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陈为军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英语
上映日期: 2012-11-28(美国)
片长: 59分钟
又名: Education Education
IMDb链接: tt5709152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英语
上映日期: 2012-11-28(美国)
片长: 59分钟
又名: Education Education
IMDb链接: tt5709152
感觉像看了现代版的《活着》纪录片。现实自有万钧之力,把人压得喘不过气。底层的生存是个闭环,都说教育是唯一的出路,但如果教育也是闭环怎么办?
生存本身就像是一个黑洞,把高考失利的学生,靠榨干学生赚取暴利的私立大学老师,私立大学毕业后为了赚取微薄工资的求职者的命运绑缚在一起。所谓教育改变命运,其实就只有高考本身宛如一根从天上垂下的细蜘蛛丝,无数考生想抓住它爬上去,没上去就只能围着生存爬行。看似前方有路,却是封闭的一个圈。
靠教育脱贫的梦想变成诈骗的软肋,就好像心灵鸡汤多为毒药。诡异的是诈骗能够存在是因为被骗的人的教育不足以识别诈骗,然而能获得的教育本身就是诈骗。无论是骗人还是骗己,纵有万般无奈,却是生存必须。所以曝光这起诈骗的这部片子也很难被潜在被骗人看到。
毕业求职者万超在一个别人城市的黑夜里无法克制地流泪崩溃,又在另一天早上收拾妥当笑着重新出发,说着类似:现实太艰辛,但明天总是会好的。这样的话。他是个上进,阳光,努力的青年,像是一个冲浪者,一时间被巨浪淹没,过会儿又再小小地浮现继续和巨浪搏斗。
记得曾有面试官问他有什么目标,他说就是在武汉生存下去,面试官又追问他理想的工作生活状态,他显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迟疑几秒才结结巴巴说出上下班之余能有时间看点书已经很理想了。他是疲于奔命这个词的最好注解,起点是生存,目标也是生存。
很想送句常被提起的话给他,叫:真正的成熟不是忍受痛苦,而是知道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然而在他的世界里生活=生存。衷心祝愿所有像他一样尚未绝望勇于搏斗的人能尽快脱离生存的闭环,有闲暇去思考真正生活,不再被巨浪追赶,到达一片平静的海洋。
“在中国,你必须得上大学,因为人们告诉你:必须得这么做。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这是BBC的编辑对这部纪录片的感言,他未必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没有高等学子,没有富家子弟,这里不是教育的全部,只是教育对贫穷的面孔。三个人的境遇,像是一个环。独自坐在教室里茫然的王盼可能会成为明天因为失去工作酒后大哭的万超,无可奈何的万超会不会为了生活而去做出卖良心的讲师?穷人就像牛头人,永远逃不出贫穷的米诺斯迷宫。教育是公平的,生来是蓬草的人,一辈子都是陷渠沟的命,这是个有道理的说法,但不能说是宿命,宿命是用来自我安慰的良药,不能因为可卡因有效就说它是好药。他们让人心疼,是因为他们对命运的无可奈何,他们在默默承受,中国人这么朴实,不缺承受的人,缺的是改变。如果人有不满,说不定就会促进人的改变,但是承受不会,承受只是在教人愉快地认命。
他们是可怜的,中国的教育产业是阴暗可恨的,似乎教育是一个人人得而诛之的败类,但是有一个细节,万超失去工作,是因为他的Excel技术不过关。他的专业是金融,他的简历上没有任何关于这个专业的证书,有的只是他实习的经历。他其实有机会改变这一切,但是,他没有。不能说他自己不要强,他对梦想的有近于孩子般的信任,虽然影片暗示是受了成功学的影响(片尾的公司领导对员工的激励就是标准的成功学洗脑式)。那么他差的是什么?
他缺的是对出路的探索,如果他想到了工作,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认识到一些对工作有重要意义的东西,他还会因为学历,因为技术不过关而失掉工作机会吗?教育的意义,就是教会人去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但是教育很明显没有达到要求。每个人都在诟病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应试教育最大的不足应该在于没有教会人的自我教育,自我意识不够强大,从众随大流,得过且过。这难道不是也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吗?我们在心疼他们之余,是否应该反省一下,是否应该改变一下,我们缺的是改变呀!
影片主要讲了三个人
一个是高考生,考了330分
一个是正在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最后是在培训学校工作的老师
有点像是同一个人的三个阶段:高考时由于成绩不佳,只能上不太好的本科;本科毕业后在职场找不到工作,甚至连生活下去都很艰难;终于找到了工作,却迫于生计,需要替老板做些昧着良心的事。
高考生的母亲右手缺失,但是仍然和丈夫一起拉砖维持生计。高考生考了330分,只能上一个三本或者大专,学费一年两万。所以他们家办了酒席,向亲戚收份子钱,以便凑齐学费。
大学毕业生毕业于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先后找了两份工作,但都在见习期间被拒绝,并且两家公司的工资都是1000到1500元之间,维持生存很困难
培训学校老师很无奈,暑假被领导派下去招生,讲着虚假的材料,昧着良心骗农村人的钱
影片讲述的的确是事实,那些生活在偏远农村的,那些在三本院校毕业的,那些就职于IT培训学校的,很大可能就是这么一种生活状态,生活没有着落,但还是要继续生活。
令我感同身受的是高考生的母亲。她整个右手都没有了,然后还做重活,和我幼时的家境很相似了,我妈妈右手拇指缺失,也做过搬砖的活计。当然,我也做过。
但是,该影片似乎着眼于当代教育下最羞于展示的一面,这很好。但如果通票都是这样的素材,无异于那些描写国外贫民窟的影片,虽然很震撼,却是管中窥豹。也应该看到,还有很多人可以进入到常春藤、C9、985、211这样的学校读书,他们毕业后有些成为社会支柱,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不同的社会现状可能会影响对该纪录片的解读。如果社会现状的层次划分是金字塔形的,那么该纪录片就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警醒我们社会对人民的压迫过于沉重;如果社会现状是椭球形分布的,那么该片明显缺乏层次感,但是坏处有限,只是减少受众群体而已。相反的,郑琼的《出路》在层次感上做功课比较足,但是电影要到下周才有机会看到,到那时候再做评价吧。
能在豆瓣上标记电影的人,大略都是读过大学的人,要不就是在校大学生,年龄再小点也是城里读高中的孩子,乡下读高中的孩子还不太能接触豆瓣这样的网站中的这部电影。大家对读书的反击和诘问,也算是一种思考。但是很少有底层的人来评价读书这件事,更没有人会从底层的角度去看待脱贫这件事。人们习惯用他们所认为的方式来定义贫困的人对读书的态度,贫困的人们也确实是按照这种固有印象表现出一个穷人应有的那种对读书的态度。
读过大学的人所考虑的是大学不能让你获得一份好工作,然后以此来达到跨越阶层的目的。诚然,这是很难的,原因请看《why poverty》的前面几集,我这里不再多说。人们并没有看到自己已经获得的,或许这才是受用一生的事物,才是读书真正的意义。
当我16岁时,第一次站在新华书店里,看着四层楼都满是装满书的书架时,我十分的惊叹,有一种如入宝山的感觉。当我了解到看书不需要付钱时,我几乎觉得这是在盗窃,那种感觉就像是超市告诉你他们不收钱,任君取用。当然,几年后我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叫图书馆的地方,借书不要钱。这是没读过大学的人才特有的一种感触。
影片中的那位只有一个手指的妈妈让我十分的感动,我从她身上明显的感受出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那位妈妈读过书,会写字,虽然她只有一个手指。如果她没有读过书,她不会有那么标准的普通话,她也不会说”她考那么一点分,我都很生气,只不过我留在心里,我怕她受刺激……我如果说你考这么一点分还想上学,我不会说那样的话打击她”,她知道人是有自尊心的,人也需要鼓励的。而真正没有读过书的人通常应当会打骂女儿没有考到分数,浪费了这三年读个高中,如果出去打工不花钱还能赚钱。她如果没有读过书,她不会老着脸去各家请酒,想着为女儿凑学费。她大可以像我爸一样说“就你这垃圾,你还想读书”。她如果没读过书,当她丈夫对女儿说些不冷不热的话时,她不会喝止她丈夫。她大可像我妈一样连橡皮和练习册都不给买,一心只想着讨好丈夫,任他作威作福直接甩我耳光。
我父母也是尽力了,我并没有去讨伐的意思,但是我明显从中感受到了差异,这种微小的差异正是来源于读书对人的改换,虽然这位母亲读过书依旧没有改变她的人生。我身边无数的父母做的比我父母还要差劲,所以我父母一直力求我感恩于他们,我也十分庆幸自己没有过早的辍学,终究还是拿到初中毕业证的人。我真心的感谢我父母让我多少读了几年书,不然我也不可能借着这点可怜的积累,最终能够试着改变自己的人生。
如果能认真的学习,考上一所大学,并在大学里认真的学习,获取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那么找一份工作,或者通过在大学里的学习经验,然后到另外的行业里重新学习,我相信都是可行的。
我很难理解当代大学生报怨大学如何如何,一切都是可以学习的,当下网络资源如此丰富,何况大学本身就有很多资源,比如数字图书馆和相关的爱好社群。
我更喜欢把这部电影电做《中国的出路》,这明显更像在说明中国的教育已经没有出路了。高中时随便考,大学生随便混,然后出来面试很困难,一切都是社会的问题。作为在社会上的人,我真的觉得学校里面是最”公平”的,只要你认真付出,就会有收获。最怕是,大学其实也是混过来的,你的未来很困难,中国的未来也看不到希望。
读书确实花钱,但是它是值得的。读书不一定能跨越阶层,但是读书绝对是有价值的。如果我不是识字能读书,我就不可能明白其中的差异,我也不可能有阅读的能力,我更不可能试着改变生活。或许我会失败,但是我会试着让我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而不仅仅是供个初中就每天念叨着应当感恩,更不会生出——早先小学都不让你上,让你一辈子种田——的这种心态。
……
2018年的扩展:
脱贫和致富是两种情况,跨越阶层相当于跨两个台阶,而非一个台阶。
贫困——温饱——富足。
而且其中有一个矛盾——如果贫困的人有跨越阶层的机会,那么相当于所有的贫困人口都将有均等的机会,那么将是人人都能走的“大路”,这将变成一条竞争激烈的道路,这条路上被打败的概率将会加大。与之前能走上这条路的人少,但是成功的概率大相比,其实能到达终点的人数上依旧相似,唯一的差别将是策略的改变——机会均等,全靠努力。(参考我国教育改革,现在这种机会均等在长久的发展后,慢慢的变得“不等”了,所以需要下一轮的改革。)
另外, 如果人人平等是真正存在的,贫困的人口也应有跨越阶层的机会。那富足的人也同样有这样的机会,而他们的知识、财富、思想都高于贫穷的人,为何一定是贫困的人慢慢上升?另外谁将会下降?
正确的情况是,小部分贫困的人上升,大部分贫困的人保持原样,和一小部分温保的人下降。如果你打过排位赛,你将更能明白这个道理,前十名很难掉下去,变成最后一名,而正常情况下,最后几名是慢慢上升的,没有一步上升到第一名。而应当想一想,用三代人的接力跨越阶层,还是用五代人来做到,而不是想只用十年苦功就能做到。
看简单一点,这就是一个竞争机制,发达国家利用先发的科技优势,“剥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红利的制造业,而发展中国家利用制造业的优势,“剥削”落后国家的矿产资源。富有的人、温饱的人、贫困的人,同样的道理。
如果能少从社会及文化的角度看问题,多从竞争及自我优势的角度看问题,或许更容易解决。另外,我国教育有不足之处,但是产业化给了很多人“机会”,但是它只是为了从温饱和贫困中”筛选“出部分真正有能力和才智的人,它是给这些人机会。
而另外一些,不论在以前的考大学难,还是现在考大学容易,本就”应当"是一个普通人。所以现在有人已经说了,大学四年只是一个”魔法技能‘,你以为你跨越了“农村”,但是一旦你毕业,你就被打回原形。而在这四年时间里没有抓住机会,认真建设自己的人,还是会回归生活,做他“应当”做的那个平庸人。
……
说我对电影取材的看法:
电影中的那位毕业生是毕业于武汉大学珞珈学院,这所大学于2006年批准建造,同年招生。电影拍摄时间为2012年,即2008年就入学,这完全是在与学校同步成长。毕业生面试时,没有使用到任何“专业词汇”,自述也十分散乱,没有特定求职方向,让我不由的去思考这位同学在班级里成绩数于上、中、下中哪一个层次?面试画面不多,但也看得出这位同学没有任何充分的准备,对各类可能会应聘的岗位显然也没有做过任何调查。这一点让我非常诧异,2012年的年轻人应当已经十分依赖于网络,怎么可能面试的时候还是如此的状态。纪录片中并没有24小时跟拍,所以我也不能得出任何结论,以上仅是我的一些思考。
拍摄者在选择这位毕业生时,我相信是做了筛选的,这位同学并不是一位普通的同学,大概算是一位比较“典型”的学生,听口音来自于武汉三大远郊之一的新洲,属农村孩子。我猜想学习成绩也并不优秀,在班上应当属于中下游。学校属于三本且刚刚建校,且这位学生缺乏网络获取信息的习惯/能力。最特别的是这位同学的生格属于乐天型,从他眉宇间很少能看到“思虑”的痕迹,这一点算是优点也算是缺点。他的遇挫是不可避免的,正如他自问——为什么没人要我呢?我想他真的需要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另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是那位招生的骗子老师是如何与那位女同学产生关联的,很明显他们之间其实根本不会有关联。一个招生,一个毕业,不在同一个城市,不可能恰如那么巧,骗子学校女老师打了电话给女学生,女学生鬼使神差的去参加,恰好又是男老师去演讲,最难得的是恰恰还参与了演讲后的师生见面。
这其中一切都是随机的,女孩父母搬砖养家,恐怕是没有很多时间天天去参加见面会,只能有选择性的参加。再则打电话来的学校会非常多,如何恰好选择了骗子学校,并见到骗子老师,并且还三个同框“会谈”。这更像是一种倒推——你知道两人会有关联,所以你在一开始就跟拍这两个人,然后随时间推移到直到他们相遇。另外,在两人未有会面时,纪录片里的女孩从未表明自己有去软件学院的意向,所以更谈不上有针对性的去参加软件方面见面会。这算是一个困惑之处,我想拍摄者选材时是分开选择的,但是随着拍摄,为了达到效果,最终人为的制造了人物“交织合流”的效果,以达到汇总的目的,用此来作为收尾。
……
越写越乱,也就是这样吧,我最近思绪真的有点问题。
第一次写影评,以前都是直接关电脑睡觉,可我感觉今天我可能没办法让自己睡着了。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赤壁人,我突然感觉像吃了苍蝇一样,那熟悉的方言,那熟悉的砖厂,那熟悉的火车站。。。那120公里之外的武汉。。。。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注册这个豆瓣然后写点什么,那么近的面孔,那么熟悉又陌生的人,现实中的王盼我身边比比皆是,为什么看到这个王盼却让我无法入眠。我曾多少次见到这些不同的命运,哪些不用参加高考的同学在期盼自己的留学生涯,哪些考上大学的同学在担忧父母的经济能力。很真实的例子,一个父亲是某领导,一个父亲是种地的农民。
很不幸,我不是局长的儿子,很幸运,我父母也不是农民。我不是鄙视农民,而是我本能的排斥那种无法改变命运的绝望,如果这个纪录片在继续讨论下去,估计将是对这个社会无情的鞭笞,答案可能是 马加爵,可能是祁同伟,更多可能是城中村的你,我,他。(很多人可能说马加爵活该,他自己把自己困在一个孤立的境地,而我想说,他刚出生的时候和你,和我并没有什么区别)
贫穷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病,鲜有治愈的可能,你可能听说了身边某某某家里贫穷却勤劳致富了,可当你深入的接触他,你很有可能发现他的勤劳主要是用在寻找制度和法律的漏洞。可能有失偏颇,但在深圳我见到了太多。。。大多数勤劳者比如王盼的父母。。。。
已经而立之年的我,望着这无法企及的房价,我已经做好了回家的准备,每年有多少人来深圳?但又有多少能留下来?和王盼相比,我唯一比她多的是一张普通一本的文凭,除此之外,我并不感觉我和她又有多少不同,拿到了她期盼的文凭又能怎样,无非是回到家乡,一套工薪的房子,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我突然很害怕一个制度和法制健全的RPC,如果是这样,我的子孙很可能就和我一样,出门打工,回到家乡,生儿育女,然后再…………(其实也可以选择在深圳郊区或者临市买房,但是我害怕,出于天生的不安全感,我怕中年危机,我怕哪天公司倒闭而断贷,我怕经济危机带来的房价贬值到比我贷款还少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将一无所有。)
可能我想得太远,片尾的丧曲(我们叫夜歌)让我想起那个夏天爷爷的葬礼,那是怎样一种悲哀才能把你的心唱得像蜂窝一样千疮百孔,听父母说那是在叫魂,让逝者回来见见亲人,听到王盼母亲唱丧歌的那一刻,我感觉灵魂为之一振,也许吧,贫穷的我们早已经没有魂了,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我们将死于高中毕业。
教育产业化,教育也成了企业的样子,而不是神圣的精神洗礼。老师到处跑也是为了赚钱。“我们是个公司,不是一个学校”说的我瞋目结舌!!!“上学的目的是找到一个好工作”真是中学好好学习为了考上一个好大学的狗屎思想的延续,shit。三大暴利行业之首-招生!
“城市的小孩不上当啊”,听到这句话,我的心真是痛,多少农村的父母把辛苦钱给了商人,可是这就是现实,就是这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世界的现实。
“学校讲的什么样子就不说了,反正老师都是去混时间的”别说这种培训学校,就是所谓的我在的名号是211的学校,老师也都是忙着自己的所谓项目,对于上课,多数老师都是混!
学校里的人真的对于学生以后怎么样一点都不会管的,而当初天真的我还对于人性保佑好的期待,而后才知道这个社会其实比我想象的要冷漠的多。
看到那个考了388的女生打电话说别人建议她学会计,我也想到了自己以及周围的一些同学,接受了12年的中小学教育,也没有培养出自己的兴趣,到了大学也不知道学什么,一方面是家长的引导,一方面是中小学教师已经沦为应试教育的傀儡的错误指导,不过也不能算他们的,都要在这个社会生存,再向上说就涉及政治了。
“城市的小孩不上当啊”,听到这句话,我的心真是痛,多少农村的父母把辛苦钱给了商人,可是这就是现实,就是这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世界的现实。
“学校讲的什么样子就不说了,反正老师都是去混时间的”别说这种培训学校,就是所谓的我在的名号是211的学校,老师也都是忙着自己的所谓项目,对于上课,多数老师都是混!
学校里的人真的对于学生以后怎么样一点都不会管的,而当初天真的我还对于人性保佑好的期待,而后才知道这个社会其实比我想象的要冷漠的多。
看到那个考了388的女生打电话说别人建议她学会计,我也想到了自己以及周围的一些同学,接受了12年的中小学教育,也没有培养出自己的兴趣,到了大学也不知道学什么,一方面是家长的引导,一方面是中小学教师已经沦为应试教育的傀儡的错误指导,不过也不能算他们的,都要在这个社会生存,再向上说就涉及政治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