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约瑟夫·斯蒂凡诺 / 罗伯特·布洛克
主演: 安东尼·博金斯 / 维拉·迈尔斯 / 约翰·加文 / 珍妮特·利 / 马丁·鲍尔萨姆 / 更多...
类型: 悬疑 / 惊悚 /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60-06-16(纽约首映) / 1960-09-08(美国)
片长: 109分钟
又名: 精神病患者 / 触目惊心(港) / 精神病人
IMDb链接: tt0054215
很遗憾一直对希区柯克的作品浅尝辄止,大概是个人受不了那个年代影片的慢节奏和黑白的色调。直至今日重温经典,看完一个多小时还是久久不能平静整个片子所带来的震撼。
的确,如今看了许多同类电影,悬疑犯罪的或者精神分裂的,自以为早已能看穿导演编剧在此类影片中安排的伎俩,观看《惊魂记》过程中也不免唏嘘,认为希区柯克恐怕确是此类影片开山之鼻祖,此之谓牛逼!然而其剧情安排放在今日就显得过于淳朴而耿直了。毕竟不论表现手法不如《拳击俱乐部》一般热血,人格分裂也不似《致命ID》一般复杂,似乎对脑力的考验也少了四五十年的进化发展。由于技术手段等问题的限制,虽然影片节奏的把握和悬疑的设置让人冷汗连连,但以现在的眼光看来仍然不免懊恼,毕竟经过了许多同类影片的熏陶,看这部片子早已经猜到了人格分裂的结局,最后心理医生的解释只是应正和修正自己的猜想。但是!!!但是我批阅了豆友们的各种影评,比如“结尾处心理医生的解释若干若干”,“最后的头像重叠再一次余音绕梁”等等,我只能很遗憾的说一句,恐怕这部片子您没有真正看懂。
以下先由几点陈述开始本篇评论的重点部分:
1、我个人自认看过许多精神分裂题材电影,但是本片给我带来的震撼绝非《致命ID》《搏击俱乐部》所能比及;
2、希区柯克是大师!难道你认为大师会自己在片子结束的时候把事实真相借心理医生之口全盘说出么?这不是大师的做法;
3、影片最后裹着毯子的自述就是点睛之笔,但是如果你没有整个片子打8分,经过自述应该打16分的感慨,很抱歉,您恐怕真的没仔细看。
卖关子到此为止,详细解释之前,我先贴上心理医生自述和Norman裹毯子自述。
心理医生说“他偷了她的尸体,甚至把它当成活人对待。所以他开始为她思考和说话,给了她一半的生命以便她能说话。有时候他可能同时在对话中扮演两个人,其他时候,母亲占了全部角色。他从未是个完整的诺曼,但他却常是个完整的母亲。”
Norman内心独白“真悲哀一个母亲竟然要向全世界的人说他儿子是凶手,但我不能让他们认为我是个凶手。他们不会追究的——就跟几年前一样。他一直很坏,到现在他还说我杀了那个女孩,还有那个人。好像除了我坐在这,和那些标本鸟一样外,我也可以做其他任何事,他们知道我连手指头都无法动。我也不会动,我只要坐在这里不出声,以免他们真的怀疑我。他们可能在监视我。。。”
请注意此处心理医生的结论和最后老太婆口音的心里独白存在矛盾。
首先,心理医生的谈论结果是Norman的母亲人格自己承认杀了人,但是老人心理自述是自己没有杀人;
第二点,心理医生认为Norman易装并且老母亲出于情绪激愤操刀杀人,但是老人自述自己像标本鸟一样没有办法动,也不会说话辩驳,这实际上是一个弱势人格,弱势到不完整,不能说话不能动,不敢自我申诉,绝对不是心理专家所说的强势人格,强到可以吞并Norman自身的人格。
我们必须认定一个事实,那就是所谓的悬疑绝对不是瞎掰,根本的区别在于悬疑一定是严格符合自我逻辑的。显然以上从字面的分析矛盾不合逻辑,这也就意味着其实还有一套希区柯克自我设定的逻辑体系藏在背后。
鉴于我本人已经通过两遍重读结尾的两段自述梳理清楚了此处的逻辑,请原谅我的愚钝无法再现每一条思维的轨迹,但是最终得出的结论不妨放在这里以求讨论。
那就是,Norman的人格确实分裂成为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自己本身的人格,另一个是他母亲的人格。但是杀人不是Norman在母亲人格控制下的行为,而是Norman以自己的人格假借母亲的模样杀人。因此,Norman易装杀人,这都不是母亲人格控制下的行为,而是Norman自我人格控制之下可以伪装成母亲的行为,也就是说杀人行为不是人格分裂状态下的Norman无意识举动,而是Norman有意识杀人并且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可以伪装成母亲人格的样子。
再说白一点,其实Norman身上出现了三个人格,两个真实的分裂人格,一个在演戏的人格。Norman自己是一个真实的人格,最后那个不说话不动弱势的母性人格也是自然分裂出来的人格,杀人的、雨夜和自己对话的和向心理专家坦言的是Norman自己意识控制之下假装出来的母性“伪人格”。
思考至此,剩下最后一个疑问就是,既然杀人的是Norman自己假装母亲的行为,那么其杀人动机是什么?对此我的理解是,Norman母亲的严苛的形象让他自己认为母亲会要求他去杀人,出于对母亲的畏惧等原因Norman只好照做,并且为了自我保护自导自演了易装的戏码。
俗话说“精神病人思路广,弱智儿童快乐多”,Norman自导自演的戏码确实足够以假乱真,真到骗过了所有现实生活当中的人和心理专家,只有依照剧情设定者的逻辑去判断最后那一段Norman不为人知的自述,揭开这一层的恍然大悟才是本片最让人心惊之处。
其实说了再多也难尽其意,各位看官如若对此片解析许多存疑或者难明其意,您不妨回头再看一遍,不妨重放几次结尾两段陈述,掉一地鸡皮疙瘩,这才是正解!
本片的前45分钟,希区柯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老套故事:女主人公急于成家,却又无钱成婚,恰好一笔巨款来到她这个“过路财神”手中。感情冲动之下,她携巨款去找男友。年轻貌美、境遇堪怜的玛丽恩为爱情而不由自主地偷了钱,这虽属违法,但观众同情她的动机。希区柯克一直以玛丽恩的视角来叙述这故事,观众与她共同经历了巡警追踪引起的虚惊,而失主想象中的怒斥声更使观众感受到她的懊丧痛苦。她偷钱并非因为贪财,她会醒悟这钱不能给她带来体面的幸福,只要星期一上班前把钱送回,她还是个正派人。人有七情六欲,孰能无过?至此,观众已完全认同她。
诺曼一开始就给人以淳朴敦厚的印象,他对母亲的挚爱,他待人的真诚感染了她,特别是他一番有关陷阱和糊涂的议论最终坚定了玛丽恩悔罪的决心。她用假名登记,此时却道出了真姓真地名;她算账,决意用存款补足赃款。紧接着她开始冲浴,浴室灯光明亮,洁白的瓷砖,浴缸映衬着晶莹的女性胴体,仿佛能看透她的灵魂,清洌的浴水荡涤着人的原罪,净化了人的心灵,观众的情感也随之得到升华……
直到此时,观众看到的一直是个似曾相识的故事,他们不难想象出玛丽恩及时退款、迭经挫折、终与萨姆同结连理的情节……然而观众完全错了。一把利刃猛然刺入画面,观众无不为这突如其来的戮杀吓得惊叫起来。观众已经认同玛丽恩,刺杀她即等于刺杀观众本人,这样的凶杀更令人惊恐。认同对象的忽然夭折,还使观众如坠深渊,空悬的心荡浮飘摇不知所附。惊魂甫定,他们才渐渐想起诺曼也值得同情。不是吗?他温顺地侍奉着疯母亲,牺牲了个人的一切。玛丽恩的出现令母亲妒意十足,生怕夺走儿子的心。诺曼通过小孔窥视女人更衣,这不道德的行为也获观众谅解:一个过着清教徒生活的青年如此宣泄久受压抑的性欲也属正常。母亲为保住儿子而杀害玛丽恩,诺曼被迫为母亲掩盖罪行,观众此时已认同诺曼,巴不得他赶快收拾干净。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玛丽恩为之丧命的巨款却被诺曼当作旧报纸扔掉(钱在这里又一次成了希区柯克的“麦加芬”——情节的小小引发物),影片所着力表现的人物的价值观在这里发生了陡转,爱情—金钱的因果链至此忽然变换成恋母情结。然而观众又不自觉地掉入希区柯克的另一陷阱,将片名的“精神变态者”指认为贝茨夫人,谁也不曾注意编导只让我们见过她的窗前剪影,听过她的声音,再有就是浴室凶杀时那惊鸿一瞥的疯女人形象。私家侦探的出现使剧情得以继续,他的刨根问底使观众陷于两难境地:玛丽恩必须昭雪,诺曼的隐秘也不便公开,然而他的暴死则令观众备感郁愤。观众得知贝茨夫人已死8年更觉悬疑重重:她是真死抑或假死?此中必有隐情。因此当莱拉潜入宅邸时,观众既担忧她重蹈私家侦探的覆辙,又急切希望她能解开这个谜。
她相继推开母子俩卧室的门,前者装饰华丽,衣物齐整干净,唯床罩已掀开,上有人形压痕,梳妆台上开盖的化妆品也表明刚有人用过;后者则显得阴暗古怪,墙上涂满稚拙的画,室内到处是玩具,小床上被褥凌乱,烟灰缸塞满烟蒂。至此观众对诺曼的看法开始改变:他似乎并不像外表看来那样彬彬有礼,心智正常,他更像一个有心理缺陷的孩童。地窖一场戏是全片又一高潮,莱拉发现背对着的老妇时,观众都不怀疑那是一个活人,问题只在于她到底是谁?然而椅子一转过来,映入眼帘的却赫然是一具僵尸,此时观众的惊吓是可想而知的了。莱拉一回身,背后又出现一个手持利刃、满脸杀气的活老妇,这一死一活两个龇牙咧嘴的老妇令观众既惊恐又疑惑,但这疑局立即就崩解了:活老妇假发脱落,露出诺曼真面目。心理专家的推理破疑使观众豁悟,此前的所有悖谬顿然顺理成章了,尽管多少有些玄乎。
希区柯克成熟期的作品或多或少都具有精神分析学家感兴趣的内涵(虽然他未必有意依循精神分析学说拍片)。本片无疑是精神分析色彩最浓的希区柯克影片。首先片名便直呼“精神变态者”,导演设置的重重悬念统统捅破后,观众发现影片的主旨就在于表现主人公的双重人格,即个性分裂。“诺曼”(Norman)在英文中有“非人”的含义,以此暗示他不是正常人。诺曼童年丧父,母亲成了他精神世界的支柱,使他形成了强烈的恋母情结。母亲有了情人,他对母亲的排他性占有欲受到压抑,产生变态。对占有失落的恐惧导致谋杀,谋杀成为毁灭性的占有,恋母(谋杀表明爱到极致)弑父(母亲的情人即亚父),这实际上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变体。
为达到欲望的满足,在痴迷癫狂中他把母亲尸体制成“标本”供奉起来。他的人格也裂解为二,一半是自身,一半异化成母亲。母亲通过他而“复活”,“母亲”对儿子病态的占有又压抑了他的人际沟通,特别是他与异性的交往,他的观淫癖(偷窥玛丽恩宽衣)便是被压抑的情欲的宣泄。谋杀玛丽恩满足了双重人格的双重占有——“母亲”没有失去儿子,诺曼“得到”了女人(变态的得到)。萨姆和莱拉在旅店的行动把诺曼逼到了极点,双重人格脆弱的平衡终于崩解,“母亲”那一半完全占据了优势……这样的情节离奇而不离谱(现实之谱),完全可以理喻。
本片原是作为低成本的电视片而摄制的,公映之初也受到影评界的诘难,然而它那强势的震撼力却受到观众热烈的欢迎,很快成为希区柯克最卖座的影片。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论界从中不断开掘出新的内涵,日渐意识到它并非媚俗之作,而是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乍看之下,本片以浴室凶杀为界,前后判若两部影片。以玛丽恩为中心的女性情节剧忽遭腰斩,观众的认同如同断线的风筝,这是对传统叙事法的粗暴践踏,是“犯规球”,是因循守旧者难以接受的。然而1960年是世界电影艺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安东尼奥尼执导的《奇遇》引出了现代主义电影的“非情节化”,希区柯克则从另一面向传统的剧作法则提出挑战,对之进行了有力的修正。他并不否定情节,相反他是要强化情节性。他本质上还是在玩弄悬念,他冒犯传统,戏弄观众,意在强化悬念的力度。浴室凶杀所以有那样强烈的震撼力,这种对结构的革新功不可没。
希区柯克在本片中展示了他操纵观众的非凡能力。首先他利用认同心理唤起观众的参与意识,巧妙摆布他们。他时而带领观众参与玛丽恩的窃钱行动,时而又伙同观众帮助诺曼销尸匿迹(玛丽恩的汽车在沼泽里沉到一半时忽然停顿下来,此时观众巴不得汽车快点沉没),观众从合乎伦理的动机出发却参与了违法行动,陷入道德窘境而浑然不觉。其次希区柯克在剧作上处处设疑,制造幻象,一再把观众引向误区。全片直到落幕始终都在蒙骗观众,然而这种对观众的误导又匠心独运地构成了情节链上有机的一环,为情节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理据,浑然天成,不给人故弄玄虚之感。希区柯克调动一切手段蒙骗观众,他挑选帕金斯扮演诺曼也是为了蒙骗。帕金斯有副纯真无邪的孩子脸,一向以演正面角色闻名,观众很容易认同他,绝想不到他就是精神变态者。
希区柯克“讲”故事向来喜欢运用他所谓的纯电影方法,即不靠对白,而是靠画面与音响,靠场面调度、蒙太奇来表现故事。本片中这样的场景俯拾皆是。诺曼小屋台灯一亮,玛丽恩和观众都被满屋的猛禽吓了一跳,幽暗的底光照明更强化了阴森可怖的气氛;诺曼坐在巨鸟标本下,这既隐喻他像一只猛禽,又象征着他是猛禽的受害者,含义是双重的;诺曼嗜好剥制标本,这又为他处理母亲的尸体提供了注脚。玛丽恩入浴,希区柯克以高调摄影赋予其涤罪的含义;浴室本是住房中最隐秘、最安全的地方,凶杀忽然在这里发生,这也成了造成观众突惊的因素之一;浴帘在这里也被赋予意义:它只能给人带来虚假的安全感;玛丽恩被害后,血水成旋涡状淌进地漏,下水孔的特写镜头象征着一切皆空;镜头随即幻化成玛丽恩一只瞪圆的眼睛,仿佛她不理解这疯狂的世界,而观众也被凶杀震得目瞪口呆,这圆睁的眼睛同时道出了他们的惊疑。
诺曼清理浴室又是高调摄影,这既有为母亲涤罪的隐义,同时也和观众震余未平的心情合拍;与之对照,镜头随即转入漆黑的沼泽,它使人联想到影片的黑色主题;玛丽恩洁白的汽车渐渐被污黑的泥水淹没,象征着她的沉冤;汽车下沉的忽然停顿,似乎表明玛丽恩心犹不甘,同时又撩动起观众的复杂心情:此刻观众既悲悯玛丽恩,又认同诺曼,既不忍汽车下沉,又盼望它立即沉没,希区柯克这一情绪化的犹豫手法的确是神来之笔。诺曼把母亲抱下地窖,这本是过场戏,但希区柯克从楼梯顶俯拍,同时伴以摄影机错综复杂的运动,使观众产生一种超验的眩晕感,仿佛坠入深渊;观众刚听说母亲已死多年,现又看到母亲,确实有些晕乎,此时这种极其电影化的拍摄手法,既是叙事,又是气氛的烘托,显示出希区柯克超凡的艺术功力。
本片通常还被视为西方恐怖片划时代的力作。恐怖片的震撼力主要来自突惊手法,再辅以气氛的营造以引发观众的惊悚感。本片虽也不脱这一模式,但无论其内容还是形式较之以往的恐怖片都有很大的不同。传统恐怖片或者是超自然的(如《吸血鬼》、《金刚》等),或者是伪科学的(如《科学怪人》等),威胁来自人类以外,恐怖效果的产生也往往仰仗于造型的魔怪性。而本片表现的则是人性的恐怖,威胁来自人自身(《化身博士》的主题也是人格分裂,但“恶”的显现有赖于神奇的药剂,因此应归于伪科学名下;而本片的人格分裂可用精神分析学说解释,从理论上讲是可以存在于现实中的),恐怖的生成有赖于蒙太奇、场面调度、节奏、布光、音响等手段综合运用所造成的心理效应。具体来说,本片不排斥传统的恐怖片段,如片中有神秘、诡谲的哥特式小楼;母亲亮相时采用了造型魔怪性(僵尸)+突惊的综合手法,地点也选在昏暗的地窖以造成一种幽闭恐怖的氛围;私家侦探的被害发生在楼梯口(一种似是而非的逃生通道)等。
然而本片同时也有大量反常规的创新,如全片的重头戏浴室凶杀发生在强光下,且不在哥特式小楼内,为强化突惊,凶杀前一再误导观众,凶杀时45秒内组接了78个刀、人体、喷头、浴缸的近景和特写短镜头,尽管没有一个刀刺中人体的血腥画面,但特写把凶杀推到眼前,快速切换令人头晕目眩,最终形成一种电影史上从未有过的强大视觉冲击力。这组妙用库里肖夫效应、不诉诸画面的暴烈而完全靠蒙太奇产生的心理作用征服观众的镜头后来成了西方惊险片、恐怖片的经典场景,有的影评家甚至把它与《战舰波将金号》中敖德萨台阶段落相提并论。希区柯克在本片中的这些创新为大量后进者所仿效,因此本片通常又被视为西方第一部现代恐怖片。
大师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完美的刻画了一个双重人格以及恋母和性格错乱的精神病杀手的形象,而且对片中女主的刻画也非常传神;画面和音乐的强烈恐怖因素也是电影能够成功的主要因素。
悬念丛生、步步为营、节奏紧凑,简单故事却包裹了深刻内涵,尤其是人物个性转变的塑造令人印象深刻。有限空间里制造出惊悚悬疑的巅峰,双重人格的心理细节对比令人印象深刻,开创犯罪电影和恐怖电影的新纪元,尤其片尾的反转更是令人拍案叫绝。他是半个诺曼,一个母亲。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