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乔恩·阿维奈
编剧: 盖瑞·斯科特·汤普森
主演: 阿尔·帕西诺 / 特里尔比·格洛弗 / 艾丽西亚·维特 / 莉莉·索博斯基 / 艾米·布伦尼曼 / 更多...
类型: 剧情 / 悬疑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 美国 / 加拿大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07-03-01(以色列) / 2007-04-13(罗马尼亚) / 2007-05-30(法国)
片长: 108分钟
又名: 死亡倒数88分钟
单从《88分钟》这部电影的名字,观众就会很自然的联想到另一部热播的美剧《24小时》:一部电影的时间掐头去尾大约正好是88分钟左右,莫非这部电影也像《24小时》那样采取悬念环环相扣的即时叙述策略,以此抓住观众们眼球?从影片的预告来看,观众们完全有理由报有这样的期待:影片的主演是已经成了精的老戏骨艾尔·帕西诺;影片的故事情节围绕着帕西诺扮演的心理分析师被人恐吓生命进入88分钟的倒计时而展开,美女、凶杀、悬疑这些大片的娱乐元素在电影中一应俱全。然而,我昨晚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跑到豆瓣网一看,发现观众对这部电影失望的评论却占了大多数。在我看来,帕西诺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非常饱满,把一个顶尖心理分析师的冷静与智慧,一个老男人的担当与不羁,一个背负道义十字架的兄长的忏悔与愤怒,勾画得非常到位。豆瓣上的网友其实很多也是帕西诺的影迷,他们又为什么会对这部电影感到失望呢?
还是先从情节说起吧,网友们失望的一个原因是觉得剧情复杂,而许多地方没有交代清楚,整个电影看下来非常吃力;另一方面,比起其它大片来,这部电影虽然不乏悬疑,但是却几乎没有枪战、打斗、追逐以及奢华场景等娱乐元素,看下来往轻里说是不过瘾,往重里说简直有点喝白开水的味道了。情节的不够清晰,在我看来一小部分的原因是由于中文字幕做得不够好,更主要的原因大约是中国观众对有关背景的了解,所以对片中的很多细节交代以及有意留白让观众想象的地方都忽视了。
影片的情节并不复杂。帕西诺扮演的心理分析师gramm既是大学的教授、又是联邦调查局的资深顾问。在一起轰动全国的连环强奸杀人案中,gramm凭借自己出色的心理分析手段,在没有确凿物证的情况下,说服陪审团判定犯罪嫌疑人Jon有罪。然而,就在Jon将被执行死刑的当天,发生了一起与Jon杀人的作案手法完全相同的杀人案,死者是gram的一位女学生。
在案发前一晚,风流洒脱的gramm和他的一群学生助手开party庆祝案子成功,这位女生也参加了party。gramm在party上邂逅了一位自称从事律师工作的美女,并与她一夜风流。第二天一觉醒来,gramm就被告知了自己学生的死讯。由于作案手法与先前的连环杀人案完全相同,而对犯罪嫌疑人Jon的指控本来就缺乏物证,所以Jon的律师在当天成功地迫使陪审团改变了的对JOn执行死刑的决定。
更为糟糕的是,gramm在去上课的路上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电话,打电话的人声称gramm死期已近,从现在开始,他的生命只剩88分钟了,当天中午11点45分就是他的死期!在他上课的时候,教学大楼内又突然遭到炸弹警报威胁,就在gramm和学生们在混乱中撤离教室的时候,他猛然发现上课的幻灯片上突然出现了“75分钟”的字样。gramm意识到,陷害他的人就在自己的学生中间。
gramm的学生兼助教kim对他暗恋已久,在撤出教学大楼后,看到gramm的汽车也被砸并涂鸦上“70分钟”字样以后,Kim提出要帮助gramm。两人一起回到了gramm的公寓,在那里gramm收到了一盘神秘录音带,一个小女孩哭叫着gramm的名字,求他快来救命。原这是当年gramm12岁的妹妹遇害之前的录音,当时gramm正在办案追查一位变态杀人凶手。年轻的gramm那天外出开会把妹妹一个人留在了家里,没想到杀人狂竟摸到了他家,杀害了妹妹。当那位凶犯最终落网的时候,他洋洋得意的对gramm说,“我干了她88分钟!”从此,“88分钟”便成了gramm心中的不可愈合的伤口。而那盘录音带只在联邦调查局和gramm自己办公室的保险柜中存有两份。
kim的前夫对她暗恋gramm耿耿于怀,总是不离kim左右,前一晚的party他也在场,如今又找到了gramm的公寓门口,他拿着枪大喊大叫要gramm开门交出kim。就在kim开门走出来的一刹那,他的前夫突然中枪倒地,此前出现过几次的神秘黑衣人杀死了他。gramm和kim夺路而逃。此时gramm已经得知他昨晚邂逅的美女根本不是什么律师,而是一位应召女郎。gramm决定去找她问个究竟。到了她的公寓他们发现应召女郎也被人杀害了,手法与前面的凶杀完全一致。见此场面,kim悄然离开。
这时时间已经是十一点多了,gramm接到一向对他冷若冰霜的大学女同事打来的电话,她冷冰冰地要求gramm去自己的办公室见她,难道她与凶杀有关?正当gramm要回学校的时候,他被FBA侦探拦住了,他们虽然是老朋友,但是侦探指出女学生以及应召女郎的死亡现场均有涉及gramm的物证,因此他要逮捕gramm。急于破解谜团的gramm哀求侦探,要他十一点四十五分再去学校大楼抓他。
到了因炸弹警报而空空荡荡的教学大楼内gramm惊讶的发现,他的女同事被吊在七层楼上,脖子已经被割破;而kim则被绑在椅子上。原来,这一切竟是他班上最优秀的学生laura干的。laura的真名是lydia,她是Jon辩护律师团的成员。在为Jon作律师的时候,她被Jon的魅力俘虏,竟然不惜模仿Jon的手法而作案,并且处心积虑的栽赃报复造成Jon被定罪的gramm。
影片的结局自然是FBA侦探在关键时刻赶到,打死了真凶。而Jon的阴谋最终破产,他最终被处以死刑。
罗罗嗦嗦写了这么多,其实是想指出,影片的情节其实真的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相当俗套,加之没有什么华丽的大场面,纵有帕西诺卖力的表演,在这个追求娱乐化的时代中,观众对这样一部影片感到失望也属正常。
不过我倒是想指出,这部影片在情节之中实际上穿插了许多道德上的拷问,甚至不乏形而上的思考。也许商业片中夹入这些东西注定是吃力不讨好,但我还是不愿意把他们轻易放弃。仅举两个例子:
在课堂上,gramm向他的学生们问道,“在法律上,精神健全和精神错乱的标准是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是“自由意志”。还记得“自由意志”这个词么?在帕西诺出演的另一部影片《魔鬼代言人》中,与帕西诺演对手戏的基努·李维斯所扮演的那位年轻律师在面对恶魔的威逼与诱惑的时候毅然拔枪自尽,他最后微笑着说的那句话,同样是“自由意志”!从道德哲学上来说,人之所以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完全是因为人有自由意志的缘故。善恶行为,皆从人的自由意志而出。有些人犯罪显然是因为心灵的极度变态和扭曲,他们的行为俨然发疯,但是如果这个人并非患有生理上的精神疾病,仍有自己的自由意志,那么他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果说前面这个问答还只能算是一个伏笔的话,那么当影片结尾gramm面对laura提出的问题则可谓与之遥相呼应:“你做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有的人要放弃自己的自由意志?你是如此的聪明、特立独行,你挑战权威,你是自己的主人。你怎么会受那样一个家伙的操纵?是因为你爱上他了么?”laura的回答语焉不详,“他要那样想,就随他去吧,我是个真正有信仰的人。”laura的信仰到底什么?她已经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了。从她的残忍和洋洋自得的表情来看,我宁愿相信(或者说我宁愿相信导演想让观众相信),这个人的本性就是邪恶的。也许,我的这种感觉注定会被多数人所反对。但是,如果说人性中存在着向善的一面,那么另一面即向恶的一面也注定存在。残忍、通过伤害他人而感的自我满足感等等就是潜藏在人身上的邪恶的种子。自由意志不仅仅是由于人能够行善而可贵,更是因为它能克服人身上与生俱来的邪恶本能(虽然这是困难和罕见的现象)而可贵。
顺便说一句,影片最后Jon被执行注射死刑的时候,他的脸上挂着的那种洋洋自得的微笑,与laura一模一样!
漂亮女人和帕西诺,精神分析师,连环杀人犯,本来拍得好看不算困难。
很多人就是为了看帕西诺。整个片子也就帕西诺这张纵横却仍然迷人的脸还有的看。我为他打了三星。
帕西诺说了,剧本越差片酬越高,88分钟片酬一定让他很满意。在好莱坞,他这样横竖不挨骂的王牌并不多。
正是因为这是帕西诺的新片儿,我还是看了很多遍。于是在看的过程里,我被迫学会了宽容。
开场的那段我很喜欢。充分发挥老家伙的魅力。跳舞的那段好迷人。这本子应该就是量身给他写的,然后编剧幻想着这老万人迷在自己电影里的神勇形象,上蹿下跳想让他玩够了,最后还是是玩砸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当时太紧张。
24小时不是所有人都拍得来的。无论是剧本,节奏,线索转换的逻辑合理性,技术,音效,根本没得比,这些都注定了88分钟弄巧成拙的下场。拍到后边自己没法控制电影,就不要卖弄小聪明。有些电影一遍看不明白像教父,有些电影看的糊涂像88分钟。
事实上很多人在批评片的同时还不忘称赞他的演技,这种事也许只能在老帕身上发生。
如果88分钟没有情节没准儿会更好看。
折腾一路还不如一次老帕访谈。
其实想给一颗星星的,但看在年迈的老帕份上,手一抖多给了一颗。
所谓的事实与正义、司法鉴定、刑事律师职业操行云云,也就这样了,多少年前的刑诉课上被瑞华哥灌输的有关一切形式正义的想法儿一直影响我看所有的法律电影,估计我应该是辩诉交易啊、诱证啊这些“不正义”的东西的拥护者,只要在符合程序的范围内就出不了茬。因此,即使一开始我就猜到老帕肯定是因为自己的亲人(当时猜的是前任妻子或者初恋情人之类,其实把角色设置成前任妻子或是初恋女友什么的更好,这种情感受挫的历史也正好衬得老年老帕花花公子的形象比较饱满XDDD)受过伤害而不遗余力地“利用职务便利”从事诱证事业,而且肯定要在课堂上略带负罪感的申明司法正义和事实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儿。可是又怎样呢?我们理解这点美国法律小常识啦,导演,所以不要耽误正事儿,搞点儿来劲的刑侦戏吧,追捕戏也成啊!
可是,没有。
88分钟有余的电影里,我看到的是无数次在下一条线索展开之前温温吞吞冒出一句let's go的老帕, 没有一点独立思维能力、顶着一头刚硬背梳的FBI警员,课程学的不扎实因此一路错误推理的愤青男学生Mike,除了提供了一部手机和一辆车并且宽衣解带了一下下之外没有任何作用的红发女学生Kim。多说两句,此女在Hugh Grant和Sandra Bullock的Two Weeks Notice中演的小三角色本来就让我很不爽,本来还想看看是否有和老帕近距离飙戏的潜质的,事实证明了的确是个优质花瓶。其实应该把离老帕最近的美女设置成遥控凶手才有看头啊,可是到最后此人也只是被吊在绳索上当准受害者的份儿,搞得我坐立不安的想问导演,让她跟着老帕辗转了一场电影的时间,除了添麻烦、向老帕倾诉和被倾诉之外什么事儿都没做,甚至也没有设置一场香艳戏码吸引一点男性观众(想到这个的时候我自己脸红的反思了一下,自认为是纯情女观众的我也会因为为一部提不起来刘阿斗式的电影想到这种下三滥的解药,真是观影史的污点),究竟这个角色有什么作用?简直的!
还有很多不可理喻的情节:泄露老帕小妹录音带的原因是lesbian女秘书因为在办公室和女杀手xxoo时玩忽职守(还以为电影一开始她自称拉拉是开玩笑或者想和老帕保持纯洁工作关系而故意编造的,可居然就还真的是拉拉,太没幽默感了吧);前半部分神秘得要死的Kim的前夫居然说了一句台词就被结果了(那为什么还要浪费那么多装酷的闪回镜头,这不是侮辱老帕的推理能力么);老帕你一定要偷偷的把Kim手枪的子弹夹卸下来、再等她一直没有发觉也没有伤害人之前还给她么?有什么意思呢?即使Kim是凶手,如果到最后你们短兵相接,很酷的互拔手枪对峙,这时候你难道要说这样的sb台词么:“The bullets were removed, what are you gonna do now, huh?”最不能人忍的是,老帕居然在十万火急的当口,在100快钱换来的出租车上,花了5分钟的篇幅和Kim讲述了老妹被害的过去,令我等迟钝观众恍然大悟“哦原来88分钟是他当年小妹遇害时被折磨的时间啊怪不得现在的凶手也要这么对待他呢!”讲真的,在以数字为片名的电影中,这个是最差的!
其实,以我看CSI和Criminal Minds的经验,本案的推理过程如下便可:
1. 因为John Forster临刑前接连发生相同犯罪手法的命案,所以极可能是Forster在监狱里操纵,以制造凶手仍逍遥法外的假象以翻案(这个问题电影关注了10分钟,后来一帮FBI和DA们居然就下班了);
2. 接下来调查和Forster有关联的所有人啊:探监者、亲属、朋友、律师团、狱警、同情派的记者,等等。这样一对比检查,探望他的女律师不就出来了么;
3. 另一方面,在女学生和妓女被杀的犯罪现场,西雅图的CSI探员们该工作了啊,发现了老帕的DNA和指纹那就赶紧的找到老帕拘禁审问啊,这样上演一场老帕一边被当做凶手追捕一边为证明清白调查真相的好戏,多有看头!
4. 教室的幻灯片上出现'77 minutes left'的字样之后,凶手肯定就在教室里咯,然后趁着疏散逃离,太小儿科了!这时候FBI就应该把所有当时在教室的人挨个的请到审问调查一遍,这样起码能发现出那个叫Laura的女生很可疑了吧(这时候最好是派Criminal Minds里的Garcia上场,在机房里敲敲键盘查查几个数据库,凶手就抓到啦)
总之,这个片子,论推理和深度不如《七宗罪》,论劲爆和悬念不如《狙击电话亭》——那简直是一定的,大卫芬奇、乔舒马赫是什么级别的老大——论精彩远不及任何一集的CSI。
就像一锅夹生饭,不温不火,不张不弛。
据说老帕和德尼罗再次合作的《正义杀戮》也是这个导演拍的,幸亏没看。
“Jon Forster已经死了。他的处刑不是我们庆祝的原因,更不是一种辩护,这不过是正义防卫道路上的又一篇章。我个人,并不赞同死亡,但我却坚信,受害者应有的权益。我也坚信,他们应受到补偿,无论和他们所遭受的损失相比这有多无足轻重。我也遭受过这样的损失,就像你们这里一些人一样,在无数个无眠的夜晚,绝望地试图压制自己复仇的冲动。我也很好奇,这痛苦是否有消散的一天。然后我渐渐明白,时间并不会治愈伤口,但他却会以最慈悲的方式,轻轻慢慢缝合伤口……”
昨晚我又是抱着电脑在床上一口起就看完了这部接近2小时的电影。不明白为什么看到豆友们会对这部电影如此失望,至少,这是一部没让我打哈欠,而且让我插好电源坚持看到最后的影片。
影片节奏紧凑(也有人说它情节拖沓的,我完全搞不明白),我喜欢这种看电影时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我想去思考,想去弄明白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我根本没有时间,马上你又会遇到第二个问题,而关于第一个问题,你根本没有头绪。虽然这部影片的许多细节经不起推敲,不是那种看了很多遍仍然啧啧称奇的影片,但你看第一遍的时候,是绝对不会感到失望的。
老帕在片中的表现依然很好,第一个场景让我想起了《盗火线》里的不羁警察,这次升了点级,变成大学教授兼FBI精神科专家了。IMDB.COM上有评论说现在大多数影片都是剧本啊,特效啊,导演啊什么来造就一个演员的,已经很少看到有一个演员依靠自己的演技来撑起整部影片的,Al Pacino就是其中一个。
影片的情节在大方向上把握不错,到最后尚能自圆其说,不像超级大烂片《柳条人》那样莫名其妙。但是很多细节部分还是挺不靠谱的,比如老帕无缘无故地摔坏自己的手机,后面其实没有更多关于这部手机的问题。(看来只是想借个助教的手机过来玩玩,这样又可以做自己那个翻盖手机的广告,又能做助教那个滑盖的广告。)还有美女助教到了教授家里就把衣服一件件地脱,比教授还要随便,首先那么危急的时刻不适合挑逗别人,第二看教授穿得那么厚实,显然天气也不是那么炎热。(只是好莱坞元素,想增加点美女亮点。)接着是那些无聊的紧张气氛,看的时候感觉很爽,不知道到底是谁那么想要杀他之类,但看到最后,又反过来想想那些炸车啊,打枪啊之类的行动根本毫无必要,增加了模仿杀手的运作成本。(也是好莱坞元素,不知道在那里能加个镜头毁掉一辆跑车,所以只能这么干了。)另外,模仿杀手制造的那些教授杀人的假象其实很幼稚,错漏百出,稍微调查一下就能知道结果,老辣的联邦探员也不需要跑过来用枪指着自己的老朋友。(这里看来是又要让老帕彪一下演技,不过彪得还真是不错)
影片里也设置了更多嫌疑人,可能指出一两个镜头,但是也要让观众怀疑,让观众去花时间思考的人物。比如,刚开始那个出租车司机,脖子上印着两个R,还有校警弗兰克,也是个有纹身的家伙。这种人物设置其实更像是小说,因为小说有时间去描写很多人物,但照搬到电影上还是挺新鲜的,可能不合适,但我还挺适应的。
又是一个“非常嫌疑犯”的游戏,很显然,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是阿尔帕西诺,即使剧情再复杂再花哨,亮点也只能是阿尔帕西诺。电影本身,又是上半部松下半部紧,当然,控制得还算不错,没有让人烦躁。
悬疑片的高潮都在结尾,玩的不好往往前功尽弃,这部片子也不例外,如果Carol和Kim打电话要Jack来办公室的时候就揭示谜底,那这一定是部烂片,但实际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看见Lauren举着枪站在天台上,我心说完了,包袱抖到头,也就是这么回事。前面花样玩得再多,嫌疑犯从Guy到Mike,甚至校警和公寓前台,再到几个美女,兜了一大圈,Jon Avnet还是要在最后无可奈何地把盖头一掀:各位,就这样了。像Jason Statham的《Chaos》一样令人兴味索然。
彭浩翔的《大丈夫》出街时,很多人都非常欣赏毛舜筠和曾志伟的暗战结尾,立马也有人跳出来说应该感谢《非常嫌疑犯(The Usual Suspects)》给了彭胖子灵感。无论如何,那是个成功的仿效,况且彭浩翔拍的是一部笑片,《88 minutes》学不到他的无心插柳,前面花大力气铺垫那么多,最后没办法轻松收身而去。
去年到今年,《The Prestige》、《Chaos》,加上这部《88 Minutes》,差不多的模式,差不多的结尾,好在全部有大牌做保险,片子算不上太糟。
阿尔帕西诺,这个神经质、乖张、表情丰富,拥有完美沙哑嗓音的意大利佬,他也老了,67岁,已经不像《Dog Day Afternoon》时的意气风发,《Heat》里的精干粗野,《The Devil's Advocate》里的邪气冲天,但他还是阿尔帕西诺。电影快结束时,老伙计冲着William Forsythe的一通大吼,还是当年意大利佬的骠悍做派。
值得一提的还有Neal McDonough,这家伙演的片子也不少,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怕还是兄弟连里憨厚又勇猛的Buck,这次出乎意料演出一个高智商反角,表现马马虎虎。William Forsythe,也是老配角一个,《The Rock》里的港区FBI主管,剃了胡子之后年轻得让人认不出来。
Jon Avnet,名不见经传的导演,拍出这样的片子,勉强不过不失,倒是背景音乐用了悬疑片惯用的钢琴曲,委实俗不可耐。
最后要说的是,阿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这两个60多岁的意大利佬又要合作了,新片叫做《Righteous Kill》,让人遗憾的是,还是这个导演。权当怀旧吧。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