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陈小娟
编剧: 陈小娟
主演: 黄秋生 / 姬素·孔尚治 / 叶童 / 李灿森 / 黄定谦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2018-11-08(台湾金马奖) /
2019-04-11(香港)
片长: 112分钟
又名: Still Human
IMDb链接: tt8497794
资源名称: 沦落人.Still.Human.2018.tt8497794
《沦落人》片名英译Still Human。本片作为2019 香港国际影展FILMART主推华语影片在本次影展备受关注。
《沦落人》作为本次香港国际影展主推华语电影登上多本杂志封面和内页
(以下严重剧透,请观影后阅读)
昌荣。
故事发生在当今香港。男主角昌荣并不是地道的香港人,却十几岁便在香港工地做建筑工人赚钱打工,住在出租公屋,曾结婚生有一子,后离婚独自抚养儿子。
儿子高考那年,昌荣路过工地发生意外,一块建材板砸在路过的昌荣身上,导致他脊椎骨断裂,身体从肩膀以下全部瘫痪,手臂和手也只能简单活动。
从那时起,昌荣便靠保险赔偿度日,并需要每天让人照顾:饭需要人做,睡觉需要人翻身,澡需要人洗,屎也需要人每隔天上药才能拉出来,拉出来还要人给清理。照顾昌荣并不是易事,雇佣的佣人经常更换,从未做长。
事故出后,为了不继续耽误儿子,昌荣要儿子去母亲和继父所在的英国读书。儿子走后,昌荣变的很孤独。
能和儿子视频变成他翘首以盼和最快乐的时光。昌荣说,出事以后,我就没再想过有什么梦想了。曾经我的梦想是等孩子毕业和他一起去旅行,而现在连这个梦想都不敢奢望。
Evelyn。
在来香港之前,Evelyn不是一名菲佣。她从菲律宾的大学毕业,做过护士,还拿到过加拿大著名大学摄影系的录取通知书,她怀揣着成为摄影家的梦想,喜欢捕捉看到的美丽光影。
只不过她遇到了错的人。一个让她失去自信和梦想,打她,还企图禁锢她的男人。她终于逃出来,并为了躲避这个男人只身来到香港。香港,成为她的避难所。
然而即使逃了,家庭的担子也还在她身上,除了和这个男人的官司,母亲的予取予求也让Evelyn喘不过气,她只能不断放弃自我和不断安慰自己:梦想可以等,但生活不能。
Evelyn来到香港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照顾昌荣。所有一切的故事,也是就此而发生。
昌荣和Evelyn
生活轨迹本来完全不相同的两个人的世界,就此重叠在一起,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昌荣看到了Evelyn的淳朴品格和摄影天赋,为了感谢她的照顾和鼓励她追寻梦想,昌荣在Evelyn生日送给她价值不菲的单反相机。Evelyn却因家庭原因把相机变卖还钱,昌荣得知后又为她赎回来,只道是她弄丢了替她找回来。昌荣还鼓励Evelyn参加摄影大赛,并告诉她,梦想只有Now或Never,一定不要错过时机。
如果说Evelyn先只是感激,那么之后便是再不能辜负了。
Evelyn也在回报着,她总是告诉昌荣,他也可以有梦。并帮助他在亲人之间维系感情。
信任与鼓励,施予与回报。导演带我们在两个人的关系中进行了美妙的探索,最终漂亮的把两人定格在亦师亦友亦知音的默契。两个纯净善良的灵魂,就此都为彼此的生活注入了光。
离别亦是起点。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昌荣一手把Evelyn推向了更遥远与光明的未来,亦是同时成全了自己。他曾说“我本以为我不会再做梦”,其实可以理解为“我是个废人,我不再有价值”,然而帮助Evelyn拿到摄影奖和新工作的同时,昌荣也变成了The Dream Giver,从此让他明白,能站起来的不只是双脚,能托起他人的也不只有双臂。
还有,原来真的谁都可以有梦,包括他自己。
在昌荣对未来充满无限信心与期待中,Evelyn也带着满心感念与憧憬踏上了人生新的旅途。
Still Human. Still Dream.
回首再看影片名称,沦落人,英译Still Human。
沦落人也是人,沦落人也有梦想。
无论地位,无论贫富,无论身体健全与否,我们都仍可做梦,仍可感动。
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不只可以做人,做个有尊严的人,还可以做充满人性之光的人。
这立意,比想象的高明,也真的让人感动。
《沦落人》是一齣温情小品,很港很正很窝心。木棉花开,人间冷暖。屋邨一隅,主仆相遇。惟有把全身麻痹或是半身不遂的轮椅大叔,再往前推,上一步走,引为黄秋生本人遭遇,或是香港现状——他们在选择认命的同时,也还能选择予人梦想,加油打气。这大概是《沦落人》的最大意义。
黄秋生的荒诞遭遇,也是两地关系的一言难尽。这个左右不靠的老牌演员(实际可能是老左做派更多一些),与杜傻强等人被划入到了无法陪古天乐演戏的阵营。莫名其妙忤逆了政治的游戏规则,资本又冰冷无情,他没有戏演,差不多就只能靠救济。最后竟靠得一个寻父视频节目,让大陆观众突然记起,香港还有一名电影演员,叫黄秋生。
这般遭遇,这等心境,再演一个轮椅上,被命运抛弃的男子,对黄秋生并不算挑战。《沦落人》能在金像奖,再次为黄秋生拿下一个影帝,就因为他的角色,与出没在各色类型片的香港演员,对比太强烈。你想,周润发演得再好,再潇洒,再无双。他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黄金时代香港电影的银幕形象,他是在演大明星周润发。黄秋生在电影里呢,不用抬步也抬不了步,靠人推着,架着走,有大量语言梗和俏皮话——基本上就是动动嘴皮子。无论你怎么对他有看法,他在演的,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就是香港电影,甚至是大陆电影眼下最缺乏的一类角色。他被生活压垮,被自己死去的大半截身体麻痹,然而,他还是活得,挣扎着,像一个人。
《沦落人》的关键推动力是摄影术,它以记录时间的标本玻片形式出现。这种对位关系,正如《沦落人》之于当下境况的黄秋生,今时今日的香港。爱好摄影的菲律宾女佣,被不少人认为是一个跳脱生活的形象存在。她既幸运,电影也处理得太过理想。是否一名女佣,就不配拥有艺术梦想,尤其是在每天制造几十亿照片垃圾的当下,身陷于时间洪流的人类,不再相信还有轻易可以实现梦想这回事,更何况还登堂入室。
Evelyn的爱好,让我想起了薇薇安·迈尔(注:《寻找薇薇安·迈尔》,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提名)。终其一生,她做了一辈子的保姆工作。她拍纽约和芝加哥的市民生活,记录建筑、街道、海滩、花束、垃圾和金字塔。她也拍自己,虽然她更善于隐藏自己,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她是一名摄影师。
看薇薇安·迈尔的作品,所有人都会震惊于,你、我、他,真的看到过世界?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它的真谛就在于,让你重新看到世界,周围再熟悉的风景,原来(会)是这样子的。Evelyn作品水平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昌荣认为她可以,并且帮她实现梦想。反过来,Evelyn也帮助昌荣,去回归依然有亲情纽带的世界。
《沦落人》是一个主仆之间,互相帮助对方看到世界的故事——原有的,或者是更大的。昌荣认为自己失去了原来的世界,不再有欢乐,身体不能动弹。Evelyn囿于原生家庭的阻绊,无法追求更大的世界,囚禁着梦想。
对喜爱香港电影的影迷而言,《沦落人》就是一部引领众人去看今天香港的作品,买个菜的讨价杀价,都被处理成调皮的人情味。公车站,步径道,小公园,菜市场,一半生活一半梦想的创作脉络,或可以往前,一直追溯回方育平的《半边人》。
不过,《沦落人》也有结尾模糊的问题。主人与菲佣的主仆关系,迅速达成理想,到最后三分之一又变得过于暧昧不清。尤其是黄秋生幻想自己站起来,大步跑过去救助Evelyn,《沦落人》的男女情愫,似乎又再明显不过。正因为男女主角知道彼此不可能,观众也知道完全不具备现实条件,《沦落人》偏要在结尾部分,反复制造你我相知的甜美画面,看来看去,就有点糖水片的意思了。毕竟说个实话,我还是喜欢黄秋生和李灿森那些暗戳戳,无伤大雅的小阴暗。
Still human,Still dream】
終於可以靜下來談談《淪落人》,2019年4月11日11::30AM英皇戲院(中環娛樂行)看的。其實不容易把這部電影放置到一個類型,愛情片算不上,也並不是勵志片的典型。我更傾向把這部電影歸類到城市浪漫小品,在商業片與文藝片之間,不是警匪或喜劇,也有別於沉重的寫實電影,是冰冷石屎森林中難得的一絲溫暖。
劇情很簡單,顧名思義,“同是天涯淪落人”。兩個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種族的人,因為不同的原因被各種社會關係遺落而生活在一起,從而發展出超越主僕的關係,互相扶持追夢。
昌榮本來是地盤大佬,因為一次工業意外而導致半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他有一個說話刻薄不常來往的妹妹,還有一個在外國讀書與繼父一家生活的兒子,但自卑感使他無力拉近與家人的距離。而初來港的菲傭Evelyn雖苦於逃避將她視作工具的丈夫和母親,卻懷著成為攝影師的夢想。
【寫實而不失浪漫,煽情但懂得克制】
整部戲呈現出非常真實的生活質感,黃秋生的演繹和導演陳小娟的指導都功不可沒。無論是取景,室內陳設,劇本,還有演出都充滿“貼地”的生活氣息,讓人感覺昌榮就是一個香港到處可見的住公屋的地盤工人。這種生活化的場景,不難讓人想起許鞍華的《桃姐》和散場之後有跟張小姐談到的《天水圍的日與夜》,但我覺得《淪落人》要更浪漫一點。雖然是煽情,但沒有過份和不合理,比起《忘不了》或《幸運是我》要更為克制。
沒有說教,只有很多自然的感動位和笑位。導演很懂得利用兩個角色的性格和文化差異來炮製出一些化學反應。比如昌榮蹩腳的港式英語,比如昌榮教阿蓮(Evelyn)講廣東話,比如一些運用得當的粗口(地盤工人不可能不講粗口)都會讓觀眾會心一笑,而最高明的是,這些笑位同時也是埋下的感動位。如果不是善於觀察生活和真心熱愛這種文化是很難寫那麼好的,這就是港產片和廣東話的魅力,是不能被翻譯的。例如“茶煲(trouble)”和“蛇𠺌(scared)”,還有“thank you very much(多撚謝)”和“love(黐乸線)”的惡作劇翻譯,讓人拍案叫絕。
導演在感人時刻插入“多撚謝”的笑話,又在傷感之時以“黐乸線”沖淡傷感氣氛,幽默而不低俗,笑與淚之間拿捏得當,簡直是教科書級示範。還有簡樸動人的鋼琴配樂也是恰如其分,希望會出OST。
【惜墨如金又充滿關懷】
劇本對side cast角色著墨不多,但非常出彩,處處透露著導演對角色的關懷。看訪問導演說一共拍了19組,不算多,但剪出來也近兩小時片長,幾乎是沒有廢話的。可能因為導演是拍短片出道,剪片也是自己包辦,非常精煉,能用一個鏡頭表達的東西絕對不會用兩個鏡頭那麼囉唆。我看戲很怕那些動不動就flash back用回憶片段講一大堆的,《淪落人》在這方面讓我看得很舒服。比如阿蓮初到昌榮家的那場戲,打開房門的一瞬間,導演用了一個昌榮仿佛看到兒子以前在房間裡溫習的情景。就一個鏡頭而已,已經交代了昌榮是有一個兒子的,而同時也表達出阿蓮住進兒子的房間,填補了“家人”的空缺。
李璨琛飾演的阿輝是重要的配角,但也沒有刻意去鋪排。阿輝路過曾工作的地盤,回想起剛到香港時昌榮對他的照顧,也是一個鏡頭一句對白,就交代得一清二楚。更多是從細節中刻畫情感,比如雞腳湯,比如“四仔馬拉松”。這個角色我非常喜歡。跟阿蓮昌榮因僱傭關係而想相濡以沫的感情不同,阿輝是一種出於知恩圖報,如父如兄般的情義,平實而感人。另一個配角是葉童飾演的妹妹晶瑩,這段著墨不多的兄妹情也表現得很豐滿。導演很會捕捉這種亞洲人家庭中口硬心軟的內斂情感,互相愛著對方卻不擅表達。昌榮和兒子的父子情也拍得非常感人,兒子俊賢是讓昌榮覺得自己還是個人(still human)的唯一理由,也是阿蓮為昌榮尋回的夢想。
【木棉樹的春夏秋冬】
《淪落人》的主要場景都在何文田的愛民邨,這是導演長大的地方,她熟悉每一個角落。所以戲中看到的街道,井字形公屋,街市,樹木,全都拍得非常漂亮。其中最讓我驚喜的是用到木棉花這個意象作為貫穿全片的線索。木棉是南方常見的樹木,每年三四月份開花,五月果實成熟會爆開飄落棉絮,秋冬就會落葉。導演聰明地將電影分為春夏秋冬四章,通過木棉樹不同的生長狀態來描寫二人關係的變化。阿蓮初到的時候,在巴士站見面,旁邊斜路就是愛民邨的木棉樹,那時候是木棉花落的初夏,而到了來年木棉漫天飛絮的季節,就是離別的時候了。廣東也到處可見木棉樹,廣東的孩子都撿過木棉花玩,在大銀幕上見到木棉倍感親切。有一場戲昌榮說“你唔好睇小啲花呀,呢啲乾咗可以做藥材㗎,過多陣就會結成棉花,又吹去新嘅地方,重新開始”以此鼓勵阿蓮離開他去追求夢想。也有“落紅不是無情物”之意。
木棉花還讓我想起另一部香港電影,也用過這個意象,就是郭子健的《打擂台》。戲裡泰迪羅賓說:“五月天兩樣嘢多,雨水多,木棉花多,如果唔落雨,飄木棉花仲靚呀”也是非常美的場景,不知小娟導演是不是有受這部勵志片啟發了。
【難分戲裡戲外】
這是一部對黃秋生來說意義非凡的一部電影,被主流娛樂圈流放了五年,受盡打擊,他甚至接受訪問時也說自己形同半個廢人,演殘廢沒難度。所以演這部戲的時候,無論是他演繹的意圖又或者是觀眾自己的解讀,都似乎有弦外之音。散場後我和張小姐都異口同聲說真的“太戳了”,好几個催淚位都覺得秋生在說自己。
比如他說“做人好難呢可能做到啲自己像做嘅嘢㗎,I want to see you happy”,又或者是“我以為自己嘅人生已經冇乜值得期待,原來仲有啲啲”……都和秋生現實的處境出奇地match。
還有就是戲裡Evelyn跟昌榮說我們入圍了,4月15日要去領獎,也讓人會心一笑。雖然戲裡是說攝影比賽,但懂的人都知道現實中4月14日就是金像獎頒獎典禮了。這細節也看出導演的小企圖和趣味。
戲裡的昌榮和Evelyn互相成全對方的夢想,而戲外,秋生和小娟導演也彼此成就。
英文戲名來自於昌榮為Evelyn所做的攝影作品集,扉頁印有一句“still human still dream(仍是人,仍會有夢)”。所謂淪落人,真正的淪落不是窮途末路,而是放棄了夢想。
幸好,戲裡戲外都有了完滿的結局。感謝《淪落人》帶給我的感動,也非常感謝同行的朋友和我一起度過這有笑有淚的110分鐘,還有在香港吃喝玩樂,在深圳共患難的珍貴回憶。以後每年木棉花開,我都要重溫《淪落人》並好好回味那一天。
多撚謝,我黐乸線你。
補幾張七月去愛民邨拍的照片,如果是四五月木棉花開的時候,應該更美。
木棉
今年金马影展很注重新人导演的挖掘,大陆、香港、台湾的新锐导演纷纷带着自己新作参展,而且大多都有著名监制保驾护航,比如今天要介绍的这部《沦落人》,导演陈小娟名不见经传,监制却是大名鼎鼎的陈果。本片虽没有入围金马奖的任何奖项,但却是我个人今年看到的最喜欢的港片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更像今年的《一念无明》。
这是关于两个沦落香港的最底层人的故事。中年男子昌荣(黄秋生饰)因意外受伤后瘫痪妻离子散,他认为人生再没有值得期望的东西,而自己亦不值得拥有任何东西。年轻菲佣Evelyn因为现实的原因,成为了一个寄人篱下的工人,放弃了成为摄影师的梦想。那一个夏天,这样的两个陌生人相遇相识,感情在他们的主仆关系中萌芽,然而盛放的,却是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尊重与爱。他们一起经历的春夏秋冬,令他们学习到底要怎样面对人生的四季。
看故事介绍感觉有点像之前法国的名作《触不可及》,但看完会发现,虽然风格和思路上相近,但《沦落人》进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港式化操作,当中一些桥段更像致敬而非模仿,这要归功于黄秋生和李灿森等人的精湛演技。之所以要请黄秋生来演这样一位“沦落人”,导演称是因为大家对他的印象过于标签化,很多人一提到他就会想到黑帮大佬、浪子、变态这样的角色,但殊不知他也有柔情的一面,到了这个年纪的黄秋生从某种程度说和昌荣有一种性格上的共通之处,可以很好地将他的失意与落寞诠释出来。导演与黄秋生沟通后,他欣然同意,由于影片成本很低,他甚至放弃片酬,完全友情地出演该片,可见对于角色和剧本的中意。
而在实际表演中,黄秋生确实给昌荣这个角色赋予了新的灵魂。其中最精妙的当属他的台词,相信很多台词都是黄秋生在现场即兴发挥的,因为和他本人的气质太过契合,常常在不经意间就能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尤其昌荣和菲佣之间还存在着语言差异,这更是影片前期矛盾的主要焦点所在,导演将语言梗玩到了极致,但并不烂俗,这很难得,也来自于黄秋生本人自然真挚的演绎。
当然其他演员的表现也功不可没,比如陈果御用的李灿森,导演介绍起初不知道昌荣好兄弟这个人选应该找谁,她坐在陈果的工作室思考的时候,一抬头总能看到《香港制造》的海报,而海报上正是青涩的李灿森,导演觉得这也许是天意的安排,索性直接找来李灿森,再加上许久没有在大银幕上露面的叶童,几位老戏骨为这位新人女导演纷纷出山,相信不仅仅是卖陈果的面子,更是觉得这几个人物本身就有可发挥的空间。相信在明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黄秋生的影帝、李灿森的男配、叶童的女配都很有可能榜上有名。而从香港愈加注重底层视角、平民化表演的思路来看,黄秋生不仅入围几率大,拿奖几率也很大,毕竟这一年中香港真的没有太多能被人记住的小成本佳作。
作为一部新人导演作品,《沦落人》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它的情感是真挚的,但技法却是比较青涩的,看得出来导演努力想要与观众营造共鸣,所以在影片中设计了一波又一波的情感高潮点,从给菲佣买相机开始,到后面的再次买相机、偷偷报名摄影大赛、帮助她找到新的工作等等,每一件事情的发生导演都想煽情,但到后面观众已经无情可煽,所以到了全片最大的情感高潮——二人车站分别时,很难再有饱满的情绪,这就是文本上的失当,表达倾诉欲太旺盛,到最后把影片塞得满而则溢,如果更克制一些也许会更好。
不过这些都是对于新人导演提出的更高要求,目前作品的完成度已经不错,而且很注重底层视角的表达,各种小幽默也运用的恰到好处,可以当做一部温情喜剧来看。与《一念无明》比起来,可能没有它那么地直击人心,但是在轻松的氛围中,领略人世间的美好,使观众更有信心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坚信“沦落时仍有曙光”,可能要比致郁式的风格更高明一些。
早上刚刚收到朋友发来的《沦落人》资源,就马上抽空看了。
不到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时断时续,却也没有影响体验,这种偏生活流的影片就是有这种好处。没有过多的戏剧性场面,也不必痴缠于逻辑和细节。好似煲个花生鸡爪汤,温吞吞的,不必损害什么脑细胞。
看这部电影,粤语是一个小门槛。各位观众要善用百度,或者求教于认识的广东或香港友人,他们发挥作用的时刻来临了。
有好几个词,我都不是很懂。比方说,黐(chī)乸 (nǎ )线【小辞典时间:神经兮兮的意思,是一句粗口,“黐线”的升级版。】;多捻谢【小辞典时间:多谢】;昌荣还抱怨不太灵光的阿莲是个“大茶煲”(大trouble的意思);还说她“蛇𠺌”(scared,胆子小,害怕的)。
捂脸。粤语和温州话一样,都是学习难度超标的外语,不亚于任何一门外语,但是粤语给人的感觉格外生动,还很鬼马有趣。不禁想起中学地理书上的那句话: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
该片的主要场景都在何文田的愛民村,据说,这是导演陈小娟长大的地方。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片中对于木棉花的贯穿使用,以夏秋冬春的时序为叙事结构讲了两人关系的变化。每一个季节的流转,都以木棉树的空镜为转场。
北方的朋友可能对这种植物不太熟悉,它是南方尤其在广东是随处可见的树木,每年三四月份开花,五月果实成熟就会爆开飘落棉絮,秋冬则落叶。阿莲初到的时候,在巴士站见面,旁边就是爱民村的木棉树。到了离别的时候,也迎来了漫天木棉飞絮的季节。
片中有一场戏,昌荣叔对说“你唔好睇小啲花呀,呢啲乾咗可以做藥材㗎,過多陣就會結成棉花,又吹去新嘅地方,重新開始”,就是在鼓励阿莲像木棉花一样离开他去追求梦想。红花寓佳人,飞絮也如女人若想成长必须离开的命运,是十分应景的比喻。
看到片中最后木棉飞絮的场面,让我想起费里尼的《阿玛柯德》,也是一样以春夏秋冬为结构,片头片尾柳絮飞扬的时刻,让人生发出对人生的无限感怀:“ 柳絮终会再来,生命是个循环“。
影片结束的时候,在最初见面的巴士站,阿莲想把钥匙还给昌荣叔,昌荣摆摆手,示意她不必。然后调转轮椅离开了。
阿莲一定会再回来探望昌荣叔不是吗?带着她的摄影机,带着她的摄影集,也会带着她已经实现的梦想。
除了温情的时刻,也有一些增添幽默的段落和意气奋发的女性意识。昌荣和阿辉看泷泽萝拉功夫片竟然能一口气看四个钟,感觉他们迥异于常人,看片过程与阿莲和菲佣朋友们的做工经验交流课堂辉映,导演以交叉剪辑处理这两段。但是,衔接却不够流畅紧凑,导致这段段落塌了。 还有阿莲和她的菲佣闺蜜们一起去酒吧庆祝阿莲重获自由,她们的谈话是女性的励志会谈。
但是,这部电影整体还是属于社会关怀的范围之内,延续的是许鞍华“天水围”系列的余脉,继续关注公屋中的哀乐人士,尤其是孤独老人和在港务工的菲佣这类特殊的弱势群体。该片的整体风格也是走现实主义路线,剧情平淡如水,以“夏秋冬春”的时间流转为结构,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香港爱屋村公屋中的温情故事。
这是导演陈晓娟第一部剧情长片,之前她是一位不知名编剧,只拍过一部25分钟的短片《儿女》,也是有关老者的,也是一样的温暖路线。
这部电影有点让我想起了今年赫尔佐格的戛纳新片《家庭罗曼史有限公司》,同样关于孤独,同样是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以雇佣关系为纽带在冰冷的现代社会书写温情的故事。去年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也大体是这样一个类似的故事,那本质上也是个“创业公司”。这样有默契的书写并非偶然,而是艺术家敏感捕获了现代商业社会人类孤独感的本质:我们都想在冷冰冰的经济关系之上寻找温暖。
所以,我们已经走到这个阶段了吗?非功利的交往与真实纯粹的快乐有关,艺术家总是敏感悲观的,生活可以走传统路线。要想生活幸福,大可以多出去会会朋友。
“只工作,不娱乐,杰克也会变傻瓜。” 《闪灵》也是这么告诉我们的。
“没有爱的关系,会发生很多可怕的事情。” 阿莲回忆以往的婚姻这样说道。无论什么样的关系,都应该拥有爱,不同形式的爱,即使这其中会有很多规则与蜿蜒曲折。我想这是每个人都该去追索的功课吧。
所谓正能量的明媚主题总是不够酷的,但是,到了一定的年纪,你会发现它才是真正有永恒意义的存在。这也是这部电影被不少人喜欢的原因。
该片请来了陈果做监制,如果观众足够细心,还能发现片中阿莲和昌荣摄影获奖后的庆功宴的大排档师傅就是陈果客串的。有陈果就总少不了李灿森,只是没想到过去的先锋香港青年李灿森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面容温和的中年人,他饰演的阿辉,已经完全没有了过去激进的模样。岁月催人老。
当然问题也是不少,甚至很明显。
看多了电影的也都知道,有一部分电影是走工整路线的,一、二、三、四按部就班,好似正步走。生怕出错地去贴近观众的经验路径,在某些处理和表达上还是有一些畏首畏尾,这部电影就是如此。它没有什么推陈出新的的念头,尤其是剧情层面,属于那种给一点提示观众就知道接下来剧情走向如何的那类电影。
如果说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那就是该片的闪回段落安排得相当巧妙利落,没有遗留人工雕琢的痕迹。在现实的语态叙述中,聪明地借助一些昌荣生活的关节点塞进了他对过去生活的回忆,简洁不起腻,亦能自圆其说。让人看着不烦。
和同届生《翠丝》一样,这部电影的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选对了演员,而好演员的表演与互动会创造出电影本应具有的情绪氛围,这情绪会弥补导演技巧的寡淡对观众进行自然的引领,让观影过程更流畅。作为新人导演能够乔到这么多大牌明星并不是易事,想必陈果监制和真诚的故事底子帮了大忙。叶童、李灿森可以不提,最大的成功在于黄秋生精湛演技的加持。
这是黄秋生金像奖三度封帝的作品(注:之前两部分别是:1994年的《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和1998年的《野兽刑警》。)看了他在影片中的表演,这个奖颁得有理。每一个细节动作的的设计,都认证着一个进入臻熟境界的老戏骨的人戏一体,甚至在最容易错漏的时刻,吃饭的时候、为阿莲鼓掌的时候,只有一个拇指可以活动的残疾的手都没有松懈。因为老戏骨没出戏,一直在戏中,就体现在这细节上。演员这种行当,如果做久了,摸到了命门,就进入了无我亦有我之境。黄桑在片中的表演实在精彩,从一个凶神恶煞的顽固老人,到一个内心柔软的长者,每个层次都把握地精准。
虽然因为黄秋生过去演变态的形象太深入人心,看电影的前半部分,总是会给观众一种心理惯性,担心剧情跑偏,面恶心善的昌荣叔会露出犯罪份子的真面目,强暴阿莲啦、肢解阿莲啦、藏尸阿莲啦之类的。或者感觉他们后半段一个不小心就要上演老少恋,可见黄秋生过去演变态和坏人有多成功。
不过,这担心不会发生,这就是个温情脉脉又励志的正能量故事,让人松了一口气。最后,昌荣叔和阿莲之间的亲密感情也没有变成爱情,保留了这样的情感纯度,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自己很满意。
若人与人一切美好的互助感情,都必须归结为爱情。那是一种狭隘,也是一种失去,更是一种悲观。
但是,阿莲和昌荣之间有爱情吗?
也许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是源于阿莲在浴室摔伤后昌荣叔的幻想,他幻想自己能站起来了,而且孔武有力地抱起摔伤不能动弹的阿莲,这个场景里,有一丝荷尔蒙的味道。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施救,一种英雄救美的直视感。最终,影片也对她们之间感情的走向保持了开放性。阿莲说:“我不想再进入没有爱的关系”。在昌荣和阿莲的关系中,一定是有爱的,但是,我个人更希望他们之间的关系偏向于父女,偏向于一种天涯沦落人之间的温暖互助。
饰演阿莲的女演员是海选出来的,她本人是菲律宾一家早教机构的创办人,和电影行业关系不大,但是她在片中的表演也很抢眼。主要是一种清新的自然感。总觉得她有一点眼熟,有点像某个香港女演员,一时想不起名字了。蛮有观众缘的一张脸。
不过,这部电影情节真的很俗套,又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沦落人昌荣叔帮助了沦落女菲佣阿莲追求她的摄影梦。一个俗的不能再俗的故事,能打动这么多人,是因为温情与梦想是人人都渴望的美好。
人生只剩下电动轮椅和吃喝拉撒的老人昌荣,遇到了被生活打进谷底的菲佣阿莲,一南一北,一老一少,在无人可解的命运节点彼此缔结了共生关系。即使生活很残酷,梦想可以等,生活不能等。
但是,他们依然是人(still human),依然可以做梦(still dream)。
从最开始的主仆间的彼此防备,到最后慢慢互相信任、相依为命,人与人的关系就是这样走近的。每一段亲密关系都是一个房间,当我们被各种因素和自我的意愿推动着走进它,就拥有了一个家。一个人幸福的程度,除了血缘关系天然缔结的家庭之外,在情感的领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与非血缘关系建立房间的能力。
在彼此命运的低谷中,昌荣和阿莲一起合力修筑了一个温暖的房间,他们既是主仆,又如父女。在人与人隔绝离散的巴别塔之困中,语言不通的两人用耐心和善良学习交流。误解也有,拥抱也有。
昌荣为菲佣阿莲买了单反相机,阿莲帮昌荣实现他与儿子毕业旅行的梦想,在经济关系主导的商业社会,他们为彼此的人生增添了一份陪伴和人情美。
人情的美,任谁也不会忘掉。
片中有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词:“ sincerely不是这样串啦”。无论社会如何流变,真诚永远是生活中的光之源。它不是笨拙的同义词,而是一种极致的对生活意义的明定。正是因为有了真诚,才让一份本来赤裸裸的雇佣关系成为彼此生活中的温暖相伴。也正是有了真诚,才让梦想在山谷中开出花来。
阶级仿佛是一座层层递压的金字塔,牢不可破,充满偏见和残酷的既有认定。菲佣就不可以有梦想吗?所有人都这么想。
但是阿莲还是成为了那微乎其微的一百分之一。她没有成为嫁入豪门的Carmen,她成为了她自己。这让这部电影更多了一些女性主义的味道。才华是上帝的荣宠,拥有它的人就拥有了幸运的可能。
导演将这样一个女性励志的故事安装在菲佣阿莲身上,显示出的似乎是香港人对这个群体后天培养出来的亲近感,也因此让这个女性的励志故事有了一些跨越边境的视野。
在人被剥夺了一切之后,他们依然是人本身。在微小的互助之中,依然闪烁着不屈的生命力和尊严,以及人性的光辉。因为有爱与善良的力量,低微者如昌荣和阿莲都可以给对方追求梦想的能量,既可以做追梦人,又可以做予梦者。连只会写一个“福”字的底层沦落人昌荣叔,最后也在阿莲的影响下,学会了写“梦”这个字。没有人是没有能量的。他最终帮助阿莲实现了摄影师的梦想。
就像在摄影大赛颁奖典礼的会场,主办者对昌荣所说的:“照片很美,予梦者先生”。
照片很美,做梦者小姐。
照片很美,予梦者先生。
先有《罗马》,后有《沦落人》,两部电影不约而同地把焦点放在了女佣的身上,都是讲在彼此的陪伴中“日久见人心“的故事,不同的是本片的另一位主角是无法自理的残疾人(黄秋生饰)。该片是在一位瘫痪中老年男子和年轻菲佣之间展开的,并没有明显的高潮情节,故事随着四季的时间线来叙述,有笑点("多橪謝")有泪点(still human still dream),鸡汤给足不觉得矫情(sky is the limit),确实是一部成功的“港片”。
电影中所充满的善意并不见得那么巧合地发生在一个场景里。陈昌荣身残心善,陈的儿子聪明孝顺,菲律宾女佣团的互相扶持,贵人慧眼相识,少一个善意的因素都不能成就圆满的故事,所以有人说这是一个属于香港的“童话”。但这个童话很残酷——Evelyn是一名有摄影天赋的年轻女性,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正确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她不幸拥有了一段没有爱的婚姻,有一个认命的母亲,尽管得到了录取通知,也只能委身成为一名在异乡打工的底层女佣。陈昌荣是一个靠自己把妹妹拉扯大、照顾“内地仔”下属(阿辉)的中年工人,但他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不幸成为胸部以下瘫痪的残疾人,妻儿离去,只能住在公屋度过时日。
“我以为我就係咁先“是陈昌荣的日常心态。事故导致的行动极其不便,妻儿与他人组成新家庭,不能亲自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这些都是他用“no dream”回答Evelyn的原因。Evelyn也很潦倒,离婚路道阻且长,母亲的不认可甚至以断绝母女关系作为要挟,但跟陈昌荣不同的是,Evelyn相信有梦想那就有实现的一天,而她的乐观也慢慢打动了陈昌荣。No rubbish,尽管后半生只能坐在轮椅上度过,尽管一出生便是聋哑人,尽管贫穷支撑不起梦想,但是,"this is not your fault", 这些都不是你的错。见不到头的日子总要有点期待,不是不切实际地幻想某一天双腿奇迹般复原,不是等待白马王子下凡打救,我们只是在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里,用自己的努力让生活变得不那么面目可憎。
日常生活在电影里被刻画得很真实,不仅是来自细节的关注,也来自对香港“边缘人群”的客观描述。尽管新导演的镜头确实不太成熟,几处剪辑也略显突兀,但导演知道自己想要说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再有黄秋生影帝级表演的加持,好片也就应运而生了。
非常荣幸能够在金像奖的前两天见到了黄秋生本人,由于其在《沦落人》里出色的表演,当天他就收到了来自不少人的“影帝”祝福。在分享电影制作故事的时候,黄秋生就提到为什么答应参演本片——“我一直好奇为什么香港的电影里都是华人的面孔,为什么都没有菲律宾人啊印度人的面孔,他们也是组成香港的一部分“。电影里所出现的吵嚷的街市、蜂窝般的楼房、临拆的大排档、脱口而出的粗口、天桥底下的菲佣姐妹团,分明是香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现代化高楼、来自不同国家的面孔、国际级的摄影大赛,也是香港能成为“dream giver”的理由。熟悉的片段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我想这也是这部电影能够在香港取得不错票房的原因。
“沦落人们”同是天涯,但并非一直消沉。生活确实很残酷,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正确的时间遇到对的人,不是每个人都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但梦想和自我价值只有在善意和尊重的环境下才能得到实现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别人的Dream giver。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