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郭敬明
主演: 吴亦凡 / 陈学冬 / 陈伟霆 / 郭采洁 / 林允 / 更多...
类型: 动画 /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20-12-04(中国大陆网络)
片长: 129分钟
又名: 爵迹2 / 爵迹Ⅱ / 爵迹2:冷血狂宴 / L.O.R.D / Legend of Ravaging Dynasties
IMDb链接: tt10701926
由郭敬明自编自导,改编自自己原著,爵迹系列第二部,更名《冷血狂宴》后,告别大银幕,变身“网大”上线。
而这部《冷血狂宴》,正是原本18年7月就要上映的《爵迹2》,与16年上映的首部为连续拍摄,在主演范冰冰陷入税务风波后,宣布因“制作原因”撤档。
网大《冷血狂宴》首日豆瓣开分4.1,比《爵迹》3.8仅高出0.3,分数稳定后谁会更低实在难以预料。
导演郭敬明,最近因为综艺《演员请就位》中S级的挑事能力频频引发热议,这位在节目中把自己当做编导一体青年电影人翘楚的男士,至今导演作品豆瓣评分最高5.0,让人怀疑他莫名的自信是不是误以为豆瓣是5分满分。
许多郭先生的粉丝,认为如今郭的风评极差,完全是因为他坚持抄袭、坚持不道歉的“不讲文德”,让很多人无法客观评价他的作品,甚至很多人只不过是嫉妒他的成功与才华。
那我今天就单纯从《冷血狂宴》这部电影的角度,不带任何其他视角的,去讲讲郭敬明到底哪里不行。
不过话说在前面,《爵迹》系列本身并非就没有抄袭争议,它与覆盖游戏、动漫、轻小说的知名日本ACGN系列作品《Fate》,世界观设定和角色上有诸多相似之处,甚至连吉尔伽美什这个源自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的名字,都同时被用在了两部作品相似的角色身上。
今天就不展开讲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搜索一下。
01
特效
说回《冷血狂宴》,既然要客观,我觉得那就应该来先说说它的优点。
《冷血狂宴》的优点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
首先就是特效水准和建模水准上,相较《爵迹》这部有了相当明显的提升。
我为了这期视频特意去重温了《爵迹》,险些工伤。
那惨不忍睹的特效水平,光影随时失真,角色面部随时崩坏到你认不出它是谁。
最过分的是,人物建模被强行拉至9头身,未作相应比例修改,全员长臂猿,但凡动作场面,一个个就如同非人生物般自带滑稽感,甚至恐怖感。
《冷血狂宴》相较而言就好了不少,至少再也不会出现肩膀和脑袋一样大的诡异失调了。
不过这属于时间带来的技术进步,很难说和导演有多大关系。
特效上《冷血狂宴》依旧存在的问题,就是当动作捕捉角色和完全由特效完成的角色进行战斗时,武力打击感极差,你会觉得两者并非物体的碰撞,而是纯粹贴图的碰撞,不论动作设计再华丽,观众都很难有代入感和痛感。
而且《冷血狂宴》里大部分人物的脸虽然更像演员本人了,却没有摆脱毫无血色的僵尸气息,灰白的肤感像是涂了水泥质地的粉底,尤其在演员表情出现抬头纹时,简直每一帧都是黑历史级别的“卡粉”脸。
02
审美
一直以来,郭敬明对自己的上海静安区奢饰品专柜审美都拥有着异常的自信,《冷血狂宴》在美术设计上也继承了第一部的风格。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施华洛世奇审美,亮晶晶、银闪闪,但却一眼望过去就知道是水钻,重点在个“水”字。
这种审美构建起了一个看似易碎,但打斗时往往完好无损的世界,人物断臂,衣着也要维持T台走秀般的美感和整洁,让观众无法丝毫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塑料、廉价、网游,这样的“华丽”,与电影所追求的将人带进一个新世界的美学要求,几乎是背道而驰的。
03
表演
反派角色的标志性动作就是邪魅一笑,而且还无一例外都是硬挤出的邪魅假笑,这显然就是导演要求的问题了。
请问为什么所有坏人,都把“我是坏人”写在脸上?
这恐怕是最低端的反派展现方式了吧?
想起在演技节目上侃侃而谈的郭导,再看看他所调教出的演员表演,我只想再问郭导一句:
郭敬明热衷于邀请以颜值而非演技著称的演员出演自己的电影,其实也不只是因为他的花季少女审美,更是因为只有这样的演员才能如同傀儡般任由他摆布。
看《冷血狂宴》时你就能明显感觉到,演员未必真的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不是角色,而是在规定场景下,以郭敬明规定的情绪,念完规定的台词,完成规定的动作罢了。
这样的工具人,致使我即便连续观看了整个系列两部作品,依然记住的是明星而非人物。
在范冰冰饰演的鬼山莲泉换脸换配音的情况下,我几乎从头至尾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认出这张毫无辨识度的网红脸,因为明星脸是这些角色唯一的识别标志,一旦连这都没有了,他们最后一丝灵魂也就被抽干了。
04
剧情
我之所以会去重温《爵迹》,完全也是因为看了10分多钟《冷血狂宴》后,发现自己完全已经不记得第一部的任何一个画面和一丁点剧情了,脑海中只剩一个“烂”字,毕竟已经时隔4年之久。
这也是烂片的通病,不值得占用观众大脑的任何内存。
但《冷血狂宴》与《爵迹》无缝连接,且不具备任何前情提要的剧情,又逼迫着观众不得不去重温前作,这本就是续集电影应该极力避免的。
《冷血狂宴》与《爵迹》一样,都是没有丁点花活的线性叙事,却依旧因为角色视角过多,被呈现的极其混乱。
小说是可以不受字数限制自己掌控叙事节奏的,电影则不然,尤其商业片,在两小时内该如何叙事是有一套相当成熟的模式存在。
这点上做的最好的,当属《魔戒》、《哈利波特》系列,它们将原著故事完全电影化,虽然这一过程中面临大量原著剧情的舍弃,但也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一部电影的要求。
显然郭敬明不具备这种能力,两部爵迹无一例外都是角色单薄故事走马观花的流水账,恐怕除了原著粉丝,无法让观众产生丝毫的代入感。
影片中快速推进剧情的方式极其单一,就是一个角色以对话或者旁白的形式布置任务,再用旁白和对话的形式解释剧情。
ppt动画内容再多,也是ppt而已。
片中有太多需要向观众解释的新增设定,都是临时借角色之口向观众说明,毫无铺垫可言。
角色时而是导游,时而是游客,而观众则是从头至尾都没有任何代入感的看客。
即便不提结尾的俗套剧情反转恐怕连小学生都早就看腻了,大部分观众就算真的看到那里还坚持没有退出,也对任何人物的命运发展都没有一丝关心,只想着“这破片又臭又长,怎么还没结束。”
李成儒说,“不能用廉价的笔触,来引起广泛的共鸣。”
在我看来,《冷血狂宴》完美诠释了“廉价笔触”,也因此让人毫无共鸣。
当我坚持看到了影片结尾,发现爵迹系列并没有就此完结,而是还有续集故事时,我整个人是崩溃的。
当我在热搜看到郭敬明说自己卖房也要拍《爵迹3》时,我没憋住笑了出来。
作为一个分外精明的商人,郭敬明在遇到下一个愿意为《爵迹3》买单的冤大头前,真的会自己投资拍摄吗?
我反正是不相信的,只当他是和被尔冬升怼哭时一样,再次展现了S级演技。
《爵迹》当年之所以能拿到多家华语大厂这么高的投资,一来是因为当时的乐视还在无所顾忌的烧钱,二来是《小时代》系列以小博大取得了相当好的商业成绩。
很多人把《小时代》的商业成功,归结在当时市场的不成熟,观众对烂片还缺乏判断力。
这些人都忽略了,它是诞生在电影票动辄只要9.9的票补时代。
属于《小时代》之流的时代,早就一去不返了,如今面对《冷血狂宴》和郭敬明,观众恐怕只有一种感觉。
四年前,看完《爵迹》,从电影院走出来时,我的内心是震撼的。还记得我花了很长时间在百度百科上认真研习原作的种种设定——“魂术”“魂器”“灵魂回路”“棋子”……也第一次知道了,“七度”之后除了接“空间”,还可以接“王爵”。更不用说那些仿佛由页游自动生成般的角色名字——天束幽花、鬼山莲泉……(打出这些字时,word贴心地在下方加上了绿色的波浪线,表示这些名字中包含着机器所无法理解的高深语法。)
这种异质文化带来的冲击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就仿佛打开酒吧的大门不小心误入了一个杀马特聚会一样,他们的泰然自若、怡然自得,反衬出我的局促、无知和闭塞。我看过很多电影,好的、坏的、平庸的,其中有许多在经过几个月后就会在记忆中烟消云散,仿佛从未看过一样。但是《爵迹》不一样,我总是能记起陈学冬僵硬得令人发笑的脸,和……好像没了。
总之,尽管《爵迹》在豆瓣的评分只有3.8分,但在我内心的某个角落,依然暗暗期待着《爵迹2》,想要再次感受郭敬明对我僵化美学标准的大肆凌虐,我想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死亡驱力吧。没料到,这一等就是四年。四年的时间,改变了太多东西,沧海桑田,《爵迹2》变成了《冷血狂宴》,范爷变成了范九亿,院线片变成了网大,乐视拍的片子变成在腾讯独播。
《冷血狂宴》的大线条是极其简单的,就是讲主角团一行人营救吉尔伽美什的故事,老套的过关斩将,简单到说不出什么波折。但是小到每一个段落——如果你真的带着脑子在看的话——其逻辑上的错乱都能让人发狂,更别提时隔四年因记忆不连贯导致的信息过载。花了两个小时看完电影后,我的脑子是嗡嗡痛的,上一次让我有这种感受的,还是诺兰的《信条》。
抛开剧情,哪怕是从郭导最引以为傲的视觉呈现上来说,在电脑上看一个1080p的CG电影也绝不能算是个好的体验,况且四年间我们早见识过了《阿丽塔》、《荒野大镖客》,对于皮笑肉不笑的假脸和面条般的肢体动态变得更加难以容忍。
最值得一看的倒可能是片头和片尾的演职表,比如影片的声音指导延用了大名鼎鼎的陶经,老谋子的御用录音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效总监;配乐则由第一部的梶浦由记换成了岩崎琢,代表作为《黑执事》《浪客剑心追忆篇》等的日本配乐大师。演员方面的全明星阵容甚至也不比四年前黯淡,范冰冰虽然失去了露脸权,却为电影增添了新的逸事,作为演员大放异彩的易烊千玺,像彩蛋一样被安排在最后吊人胃口。然而这些最顶尖的配置堆砌在一起,产出的却是一部不入流的电影,恰仿佛一个人穿着一身的奢侈名牌,却散发出一股扑面而来的莆田味道。
我们对于郭敬明的厌恶,本质上是对于时代的厌恶。郭敬明的电影是对这个时代的高度提炼——极度的虚荣、精神性的肤浅与贫瘠、重视视觉、对于标准美的变态追求、想要改造自己身体的欲望……他在他的电影里不停重复着时代的单调旋律,乃至溢出。无论我们如何排斥、抵御,假装他塑造的世界与我们无关,但事实上我们不用特地走进电影院,就早已被郭敬明式的审美所包围,在短视频里,在小红书上,在偶像选秀里,在流量为王的价值取向中。
如果说对时代的高度“重复”让郭敬明的电影显得粗俗不堪,反过来,只有当时代被彻底洗刷,在与郭敬明电影的互文能中诞生出新的“差异”时,《冷血狂宴》这样的片子才能够得到解放。
因此,我毫不怀疑,郭敬明的价值只有在未来才能得到确认。如果未来是更为萧条的(新冠之后这无疑很有可能)——电影工业大幅塌缩,明星产业岌岌可危,小成本影视大行其道——那么郭敬明的电影将成为来自过去世界的奇观,一个数字的亚特兰大,里面有着曾经的群星闪耀,记录着人类最后的奢靡与辉煌。如果未来变得更富丽堂皇,真实与虚拟更无可区分,郭敬明那技术上早已落伍的电影,则会带来如义乌小商品一般廉价的快乐。
《演员请就位2》中,尔冬升质问郭敬明,“你学的是什么表演体系?”郭敬明当时没有作答。但这个问题其实是有答案的,他学习的是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的表演体系,先是就读于影视工程系,后又转至编导系,最终肆业,并在多年后华丽转身成为知名校友。对于这段经历他或许有矛盾的心情在里面,刚成为作家时他对此专业颇为嫌弃,称其为“理工和艺术相结合的奇怪专业”,当上导演后又在某种意义上隐隐骄傲,觉得自己毕竟是科班出身,以至于脱口而出“我受过的训练体系不一样”云云。
作为一名字面意义上的“作者导演”——既是作者,也是导演,郭敬明想必有着他的骄傲和追求。他总是认为人们对他的厌恶是出于偏见,幻想着在没有偏见的眼睛中,他的电影并非毫无可取之处——或许在他心中,《爵迹》系列的意义并不亚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不都是大无畏的技术革新吗?
他曾痛切发问:“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爵迹》?”答案可能有点残酷——是的,只有你死了。不仅如此,要连我们也都死了。
在未来,有一天会有年轻人重新翻出郭导的电影,当作小众cult片一样津津乐道,它的拙劣将变成可爱,它的华美将变成猎奇,它的抄袭将被人遗忘。如同中世纪的魔女刑具,或苏联的政治宣传画,其现实意义已经在时间长河中风化了,留下的仅仅是一种文化上的新奇,和一种形式上的趣味。是的,他们会喜欢《冷血狂宴》,就像他们也会喜欢《贪玩蓝月》一样。
如果有那么一天,那无疑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郭敬明的电影,包括它们所携带的时代的弊病,已经彻底远去,无法再伤害那些未来的孩子们了。
而在那天到来之前,在那些如郭敬明所希望的那样、能够以纯真之眼不带偏见地来看待这些影片的年轻赏识者诞生之前,就让郭敬明的电影继续沉睡吧。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