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贾樟柯
主演: 王宏伟 / 赵涛 / 吴琼 / 赵维威 / 王力民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法国 / 日本 / 韩国
语言: 晋语 /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02-05-23(戛纳电影节)
片长: 112分钟
又名: Unknown Pleasures / Plaisirs inconnus / Ao no inazuma
IMDb链接: tt0318025
有一部电影,只存在于地下。
虽然它在国外拿奖无数,还入围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和最佳女主角。但是在国内,从来没有机会公映过。甚至,你在豆瓣都找不到它的页面。《任逍遥》“被禁”,仿佛是贾樟柯电影绕不开的一个难题。作为“故乡三部曲”的最终篇,《任逍遥》的命运和《小武》《站台》如出一辙。但是,不能被公映并不妨碍这成为大家心中的佳作。在21世纪初盗版碟盛行的年代里,这部电影在地下市场敲开了无数人的心。
真实,是大多数人看这部电影的第一反应。故事依旧设置在贾樟柯的家乡,山西。20世纪初,正值计划经济破产的时期,工人们接连下岗。灰蒙蒙的天空、破败的建筑、嘈杂的街头音乐……构成了这座北方三四线县城。而这,也是中国大多数县城的模样。两位主角,小济和彬彬就生活在这样的城市。十八九岁的年纪,不上学,不工作,频繁出入于迪厅、台球厅以及街头的录像厅。闲着没事,就骑着摩托车在街头游荡。他们自称社会人。而这种“社会人”,在四五线县城中其实很常见。巧巧(赵涛饰),四五线县城特产的“明星”。吊带衫,黑墨镜,会抽烟,会喝酒,在台上扭扭跳跳,台下的男人就看呆了眼。明明只是为商品站台,但口里还要说着“为人民服务”。各级小官员争着和她合影,这待遇,不是明星,胜似明星。但是,这种待遇却全部归功于乔三。本来是巧巧上学时的体育老师,后来俩人被退了学,乔三成了黑社会头目。当地人都知道,巧巧是乔三的小情人。但是,乔三的情人绝不只有巧巧一个。巧巧去找他的时候,他正拥着一身戏服的女人。看到巧巧,他介绍道“你是皇后,她是正宫娘娘”。末了向巧巧炫耀,“看你三哥我多厉害,唐太宗我都能给他戴个绿帽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巧巧是县城里男人欲望的化身。乔三,俨然就是男人成功的代言人,有钱,有权,还搂着当地最风骚的女人。拥有巧巧,让乔三成为男人羡慕的对象。而没有乔三,男人们的哈喇子早早的就能湮没了巧巧,才不会捧到“明星”的程度。小济喜欢巧巧。说不上是单纯喜欢巧巧这个人,还是想要挑战乔三的权威。年少气盛,总要在女人身上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他找到乔三,在众人面前和他拼酒,乔三却表现的很有风度,“我从不为女人打架”。他找到巧巧,直言“我想泡你”,然后被巧巧一通亲后,整个人却呆了。 巧巧一开始是真看不上他,轻狂无知的毛头小子一个。但是一次意外,小济帮了巧巧一把。那是在医院,因为没交上住院费,巧巧那生病的父亲被移出了病房。巧巧和医生争执的时候,小济拿着存折,帮她把钱取出来交上了住院费。这件事,让小济看到了这位风光无限的女人也有不如意的时候。巧巧也突然发现,这位小弟还蛮可爱。两个人越走越近,近到一定地步时,乔三原来“不为女人打架”的话就成了狗屁。
小济被乔三的人打巴掌,一耳光接着一耳光。巧巧被乔三拦着不去找小济,动作越来越粗鲁,巧巧的眼泪蓄满了眼眶。越是有人阻拦,两个人越是要在一起。乔三的阻拦,激起了巧巧的叛逆心,也激起了小济的占有欲。两个人私奔到另一个城市,在一家小旅馆里分享了叛逆的成果。但是,到手了,反而没意思了。乔三死了,被车撞死了。横亘在小济和巧巧之间的阻拦,没有了。可是,失去了乔三的巧巧也没了立足的根基,随便哪个男人都敢来亵渎。她对小济说:“你养不起我的,走啊。”而脱离了乔三情妇身份的巧巧,其实对小济也没了吸引力。从一开始,他享受的可能就是占有巧巧所带来的成就感。当这个女人失去了光环,占有她也显得毫无趣味了。这,就是小济在无聊透顶的生活中寻找到的意义。相比较小济,彬彬才是最让我难受的那个男孩子。小济要撩巧巧,他去当助力;小济找人要跟乔三打架,他告诉小济乔三有枪。虽然性格天差地别,但他一直默默的跟在小济身后。不同于小济在爱情上的强烈占有欲,彬彬总是特别内敛。他有个还在上学的女朋友。两个人总是在录像厅里偷偷私会,但俩人却只牵过手,搭过肩。彬彬对她很是尊重。女友高考之后,奉父母之命报了北京的学校,学国际贸易。彬彬的前途和女友相比,一片暗淡。焦虑之中,他想起了母亲骂他时候说的,“不如去当兵去,离我远远的。”彬彬想了想,这何尝不是一条出路?他去报名,体检。结果却被检查出得了肝炎。这唯一的一条路,莫名其妙就走不通了。肝炎,对身无分文的彬彬来说,无异于是绝症。但是,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他从高利贷那里借了1500块,给女友买了个手机。女友说:“以后就方便你找我了”。彬彬骂了一句:“哪儿他妈有以后!“他很清楚,女友去了北京之后就和自己是两个世界的人了。面对期盼已久的亲热机会,彬彬也拒绝了。他,自己亲手送走了女友。电视上播放着,中国加入WTO,北京拿下奥运会举办权……一个崭新的时代好像正要到来,万千的机会貌似随手可拾。世间道路千万条,但摆在彬彬和小济面前的好像空无一条。在最轻狂的年龄,他们被困在了小小的县城里。在最该有理想的年龄,他们却因为穷和见识迷失了方向。最终,他们想干票大的,抢银行。没有枪支弹药,那就伪造个假的炸弹。穿的流里流气,摆的气势十足,努力的学习着电视上的劫匪模样。小济骑摩托载着彬彬,两个人怒气冲冲的冲向了银行。结果,当场被拆穿。小济逃了。彬彬被带去了警察局。气势十足的抢劫像个笑话一样结束了,但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警察局里,警察要求彬彬唱首歌。彬彬呆呆的唱着他唯一会的那首《任逍遥》。逍遥是什么?巧巧说:“逍遥游是庄子写的,他的意思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没有人真的逍遥,巧巧、小济、彬彬都像极了玩物。这,说不清究竟是时代的悲哀还是个人的悲哀。但,这些底层个人的挣扎和生长却构成了这个时代。
贾樟柯和北野武的作品都倾向于关注并反映当下的社会,《任逍遥》可以看做是中国乡镇版的《坏孩子的天空》,只是相较于后者,《任逍遥》少了几分浪漫,多了几分厚重。
影片聚焦于两个生活在城乡结合部的社会青年,展示了他们在面对爱情和人生时的迷茫、困惑和深深的无力感。虽然这部影片存在很多硬伤,但不可否认,借助这部影片,贾樟柯精准地捕捉和呈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看着影片中斌斌和小济就像看着我自己,对他们的困惑、迷茫、无助和痛苦我几乎都能感同身受。
有句话送给他们,同时也送给自己:在幻想的世界里,你可以是自在逍遥的孙悟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在现实的生活里,我们都是傻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70231/answer/50518798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了《江湖儿女》之后再来看此片,顿感《江湖儿女》完全就是《任逍遥》+《三峡好人》的合体,只不过在此基础上节奏变得更快更能让大众接受,而且想要表达的东西更多更外露化。
再来说说此片,《任逍遥》,英文片名翻译为UNKOWN PLEASURE,这本身带有未知即迷茫的意味。内核主要是反映那个年代的青年人的精神状态吧,郭斌斌和小济看似是主角,但真正能代表那时代青年的应该是小武哥——陷入一种被抓、放出来、再被抓这种死循环的无所谓心态。其次就是反映年代的政治生活故事,从彩票刚出现在大众视野到美国公然入侵中国领空到北京申奥成功等等。
而《任逍遥》这片名在片中第一次出现是赵巧巧为蒙古酒王宣传跳舞时,她跳的那支舞蹈就叫任逍遥。对她来说,跳舞就是最逍遥的事情,但到了后面,她跟乔三闹掰了,被逼着上台跳舞,再也逍遥不起来。对于郭斌斌来说,逍遥就是在与小女友唱着任贤齐的《任逍遥》,但到结尾,却是被警察抓了后被迫唱出来。再看看小济,当赵巧巧跟他讨论庄子的逍遥游时他是一脸懵逼的,只会被动接受巧巧给他灌溉的思想,或许对于一个连温饱都成问题的人,只要能苟且活着就行了,最后也是这么干的。
整个故事可以总结为:一个老实的假社会青年被一个胆小的真社会青年利用的故事。其中,假社会青年是郭斌斌,真社会青年是小济。
下面我将对比分析一下这两个主角。
首先,家庭背景不同。郭斌斌母亲是国企员工,所以就算他辞职了也有妈妈养着,他还有个准备上大学的女朋友,可见之前也是有上学的。而小济父亲是个无业游民,还要偷拿儿子买的蒙古酒盒里的美金去银行换人民币,所以被儿子看不起。这样不同的家庭环境培养出来的人自然不同。举个例子,当郭斌斌想要跟他女朋友发生关系时,他女朋友说:“一切还没确定时,就不要做什么事情。”郭斌斌回了句:“这句话我已经听了无数次了,我妈经常这么说。”
其次,在爱情观上也是不同的,郭斌斌没钱也要去借高利贷给女友买手机,得知自己患了肝炎,也没有贪一时爽快跟女友发生关系。在第一次被拉去按摩的时候,三次拒绝了小姐的服务,虽说后来又找了按摩小姐,但这才是真实的人性刻画,而不是像大多数电影的主人公,永远都能抵制住诱惑,太完美反而显得假。而郭彬彬,喜欢巧巧,勇敢表白,面对乔三手下打巴掌时,仍倔强地一逼,他对巧巧的爱不用质疑,但巧巧不会爱上他。因为他太怂了,跟有权有势的大哥乔三没得一比。
在对待友情上,郭斌斌是那种可以帮兄弟追妞,不让兄弟去送死(当小济召集人马准备找乔三报仇时及时阻止),甚至去打劫银行的义兄。而小济在郭斌斌阻止他时,一巴掌就扇了过去,还有就是他提出的打劫银行,却让郭彬彬去行动的契弟(粤语)。这里讽刺的是,他在跟巧巧在饭馆吃饭时,模仿了《邦尼与克莱德》的场景,在喜欢的人面前装的勇敢无比,但当郭彬彬抢劫失败时,毫不犹豫就骑摩托离开。
在此说说摩托这个重要道具,片子的第一个镜头是郭彬彬骑着这台摩托,从家庭背景上看我推测这摩托可能是郭彬彬送给小济用的,而两人也常骑摩托出去,所以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他俩的友谊,另外,这摩托也载过巧巧。在片中有个意味深长的镜头,小济的摩托在上坡时打不着火,他坚持着打了好多次火最终骑着摩托上了坡。我开始不明白这镜头意义在哪,看到最后,既是为小济逃跑时摩托车出现故障提前做了铺垫,也是在讽刺小济实际放弃了这看似感情很深的摩托(友谊及爱情)。友情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生命故,二者皆可抛。
镜头特色还是长镜头偏多,但镜头调度的比较好。比如第一个镜头是郭斌斌骑着摩托车在路上开着的场景,交代了年代环境,路上还经过了中国建设银行,也就是最后俩人去打劫的那一间。而在《江湖儿女》中,也同样出现过这种手法,同一条街道用全景拍摄,每次出现情节都有所变化,可能是有 “物是人非”的意味在此。
而在第一场戏,有意思的是小武客串出现了,紧接着又被警察抓走了,后来又被放出,这简直是《小武》的无限延续版。更有意思的是,小武在后面买郭斌斌的光碟时,还调侃道“连《小武》《站台》《唐人街》都没有做什么生意”。有人说《江湖儿女》是贾樟柯致敬自己以往作品的电影,但我觉得,他意始终不在此,而是希望观众能顺带看他以往的作品,用网络用语形容就是“求关注!”这里的求关注不仅仅是为了票房,当然票房可以保障下一部电影有投资,但背后代表的是观众对他的认可。作为个人风格极浓重的贾樟柯,已经得到国外观众的认可,但国内观众的认可对他更为重要吧,毕竟大多数都取材于自己在山西老家的经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