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这个局的主导者肯定就是徐宾了,但是却是一个局中局,他的背后至少有三股势力,一是何执政&何孚,二是永王;三是安西某藩镇势力,也就是金币的提供者。
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局,谋划者:徐宾&何执政&何孚;目的:刺杀右相,匡扶社稷,铲除奸相,为太子铲除障碍,何孚报杀父之仇。
这里有个疑点就是,何执政到底知不知道何孚他们意图刺杀右相,他们又是何时开始计划刺杀右相的?
我个人倾向于,何执政是知道刺杀右相之事的,甚至而言,他就是背后主谋。
有几个疑点和线索:
- 左相对郭将军说,何执政曾经对他说过要他做好准备担起左右两相的职位,这无异于直接指控了;
- 花萼楼中,何执政说现在是太平盛世,但是要没有右相才是,接着便持刀刺杀右相,右相要是没有软甲早就嗝屁了。说明何执政已经魔怔了,认为只要杀了右相,就能救天下,回复太平盛世;
- 第47集中,诗人问何执政如何认识徐宾的,何执政说,是因为徐宾十几年来一直给他拜谒诗文,但是不熟。可能么?徐宾可是给太子制定新税法的重要人员,太子党开的几次小会一直提到新税法,甚至而言新税法是他们扶持太子上位最大的依据。徐宾肯定是太子党举足轻重的一员,可能太子一登基他就拜相了。何执政作为太子党的领军人物,怎么可能不知道徐宾的才能,他根据徐宾的大案牍术创建靖安司,就可见徐宾在太子党这边的地位以及重要性。
徐宾一知道皇帝准备杀太子,就立马就和何执政通气,寻求方法。但是徐宾没想到的是,何执政是真的老了,又有疯病,偏激的以为皇帝要杀太子是因为奸相挑拨,只要杀了右相,就万事大吉了。何执政命令徐宾和何孚准备刺杀右相事宜,徐宾虽然表面答应,内心里却暗叫不好,这也为他后来背叛太子一党埋下了伏笔。
第二局,谋划者:徐宾&永王;目的:刺杀右相,嫁祸太子,永王上位,徐宾拜相。
何执政老了,徐宾可没有老。刺杀右相虽然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利高者疑,右相被刺杀,圣人第一时间拿太子是问,徐宾这时候应该清楚的意识到,太子党已经岌岌可危了。于是他趁着执行何执政的计划时,接触永王,永王以前也是跟随太子的,永王曾亲口说自己是太子养大的,所以徐宾作为太子最重要的幕僚之一的肯定是认识永王的。
徐宾和永王说了何执政准备刺杀右相的计划,并且分析了一波。只要何孚刺杀右相成功,那么太子肯定会被怀疑,这个计划中真正的利高者其实是有资格和太子一起出现在花萼楼中,圣人的另一个儿子—永王。
永王听了以后欣喜若狂,找来封大伦,让他配合徐宾,务必让刺杀右相,嫁祸太子的计划成功。
永王后来在花萼楼中这么积极的攀咬太子也就不难解释了,因为虽然刺杀右相不成功,但搞死太子,永王也是最容易上位的人之一。
而,这里就有一点指向第三局的原因,那就是永王也出现在花萼楼上,如果他知道龙波他们要炸花萼楼,他断然不会出现在花萼楼送死。所以对于龙波他们要炸花萼楼,他是不知情的,而徐斌是知情的。
为什么说永王有份呢,剧中给出了以下证据和疑点:
其一,是花萼楼中他疯狂构陷和嫁祸太子,以及圣人被绑架后,熊火帮带头射杀皇帝并且高喊奉太子之命。
其二:也就是疑点最大的一点,在47集中,永王杀了喊着参见吾皇的封大伦,为什么要杀他?醉酒后敢喊参见吾皇,拜自己为右相,说明早就有反意并且付之行动了,而永王杀他,说明封大伦知道的太多了。
其三:大使馆一般都是建在别的地方,为什么偏偏选了老闻家那边的街道建大使馆,其中为建大使馆出了大力的永王在里面又扮演了什么角色?(47集中何执政说过一般使馆是不会建到那里去)
所以我觉得这两局的时间线是这样的:
徐宾查到皇帝要废太子—>找何执政商议—>何执政计划刺杀右相
徐宾找到永王谋划—>徐宾通过大案牍术,推算出第八团是计划执行最合适人选—>永王配合徐宾,从右相那接过使馆建造事宜
永王动用能量,特意将使馆选址在老闻家那边—>永王以右相之名,命封大伦派熊火帮清理商户,顺带虐杀老闻
而徐宾在熊火帮杀老闻之前,布局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把刘宗器送到张小敬之前,说出实情,激起张小敬对朝廷的恨,也就是第八团对朝廷的恨;
第二件事,就是借着结交张小敬,开始布局后面的事。
接着就等老闻出事,张小敬杀人关死牢,他想办法保住张小敬,顺带联系龙波,以老闻和张小敬的遭遇,激起龙波反朝廷,到长安救张小敬,刺杀右相,炸花萼楼。
(这里有一点要说明,为什么保住张小敬?
第一,是让龙波来长安救人,毕竟龙波曾经亲口承认,做这些都是为了救张小敬,要救张小敬,龙波就必须按照徐宾的计划走;
第二,张小敬在后面的布局中是有用的,徐宾忽悠李必,启用张小敬,一个死囚,这就能让右相抓住太子一党的把柄;而且张小敬还是一个因为右相间接原因导致坐牢的主,和右相本来就有仇,这样太子党和右相肯定掐得你死我活,无暇顾及龙波他们的行动。
至于很多人提到的,如果陆三掐死徐宾,不就什么都没有了吗?
陆三掐徐宾本来就有很多疑点了,甚至都有点可笑,因为徐宾在说谎,李必如果有时间的话,肯定能推断出徐宾在说谎,只不过事情太多,无暇顾及。
- 徐宾应该是让陆三直接走人,并没有起冲突,也不存在掐脖子的事情;
- 如果真的是掐脖子了,陆三还把关键性证据留在徐宾手上,还特意告诉徐宾还有300桶伏火雷,雷锋么?
- 徐宾之所以告诉李必还有300桶伏火雷,是为了继续把水搅浑,如果真的开始不查了,张小敬接着坐牢去,那么右相和太子就不会接着掐,满朝文武就正常工作了,肯定一下子就查出来龙波他们的行动。后面一个户部小吏(被大胡子一伙(可能就是救姚汝能的那一伙)杀了,大胡子一伙应该是徐宾安排善后的)稍微一用心,就查出名单不对也足以说明了。
接着,徐宾让何孚出头,资助龙波计划刺杀右相;一方面给何执政的刺杀计划一个交代,一方面也是让太子党脱不了干系。
下面就是剧里面展现出来的布局了,龙波联系右杀,给钱让右杀引狼卫进城,引出张小敬出牢,长安混乱不堪的十二时辰。
这里为什么把给钱加粗,因为大家还有印象的话,龙波给右杀的钱,就是那种特殊的金币,龙波的钱是徐宾给的话,那么徐宾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是我说局中局的原因,这个后面会提到。
本来按照永王的计划,应该是何孚资助的蚍蜉,刺杀右相,太子作为利高者,而且因为何孚的特殊身份,太子跳到黄河都洗不清,最后肯定是右相死,太子被治罪,永王成为最后获利者。
可是永王算盘打的响,却不知道自己却成为了八品官员徐宾的一枚棋子;所以永王在花萼楼也是很懵逼的,从本来唯太子事从,喊着太子养大自己的人,往死里攀咬太子,还在右相面前故意愚蠢了一把。
第三局:谋划者:徐宾&安西藩镇,目的:杀皇帝&满朝文武,朝廷震荡,藩镇入主长安,徐宾立大功,拜相。
杀死右相,并不能保证永王就立为太子,而且哪怕立为太子,谁知道皇帝啥时候死,徐斌等不下去了(48集中徐宾拜相的意欲都快溢出屏幕了),干脆全杀了算逑,换个皇帝,为这个新皇帝铲除这些旧势力,立下奇功,是拜相的最快方法。
线索,就是在金币上,大家都在问金币从哪里来的,有个人大家要注意到,那就是把姚汝能带走的大胡子,他说他是谁不重要,派他来的人很重要。
后面给姚汝能金币,更是说明这个人背后的人和徐宾背后的人是同一个人。
徐宾想办法联系到这么一位人物,双方一拍即合,准备一个大炮仗把皇帝及满朝文武轰上天去,改朝换代,一个当皇帝,一个当丞相。
计划之外
可是没想到最后第八团,这本来的棋子,不受控制了,应该炸掉圣人的大灯楼,没炸成,圣人竟然没死。幸好徐宾留了后手,对张小敬说城门外的酒肆是安全之地,这样也就控制住了张小敬,也是运气好,张小敬就刚好和龙波一起挟持了皇帝。
徐宾得知皇帝没死,立马变计,安排人在那趁机抢走皇帝,准备立下奇功,这样就也能拜相了。但没想到的是,皇帝也是按照官品来评判人的能力,徐宾这个时候就崩溃了,最后才搞出一出要带圣人一起去极乐世界的闹剧。在城楼上,还想借助那些看客的眼睛,留一个千古的好名声。
在与张小敬对峙中,还说是为了救张小敬才把他扯进来,让张小敬领他的情,想借张小敬之口把自己的美名传播下去。徐斌,可真是一等一聪明人,到死了都没一句真话。
作者:包茅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096565/answer/78543179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096565/answer/78543179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安十二时辰大结局了。
今天的两集,揭开了谜团,留下了遗憾,最后还埋下了伏笔。
揭开了谜团:没有意外,空有报国之志却多年沉沦下僚的徐主事是长安危机的策划者。一个醉心于数理化的技术宅最后变成了一位心理操纵大师,这事怎么看都有点哲学的味道。谁是长安十二时辰中真正的王者也一目了然了:岑参。之前李必张小敬瞎忙活了十二个时辰都没搞明白的事,他一个时辰就全推理明白了(当然条件是更好了)。怪不得李必张小敬最后双双离开长安,实在是没脸混下去啊。
留下了遗憾:张小敬和檀棋最终还是没有在一起。道理我都懂,既然张小敬是使檀棋发现自我的人,那么檀棋最终选择过自己的生活,用与张小敬不同的方式守护长安,其实是一个立意更高的结局。但讲道理,编剧你最后已经用龙波徐宾何监这些人疯狂拔高立意了,少一个檀棋没什么吧?相比于无穷无尽的崇高,我更希望给这对情侣一个更有烟火气息的结局。因为他们实在太美好了,但到后面,编剧甚至舍不得给他们一点单独相处的时间。直到一曲终了,檀棋和张小敬也从没有认真地对对方坦白的心迹,这是太遗憾的。往后的日子,只能是长相思吧。
不过,也还是有足够令人感动的地方,檀棋在向李必和张小敬说明自己将要入宫的时候,整个过程是直视李必的,但对张小敬,她是:
可能,后会真的有期吧。感谢张小敬在一开始的主动,如果不是他的流氓行径,这段感情根本不会发生。而如果不是他在知道檀棋的真心后选择退让,这段感情也不会拥有那种礼貌克制但又余味悠长的重量。但愿有一天,他们的故事能在另一个时空里继续。
另外,阿枝有没有拿到李必的救命药?赵参军回家与娘子赏月了吗?没了小乙,李香香房里的窗子由谁来修?腾空、季姜、安柱国的妻子和徐宾的阿爷,这些在长安危机中失去至爱的人们,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怎样?
埋下了伏笔:徐宾何孚龙波宅中的金币,救助姚汝能的胡人,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安西。那里有一股势力支持了徐宾等人的计划。他们是谁?也许下一部才会有答案了。
简评结束,之前说过,大结局的时候要做一个总的盘点,那就开始吧:
第一个单元是人物。
在我看来,长安十二时辰最成功的是人物。而在人物当中,最成功的又是主要配角,然后是许多惊鸿一瞥的长安普通人,最后可能才是两位主人公。因此我们的盘点,主要落在长安十二时辰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主要配角:
一、曹破延
曹破延是长安十二时辰中第一个让很多人感动的人。他本为狼主账下最骁勇善战的奴隶,但随着女儿出生,他决定逃亡,以摆脱奴籍,从而让女儿有一个健康、美满的成长环境(奴隶是世袭制的,如果留在突厥,曹破延的女儿也将终身为奴)。这使他意外错过了一场关键的保卫战,未能与祖国共存亡。为了弥补遗憾,曹破延归来,并领导了狼卫突袭长安的行动。情义是曹破延一生的关键词,为了女儿,他甘心远离故土,企图改变自己的生活;后来,为了拯救国家于危难,他又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曹破延打从一出场就是悲情的。他到长安完成一个必死的任务,随身携带的只有女儿最喜欢的天上的星星。父女之情与国家之义,这两者都过于沉重,但曹破延都扛了下来。从他的国家立场出发,他是一名尽忠的战士;但更重要的,他是一名伟大的父亲。
二、崔器
长安十二时辰里有刻画了许多的北漂。张小敬是北漂,岑参是北漂,十岁入长安的檀棋,某种程度上也是北漂。但在这批人里面,好像只有崔器得了最多的共鸣。因为他最平凡,最像恶狠狠想要成功但又屡屡碰壁,只能苦苦挣扎的普通人。
崔器没有张小敬和岑参的超能力,那两个人就像漆黑夜中的萤火虫,对于他们来说,长安的富贵荣华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要不要的问题。他也有没有檀棋的时运,沦落为奴却成了未来宰相的贴身秘书。与这些开挂手相比,资质平常时运不佳的崔器真的过于平凡。对他来说,想在长安立足,一靠兢兢业业的努力,二靠见风使舵的小聪明。开始的时候,崔器更想依靠的是前者,所以他急于复仇,急于叙功,无奈却一次次暴露了自己猪队友的本质;于是他受挫了,想走捷径了,经姚汝能一番煽风点火就转投右骁卫,从此作为二五仔而为各路人马所不耻。
在前22集中,这样的崔器让人生气,但并不难被理解。你很努力了,可你就是不如那个刚刚出牢房的张小敬;你很用心了,可你就是一次次让狼卫从自己眼皮底下逃跑。但你真的想建功立业,留在长安啊,那就只有走捷径了。我们都曾梦想自己是一名盖世英雄,可以用最体面的方式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可惜我们不是,这就是生活的无奈。到23集,在长安官场屡屡碰壁的崔器回到了靖安司,回到了自己的初心,并用一种惨烈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崔器的关键词,就是梦想:
三、元载
之前从来没有写过元载,因为这是一个太过精彩的人物,在结局到来之前,我不舍得对他做盖棺论定式的分析。元载没有姚汝能的身世纠缠,没有李必的鲲鹏之志,更没有张小敬的大公大爱,他来到长安十二时辰的世界里,所追求的,只是世俗意义上成功。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也是一个纯粹的人。成功就是元载的关键词。元载是在一个颇为滑稽的漫画场景中登场的,八品主事的微薄收入与奢靡娇贵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鲜明对照。这一方面当然是为了迎娶高门做准备,但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鞭策:饥渴是成功的必要前提。
既然一切以成功为准,那么元载做事不论手段不讲原则,只求结果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元载是一名真正的演员。他先天拥有瞬间进入角色的能力,并且做得惟妙惟肖,毫无破绽。起码在鼓励龙武军不退那里,在劝说张小敬、闻染和他一起走那里,如果不是瞬间破功,我是会相信他的说辞的(这里特意提一句:余皑磊老师的表演太棒了)。元载这种能力注定了他是一个成功者,就像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所说的,生活本质上就是在大剧场,人在不同剧组之间来回穿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这个地方,你的角色也许一个忠于职守的下属,但在另一个地方,你的角色可能就是一个手握裁夺大权的领导了。为了适应生活中随时的角色切换,你需成为那种可以随时飙戏的演员。元载就是这样的演员。至于对他胆小怕事的漫画化处理,就见仁见智了。我真正对这个人物塑造不太满意的一点在于:他对王蕴秀的爱,怎么突然认真起来了?前期元载发誓娶高门女子,这是出于成功的考量。但后来他对王蕴秀的爱,却已经有不少真情实感在里面了。这中间的转变,好像没有交待得太明白。
四、姚汝能
姚汝能的关键词是荣辱。他是个官三代,并不需要像崔器、元载这些人一样要向长安证明自己。但家族曾经的荣耀和耻辱成了他挥之不去的阴影。本来,他可以是一个有着抱负和热血的青年才子,一个可与李必相比的未来栋梁。可惜了,重振家风的强烈愿望让他的动作变了形,让他的每次奋起都不能持久。姚汝能总是想得太多,觉得自己是姚家的独苗,应该规避一切风险好好活下去;觉得自己还有远大的志向,应该为成大业不拘小节,把道义理法这些东西暂时放在一边。他太复杂了,于是做什么事都摇摆不定,瞻前顾后,最后沦为右相的暗桩,沦为连吉温之流都瞧不上的油腻青年。姚汝能最可爱的时刻,都是他放弃算计,拿出一副老子不管了我今天就是要浪的时刻:
这个人物真的过于真实了,自命不凡同时自甘堕落,仇恨黑暗同时加入其中。姚汝能性格中有一种可笑的自以为是的清醒。他觉得他看透了这个世界,看透了长安官场的运行规则。他不相信爱,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真正利他的人。所以当张小敬,李必展露出个人私心时,他兴奋,他撺掇。因为这一切印证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想象:你看看,这些喊着为了长安为了百姓的人其实也是自私自利的嘛?而当檀棋和崔器展示出远强于他的责任感时,他又恼羞成怒,并通过羞辱他们的出身满足自己那颗可怜的贵族之心。但是,他毕竟是善良的人啊,明大义,懂是非。每一次对黑暗世界的融入和妥协,其实都是对他内心的煎熬。所以,姚汝能反反复复,时好时坏。但最后,走过了生死的考验,他也许领会到了人生的平凡之路。
五、太子
在我看来,太子在这部剧里其实只做好了一件事:背锅。更惨的是,他不仅在剧情里背锅,还在知乎上背锅。一直到很后面,徐宾主谋这事儿已经逐渐浮出水面了,他还被一票民间政治家怀疑是刺杀右相、甚至是花萼楼事件的幕后主使。我个人很喜欢花萼楼的他与圣人的对手戏,在那里,一个紧张、失望的儿子、一个惶惶不可终日的储君,都得到非常好的展现。太子当然不是没有心眼,但并没有一些答主所说的那么精通厚黑学。这部剧已经多次明白告诉观众,太子是个有些理想主义但又有些懦弱的青年人,但他们非得把他的一举一动都解读成政治手腕,那也没办法。贴一张太子委屈巴巴的小表情吧:
大家知道,历史上,玄宗和肃宗父子是有一个令人遗憾的结局的。考虑到这点,长安十二时辰对太子与圣人关系的刻画其实有与未来呼应的味道:一方是高高在上有些飘飘然的圣人,一方是在父亲巨大的光环下空有抱负无处施展的太子。父强子弱,在这样的格局之下,弱势的太子战战兢兢,生怕犯一点错误。而他对父亲的孝心,也在父亲的一次次猜忌之中逐渐减弱。长安十二时辰反映了一个典型的现代父与子问题,事业有成,望子成龙的父亲应该给儿子一些宽容,多看看他的优点。不然你就可能把一个孝顺的儿子,逼成一个整天想取代你的儿子。
六、右相
我对右相这个角色的评价一直不高(但尹铸胜老师的表演是真的棒)。宫宴开始前,他稳坐相府,运筹帷幄,把太子党一步步逼入绝境之时,倒还有官场能相的风采。但自从擒住何孚后,他就显得急于求成。无论是取三司印信罗织罪状,到宫宴上和太子当场撕逼,还是圣人被擒后继续稳坐相府,一系列嫁祸先于救人的迷操作。事实上,右相相对于太子是势单力孤的,只是由于有圣人的支持,他才在朝堂斗争中处于强势,他只需要,也只能静静等候太子犯错误或者圣人继续发疯,才可稳操胜券,如此上蹿下跳,决非明智之举。
比较有趣的是,右相一开场亮相就声明自己是法家,不讲礼那套繁文缛节。但整部剧,在关键时刻践踏法律的,正是右相。规则的制定者同时是规则的破坏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知道,真正的法制时代是不会到来的。这也是长安十二时辰所欲展示的现代命题之一吧。
七、圣人
圣人是最后十集的亮点。刚开始出场时,他的阴鸷专横有点像陈宝国的汉武帝;流落民间之后,他的邋遢孤傲又完全参考了黑泽明的不朽名作《乱》里面的老领主:
这几个人有相似之处:都在年轻的时候建立丰功伟业,老了之后沉浸在自我的幻想中。圣人觉得自己是神,所以他想设计一套新的继承方式,让有能力的人接任他的帝国,这话听起来有道理,可惜他不是真神,并没有能力确认谁是那个能将帝国走向辉煌的人选。他又觉得天下承平已久,所有的百姓必然已经过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但长安的贫民街给他当头一棒:个体的苦难和时代的繁盛从来是不冲突的,不存在所有人都快乐的盛世,因此,也就不存在已经完成使命的圣人。他还觉得自己已经掌控了一切,熟不知一旦脱离皇城高位,多的是能致他于死地的人。
圣人的傲慢是统治者的通病。他们总觉得,一个时代的起落是由自己一手促成。孰不知,他们固然是影响最大的一个,但也只是一个,千千万万唐朝人的一个。盛世从来没就办法由一个人造成,那是旧时代英雄史观的产物。成王败寇的历史书写淹没了太多有能力没时运的人物,也拔高了太多其实没有能力但占据时运的人物(如果了解中国史书尤其是唐代以后正史的写作方式,就会知道其中玄机)。
八、檀棋
按道理说,檀棋是长安二十时辰的女主。但由于这部戏本质上是双男主戏,檀棋的地位确切来说只是一位主要配角。她和张小敬的感情我会单独细说,这里只讲她自己,关键词则是成长。
刚出场的时候,檀棋还只是一个相貌出色,办事能力突出的奴婢。她有良好的出身背景,有像严太真这样地位显赫的闺蜜。但她的志向,只是跟着也许是长安城最好的主人李必干出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至于她自己,要去成就什么,要去追求什么,都的完全没概念的。毕竟是长期寄人篱下,再怎么傲气的女子也会收敛起自己的幻想和渴望,更何况,他的主人还是当世无双的神童李必。在他巨大的光环下,檀棋的放弃自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但张小敬的出现改变了一切,他一次又一次地告诉她:你不只是一个奴婢,你应该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很多人在观察这对情侣的时候不解檀棋对于张小敬的喜欢,其实那根本不是问题呀。张小敬点燃了檀棋心中的希望之火,让她重新发现了自己。这份难得的相知之情,怎么会不让檀棋动心?我很喜欢第33集檀棋与李必的告别:在被李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后,檀棋反而离开了李必,开始追求自己的生活。他已经足够好了,但是,留在他的身边,你终究只是一个附属品,一个奴婢而已。所以走吧,离开他,你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也能更好地成为你自己。33集之后的檀棋,是一位真正的为自己的信念而活的女孩子,而不仅仅是一名奴婢。
其他还有龙波鱼肠、徐宾伊斯,两大主角,但再写下去就太多了,大家可以评论区讨论,请见谅。然后是那些惊鸿一瞥的小角色们,不全,大家可以补充:
第二个单元是剧情,这是争议很大的一点。
长安十二时辰的主体剧情是由两条具有内在联系的故事线交叉贯串起来的。第一条线我称之为长安危机,是指在上元节当天,靖安司司丞李必、都尉张小敬等人所面对的一场破坏长安的阴谋。根据案情的进展和幕后主使的逐渐暴露,长安危机线可以根据策划者的不同,分为四个阶段:
一,狼卫闹长安(1—16集)
二,何孚刺右相(17—26集)
三,龙波炸灯楼(27—43集)
四,龙波、徐宾劫圣人(44—48集)
第二条线我称之为朝廷党争,是指在圣人的阴影下,右相党与太子党的夺权之战。这条线可以以作为整部剧高潮点的花萼楼宫宴为界,划分成前后三个阶段:
一,宫宴前:明争暗斗(1—33集)
二,宫宴中:短兵相接(34—43集)
三,宫宴后:重归平衡(44—48集)
就是这两条线的互动、冲突,推动了整个长安十二时辰剧情的发展。在剧情的开始阶段,长安危机线在明,朝廷党争线在暗,因此,无论是狼卫闹长安还是何孚刺右相,我们更多时候感觉自己是在看一部反恐悬疑大戏。不过随着剧情的进展,朝廷党争线走向前台,而原有的长安危机线也逐渐蜕化为另外一种政治理念的表达。于是长安十二时辰就逐渐演变成某种程度上的历史剧。
在我看来,一些观众对于后半段节奏情节甚至人物的争议,很多就来源于长安十二时辰上下两部之间这种迥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剧情前半段的焦点集中在长安城中的追逐打斗以及扣人心弦的终极悬念;但到了后半段,随着大量宫廷戏的加入,焦点转到了各路人物的言谈机锋和政治理念。于是前半部分光彩照人的角色,要么弱化为串联各路人马的线索(比如张小敬李必,他们在后半部分的出场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引出其他角色),要么干脆就没多少出场机会(比如檀棋姚汝能)。而很多观众就是因为被他们所吸引才开始追长安十二时辰的。所以我其实很理解最后几集弹幕上的不满,因为后半部分的长安十二时辰,确实已经和前半部分的长安十二时辰存在很大差别。
而且同样重要的是,马亲王的原著原来就只是历史悬疑小说,朝廷党争始终只是一个背景。而剧版的长安十二时辰把朝廷党争推向前台,又把徐宾等人改造成具有明确政治理念的反对派,这需要大量的原创剧情,从而增加了故事逻辑的漏洞。比如徐宾和龙波最后时刻的行动逻辑,多少有些迷。以致我目前想不出评价他们的办法(我会再梳理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
但如果硬要给后半部分的改编找理由,也不是没有:第一、原著小说一直就被吐槽结尾不力,大规模改编师出有名;第二、改编虽然造成后面几集的情节略显牵强,但总体上还立得住,尤其是编剧非常注意长安危机和朝廷党争两条线之间的联系,从某种程度上说,长安危机是朝廷党争的棋子,但到徐宾的计划开始显露的时候,我们发现,朝廷党争反而被长安危机的制造者们利用了,这种伏线千里又顺理成章的反转,很见改编功力;第三、从结果看,后半部分的改编使得剧集在知乎等网络社区一直保持很高的讨论度,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成功吧?
第三个单元,是长安十二时辰八大名场面:多视频,慎点,鞠躬!
一张图结束这个旅程,长安再见:
感情线完整版:
今天的两集,揭开了谜团,留下了遗憾,最后还埋下了伏笔。
揭开了谜团:没有意外,空有报国之志却多年沉沦下僚的徐主事是长安危机的策划者。一个醉心于数理化的技术宅最后变成了一位心理操纵大师,这事怎么看都有点哲学的味道。谁是长安十二时辰中真正的王者也一目了然了:岑参。之前李必张小敬瞎忙活了十二个时辰都没搞明白的事,他一个时辰就全推理明白了(当然条件是更好了)。怪不得李必张小敬最后双双离开长安,实在是没脸混下去啊。
留下了遗憾:张小敬和檀棋最终还是没有在一起。道理我都懂,既然张小敬是使檀棋发现自我的人,那么檀棋最终选择过自己的生活,用与张小敬不同的方式守护长安,其实是一个立意更高的结局。但讲道理,编剧你最后已经用龙波徐宾何监这些人疯狂拔高立意了,少一个檀棋没什么吧?相比于无穷无尽的崇高,我更希望给这对情侣一个更有烟火气息的结局。因为他们实在太美好了,但到后面,编剧甚至舍不得给他们一点单独相处的时间。直到一曲终了,檀棋和张小敬也从没有认真地对对方坦白的心迹,这是太遗憾的。往后的日子,只能是长相思吧。
不过,也还是有足够令人感动的地方,檀棋在向李必和张小敬说明自己将要入宫的时候,整个过程是直视李必的,但对张小敬,她是:
可能,后会真的有期吧。感谢张小敬在一开始的主动,如果不是他的流氓行径,这段感情根本不会发生。而如果不是他在知道檀棋的真心后选择退让,这段感情也不会拥有那种礼貌克制但又余味悠长的重量。但愿有一天,他们的故事能在另一个时空里继续。
另外,阿枝有没有拿到李必的救命药?赵参军回家与娘子赏月了吗?没了小乙,李香香房里的窗子由谁来修?腾空、季姜、安柱国的妻子和徐宾的阿爷,这些在长安危机中失去至爱的人们,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怎样?
埋下了伏笔:徐宾何孚龙波宅中的金币,救助姚汝能的胡人,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安西。那里有一股势力支持了徐宾等人的计划。他们是谁?也许下一部才会有答案了。
简评结束,之前说过,大结局的时候要做一个总的盘点,那就开始吧:
在我看来,长安十二时辰最成功的是人物。而在人物当中,最成功的又是主要配角,然后是许多惊鸿一瞥的长安普通人,最后可能才是两位主人公。因此我们的盘点,主要落在长安十二时辰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主要配角:
一、曹破延
曹破延是长安十二时辰中第一个让很多人感动的人。他本为狼主账下最骁勇善战的奴隶,但随着女儿出生,他决定逃亡,以摆脱奴籍,从而让女儿有一个健康、美满的成长环境(奴隶是世袭制的,如果留在突厥,曹破延的女儿也将终身为奴)。这使他意外错过了一场关键的保卫战,未能与祖国共存亡。为了弥补遗憾,曹破延归来,并领导了狼卫突袭长安的行动。情义是曹破延一生的关键词,为了女儿,他甘心远离故土,企图改变自己的生活;后来,为了拯救国家于危难,他又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曹破延打从一出场就是悲情的。他到长安完成一个必死的任务,随身携带的只有女儿最喜欢的天上的星星。父女之情与国家之义,这两者都过于沉重,但曹破延都扛了下来。从他的国家立场出发,他是一名尽忠的战士;但更重要的,他是一名伟大的父亲。
二、崔器
长安十二时辰里有刻画了许多的北漂。张小敬是北漂,岑参是北漂,十岁入长安的檀棋,某种程度上也是北漂。但在这批人里面,好像只有崔器得了最多的共鸣。因为他最平凡,最像恶狠狠想要成功但又屡屡碰壁,只能苦苦挣扎的普通人。
崔器没有张小敬和岑参的超能力,那两个人就像漆黑夜中的萤火虫,对于他们来说,长安的富贵荣华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要不要的问题。他也有没有檀棋的时运,沦落为奴却成了未来宰相的贴身秘书。与这些开挂手相比,资质平常时运不佳的崔器真的过于平凡。对他来说,想在长安立足,一靠兢兢业业的努力,二靠见风使舵的小聪明。开始的时候,崔器更想依靠的是前者,所以他急于复仇,急于叙功,无奈却一次次暴露了自己猪队友的本质;于是他受挫了,想走捷径了,经姚汝能一番煽风点火就转投右骁卫,从此作为二五仔而为各路人马所不耻。
在前22集中,这样的崔器让人生气,但并不难被理解。你很努力了,可你就是不如那个刚刚出牢房的张小敬;你很用心了,可你就是一次次让狼卫从自己眼皮底下逃跑。但你真的想建功立业,留在长安啊,那就只有走捷径了。我们都曾梦想自己是一名盖世英雄,可以用最体面的方式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可惜我们不是,这就是生活的无奈。到23集,在长安官场屡屡碰壁的崔器回到了靖安司,回到了自己的初心,并用一种惨烈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崔器的关键词,就是梦想:
三、元载
之前从来没有写过元载,因为这是一个太过精彩的人物,在结局到来之前,我不舍得对他做盖棺论定式的分析。元载没有姚汝能的身世纠缠,没有李必的鲲鹏之志,更没有张小敬的大公大爱,他来到长安十二时辰的世界里,所追求的,只是世俗意义上成功。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也是一个纯粹的人。成功就是元载的关键词。元载是在一个颇为滑稽的漫画场景中登场的,八品主事的微薄收入与奢靡娇贵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鲜明对照。这一方面当然是为了迎娶高门做准备,但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鞭策:饥渴是成功的必要前提。
既然一切以成功为准,那么元载做事不论手段不讲原则,只求结果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元载是一名真正的演员。他先天拥有瞬间进入角色的能力,并且做得惟妙惟肖,毫无破绽。起码在鼓励龙武军不退那里,在劝说张小敬、闻染和他一起走那里,如果不是瞬间破功,我是会相信他的说辞的(这里特意提一句:余皑磊老师的表演太棒了)。元载这种能力注定了他是一个成功者,就像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所说的,生活本质上就是在大剧场,人在不同剧组之间来回穿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这个地方,你的角色也许一个忠于职守的下属,但在另一个地方,你的角色可能就是一个手握裁夺大权的领导了。为了适应生活中随时的角色切换,你需成为那种可以随时飙戏的演员。元载就是这样的演员。至于对他胆小怕事的漫画化处理,就见仁见智了。我真正对这个人物塑造不太满意的一点在于:他对王蕴秀的爱,怎么突然认真起来了?前期元载发誓娶高门女子,这是出于成功的考量。但后来他对王蕴秀的爱,却已经有不少真情实感在里面了。这中间的转变,好像没有交待得太明白。
四、姚汝能
姚汝能的关键词是荣辱。他是个官三代,并不需要像崔器、元载这些人一样要向长安证明自己。但家族曾经的荣耀和耻辱成了他挥之不去的阴影。本来,他可以是一个有着抱负和热血的青年才子,一个可与李必相比的未来栋梁。可惜了,重振家风的强烈愿望让他的动作变了形,让他的每次奋起都不能持久。姚汝能总是想得太多,觉得自己是姚家的独苗,应该规避一切风险好好活下去;觉得自己还有远大的志向,应该为成大业不拘小节,把道义理法这些东西暂时放在一边。他太复杂了,于是做什么事都摇摆不定,瞻前顾后,最后沦为右相的暗桩,沦为连吉温之流都瞧不上的油腻青年。姚汝能最可爱的时刻,都是他放弃算计,拿出一副老子不管了我今天就是要浪的时刻:
这个人物真的过于真实了,自命不凡同时自甘堕落,仇恨黑暗同时加入其中。姚汝能性格中有一种可笑的自以为是的清醒。他觉得他看透了这个世界,看透了长安官场的运行规则。他不相信爱,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真正利他的人。所以当张小敬,李必展露出个人私心时,他兴奋,他撺掇。因为这一切印证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想象:你看看,这些喊着为了长安为了百姓的人其实也是自私自利的嘛?而当檀棋和崔器展示出远强于他的责任感时,他又恼羞成怒,并通过羞辱他们的出身满足自己那颗可怜的贵族之心。但是,他毕竟是善良的人啊,明大义,懂是非。每一次对黑暗世界的融入和妥协,其实都是对他内心的煎熬。所以,姚汝能反反复复,时好时坏。但最后,走过了生死的考验,他也许领会到了人生的平凡之路。
五、太子
在我看来,太子在这部剧里其实只做好了一件事:背锅。更惨的是,他不仅在剧情里背锅,还在知乎上背锅。一直到很后面,徐宾主谋这事儿已经逐渐浮出水面了,他还被一票民间政治家怀疑是刺杀右相、甚至是花萼楼事件的幕后主使。我个人很喜欢花萼楼的他与圣人的对手戏,在那里,一个紧张、失望的儿子、一个惶惶不可终日的储君,都得到非常好的展现。太子当然不是没有心眼,但并没有一些答主所说的那么精通厚黑学。这部剧已经多次明白告诉观众,太子是个有些理想主义但又有些懦弱的青年人,但他们非得把他的一举一动都解读成政治手腕,那也没办法。贴一张太子委屈巴巴的小表情吧:
大家知道,历史上,玄宗和肃宗父子是有一个令人遗憾的结局的。考虑到这点,长安十二时辰对太子与圣人关系的刻画其实有与未来呼应的味道:一方是高高在上有些飘飘然的圣人,一方是在父亲巨大的光环下空有抱负无处施展的太子。父强子弱,在这样的格局之下,弱势的太子战战兢兢,生怕犯一点错误。而他对父亲的孝心,也在父亲的一次次猜忌之中逐渐减弱。长安十二时辰反映了一个典型的现代父与子问题,事业有成,望子成龙的父亲应该给儿子一些宽容,多看看他的优点。不然你就可能把一个孝顺的儿子,逼成一个整天想取代你的儿子。
六、右相
我对右相这个角色的评价一直不高(但尹铸胜老师的表演是真的棒)。宫宴开始前,他稳坐相府,运筹帷幄,把太子党一步步逼入绝境之时,倒还有官场能相的风采。但自从擒住何孚后,他就显得急于求成。无论是取三司印信罗织罪状,到宫宴上和太子当场撕逼,还是圣人被擒后继续稳坐相府,一系列嫁祸先于救人的迷操作。事实上,右相相对于太子是势单力孤的,只是由于有圣人的支持,他才在朝堂斗争中处于强势,他只需要,也只能静静等候太子犯错误或者圣人继续发疯,才可稳操胜券,如此上蹿下跳,决非明智之举。
比较有趣的是,右相一开场亮相就声明自己是法家,不讲礼那套繁文缛节。但整部剧,在关键时刻践踏法律的,正是右相。规则的制定者同时是规则的破坏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知道,真正的法制时代是不会到来的。这也是长安十二时辰所欲展示的现代命题之一吧。
七、圣人
圣人是最后十集的亮点。刚开始出场时,他的阴鸷专横有点像陈宝国的汉武帝;流落民间之后,他的邋遢孤傲又完全参考了黑泽明的不朽名作《乱》里面的老领主:
这几个人有相似之处:都在年轻的时候建立丰功伟业,老了之后沉浸在自我的幻想中。圣人觉得自己是神,所以他想设计一套新的继承方式,让有能力的人接任他的帝国,这话听起来有道理,可惜他不是真神,并没有能力确认谁是那个能将帝国走向辉煌的人选。他又觉得天下承平已久,所有的百姓必然已经过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但长安的贫民街给他当头一棒:个体的苦难和时代的繁盛从来是不冲突的,不存在所有人都快乐的盛世,因此,也就不存在已经完成使命的圣人。他还觉得自己已经掌控了一切,熟不知一旦脱离皇城高位,多的是能致他于死地的人。
圣人的傲慢是统治者的通病。他们总觉得,一个时代的起落是由自己一手促成。孰不知,他们固然是影响最大的一个,但也只是一个,千千万万唐朝人的一个。盛世从来没就办法由一个人造成,那是旧时代英雄史观的产物。成王败寇的历史书写淹没了太多有能力没时运的人物,也拔高了太多其实没有能力但占据时运的人物(如果了解中国史书尤其是唐代以后正史的写作方式,就会知道其中玄机)。
八、檀棋
按道理说,檀棋是长安二十时辰的女主。但由于这部戏本质上是双男主戏,檀棋的地位确切来说只是一位主要配角。她和张小敬的感情我会单独细说,这里只讲她自己,关键词则是成长。
刚出场的时候,檀棋还只是一个相貌出色,办事能力突出的奴婢。她有良好的出身背景,有像严太真这样地位显赫的闺蜜。但她的志向,只是跟着也许是长安城最好的主人李必干出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至于她自己,要去成就什么,要去追求什么,都的完全没概念的。毕竟是长期寄人篱下,再怎么傲气的女子也会收敛起自己的幻想和渴望,更何况,他的主人还是当世无双的神童李必。在他巨大的光环下,檀棋的放弃自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但张小敬的出现改变了一切,他一次又一次地告诉她:你不只是一个奴婢,你应该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很多人在观察这对情侣的时候不解檀棋对于张小敬的喜欢,其实那根本不是问题呀。张小敬点燃了檀棋心中的希望之火,让她重新发现了自己。这份难得的相知之情,怎么会不让檀棋动心?我很喜欢第33集檀棋与李必的告别:在被李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后,檀棋反而离开了李必,开始追求自己的生活。他已经足够好了,但是,留在他的身边,你终究只是一个附属品,一个奴婢而已。所以走吧,离开他,你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也能更好地成为你自己。33集之后的檀棋,是一位真正的为自己的信念而活的女孩子,而不仅仅是一名奴婢。
其他还有龙波鱼肠、徐宾伊斯,两大主角,但再写下去就太多了,大家可以评论区讨论,请见谅。然后是那些惊鸿一瞥的小角色们,不全,大家可以补充:
第二个单元是剧情,这是争议很大的一点。
长安十二时辰的主体剧情是由两条具有内在联系的故事线交叉贯串起来的。第一条线我称之为长安危机,是指在上元节当天,靖安司司丞李必、都尉张小敬等人所面对的一场破坏长安的阴谋。根据案情的进展和幕后主使的逐渐暴露,长安危机线可以根据策划者的不同,分为四个阶段:
一,狼卫闹长安(1—16集)
二,何孚刺右相(17—26集)
三,龙波炸灯楼(27—43集)
四,龙波、徐宾劫圣人(44—48集)
第二条线我称之为朝廷党争,是指在圣人的阴影下,右相党与太子党的夺权之战。这条线可以以作为整部剧高潮点的花萼楼宫宴为界,划分成前后三个阶段:
一,宫宴前:明争暗斗(1—33集)
二,宫宴中:短兵相接(34—43集)
三,宫宴后:重归平衡(44—48集)
就是这两条线的互动、冲突,推动了整个长安十二时辰剧情的发展。在剧情的开始阶段,长安危机线在明,朝廷党争线在暗,因此,无论是狼卫闹长安还是何孚刺右相,我们更多时候感觉自己是在看一部反恐悬疑大戏。不过随着剧情的进展,朝廷党争线走向前台,而原有的长安危机线也逐渐蜕化为另外一种政治理念的表达。于是长安十二时辰就逐渐演变成某种程度上的历史剧。
在我看来,一些观众对于后半段节奏情节甚至人物的争议,很多就来源于长安十二时辰上下两部之间这种迥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剧情前半段的焦点集中在长安城中的追逐打斗以及扣人心弦的终极悬念;但到了后半段,随着大量宫廷戏的加入,焦点转到了各路人物的言谈机锋和政治理念。于是前半部分光彩照人的角色,要么弱化为串联各路人马的线索(比如张小敬李必,他们在后半部分的出场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引出其他角色),要么干脆就没多少出场机会(比如檀棋姚汝能)。而很多观众就是因为被他们所吸引才开始追长安十二时辰的。所以我其实很理解最后几集弹幕上的不满,因为后半部分的长安十二时辰,确实已经和前半部分的长安十二时辰存在很大差别。
而且同样重要的是,马亲王的原著原来就只是历史悬疑小说,朝廷党争始终只是一个背景。而剧版的长安十二时辰把朝廷党争推向前台,又把徐宾等人改造成具有明确政治理念的反对派,这需要大量的原创剧情,从而增加了故事逻辑的漏洞。比如徐宾和龙波最后时刻的行动逻辑,多少有些迷。以致我目前想不出评价他们的办法(我会再梳理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
但如果硬要给后半部分的改编找理由,也不是没有:第一、原著小说一直就被吐槽结尾不力,大规模改编师出有名;第二、改编虽然造成后面几集的情节略显牵强,但总体上还立得住,尤其是编剧非常注意长安危机和朝廷党争两条线之间的联系,从某种程度上说,长安危机是朝廷党争的棋子,但到徐宾的计划开始显露的时候,我们发现,朝廷党争反而被长安危机的制造者们利用了,这种伏线千里又顺理成章的反转,很见改编功力;第三、从结果看,后半部分的改编使得剧集在知乎等网络社区一直保持很高的讨论度,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成功吧?
第三个单元,是长安十二时辰八大名场面:多视频,慎点,鞠躬!
NO1:开篇长镜头,盛世繁华
NO2:街头追逐战
NO3:跑酷追凶
NO4:长安崔器
NO5:长安不退
NO6:打铁花大战
NO7:一吻定情
NO8:火盆跳舞
感情线完整版: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