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克里斯托弗·斯宾塞
编剧: Richard Bedser / 克里斯托弗·斯宾塞 / Colin Swash / Nic Young
主演: 迪奥戈·莫加多 / 罗玛·唐尼 / 艾波·罗丝·雷瓦 / 路易斯·德拉米尔 / 达尔文·肖
类型: 剧情
官方网站: www.sonofgod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希伯来语
上映日期: 2014-02-28(美国)
片长: 138分钟
IMDb链接: tt3210686
编剧: Richard Bedser / 克里斯托弗·斯宾塞 / Colin Swash / Nic Young
主演: 迪奥戈·莫加多 / 罗玛·唐尼 / 艾波·罗丝·雷瓦 / 路易斯·德拉米尔 / 达尔文·肖
类型: 剧情
官方网站: www.sonofgod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希伯来语
上映日期: 2014-02-28(美国)
片长: 138分钟
IMDb链接: tt3210686
起初,祂就与上帝同在。在伊甸园中,祂与亚当和夏娃同在。在大洪水中,祂与挪亚同在。在出埃及时,祂与摩西同在。在迦南地中,祂与以色列百姓同在。祂与参孙同在,与撒母耳同在,与大卫同在……后来,祂来到了这个世界上。祂是黑暗中照耀的光,祂是上帝之子——耶稣基督。
重新演绎耶稣基督的事迹,对于任何人来讲,想要在前人的创作中脱颖而出,都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大家对耶稣的经历实在太熟悉了,甚至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常常被信徒们津津乐道。然而,《上帝之子》开场的这一个个镜头,立刻就将人带入对上帝同在的强烈渴望之中。因此,不论接下来的情节会如何安排,都会让人急不可耐地看下去。
影片以使徒约翰在拔摩海岛的场景开始,约翰口述他对耶稣基督的见证,“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开始,随后展开耶稣基督的生平,最后再次回到拔摩海岛,耶稣基督向老约翰显现,给软弱孤独的使徒带去生活下去的信心和盼望,一如将之再次赐予我们一般。
然而,如何将耶稣基督的生平串成一条线,向观众们尽可能多地展现这位独特者的一生,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若是像那部按照《路加福音》拍摄的电影《耶稣传》来拍摄,自然是最符合《圣经》记录的,但是也就失去了这部新的影片存在的意义。
不过,《上帝之子》可谓独辟蹊径,将耶稣的某些事迹与祂的教导捆绑在一起,不仅不会让人感到不合理,反而更加深刻地阐述了耶稣基督所要传达给我们的话语。例如,当耶稣在税关上遇见马太的时候,旁边恰好站着一位法利赛人,这岂不是讲解“法利赛人和税吏的祷告”的最佳背景吗?“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耶稣对着众人讲完,随即对马太说,“来,跟从我吧。”
影片选择了几个场景来描述耶稣的神性,例如当有人拆了房顶把一个瘫子带到耶稣跟前,希望得到医治时,耶稣在医治他之前,却先赦免了瘫子的罪。耶稣的所言所行让旁边的文士非常不满,因为在文士的心中,只有上帝才有赦罪的权柄。另一个非常壮观的场景则发生在耶稣行走在海面上,并招呼彼得也站在海面上,更是彰显出祂那独有的神性。
为了彰显耶稣的慈悲的一面,影片挑选了“行淫时被捉的女人”受审判的故事。在那个故事里,影片着墨颇多;在面对众人的喧嚣声中,耶稣注目地环视众人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没有人敢回复祂,人们不得不扔下自己手中的石头,除了那些心中刚硬故意试探耶稣的人。
拍摄关于耶稣基督的影片,有一个无论如何也难以不选择的神迹,那就是五饼二鱼的场景,毕竟,这是耶稣所行的神迹中,唯一一个被四部福音书都记载了的。而且,这个神迹还意味着一个转折,因为在它的最后,耶稣基督竟然“逃跑”了。当然,耶稣不是因为害怕才逃的,而是因为祂并不是那些人所期待的那个“王”,正如祂后来对彼拉多说的那样,“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但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
五饼二鱼的神迹是一个转折,从这个故事开始,不论耶稣之后行出怎样的神迹,整个影片都隐隐带着一种悲剧的预兆似的,那些热情的百姓最后到底要把耶稣推向怎样一个位置?耶稣是否会因着他们的喧嚷而做出让步?当然,耶稣不会,祂来到这个世界是要做这个黑暗的世界的光。是真正的光,不掺杂任何黑暗。
气氛越来越凝重,耶稣在故乡遭受逼迫;后来来到耶路撒冷,虽然有荣入圣城的场景,也抵不住后来洁净圣殿时的悲哀。当祂在耶路撒冷教导众人、与文士和法利赛人辩论的时候,撒旦的双手已经明目张胆地伸向了祂的门徒犹大。黑夜之中,坐席之时,祂知道了接下来将要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那可怕的苦杯、那流血的洗礼、那朋友的背叛,将一点一点加在祂的身上。耶稣默默地接受了这一切,安静地设立圣餐,不过还是难以抑制心中的忧伤,催促犹大去完成他的抉择,提醒彼得将会三次否认自己。
接下来的故事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了,耶稣被抓、受审,最后被钉十字架。整个影片的后半部分都在阐述着这件事情。耶稣遭遇这些痛苦,到底是为了谁?因为大祭司和文士的假冒伪善吗?因为彼拉多的自私吗?因为犹太百姓的无知和纵容吗?因为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邪恶合作吗?因为犹大的背叛吗?因为彼得的否认吗?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公吗?因为历史环境的无奈吗?太多的原因,然而,对于每一个基督徒来讲,在这段与耶稣同经十字架的道路上,都不能不想到自己的罪恶。这些人的罪,在我们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呈现,我们并不比他们更为有义,我们心中时常被嫉妒、仇恨所胜,我们经常对弟兄报以厌烦的态度,给邻居撇去冷漠的目光。
耶稣基督没有避开这些患难,影片特别留给观众一个场景,当耶稣基督背负十字架走向各各他山的时候,头戴荆棘冠冕的祂,紧紧抱着十字架,用祂那满是鲜血的嘴,轻轻地亲吻了祂将要被钉上的十字架。主耶稣是为了我们而承受这些惩罚的,如果他避开了这种种酷刑,那么我们将必须承担;正因为祂坦然接受了那些鞭打,以及那十字架的刑罚,我们才能以免去这些惩罚,才能以与上帝和好,才能以得着内心的平安,那永远的属灵的福气,才得以降临在我们的身上。若是没有基督的受难,我们将要受难;若没有基督的眼泪,我们必要流泪;若没有基督的流血,我们将要流血……
上帝之子,这是永不褪色的名字;耶稣基督,这是照亮黑暗的真光。经历死亡之后,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了。彼得终于明白,耶稣基督在最后晚餐上所掰开的那个饼,象征着祂的身体,就像耶稣基督亲自说过的那样,“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是的,祂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祂一直与我们同在,从创造世界之初,从我们的先祖亚当开始,在整个人类历史中,祂一直与我们同在。祂曾亲自进入我们的世界之中,为我们的罪担当刑罚,遭受鞭打,被钉十架,复活升天,赐下圣灵,祂还要再次降临。而在整个过程之中,祂一直与我们同在,就像祂曾与我们每一位信仰的前辈们同在一样,直到永永远远。
这是经典的故事 首先要肯定的是这只是一部电影作品,而不是一个传教的工具,所以看电影前不必有抵触心理,电影所做的只是讲故事。而这个又不是一个普通的故事,是一个流传千年的故事,时间证明了这个故事的价值,我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读一读经过时间沉淀的作品,圣经就是其中最伟大的一个作品。我从未系统读过圣经,像我一样深知其价值却没有机会细细品味圣经的人有福了。在看这个电影之前,我对这段故事的了解是呈碎片化的,从英语教科书中得知圣母玛利亚生下耶稣;从达芬奇的画作得知最后的晚餐和叛徒犹大;走进教堂得知十字架的含义;从二次世界大战得知犹太人和基督教的矛盾;以及从复活节得知耶稣死而复生的故事……这部电影将我的这一切碎片化的知识串联起来,并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很多之前对于我来说的谜团终于都迎刃而解。 这是文化的源头 看这部电影的目的其实可以很简单,就是去了解欧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圣经是很多欧美语言文化里的典故的来源,现今的很多欧美人的作品,不论是电影还是著作,都离不开他们的圣经文化。我们生活在的这个社会交流如此之快,文化融合如此迅速,了解圣经故事确实对于我们去阅读他们的文化很有帮助。然后大多时候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读圣经,或者没法读懂圣经,那么看这部电影显然是一条不错的捷径。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想必对这段圣经故事已经研读百遍,对于没有读过圣经的人而言,可谓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事半功倍的孰知并深刻理解了这段故事。为什么美国人如此重视复活节,我们也能在电影里轻易的感受到;为什么二战时犹太人遭到大屠杀,我们也能透过电影找到答案;为什么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会如此受欢迎……这一切历史事件和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全部都呈现开来。 这是鲜活的史书 当然,圣经不仅仅是一本宗教著作,也是一本史书,是一本里面人物都被神化了的史书。透过圣经故事,去细细体味一下那时候的历史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凯撒大帝统治的时代,政教合一是不争的事实,在电影细细展开的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那时候的人们都活在水深火热中,教会专权现象导致人民惨不忍睹,也正是这种苦难才催生出耶稣这样的人物,姑且不论宗教和神化,如果当时历史真的有耶稣存在,那他一定是具有大智慧的人。正是因为他的大智慧,才有人愿意跟随,他看到了民间的疾苦于是挑战当时的专制的教会,从而与教会树敌,引来杀生之祸。这其实是一部鲜活的史书,是一段值得人们细细研究和反思的历史。 总之,我早就希望能通过影视作品去了解圣经,它不像晦涩难懂的古英语,电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而这部上帝之子就很好的完成了它的任务。不过不论如何,还是那句话,任何一部经过时间沉淀的著作都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研读,电影看完了,有机会和精力去研读一下圣经应该也是会收获很大。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