的企圖心。



事實上,其實撇開《地下通道》身為六四時期的政治隱喻企圖,更多成分其實是誇飾了當年香港民運人士聯合黑白兩道救援學運人士的『黃雀行動』(居然比《Argo》更早演出『真實事件改編』的救援行動!?)。然而,雖然片中對於麥氏兄弟在經營幾段政治角力隱喻的劇情場面是誠意十足,但是因為故事本身仍就是以大圈仔-旗兵的基於委託需要而不得不展開槍戰為主要的暴力賣點,也因此致使作品本身在劇情與娛樂上面並沒有做好平衡。不過影片中黄仲渠飾演影射袁木的角色袁樹(或稱袁左)倒是包辦不少為了緝捕獵殺學運人士而殘酷逼供的劇情,而這些橋段也成了本片對於中國共產黨漠視人權最直接的控訴(至於貪污舞弊的橋段,反而還沒有周星馳在《國產凌凌漆》來的尖銳)。



然而曾經那樣尖銳又粗糙的麥當雄,似乎也在多年後忘記了自己對於共產黨的不安,並且於2000年之後跑去大陸擔任山東政協委員…這是一種對於生活的妥協嗎?



至於《地下通道》這部片?不過就是部跟風時事熱潮的火爆奇情娛樂片,只是它的反派正好是當年多數『號稱』自由民主的其他華人地區所反感的中國共產黨罷了,然後剛好導演以『寫實』的名義過度誇飾了這些人的負面形象(但絕對沒有妖魔化)…如此而已…



然後最後…多年後的現在…如果有機會拿這部片去找麥當雄導演『聊聊』他的創作動機,筆者我…會害他還有我自己被中共送去西伯利亞勞改到『失蹤三年都沒人發現』嗎?

現在…感覺好像有人拿著小紅星的黑星手槍抵著筆者的頭…



1989年5月,一群满腔热情的中国青年,在天安门广场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民主运动,民主运动领袖王小慧等三人,逃入广州外国领事馆内,等待前往香港,身在香港的民运领袖欧阳卓待,计无所出,惟有聘请一群亡命之徒省港旗兵担任营救工作。希望他们帮助数名藏匿在广州的民运领袖逃往香港。中国方面派出特务四处拦截,同时对港府施加压力,皇家香港警察也加入追捕行列。
王小慧三人暂住旗兵家中,大兵受到王小慧的感召,渐生情愫。 共方特务头子袁天佐与港警,分别进袭,但旗兵及王等及时脱逃至另一据点,旗兵们发生分裂。 欧阳安排王小慧等坐货船逃亡,秘密泄露,袁占领货船,守株待兔,大兵闻警去救,其他旗兵也赶到,一场激战,尽奸袁党,旗兵也只遗下大兵及火两人。
大兵与王小慧依依惜别,货船即行启程,但大兵与火被港警伏击,大兵伏尸血泊中,王小慧送他的表却仍在运行不息。

☆影片幕后☆
一般来说、电影的续集不能赶超第一集的水准。怎料这部《省港旗兵4:地下通道》,依旧精彩绝伦,让人澎湃不已。这部拍摄于1990年的《地下通道》,正距离“六*四”事件不远,结果本片就大胆的以本次事件为原型,融合了犯罪、政治、枪战、动作等多种元素。邓小平、赵紫阳、越战、解放军、中央政治局、保密局、港督、中英关系,六四,太多敏感字眼毫无掩饰的出现在本片中,娱乐性十足。尤其越战退伍军人对一港人说的那句话“你们这些常年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的人根本不了解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恐怖”,太臭屁了,当然,这种赤裸裸的对白比比皆是。论故事情节、麦当雄、萧若元、陈欣健操刀,无可挑剔。从头至尾,绝无冷场,故事性强。论动作设计,除了第三部比较弱外,其他三部由于是洪家班参与,动作场面保持洪家班一贯刚猛迅捷的风格,融合到麦氏电影中显的更有看头。到最后,大圈仔全军覆没作为结局的死的是那么的壮烈,让人悄然泪下,可是导演却在这个时候,片尾响起了《血染的风采》,有谁个热血男儿能不流下眼泪?
经典镜头1﹕天安门流血事件﹑数百万人游行示威﹑深夜骚乱等真实的新闻片段 在影片开场时不断插入﹐对于当时只能看cctv报道的人来说完全是全新的感受。
经典镜头2﹕香港五名省港旗兵通缉犯打劫不成,为钱受聘于「支持会」欧阳卓北上营救 民运领袖出险,而大陆的「保卫局」特工倾巢追杀至港,竟与香港警方瞎打一场,死伤无数,导致中英两方高层互相对骂战:
   「你们把香港变成反革命基地!」
   「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屠夫,法西斯!」
   「伪君子,帝国主义者!」
   「barbarrians, fu-ck!」
   「fu-ck you, english!」
  评点﹕导演及主创人员似乎对中共及解放军极度不满﹐片中到处可见大杀解放军泄愤的镜头﹐港英当局及香港警察也是讽刺的对象﹐结果一群喊着「趁火爱国,打劫无罪」的黑帮匪徒倒成了从容赴义壮烈牺牲的英雄。
本片在制作方面也极为粗糙,演员表演夸张甚至搞笑,由于不了解大陆国情,细节上穿帮镜头比比皆是,建议观众不妨将其作为一部黑色喜剧电影欣赏。

演员表:

 

 

 

昨天晚上我把这部片子看了,就是《省港旗兵4地下通道》(Long Arm Of The Law Part 4 Underground Express)

  麦当雄作为香港新浪潮中的一员。这是我看到那本《香港电影新浪潮》上面看到的。但是那本书上介绍省港旗兵,只介绍了三部,而忽略了他最重要的一部。我想,任何事情和政治挂勾都会被扭曲了。
      
      四部省港旗兵,我都看过,第一部有点久远,提不起过多的兴趣,而且全是新演员演出,不过拍了了当时的大陆和香港之间的关系和矛盾。第二部,兵分两路,相对来说比较不错,有徐锦江出演了,节奏和剧情都很好,放到现在,还是能满足观众的。第三部是最差的一部。可能是因为刘德华的出演,所以,片中的刘德华是怎么打也打不死,最后以喜剧结尾。而其它第一部和第四部省港旗兵都是以大圈仔全军覆没作为结局的。第一部是最惨烈的,死的时候,一点抵抗都不有,让人不禁区动容。而第四部,死的是那么的壮烈,让人悄然泪下,可是导演却在这个时候,响起了《血染的风采》,有谁个热血男儿能不流下眼泪?
      
      麦当雄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牛B透了。那部《黑金》,惊心动魄,让我们对政治的丑陋有了更加真实和清晰的了解。不能不佩服麦当雄的勇气。但是真正要佩服他的勇气的,该是这部《地下通道》。
      
      影片开始,先以播放电视新闻的方式,交待了影片故事的起因。虽说是明显的偏重同情学生这一方,而影片也是极度的丑化了党卫军的行径,甚至那个袁同志刻画的禽兽不如。不过,有的时候,真的是禽兽不如。
      
      徐锦江在里面表演的很出色,至少这部片子,他让我感动。
      大使馆,他举起手,来了个敬礼。或许他早已遗忘他曾是中国的特种兵,当他看到这么多的人去支持学生们,他不禁肃然起敬。
      片中有很多煸情的地方,这些地方足以让人动情。也让我流下了眼泪。
      
      这部片子因为内容涉及太多,不好多说。只是希望朋友们能看一看,也是不错的,毕竟作为电影来说,这部电影还是很不错的。  



《省港旗兵4:地下通道》(英文:Underground Express)是1990年上演的一部香港电影,也是《省港旗兵》系列最后一套作品。电影以1989年六四事件及其后的黄雀行动作为背景,讲述一群来自中国的省港旗兵协助民运人士经香港逃离中国

剧情简介

影片开头播放了部分有关八九民运的真实片段,六四事件发生后,北京当局开始抓紧搜捕民运分子。
支持中国民运团体“声援会”主席欧阳卓校长于六四事件翌日提出再次发起百万人大游行,抗议血腥镇压,另一方面,欧阳卓也物色一些被皇家香港警察通缉的省港旗兵,策划到中国境内营救被通缉的民运人士。这些旗兵原打算在大游行期间抢劫湾仔一所珠宝行,完事后混入游行人群中,后来欧阳卓把游行取消,旗兵们失去了抢珠宝行的机会,便接受欧阳卓的出价,协助营救民运人士。
旗兵首领王兵等六人乘坐一辆奔驰轿车抵达广州,在白天鹅宾馆与商人万先生密会,万先生告知王兵等人王小慧等民运人士正躲藏在外国领事馆,并已买通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协助他们逃亡。王兵乔装成邮政人员,化名李文,驾驶厢型邮车进入领事馆,把北高联的3名女学生领袖王小慧、陈英和洪韵英接走,为了引开从后跟踪的国安人员,阿火负责驾驶另一辆邮车作诱誀,使载有民运人士的邮车得以顺利驶入准备好的货柜车内。随后阿火被国安人员截查问话,不慎露出马脚,随即被国安人员带走虐打,幸得一向跟着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工作,同情民运人士的广东省公安局副局署任局长黄临暗中帮助,阿火得以脱险。
因广州的公安部门抓捕民运分子不力,心狠手辣的政治保卫局特务头子袁樹(影射时任国务院发言人袁木)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姚依林的指示从北京南下广州坐镇指挥搜捕民运分子。袁樹早就怀疑黄临包庇民运分子,后又接到黄临司机的举报,获悉黄临在五月底跟六月初就不断地和民运分子秘密接触,以及于6月3日晚,特地跑到白天鹅宾馆,化名李臣,打国际电话去香港,与欧阳卓联系,又把阿火放走等情况后,遂将其逮捕并严刑拷问。在威逼黄临供出民运分子的下落后,袁樹又以根据中央“快捕、快审、快决”指示的名义残忍将其枪杀。万先生事先买通了海关的洪队长,但是因为营救阿火,使得王兵等人抵达海关的时间因故推迟,此时洪队长将要下班,轮到有“黑包公”之称的孔队长当班。孔队长仔细查看货柜车并发现车内夹板中有身份不明的人藏匿后,以要向领导汇报为要胁,借机对万先生进行讹诈,迫使万先生拿出身上所有财物将其收买。但后来袁樹打电话给孔队长,严令其封关,不能让民运分子逃脱,旗兵随即与驻守海关的解放军、武警部队展开激战,最终突破海关的封锁,但万先生在枪战中不幸中弹身亡。
旗兵携民运人士逃往香港时途经一河边渔村,袁樹率领一伙军特紧追至此,双方展开激战,其中一名叫“阿肥”的旗兵不幸战死,后来旗兵找来一艘快艇,将3名民运人士成功接载到香港。
民运人士安全抵港后,欧阳卓便立即替他们安排船期,但遇上意外延误。部分旗兵因担心夜长梦多,把欧阳卓掳到王兵一安全屋中。同时,政治保卫局决定派袁樹带领一伙武装特务赴港负责继续追杀民运分子,同时中央领导人(影片中并未露面,讲话带四川口音,影射支持武力镇压学潮的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国家主席杨尚昆和国务院总理李鹏等四川籍中共领导人)将代号为京九号的秘密电报发给中共安插在香港的特务陈兴,指示其必须全力协助。而香港警方也接获情报,得悉旗兵的藏身点,使旗兵同时遇上香港警方和袁樹与陈兴一伙武装中共特务的追击。在袁樹与陈兴要向王兵的安全屋发动进攻前,王兵等人沿屋中的秘密地道逃走,香港警方误将安全屋中的特务当成是大圈帮,双方展开激战,激烈交火造成多人死伤,特务团伙最终因寡不敌众而向香港警方投降。随后警务处代表与袁樹、陈兴以及新华社香港分社李副社长3人就此事进行谈判。双方起先在谈判中针锋相对,丝毫不肯退让,但随后香港警方接获香港高层下达的指示,为了确保香港的安定繁荣,不使中英关系紧张而达成一致,决定掩饰此事。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将此事对外声称是旗兵自相残杀,被警方围剿才爆发血战以此向外界交代。
欧阳卓为民运人士安排了游艇和货轮,协助王小慧等逃到美国,当欧阳卓送旗兵和民运人士登上游艇离开后,这时欧阳卓助手四眼七的女友突然出现,揭发四眼七背叛声援会暗中向香港警方告密,香港警方其后亦与袁樹勾结默许其派解放军及特务占领货轮,在公海范围枪杀民运人士。当旗兵把王小慧等送上货轮离开后,旗兵中的狗哥告知王兵等人货轮已被共军特务占领,王兵唯有冒险折返与军特拼死一战。最终经过激战,大圈帮将船上的军特全数歼灭,但一众大圈帮大石、细石、狗哥也相继战死,其中狗哥临终前要求把分给他的酬金捐予民运。最后王兵把欧阳卓给予的67万款项全数捐献予民运,王小慧也把一只怀表交给王兵,托其将之修理好后寄往美国。
四眼七继续向香港警方告密,香港警方收到货轮上一众军特被旗兵全歼的消息后,为了不让中共找到线索,决定将生还的旗兵连同告密的四眼七一并于码头枪杀。
颇具讽刺意义的是,电影以《血染的风采》作为片尾曲(国语版片尾曲为曲佑良演唱的歌曲《没有人叫我别走》)。该曲是一首纪念中越战争军歌。原唱者徐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战斗英雄。越战期间,他所在班全体战士壮烈牺牲,他孤军作战、出生入死,最后大腿中弹重伤被逼截肢。该曲既切合了省港旗兵曾为中国军人的背后身份,又点出了被双方政府同时出卖,夹缝中生存的生无奈。在片尾处,王兵被乱枪打死倒下时,片尾曲响起,“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或许,这也是王兵想对小慧所说的最终遗言。

演员

  • 徐锦江 饰 王兵(中越战争退伍军人,旗兵(大圈帮)首领)
  • 陈 敬 饰 狗哥(中越战争退伍军人,旗兵)
  • 程小龙 饰 阿火(中越战争退伍军人,特种兵,大圈帮)
  • 陈荣宗 饰 大石(中越战争退伍军人,旗兵)
  • 陈治良 饰 细石(中越战争退伍军人,旗兵)
  • 吴雪雯 饰 王小慧(民运人士)
  • 黎鹤鸣 饰 欧阳卓(声援会主席)
  • 黄金堂(黄仲渠) 饰 袁樹(中国公安部政治保卫局特派员)
  • 简锡明 饰 万先生(商人)
  • 王清河 饰 李副社长(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真实身份为港澳地区党委书记)
  • Larry Stradmoor 饰 David Wong(皇家香港警察有组织及严重罪案调查科总警司)
  • 卢敬华 饰 四眼七(声援会人员)

其他

片中的组织“声援会”及角色欧阳卓,分别影射了支联会及其主席司徒华。而角色“袁樹”(国语配音版为“袁樹”,估计为粤语和普通话之间的翻译问题)则影射了当时的中国国务院发言人袁木。在电影中被提及的真实人物则有邓小平赵紫阳杨尚昆李鹏姚依林吾尔开希(通缉海报)。
在现实中,香港也曾出现过类似的秘密营救行动,后来被称为“黄雀行动”,其情节亦远比本片复杂。

中方反应

根据英国政府解密档案,陈佐洱曾于1990年率领代表团访港,投诉香港政府当局为何准许以黄雀行动为题材的电影播出[1]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

《3D 肉蒲团之极乐宝鉴》人生是一场大春宫

    更新描述或海报 查看原图 导演 : 孙立基 编剧 : 萧若元 / 萧定一 / 胡耀辉 主演 : 叶山豪 / 蓝心妍 / 松野井雅 / 周防雪子 / 雷凯欣 / 更多... 类型: 情色 官方网站: 3dsexzen.com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2011-04-14(中国香港) 片长: 129分钟            又是一部《肉蒲团》主题的情色电影。与众不同的是,《3D 肉蒲团之极乐宝鉴》的宣传语则是“全球首次3D情欲电影”。于是且不说这部电影是好是坏,它在电影史上的意义都是空前的。时代变了,这再也不是十几年前躲在小电影院偷偷摸摸看成人电影的年代了,人们终于堂而皇之地将情色电影搬上大荧幕,这是人性解放的时代。很多观众抱着猎奇的心理,不远千里地来一睹其风采,盛况空前。        《3D肉蒲团之极乐宝鉴》由中国3D及一元制作室有限公司出品,投资逾港币二千五百万, 萧若元、萧定一监制,孙立基导演,叶山豪、蓝燕、原纱央莉、周防雪子、雷凯欣、及何华超领衔主演,于4月14日香港上映,全球其他国家均有同时上映。该片阵容豪华,声势浩大,帅哥美女如云,共同演绎了一场荒诞奇淫的情色大戏。         《肉蒲团》的故事梗概很多人都比较熟,我就不多加赘述了。《3D肉蒲团》则是在原著《肉蒲团》的基础上加以改编而成,并没有换汤不换药的照搬原著。3D版一出场就是宁王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观音雕塑,峨眉山上高僧布袋和尚和未央生怒斥宁王时,竟被路过的宁王听到,为后面埋下了伏笔。未央生陪好友林公子去铁家提亲,未央生和铁员外的女儿铁玉香一见钟情,林公子大怒,于是投靠宁王。未央生和铁玉香日日缠绵,然而床技不佳,无法达到极乐。追求极乐的未央...

《少女潘金莲》:武松,你就使劲往下插吧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李翰祥 编剧 : 何永霖 主演 : 单立文 / 黄美贞 / 金仁淑 类型: 爱情 / 情色 / 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1994-06-24(中国香港) 片长: 98分钟 又名: The Amorous Lotus Pan / The Amorous Pain IMDb链接: tt0111154 当影片最后一个场景,武松举起刀,正在为杀不杀潘金莲做最后的心理斗争的时候,豪放的潘金莲大喊“武松,你就使劲往下插吧!”,随后武松一刀结果了小潘的性命,但他确是十分的舍不得,表情痛苦的几近扭曲,他既忘不了他大哥武松的血海深仇,更忘不了和潘金莲那销魂的一夜。 李翰祥貌似对《金瓶梅》情有独钟,描写这部小说内容的风月片不止一部,早期的有《潘金莲》,中期的有《金瓶双艳》,到了晚期更是连续拍摄了《金瓶风月》和《少女潘金莲》,而这部《少女潘金莲》也基本上是他的息影之作了。本片在故事情节上借用了《金瓶梅》的相关人物和内容,但李大师并没有刻意去编写,甚至可以说没有情节,基本可以忽略。但在李翰祥的拿手好戏——床戏上,可谓是水准相当之高,从布景,到灯光,到配乐,再到演员的表演,都拿捏得十分到位,给人以相当强的艺术感觉,尤其是配乐,古筝、琵琶以及其他中国民乐乐器快慢节奏的变化,轻缓与欢快之间的变幻,配合着戏份的进行,可谓是天衣无缝。即使单独将影片配乐拿出来,也绝对让你觉得悦耳动听。 片中潘金莲和多个男人都有床戏,但最为精彩的当属和武松那场。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雨夜,小潘用药迷倒武都头,趁其熟睡之际,潜入武松房间迷奸之。屋中暖黄色背景光,时而还夹杂着闪电的紫白色亮光,将小潘的身体展示的十分美丽。整段戏份几乎都隔着一层薄纱拍摄,若隐若现的感觉更具唯美效果,再加上刚才所说的精彩配乐,可谓是风月片中的床戏典范。 影片最终的结局还是以武松杀死王婆及小潘这个惯常路线结束,也许让武松和小潘一同生活下去也许更能让人遐想,但这样做可能还是太无法让人接受,打虎英雄怎么能拜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