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丁善玺
编剧: 丁善玺
主演: 甄珍 / 柯俊雄 / 陈莎莉
类型: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74-07-19(台湾)
片长: 115分钟
又名: Everlasting Glory
IMDb链接: tt1464605
编剧: 丁善玺
主演: 甄珍 / 柯俊雄 / 陈莎莉
类型: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74-07-19(台湾)
片长: 115分钟
又名: Everlasting Glory
IMDb链接: tt1464605
中日建交后,台湾很恼火,很恼火到一定要爆发的那种,于是该片《英烈千秋》开拍成了当时应景的几部主旋律电影之一,抗战主题在两蒋时代的台湾也是很敏感哦。原来主题似乎有两:一、我朝我兔向来坚决抗日,抵抗外侮;二、我朝我兔是华夏正统,汉贼不两立。
公允的说,片子把抗战时期国民和军人的精气神都拍出来了,令人感动,观众自有评价,这里无需多说。最近该片在大陆中央6套播出,应该说成就一段两岸佳话。
片子在中央台播出时剪掉了大陆这边肯定笑场的两个“国宝级”镜头,和大家分享补全:一是✂️剪掉把张自忠的死栽赃到某某敌后游击队向日军告密的镜头,游击队长形象请观众参照智取威虎山之类革命电影中的匪三匪四之流自行脑补,电影“明示”告密导致张将军被围身亡;二是✂️剪掉了张自忠牺牲前高呼“某某某万岁”口号的镜头(第一次看原版,到这个情节,以为这个场景主人公男一号会喊中华民国万岁之类的口号,当时以自己能够剧透,心理狠狠的鄙视了一把导演,小小得意之后,目瞪口呆地发现男一号居然是挂念的还是委员长呀:),这桥段堪比郭德纲相声,大陆群众听着是不是也很熟悉呀。
想起鲁迅同学说过的辛亥革命后的Q哥所在的未庄,国人的世界隔山隔海还真是心有灵犀,海峡两岸就像过家家,历史如戏。
这才是真正的战争片!真正的英雄从来都是“忍到最后一分钟,撑到最后一秒钟”的,即使被所有人误解,仍然能坚持初心。喜欢这样为求得良心的安慰而力竭而死的英雄,也喜欢这种顾大局,有道德而能让敌人佩服的将军。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是张将军自北平返家,路遇妻子和女儿,却因世人的误解而不得不保持沉默,面对女儿的质问,他不能解释,也无法解释。暴雨中,张的脸部表情一直处于半阴半晴中,将他内心的挣扎呈现于观众面前。他转身给妻女让道的背影如此落寞,这不仅是作为一个丈夫、父亲的无奈,更是一个时代英雄的无奈,让我忍不住泪目。
印象最深的另一条情节线是临清县的父老乡亲对张及其家人的态度。当张奋勇杀敌取得喜峰口战役的胜利时,全县人与有荣焉,纷纷跑去张家祝贺。而当张因接受命令镇守北平时,同样的一帮乡亲则追随舆论,群起而攻之,将其视作十恶不赦的汉奸。最后汉奸这个谣言不攻自破,张得以洗清冤屈,还是那帮乡亲又开始挽留张的妻女。这些情节对中国人人性弱点的刻画简直是入木三分,自此之后的影片里再难有如此大胆,生动的展现了。
张自忠、佟麟阁和赵登禹是少有的几个被新中国承认并宣传的抗日国军牺牲将领。而李宗仁因为留在了大陆,《血战台儿庄》也得以拍摄,至于谢晋元因为是被汪精卫刺杀,非死于国·共内战,也得以受到宣传。关于国民·党正面抗战无论大中小学历史书,还是影视,都比较少提及。而《忠烈千秋》这种台湾拍的抗战片,也是得益于绿营上台,这边得为失势的蓝营争取点存在感,如果这边连蓝营都不拉拢支持,那台湾就真要完全一边倒了。
学生街头演讲号召捐款抗战,神剧也常见。
女孩怒脱衣擦“汉奸”大字一段拍的真的好。
张自忠的名字是如雷贯耳的。13年去北京还在张自忠路路口一宾馆住过两晚,公主府和欧阳予倩故居、段祺瑞政府旧址都曾经在夜晚经过。
管虎在拍摄谢晋元题材的《八佰》。希望以后多点关于国民·党正面抗日的影视题材,那里面有很多可歌可泣可以拍得比《雷霆救兵》、《血战钢锯岭》都不差的故事,例如国军空军抗日、衡阳保卫战等,当然还有远征军。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