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共三册,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世界史。用了半个月的时间阅读,干货很多,值得一读。
这套书在知识方面没有多大的深度,序中作者也提到文字是根据他在一些讲座上的讲话整理的,所以行文很口语化,故事性很强,语言诙谐幽默, 分析深入浅出,论述透彻、切中肯綮。纠正了很多我的意识里形成的错误观点。袁老师擅长总结,全套书中,对于不同的朝代或者时期,都会论述各个皇帝的特点,功勋或者腐败。总结各个朝代的政策,制度,进步和缺陷。对比其中的不同,很有可读性。
读这套书时,可以发现作者是个很有思想的中学教师,字里行间处处体现着作者对民主与自由的追求,体现着作者对普世价值的认同。所以,读书的时候,很能引起我的共鸣,吸引着我继续读下去。 历史一直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它不应该这样,有良知的学者应该抛弃政治偏见,站在中立者的角度描述历史。
一位历史哲学家说过,历史是由一系列的误会、盲从和将错就错构成的;解释历史的学者又加上他们自己的误会、盲从和将错就错;接受历史的大众再加上各自的误会、盲从和将错就错;经过层层混杂,渐渐形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历史。读历史, 不仅仅是了解一段历史,而是提高自己对社会对世界对自己的一种思维!
太久没有读书,心中很没有安全感,于是翻看办公室的书柜一眼便挑中了它,一是先前听说过这本书,把历史讲的生动有趣,轻松诙谐;二是很久没有看过关于历史的书了,可能潜意识里认为一些关于历史的东西都是很枯燥且乏味的,难以用来消遣时光。不过从走进这本书开始,它就像是有一种牵引力,一直激发着你读下去的欲望,所以读完这本书我也才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不算快,但是相当投入。
从内容上来看,这本书的确讲了许多历史课本之外的延伸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譬如,书中在讲到太平天国运动时,用大量篇幅对洪秀全个人以及“太平天国”背后的运转进行了描绘,这些延伸历史无形中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书中讲到洪秀全13岁开始便渴求功名,但无奈学问太陋,考到了30多岁也未能考上秀才,最后一次科举未能如意之后,便产生了造反的意图,创立拜上帝教,走上了反政府之路。而他一路顺势而为攻下南京之后,便愈加贪图享乐,不理朝政,盖起了豪华“天王府”,骄奢淫逸,后宫妃嫔无数,多到了实行数字化管理的地步;暴虐无度,滥用私刑,只要是自己看不顺眼的,无论是官员、医生、商人,还是读书人,一发火就要掳掠屠杀,大开杀戒。到了太平天国后期,内讧不断,导致他任人唯亲,随意封王。军费不够,就横征暴敛。总之,这背后就是一个昏庸无能且凶残暴戾的暴君形象,也难怪作者评论这场“革命”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幕滑稽剧。从中也不难发现农民革命的局限性:目光短浅,没有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的指引,容易背弃信念,沉迷享乐等。
除此之外,让人一项深刻的还有义和团运动,先前只知道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并成为“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但却不了解这场运动背后却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封建愚昧成分。以及再往后面讲到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没想到背后竟然还有被儿子袁克定蒙蔽的原因,袁克定为了急于当上皇太子,不惜为袁世凯专门定制一份《顺天时报》,伪造民意,过滤舆情,让他以为自己称帝是天命攸归,民心所向。在讲到西安事变时,没想到张学良经过此次兵谏过后,蒋介石把他直接送到了军事法庭,并且随后押到了台湾,一直关到了1991年。
当然,作者除了老老实实讲历史故事之外,中间也穿插了一些个人总结和价值输出。在讲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范围传播时,作者谈到了我国之前数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戊戌变法得到了民族资产阶级、爱国知识分子、以及开明地主的拥护,但这些人在中国毕竟是极少数。孙中山搞革命,靠的是华侨、留学生、会党,武昌革命成功靠的是新军,但他从始至终都没有得到过资产阶级的拥护,所以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是先进阶级领导,但是并没有群众基础。而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倒是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只有中国共产党,既代表了先进阶级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才能引领革命胜利。
最后,简单谈以下自己读完这本书的感受,或者说是看完中国近代史的感受,用教员的话概括来说就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时,无数的仁人志士积极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为此,他们开启了各种尝试,无论是封建统治者为了自救进行的洋务运动,还是梁启超、康有为为了救亡图存进行的戊戌变法,亦或是孙中山为了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而进行的辛亥革命。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众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然而,更值得思考的是,这些近代化的探索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无数革命先辈英勇无畏、流血牺牲,却还是没有换来一个心中所想新的中国。归根结底,这些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和复刻,无论是英国的君主立宪,还是美国的三权分立,都是在自身独特的国情下孵化出来的完备制度,强行照搬难免会水土不服。最重要的是要选对正确的道路并且结合我国特有的情况,择优而从,因地制宜,既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一概否之。因而我们党从建国前六届六中全会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提出,到改革开放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都是在将先进理论进行中国本土化的尝试,进而输出中国思想,贡献中国模式。曾经在网络中有句话很火,叫用魔法打败魔法,可在现实情况中,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用别人发展的路子来发展自己只可能受到别人的牵制,另外一个超级大国永远不可能是“美国”。
评论
发表评论