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编剧: 尼克·申克 / Dave Johannson
主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克里斯托弗·卡利 / 比·王 / 安蕾·荷 / 布莱恩·黑利 / 更多...
类型: 剧情
官方网站: http://www.thegrantorino.com/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德国
语言: 英语 / 苗语
上映日期: 2008-12-12(美国)
片长: 116 分钟
又名: 经典老爷车(台) / 驱.逐(港)
IMDb链接: tt1205489
编剧: 尼克·申克 / Dave Johannson
主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克里斯托弗·卡利 / 比·王 / 安蕾·荷 / 布莱恩·黑利 / 更多...
类型: 剧情
官方网站: http://www.thegrantorino.com/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德国
语言: 英语 / 苗语
上映日期: 2008-12-12(美国)
片长: 116 分钟
又名: 经典老爷车(台) / 驱.逐(港)
IMDb链接: tt1205489
挺早就看到了这片的trailer,当时已经有些兴趣
不过时过境迁,奥斯卡一波压抑沉重的大片潮早已压的我喘不过气来好容易又出现了一些超能力英雄片,Watchman大赞但走的又是黑暗路线,龙珠看的我跟吃了苍蝇一样
正愁最近没片看时,GF提醒我还有这么一部Clint Eastwood自导自演的戏
这个周末,我们就跑去Grand Cinema看了
去之前就听说此片在IMDB上分数很高
而且我对东木老头的无论是演技还是导演功力都毫不怀疑
说到他一定不能不提66年的黄金三镖客/The Good, The Bad, The Ugly这部长期霸占IMDB TOP250前十的史上最强西部片
正如IMDB上某些骨灰级影评家所说,三镖客如果抛开老头子的演出,单论剧情和其他一些主要因素的话,可能连C'era una volta il West /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的一半都不到
但正是因为有了老头子当年仙人下凡般的表演,才会有那么多老头子的花痴死忠硬是把本片顶上了TOP10的位置
恩....当年的Clint Eastwood,没有基努里维斯般的死板和木讷,不像奥兰多布鲁姆一般的奶油味十足,而是集合了汤姆克鲁斯的帅气和一点点布拉德皮特的野性
说他主演的Blondie / The Good是史上最帅的牛仔一点都不为过
没想到的是,老头子的导演功力也丝毫不逊
在他那至今看来仍是英气十足的面庞下,掩藏着的是一颗充满了人生积淀,睿智而深刻的心
不说老片了,本世纪以来,神秘河/Mystic River,百万宝贝/Million Dollar Baby,父辈的旗帜/Flags of Our Fathers,硫磺岛来信/Letters from Iwo Jima
直到今年的奥斯卡热门候选 换子疑云/Changeling,然后现在的这部Gran Torino,全部是好评如潮
他的电影里,有着对生与死的深刻的解读,有着对荣耀和信念的执着,有着对正义和爱的追求,有着人生中无尽的苦涩和抗争,有着对历史和社会的黑暗面的无情揭露
可以说,几乎每一部都是对心理的一声闷击,都是对灵魂的尖锐的拷问
这一部"老爷车"也是如此
本片中Clint Eastwood扮演的是一位从朝鲜战场归来的老兵
因为那场战争的缘故,改变了老人的一生
他变得非常孤僻,暴躁,几乎无法和其他人好好相处,包括自己的儿女
在影片开头,他的妻子去世以后,情况更加恶化了
老头子一个人住在一个老旧的社区里
社区里大部分的白人居民都已经搬走,取而代之的是黑人,墨西哥人和亚洲人
老头子本身是一个非常保守的种族主义者
因为战争的缘故,令他更加厌恶来自亚洲的黄皮肤
偏偏他的隔壁就住着一家苗族人(英文为Hmong或Mong,此处并非狭义的指代中国境内的苗族人,而是包括东南亚,如越南,老挝地区的所有苗族的总称,详情参见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B%97%E6%97%8F)
固执而孤僻的老头子和隔壁一家人的一段感人至深的因缘因此开始了....
下面是严重剧透环节,不喜勿视 `-`
影片中间的发展过程不想花太多笔墨去描述了,因为我想分享的是关于结尾的感受
因为是去电影院看的缘故,所以不可能把所有的细节都记下来;这在写影评时,和在电脑上能反复看的DVD版本不一样,可能会漏掉一些东西
因此只能写些给我印象最深的东西
老头子对于亚洲人的厌恶,上面已经提到了
但实际上,这厌恶真的如表面看上去的那么单纯么?就因为他是一个单纯的种族主义者,然后偏偏又去亚洲打了一场美国惨败的战争?
从电影后期他的自述中,其实可以看出来
那种厌恶,来源于他自己的罪恶感
他因为自己在朝鲜战场上杀了很多亚洲人(可能也有志愿军),其中还有已经准备投降的青少年
这种扭曲的罪恶的回忆在他心头挥之不去,如同一片无边的阴影笼罩了他的后半生
他无法原谅自己,直到最后
然而他又将这种压抑的痛苦发泄到了其实是受害者的朝鲜人身上
可能是恨屋及乌的关系吧,老头子反正也分不清楚亚洲人之间的区别,索性所有黄皮肤的人都进入他的黑名单
看到儿子买了丰田的汽车,在福特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头子就气不打一处来
看到隔壁搬进了一家黄皮肤的人,老头子不惜用最难听的歧视字眼来咒骂这些打扰他安宁的外来人(其实是引发了他心头的旧伤吧?)
之后就是苗族帮派的出现
隔壁的小儿子Thao,被迫半夜去偷老爷子珍爱的72年出产的老爷车Gran Torino,虽然最后失败了
这自然更激发了老头子对于隔壁一家的憎恶
不过一次机缘巧合,老头子救了被帮派的人纠缠的Thao和他的姐姐Sue
虽然完全不是出于同情或者正义感
但社区里的苗族人都把他尊为英雄
Sue更是热情的邀请老头子去参加她们家的Party
老头子心头的坚冰,或者说对于亚洲人的仇视和憎恶,因为这些热情友善的苗族人而慢慢消融了
电影中段老头子和隔壁家的友好交往,对Thao的教导(这段非常搞笑 -v-),让人心头充满了暖意
就如Sue所说,老头子其实是个很好的人,只是几十年前的战争让老人的心灵对外封闭了,他不再对其他人敞开心怀
罪恶感让老人变得更加孤僻,让他远离所有的人,包括亲人
但两个亚洲孩子的“强行”介入,让老人的世界重新变得光明,他重新有了欢笑,他重新有了希望
他甚至主动提出让Thao开着他珍爱的老爷车去和另外一个女孩子拍拖
然而,坏消息却接踵而至
首先是老头子常年吸烟所导致的后果,肺癌的恶化
虽然医疗报告上没有明确出现,但老头时不时的咳血就让真相大白了
然后,就是帮派分子对Thao的不断骚扰,终于让老爷子坐不住了
他一时冲动去教训了其中一个小混混,反而招致了帮派更加恶劣的报复
Thao的家里被乱枪扫射,Thao受了伤,而更严重的是,Sue被抓去,百般蹂躏之后才放了回来
这一切让老头子被迫做出了选择,也就是结局大家所看到的
杂乱的枪声响起,老头倒在地上
全场鸦雀无声
我感到身边的GF用手捂住了嘴
.
.
.
其实这个结尾,之前也许很多观众已经能猜到了
老头子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肺癌不久就要夺走自己的生命
与其痛苦的死在病床上,不如像一个光荣的战士一般,为了保护自己珍惜的东西而死在战场上
这其实和之前金球奖最佳男主角那片<The Wrestler>很像
那位过气的摔跤手,同样是被心脏病所威胁,但为了自己的尊严和荣耀,依然选择死在自己的战场--摔跤场上
一个自豪的男人在人生最后关头做出的这种选择,在让人心痛不已的同时,也拜服于其无畏的精神和意志之下
不让Thao与自己同去的道理其实很简单:自己是要去送死的;其次,更关键的是,不能让这个孩子因为一时的过失而葬送了他的一生
这点其实看似简单,但细细一想,是有着很伟大的教育意义的
星球大战前传中,阿纳金就是因为败给了原力的黑暗面,而最终堕落的
所谓原力的黑暗面,简单化来看,就是人类的负面情绪
仇恨,憎恶,恐惧,因强烈的复仇心而引发的野性的嗜血冲动,等等
现在太多的青少年,因为简简单单的就让自己的理智湮灭于负面情绪的控制下,做出了让自己一辈子后悔的事情
其实电影是可以描写成老头带着Thao去复仇,最后自己和对方同归于尽,而Thao幸存下来的
身为导演的Clint Eastwood之所以不这么做,就是为了通过这部电影,告诉所有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暴力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在帮派分子的枪声中倒下的勇敢无畏的老人,和那些怯懦的杀人者比起来,显得是那么的高大和令人敬仰
而且,我觉得,老人之所以选择死在这几个苗族帮派分子的手下
也有为了像几十年前死在他手下的那些亚洲人赎罪的意味
当老人临死前,慢慢去掏胸前口袋里的打火机的时候,他说道: I got the light, i got the light.
一语双关,真的让观者觉得此刻老人就是光明的象征
而他中枪前说的最后的话,愿主原谅我的罪恶,也许此刻老人饱受折磨的心灵,终于得到了超脱了吧
最后,真的有这种感觉,这片给那些极力宣扬暴力的游戏和电影一记狠狠的耳光
它告诉我们,还有像Clint Eastwood这样的伟人,在已经一片乌烟瘴气的大环境中,试图用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来宣扬一些真善美的东西
而且在2个小时的电影最后,无私而伟大的爱以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姿态展现于观众眼前,好似凤凰涅槃般熠熠发光,燃烧着每个人的心灵
一种升华的正面力量充满了整个戏院
此刻,Clint Eastwood苍老的歌声缓缓响起....哦麦高,太棒了
所有的观众都是坐在那里听完片尾曲才起身离开的
Gran Torino,今年必看片,男人必看片,绝对有竞争奥斯卡的水准
而Clint Eastwood,此刻已经化身为我心中的世界最帅的老男人了....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早年是以演绎牛仔闻名的,渐渐老去后,随着西部片本身的淡去,他也很少再扮演牛仔角色,虽然在《不可饶恕》中也曾再次演绎牛仔,但是也是走反类型片的道路。不过,在他的作品中,那种牛仔的气质仍然常常浮现,比如最近他的温情之作《老爷车》便是如此,一个脾气古怪的孤独老人,却用生命谱写一出现代老牛仔的倔强与豪迈。
总体来说,《老爷车》只能算是伊斯特伍德的正常发挥之作,但是毕竟老爷子是牛人一个,正常发挥的电影也已经足够耐看,何况本片凝聚着老爷子的很多感情。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单纯和简单,大家的沟通与矛盾都显得没那么复杂。作为一个怪老头,丧偶的沃尔特独自居住,与邻居的苗裔家庭没啥交集,但是,一天,当一群混混骚扰邻居的过程中,也侵入他的花园时,他出于保卫私产的单纯目的将混混们赶走;而苗裔家庭也不会在意沃尔特的动机是什么,抱着单纯的感恩之心,他们对沃尔特以热情的回报;沃尔特和片中起初懦弱的邻居小男孩的关系和很多老人与孩子的关系一样,在彼此的代沟、文化矛盾中单纯的沟通和融合;泡妞是单纯的,只要一个男孩充满信心,鼓起勇气,再开上闪亮的老爷车;甚至那些苗裔混混的仗义、无赖和莽撞都是简单而单纯的,他们起初看到其它族裔的人骚扰自己的同胞,便仗义相助,但是他们也会因为面子问题对同胞大打出手,莽撞的最后将自己送入班房。
这部温情的作品,其温情之处很大程度就在于文化的差异下,倔老头和苗裔男孩以及其家庭的沟通融合,本片对这种沟通真正做到了无声无息,潜移默化,没有那么张扬的表现文化差异,却更有润物细无声的感人。比如,当子女儿孙们很功利的琢磨沃尔特的房子、球票、老爷车时,苗裔家庭,特别是女孩苏,却以友善的态度将老头子接纳进一个和睦的家庭中。
我看到,老头曾经是个军人,参加过朝鲜战争,为人保守,不知如何与子女沟通,对下一代的言行看不惯,看移民的一些生活习惯也有些不舒服。老人是孤独的,他实际上对家人一直有着期待,期待他们与自己温情的对话,真诚的沟通,却常常等来失望。然而,这又不单单是他们子女的错,从片中的很多细节和侧面,我们都能知道老头不知道如何与家人相处,甚至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但是,老头子正义感和责任感很强,无论对国家,对家人,还是对朋友,他有他的原则。他与苗裔男孩的交往其实并没有太多关于文化隔阂的东西,而是两个男人的对话,是倔老头将一个懦弱男孩塑造成勇敢男人的课程,两人都不善言语上的沟通,所以两人渐渐培养出的感情才更加显得温情感人。沃尔特就是现代的牛仔,孤独但是不畏恶徒,他不容家园被践踏,不容朋友被欺辱,他将这种精神渐渐传给苗裔男孩,让这男孩有了与暴徒对抗的勇气。而这个时候,他又教给了男孩责任和理智,身患绝症的他,最终选择了一人只身前去面对苗裔黑帮的混混们,这一幕是本片的高潮,也是很有西部片气质的桥段,只见沃尔特与几人对峙,我多么希望,老人去取打火机的时候,会取出一把手枪,像西部片一样,低身点杀,将恶人逐个掀翻,然后潇洒的点燃香烟。然而,结果很残酷,牛仔死了,很大程度上是自我牺牲,为了一个男孩和他家庭的安宁,他以苍凉西部的姿态站立,被击倒,以一个牛仔的身份倒下,何其悲壮,留下哭泣的男孩,学会了男人教程的最后一课。
最终,苗裔男孩驾着老爷车奔驰在大路上,倔老头将老爷车留给了这个男孩,这个男孩身上也已经带上了一些沃尔特身上的牛仔之气,一种男人的精神。年近八十的伊斯特伍德曾经表示,《老爷车》可能是他最后的出演,今后可能就只能看到他的导演作品了。可能是最后一次,我们看到这个牛仔在银幕的身影,所以,看到最后沃尔特的倒下,我不免眼眶发湿,再见了,牛仔,你从西部走入城市,创造了一个牛仔的永恒传奇。愿老爷子身体健康的好好享受生活,享受电影的乐趣,或者那辆老爷车就是凝聚他牛仔精神的象征物,老人将它留给了男孩,留给他的晚辈们去继续做个男人,想起Bob Dylan的那首《Blowin' In The Wind》的一句歌词“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才能将其称作男人?”,男孩驾车前行,去走他的路,去成为男人,去成为伊斯特伍德一样的爷们儿。
总体来说,《老爷车》只能算是伊斯特伍德的正常发挥之作,但是毕竟老爷子是牛人一个,正常发挥的电影也已经足够耐看,何况本片凝聚着老爷子的很多感情。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单纯和简单,大家的沟通与矛盾都显得没那么复杂。作为一个怪老头,丧偶的沃尔特独自居住,与邻居的苗裔家庭没啥交集,但是,一天,当一群混混骚扰邻居的过程中,也侵入他的花园时,他出于保卫私产的单纯目的将混混们赶走;而苗裔家庭也不会在意沃尔特的动机是什么,抱着单纯的感恩之心,他们对沃尔特以热情的回报;沃尔特和片中起初懦弱的邻居小男孩的关系和很多老人与孩子的关系一样,在彼此的代沟、文化矛盾中单纯的沟通和融合;泡妞是单纯的,只要一个男孩充满信心,鼓起勇气,再开上闪亮的老爷车;甚至那些苗裔混混的仗义、无赖和莽撞都是简单而单纯的,他们起初看到其它族裔的人骚扰自己的同胞,便仗义相助,但是他们也会因为面子问题对同胞大打出手,莽撞的最后将自己送入班房。
这部温情的作品,其温情之处很大程度就在于文化的差异下,倔老头和苗裔男孩以及其家庭的沟通融合,本片对这种沟通真正做到了无声无息,潜移默化,没有那么张扬的表现文化差异,却更有润物细无声的感人。比如,当子女儿孙们很功利的琢磨沃尔特的房子、球票、老爷车时,苗裔家庭,特别是女孩苏,却以友善的态度将老头子接纳进一个和睦的家庭中。
我看到,老头曾经是个军人,参加过朝鲜战争,为人保守,不知如何与子女沟通,对下一代的言行看不惯,看移民的一些生活习惯也有些不舒服。老人是孤独的,他实际上对家人一直有着期待,期待他们与自己温情的对话,真诚的沟通,却常常等来失望。然而,这又不单单是他们子女的错,从片中的很多细节和侧面,我们都能知道老头不知道如何与家人相处,甚至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但是,老头子正义感和责任感很强,无论对国家,对家人,还是对朋友,他有他的原则。他与苗裔男孩的交往其实并没有太多关于文化隔阂的东西,而是两个男人的对话,是倔老头将一个懦弱男孩塑造成勇敢男人的课程,两人都不善言语上的沟通,所以两人渐渐培养出的感情才更加显得温情感人。沃尔特就是现代的牛仔,孤独但是不畏恶徒,他不容家园被践踏,不容朋友被欺辱,他将这种精神渐渐传给苗裔男孩,让这男孩有了与暴徒对抗的勇气。而这个时候,他又教给了男孩责任和理智,身患绝症的他,最终选择了一人只身前去面对苗裔黑帮的混混们,这一幕是本片的高潮,也是很有西部片气质的桥段,只见沃尔特与几人对峙,我多么希望,老人去取打火机的时候,会取出一把手枪,像西部片一样,低身点杀,将恶人逐个掀翻,然后潇洒的点燃香烟。然而,结果很残酷,牛仔死了,很大程度上是自我牺牲,为了一个男孩和他家庭的安宁,他以苍凉西部的姿态站立,被击倒,以一个牛仔的身份倒下,何其悲壮,留下哭泣的男孩,学会了男人教程的最后一课。
最终,苗裔男孩驾着老爷车奔驰在大路上,倔老头将老爷车留给了这个男孩,这个男孩身上也已经带上了一些沃尔特身上的牛仔之气,一种男人的精神。年近八十的伊斯特伍德曾经表示,《老爷车》可能是他最后的出演,今后可能就只能看到他的导演作品了。可能是最后一次,我们看到这个牛仔在银幕的身影,所以,看到最后沃尔特的倒下,我不免眼眶发湿,再见了,牛仔,你从西部走入城市,创造了一个牛仔的永恒传奇。愿老爷子身体健康的好好享受生活,享受电影的乐趣,或者那辆老爷车就是凝聚他牛仔精神的象征物,老人将它留给了男孩,留给他的晚辈们去继续做个男人,想起Bob Dylan的那首《Blowin' In The Wind》的一句歌词“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才能将其称作男人?”,男孩驾车前行,去走他的路,去成为男人,去成为伊斯特伍德一样的爷们儿。
开始,你觉得,这是我认识的伊斯特伍德吗?眼前的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倔老头罢了。
他的身材已经走样,皮肤松弛,努力把自己挺拔的像一根标枪还有那偶尔显露的凌厉眼神也不过是在掩饰那无可挽回的衰老罢了。
你想问,你在哪里呢,我的老牛仔,是不是当大漠黄沙变成了家庭社区,当半个世纪如飞一样划过,皱纹不只是刻在你的脸上,是否你的灵魂也已老态龙钟。
他又拿起了枪,指着想偷他车的小子,一瞬间,仿佛那个让人窒息的伊斯特伍德又回来了,但下一个镜头,这个老家伙摔倒了,他带着些微自嘲抹掉了嘴角的血,杂种,你并不知道他在咒骂谁。
屏幕前,你和着他站起来的动作轻轻叹了口气,迟暮的英雄,难道就是如此悲凉?
他是克劳特-伊斯特伍德,他是大漠黄沙中的荒野镖客,他是繁华都市里的肮脏哈里,他是仍然活在上个世纪的最后的牛仔。即使他已是垂暮之年。
所以,你看到他又一次端起枪,他用枪指着一群混混,他说,从我的院子滚出去。他的声音不大,他的眼神认真,即使下一秒枪声响起,你也不会有丝毫惊诧,即使这是21世纪的美国,你也不会觉得突兀。
因为他是克劳特-伊斯特伍德。
接下来的是说不清的脉脉温情,他笨拙地接受别人的感谢,他观察着那个想偷他车的小子,他努力想把这个小子教成一个男人。他有两个儿子,他有孙子孙女,但他没有亲情。
当然他不会承认,但那个小子真的是他的亲人。
男人的成长,是看着前面男人的背影。邻居那个生活中缺少男人背影的小子不知不觉中注视着老牛仔的背影成长着。
一老一小,两个男人的生活在不经意间交织在一起。
老牛仔说,我的周围有很多好男人,但我的女神还是嫁给了我,所以,小子,你要有勇气,不要做一个懦夫。
老牛仔说,我来搬上面,因为那比较重,你在下面推就好。
偷车小子说,不,要么我搬上面,要么我走人。
老牛仔说,你该去上学,我会为你找一份工作。
他带着那个小子去理发,教他如何与陌生人说话,带他去买东西,生活似乎会永远如此温情。
流氓们堵住了那个小子,他们并非是有何仇怨,这个世上就是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见不得别人的幸福,他们见不得安静过日的人,他们的心中容不下老老实实生活的人,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毁灭所有的安宁与美好。
老牛仔看着眼前年轻人脸上的伤疤,他找到了那个流氓,他又变回了那个荒野中的伊斯特伍德,他以暴制暴。
然后更狠的报复来了,偷车小子家被乱枪扫射,姐姐被凌辱。。。
那个78岁的老男人安静地坐在黑暗的家中,他在温暖的午后一遍遍擦拭他的枪,他去相熟的理发师那理发,他说,这次弄好一点。
他去裁缝那里定制西服,照着镜子,他说,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穿西服。他去教堂忏悔,他问,上帝,你会如何宽恕我这样一个人。
然后,他怀揣着他的灵魂,去流氓们的巢穴。
最后,你会看到你所熟悉的那个伊斯特伍德,那个老牛仔,那个肮脏哈里,那个荒野镖客,那个在不可饶恕里大喊着拔枪射击的老家伙,他依然是那个伊斯特伍德。
他用21世纪的方式拔出他的枪,然后用他的灵魂扣动扳机。
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在银屏上看到伊斯特伍德了,他转过身,衰老的背影依然如标枪一样挺拔。
再见牛仔,再见了,老家伙,再见了,所有男孩心中最后的男人。
他的身材已经走样,皮肤松弛,努力把自己挺拔的像一根标枪还有那偶尔显露的凌厉眼神也不过是在掩饰那无可挽回的衰老罢了。
你想问,你在哪里呢,我的老牛仔,是不是当大漠黄沙变成了家庭社区,当半个世纪如飞一样划过,皱纹不只是刻在你的脸上,是否你的灵魂也已老态龙钟。
他又拿起了枪,指着想偷他车的小子,一瞬间,仿佛那个让人窒息的伊斯特伍德又回来了,但下一个镜头,这个老家伙摔倒了,他带着些微自嘲抹掉了嘴角的血,杂种,你并不知道他在咒骂谁。
屏幕前,你和着他站起来的动作轻轻叹了口气,迟暮的英雄,难道就是如此悲凉?
他是克劳特-伊斯特伍德,他是大漠黄沙中的荒野镖客,他是繁华都市里的肮脏哈里,他是仍然活在上个世纪的最后的牛仔。即使他已是垂暮之年。
所以,你看到他又一次端起枪,他用枪指着一群混混,他说,从我的院子滚出去。他的声音不大,他的眼神认真,即使下一秒枪声响起,你也不会有丝毫惊诧,即使这是21世纪的美国,你也不会觉得突兀。
因为他是克劳特-伊斯特伍德。
接下来的是说不清的脉脉温情,他笨拙地接受别人的感谢,他观察着那个想偷他车的小子,他努力想把这个小子教成一个男人。他有两个儿子,他有孙子孙女,但他没有亲情。
当然他不会承认,但那个小子真的是他的亲人。
男人的成长,是看着前面男人的背影。邻居那个生活中缺少男人背影的小子不知不觉中注视着老牛仔的背影成长着。
一老一小,两个男人的生活在不经意间交织在一起。
老牛仔说,我的周围有很多好男人,但我的女神还是嫁给了我,所以,小子,你要有勇气,不要做一个懦夫。
老牛仔说,我来搬上面,因为那比较重,你在下面推就好。
偷车小子说,不,要么我搬上面,要么我走人。
老牛仔说,你该去上学,我会为你找一份工作。
他带着那个小子去理发,教他如何与陌生人说话,带他去买东西,生活似乎会永远如此温情。
流氓们堵住了那个小子,他们并非是有何仇怨,这个世上就是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见不得别人的幸福,他们见不得安静过日的人,他们的心中容不下老老实实生活的人,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毁灭所有的安宁与美好。
老牛仔看着眼前年轻人脸上的伤疤,他找到了那个流氓,他又变回了那个荒野中的伊斯特伍德,他以暴制暴。
然后更狠的报复来了,偷车小子家被乱枪扫射,姐姐被凌辱。。。
那个78岁的老男人安静地坐在黑暗的家中,他在温暖的午后一遍遍擦拭他的枪,他去相熟的理发师那理发,他说,这次弄好一点。
他去裁缝那里定制西服,照着镜子,他说,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穿西服。他去教堂忏悔,他问,上帝,你会如何宽恕我这样一个人。
然后,他怀揣着他的灵魂,去流氓们的巢穴。
最后,你会看到你所熟悉的那个伊斯特伍德,那个老牛仔,那个肮脏哈里,那个荒野镖客,那个在不可饶恕里大喊着拔枪射击的老家伙,他依然是那个伊斯特伍德。
他用21世纪的方式拔出他的枪,然后用他的灵魂扣动扳机。
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在银屏上看到伊斯特伍德了,他转过身,衰老的背影依然如标枪一样挺拔。
再见牛仔,再见了,老家伙,再见了,所有男孩心中最后的男人。
美国育生苗,精工扶异草 / 吴澧
2009-03-01
这是一个拔苗助长的美国故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又导又演的去年圣诞新片《老爷车》(Gran Torino)。
汽车城底特律,退休老工人沃尔特·科瓦尔斯基(伊斯特伍德饰)的社区,搬来了一家又一家的苗族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习惯,让这个波兰裔老头很不爽。
说起来,苗族大概是和我们汉族一样古老的民族。《韩非子·五蠹》有言:“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这传说听着很美好,举着盾牌、斧子跳跳舞,以软实力令苗人膺服。历史的长期趋势,却是随着汉人的南下和扩张,苗人不断迁向西南。
舜之后数千年,直到满清,官府还和苗人打过无数血仗。有着苗族血统的沈从文,在《凤凰》一文中叹道:“两世纪来满清的暴政,以及因这暴政而引起的反抗,血染红了每一条官路同每一个碉堡……落日黄昏时节,站到那个巍然独在万山环绕的孤城高处,眺望那些远近残毁碉堡,还可依稀想见当时角鼓火炬传警告急的光景。”那些在战争中归顺的苗人,成了所谓的“熟苗”;继续南迁并顽抗的,就是所谓的“生苗”。
沃尔特的苗族邻居,本是老挝的生苗。按苗族习惯,他们自称“赫蒙”(Hmong)。在越南战争中,这些靠打猎为生的山地生苗,在首领王宝的带领下,站在美国人一边,反对本国主体民族的革命运动。他们的逻辑大概是这样的:主体民族占据着平原沃土,欺负我们,他们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就像电影《英国病人》(English Patient)里那个印度号兵的哥哥,巴不得日本人早日杀过来,赶走英国人。美军撤出越南后,很多生苗跟着逃到美国。
年青时在朝鲜打过仗的沃尔特,不知道也不会在乎这些背景。他只知道他的苗族邻居看着很像是曾经的敌人中国人,对他而言都是 Chink(中国人的贬称)。“敌人”住到了隔壁,他能不厌烦吗?
狩猎民族到了工业社会,文化冲突在所难免。苗人打猎只问谁先见到野兽,不问脚下土地是否有主。这和本人老家一样。砍柴只能上自家村里的山;但野兽有脚,谁知它家在哪里?野兔跑到邻村的山里,照追不误。邻村人说这兔子该是他们的?“你叫它一声试试,应不应?”不过,美国人的私有概念更强烈,擅闯私产,步枪伺候。偏偏这些苗人都是弄枪的好手,而且男人是越南战场下来的,谁怕谁来着?
2004年11月,威斯康星州有件案子,轰动美国。苗人王柴猎鹿时闯入私人庄园,与数名打猎的白人发生冲突,六人被王柴击毙。威斯康星已废止死刑,王柴后来被判终生监禁。2007年1月,威斯康星又有苗人王洽猎松鼠时与白人发生冲突,王洽被杀,该白人被判坐狱69年,也相当于终生监禁了。
财产概念的不同,使得沃尔特拿枪指着苗裔帮派,要他们滚出他的草坪时,帮派们显得很困惑。他们认定这老头不是简单地维护自己的财产,而是在帮助邻居家的孩子罗涛(Thao Lor),不让他们推推搡搡把涛拖去做坏事。面对困惑的帮派,老头喝道:我一枪打死你,回家睡得像婴儿!帮派这次放开了涛,但从此与老头结下梁子。
而涛的姐姐罗淑(Sue Lor) 和母亲,在感谢沃尔特时,也不相信他的简单解释:我只是保护我的草坪。涛的父亲死在越南,没有男人撑家,两个女人从此将老头认作恩人。
帮派恨老头保护涛,他们逼着涛在半夜潜进车库,去偷老头最钟爱的 Gran Torino,一款七十年代的福特老名牌,沃尔特装配过的最好的车。老头大概正是睡不实,才自称可以睡得像婴儿吧?他半夜听到动静,翻身拿枪起来。幸亏涛腿快,逃走了。
老头是涛的恩人,涛却去偷他的车,违反了苗族的纯良风俗。涛的母亲和姐姐逼着他去给老头赔罪。按苗民传统,涛还要为老头干活赎罪。
这让老头很为难。退休后,他都不要儿子帮忙,宁愿一个人住着。儿子、媳妇好心送他去养老院,差点被他赶出去。涛对他有什么用?
沃尔特是这样一个人,他就是那种鲁迅先生经常要批判的旧式中国父亲:对子女严厉,要求很高;爱子女,但不知如何表达,不善于和子女交流。而他在朝鲜的战争经历,非亲身体验者很难理解,这使老头更为封闭。沃尔特对自己也相当苛刻。独立,不愿求人,万事自己解决。
兄弟从小见多了这样的男人。不少乡亲不愿去镇上卫生院,他们只找村里老中医,因为中医以切脉望诊为主,不像西医问那么多问题。如果要问求医者最近的饮食起居,感觉如何,问他本人是问不出来的,三句两句完了。必须问他老婆。男人这里痛那里不舒服,女人能讲一大堆。一出大夫家的门,男人就抱怨:你咒我死啊,讲得我明天伸腿要去了似的。
电影开始,是科瓦尔斯基太太的葬礼。女人显然是不放心的,去世前,她请求教区的贾诺维奇神父今后多关心沃尔特,让沃尔特常去忏悔。但沃尔特总是说没什么可忏悔的,他很好。总觉得老头是那种看医生应该有女人陪着、让女人主诉的汉子。咳血了沃尔特也不在意,被淑看到了,他还要掩饰。终于去医院了,面对新来的亚裔女医生,更是无话。等到化验结果出来,已经太晚了。想打电话告诉儿子,儿子在家为公司加班,脑筋在别处,没有意识到寡言的父亲突然来电话,必有意外事。其实儿子、媳妇没错,沃尔特应该去养老院的。
这样一个要强的男人,难道还会把涛当仆人用?不过沃尔特还是收下了涛,否则他母亲饶不了这孩子。而且沃尔特也想出了合适的工作:让涛为苗族邻居整修房子。
很多美国人,今年年休假出游,明年年休假就会用来修房子。换屋顶(美国人用木片瓦,隔几年要换),通水槽,漆墙壁(通常是木板墙),扎篱笆,等等。你不做,邻居有意见:你家房子旧旧的,卖相不好,拉低整个社区的房价。但生苗是狩猎民族,没有那么强的财产概念,也没有修修弄弄的工业人习惯。他们的房子破破的,所以他们拿着美国政府的安置金搬进来,白人就逃出去。
现在沃尔特带着涛,一样一样教他整修房子的技能。老头的车库里,什么工具都有。旋螺丝的起子和扳手就不知道有多少,外六角的,内六角的,一字槽的,十字槽的,等等,大概还分公制的,英制的。老头还送了几件给涛。
其实苗人也喜欢住整修后的漂亮房子,邻居们都请涛去帮忙呢。
涛在沃尔特指点下干活,淑常来陪老头聊天,两个孩子当他父亲似的。在这样的接触中,老头对苗人的感觉也变了。涛和淑家里亲戚大团圆,也请了沃尔特。看着苗人们一个大家族其乐融融,老头问自己:这些 Gooks(越南人的贬称),为什么我觉得和他们更接近,和我的小辈反而比较疏远?
同时,沃尔特也发现苗家的洗衣机没放平。他习惯性地弯下腰去调节底脚螺丝。
去年美国大选时,有共和党评家写文章,说民主党人高唱种族和谐,其实共和党人对此也是贡献多多,在底层,移民更容易融入共和党人占优势的社区。本人可以相信这一判断。共和党是价值观上的保守派;而移民主要来自第三世界,他们的价值观通常比较保守,与共和党人比较接近。就像兄弟可以从沃尔特身上看出老家乡亲的影子;沃尔特也能从苗人身上,看出那些他的孙辈已不怎么遵守的古老道德,比如对长辈的尊重。
沃尔特试图将涛带入美国现代社会。他鼓动涛去追女仔,甚至慷慨出借很拉风的老爷车;他对着涛去找他的理发师老朋友,让涛观摩和实习男人间的对话,掌握大不吝和有礼貌之间的平衡;他带涛找假期工作,涛必须从狩猎民族的后代转化为一个真正的工业人。一老一少搬运一个沉重的冰箱,当涛对沃尔特说这次你必须听我的,让我来干时,老头欣慰地笑了。在女人堆里长大、原本有点蔫头蔫脑的涛,终于显示了阳刚之气。
文化的改变,是很困难的,需要很长时间。这次屯兰矿难,七十七人死亡(还有一人至今失踪),兄弟上几个大矿的网页看了一下。发现某些矿的“忆苦思甜” 政治文章说解放前煤矿工人受剥削受压迫,工作时赤身裸体不穿衣服。记得小学里读《十万个为什么》,讲到煤矿工人下井要穿石棉工作衣,普通衣服摩擦时可能有静电火花,引爆瓦斯。本人来写这种政治文章,至少会说:因为资本家不发石棉工作衣,为了安全,工人不得不裸体工作。一看这种宣战,就知道红朝的煤矿必然出事。安全方面的宣传,应该也是这些人负责吧?他们脑袋里哪有半点相关的科学知识?
现在的小煤矿,工人还是裸体干活的。记得刘庆邦小说《神木》有描写,改编的电影《盲井》里才穿了裤子。如果哪位书记见了,挥挥手说:矿工弟兄们,我们现在以人为本,请大家赶快穿上衣服!说不定下井就炸了。
这期《南方周末》(2月26日)的报道,《屯兰矿难:“安监省长”的累与痛》里说,从国家安监总局局长职位转任山西省长的王君,“有很明显的‘技术派风格’。山西省政府的相关官员说,他下去调研都是问很细致的问题,包括设备、操作等繁琐层面。而王君领导下出台的相关检查制度,技术细节详细之至。知情人说,王君曾斥责某地事故责任者,大意说‘犯错不要犯得技术含量太低’。”但他面对的是六十年红色宣战培养出来的官僚集团,嘴上有大话,脑中无科学,王君还能在几天甚至几年之内,把他们转化为注重那类洗衣机底脚螺丝般技术细节的工业人?而且这种转化不能靠文件,而是要跟着人一步一步学的。
涛是幸运的,有前辈手把手带他。但是,也有很多孩子,失落在文化冲突的成长苦痛中。那些帮派少年,抢了涛的工具袋,撕了他的工作衣;他们还绑架了淑。
狩猎民族的后代,痛哭,愤怒,要拼命。老工人很冷静,很冷静。他知道只有铲除帮派,涛和淑才能利用美国社会所提供的条件,成长为他们民族的第一代工业人。但是拼命没用,必须很冷静,很冷静,想一个绝招,精密计划,精细执行,将帮派分子一网打尽。
老头向贾诺维奇神父作了他的首次忏悔,忏悔自己未能及早给予儿子更多的关爱。然后,在神父担忧的眼光中,沃尔特上路了。
影片结尾,涛驾着那辆象征着沃尔特的老爷车,驶在大湖边。敝人不熟悉他放的音乐,以兄弟受的教育,想起来的竟是电影《英雄儿女》里王成高叫“向我开炮”之后,银幕上飘过的阵阵歌声:
为什么生活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我的苗族姐弟,青春期的成长本来艰难,文化冲突中的成长可以很痛苦。不过,美国毕竟是一个有着自由、法制和人权的民主国家,即使是生苗,吸取了这个社会的养分,也能长成奇葩异草。
Gran Torino,这是兄弟的奥斯卡,为伊斯特伍德镜头里的人性炎凉,虽然今年的奥斯卡这部片子连一个提名都没有。还是《洛杉矶时报》影评人帕特里克·戈尔茨坦说得好:好莱坞很多人受不了沃尔特的政治不正确语言,但后人将会视作经典,意识到这部电影是一个时代的鲜活记录。
(文章源于吴澧专栏,本文来源1510.cn网页快照)
2009-03-01
这是一个拔苗助长的美国故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又导又演的去年圣诞新片《老爷车》(Gran Torino)。
汽车城底特律,退休老工人沃尔特·科瓦尔斯基(伊斯特伍德饰)的社区,搬来了一家又一家的苗族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习惯,让这个波兰裔老头很不爽。
说起来,苗族大概是和我们汉族一样古老的民族。《韩非子·五蠹》有言:“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这传说听着很美好,举着盾牌、斧子跳跳舞,以软实力令苗人膺服。历史的长期趋势,却是随着汉人的南下和扩张,苗人不断迁向西南。
舜之后数千年,直到满清,官府还和苗人打过无数血仗。有着苗族血统的沈从文,在《凤凰》一文中叹道:“两世纪来满清的暴政,以及因这暴政而引起的反抗,血染红了每一条官路同每一个碉堡……落日黄昏时节,站到那个巍然独在万山环绕的孤城高处,眺望那些远近残毁碉堡,还可依稀想见当时角鼓火炬传警告急的光景。”那些在战争中归顺的苗人,成了所谓的“熟苗”;继续南迁并顽抗的,就是所谓的“生苗”。
沃尔特的苗族邻居,本是老挝的生苗。按苗族习惯,他们自称“赫蒙”(Hmong)。在越南战争中,这些靠打猎为生的山地生苗,在首领王宝的带领下,站在美国人一边,反对本国主体民族的革命运动。他们的逻辑大概是这样的:主体民族占据着平原沃土,欺负我们,他们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就像电影《英国病人》(English Patient)里那个印度号兵的哥哥,巴不得日本人早日杀过来,赶走英国人。美军撤出越南后,很多生苗跟着逃到美国。
年青时在朝鲜打过仗的沃尔特,不知道也不会在乎这些背景。他只知道他的苗族邻居看着很像是曾经的敌人中国人,对他而言都是 Chink(中国人的贬称)。“敌人”住到了隔壁,他能不厌烦吗?
狩猎民族到了工业社会,文化冲突在所难免。苗人打猎只问谁先见到野兽,不问脚下土地是否有主。这和本人老家一样。砍柴只能上自家村里的山;但野兽有脚,谁知它家在哪里?野兔跑到邻村的山里,照追不误。邻村人说这兔子该是他们的?“你叫它一声试试,应不应?”不过,美国人的私有概念更强烈,擅闯私产,步枪伺候。偏偏这些苗人都是弄枪的好手,而且男人是越南战场下来的,谁怕谁来着?
2004年11月,威斯康星州有件案子,轰动美国。苗人王柴猎鹿时闯入私人庄园,与数名打猎的白人发生冲突,六人被王柴击毙。威斯康星已废止死刑,王柴后来被判终生监禁。2007年1月,威斯康星又有苗人王洽猎松鼠时与白人发生冲突,王洽被杀,该白人被判坐狱69年,也相当于终生监禁了。
财产概念的不同,使得沃尔特拿枪指着苗裔帮派,要他们滚出他的草坪时,帮派们显得很困惑。他们认定这老头不是简单地维护自己的财产,而是在帮助邻居家的孩子罗涛(Thao Lor),不让他们推推搡搡把涛拖去做坏事。面对困惑的帮派,老头喝道:我一枪打死你,回家睡得像婴儿!帮派这次放开了涛,但从此与老头结下梁子。
而涛的姐姐罗淑(Sue Lor) 和母亲,在感谢沃尔特时,也不相信他的简单解释:我只是保护我的草坪。涛的父亲死在越南,没有男人撑家,两个女人从此将老头认作恩人。
帮派恨老头保护涛,他们逼着涛在半夜潜进车库,去偷老头最钟爱的 Gran Torino,一款七十年代的福特老名牌,沃尔特装配过的最好的车。老头大概正是睡不实,才自称可以睡得像婴儿吧?他半夜听到动静,翻身拿枪起来。幸亏涛腿快,逃走了。
老头是涛的恩人,涛却去偷他的车,违反了苗族的纯良风俗。涛的母亲和姐姐逼着他去给老头赔罪。按苗民传统,涛还要为老头干活赎罪。
这让老头很为难。退休后,他都不要儿子帮忙,宁愿一个人住着。儿子、媳妇好心送他去养老院,差点被他赶出去。涛对他有什么用?
沃尔特是这样一个人,他就是那种鲁迅先生经常要批判的旧式中国父亲:对子女严厉,要求很高;爱子女,但不知如何表达,不善于和子女交流。而他在朝鲜的战争经历,非亲身体验者很难理解,这使老头更为封闭。沃尔特对自己也相当苛刻。独立,不愿求人,万事自己解决。
兄弟从小见多了这样的男人。不少乡亲不愿去镇上卫生院,他们只找村里老中医,因为中医以切脉望诊为主,不像西医问那么多问题。如果要问求医者最近的饮食起居,感觉如何,问他本人是问不出来的,三句两句完了。必须问他老婆。男人这里痛那里不舒服,女人能讲一大堆。一出大夫家的门,男人就抱怨:你咒我死啊,讲得我明天伸腿要去了似的。
电影开始,是科瓦尔斯基太太的葬礼。女人显然是不放心的,去世前,她请求教区的贾诺维奇神父今后多关心沃尔特,让沃尔特常去忏悔。但沃尔特总是说没什么可忏悔的,他很好。总觉得老头是那种看医生应该有女人陪着、让女人主诉的汉子。咳血了沃尔特也不在意,被淑看到了,他还要掩饰。终于去医院了,面对新来的亚裔女医生,更是无话。等到化验结果出来,已经太晚了。想打电话告诉儿子,儿子在家为公司加班,脑筋在别处,没有意识到寡言的父亲突然来电话,必有意外事。其实儿子、媳妇没错,沃尔特应该去养老院的。
这样一个要强的男人,难道还会把涛当仆人用?不过沃尔特还是收下了涛,否则他母亲饶不了这孩子。而且沃尔特也想出了合适的工作:让涛为苗族邻居整修房子。
很多美国人,今年年休假出游,明年年休假就会用来修房子。换屋顶(美国人用木片瓦,隔几年要换),通水槽,漆墙壁(通常是木板墙),扎篱笆,等等。你不做,邻居有意见:你家房子旧旧的,卖相不好,拉低整个社区的房价。但生苗是狩猎民族,没有那么强的财产概念,也没有修修弄弄的工业人习惯。他们的房子破破的,所以他们拿着美国政府的安置金搬进来,白人就逃出去。
现在沃尔特带着涛,一样一样教他整修房子的技能。老头的车库里,什么工具都有。旋螺丝的起子和扳手就不知道有多少,外六角的,内六角的,一字槽的,十字槽的,等等,大概还分公制的,英制的。老头还送了几件给涛。
其实苗人也喜欢住整修后的漂亮房子,邻居们都请涛去帮忙呢。
涛在沃尔特指点下干活,淑常来陪老头聊天,两个孩子当他父亲似的。在这样的接触中,老头对苗人的感觉也变了。涛和淑家里亲戚大团圆,也请了沃尔特。看着苗人们一个大家族其乐融融,老头问自己:这些 Gooks(越南人的贬称),为什么我觉得和他们更接近,和我的小辈反而比较疏远?
同时,沃尔特也发现苗家的洗衣机没放平。他习惯性地弯下腰去调节底脚螺丝。
去年美国大选时,有共和党评家写文章,说民主党人高唱种族和谐,其实共和党人对此也是贡献多多,在底层,移民更容易融入共和党人占优势的社区。本人可以相信这一判断。共和党是价值观上的保守派;而移民主要来自第三世界,他们的价值观通常比较保守,与共和党人比较接近。就像兄弟可以从沃尔特身上看出老家乡亲的影子;沃尔特也能从苗人身上,看出那些他的孙辈已不怎么遵守的古老道德,比如对长辈的尊重。
沃尔特试图将涛带入美国现代社会。他鼓动涛去追女仔,甚至慷慨出借很拉风的老爷车;他对着涛去找他的理发师老朋友,让涛观摩和实习男人间的对话,掌握大不吝和有礼貌之间的平衡;他带涛找假期工作,涛必须从狩猎民族的后代转化为一个真正的工业人。一老一少搬运一个沉重的冰箱,当涛对沃尔特说这次你必须听我的,让我来干时,老头欣慰地笑了。在女人堆里长大、原本有点蔫头蔫脑的涛,终于显示了阳刚之气。
文化的改变,是很困难的,需要很长时间。这次屯兰矿难,七十七人死亡(还有一人至今失踪),兄弟上几个大矿的网页看了一下。发现某些矿的“忆苦思甜” 政治文章说解放前煤矿工人受剥削受压迫,工作时赤身裸体不穿衣服。记得小学里读《十万个为什么》,讲到煤矿工人下井要穿石棉工作衣,普通衣服摩擦时可能有静电火花,引爆瓦斯。本人来写这种政治文章,至少会说:因为资本家不发石棉工作衣,为了安全,工人不得不裸体工作。一看这种宣战,就知道红朝的煤矿必然出事。安全方面的宣传,应该也是这些人负责吧?他们脑袋里哪有半点相关的科学知识?
现在的小煤矿,工人还是裸体干活的。记得刘庆邦小说《神木》有描写,改编的电影《盲井》里才穿了裤子。如果哪位书记见了,挥挥手说:矿工弟兄们,我们现在以人为本,请大家赶快穿上衣服!说不定下井就炸了。
这期《南方周末》(2月26日)的报道,《屯兰矿难:“安监省长”的累与痛》里说,从国家安监总局局长职位转任山西省长的王君,“有很明显的‘技术派风格’。山西省政府的相关官员说,他下去调研都是问很细致的问题,包括设备、操作等繁琐层面。而王君领导下出台的相关检查制度,技术细节详细之至。知情人说,王君曾斥责某地事故责任者,大意说‘犯错不要犯得技术含量太低’。”但他面对的是六十年红色宣战培养出来的官僚集团,嘴上有大话,脑中无科学,王君还能在几天甚至几年之内,把他们转化为注重那类洗衣机底脚螺丝般技术细节的工业人?而且这种转化不能靠文件,而是要跟着人一步一步学的。
涛是幸运的,有前辈手把手带他。但是,也有很多孩子,失落在文化冲突的成长苦痛中。那些帮派少年,抢了涛的工具袋,撕了他的工作衣;他们还绑架了淑。
狩猎民族的后代,痛哭,愤怒,要拼命。老工人很冷静,很冷静。他知道只有铲除帮派,涛和淑才能利用美国社会所提供的条件,成长为他们民族的第一代工业人。但是拼命没用,必须很冷静,很冷静,想一个绝招,精密计划,精细执行,将帮派分子一网打尽。
老头向贾诺维奇神父作了他的首次忏悔,忏悔自己未能及早给予儿子更多的关爱。然后,在神父担忧的眼光中,沃尔特上路了。
影片结尾,涛驾着那辆象征着沃尔特的老爷车,驶在大湖边。敝人不熟悉他放的音乐,以兄弟受的教育,想起来的竟是电影《英雄儿女》里王成高叫“向我开炮”之后,银幕上飘过的阵阵歌声:
为什么生活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我的苗族姐弟,青春期的成长本来艰难,文化冲突中的成长可以很痛苦。不过,美国毕竟是一个有着自由、法制和人权的民主国家,即使是生苗,吸取了这个社会的养分,也能长成奇葩异草。
Gran Torino,这是兄弟的奥斯卡,为伊斯特伍德镜头里的人性炎凉,虽然今年的奥斯卡这部片子连一个提名都没有。还是《洛杉矶时报》影评人帕特里克·戈尔茨坦说得好:好莱坞很多人受不了沃尔特的政治不正确语言,但后人将会视作经典,意识到这部电影是一个时代的鲜活记录。
(文章源于吴澧专栏,本文来源1510.cn网页快照)
笔者在此运用结构主义分析方法,就本片进行阐释,下面是文本结构和人物的意指关系: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开篇导演就开始渲染老头是一位在参加过朝鲜战争的退伍老兵,性格偏执,爱憎分明,愤世嫉俗,爱打抱不平,政治上右倾,保守,有强的种族主义倾向。这是伊斯特伍德以往的西部片中牛仔的特征,也是美国这个国家给自己的定位。伍德就是朝鲜战争中美国的代表,帮助亚洲“小兄弟”解决矛盾,毫无私情,甚至是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比自己弱小的“异族”过上“幸福”与“自由”的生活。在影片中老伍德身体不好,总是咳血,似乎是患上了绝症,但他义无反顾的帮助陶和他的家人。这也暗示了美国当时也刚刚经历二战的消耗,在自己本国经济和其他方面还处于不佳的状态下,仍然去“无私”地帮助那些“受苦”南朝鲜人民。
老伍德的子女:我认为他们是50、60年代美国国内反战派和反战民众的象征。老伍德与的两个儿子关系不怎么理想。两个儿子都住在新的社区、开日本车、用信用卡,这让住在旧社区、开老福特、从来没订做西装的他很是看不惯。特别是老伍德的孙女没有信仰(在教堂里玩手机)、染粉色的头发(punk的造型)、在身上打环,正是60年代美国嬉皮士的映射。
苗族黑帮:北朝鲜的代表。“邪恶”、“堕落”、“带有攻击性”、“无赖”、“不讲同族之间的亲情”(连自己的堂妹都rape)。
陶、苏兄妹:代表南韩。“无辜”、“善良”、“爱好和平”、“渴望幸福生活”。影片中陶家被描绘的特别破旧,房屋掉漆,花园杂草丛生,还有一些苗族的风俗,这就象征这南韩原来经济和文化上的落后。后来,由老伍德代表的美国老大哥出现了,开始帮助贫苦的陶和陶家,让陶重新粉刷自己的家、整理院子、给他找了份好的工作,让他过上真正幸福日子,摆脱落后的面貌。可惜无耻的苗族黑帮出现了他们不讲种族的亲情,先是勾引陶去“加入黑帮”,后又阻止陶走上正路,先向陶家发起了进攻。忍无可忍的陶,最终向老伍德求寻求帮助。老伍德为了保护陶一家,为了“维护正义”,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
老爷车:那辆经典的福特Gran Torino,是老伍德参加朝鲜战争立功的奖赏,老伍德一直很珍惜它,也是他的全部,也是整个影片的主题。我认为这辆老爷车是“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幸福生活”的象征。影片开篇描写黑帮觊觎老伍德的这辆老爷车,并试图让陶去偷。这表示北朝鲜(共产党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想通过革命夺取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所以他想同化南朝鲜(陶),一起对抗资本主义。后来老伍德(美国)用鲜血把陶(南韩)从黑帮(北朝)的手里觉就出来,然后他心爱的老爷车(资本主义制度)留了陶。影片结尾的镜头是陶开着这辆老爷车驶向远方,也是暗示着美国把最美好的、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传给了韩国,并且韩国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下过着“美好的生活”。
这部影片拍摄于2008年,我认为这种以宣扬“美国右翼精神”的电影是后“911”时期的代表。因为在“911“后美国右翼势力抬头,这种宣扬“隐性暴力”、“种族主义”的电影是他们保守派思想的写照。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开篇导演就开始渲染老头是一位在参加过朝鲜战争的退伍老兵,性格偏执,爱憎分明,愤世嫉俗,爱打抱不平,政治上右倾,保守,有强的种族主义倾向。这是伊斯特伍德以往的西部片中牛仔的特征,也是美国这个国家给自己的定位。伍德就是朝鲜战争中美国的代表,帮助亚洲“小兄弟”解决矛盾,毫无私情,甚至是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比自己弱小的“异族”过上“幸福”与“自由”的生活。在影片中老伍德身体不好,总是咳血,似乎是患上了绝症,但他义无反顾的帮助陶和他的家人。这也暗示了美国当时也刚刚经历二战的消耗,在自己本国经济和其他方面还处于不佳的状态下,仍然去“无私”地帮助那些“受苦”南朝鲜人民。
老伍德的子女:我认为他们是50、60年代美国国内反战派和反战民众的象征。老伍德与的两个儿子关系不怎么理想。两个儿子都住在新的社区、开日本车、用信用卡,这让住在旧社区、开老福特、从来没订做西装的他很是看不惯。特别是老伍德的孙女没有信仰(在教堂里玩手机)、染粉色的头发(punk的造型)、在身上打环,正是60年代美国嬉皮士的映射。
苗族黑帮:北朝鲜的代表。“邪恶”、“堕落”、“带有攻击性”、“无赖”、“不讲同族之间的亲情”(连自己的堂妹都rape)。
陶、苏兄妹:代表南韩。“无辜”、“善良”、“爱好和平”、“渴望幸福生活”。影片中陶家被描绘的特别破旧,房屋掉漆,花园杂草丛生,还有一些苗族的风俗,这就象征这南韩原来经济和文化上的落后。后来,由老伍德代表的美国老大哥出现了,开始帮助贫苦的陶和陶家,让陶重新粉刷自己的家、整理院子、给他找了份好的工作,让他过上真正幸福日子,摆脱落后的面貌。可惜无耻的苗族黑帮出现了他们不讲种族的亲情,先是勾引陶去“加入黑帮”,后又阻止陶走上正路,先向陶家发起了进攻。忍无可忍的陶,最终向老伍德求寻求帮助。老伍德为了保护陶一家,为了“维护正义”,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
老爷车:那辆经典的福特Gran Torino,是老伍德参加朝鲜战争立功的奖赏,老伍德一直很珍惜它,也是他的全部,也是整个影片的主题。我认为这辆老爷车是“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幸福生活”的象征。影片开篇描写黑帮觊觎老伍德的这辆老爷车,并试图让陶去偷。这表示北朝鲜(共产党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想通过革命夺取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所以他想同化南朝鲜(陶),一起对抗资本主义。后来老伍德(美国)用鲜血把陶(南韩)从黑帮(北朝)的手里觉就出来,然后他心爱的老爷车(资本主义制度)留了陶。影片结尾的镜头是陶开着这辆老爷车驶向远方,也是暗示着美国把最美好的、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传给了韩国,并且韩国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下过着“美好的生活”。
这部影片拍摄于2008年,我认为这种以宣扬“美国右翼精神”的电影是后“911”时期的代表。因为在“911“后美国右翼势力抬头,这种宣扬“隐性暴力”、“种族主义”的电影是他们保守派思想的写照。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